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00284B - 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00284B
CN111800284B CN201910277946.5A CN201910277946A CN111800284B CN 111800284 B CN111800284 B CN 111800284B CN 201910277946 A CN201910277946 A CN 201910277946A CN 111800284 B CN111800284 B CN 111800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emand
edge cloud
nodes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79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00284A (zh
Inventor
付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79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00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00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00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00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首先根据第一需求策略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然后再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筛选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Description

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边缘节点由于更加靠近用户或数据源,能够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从而能够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以及满足用户在实时业务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边缘侧需求。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发展也出现了基于近用户侧的边缘节点,利用网络将用户附近的边缘节点变为该用户也可用的边缘节点,从而出现了类似云网络的边缘节点网络。能够更好地发挥用户侧的近用户计算的高响应速度,又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弹性变化。
在该情况下,需要对多个边缘云节点进行调度,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效果。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调度方案通常仅考虑地理位置,即,仅基于地理坐标这一单一属性来进行节点调度,并不能够为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参考因素单一而无法为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包括:
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包括:
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集合选取模块,用于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选取目标节点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策略,在边缘云节点集合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
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按照所述筛选的结果,在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首先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然后再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筛选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现有技术中,将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相结合,基于近用户侧的边缘节点,利用网络将用户附近的边缘节点变为该用户也可用的边缘节点,从而组建的边缘节点网络,能够更好地发挥用户侧的近用户计算的高响应速度,又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弹性变化。但是,由于将近用户侧的单节点变为了多节点,因此需要对多节点进行调度,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效果,而传统的调度方案通常仅考虑地理位置,即,仅基于地理坐标这一单一属性来进行节点调度,并不能够为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确定方案,其主要原理是:首先,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即,必须满足的强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然后再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即,尽量满足的弱需求策略)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筛选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首先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然后再根据附加条件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节点集合进行打分,从而通过打分排序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任何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业务系统。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和中心管控设备101。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102分别与中心管控设备101通过网络通道连接。
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相对应,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100可以视为一种混合的边缘云网络系统。边缘云是个相对概念,边缘云是指相对靠近终端的云计算平台,或者说,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相区别,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包括资源规模化且位置集中的数据中心,而边缘云节点覆盖的网络范围更广泛,也因此具备距离终端更近的特性,单个边缘云节点的资源规模较小,但是边缘云节点的数量多,多个边缘云节点构成了本实施例中边缘云的组成部分。本实施例的终端是指云计算服务的需求端,例如可以是互联网中的终端或者用户端,或者物联网中的终端或用户端。边缘云网络是基于中心云或者传统的云计算系统与终端之间的基础设施构建的网络。在部署实施上,中心管控设备101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中,或者,可以部署在一个或多个传统数据中心中,中心管控设备101也可以和其管控的至少一个边缘云节点共同构成边缘云网络,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所示的结构仅仅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的业务系统的示例之一。如图1所示,该业务系统中包括集合选择装置。该装置包括:集合确定模块、筛选模块和集合确定模块,可以用来执行下述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处理流程。在该业务系统中,可以根据所述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按照所述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特别地,例如,上述第一节点集合是满足了初步资格筛选的各种的节点集合。
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首先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然后再根据附加条件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节点集合进行筛选,从而通过筛选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和示例性的应用框架的说明,下面通过多个实施例来进一步对本发明实施例具体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上述业务系统,也可以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各种服务器,也可以为集成在这些设备上的装置或芯片。如图3所示,该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针对多个边缘云节点进行调度时,可以首先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来确定多个满足该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每个第一节点集合均由上述多个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组成。本发明实施例中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边缘云节点的CPU、内存、存储、带宽、GPU等信息,边缘云节点到用户所涉及的终端组成的各终端组的平均时延信息,以及边缘云节点对各终端组的覆盖信息;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为各第一节点集合必须满足的强需求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时延需求(即,用户的终端就近访问边缘云节点的平均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即,用户实例在CPU、内存、存储、带宽、GPU等方面的资源需求)。
S202,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进行匹配,确定了多个能够满足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后,针对每一个第一节点集合,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特别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对第一节点集合进行打分并排序的方式进行筛选。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需求策略可以包括:节点集中度、节点剩余资源情况、节点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大小、平均带宽成本中至少一个。
S203,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打分排序结果,从多个第一节点集合中选出一个作为目标节点集合,以形成调度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首先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然后再根据第二需求信息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筛选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将多个节点进行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
S302,根据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节点集合中的节点可以为用于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的所有节点,并且因此,第二节点集合例如可以为可用于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的所有节点的各种组合。例如,可以对于多个节点,以穷举的方式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另外,考虑到用户的地域覆盖需求(例如,大区级、省份级、城市级等覆盖范围需求),可以根据用户所涉及的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处于同一覆盖范围的终端组成终端组,从而形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S303,获取终端组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时延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延迟矩阵来表示所述终端组到任一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边缘云节点的时延情况,其中,所述延迟矩阵的行表示各边缘云节点,并且列表示各终端组,并且所述行与所述列的交叉点表示各终端组到各边缘云节点的时延情况。
步骤S301与步骤S302至S303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S304,根据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获取的时延情况,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满足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地域覆盖需求,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假设共有n个节点,将n个节点进行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可以采用向量X=[x1,x2,…,xn]来表示任一第二节点集合,其中,xi=1表示在节点Ei上部署用户实例,xi=0表示不在节点Ei上部署用户实例。同时,可以根据用户所涉及的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终端划分为m个不同的终端组U1,U2,…,Um。用延迟矩阵L∈Rm×n表示每一个终端组到每一个节点的时延情况,并对矩阵L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0-1矩阵L,其中,1表示相应的终端组和节点之间满足访问时延需求,0则表示相应的终端组和节点之间不满足访问时延需求:
Figure GDA0004199057220000081
基于上述信息,若某个第二节点集合所对应的向量X与矩阵L满足:
Figure GDA0004199057220000082
即,两者想成结果为大小为m的全为1的向量,则表示所有的终端均能被节点覆盖,且所有终端到相应节点的访问时延需求均能被满足。此X所对应的第二节点集合即为满足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的节点集合。
另外,针对用户的资源需求,即节点的库存需求,可以遍历每一节点,判断该节点的库存(即,剩余资源)能否满足用户的最少资源需求,即,依次判断CPU、内存、存储、带宽、GPU等资源需求能否被否满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针对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的判断操作相互独立,可以同时进行后结果取交集,也可以按任意顺序先后执行,从而得到最终的同时满足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特别地,所述第一节点集合可以为从由所有用于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的节点的各种组合构成的第二节点集合中使用例如访问延时需求(指标)和资源需求(指标)筛选出的节点的组合(集合)。
S305,根据第一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集中分散度、资源剩余率、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及平均带宽成本,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加权打分,并按照打分结果进行排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需求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节点的集中分散度、资源剩余率、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及平均带宽成本。具体地,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加权打分:
针对分散度,假设a为所有满足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的节点个数,b为某一个第一节点集合中的部署用户实例的节点个数,则a/b为用户的分散度。若用户需求实例在节点上尽量分散,则该第一节点集合得分为a/b;若用户需求实例在节点上尽量集中,则该第一节点集合得分为(1-a/b)。
针对资源剩余率,以CPU资源为例,若调度后某节点的剩余资源为r1,而该节点的总资源为r2,则资源剩余率为r1/r2。资源剩余率越高,则表示节点所在第一节点集合的得分越高。
针对资源平衡度,任一第一节点集合中的所有节点的资源使用率的方差越小,则表示该第一节点集合的得分越高。
针对平均时延,按照公式mean(L×XT/|X|)计算平均时延,其中|X|表示X中非零元素的个数。平均时延越小,则表示该第一节点集合的得分越高。
针对平均带宽成本,假设c为节点调度后使用的总带宽,p为该节点的带宽价格,则c*p为该节点总的带宽成本。第一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平均带宽成本越小,则表示该第一节点集合的得分越高。
S306,将打分结果最高的第一节点集合确定为目标节点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排序结果,在多个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时,可以选择打分结果最高的第一节点集合作为目标节点集合,从而使得得到的调度方案最优;也可以在排名高于预设排名阈值的多个第一节点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第一节点集合作为目标节点集合,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陷入资源优化的局部最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首先根据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初步资格筛选,获得多个同时满足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地域覆盖需求、资源需求以及节点的库存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然后再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加权打分,最后通过打分后的排序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当采用穷举的方式无法在合理时间内得到结果,可以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迭代生成最优解。本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根据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S402,根据多个节点的资源信息,随机生成多个满足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的第三节点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节点集合由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组成。特别地,与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相比,第三节点集合可以是从用于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的节点的中随机组合而获得的节点的组合(集合),换言之,第三节点集合可以例如视为替代先穷举所有供初步筛选的节点的各种组合而生成第二节点集合,从所有节点中以随机方式选取一些节点形成节点集合(组合)(第三节点集合)。特别地,利用这样的随机组合获得的节点集合能够在一定程度减少进行初步筛选的候选节点组合的数目,有利于在有限时间内获得结果。
S403,根据第二需求策略信息,对多个第三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S404,按照筛选结果,对多个第三节点集合进行至少一次变异处理,以确定多个第一节点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401与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30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步骤S402可以采用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3所描述的方式,以获得多个满足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的第三节点集合。步骤S403可以采用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4所描述类似的方式,以对多个第三节点集合进行筛选。特别地,步骤S403可以采用例如S305的方式来对多个第三节点集合进行打分。
然后,在步骤S404中,按照筛选,对多个第三节点集合进行至少一次变异处理,以确定多个第一节点集合。
例如,假设在步骤S402中生成的第三节点集合的个数为q,则可以在经过步骤S403对q个第三节点集合进行打分排序后,根据排序结果,选择两个第三节点集合。具体地,可以将各第三节点集合的得分处于所有第三节点集合的评分之和作为各第三节点集合的概率值,进而根据各第三节点集合的概率值来从中选择两个第三节点集合(例如,可以选择概率值最高的两个,也可以随机选择两个)。然后,针对这两个第三节点集合所对应的向量X,取向量中的随机位置,进行交叉操作,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4199057220000111
然后,针对交叉操作后的两个向量,取向量中的随机位置,分别进行变异操作,如下所示:
Figure GDA0004199057220000112
然后,针对变异操作后的两个向量重复进行q/2次上述交叉和变异操作,便可得到q个新的向量,q个新的向量所对应的节点集合即为q个第一节点集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上述q个新的向量重复进行一次或多次上述打分排序及变异处理(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将得到最终的向量所对应的节点集合作为目标节点集合。
S405,根据第一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集中分散度、资源剩余率、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及平均带宽成本,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405可以采用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5所描述的方式,以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打分排序,在此不再赘述。
S406,根据筛选结果,从第一节点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第一节点集合确定为目标节点集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按照排序结果,在多个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时,可以选择打分结果最高的第一节点集合作为目标节点集合,从而使得得到的调度方案最优;也可以在排名高于预设排名阈值的多个第一节点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第一节点集合作为目标节点集合,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陷入资源优化的局部最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作为穷举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来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的方案的替代,本实施例以随机方式生成第三节点集合来根据第一需求策略进行初步资格筛选,并且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变异处理以获得多个第一节点集合,然后再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筛选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用于执行如图3所示的方法步骤。如图6所示,该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可以包括:集合确定模块51、筛选模块52和集合选取模块53。
其中,集合确定模块51用于根据多个节点的资源信息和至少一个用户的用户需求信息,确定多个满足至少一个用户的用户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第一节点集合由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组成;筛选模块52用于根据集合确定模块51确定的第一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节点信息,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集合选取模块53用于按照筛选模块52产生的筛选结果,在多个第一节点集合中选取目标节点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首先根据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初步资格筛选,然后再根据集合中各节点的节点信息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筛选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实施例五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执行如图4和图5所示的方法步骤。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中,集合确定模块51可以包括:第一集合生成单元511、第一终端组生成单元512、集合选取单元513和时延获取单元518。
其中,第一集合生成单元511可以用于将多个节点进行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第一终端组生成单元512可以用于根据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时延获取单元518可以用于获取终端组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时延情况;集合选取单元513可以用于根据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获取的时延情况,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满足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具体地,第一集合生成单元511可以用于对于多个节点,以穷举的方式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
进一步地,集合确定模块51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组生成单元514、第二集合生成单元515、筛选单元516和第三集合生成单元517。
其中,第二终端组生成单元514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第二集合生成单元515可以用于根根据多个节点的资源信息,随机生成多个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的第三节点集合,所述第三节点集合由所述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筛选单元516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需求策略信息,对多个所述第三节点集合进行筛选;第三集合生成单元517可以用于按照筛选结果,对多个所述第三节点集合进行至少一次变异处理,以生成多个第一节点集合。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需求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节点的集中分散度、资源剩余率、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及平均带宽成本,筛选模块5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集中分散度、资源剩余率、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及平均带宽成本,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筛选单元516也可以具体用于根据第三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集中分散度、资源剩余率、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及平均带宽成本,对多个第三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中,筛选模块52可以包括:打分单元521、排序单元522。具体地,打分单元521可以根据第二需求策略中权重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加权打分;排序单元522可以用于根据打分单元521的打分结果,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排序。
集合选取模块53可以包括:第一集合确定单元531。
该第一集合确定单元531可以用于将打分结果最高的第一节点集合确定为目标节点集合。
集合选取模块53还可以包括:第二集合确定单元532。
该第二集合确定单元532可以用于在排名高于预设排名阈值的第一节点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第一节点集合确定为目标节点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通过对多个节点集合进行两级筛选,首先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进行初步资格筛选,获得多个同时满足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然后再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经过初步资格筛选的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最后通过筛选结果来最终确定目标节点集合,以向用户提供最优的调度方案。
实施例六
以上描述了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的内部功能和结构,该装置可实现为一种电子设备。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71和处理器72。
存储器71,用于存储程序。除上述程序之外,存储器71还可被配置为存储其它各种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上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
存储器71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处理器72,与存储器71耦合,执行存储器71所存储的程序,以用于:
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处理器72可以包括各种处理模块,例如,如图6中所示的集合确定模块51、筛选模块52和集合选取模块53,以便于执行节点调度方案的选择操作。
进一步,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组件73、电源组件74、音频组件75、显示器76等其它组件。图8中仅示意性给出部分组件,并不意味着电子设备只包括图8所示组件。
通信组件73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3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3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电源组件74,为电子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74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音频组件7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1或经由通信组件73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显示器76包括屏幕,其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需求策略包括访问时延需求,并且所述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进一步包括:
将多个所述节点进行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
根据所述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获取所述终端组到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时延情况;
根据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获取的时延情况,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延迟矩阵来表示所述终端组到任一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边缘云节点的时延情况,其中,所述延迟矩阵的行表示各边缘云节点,并且列表示各终端组,并且所述行与所述列的交叉点表示各终端组到各边缘云节点的时延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需求策略进一步包括资源需求,并且所述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进一步包括:
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同时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所述资源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需求策略包括节点集中度、节点剩余资源情况、节点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大小、平均带宽成本中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需求策略中权重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加权打分;
根据打分结果,对所述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排序;
所述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包括:
按照排序结果,选择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节点集合作为所述目标节点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多个所述节点进行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包括:
对于多个所述节点,以穷举的方式组合生成多个所述第二节点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需求策略包括访问时延需求,所述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根据多个节点的资源信息,随机生成多个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的第三节点集合,所述第三节点集合由所述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根据所述第二需求策略信息,对多个所述第三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按照筛选结果,对多个所述第三节点集合进行至少一次变异处理,以生成多个第一节点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排序结果,选择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节点集合作为所述目标节点集合,包括:
将打分结果最高的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确定为目标节点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排序结果,选择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节点集合作为所述目标节点集合,包括:
在排名高于预设排名阈值的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确定为目标节点集合。
10.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集合选取模块,用于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选取目标节点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需求策略包括访问时延需求,所述集合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集合生成单元,用于将多个所述节点进行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
第一终端组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时延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组到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时延情况;
集合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获取的时延情况,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延迟矩阵来表示所述终端组到任一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边缘云节点的时延情况,其中,所述延迟矩阵的行表示各边缘云节点,并且列表示各终端组,并且所述行与所述列的交叉点表示各终端组到各边缘云节点的时延情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需求策略进一步包括资源需求,所述集合选取单元进一步用于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同时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所述资源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需求策略包括节点集中度、节点剩余资源情况、节点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大小、平均带宽成本中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选模块进一步包括:
打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需求策略中权重对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加权打分;
排序单元,用于根据打分结果,对所述多个第一节点集合进行排序;
并且所述集合选取模块进一步用于:
按照排序结果,选择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节点集合作为所述目标节点集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合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对于多个所述节点,以穷举的方式组合生成多个所述第二节点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需求策略包括访问时延需求,所述集合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终端组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第二集合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多个节点的资源信息,随机生成多个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资源需求的第三节点集合,所述第三节点集合由所述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需求策略信息,对多个所述第三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第三集合生成单元,用于按照筛选结果,对多个所述第三节点集合进行至少一次变异处理,以生成多个第一节点集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选取模块包括:
第一集合确定单元,用于将打分结果最高的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确定为目标节点集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选取模块包括:
第二集合确定单元,用于在排名高于预设排名阈值的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确定为目标节点集合。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用于:
根据边缘云节点的资源信息和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所述第一节点集合由所述边缘云节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节点组成;
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按照筛选的结果,在多个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需求策略包括访问时延需求,并且所述确定多个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进一步包括:
将多个所述节点进行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
根据所述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获取所述终端组到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时延情况;
根据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获取的时延情况,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20.一种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第一需求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策略,在边缘云节点集合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
根据第二需求策略,对所述第一节点集合进行筛选;
按照所述筛选的结果,在所述第一节点集合中确定目标节点集合;
所述选择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多个所述节点进行组合,生成多个第二节点集合;
根据所述用户所涉及的至少一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将至少一个终端组成至少一个终端组;
获取所述终端组到所述各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时延情况;
根据所述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节点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获取的时延情况,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延迟矩阵来表示所述终端组到任一第二节点集合中各边缘云节点的时延情况,其中,所述延迟矩阵的行表示各边缘云节点,并且列表示各终端组,并且所述行与所述列的交叉点表示各终端组到各边缘云节点的时延情况。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需求策略进一步包括资源需求,并且所述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需求策略的第一节点集合进一步包括:
在多个第二节点集合中,选取多个同时满足所述用户的访问时延需求和所述资源需求的第一节点集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需求策略包括节点集中度、节点剩余资源情况、节点资源平衡度、平均时延大小、平均带宽成本中至少一个。
CN201910277946.5A 2019-04-08 2019-04-08 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800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946.5A CN111800284B (zh) 2019-04-08 2019-04-08 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946.5A CN111800284B (zh) 2019-04-08 2019-04-08 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284A CN111800284A (zh) 2020-10-20
CN111800284B true CN111800284B (zh) 2023-06-20

Family

ID=72805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7946.5A Active CN111800284B (zh) 2019-04-08 2019-04-08 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002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6460A (zh) * 2020-11-19 2021-02-02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需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56360A (zh) * 2021-01-12 2022-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调度方法以及装置
CN115174940A (zh) * 2022-06-07 2022-10-1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服务的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8659A (zh) * 2012-02-13 2013-08-14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7925B (zh) * 2008-09-05 2012-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898679B (zh) * 2016-03-31 2019-09-20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代表节点与多层融合的异构传感数据收集方法
CN106095582B (zh) * 2016-06-17 2019-04-16 四川新环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云平台的任务执行方法
CN107819802B (zh) * 2016-09-13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节点集群中的镜像获取方法、节点设备及服务器
CN107370802A (zh) * 2017-07-10 2017-11-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协同存储调度方法
CN108897606B (zh) * 2018-07-25 2021-06-2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多租户容器云平台虚拟网络资源自适应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9379774B (zh) * 2018-11-08 2021-04-16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调度方法、终端设备、边缘节点集群与智能调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8659A (zh) * 2012-02-13 2013-08-14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00284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0284B (zh) 边缘云节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729250B (zh) 用于选择被配置为满足一组要求的数据节点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73837B (zh) 导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服务器
JP2020507135A (ja) 専属エージェントプール配分方法、電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読取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03346921B (zh) 用户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US20140258703A1 (en) Adaptive data synchronization
Liu et al. Security-awar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obile cloud computing systems
CN110471735A (zh) 操作视图界面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9214421A (zh) 一种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032112A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537386A (zh) 识别用于数据写操作的文件
US20220270055A1 (en) Verifying meeting attendance via a meeting expense and verification controller
CN10677603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082806B2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user loc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112924A1 (en) Data classification for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CN105550870B (zh) 一种路由策略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Dong et al. Network access and spectrum allocation in next-generation multi-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2348676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magnanimity data of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database and system and device thereof
CN111782260A (zh) 灰度发布方法及灰度发布装置
CN111611572A (zh) 一种基于人脸认证的实名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5879889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798458A (zh) 分类语种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412610A (zh) 故障场景下的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254839A (zh) 一种逐层式的消息分发方法、电子客户端及介质
CN111163237A (zh) 呼叫业务流程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