CN111800836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836A
CN111800836A CN202010622360.0A CN202010622360A CN111800836A CN 111800836 A CN111800836 A CN 111800836A CN 202010622360 A CN202010622360 A CN 202010622360A CN 111800836 A CN111800836 A CN 111800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equipment
signal strength
preset
estab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23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0836B (zh
Inventor
吴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23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836A/zh
Priority to US17/209,798 priority patent/US11678391B2/en
Priority to EP21165144.3A priority patent/EP393429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0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中,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可以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就建立连接,不需要额外增加NFC芯片便能自动建立连接,从而能够降低建立连接的时延及硬件成本,还能提高电子设备智能化等。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蓝牙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目前,一个蓝牙设备A与一个蓝牙设备B建立蓝牙连接,要么其实现方式比较繁琐且非常不智能,影响客户体验;要么其需要蓝牙设备A及蓝牙设备B都设置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芯片,大大增加蓝牙连接的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预先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指令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由所述不可连接状态切换为所述可连接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广播第一信号;
响应于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了连接,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预先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指令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由所述不可连接状态切换为所述可连接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广播第一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定信号强度阈值时,便能够自动触发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且由于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不需要额外增加NFC芯片等,从而也能够降低建立连接的硬件成本。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一旦达到预定信号强度阈值,就自动触发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在相互靠近过程中,就可以建立连接,无需接收额外的指令或者执行额外的操作以建立连接,从而也能极大缩短建立连接的时延,以及简化建立连接的操作,进而还能提升建立连接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7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8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响应于检测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步骤S12: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移动设备或固定设备;例如,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手机、计算机、服务器、平板电脑等,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设备也均可以为穿戴式设备。
例如,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机,第二设备为音箱;又如,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手机;再如,所述第一设备为笔记本,所述第二设备为穿戴式手表;等等。
这里,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的连接,可以为蓝牙连接,也可以为无线网络连接;例如,所述无线网络连接可以为超带宽(Ultra Wide Band,UWB)的无线载波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可以均处于蓝牙低能耗(BluetoothLow Energy,BLE)状态。该BLE状态,包括:BLE扫描状态和/或BLE广播状态。这里,所述第一设备可进行BLE信号的扫描,所述第二设备可进行BLE信号的广播。
例如,在一应用场景中所述步骤S11中,所述第一设备是在靠近所述第二设备的过程中,扫描到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如此,在该示例中,可以针对正在靠近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如此,可以极大的缩短连接的时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在靠近过程中,可以相互触发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预先设置。
例如,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处于蓝牙连接的预设距离时,检测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检测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并将所述信号强度作为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预先存储在所述第一设备中。
此处的预设距离基于第一设备的蓝牙信号的最大发射功率确定。蓝牙信号是一种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有损耗,如此,若传输距离过大就会接受方接受失败或者接受质量差。因此,可根据最大发射功率确定预设距离。例如,所述第一设备的蓝牙信号的最大发射功率所达最远距离为10米;则所述预设距离可以为9米。
此处的预设距离可以基于第一设备的蓝牙芯片的配置确定。若所述第一设备的蓝牙芯片为蓝牙5.1,该蓝牙5.1的配置为传输距离为300米;则所述预设距离可以为300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从所述第一信号中获取。
例如,所述第一设备扫描到所述第二设备广播的第一信号,从所述第一信号中获取其携带的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此处的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表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在其它示例中,若所述信号强度未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标识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外。
此处的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可以是:所述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包括: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阈值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基于所述第一信号中携带的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连接。
此处的蓝牙地址信息可以为: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地址。
在本公开实施例,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定信号强度阈值时,便能够自动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
且,由于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一旦达到预定信号强度阈值,就自动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在相互靠近过程中,就可以建立连接,无需接收额外的指令或者执行额外的操作以建立连接,从而极大缩短建立连接的时延,以及简化了建立连接的操作,从而还能提升建立连接的效率。
且,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的连接为蓝牙连接,由于其建立的蓝牙连接,不需要借助额外增加NFC芯片来实现,从而也能够降低建立蓝牙连接的硬件成本。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3: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了连接,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此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已建立连接。
这里,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音频信息传输;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视频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文字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3,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传输音频信息传输。
这里,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触发所述第二设备播放第一设备的音频信息,也可以是第二设备触发所述第一设备播放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信息。
例如,若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音响。所述手机与所述音响建立了连接;则可以触发音响播放手机的音频信息,也可以触发手机播放音响的音频信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的连接,触发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文字、图片或图像等的播放或显示等。
例如,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电视。若所述电脑与所述电视建立了连接,可以触发所述手机播放电视的视频数据,也可以触发所述电视播放手机的视频数据。
又如,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设备为电脑。若所述手机与所述电脑建立连接,可以触发所述手机显示所述电脑的文本信息,也可以触发所述电脑显示所述手机的文本信息;等等。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的连接,触发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控制操作。
例如,所述第一设备为路由器,所述第二设备为智能家居等,例如,扫地机器人。若该路由器与该扫地机器人建立了连接,所述路由器可以将接收的控制指令发送给该扫地机器人,以触发该扫地机器人基于控制指令工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一旦建立连接时,自动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方便了用户,提高用户的体验满意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音频数据为例,第一设备可以为码流发送设备,例如手机,第二设备可以为码流接收设备,例如音箱,由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如广播信号),考虑如下场景:第一设备向靠近第二设备的方向移动,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的强度不断增强,当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说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此时,触发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由于是第一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扫描检测,可以使进行信号检测的第一设备作为主导设备,即确定第一设备作为码流发送设备,第二设备作为码流接收设备,也可以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进行协商,通过协商确定各自的角色;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为码流接收设备,例如音箱,第二设备可以为码流发送设备,例如手机,依然由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如广播信号),由音箱向靠近手机的方向移动,检测手机发送的第一信号,直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二者建立连接,由于是音箱对手机进行扫描,按照进行信号检测的设备为主导设备的策略,音箱此时应该为主导设备,而往往手机需要作为主导设备,那么,二者可以通过角色协商确定角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此处角色至少包括:接收端角色和发送端角色。
例如,以音频信息传输为例,进行音频信息传输时,发送码流的设备为发送端角色,接收码流的设备为接收端角色。若在手机与蓝牙耳机建立连接时,通常手机是发送端角色,蓝牙耳机为接收端角色。
在一实施例中,按照协商得到角色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按照协商得到的发送端角色,触发第二设备播放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信息或视频数据;或者,
按照协商得到的接收端角色,播放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信息或视频数据。
例如,若第一设备为手机,第二设备为音响。若所述第一设备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为发送端角色,则所述手机触发音响播放所述手机的音频信息;若所述第一设备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为接收端角色,则所述手机播放音响的音频信息。
这里,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角色协商时,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告知对方自身是支持发送数据还是支持接收数据。例如,若第一设备为手机,第二设备为音响;所述手机通过发送信息给音响,以告知所述音响自身需要发送数据;所述音响通过发送信息给手机,以告知所述手机自身需要接收数据。如此,可以确定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各自的角色。
在一应用场景中,若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为对等设备,即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支持发送数据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支持接收数据;则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执行角色协商时,可以由执行扫描的设备来决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各自角色。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扫描接收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在进行角色协商时,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支持发送数据,则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来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发送端角色,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是接收端角色。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一设备协商得到角色,确定触发第二设备播放或显示第一设备的数据,还是自身播放或显示第二设备的数据;从而使得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只要建立连接,且存在一方在播放或显示数据时,另一方则随之播放或显示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连接或蓝牙连接的使用率;并且还能大大降低两者时间数据交互的冲突。
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步骤S12,包括:
步骤S121: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从所述第一信号中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这里,所述第一信号中携带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状态信息。如此,可以基于检测一个第一信号便能获取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能够减少信令的交互,节省通信资源。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状态信息也可以是第二设备在BLE广播状态下发送的其它信号获取。
这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包括:可连接状态或者不可连接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可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二设备能够建立蓝牙连接;在所述不可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二设备拒绝连接蓝牙连接。例如,第二设备的处理模组(例如,AP或MCU)等处于休眠状态,此时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连接状态下可为第二设备接受蓝牙连接建立的状态,不可连接状态可为第二设备拒绝蓝牙连接建立的状态。故可连接状态可为接受状态,不可连接状态可为拒绝状态。此时,第二设备的AP可能没有处于休眠状态而是处于唤醒状态下,但是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指示拒绝蓝牙连接的建立,则第二设备同样处于不可连接的状态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且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就可以建立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如此,无需复杂的操作,便可实现自动建立连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并且,由于可以直接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蓝牙连接,无需其它操作,还能够大大减少建立连接的时延,提高建立连接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指令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由所述不可连接状态切换为所述可连接状态。
此处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可以是:所述第二设备已与第三设备建立了蓝牙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功能未启动,或者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拒绝蓝牙连接状态;等等。
在一应用场景中,若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功能未启动,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第二设备开启蓝牙,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若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已连接蓝牙连接,当所述第一指令用与触发所述第二设备断开与所述第三设备的蓝牙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该种应用场景中,所述第二设备仅支持与一种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当所述第二设备重新处于可连接状态后,所述第一设备可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连接。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可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令,使得所述第二设备能够处于被连接的可连接状态;从而便于所述第一设备自动建立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蓝牙连接。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也可以是,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接收强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强度;
所述步骤S12也可以是,响应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强度与所述接收强度之差达到损耗阈值,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强度与接收强度之差为传播损耗;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强度与所述接收强度之差达到损耗阈值为:所述第一信号的传播损耗小于或等于所述损耗阈值。
此处的传播损耗,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传播损耗,与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若所述传播损耗越大,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越大;若所述传播损耗越小,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越小。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第一信号的发送强度和接收强度之间的传播损耗小于损耗阈值时,便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从而能够自动建立连接以及缩短建立连接的时延,并提高电子设备的智能化。且,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播损耗比较小,能够保证基于数据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下一种通信方法的描述,是应用于第二设备中的,与上述应用于第一设备中的通信方法的描述对应的。对于本公开中应用于第二设备的通信方法实施例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所述的应用于第一设备的通信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步骤S21:广播第一信号;
步骤S22:响应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定信号强度阈值时,便能够自动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
且,由于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一旦达到预定信号强度阈值,就自动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在相互靠近过程中,就可以建立连接,无需接收额外的指令或者执行额外的操作以建立连接,从而极大缩短建立连接的时延,以及简化了建立连接的操作,从而还能提升建立连接的效率。
且,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的连接为蓝牙连接,由于其建立的蓝牙连接,不需要借助额外增加NFC芯片来实现,从而也能够降低建立蓝牙连接的硬件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预先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中还携带: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或不可连接状态;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建立蓝牙连接;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二设备拒绝蓝牙连接的建立。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3: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所述不可连接状态下,发送的携带第一指令的第二信号;
步骤S24: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将所述第二设备由所述不可连接状态切换为所述可连接状态。
若所述连接为蓝牙连接,所述第二设备为支持与一个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也可以为支持与多个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支持与一个蓝牙设备建立连接。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若所述第一设备已经与第三设备建立了蓝牙连接,则第二设备可以断开与第三设备的蓝牙连接,与第一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或者,根据第二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确定与其中信号强度高的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支持与多个蓝牙设备建立连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若所述第一设备已经与第三设备建立了蓝牙连接,则第二设备还可以与第一设备蓝牙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设备分别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建立蓝牙连接时,所述第二设备优先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第二设备自动与多个蓝牙设备建立连接,或者一个蓝牙设备建立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自动化。
如图6所示,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61,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第一处理模块62,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63,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62,用于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63,用于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预先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64,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62,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块63,用于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指令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由所述不可连接状态切换为所述可连接状态。
如图7所示,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71,用于广播第一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72,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72,用于在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第二传输模块71,用于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72,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预先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中还携带: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或不可连接状态;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建立蓝牙连接;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二设备拒绝蓝牙连接的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块7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所述不可连接状态下,发送的携带第一指令的第二信号;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71,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令,将所述第二设备由所述不可连接状态切换为所述可连接状态。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者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
所述存储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例如,实现如图1至5所示的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例如,实现如图1至5所示的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电子设备8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电子设备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800或电子设备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了连接,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预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指令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由所述不可连接状态切换为所述可连接状态。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广播第一信号;
响应于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在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二设备的第一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建立了连接,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处于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预先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信号强度达到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且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可连接状态,触发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连接状态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处于不可连接状态,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指令的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由所述不可连接状态切换为所述可连接状态。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广播第一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触发的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角色协商;
所述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按照协商得到的角色与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6或7-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或7-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010622360.0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800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2360.0A CN11180083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7/209,798 US11678391B2 (en) 2020-06-30 2021-03-23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EP21165144.3A EP3934293A1 (en) 2020-06-30 2021-03-26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2360.0A CN11180083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836A true CN111800836A (zh) 2020-10-20
CN111800836B CN111800836B (zh) 2024-01-16

Family

ID=7281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2360.0A Active CN111800836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8391B2 (zh)
EP (1) EP3934293A1 (zh)
CN (1) CN1118008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6347A (zh) * 2021-06-16 2022-12-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链路的建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机器人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99037A1 (en) * 2014-01-15 2015-07-16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threshold for local connectivity setup
CN105144757A (zh) * 2013-04-26 2015-1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模式下的通信服务
WO2016003064A1 (ko) * 2014-07-03 2016-01-07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오디오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610469A (zh) * 2014-09-30 2016-05-25 苹果公司 用户界面设备的无线接近配对
CN105830370A (zh) * 2013-11-12 2016-08-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超声通信的快速服务发现和配对
CN105940720A (zh) * 2014-10-16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注册机协议交互的方法、接入点、站点
CN106658359A (zh) * 2016-10-12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7092310A1 (zh) * 2015-12-02 2017-06-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自动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7105005A (zh) * 2017-03-06 2017-08-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同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070396A1 (en) * 2015-03-04 2018-03-08 Alcatel Lucent Peer-to-peer network connectivity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WO2018121234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2019080089A (ja) * 2017-10-19 2019-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201551A (zh) * 2017-10-13 2020-05-26 电装国际美国公司 针对定位系统中的通信的省电方法
CN105828281B (zh) * 2016-05-19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
WO2020107485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1246398A (zh) * 2020-01-20 2020-06-05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2525A1 (en) 2004-09-23 2006-04-06 Jason Hillyar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le management for complex bluetooth® devices
US9264875B2 (en) * 2008-01-10 2016-02-16 Wireless Discovery Llc Location-based discovery of network members by personal attributes for alternate channel communication
US9219990B2 (en) * 2011-08-15 2015-12-22 Connectquest Llc Real time data feeds in a close proximity notification system
US9477690B2 (en) * 2013-02-04 2016-10-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nother device
CN106102752A (zh) * 2013-11-20 2016-11-09 查尔斯特大学 家畜中的应激管理
GB2521224A (en) 2013-12-16 2015-06-17 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Radio communications
US20150296553A1 (en) 2014-04-11 2015-10-15 Thalmic Lab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that establish proximity-based wireless connections
IN2015CH01599A (zh) * 2015-03-28 2015-05-01 Wipro Ltd
US9602956B1 (en) * 2015-08-25 2017-03-21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positioning with bluetooth low energy distributions
KR102349861B1 (ko) * 2015-09-16 2022-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디스플레이 제어방법
US11024197B2 (en) * 2018-08-10 2021-06-01 Trashbots, Inc. Robotics and computing learning platform with multi-leve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US10595191B1 (en) * 2018-12-06 2020-03-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obility management enhancer
US11483726B2 (en) * 2019-08-06 2022-10-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existence management in device communications
KR20210017327A (ko) * 2019-08-07 2021-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간의 빠른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375449B2 (en) * 2020-05-01 2022-06-2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Determining locations for range-extending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4757A (zh) * 2013-04-26 2015-1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模式下的通信服务
CN105830370A (zh) * 2013-11-12 2016-08-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超声通信的快速服务发现和配对
US20150199037A1 (en) * 2014-01-15 2015-07-16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threshold for local connectivity setup
WO2016003064A1 (ko) * 2014-07-03 2016-01-07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오디오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610469A (zh) * 2014-09-30 2016-05-25 苹果公司 用户界面设备的无线接近配对
CN105940720A (zh) * 2014-10-16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发注册机协议交互的方法、接入点、站点
US20180070396A1 (en) * 2015-03-04 2018-03-08 Alcatel Lucent Peer-to-peer network connectivity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WO2017092310A1 (zh) * 2015-12-02 2017-06-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自动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28281B (zh) * 2016-05-19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6658359A (zh) * 2016-10-12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8121234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105005A (zh) * 2017-03-06 2017-08-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同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01551A (zh) * 2017-10-13 2020-05-26 电装国际美国公司 针对定位系统中的通信的省电方法
JP2019080089A (ja) * 2017-10-19 2019-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0107485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1246398A (zh) * 2020-01-20 2020-06-05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6347A (zh) * 2021-06-16 2022-12-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链路的建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机器人
CN115476347B (zh) * 2021-06-16 2023-12-12 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链路的建立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410213A1 (en) 2021-12-30
CN111800836B (zh) 2024-01-16
EP3934293A1 (en) 2022-01-05
US11678391B2 (en)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79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controlled smar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890021A (zh) 蓝牙耳机切换方法、蓝牙耳机及终端
CN105094732A (zh) 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451877B (zh) 无人机控制方法及装置、无人机和遥控设备
US1000928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S11284398B2 (en) Communication lin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6376057A (zh)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1654354B (zh) 最大传输单元mtu的探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57839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US2015011901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507282B (zh) 无线连接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EP4300125A1 (en) R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329389A (zh) 基于蓝牙连接的服务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836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06441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277422B (zh)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01518B (zh) 信道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07026941B (zh) 未读消息的回复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105005B (zh) 同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39054B (zh) 录音方法及装置
US10652836B2 (en) Switching threshold se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0213531B (zh) 监控录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81669A (zh) 聊天消息的发送时间的显示方法和设备
CN108696914B (zh) 扫描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21515A (zh) 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