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529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529A
CN111800529A CN202010621796.8A CN202010621796A CN111800529A CN 111800529 A CN111800529 A CN 111800529A CN 202010621796 A CN202010621796 A CN 202010621796A CN 111800529 A CN111800529 A CN 111800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ide face
distance
electronic devic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17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0529B (zh
Inventor
陈康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17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529A/zh
Priority to US17/208,374 priority patent/US1140506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0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所述屏幕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置面,所述屏幕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上侧面、前置面和下侧面,且没有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长边的长度大于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长边的长度;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后置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天线系统,用于发射或接收电磁波,所述天线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一摄像头周边且没有被所述屏幕所覆盖的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推广普及,带动全球手机屏幕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加快,手机屏幕越来越多样化,全面屏、柔性折叠屏、瀑布屏等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全面屏手机能够提升手机的颜值,而且同样机身,全面屏手机具有更大的显示区域,对于视觉体验有着显著的提升。目前全面屏手机的屏占比越来越接近100%,仍不能满足用户对高屏占比手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屏幕,所述屏幕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置面,所述屏幕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上侧面、前置面和下侧面,且没有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长边的长度大于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长边的长度;
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后置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天线系统,用于发射或接收电磁波,所述天线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一摄像头周边且没有被所述屏幕所覆盖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系统包括:
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区域;
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在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的接地引脚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天线的馈入引脚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四距离;
所述第二天线的接地引脚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五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馈入引脚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六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
第三天线,用于连接GPS,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七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
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之间,其中,所述第四天线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
第五天线,用于连接无线网络WiFi,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八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
第六天线,所述第六天线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五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其中,所述第六天线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
N个第七天线,所述第七天线为频率范围为FR1的低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边框上,N为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
第五天线,用于连接WiFi,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边框上;
N个第七天线,所述第七天线为频率范围为FR1的低频分集天线,其中一个第七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四区域,其余N-1个第七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边框上,其中,所述第四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八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N为正整数;
第六天线,所述第六天线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七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其中,所述第六天线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至所述第七天线的实现工艺包括金属件工艺、金属带铺设工艺、冷熔射工艺和激光直接成型工艺中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摄像头和听筒;
所述第二摄像头为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前置面的屏下摄像头;
所述听筒为利用骨传导方式传导声波的屏下听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接口;
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第六天线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所述屏幕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置面,所述屏幕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上侧面、前置面和下侧面,且没有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长边的长度大于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长边的长度;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后置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天线系统,用于发射或接收电磁波,所述天线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一摄像头周边且没有被所述屏幕所覆盖的区域。本申请电子设备的屏幕环绕上下侧面形成上下环绕屏,天线设置在没有被屏幕覆盖的左右侧面和摄像头周围,在确保天线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屏占比,提高视觉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面的正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再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设备、终端、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设备。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屏幕11、第一摄像头12和天线系统13。
其中,屏幕11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位于所述电子设备10的后置面,所述屏幕11覆盖所述电子设备10的上侧面、前置面和下侧面,且没有覆盖所述电子设备1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长边的长度大于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长边的长度,也即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左右侧面。
第一摄像头12,设置于所述后置面且位于屏幕11的第一端111和屏幕11的第二端112之间;天线系统13,用于发射或接收电磁波,所述天线系统13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10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一摄像头12周边且没有被所述屏幕11所覆盖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屏幕11沿着上下两个侧面环绕,形成上下环绕屏,屏幕11的第一端111在电子设备10的后置面,且为靠近第一摄像头12上边缘的一端,屏幕11的第二端112同样位于电子设备10的后置面,且为靠近第一摄像头12下边缘的一端,后置面除第一摄像头12之外的区域均被屏幕11覆盖,屏占比能够达到180%以上,能够大大增加屏占比,从而提高视觉体验效果。
为了确保天线系统13能够正常收发电磁波,在设计时,不仅要设置天线系统13在远离金属元件的位置,而且还应隔离电池、振荡器、屏蔽罩等器件,屏幕11属于高损耗材质,天线系统13的设计也要远离屏幕11。基于上述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天线系统13设置于电子设备10上没有环绕屏幕11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一摄像头12周边且没有被屏幕11覆盖的区域,确保天线系统13能够正常发送和接收电磁波。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12可以为单摄像头,也可以为多摄像头,例如彩色摄像头、黑白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屏幕,所述屏幕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置面,所述屏幕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上侧面、前置面和下侧面,且没有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长边的长度大于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长边的长度;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后置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天线系统,用于发射或接收电磁波,所述天线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一摄像头周边且没有被所述屏幕所覆盖的区域。本申请电子设备的屏幕环绕上下侧面形成上下环绕屏,天线设置在没有屏幕的左右侧面和摄像头周围,在确保天线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屏占比,从而提高视觉体验效果。
由于电子设备10的天线系统13不仅要远离金属元件,而且还要与电池、振荡器、屏蔽罩等隔离,对于屏幕11为上下环绕屏的手机来说,电子设备10的前置面、上侧面、下侧面、均被屏幕11环绕,使得净空区域减小,天线设计难度提升。并且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时代的到来,电子设备10的天线的数量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的4至5个增加到9至10个,导致天线的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天线系统13可以包括:第一天线131和第二天线132,其中,第一天线13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区域;第二天线13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为了减小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时对通信强度的影响,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天线131和第二天线13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即将第一区域的中心点和第二区域的中心点设置在靠近下侧面的位置,降低外界对第一天线131和第二天线132的低频频段的信号强度,从而激励整机板模达到理想效果。
所述第一天线131和所述第二天线132为主天线,所述第一天线131和所述第二天线132在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切换。一旦电子设备10受到用户手握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够实现左右两个天线的切换,以尽可能减小电子设备10受到的干扰,保持最佳性能。
所述第一天线131和所述第二天线132这两个主天线为主要的无线广域网(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天线,将其分别设置于电子设备10的两侧的底部位置,保证在满足头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开手持电子设备10对信号强度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131和所述第二天线132可以覆盖的频段为超低频,低频,中频,高频以及超高频,覆盖范围可以为:617-960兆赫兹(MHz,MegaHertz),1710-2690Mhz以及3300-5000MHz。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等,从而实现第一天线131和第二天线132的对称设置。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为清楚起见,图2中未示出电子设备10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中除天线以外的边框。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前置面的正视图,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天线131的接地引脚1311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天线131的馈入引脚1312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四距离;所述第二天线132的接地引脚1321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五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天线132的馈入引脚1322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六距离。将第一天线131的接地引脚1311和第二天线132的接地引脚1321设置在靠近下侧面的位置,即将第一天线131的馈入引脚1312设置在接地引脚1311的上方,将第二天线132的馈入引脚1322设置在接地引脚1321的上方,进一步有效地避免握持电子设备10时,对信号强度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系统13还可以包括:第三天线133,用于连接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七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三天线133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第一侧面的上端区域,能够达到较佳的上半球性能,保证GPS通信时具有较强的信号强度。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天线133可以为GPS/WiFi2.4G/5G分集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系统13还可以包括:第四天线134,所述第四天线134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三天线133和所述第一天线131之间,其中,所述第四天线134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系统13还可以包括:第五天线135,用于连接WiFi,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八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五天线135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第二侧面的上端区域,所述第五天线135可以为WiFi2.4G/5G分集天线。
所述天线系统13还可以包括:第六天线136,所述第六天线136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五天线135和所述第二天线132之间,其中,所述第六天线136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FR1覆盖范围可以为:450-6000MHz,即Sub-6吉赫兹(GHz,GigaHertz)。
所述天线系统13还可以包括:N个第七天线137,所述第七天线137为频率范围为FR1的低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12的边框上,其中,N为正整数,图1和图3中示出的天线系统13包括4个第七天线137。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又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天线131、第二天线132、第三天线133、第四天线134的位置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天线135,用于连接WiFi,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12的边框上;第七天线137为频率范围为FR1的低频分集天线,其中一个第七天线137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四区域,其余N-1个第七天线137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12的边框上,其中,所述第四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八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N为正整数;第六天线136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七天线137和所述第二天线132之间,其中,所述第六天线136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131至所述第七天线137的实现工艺包括金属件工艺、金属带铺设工艺、冷熔射工艺和激光直接成型工艺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天线131至所述第七天线137可以为倒F形结构的天线或者环形结构的天线,当然,还可以根据天线的材质或实现工艺调整为其他结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再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第二摄像头14和听筒15,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为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10的前置面的屏下摄像头,所述听筒为利用骨传导方式传导声波的屏下听筒。第二摄像头14为屏下摄像头,听筒15为屏下听筒,实际中被屏幕11遮挡,因此在图5中以虚线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充电接口16,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充电线,与所述充电接口16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131和所述第四天线134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16还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132和所述第六天线136之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屏幕,所述屏幕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后置面,所述屏幕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上侧面、前置面和下侧面,且没有覆盖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长边的长度大于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长边的长度;
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后置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天线系统,用于发射或接收电磁波,所述天线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一摄像头周边且没有被所述屏幕所覆盖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系统包括:
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区域;
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
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在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天线的接地引脚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天线的馈入引脚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四距离;
所述第二天线的接地引脚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五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天线的馈入引脚与所述下侧面之间的第六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
第三天线,用于连接全球定位系统GPS,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七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
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之间,其中,所述第四天线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
第五天线,用于连接无线网络WiFi,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八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
第六天线,所述第六天线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五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其中,所述第六天线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
N个第七天线,所述第七天线为频率范围为FR1的低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边框上,N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系统还包括:
第五天线,用于连接WiFi,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边框上;
N个第七天线,所述第七天线为频率范围为FR1的低频分集天线,其中一个第七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四区域,其余N-1个第七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边框上,其中,所述第四区域的中心点与所述上侧面之间的第八距离小于第三距离阈值,N为正整数;
第六天线,所述第六天线为低中高频分集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七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其中,所述第六天线低频的频率范围为FR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天线至所述第七天线的实现工艺包括金属件工艺、金属带铺设工艺、冷熔射工艺和激光直接成型工艺中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摄像头和听筒;
所述第二摄像头为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前置面的屏下摄像头;
所述听筒为利用骨传导方式传导声波的屏下听筒。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充电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第六天线之间。
CN202010621796.8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800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1796.8A CN111800529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电子设备
US17/208,374 US11405060B2 (en) 2020-06-30 2021-03-22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1796.8A CN111800529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529A true CN111800529A (zh) 2020-10-20
CN111800529B CN111800529B (zh) 2023-10-24

Family

ID=72810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1796.8A Active CN111800529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05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22507A1 (en) * 2022-08-11 2024-02-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Terminal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884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天线制作方法
CN105656509A (zh) * 2014-11-14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67593A (zh) * 2016-08-19 2016-11-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天线控制方法
CN107425284A (zh) * 2017-06-21 2017-12-0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400425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天线
CN111029735A (zh) * 2019-11-21 2020-04-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11327733A (zh) * 2019-12-31 2020-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884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天线制作方法
CN105656509A (zh) * 2014-11-14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67593A (zh) * 2016-08-19 2016-11-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天线控制方法
CN108400425A (zh) * 2017-02-08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天线
CN107425284A (zh) * 2017-06-21 2017-12-0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1029735A (zh) * 2019-11-21 2020-04-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11327733A (zh) * 2019-12-31 2020-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22507A1 (en) * 2022-08-11 2024-02-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529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8470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A2331204C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wristwatc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EP1746682B1 (en) Mobile telephone
JP4287087B2 (ja) ウェアラブルパーソナル通信装置
CN111029731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7851882A (zh) 穿戴式无线设备中的耦合多频天线
CN110534873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0247162A (zh) 装饰件及电子设备
US20140132462A1 (en) Multi-band wireless terminals with metal backplates and coupling feed elements, and related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s
CN106252875A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9687105A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2993546A (zh) 电子设备
CN11180052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070096996A1 (en) Antenna with a split radiator element
US20100053456A1 (en) Mobile Multimedia Terminal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CN103795429A (zh) 具有包括平面用户输入部件的金属外周的无线电子设备
WO2019154080A1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终端
CN111430910A (zh) 一种终端天线及终端
WO2006013843A1 (ja) 携帯電話機
EP3945632B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67147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1801185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211017388U (zh) 一种车机内置4g蓝牙二合一天线
CN109037911B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09035180A1 (en) Strap-typed dmb antenna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