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497A - 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497A
CN111800497A CN202010620879.5A CN202010620879A CN111800497A CN 111800497 A CN111800497 A CN 111800497A CN 202010620879 A CN202010620879 A CN 202010620879A CN 111800497 A CN111800497 A CN 111800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quest
target object
response
access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08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08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4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部署在目的服务器侧的请求响应装置;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包括: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在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得到查找结果;根据查找结果,向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数据请求端基于响应结果获取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

Description

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迁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云计算服务商所提供的一种服务模式,其主要包括CPU、内存、存储、网络、虚拟化软件、分布式系统等,使得企业用户无需担心基础资源供给而只专注部署自己的业务应用软件即可。
其中,对象存储是IaaS服务模式下的常见的存储方式。所谓对象存储,也叫做基于对象的存储,是用来描述解决和处理离散单元的方法的通用术语,这些离散单元被称作为对象。
在具体应用中,存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的需求,例如:在属于不同IaaS服务提供商的存储服务器间进行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或者,在同一IaaS服务提供商的不同存储服务器间进行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
由于数据迁移过程通常为较长的周期,因此,如何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即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待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侧正常响应数据请求端的访问,从而保证企业用户的云计算服务体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以实现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响应方法,应用于部署在目的服务器侧的请求响应装置;所述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
在所述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以得到查找结果;
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所述目的服务器中的、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所述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所述源服务器生成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可选地,所述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所述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可选地,所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从所述源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构建关于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访问地址,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请求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获取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存储至所述目的服务器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迁移系统,包括:迁移装置和请求响应装置,所述请求响应装置部署在目的服务器侧;所述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
所述迁移装置,用于将所述源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象的存储数据,迁移至所述目的服务器中;
所述请求响应装置,用于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在所述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以得到查找结果;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请求响应装置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所述目的服务器中的、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所述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所述源服务器生成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可选地,所述请求响应装置还用于在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所述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可选地,所述请求响应装置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从所述源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请求响应装置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构建关于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访问地址,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请求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请求响应装置还用于: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之后,将所获取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存储至所述目的服务器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响应装置,所述请求响应装置部署于目的服务器侧,所述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
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以得到查找结果;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所述目的服务器中的、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所述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所述源服务器生成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所述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利用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从所述源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构建关于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访问地址,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请求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之后,将所获取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存储至所述目的服务器中。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部署于目的服务器侧的请求响应装置,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如果接收到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则在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以得到查找结果;根据查找结果,向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数据请求端基于响应结果获取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由于该方案在数据迁移过程中,无论对于已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还是未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请求响应装置均可以向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数据请求端基于响应结果获取所请求对象的存储数据,即保证了目的服务器侧对于数据请求的正常响应。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迁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迁移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迁移系统的另一工作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即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待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侧正常响应数据请求端的访问,从而保证企业用户的云计算服务体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进行介绍。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应用于部署在目的服务器侧的请求响应装置,该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示例性的,如果将对象存储服务器1中存储的对象存储数据,迁移至对象存储服务器2中,那么,对象存储服务器1为源服务器,而对象存储服务器2为目的服务器,该请求响应装置部署于该对象存储服务器2侧。
另外,请求响应装置部署于目的服务器侧具体指:在该目的服务器为数据请求端直接访问的服务器的情况下,该请求响应装置可以部署于目的服务器中;而在目的服务器不为数据请求端能够直接访问的服务器的情况下,该请求访问装置可以部署于与该目的服务器相通信的、用于与数据请求端相交互的服务器中。示例性的,用于与数据请求端相交互的服务器可以为目的服务器所对应的管理服务器,当然并不局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请求端可以为客户端,此时,该客户端通过自身与网络侧的对象存储服务器相交互;当然,该数据请求端也可以为客户端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此时,该客户端通过该应用服务器与网络侧的对象存储服务器交互。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所针对的数据迁移过程为关于对象存储的迁移。所谓对象存储所针对的对象通常是无结构的数据,比如:图片、视频或文档等。对象具有元数据和对象id,具体而言,对象的元数据指的是关于对象的相关描述,比如:图片的大小、文档的拥有者等;对象id则是一个全局的唯一标识符,用来区分对象的。
可以理解的是,该目的服务器和该源服务器可以属于不同IaaS服务提供商的存储服务器,此时,数据迁移过程为在属于不同IaaS服务提供商的存储服务器间进行的、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当然,该目的服务器和该源服务器也可以属于相同的IaaS服务提供商的存储服务器,此时,数据迁移过程为在同一IaaS服务提供商的不同存储服务器间进行的、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
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当企业用户将关于对象存储的业务,从源服务器切换到目的服务器后,数据请求端发送的各访问请求,可以被请求响应装置所接收,进而进行响应。其中,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中可以携带有目标对象的对象id,该请求响应装置通过该对象id进行数据查找。
其中,企业用户将关于对象存储的业务,从源服务器切换到目的服务器的切换时机可以为数据迁移开始后至数据迁移完成之前的任一时机。示例性的,在数据迁移的迁移量完成指定百分比时,企业用户将关于对象存储的业务,从源服务器切换到目的服务器,该指定百分比可以为:50%、70%、80%、90%等等。示例性的,在数据迁移的迁移时长达到指定时长时,企业用户将关于对象存储的业务,从源服务器切换到目的服务器,该指定时长可以根据完整的迁移周期所设定,例如:迁移周期为一周时,该指定时长可以为4天,而迁移周期为一个月时,该指定时长可以为15天,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应用中,迁移的初期阶段,只有少量的对象存储数据被迁移至目的服务器。因此,在数据访问时,在目的服务器中命中对象的概率相对较低。基于该种考虑,企业用户可以在迁移的初期阶段,不将关于对象存储的业务,从源服务器切换到目的服务器,而是等到目的服务器中的数据相对充足时,再将关于对象存储的业务,从源服务器切换到目的服务器。当然,企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体的切换时机,无论选取何种切换时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请求响应方法,均可以实现不停服的目的。
另外,在源服务器和目的服务器间的数据迁移,可以由专门的迁移装置完成,该迁移装置能够实现关于源服务器中的对象存储的全量迁移,即在迁移启动后,将迁移启动时源服务器中存储的对象存储数据以及在迁移过程中源服务器新增加的对象存储数据,均迁移至目的服务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迁移装置可以运行于目的服务器,也可以运行于源服务器,当然,还可以运行于除目的服务器和源服务器以外的其他设备中。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迁移装置进行限定,该请求响应装置可以在任一迁移装置实现关于对象存储的迁移过程中,实现数据请求的响应。
S102,在该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得到查找结果;
在获取到访问请求后,由于部分对象的存储数据已经迁移至目的服务器中,因此,可以首先在该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以得到查找结果,其中,该查找结果可以为查找到或未查找到。具体而言,该请求响应装置可以利用访问请求中携带的对象id,查询目标服务器中已经存储的对象的存储数据中,是否存在具有该对象id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以得到查找结果。
S103,根据该查找结果,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该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为了保证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待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侧正常响应数据请求端的访问,本实施例中,在得到查找结果后,无论查找结果为查找到或未查找到,均可以根据该查找结果,生成并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相应的,该数据请求端可以基于该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从而完成目的服务器对于数据请求端发送的数据请求的正常响应。
其中,针对不同的查找结果,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该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在保证数据请求端能够获取到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的前提下,所采用的处理策略可以存在多种,也就是,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存在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由于该方案在数据迁移过程中,无论对于已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还是未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请求响应装置均可以向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数据请求端基于响应结果获取所请求对象的存储数据,即保证了目的服务器侧对于数据请求的正常响应。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
基于上述的图1所示的实施例,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S103所给出的根据该查找结果,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该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的步骤,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S1031和S1032:
S1031,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该目的服务器中的、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该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S1032,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该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该源服务器生成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查找到,表明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已经被迁移到目标服务器中,此时,可以直接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并将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反馈给该数据请求端,完成关于访问请求的正常响应。
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表明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还未被迁移到目的服务器中。为了保证关于访问请求的正常响应,即实现不停服,可以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由于现有技术中,在未查找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时,直接向数据请求端直接反馈请求失败的结果,例如,返回http 404,而本方案能够实现正常影响,因此,保证企业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的实现方式存在多种,后续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另外,为了保证该种实现方式的顺利执行,在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由于不同的数据迁移过程,所针对的源服务器和目的服务器不同,因此,为了利用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可以获取预先给定服务器访问地址,进而在数据响应过程中,利用辅助响应方式进行响应。另外,当该源服务器需要身份认证时,还可以获取预先给定用于身份认证的秘钥信息,从而该请求响应装置或数据请求端在访问源服务器时,可以基于秘钥信息来计算签名,进而利用该签名进行身份认证。
示例性的,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可以包括:
获取配置人员基于预定的人机交互界面所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其中,该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指示该配置人员给定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利用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可以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以使得配置人员可以根据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进而在数据响应过程中,利用辅助响应方式进行响应。另外,当该源服务器需要身份认证时,该人机交互界面还可以用于提示配置人员配置用于身份认证的秘钥信息,从而该请求响应装置或数据请求端在访问源服务器时,可以基于秘钥信息来计算签名,进而利用该签名进行身份认证。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基于人机交互界面的方式,例如:还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从而得到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
在图2所示的方案中,由于数据迁移过程中,无论对于已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还是未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请求响应装置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均可以保证数据请求端可以获取到所请求对象的存储数据,即保证了目的服务器侧对于数据请求的正常响应。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
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
S302,在该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得到查找结果;
本实施例中,S301-S302与上述实施例中的S101-S10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S303,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该目的服务器中的、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该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本实施例中,S303与上述实施例中的S1031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S304,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利用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从该源服务器中,获取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S305,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本实施例中,S304-S305是上述实施例中的S1032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果在目的服务器中,未查找与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则可以基于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进行回源访问。其中,目的服务器中的对象存储可以认为是镜像存储,当通过镜像存储,无法得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时,则从源服务器所对应的源存储中,获取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具体而言,该请求响应装置可以构建关于该目标对象的回源请求,该回源请求是针对于源服务器的访问请求,该回源请求中可以携带有该目标对象的对象id;进而,基于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向源服务器发送该回源请求,从而获得与该回源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对象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在源服务器侧,该请求响应装置等同于能够访问源服务器的请求端,因此,该源服务器可以对该回源请求进行响应。
在该请求响应装置获取到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后,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可选地,在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另外,可选地,该请求响应装置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之后,可以将所获取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存储至该目的服务器中。这样,在该数据请求端再次访问该目标对象时,如果该目标对象还未被迁移至目的服务器,该请求响应装置可以从目的服务器中直接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而无需再次回源访问,提升反馈效率。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数据迁移过程中,无论对于已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还是未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请求响应装置采用本地访问和回源访问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均可以保证数据请求端可以获取到所请求对象的存储数据,即保证了目的服务器侧对于数据请求的正常响应。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
下面结合另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
S402,在该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得到查找结果;
本实施例中,S401-S402与上述实施例中的S101-S10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S403,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该目的服务器中的、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该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本实施例中,S403与上述实施例中的S1031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S404,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构建关于重定向至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
S405,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该数据请求端基于该访问地址,重定向至该源服务器,请求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本实施例中,S404-S405是上述实施例中的S1032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果在目的服务器中,未查找与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则基于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指示数据请求端进行重定向访问。进而,通过重定向访问,来使得数据请求端可以获取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具体而言,如果该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可以利用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构建关于重定向至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示例性地,关于重定向至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可以为携带有302状态码及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结果,其中,302状态码表示重定向。
在得到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后,可以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该数据请求端在接收到该响应结果后,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进行重定向处理,即基于该访问地址,重定向至该源服务器,请求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在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由于该方案在数据迁移过程中,无论对于已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还是未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请求响应装置采用本地访问和重定向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均可以保证数据请求端可以获取到所请求对象的存储数据,保证了目的服务器侧对于数据请求的正常响应。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
基于上述的请求响应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迁移系统。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迁移系统可以包括:
迁移装置510和请求响应装置520,该请求响应装置520部署在目的服务器侧;该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
该迁移装置510,用于将该源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象的存储数据,迁移至该目的服务器中;
该请求响应装置520,用于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在该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以得到查找结果;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租户隔离,IaaS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存储服务器通常采用身份验证机制,对访问存储服务器的访问端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认证通过后允许访问。因此,迁移装置510在实现数据迁移时,如果源服务器和目的服务器采用了身份验证机制,那么,该迁移装置510可以通过计算关于源服务器的源端签名和关于目的服务器的目的端签名,从而实现达到向源服务器和目的服务器表示身份的目的。进而,在源服务器和目的服务器对迁移装置510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后,该迁移装置510可以从源服务器下载各对象的存储数据,以及向目的服务器上传从源服务器下载的各对象的存储数据。
另外,迁移装置510可以调用源服务器和目的服务器提供的指定接口来实现对象的存储数据上传和下载。示例性的,为了云产品的易用性,该指定接口可以为基于restfulAPI所设置的接口,该restful API是一套互联网应用程序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设计理论。另外,在通过该指定接口进行上传或下载时,可以为该指定接口赋值对象id,即对象的key。并且,各个IaaS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各个开发语言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方便第三方编程使用,进而,第三方所提供的迁移装置可以利用SDK,可实现便捷计算签名并上传,下载、获取等对象存储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IaaS服务提供商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网络情况。若出现网络异常,或者,目的服务器的对象存储与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出现问题,将导致数据迁移不成功。为了避免迁移不成功,该迁移装置可以提供重试和容错机制,以使得迁移工具能够成功地实现源服务器中所有对象的迁移。其中,任一种重试和容错机制,均可以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迁移装置中,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该迁移装置510可以具有数据校验功能,这样使得每次迁移对象的存储数据后,对所迁移的对象的存储数据进行数据校验,以确保迁移效果。并且,在具体应用中,该迁移装置510可以具有日志记录与分析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实现统计并计算出对象迁移列表、迁移对象数量以及耗时等信息,同时,迁移工具无法处理情况下的错误日志以供分析。
其中,关于请求响应装置的具体功能的介绍可以参见上述的请求响应方法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由于该方案在数据迁移过程中,无论对于已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还是未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请求响应装置均可以向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数据请求端基于响应结果获取所请求对象的存储数据,即保证了目的服务器侧对于数据请求的正常响应。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响应装置520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所述目的服务器中的、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所述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所述源服务器生成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响应装置520还用于在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所述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示例性的,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配置平台;
该配置平台用于输出人机交互界面,并将配置人员基于预定的人机交互界面所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发送至该请求响应装置520;其中,该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指示该配置人员给定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该请求响应装置520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所述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包括:
获取配置人员基于预定的人机交互界面所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该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请求响应装置520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可以包括:
利用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从该源服务器中,获取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该目标对象。
为了便于该种实现方式下的热迁移系统的工作原理,图6(a)示出了在基于回源方式进行请求响应的情况下,热迁移系统的工作原理。参见图6(a)所示,迁移装置进行从源服务器到目的服务器的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具体而言:从源服务器下载对象的存储数据,并向目的服务器上传对象的存储数据。并且,在数据迁移过程中,用户客户端作为数据请求端,向目的服务器发送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相应的,目的服务器中的请求响应装置接收到该访问请求后,在目的服务器的本地查找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在查找到时,直接向用户客户端反馈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而在未查找到时,发送关于目标对象的回源请求,即向源服务器请求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的请求,并接收源服务器反馈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进而将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反馈至用户客户端。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请求响应装置520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该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构建关于重定向至该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
向该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该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该数据请求端基于该访问地址,重定向至该源服务器,请求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该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为了便于该种实现方式下的热迁移系统的工作原理,图6(b)示出了在基于重定向方式进行请求响应的情况下,热迁移系统的工作原理。参见图6(b)所示,迁移装置进行从源服务器到目的服务器的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具体而言:从源服务器下载对象的存储数据,并向目的服务器上传对象的存储数据。并且,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与用户客户端交互的应用服务器作为数据请求端,当用户客户端需要获得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时,应用服务器向目的服务器发送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相应的,目的服务器中的请求响应装置接收到该访问请求后,在目的服务器的本地查找与该访问请求相匹配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在查找到时,直接向用户客户端反馈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而在未查找到时,反馈关于重定向的响应结果,以使得应用服务器向源服务器发送重定向请求,请求得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并向用户客户端反馈所请求得到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该请求响应装置520还用于: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之后,将所获取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存储至该目的服务器中。
关于上述的请求响应装置的具体功能和附加功能的详细描述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在此不作赘述。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请求响应装置,所述请求响应装置部署于目的服务器侧,所述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
如图7所示,所述请求响应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710,用于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
查找模块720,用于在所述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得到查找结果;
处理模块730,用于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由于该方案在数据迁移过程中,无论对于已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还是未迁移至目的服务器的对象,请求响应装置均可以向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数据请求端基于响应结果获取所请求对象的存储数据,即保证了目的服务器侧对于数据请求的正常响应。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停服的目的。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730可以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所述目的服务器中的、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所述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所述源服务器生成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所述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可选地,在第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利用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从所述源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在第二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构建关于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访问地址,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请求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可选地,基于第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之后,将所获取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存储至所述目的服务器中。
相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8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步骤。
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目的服务器,也可以为与目的服务器相通信的、用于与数据请求端交互的设备。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相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步骤。
相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请求响应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请求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部署在目的服务器侧的请求响应装置;所述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
在所述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得到查找结果;
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所述目的服务器中的、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所述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所述源服务器生成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所述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从所述源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构建关于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访问地址,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请求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获取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存储至所述目的服务器中。
7.一种热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迁移装置和请求响应装置,所述请求响应装置部署在目的服务器侧;所述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
所述迁移装置,用于将所述源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象的存储数据,迁移至所述目的服务器中;
所述请求响应装置,用于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在所述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得到查找结果;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响应装置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所述目的服务器中的、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所述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所述源服务器生成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响应装置还用于在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之前,获取预先给定的服务器访问地址,作为所述辅助响应方式所基于的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响应装置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从所述源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中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响应装置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包括:
构建关于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的访问地址的响应结果,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得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访问地址,重定向至所述源服务器,请求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响应装置还用于:
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携带有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之后,将所获取的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存储至所述目的服务器中。
13.一种请求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响应装置部署于目的服务器侧,所述目的服务器为源服务器的对象存储数据所需迁移至的存储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关于对象存储的数据迁移过程中,接收数据请求端发送的目标对象的访问请求;
查找模块,用于在所述目的服务器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得到查找结果;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所述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请求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查找到,确定所述目的服务器中的、与所述访问请求相匹配的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作为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并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发送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查找结果为未查找到,按照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向所述数据请求端反馈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以使所述数据请求端基于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存储数据;其中,所述预定的辅助响应方式为基于所述源服务器生成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响应结果的方式。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010620879.5A 2020-06-30 2020-06-30 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Pending CN111800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0879.5A CN111800497A (zh) 2020-06-30 2020-06-30 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0879.5A CN111800497A (zh) 2020-06-30 2020-06-30 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497A true CN111800497A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0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0879.5A Pending CN111800497A (zh) 2020-06-30 2020-06-30 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049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845A (zh) * 2012-10-23 2013-03-06 北京亿赞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US9063896B1 (en) * 2007-06-29 2015-06-23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non-disruptive data migration between virtual arrays of heterogeneous storage arrays
CN104866234A (zh) * 2014-02-21 2015-08-26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89324A (zh) * 2018-07-09 2019-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9451088A (zh) * 2018-10-30 2019-03-08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1026331A (zh) * 2019-11-28 2020-04-17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请求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8845A (zh) * 2020-02-13 2020-05-26 河南文正电子数据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3896B1 (en) * 2007-06-29 2015-06-23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non-disruptive data migration between virtual arrays of heterogeneous storage arrays
CN102955845A (zh) * 2012-10-23 2013-03-06 北京亿赞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CN104866234A (zh) * 2014-02-21 2015-08-26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89324A (zh) * 2018-07-09 2019-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09451088A (zh) * 2018-10-30 2019-03-08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1026331A (zh) * 2019-11-28 2020-04-17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请求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8845A (zh) * 2020-02-13 2020-05-26 河南文正电子数据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秦华等: "基于OpenFlow网络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负载均衡策略", 《计算机工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1776B2 (ja) コンテンツアイテムの共有のための未登録ユーザアカウントの生成
US10484456B2 (en) Sharing a content item
CN109542361B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文件读取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JP5976258B1 (ja) ライトインストーラ
JP6161827B2 (ja) クライアント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がコンテンツ管理システム上のユーザアカウントにアクセスすることの予備認証
US201603302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ocument sharing between user groups
KR102256890B1 (ko)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US951429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US20200153889A1 (en) Method for uploading and downloading file, and server for executing the same
CN111400777B (zh) 一种网络存储系统、用户认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64853A (zh) 一种业务服务系统、业务请求方法及网关设备
WO2023165226A1 (zh) 一种应用资源的备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29921A (zh) 云平台及其提供的对象存储服务的桶管理方法
US9665732B2 (en) Secure Download from internet marketplace
US11444998B2 (en) Bit rate reduc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data file, and server
CN111355765B (zh) 一种网络请求的处理、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446445B (zh) 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391658B (zh) 一种账号数据同步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终端
CN111078437B (zh) 验证码的远程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98358B (zh) 分布式服务标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71906B (zh) 数据库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55460A (zh) 一种服务进程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00497A (zh) 请求响应方法、热迁移系统及装置
CN104580429A (zh) 一种加载通讯信息的方法、服务器和云盘客户端
US2020040156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data o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