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7413A - 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7413A
CN111797413A CN202010583484.2A CN202010583484A CN111797413A CN 111797413 A CN111797413 A CN 111797413A CN 202010583484 A CN202010583484 A CN 202010583484A CN 111797413 A CN111797413 A CN 111797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m model
modification
bim
user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34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正
李立天
李全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mi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mi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mi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mi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34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74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7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74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为第一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根据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根据修改指令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若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BIM模型的修改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中,判断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在用户具有修改权限的前提下,再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因此,本发明可以只让具有修改权限的设计人员对BIM模型进行修改,能够避免出现BIM模型的误修改情况,从而避免BIM文件出现错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在实际的工程管理过程中,设计人员在获得BIM设计文件后,在获取的BIM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修改,目前,由于所有的设计人员都可以获得BIM设计文件并修改,很容易导致BIM模型出现错误的情况,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BIM模型容易被误修改而出现错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BIM模型的修改方法,所述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为第一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
根据所述修改指令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
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发布于显示平台,以使有权限的用户获取所述第二 BIM模型。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存储于云平台。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存储于云平台的步骤包括:
以预设格式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保存于云平台,所述预设格式为BIM建模软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
可选地,所述以预设格式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保存于云平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第二BIM模型的修改记录、修改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保存于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修改指令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用户不具有修改权限,则在终端界面生成无法修改的提示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BIM模型的修改装置,所述BIM模型的修改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为第一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
获得模块,所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 BIM模型;
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改指令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
修改模块,所述修改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所述第一BIM 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BIM模型的修改程序,其中,所述BIM模型的修改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BIM模型的修改程序,其中,所述BIM模型的修改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为第一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根据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根据修改指令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若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本发明中,先获得用户输入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得到需要获取的第一BIM模型,再判断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在用户具有修改权限的前提下,再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因此,本发明可以只让具有修改权限的设计人员对BIM模型进行修改,能够避免出现BIM模型的误修改情况,从而避免BIM文件出现错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BIM模型的修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涉及的BIM模型的修改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为第一BIM 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对BIM模型进行修改时,需要输入修改指令和需要进行修改的BIM模型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为第一 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即,可以通过标识信息查找获取到对应的BIM模型。
步骤S102,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
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后,可以根据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
步骤S103,根据所述修改指令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
在根据标识信息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后,需要根据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即,确定用户是否能够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
步骤S104,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BIM 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
如果根据修改指令确定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就能够根据修改指令对第一 BIM模型进行修改,从而得到第二BIM模型。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修改指令中包含有身份信息和修改信息,终端通过身份信息来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通过修改信息来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果用户不具有修改权限,则在终端界面生成无法修改的提示消息,以提醒用户由于权限问题无法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标识信息为第一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根据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根据修改指令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若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本发明中,先获得用户输入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得到需要获取的第一BIM模型,再判断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在用户具有修改权限的前提下,再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因此,本发明可以只让具有修改权限的设计人员对BIM模型进行修改,能够避免出现BIM模型的误修改情况,从而避免BIM文件出现错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步骤S104: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之后,包括:
步骤S105,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发布于显示平台,以使有权限的用户获取所述第二BIM模型。
具体的,在对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后,可以将第二 BIM模型发布于显示平台,以使有权限的用户获取第二BIM模型,即,当用户需要获得第二BIM模型时,可以从显示平台中下载获得第二BIM模型。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步骤S104: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之后,包括:
步骤S106,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存储于云平台。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第一 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后,可以将第二BIM模型存储于云平台,便于后续的查找与再次修改。
具体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请参照图2,步骤S106:将所述第二BIM 模型存储于云平台包括:
步骤S1061,以预设格式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保存于云平台,所述预设格式为BIM建模软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
其中,在获得第二BIM模型后,可以以预设格式将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保存于云平台,预设格式为BIM建模软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因此,可以便于在后续直接通过建模软件来对第二BIM模型进行建模获修改,提高后续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请参照图2,步骤S1061:以预设格式将所述第二 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保存于云平之后包括:
步骤S1062,将第二BIM模型的修改记录、修改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保存于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
具体的,在将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进行保存时,可以同时将第二 BIM模型的修改记录、修改时间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保存于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中,在后续的操作中,用户在获得BIM模型文件后,可以从BIM模型文件中获得上次修改的修改记录、修改时间以及修改的用户的信息,在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修改人和当时的修改内容,减少修复的时间。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BIM模型的修改装置,包括以下部分:
获取模块100,所述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为第一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
获得模块200,所述获得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
确定模块300,所述确定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修改指令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
修改模块400,所述修改模块400用于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
可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BIM模型的修改装置还包括:
发布模块,所述发布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发布于显示平台,以使有权限的用户获取所述第二BIM模型面。
可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BIM模型的修改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存储于云平台。
可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存储模块还用于:
以预设格式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保存于云平台,所述预设格式为BIM建模软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
可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BIM模型的修改装置还包括:
保存模块,所述保存模块用于将第二BIM模型的修改记录、修改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保存于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
可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BIM模型的修改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若用户不具有修改权限,则在终端界面生成无法修改的提示消息。
本实施例的BIM模型的修改装置用于实现前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因此,BIM模型的修改装置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见前文中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实施例部分,例如,获取模块100,获得模块200,确定模块300,修改模块 400分别用于实现上述BIM模型的修改方法步骤S101,S102,S103,S104,S105, S106,所以,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相应的各个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主要应用于BIM模型的修改设备,该设备可以是PC、便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设备。
参照图4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涉及的BIM模型的修改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BIM模型的修改设备与上文描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BIM模型的修改设备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BIM模型的修改程序,其中,所述BIM模型的修改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步骤。
以上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为第一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
根据所述修改指令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
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发布于显示平台,以使有权限的用户获取所述第二BIM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存储于云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存储于云平台的步骤包括:
以预设格式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保存于云平台,所述预设格式为BIM建模软件所支持的文件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预设格式将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保存于云平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第二BIM模型的修改记录、修改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保存于所述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模型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修改指令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用户不具有修改权限,则在终端界面生成无法修改的提示消息。
7.一种BIM模型的修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IM模型的修改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修改指令和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为第一BIM模型的唯一的获取标识;
获得模块,所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云平台获得对应的第一BIM模型;
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改指令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修改权限;
修改模块,所述修改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具有修改权限,则对所述第一BIM模型进行修改,得到第二BIM模型。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BIM模型的修改程序,其中,所述BIM模型的修改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BIM模型的修改程序,其中,所述BIM模型的修改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BIM模型的修改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83484.2A 2020-06-23 2020-06-23 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7974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3484.2A CN111797413A (zh) 2020-06-23 2020-06-23 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3484.2A CN111797413A (zh) 2020-06-23 2020-06-23 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7413A true CN111797413A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03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3484.2A Pending CN111797413A (zh) 2020-06-23 2020-06-23 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74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4342A (zh) * 2021-01-29 2021-05-11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构件三维模型的在线编辑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4924A (zh) * 2019-09-27 2020-01-17 云南齐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Bim预设模型创建系统与bim预设模型创建方法
CN111143923A (zh) * 2019-12-17 2020-05-12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4924A (zh) * 2019-09-27 2020-01-17 云南齐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Bim预设模型创建系统与bim预设模型创建方法
CN111143923A (zh) * 2019-12-17 2020-05-12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4342A (zh) * 2021-01-29 2021-05-11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构件三维模型的在线编辑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3083B (zh)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14407A (zh) 数据库的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34294A (zh) 信息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6528301B (zh) 超时等待时长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3631580B (zh) 一种生成主题图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06579B (zh) 一种智能合约代码的生成方法、程序及设备
MX2014009068A (es) Metodo, terminal y dispositivo electronico para procesar documento de libro electronico.
CN103687063B (zh) 一种连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516726A (zh) 基于终端行为的验证方法、装置、客户端、服务器及设备
CN104063409A (zh) 一种数据库的字段增加方法和系统
CN108090345B (zh) linux系统外部命令执行方法及装置
RU2614578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ресурса дл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рминала
WO2021057064A1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交互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647564B (zh) Hive建表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4230A (zh) Bim模型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3197A (zh) 三维建筑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122177A (zh) 界面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797413A (zh) Bim模型的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57672A (zh) 基于配置sql的业务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367234B (zh) 模拟数据生成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22236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访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564924A (zh) 数据插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13714B (zh) 用户代理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729013B (zh) 管理网页上操作按钮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01801A (zh) 用于实现车辆软件的程序生成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