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8642A -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8642A
CN111798642A CN202010677987.6A CN202010677987A CN111798642A CN 111798642 A CN111798642 A CN 111798642A CN 202010677987 A CN202010677987 A CN 202010677987A CN 111798642 A CN111798642 A CN 111798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ata
smart phone
controller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779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严林
王建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106779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86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8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8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4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non-activity, e.g. of elderly persons
    • G08B21/0438Sensor means for detecting
    • G08B21/0446Sensor means for detecting worn on the body to detect changes of posture, e.g. a fall, inclination, acceleration, ga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FGARMENT FASTENINGS; SUSPENDERS
    • A41F9/00Belts, girdles, or waistbands for trousers or ski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3/00Stick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9/00Details
    • A45B9/02Handles or head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9/00Details
    • A45B9/02Handles or heads
    • A45B2009/025Handles or heads releasably connected to a wrist strap or a glov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穿戴设备包括穿戴本体、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其中,电源模块连接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器;姿态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姿态数据,姿态传感器模块连接控制器并向其发送用户的姿态数据;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摔倒,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户的智能手机,并将数据和判断结果发送给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根据其手机内部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手机姿态数据再次确认用户是否摔倒,若两个判断结果一致,则判定用户真的摔倒,并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至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本发明设备简单成本低,摔倒检测的准确性高。

Description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障老人安全,通常是给老人配置一个插电话卡的独立装备,这个装备可以拨打电话,带定位、报警功能,以及依靠装备内的陀螺仪来判断老人是否摔倒,当检测倒老人摔倒后,主动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给指定的号码达到报警的功能,同时设备本身发出警报,但是,这个装备仍存在不足之处,其缺点是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功能扩展不便,只凭借装备而实现单一的摔倒检测可能存在误报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该设备可以采用免插电话卡的方式来实现用户安全的多方面保障,结构简单成本低,摔倒检测的准确性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用户摔倒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误报或漏报。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可供用户穿戴的穿戴本体,安装于穿戴本体的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其中,
电源模块连接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器,并为这些模块供电;
姿态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姿态数据,姿态传感器模块连接控制器,并向其发送用户的姿态数据;
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摔倒,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户的智能手机,并将数据和判断结果发送给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根据其手机内部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手机姿态数据再次确认用户是否摔倒,若智能手机的判断结果和控制器的判断结果一致,则判定用户真的摔倒,并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至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优选的,穿戴本体上还安装有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器,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包括用户的心率、血氧数据,并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综合用户的姿态数据和身体状态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摔倒,以及用于判断身体状态数据是否超过安全阈值,在超过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触发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至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优选的,用户智能手机连接服务器,并将其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供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通过访问服务器读取到用户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
优选的,穿戴本体为手环、腕带、手表、皮带或拐杖。
优选的,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包括心率血氧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优选的,姿态传感器模块包括加速度计和姿态传感器,手机内部的姿态传感器为加速度计和/或姿态传感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本发明第一目的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步骤如下:
在用户穿戴上穿戴设备和携带智能手机之后,穿戴设备的姿态传感器模块开始实时采集用户的姿态数据,并将用户姿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智能手机内部的姿态传感器实时采集手机的姿态数据;
穿戴设备的控制器根据用户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摔倒,并将数据和判断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用户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根据其手机内部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手机姿态数据再次确认用户是否摔倒,若智能手机的判断结果和控制器的判断结果一致,则判定用户真的摔倒,并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优选的,在用户穿戴上穿戴设备和携带智能手机之后,穿戴设备的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也开始实时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并将用户身体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综合用户的姿态数据和身体状态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摔倒;
控制器还实时判断身体状态数据是否超过安全阈值,在超过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触发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通讯设备。
优选的,用户智能手机连接服务器,并将其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供用户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通过访问服务器读取到用户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
优选的,方法还包括:智能手机根据一定时间段内的智能手机定位数据得出用户的移动路径,根据移动路径判断用户是否迷路和/或进入危险区域,在判定迷路和/或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通讯设备。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的穿戴本体上只需具备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器这些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户的智能手机,结合智能手机强大的资源和功能就可以实现自动拨打电话、地图定位、声光报警等强大的安全保障功能,因此穿戴设备可以采用不插电话卡的设计,不需要安装更多的模块,就能够实现用户安全的多方面保障,这也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和简化了设备结构。
(2)在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还设置有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控制器不单单根据用户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摔倒,还根据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再次进行判断,这样可以避免控制器依靠姿态传感器模块这一单一的摔倒判断机制而出现误判。由于智能手机本身具备姿态传感器,因此本发明还采用智能穿戴设备和手机同步检测摔倒的方法,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误报或漏报。
(3)当遇到紧急情况,如用户摔倒、身体指标异常等,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触发用户智能手机自动拨打指定的家属/监护人电话或者发短信通知家属/监护人,家属/监护人可以通话或短信了解情况,也可以在自己的智能终端上登录app客户端、小程序或者打开网页来查看用户当前定位、移动路径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以便掌握用户的行踪和实际身体状态,便于及时作出处理,因此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适用于需要监管看护的用户例如老人、行动不便人员,可以实现用户的安全保障。此外,当需要拓展功能比如智能迷路判断、危险位置预警等时,只需升级app客户端或者小程序即可,相较于对穿戴设备进行硬件功能扩展,这样的功能扩展更方便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设备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可供用户穿戴的穿戴本体,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均安装于穿戴本体。穿戴本体可以是手环、腕带、手表、皮带或拐杖。
其中,如图1所示,电源模块连接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器,并为这些模块供电。
姿态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姿态数据,姿态传感器模块连接控制器,并向其发送用户的姿态数据,姿态数据可以是加速度和/或角速度。这里,姿态传感器模块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加速度计用于采集用户的加速度,陀螺仪用于采集用户的角速度。
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摔倒,具体来说,控制器可利用算法对当前的用户姿态数据与临近摔倒的姿态阈值进行计算,当用户姿态数据超过姿态阈值时,则判断为用户摔倒。
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户的智能手机,并将数据和判断结果发送给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根据其手机内部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手机姿态数据再次确认用户是否摔倒。智能手机内部的姿态传感器为加速度计和/或陀螺仪,智能手机也是将手机姿态数据与临近摔倒的姿态阈值进行计算,手机姿态数据超过阈值则说明用户处于摔倒状态。若智能手机的判断结果和控制器的判断结果一致,则判定用户真的摔倒,并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至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由于用户的智能手机已插电话卡,可随时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因此,这里的智能穿戴设备免插电话卡就可以实现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此外,在判断用户真的摔倒的情况下,控制器还可以触发智能手机进行现场声光报警。
这里,穿戴本体上还可以安装有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器,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并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身体状态数据包括用户的心率、血氧数据,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包括心率血氧传感器模块,例如MAX30102心率血氧传感器模块。
对于控制器,其可以综合用户的姿态数据和身体状态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摔倒,具体来说,对于用户姿态数据,控制器利用算法计算当前的用户姿态数据是否超过姿态阈值,超过则判断为用户摔倒。对于身体状态数据,由于摔倒后人的心率会发生剧烈变化,这样基于心率就可以再次判断用户是否摔倒,避免控制器依靠姿态传感器模块这一单一的摔倒判断机制而出现误判。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判断身体状态数据是否超过安全阈值,超过则说明用户身体指标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因此在超过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触发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至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智能手机可以是Android或iOS平台的各种品牌手机,控制器可以采用低功耗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用户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是云端服务器,用户智能手机可以将其中的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用户智能手机或者其他智能终端通过app客户端、小程序或者网页访问服务器并读取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上述其他智能终端可以是用户家属或相关监护人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因此,用户家属或监护人可以在自己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上打开app客户端、小程序(例如微信小程序)或者网页来查看用户当前定位、用户身体状态数据,便于及时作出处理。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上述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步骤如下:
在用户穿戴上穿戴设备和携带智能手机之后,穿戴设备的姿态传感器模块开始实时采集用户的姿态数据,并将用户姿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智能手机内部的姿态传感器实时采集手机的姿态数据;
穿戴设备的控制器根据用户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摔倒,并将数据和判断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用户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根据其手机内部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手机姿态数据再次确认用户是否摔倒,若智能手机的判断结果和控制器的判断结果一致,则判定用户真的摔倒,并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可见,本实施例通过手机和穿戴设备两种不同设备同步监测用户是否处于摔倒状态,这样的检测方式可以减少误报或漏报,提高摔倒判断的准确率。
另外,当穿戴本体上除了安装有姿态传感器模块,还同时安装有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时:
在用户穿戴上穿戴设备之后,穿戴设备的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也开始实时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并将用户身体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
这里,控制器综合用户的姿态数据和身体状态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摔倒,并且,还实时判断身体状态数据是否超过安全阈值,在超过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触发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通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智能手机连接服务器,可以是云端服务器,并将其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供用户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通过访问服务器读取到用户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机还扩展了迷路监测和危险区域报警的功能:智能手机根据一定时间段内的智能手机定位数据得出用户的移动路径,根据移动路径判断用户是否迷路和/或进入危险区域,在判定迷路和/或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通讯设备,以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例如用户家属或监护人员等。
具体来说,对于迷路监测功能:如果监测到用户长时间处于某小范围区域,处于环形或S型等迷路移动状态,也就是移动路径为环形或S型等这类迷路移动路径,则推测用户处于迷路状态,一旦监测到用户处于迷路状态,则自动拨打指定的家属或监护人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对于危险区域报警功能,可以通过商用地图平台API的POI(Point of Interest)关键词搜索结合人工选择危险区域来实现:家属可以选择危险区域对应的POI关键词或者是地图上预先指定某些区域作为危险区域,当用户移动路径是有进入到指定的区域中,说明用户进入了危险区域,则自动拨打指定的家属或监护人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智能手机实现的上述功能,可以通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相应应用程序(app)实现,该应用程序可以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单独APP(app客户端),也可以是一些小程序,例如微信小程序,用户可以在其智能手机上登录app客户端或者小程序来设置与其智能手机绑定的指定号码,显示用户的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和在地图上显示用户的当前定位及移动路径。用户家属、监护人员等相关人员可以在其智能终端上登录同一个app客户端、小程序或者打开网页访问服务器(例如云端服务器),来查看用户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以便掌握用户的行踪和实际身体状态,便于及时作出处理,因此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适用于需要监管看护的用户例如老人、行动不便人员,通过本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实现用户的安全保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供用户穿戴的穿戴本体,安装于穿戴本体的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器,其中,
电源模块连接姿态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器,并为这些模块供电;
姿态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姿态数据,姿态传感器模块连接控制器,并向其发送用户的姿态数据;
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摔倒,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户的智能手机,并将数据和判断结果发送给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根据其手机内部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手机姿态数据再次确认用户是否摔倒,若智能手机的判断结果和控制器的判断结果一致,则判定用户真的摔倒,并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至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穿戴本体上还安装有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器,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包括用户的心率、血氧数据,并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综合用户的姿态数据和身体状态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摔倒,以及用于判断身体状态数据是否超过安全阈值,在超过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触发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至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用户智能手机连接服务器,并将其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供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通过访问服务器读取到用户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穿戴本体为手环、腕带、手表、皮带或拐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包括心率血氧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姿态传感器模块包括加速度计和姿态传感器,手机内部的姿态传感器为加速度计和/或姿态传感器。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在用户穿戴上穿戴设备和携带智能手机之后,穿戴设备的姿态传感器模块开始实时采集用户的姿态数据,并将用户姿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智能手机内部的姿态传感器实时采集手机的姿态数据;
穿戴设备的控制器根据用户的姿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摔倒,并将数据和判断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用户的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根据其手机内部姿态传感器采集的手机姿态数据再次确认用户是否摔倒,若智能手机的判断结果和控制器的判断结果一致,则判定用户真的摔倒,并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号码所对应的通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穿戴上穿戴设备和携带智能手机之后,穿戴设备的身体状态传感器模块也开始实时采集用户的身体状态数据,并将用户身体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器,使得控制器综合用户的姿态数据和身体状态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摔倒;
控制器还实时判断身体状态数据是否超过安全阈值,在超过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触发智能手机,由智能手机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通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智能手机连接服务器,并将其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供用户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通过访问服务器读取到用户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和穿戴设备内部模块采集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智能手机根据一定时间段内的智能手机定位数据得出用户的移动路径,根据移动路径判断用户是否迷路和/或进入危险区域,在判定迷路和/或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拨打电话和/或发送短信给指定通讯设备。
CN202010677987.6A 2020-07-15 2020-07-15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1798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7987.6A CN111798642A (zh) 2020-07-15 2020-07-15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77987.6A CN111798642A (zh) 2020-07-15 2020-07-15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8642A true CN111798642A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0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77987.6A Pending CN111798642A (zh) 2020-07-15 2020-07-15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864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850A (zh) * 2014-03-22 2014-07-16 张自强 一种主从结构式摔倒报警器
CN105125221A (zh) * 2015-10-26 2015-12-09 重庆理工大学 云服务实时摔倒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7817930U (zh) * 2017-08-15 2018-09-04 海南师范大学 基于多传感器分析的跌倒预警智能鞋垫和跌倒监控系统
CN108986401A (zh) * 2018-10-15 2018-12-11 赛米奇创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穿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620184A (zh) * 2019-01-29 2019-04-16 上海海事大学 手机-可穿戴设备一体式人体突发伤害实时监测报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850A (zh) * 2014-03-22 2014-07-16 张自强 一种主从结构式摔倒报警器
CN105125221A (zh) * 2015-10-26 2015-12-09 重庆理工大学 云服务实时摔倒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7817930U (zh) * 2017-08-15 2018-09-04 海南师范大学 基于多传感器分析的跌倒预警智能鞋垫和跌倒监控系统
CN108986401A (zh) * 2018-10-15 2018-12-11 赛米奇创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穿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620184A (zh) * 2019-01-29 2019-04-16 上海海事大学 手机-可穿戴设备一体式人体突发伤害实时监测报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2612B2 (en)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a detected fall and an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2048521B (zh) 跌倒监测和预防系统及方法
CN106921700A (zh) 一种根据特征信息进行安全预判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6357898A (zh)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提醒用户走路不玩手机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64190A (zh) 一种基于压力和加速度检测的摔倒报警设备及其方法
CN107464406A (zh) 基于可穿戴装置的报警方法、系统及相应的可穿戴装置
CN108291898A (zh) 用于利用气体传感器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ola et al.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fall detection systems through walk recognition
CN105678958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人体跌倒监测系统
CN103973893A (zh) 基于不可拆卸腕带和智能手机的社区矫正人员管控前端装置
CN205656739U (zh) 一种人体跌倒检测系统
CN10948040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认知手环检测老人跌倒及报警方法
CN111383420A (zh) 一种跌倒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0650243B (zh) 一种报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3205661A (zh) 一种反欺凌实现方法、系统、智能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652653A (zh) 基于智能手表的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和智能手表
CN111772289A (zh) 安全保障智能鞋垫及其工作方法
CN109620180A (zh) 控制穿戴式设备报警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675665B1 (ko) 스마트폰과 웨어러블 기기를 이용한 위급상황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Sung et al. Smart home care system with fall detection based on the android platform
CN213659634U (zh)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
CN111798642A (zh) 安全保障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KR20190058618A (ko) 경보 시스템
CN105068647B (zh) 一种智能点亮移动设备屏幕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79074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求救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