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510A - 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510A
CN111800510A CN202010645229.6A CN202010645229A CN111800510A CN 111800510 A CN111800510 A CN 111800510A CN 202010645229 A CN202010645229 A CN 202010645229A CN 111800510 A CN111800510 A CN 111800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request
long connection
result
n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52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hreatB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hreatB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hreatB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hreatB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52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5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2Managing session states for stateless protocols; Signalling session states; State transitions; Keeping-stat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04L67/145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avoiding end of session, e.g. keep-alive, heartbeats, resumption message or wake-up for inactive or interrupted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处理方法包括:应用于第一节点生成数据请求;根据确定出的第二节点,建立与第二节点的长连接;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以及应用于第二节点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通过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在级联节点(例如主节点设备)上高效、便捷地读取其他级联节点(例如子节点设备)的数据。

Description

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获取其他级联节点数据的通常方法,是各节点直接开放数据接口给其他节点,其他节点直接调用。如果集群各节点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开放接口需要每个节点设备有可公开访问的外网IP或配置端口映射,并不是每个节点所在网络中有这样的资源或配置能力,比如外网IP需要单独购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意图提供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在级联节点(例如主节点设备)上高效、便捷地读取其他级联节点(例如子节点设备)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数据请求;
根据确定出的第二节点,建立与第二节点的长连接;
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
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确定出第二节点的方式,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长连接请求;
基于所述长连接请求包含的设备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于所述长连接请求包含的设备参数,包括:
鉴权所述设备参数,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ID;
基于鉴权结果,记录设备ID和长连接会话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ID,查询相应的长连接会话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包括:
封装所述数据请求;
自定义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封装格式;
基于所述封装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封装后的数据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包括:
解析所述返回结果;
将解析后的返回结果封装为原始返回格式;
将封装后原始返回格式的返回结果与请求线程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长连接为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的持久性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中心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来自第二节点的长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设备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节点;
请求封装并发送模块,其配置为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
结果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
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与第一节点建立长连接的方式,包括:
与第一节点建立并维持长连接,且定时发送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
所述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包括: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转成为本地HTTP接口的请求,并获取结果;
所述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包括:将本地http接口请求的结果封装成自定义格式,通过长连接返回给第一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长连接为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的持久性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心跳模块,其配置为与第一节点建立并维持长连接,且定时发送心跳信号;
请求转发模块,其配置为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
结果封装模块,其配置为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根据上述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至少通过应用于第一节点生成数据请求;根据确定出的第二节点,建立与第二节点的长连接,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或者应用于第二节点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据此,通过长连接请求返回交互的自定义协议,并发请求与返回数据的匹配方式,实现在级联节点(例如主节点设备)上高效、便捷地读取其他级联节点(例如子节点设备)的数据,具体体现在:
1、子节点主动与主节点进行长连接,并维持这个长连接的可用性,如果断开则进行重连;
2、主节点维护连接上来的子节点的长连接,当主节点触发对一个子节点的数据请求时,主节点能够根据子节点的设备ID,找到相应的长连接并发送请求信息;
3、当在同一个连接中同时发出多个请求时,能够匹配每个返回信息到相应的发送请求的线程进行返回;
4、当子节接收到请求时,能够根据请求参数,封装为对本地接口的http请求,并将结果封装为结果信息,通过长连接返回给调用的主节点。
应当理解,前面的大体描述以及后续的详细描述只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非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限制。
附图说明
在未必按照比例绘制的附图中,不同视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的构件。具有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或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构件的不同实例。附图通常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地图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解释所公开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应用于第一节点;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其应用于第一节点;
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应用于第二节点;
图4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架构示意图,其应用于第二节点;
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节点间数据处理流程,以主节点和子节点为例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涉及级联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访问、读取等处理方案,本文中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如下:
级联:是指多个系统通过网络,例如内网或互联网相连、形成父子/上下级关系;
节点:是指级联关系中相互存在数据流的数据节点,例如节点设备等,其中,主节点(或者说父节点)是指级联关系中的上级节点,可关联多个从节点(或者说子节点),从节点(或者说子节点)是指级联关系中的下级节点,可关联一个主节点(或者说父节点);
长连接:是指两台设备,例如本公开各实施例涉及的节点,例如主节点、从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一直维持连接状态,如因故障等原因断开也会重新建立连接;
WebSocket协议:WebSocket协议是html5的一种通信协议,它可以使客户端和服务端双向数据传输更加简单快捷,并且在TCP连接进行一次握手后,就可以持久性连接,同时允许服务端对客户端推送数据。外加传统模式的协议一般HTTP请求可能会包含较长的头部,但真正有效的可能只有小部分,从而就占用了很多资源和带宽。因此WebSocket协议不仅可以实时通讯,支持扩展;也可以压缩节省服务器资源和带宽。
目前获取其他级联节点数据的通常方法,是各节点直接开放数据接口给其他节点,其他节点直接调用。如果集群各节点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开放接口需要每个节点设备有可公开访问的外网IP或配置端口映射,并不是每个节点所在网络中有这样的资源或配置能力,比如外网IP需要单独购买。
作为方案之一,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S101:生成数据请求;
S102:根据确定出的第二节点,建立与第二节点的长连接;
S103: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
S104: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
其中作为第一节点构建长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为:确定出第二节点的方式,包括: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长连接请求;基于所述长连接请求包含的设备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节点。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以基于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的持久性连接以实现长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第一节点可以通过模块化的处理架构,负责接收来自子节点的WebSocket连接请求,请求中带有子节点的设备ID,如果是合法的设备ID,记录下该设备ID和WebSocket连接的会话信息,即WebSocket连接的Session信息。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还可以提供根据设备ID查询相应的WebSocket连接Session的信息的功能。
以具体代码为例,以下详细说明执行过程: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071
接收注册信息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072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081
在一些具体方案中,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为:所述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包括:
封装所述数据请求;
自定义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封装格式;
基于所述封装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封装后的数据请求。
具体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节点可以通过模块化架构,负责封装原始请求为自定义格式,以便子节点能够解析。
以具体代码为例,以下详细说明执行过程: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082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091
其中,包含要调用的接口的url(api字段),请求的content-type,payload(req字段)等信息。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092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101
在一些具体方案中,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为:所述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包括:
解析所述返回结果;
将解析后的返回结果封装为原始返回格式;
将封装后原始返回格式的返回结果与请求线程匹配。
具体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节点可以通过模块化架构,负责将返回的结果解析并封装为原始返回格式,并保证匹配到正确的请求线程中。
以具体代码为例,以下详细说明执行过程: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111
本实施例中旨在考虑到Spring中返回文件的格式和返回有效数据载荷(payload)格式的不同,同时不能包含原http请求返回中的一些标头(header),比如Content-Length。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出现程序代码结构问题的基础上,其他实现方式也符合本公开的发明构思。
作为方案之一,如图2所示并结合图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中心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来自第二节点的长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设备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节点;
请求封装并发送模块,其配置为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
结果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注册中心模块具体可以配置为:鉴权所述设备参数,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ID;基于鉴权结果,记录设备ID和长连接会话信息,根据所述设备ID,查询相应的长连接会话信息。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请求封装并发送模块具体可以配置为:封装所述数据请求;自定义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封装格式;基于所述封装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封装后的数据请求。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结果接收模块具体可以配置为:解析所述返回结果;将解析后的返回结果封装为原始返回格式;将封装后原始返回格式的返回结果与请求线程匹配。
作为方案之一,如图3所示并结合图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S201: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
S202: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
其中作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建立长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为:与第一节点建立长连接的方式,包括:与第一节点建立并维持长连接,且定时发送信号。具体的,可以为负责与主节点建立一个WebSocket连接并维持,发定时心跳。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以基于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的持久性连接以实现长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第二节点可以通过模块化的处理架构,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转成为本地HTTP接口的请求,并获取结果。
以具体代码为例,以下详细说明执行过程: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131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141
Figure BDA0002572794490000151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的第二节点可以通过模块化的处理架构,将本地http接口请求的结果封装成自定义格式,通过长连接返回给第一节点,即:负责将本地http请求结果封装成自定义格式,用WebSocket返回给主节点。
作为方案之一,如图4所示并结合图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心跳模块,其配置为与第一节点建立并维持长连接,且定时发送心跳信号;
请求转发模块,其配置为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
结果封装模块,其配置为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注册心跳模块具体可以配置为:与第一节点建立并维持长连接,且定时发送信号,具体可以为主要负责与主节点建立一个WebSocket连接并维持,发定时心跳。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请求转发模块具体可以配置为: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转成为本地HTTP接口的请求,并获取结果。具体的可以为,负责将WebSocket发来的请求转成对本地http接口的请求,并获取结果。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结果封装模块具体可以配置为:将本地http接口请求的结果封装成自定义格式,通过长连接返回给第一节点。具体的可以为,主要负责将本地http请求结果封装成自定义格式,用WebSocket返回给主节点。
具体来说,本公开的发明构思之一,旨在能够至少:至少通过应用于第一节点生成数据请求;根据确定出的第二节点,建立与第二节点的长连接,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或者应用于第二节点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据此,通过长连接请求返回交互的自定义协议,并发请求与返回数据的匹配方式,实现在级联节点(例如主节点设备)上高效、便捷地读取其他级联节点(例如子节点设备)的数据,具体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以下:
1、子节点主动与主节点进行长连接,并维持这个长连接的可用性,如果断开则进行重连;
2、主节点维护连接上来的子节点的长连接,当主节点触发对一个子节点的数据请求时,主节点能够根据子节点的设备ID,找到相应的长连接并发送请求信息;
3、当在同一个连接中同时发出多个请求时,能够匹配每个返回信息到相应的发送请求的线程进行返回;
4、当子节接收到请求时,能够根据请求参数,封装为对本地接口的http请求,并将结果封装为结果信息,通过长连接返回给调用的主节点。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主要实现根据上述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至少包括:
生成数据请求;
根据确定出的第二节点,建立与第二节点的长连接;
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
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主要实现根据上述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至少包括:
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
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可以是包括一个以上通用处理设备的处理设备,诸如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等。更具体地,该处理器可以是复杂指令集计算(CISC)微处理器、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微处理器、超长指令字(VLIW)微处理器、运行其他指令集的处理器或运行指令集的组合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还可以是一个以上专用处理设备,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片上系统(SoC)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盘或其他形式的闪存、缓存、寄存器、静态存储器、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通用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器、盒式磁带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被用于储存能够被计算机设备访问的信息或指令的任何其他可能的非暂时性的介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为多个程序模块,多个程序模块共同实现根据本公开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医学影像的显示方法。
本公开描述了各种操作或功能,其可以实现为软件代码或指令或者定义为软件代码或指令。显示单元可以实现为在存储器上存储的软件代码或指令模块,其由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相应的步骤和方法。
这样的内容可以是可以直接执行(“对象”或“可执行”形式)的源代码或差分代码(“delta”或“patch”代码)。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的软件实现可以通过其上存储有代码或指令的制品提供,或者通过操作通信接口以通过通信接口发送数据的方法提供。机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使机器执行所描述的功能或操作,并且包括以可由机器(例如,计算显示设备、电子系统等)访问的形式存储信息的任何机制,例如可记录/不可记录介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存显示设备等)。通信接口包括与硬连线、无线、光学等介质中的任何一种接口以与其他显示设备通信的任何机制,例如存储器总线接口、处理器总线接口、因特网连接、磁盘控制器等。通信接口可以通过提供配置参数和/或发送信号来配置以准备通信接口,以提供描述软件内容的数据信号。可以通过向通信接口发送一个或多个命令或信号来访问通信接口。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组织成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组件或模块。可以用这类组件或模块的任何数量和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例如,本公开的各方面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和本文描述的特定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特定组件或模块。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比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更多或更少功能的不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组件。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公开。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公开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公开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公开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数据请求;
根据确定出的第二节点,建立与第二节点的长连接;
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
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出第二节点的方式,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长连接请求;
基于所述长连接请求包含的设备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长连接请求包含的设备参数,包括:
鉴权所述设备参数,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ID;
基于鉴权结果,记录设备ID和长连接会话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ID,查询相应的长连接会话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包括:
封装所述数据请求;
自定义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封装格式;
基于所述封装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封装后的数据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包括:
解析所述返回结果;
将解析后的返回结果封装为原始返回格式;
将封装后原始返回格式的返回结果与请求线程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长连接为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的持久性连接。
8.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中心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来自第二节点的长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设备参数,确定出所述第二节点;
请求封装并发送模块,其配置为将所述数据请求配置为第二节点能够解析的预定格式向第二节点发送;
结果接收模块,其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返回结果。
9.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
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第一节点建立长连接的方式,包括:
与第一节点建立并维持长连接,且定时发送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包括: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转成为本地HTTP接口的请求,并获取结果;
所述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包括:将本地http接口请求的结果封装成自定义格式,通过长连接返回给第一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长连接为基于WebSocket协议建立的持久性连接。
13.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心跳模块,其配置为与第一节点建立并维持长连接,且定时发送心跳信号;
请求转发模块,其配置为基于建立长连接的第一节点,将来自第一节点的请求处理为本地接口请求并获取结果;
结果封装模块,其配置为通过长连接向第一节点返回所述结果。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或者
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010645229.6A 2020-07-07 2020-07-07 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800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5229.6A CN111800510A (zh) 2020-07-07 2020-07-07 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5229.6A CN111800510A (zh) 2020-07-07 2020-07-07 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510A true CN111800510A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0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5229.6A Pending CN111800510A (zh) 2020-07-07 2020-07-07 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051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3224A (zh) * 2014-02-27 2015-09-02 北京邮电大学 构建数据中心交换网络的方法及节点装置
CN106027634A (zh) * 2016-05-16 2016-10-12 白杨 白杨消息端口交换服务
CN106656534A (zh) * 2015-10-29 2017-05-10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8234614A (zh) * 2017-12-25 2018-06-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自定义协议及Netty框架的交互方法
CN109600275A (zh) * 2018-12-03 2019-04-0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36601A (zh) * 2017-12-18 2019-06-25 厦门本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连接的区块链双工通信网络
CN110351366A (zh) * 2019-07-12 2019-10-18 西安雷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应用的服务调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3224A (zh) * 2014-02-27 2015-09-02 北京邮电大学 构建数据中心交换网络的方法及节点装置
CN106656534A (zh) * 2015-10-29 2017-05-10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6027634A (zh) * 2016-05-16 2016-10-12 白杨 白杨消息端口交换服务
CN109936601A (zh) * 2017-12-18 2019-06-25 厦门本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连接的区块链双工通信网络
CN108234614A (zh) * 2017-12-25 2018-06-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自定义协议及Netty框架的交互方法
CN109600275A (zh) * 2018-12-03 2019-04-0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51366A (zh) * 2019-07-12 2019-10-18 西安雷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应用的服务调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21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ccess to third party services via a service layer
JP7284528B2 (ja) CoAPによるOPC UAメッセージの伝送方法及びサーバ
CN112286503A (zh) 多注册中心的微服务统一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3398321B1 (en) Semantics based content specification of iot data
CN106878460B (zh) 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13418B (zh) 缓存同步装置及方法,缓存同步系统、电子设备
JP6966675B2 (ja) スクリーンコンテンツの伝送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US20130114626A1 (en) Methods and network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packets
WO2015176648A1 (zh) 将智能终端上的数据传输至电视终端的方法、装置
WO2022116764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WO2018112327A1 (en) Methods of concurrency control for block transfer in coap publish-subscribe architecture
WO2022104555A1 (zh) 基于mqtt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4021405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WO2019153492A1 (zh) 实现web与原生功能交互的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40613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702338B (zh) Ike报文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3037834A (zh) 基于分布式即时推送的Web页面状态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1800510A (zh) 基于节点间长连接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79296B (zh) 物联网通信方法及相关终端、存储介质
US20220052902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remote device through management device
CN112383617B (zh) 进行长连接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介质
CN116208654A (zh)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1399264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3214A (zh)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9582481A (zh) 调用结果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