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494A - 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494A
CN111800494A CN202010610027.8A CN202010610027A CN111800494A CN 111800494 A CN111800494 A CN 111800494A CN 202010610027 A CN202010610027 A CN 202010610027A CN 111800494 A CN111800494 A CN 111800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erver
attribute information
onlin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00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0494B (zh
Inventor
王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00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4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0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在本申请中,相比现有仅通过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唯一标识电子设备,本申请通过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一起唯一标识电子设备,并基于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控制电子设备上线,这实现了即使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但由于各不同电子设备的设备ID不同也能准确区分各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不同电子设备,避免了串流现象。

Description

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管理,特别涉及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如设备生产、设备维护等应用场景中,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比如因设备属性信息不同步等导致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个设备属性信息等异常。这里的设备属性信息用于标识电子设备,举例可至少包括:设备序列号。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为前端设备。可选地,前端设备可为图像采集设备,比如相机等。在另一个例子中,上述的电子设备也可为后端设备。可选地,后端设备可为图像处理设备,比如网络视频录像机(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硬盘录像机(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等。
而当多个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不同电子设备均在服务器上线后,常会出现服务器无法基于设备属性信息准确定位目标设备,这可能会导致串流,比如: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200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则在基于设备属性信息传输数据流时会出现原本发向电子设备100的数据流发向了电子设备200,即出现了串流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在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时对电子设备的上线进行控制,防止串流。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上线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设备ID请求,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信息;
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ID,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设备ID和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上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上线状态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添加至已存储的黑名单中。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上线状态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当前处于上线状态的其它电子设备强制下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在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ID之间的映射关系,如果是,将所述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设备ID更新为所述第一设备ID。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上线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上线请求;所述上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被分配的第二设备ID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信息;
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依据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依据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包括:
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则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检查出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添加至已存储的黑名单中。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上线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当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如果否,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同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
如果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包括:
检查本设备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储有设备ID,如果是,确定本设备当前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如果否,确定本设备当前还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获得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时,将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存储至所述指定存储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上线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同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
电子设备,用于当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如果否,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如果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设备ID请求,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且与所述电子设备共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所述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并向电子设备发送所述设备ID;
第二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上线请求,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依据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电子设备上线;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电子设备上线。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上线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设备ID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设备ID请求,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信息;
设备ID处理单元,用于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ID,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设备ID和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上线。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上线装置,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上线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上线请求;所述上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被分配的第二设备ID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信息;
上线控制单元,用于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依据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上线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检查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上线单元,用于在检查结果为否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同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
以及,在检查结果为是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公开的任一方法。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引入了设备ID(电子设备被分配的设备ID,不同电子设备被分配不同的设备ID),相比现有仅通过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唯一标识电子设备,本实施例通过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一起唯一标识电子设备,并基于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控制电子设备上线,这实现了即使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但由于各不同电子设备的设备ID不同也能准确区分各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不同电子设备,避免了串流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上线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上线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设备上线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装置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装置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装置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时,为了防止串流,本实施例对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各不同电子设备的上线进行控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设备上线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上线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应用于电子设备。
如前所述,在一个例子中,电子设备可为前端设备。可选地,前端设备可为图像采集设备,比如相机等。
在另一例子中,电子设备可为后端设备。可选地,后端设备可为图像处理设备,比如网络视频录像机(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硬盘录像机(DVR:Digital VideoRecorder)等。
如图1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101,电子设备在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如果否,执行步骤102,如果是,执行步骤103。
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需要上线时,其并非盲目地直接依据本电子设备被配置的设备属性信息上线,而是先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步骤101中,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可包括:检查本设备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储有设备ID,如果是,确定本设备当前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此时指定存储区域中存储的设备ID即为本设备被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如果否,确定本设备当前还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电子设备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存储的设备ID唯一,则在一个例子中,可针对所述指定存储区域进行加密保护、且只允许该指定存储区域执行一次存储操作,并禁止指定存储区域被执行任何恢复操作。可选地,这里的恢复操作可至少包括:格式化。
步骤102,电子设备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设备ID请求携带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上述设备属性信息。
本步骤102是电子设备在确定本设备当前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的前提下执行的。可选地,电子设备当前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其包含两种情况:
情况1,截至当前电子设备从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
情况2,电子设备之前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但电子设备由于某种原因丢失了该设备ID,以至于当前电子设备本地不存在对应的设备ID。
在本实施例中,不管哪种情况,只要电子设备在当前需要上线时,查找不到本设备被分配的设备ID(比如本设备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未存储有任一设备ID),都默认电子设备当前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作为一个实施例,当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时,可默认电子设备截至当前还未注册至任一服务器。在此情况下,电子设备可在上述第一服务器进行注册,并在注册过程中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
在步骤102中,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只是为便于描述而进行的命名,并非用于限定。可选地,第一服务器是指用于为上述电子设备分配设备ID的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为电子设备待接入上线的服务器。在一个例子中,这里的第一服务器与上述的第二服务器可为同一服务器。在另一例子中,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也可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在步骤102中,设备ID请求携带电子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这里,设备属性信息用于标识上述电子设备,其至少可包括:电子设备的设备序列号。当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设备ID请求时,其会基于设备ID请求为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其中,第一服务器在不同电子设备分配不同设备ID,下文图2所示流程会详细描述第一服务器如何基于设备ID请求分配设备ID,这里暂不赘述。
在步骤102中,获得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可包括: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该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
在步骤102中,上线请求携带所述设备ID和电子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当第二服务器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上线请求时,会依据上线请求携带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控制电子设备上线,下文图3所示流程会详细描述,这里暂不赘述。
基于上述针对指定存储区域的描述,在步骤102中,电子设备在获得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时,可进一步将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存储至上述指定存储区域,以便下次在需要上线时直接采用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和上述指定存储区域存储的该设备ID发送上线请求以进行上线。
步骤103,电子设备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这里,第二服务器只是为便于描述而进行的命名,并非用于限定。
本步骤103是电子设备在确定本设备当前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的前提下执行的。在此前提下,如步骤103描述,电子设备可直接向第一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一服务器上线,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下文图3所示流程会详细描述第一服务器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上线请求时如何基于上线请求控制电子设备上线,这里暂不赘述。
至此,完成图1所示流程。
通过图1所示的流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新引入了设备ID(电子设备被分配的设备ID,不同电子设备被分配不同的设备ID),相比现有仅通过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唯一标识电子设备,本实施例通过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一起唯一标识电子设备,并基于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上线,这实现了即使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但由于各不同电子设备的设备ID不同也能准确区分各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不同电子设备,避免了串流现象。
以上是站在电子设备角度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上线方法,下面站在服务器角度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上线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第一服务器。
如图2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设备ID请求,设备ID请求携带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信息。
这里,第一电子设备只是为便于描述而进行的命名,并非用于限定,其可泛指任一电子设备。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服务器可为第一电子设备待上线接入的服务器。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服务器也可不为第一电子设备待上线接入的服务器,比如为:被指定的用于分配设备ID的服务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在本步骤201中,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用于标识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序列号。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图1所示流程描述,当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上线时,第一电子设备会先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查出本设备当前还未获得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则会向上述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即实现了本步骤201中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设备ID请求。
步骤202,第一服务器在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与第一电子设备共用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ID,以使第一电子设备依据第一设备ID和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上线。
在一个例子中,这里的黑名单可为第一服务器和全网(应用于本实施例的整个网络)中至少一个其它服务器共用的一个黑名单,也可为第一服务器专用的一个黑名单,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本步骤202中,假若第一服务器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第一设备属性信息,则可选地,第一服务器可拒绝为第一电子设备分配设备ID,比如返回拒绝通知,或者不做任何处理等,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第一服务器可和全网中其它服务器同步维护电子设备的上线信息(包括上线时间、电子设备的序列号等)。基于该上线信息,上述第一服务器很容易知道与第一电子设备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它电子设备当前是否上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上述第一服务器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共用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则表示即使第一电子设备当前上线,也不会出现前述的串流现象,此时可如步骤202描述,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
可选地,在本步骤202中,第一服务器在为第一电子设备分配第一设备ID时可按照任意两个电子设备分配不同设备ID的原则执行。基于该原则,则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电子设备分配第一设备ID是唯一的,不同于任一其它电子设备被分配的设备ID。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原则,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电子设备分配第一设备ID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随机分配或者按照指定算法分配等,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只要能保证任意两个电子设备被分配的设备ID不同即可。
如步骤202描述,当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后,第一服务器可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设备ID,以使第一电子设备依据第一设备ID和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上线。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依据第一设备ID和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上线可为:第一电子设备发送上线请求(携带第一设备ID和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以请求上线。下文图3所示流程会举例描述如何上线,这里暂不赘述。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当上述第一服务器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共用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上线状态时,则表示假若此时第一电子设备也上线,则会出现前述的串流现象。为避免出现前述的串流现象,作为一个实施例,可将第一设备属性信息添加至已存储的上述黑名单中。在一个例子中,这里的黑名单可为第一服务器和全网(应用于本实施例的整个网络)中至少一个其它服务器共用的一个黑名单,也可为第一服务器专用的一个黑名单,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服务器确定与第一电子设备共用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上线状态时,可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当前处于上线状态的其它电子设备强制下线,以满足指定业务需求(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中一个电子设备已上线时,若其它电子设备也有上线需求,则禁止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所有电子设备上线)。
至此,完成图2所示流程。
通过图2所示流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在电子设备上线时新引入了设备ID(电子设备被分配的设备ID,不同电子设备被分配不同的设备ID),相比现有仅通过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唯一标识电子设备,本实施例通过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一起唯一标识电子设备,并实现电子设备基于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上线,这实现了即使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但由于各不同电子设备的设备ID不同也能准确区分各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不同电子设备,避免了串流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202中,当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后,可进一步记录该第一设备ID。
作为一个实施例,这里,第一服务器记录第一设备ID可包括: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在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ID的映射关系,如果是,将所述第二目标映射关系中的设备ID更新为所述第一设备ID。通过该步骤,可将第一设备ID最终记录至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以备后续查询,具体见图3所示流程的步骤302。
下面对图3所示流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设备上线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应用于上述的第二服务器。
如图3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第二服务器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上线请求;上线请求携带第二电子设备被分配的第二设备ID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信息。
可选地,这里的第二电子设备只是为便于描述进行的命名,其可为上述的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为除上述第一电子设备之外的其它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步骤302,第二服务器在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依据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可选地,在一个例子中,第二服务器依据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包括:
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则拒绝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如果是,则允许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当第二服务器检查出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不存在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时,可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将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添加至已存储的上述黑名单中。
至此,完成图3所示流程。
通过图3所示流程,实现了第二服务器基于设备ID和设备属性信息(以设备序列号为例)一起控制电子设备上线,这实现了即使多个不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但由于各不同电子设备的设备ID不同也能准确区分各共用同一设备属性信息的不同电子设备,避免了串流现象。
为使图1至图3所示流程更加清楚,下面以设备属性信息为设备序列号为例通过一个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假若设备401a1需上线,则设备401a1先检查本设备401a1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储有本设备401a1被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如果发现指定存储区域中未存储有任一设备ID,则认为本设备401a1未被任一服务器分配对应的设备ID。此时,设备401a1向服务器411b1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服务器411b1为设备401a1分配对应的设备ID。设备ID请求携带设备401a1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服务器411b1可为用于为设备401a1分配设备ID的服务器,也可为设备401a1待接入的服务器等,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服务器411b1接收设备401a1发送的设备ID请求。
服务器411b1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设备401a1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且被配置有设备401a1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未上线时,为设备401a1分配对应的设备ID(记为ID421),并向设备401a1发送设备401a1被分配的设备ID(记为ID421)。可选地,服务器411b1在为设备401a1分配对应的设备ID(记为ID421)后,可进一步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序列号-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设备401a1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的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在已存储的设备序列号-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记录设备401a1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和设备401a1被分配的设备ID(记为ID421)之间的映射关系,如果是,将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设备ID更新为设备401a1被分配的设备ID(记为ID421)。
设备401a1接收服务器411b1发送的该设备401a1被分配的设备ID(记为ID421),在本设备401a1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存储本设备401a1被分配的设备ID(记为ID421)。
之后,设备401a1向服务器412b2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服务器412b2上线;服务器412b2与上述服务器411b1为同一服务器,或者为两个不同的服务器,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上线请求携带设备401a1被分配的设备ID(记为ID421)和设备401a1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
服务器412b2接收设备401a1发送的上线请求,发现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设备401a1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且已存储的设备序列号-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存在包含设备401a1被分配的设备ID(记为ID421)和设备401a1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则允许设备401a1上线。
服务器412b2返回上线成功通知给设备401a1。执行到此时,设备401a1已成功上线。
假若之后在设备401a1上线期间,设备402a2需上线,则设备402a2先检查本设备402a2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储有本设备402a2被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如果发现指定存储区域中未存储有任一设备ID,则认为本设备402a2未被任一服务器分配对应的设备ID。此时,设备402a2向服务器411b1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服务器411b1为设备402a2分配对应的设备ID。设备ID请求携带设备402a2的序列号(与设备401a1的序列号相同,仍为序列号400)。服务器411b1可为用于为设备402a2分配设备ID的服务器,也可为设备402a2待接入的服务器等,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服务器411b1接收设备402a2发送的设备ID请求。
服务器411b1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设备402a2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但被配置有设备402a2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的设备401a1当前上线,则将设备402a2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添加至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同时,服务器411b1也强制设备401a1下线。至此,设备401a1、设备402a2都未上线。
假若之后设备403a3需上线,则设备403a3先检查本设备403a3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储有本设备403a3被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如果发现指定存储区域中未存储有任一设备ID,则认为本设备403a3未被任一服务器分配对应的设备ID。此时,设备403a3向服务器411b1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服务器411b1为设备403a3分配对应的设备ID。设备ID请求携带设备403a3的序列号(与设备401a1的序列号相同,仍为序列号400)。服务器411b1可为用于为设备403a3分配设备ID的服务器,也可为设备403a3待接入的服务器等,本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服务器411b1接收设备403a3发送的设备ID请求。
服务器411b1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设备403a3的序列号(以序列号400为例),则不为设备403a3分配设备ID,发送拒绝分配设备ID通知,或者不做任何处理。
至此,完成本实施例的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系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描述: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同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
电子设备,用于执行如图1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比如,当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如果否,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如果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第一服务器,用于执行如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步骤,比如,接收所述设备ID请求,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且与所述电子设备共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所述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并向电子设备发送所述设备ID。
第二服务器,用于执行如图3所示流程中的步骤,比如,接收所述上线请求,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依据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电子设备上线;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电子设备上线。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服务器的结构如图6所示。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装置结构图。该装置应用于上述的第一服务器,包括:
设备ID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设备ID请求,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信息。这里,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用于表示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比如记为第一序列号)。
设备ID处理单元,用于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ID,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设备ID和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上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设备ID处理单元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上线状态时,可进一步将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添加至已存储的黑名单中。
作为一个实施例,设备ID处理单元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上线状态时,可进一步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当前处于上线状态的其它电子设备强制下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设备ID处理单元在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后,可进一步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在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ID之间的映射关系,如果是,将所述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设备ID更新为所述第一设备ID。
至此,完成图6所示装置的结构图。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服务器的结构可参见图7所示的结构。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装置结构图。该装置应用于上述第二服务器,包括:
上线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上线请求;所述上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被分配的第二设备ID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信息;
上线控制单元,用于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依据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线控制单元依据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包括:
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则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线控制单元当检查出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时,可进一步将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添加至已存储的黑名单中。
至此,完成图7所示装置的结构图。
在一个例子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可参见图8所示的装置结构图。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装置结构图。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检查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上线单元,用于在检查结果为否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同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
以及,在检查结果为是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检查单元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可包括:
检查本设备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储有设备ID,如果是,确定本设备当前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如果否,确定本设备当前还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线单元在在获得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时,可进一步将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存储至所述指定存储区域。
其中,所述指定存储区域被加密保护、且只被允许执行一次存储操作;所述指定存储区域被禁止执行恢复操作,所述恢复操作至少包括:格式化。
至此,完成图8所示装置的结构描述。
对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图6至图8所示装置的硬件结构。参见图9,该硬件结构可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方法。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方法。
示例性的,上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设备上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设备ID请求,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信息;
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ID,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设备ID和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上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上线状态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添加至已存储的黑名单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上线状态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当前处于上线状态的其它电子设备强制下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第一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在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记录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ID之间的映射关系,如果是,将所述第一目标映射关系中的设备ID更新为所述第一设备ID。
5.一种设备上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上线请求;所述上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被分配的第二设备ID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信息;
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依据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包括:
检查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是否存在包含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的第二目标映射关系,如果否,则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如果是,则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查出已存储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ID映射关系记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映射关系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添加至已存储的黑名单中。
8.一种设备上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当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如果否,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同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
如果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包括:
检查本设备对应的指定存储区域中是否存储有设备ID,如果是,确定本设备当前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如果否,确定本设备当前还未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获得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时,将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对应的设备ID存储至所述指定存储区域。
10.一种设备上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同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
电子设备,用于当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如果否,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如果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第一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设备ID请求,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且与所述电子设备共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所述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并向电子设备发送所述设备ID;
第二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上线请求,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依据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电子设备上线;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电子设备上线。
11.一种设备上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设备ID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设备ID请求,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信息;
设备ID处理单元,用于当确定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且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共用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的其他任一电子设备当前处于未上线状态时,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分配对应的第一设备ID,并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ID,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依据所述第一设备ID和所述第一设备属性信息上线。
12.一种设备上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上线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上线请求;所述上线请求携带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被分配的第二设备ID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信息;
上线控制单元,用于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不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依据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ID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当已存储的黑名单中存在所述第二设备属性信息,拒绝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线。
13.一种设备上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检查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需要上线时,检查本设备当前是否已获得本设备被任一服务器分配的设备ID;
上线单元,用于在检查结果为否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设备ID请求以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对应的设备ID,所述设备ID请求携带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并在获得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本设备分配的设备ID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获得的设备ID和所述设备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同一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相互独立的不同服务器;
以及,在检查结果为是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以请求在第二服务器上线,所述上线请求携带了已获得的设备ID和本设备的设备属性信息。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4、5-7、或8-9任一项的方法步骤。
CN202010610027.8A 2020-06-29 2020-06-29 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8004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0027.8A CN111800494B (zh) 2020-06-29 2020-06-29 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0027.8A CN111800494B (zh) 2020-06-29 2020-06-29 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494A true CN111800494A (zh) 2020-10-20
CN111800494B CN111800494B (zh) 2023-02-28

Family

ID=7280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0027.8A Active CN111800494B (zh) 2020-06-29 2020-06-29 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04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4108A (zh) * 2021-01-29 2021-05-1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94736A (zh) * 2021-10-14 2021-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关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入网方法及装置、控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659A (zh) * 2007-09-06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WiMAX系统中实现用户鉴权控制移动终端上线方法
CN101931935A (zh) * 2009-06-25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5100231A (zh) * 2015-07-13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70093821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wner-based device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for network access
CN107911337A (zh) * 2017-10-11 2018-04-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绑定方法、服务器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659A (zh) * 2007-09-06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WiMAX系统中实现用户鉴权控制移动终端上线方法
CN101931935A (zh) * 2009-06-25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5100231A (zh) * 2015-07-13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设备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70093821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wner-based device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for network access
CN107911337A (zh) * 2017-10-11 2018-04-13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绑定方法、服务器及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4108A (zh) * 2021-01-29 2021-05-1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04108B (zh) * 2021-01-29 2023-04-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令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94736A (zh) * 2021-10-14 2021-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关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入网方法及装置、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494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2074B (zh) 一种业务配置文件下发方法和装置
US11366768B2 (en) Data writ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6867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AC address generation for virtualized environments
US2019016619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orag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Video Cloud Storage
CN111800494B (zh) 设备上线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92984B (zh) 一种应用客户端的授权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069346B (zh) 多进程间资源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9543365B (zh) 一种授权方法及装置
US9900403B2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assigning relative order to message by using vector clock and delivering the message based on the assigned relative order under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CN107547675B (zh) 一种用户设备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10706148B (zh)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037664A1 (zh) 地址分配
US2010013889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3311996A (zh) 一种osd角色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0581784A (zh) 一种节点健康检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450679A (zh) 进行数据云存储的方法及系统
CN109558249B (zh) 一种并发操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27417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948501A (zh) 数据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78866B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区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708812A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
CN111683164A (zh) 一种ip地址的配置方法及vpn服务系统
CN107844259B (zh) 数据访问方法、路由装置和存储系统
CN107168645B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存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688057A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