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6469A -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6469A
CN111796469A CN201910280566.7A CN201910280566A CN111796469A CN 111796469 A CN111796469 A CN 111796469A CN 201910280566 A CN201910280566 A CN 201910280566A CN 111796469 A CN111796469 A CN 111796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optical
coupler
amplifie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05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6469B (zh
Inventor
桂成程
赵家霖
宋小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805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6469B/zh
Priority to EP20786919.9A priority patent/EP394401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3394 priority patent/WO20202073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6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6469A/zh
Priority to US17/498,335 priority patent/US1191426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6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6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11Self-focusing or self-trapping of light; Light-induced birefringence; Induced optical Kerr-effec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3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for the control of polarisation, e.g. state of polarisation [SOP] control, polarisation scrambling, TE-TM mode conversion or sepa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3Frequency conversion, i.e. wherein a light beam is generated with frequency component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incident light bea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Non-linear optics
    • G02F1/353Frequency conversion, i.e. wherein a light beam is generated with frequency component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incident light beams
    • G02F1/3542Multipass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to make light pass multiple times through the same element, e.g. using an enhancement ca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6Multiwavelength transmit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56Frequency comb synthesiz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该光源包括激光器、耦合器、克尔非线性器件、光分束器和相移器。其中,激光器和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和相移器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的输出端和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端和光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光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和相移器的输入端连接。光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用于输出多个光频率梳。通过采用该装置,可以提供功率较大的多波长光源,满足网络实际部署针对多波长光源输出功率的相关要求。

Description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器件领域,尤其涉及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单波长通道传输的数据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单波长通道最高只能提高到几百个吉比特(Gbit)量级,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容量需求。多波长通道通信技术指的是,一条链路支持多个波长通道,每个波长通道加载高速信号。该技术可以使得链路容量大幅提升,从而满足大容量传输的需求。多波长通道通信技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多波长光源。
克尔光频率梳技术被认为是提供多波长光源的一个备选方案。该技术可基于单个微环谐振腔的克尔非线性效应产生光频率梳(即多个波长)。但是,该技术提供的方案输出的光功率较低,还不能满足实际大容量传输应用中对多波长光源的功率要求。目前有一些相关研究通过改善微环谐振腔的质量因子(Quality,Q)值,以提升光频率梳的转换效率,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以达到提升光频率梳光源的输出功率,满足实际大容量多波长传输对光源功率要求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频率梳光源。该光源包括激光器、耦合器、克尔非线性器件、光分束器和相移器,其中:所述激光器和所述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和所述相移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光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和所述相移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用于输出光频率梳。
通过采用反馈结构,该光源可以通过多次发生克尔非线性效应,叠加输出的多波长光束,有效地提升了光源的输出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光源还包括一个光放大器(第一放大器);该光放大器放置在所述耦合器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也就是说,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
在耦合器和克尔非线性器件之间放置光放大器,可以提升从激光器输出的单波长光束的光功率,从而更好地发生克尔非线性器件。此外,还可以对从反馈路径过来的多波长实现功率放大,进一步提高了光源输出功率。
结合第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还包括偏振控制器;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端连接。
增加偏振控制器,使得输入克尔非线性器件的光束的偏振态和该器件的偏振态保持一致,从而提升光源的光转换效率。
结合第一种或第二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放大器为掺饵光纤放大器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还包括一个光放大器(第二光放大器);该放大器放置于激光器和耦合器之间。也就是说,所述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
通过第二放大器,放大激光器输出的光源,能够进一步提升光源的输出功率。
结合第四种具体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还包括偏振控制器;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具体包括: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端连接。增加偏振控制器,使得输入克尔非线性器件的光束的偏振态和该器件的偏振态保持一致,从而提升光源的光转换效率。
结合第四种或第五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放大器为掺饵光纤放大器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四至第六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任意一种,在第七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还包括第三光放大器;所述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和所述相移器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包括:所述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和所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放大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相移器的输出端连接。
通过使用第三放大器,可以提升相移器输出功率,从而进一步提升进入克尔非线性器件的反馈光束的功率,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光源额输出功率。
结合第七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八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光放大器为掺饵光纤放大器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源还包括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连接所述光分束器和所述相移器;或,所述滤波器用于连接所述相移器和所述耦合器。
采用滤波器可以灵活的调整输出的光频率梳包含的波长个数,实现支持不同波长数量的光源。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为微环、高非线性光纤、光子晶体微腔或微盘。具体地,当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为微环时,所述微环的材料包括碳化硅、铌酸锂薄膜或二氧化硅。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发射装置。该光发射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第一方面或者其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光源、波分解复用器、多个调制器和波分复用器,其中:所述光源与波分解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波分解复用器的多个输出端和所述多个调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个调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波分复用器的多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波分复用器用于输出一个多波长光信号。
第三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单波长;
将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进行合并后,输出第三光束;
将所述第三光束输入克尔非线性器件后,输出第四光束,其中,所述第四光束为多波长;
将所述第四光束进行分束,生成第五光束和第六光束;其中,所述第五光束为输出光束(又称输出光频率梳);对所述第六光束进行相位控制后,输出所述第二光束。
可选地,在进行合并之前,可以对第一光束或者第二光束或者同时对这两个光束进行放大,以进一步提升输出的光频率梳功率。或者,可选地,可以对第三光束进行放大后,再输入克尔非线性器件。
可选地,可以对第三光束进行偏振控制后,再输入克尔非线性器件。通过偏振控制,实现输入的光束和该器件的偏振态一致,提升光转换效率。
可选地,可以对第六光束或者第二光束进行滤波,以灵活控制输出光频率梳的波长数量。
通过采用本申请揭示的光频率梳光源技术,实现了较大功率的多波长输出,可以满足实际应用中对多波长光源的功率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所示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光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设备形态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设备形态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波长通道传输场景。例如,光骨干传输网络、光接入网络、数据中心光传输、短距离光互联和无线业务前传/回传等。具体地,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用于上述不同网络对应的发送侧设备和/或接收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本申请未描述的顺序实施。“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中。反之,装置实施例中的组件功能描述也适用于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殊说明,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一些技术特征的具体描述也可以应用于解释其他实施例提及对应的技术特征。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关于克尔非线性器件的具体描述,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中对应的克尔非线性器件。又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关于相移器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中的相移器。此外,为了更加明显地体现不同实施例中的组件的关系,本申请采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编号来表示不同实施例中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组件。
此外,本申请提及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具体的连接关系参考后续对应实施例的描述。除非特殊说明,否则不应将“连接”做过于限定的理解。
当前,克尔非线性器件(又称克尔非线性光器件)可以使输入的单波长光发生克尔非线性效应,产生克尔光频率梳(即输出多波长光),以用来提供多波长光源。但是,当前的多波长光源方案的输出功率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网络应用的需求。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光频率梳光源。该装置可以将多波长光进行多次叠加后再输出,可以实现较高功率的多波长光源输出,从而可以满足实际网络应用中针对多波长光源的功率要求。通过采用该装置,光通信设备可以实现大容量传输。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频率梳光源。该装置100包括激光器(Laser Diode,LD)101、耦合器102、克尔非线性器件103、光分束器104和相移器105。
这些组件的连接关系描述如下:
LD 101和耦合器10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耦合器102的另一个输入端和相移器105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102的输出端和克尔非线性器件103的输入端连接。克尔非线性器件103的输出端和光分束器104的输入端连接。光分束器104的一个输出端和相移器105的输入端连接。光分束器104的另一个输出端(图1中的104a)为光频率梳光源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光频率梳。需要说明的是,光频率梳是多个波长的替代说法。
在装置100中,耦合器包括三个端口(两个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光分束器包括三个端口(一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LD 101用于产生单波长光。耦合器102用于将其两个输入端口的光进行合并后从其输出端口输出。克尔非线性器件指的是可以将输出的单个波长转换为多个波长输出的器件。光分束器104用于将从其输入端输入的光拆分为两份,从其两个输出端口分别输出。具体地,光分束器104的一个输出端口作为装置100的多波长输出端口;而另一个端口则将部分光反馈再次进入克尔非线性器件,从而再次发生克尔效应,然后与LD经由非线性器件输出的光频率梳进行叠加。相移器105用于实现对经过该组件的光的相位进行调控,以实现反馈输入的部分光的相位和LD经由非线性器件输出的光频率梳的相位满足或基本满足相位匹配条件,从而实现再次发生克尔效应产生的光频率梳与LD经由非线性器件输出的光频率梳的功率相加。相位匹配条件指的是两束光的相位差为0或2π的整数倍。基本满足指的是两束光的相位差近似为0或2π的整数倍,且依然能达到两束光的光功率叠加后输出功率有较大增加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满足相位匹配条件时,两束光功率叠加输出的功率最大。
具体地,LD可以是固定频率的(即输出单一固定波长的光)。或者,LD也可以是波长可调谐的(即输出的波长可以改变)。如果是后者,那么,装置100可以为一个可提供不同波段的多波长光源,即可调谐的多波长光源。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单波长转换多波长的现象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克尔非线性效应或简称为克尔效应。但是,随着光器件技术的发展,可能光器件的其他效应也能够实现单波长转换为多波长。应理解,具备这些其他效应的器件也属于本申请描述的克尔非线性器件。具体地,克尔非线性器件可以为微环谐振器(后续简称为微环)、高非线性光纤(例如: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微盘或光子晶体微腔等。
在光频率梳光源100中,通过光分束器分出部分的多波长光,经由相移器对该部分的多波长光进行相位调节后,使得该多波长光的相位和由LD输出的单波长光输入到克尔非线性器件103产生的多波长光的相位满足相位匹配条件。然后,该多波长光经耦合器合并后再次输入到克尔非线性器件中,通过光分束器一部分输出,另一部分继续进行上述叠加过程。通过一次或多次叠加,使得光分束器输出的多波长光的功率得到了大大提升,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下面将基于上面描述的涉及光频率梳光源的共性方面,结合更多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可以是分立器件搭建成的系统。或者,该光源也可以是光集成芯片(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PIC)。例如,硅光集成芯片、砷化镓集成芯片、磷化铟集成芯片或铌酸锂集成芯片等。随着PIC技术的发展,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还可以为新型材料的PIC。对光频率梳光源的具体形态,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多波长光源200具体包括:LD 101、耦合器102、光放大器201、微环202、光分束器104和相移器105。
这些组件的连接关系描述如下:
LD 101和耦合器10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耦合器102的另一个输入端和相移器105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102的输出端和微环202的输入端通过光放大器201连接。也就是说,耦合器102的输出端和光放大器201的输入端连接;光放大器201的输出端和微环202的输入端连接。微环202的输出端和光分束器104的输入端连接。光分束器104的一个输出端和相移器105的输入端连接。光分束器104的另一个输出端(104a)为光频率梳光源的输出端,用于输出光频率梳。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所示结构的区别在于:首先,克尔非线性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微环;其次,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光放大器201。该组件用于对输入其的光进行放大,使得进入微环202的光功率足够大,以产生克尔非线性效应。此外,光放大器201还可以对反馈回来的多波长光进行放大,进一步提高了光梳光源的输出功率。其他组件的功能参见图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微环采用的材料具体可以为碳化硅、铌酸锂薄膜或二氧化硅。相移器可以是现有商用的能够进行改变光束相位的相移器或者相位调制器。或者,如果是光频率梳光源是集成芯片,相移器则可以为光加热器或者氮化钛(TiN)相移器。应理解,随着光器件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前述功能的器件也被认为属于本申请提及的相移器的具体例子。
具体地,光放大器可以是参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Optical FiberAmplifier,EDFA)。或者,光放大器可以是半导体光放大器。相较于EDFA,半导体光放大器体积更小,而且可以实现多个波段的功率放大。
可选地,微环202也可以替换为图1中提及的其他的克尔非线性器件。
采用图2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200,可以实现大功率的多波长输出。此外,通过增加光放大器这个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光频率梳光源的输出功率。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光源300具体包括:LD 101、耦合器102、微盘301、光分束器104、滤波器302和相移器105。
这些组件的连接关系和图1所示的连接关系基本相同,不再赘述。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相移器105和耦合器102不直接连接,而是通过滤波器302连接。也就是说,相移器105的输出端和滤波器302的输入端连接;滤波器302的输出端和耦合器10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所示结构的区别在于:首先,克尔非线性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微盘;其次,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滤波器302。滤波器302用于对输入其的多波长光进行滤波,以控制光频率梳光源输出的波长数量。具体地,可以通过滤波器302实现四通道、八通道等任意数量的多波长光源输出。其他组件的功能参见图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微盘用的材料具体可以为碳化硅、铌酸锂薄膜或二氧化硅。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图3所示的方式外,滤波器还可以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滤波器可以放置在光分束器和相移器之间。或者,滤波器可以放置在光分束器的输出端口上。相较于第三种方式,前两种方式通过先滤波再放大,可以更好地提升输出多波长光源的功率。
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滤波器可以为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Switch,WSS),波导阵列光栅(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s)或者衍射光栅等可以实现滤波功能的器件。
可选地,微盘301也可以替换为图1中提及的其他的克尔非线性器件。例如,替换为图2所示的微环。
采用图3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300,可以实现大功率的多波长输出。此外,通过增加滤波器这个组件,可以进一步控制光频率梳光源的输出的波长数量,从而提供满足网络实际使用需要的光源数量的需求。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多波长光源400具体包括:LD 101、耦合器102、光放大器401、克尔非线性器件103、光分束器104和相移器105。
这些组件的连接关系和图1所示的连接关系基本相同,不再赘述。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激光器101和耦合器102不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光放大器401连接。也就是说,激光器101的输出端和光放大器401的输入端连接;光放大器401的输出端和耦合器10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
相较于图1的光源结构,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光放大器401。该组件用于对激光器输出的光进行放大,使得进入克尔非线性器件103的光的功率足够大,以产生克尔非线性效应。也就是说,可以采用功率较低的激光器,配合光放大器来实现多波长光源。其他组件的功能参见图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4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还可以增加滤波器。具体相关描述参考图3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采用图4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可以实现大功率的多波长输出。具体地,采用光放大器和成本较低的低功率激光器的结构,光源的成本得以控制。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多波长光源500具体包括:LD 101、耦合器102、光放大器501、克尔非线性器件103、光分束器104和相移器105。
这些组件的连接关系和图1所示的连接关系基本相同,不再赘述。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相移器105和耦合器102不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光放大器501连接。也就是说,相移器105的输出端和光放大器501的输入端连接;光放大器501的输出端和耦合器10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相较于图1的光源结构,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光放大器501。该组件用于对从光分束器分出来反馈进入克尔非线性器件的光进行放大,使得从光分束器输出的光的功率更大。也就是说,采用光放大器501可以进一步提升光频率梳光源的输出功率。
可选地,图5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还可以增加滤波器。具体相关描述参考图3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光放大器501和滤波器都用于连接耦合器102和相移器105。对于具体连接关系,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耦合器102、光放大器501、滤波器和相移器105依次连接。或者,可以是耦合器102、滤波器、光放大器501和相移器依次连接。对于类似的情况,除非具体说明,否则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做类似的变形。
可选地,图5所示的光频率光源还可以包括另一光放大器。具体相关描述参考图4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采用图5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500,可以实现大功率的多波长输出。通过进一步放大反馈回路上的光,可以进一步提升光频率梳光源的光功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示意图。该多波长光源600具体包括:LD 101、耦合器102、偏振控制器601、克尔非线性器件103、光分束器104和相移器105。
这些组件的连接关系和图1所示的连接关系基本相同,不再赘述。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耦合器102和克尔非线性器件103不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偏振控制器601连接。也就是说,耦合器102的输出端和偏振控制器601的输入端连接;偏振控制器601的输出端和克尔非线性器件103的输入端连接。
相较于图1的光源结构,本实施例中光源600增加了偏振控制器601。该组件用于对进入其的光进行偏振态控制,使得进入克尔非线性器件103的光的偏振态和该器件的偏振态保持一致,从而提升光转换效率。此外,采用了偏振控制器601,其他器件可以采用非保偏的器件,价格相对比较低。例如,耦合器102可以采用非保偏耦合器。
可选地,图5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还可以增加滤波器或光放大器。具体相关描述参考图2-4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采用图6所示的光频率梳光源600,可以实现大功率的多波长输出。通过采用偏振控制器,可以提升转换效率,降低光频率梳光源的成本。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光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该光发射装置700包括光频率梳光源100、波分解复用器701、调制器(702a-702c)和波分复用器703。该光发射装置是一个多波长发射装置。其中,光频率梳光源提供多个波长,通过波分解复用器701将多个波长分开后,分别输入对应的调制器。调制器可以将待传输的数据加载到对应的波长上。最后,通过波分复用器703将多个加载了数据的波长合并通过光纤传输出去。需要说明的是,加载了数据的波长也被称为光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光频率梳光源100可以替换为前述图2-图6任意一个光频率梳光源的结构,或者是前述描述中提供的可选的具体实现方式。调制器的个数不大于光频率梳光源提供的波长数量。
具体地,光发射装置700可以为前述的发送侧设备和/或接收侧设备。或者,光发射装置700也可以为光模块,例如:光发射机或者光收发机。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接收第一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为单波长;
步骤802:将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进行合并后,输出第三光束;
可选地,对所述第一光束进行放大后再合并。
步骤803:将所述第三光束输入克尔非线性器件后,输出第四光束,其中,所述第四光束为多波长;
可选地,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放大后,再输入克尔非线性器件。
可选地,对所述第三光束进行偏振控制后,再输入克尔非线性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四光束也可以被称为频率梳。
步骤804:将所述第四光束进行分束,生成第五光束和第六光束;其中,所述第五光束为输出光束;对所述第六光束进行相位控制后,输出所述第二光束。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光束也可以成为输出光频率梳或者输出多波长光束。
可选地,在相位控制之前或之后,还可以进行滤波处理,再输出所述第二光束。
可选地,在所述相位控制之后,还可以进行放大处理,再输出所述第二光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束都是连续的光能。此外,图8所述的方法中提及的光束处理步骤和前述图1-6中提及的光频率梳光源的相关描述对应,在此不予赘述。
通过设计反馈路径,上述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可以提供功率较高的多波长光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步骤可能会执行多次,从而可以达到较高功率的多波长光源的输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频率梳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激光器、耦合器、克尔非线性器件、光分束器和相移器,其中:
所述激光器和所述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和所述相移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光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光分束器的一个输出端和所述相移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分束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用于输出光频率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第一光放大器;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偏振控制器;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放大器为掺饵光纤放大器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第二光放大器;所述激光器和所述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偏振控制器;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入端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偏振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的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放大器为掺饵光纤放大器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8.如权利要求1或5-7任一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第三光放大器;所述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和所述相移器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和所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光放大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相移器的输出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放大器为掺饵光纤放大器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连接所述光分束器和所述相移器;或,所述滤波器用于连接所述相移器和所述耦合器。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为微环、高非线性光纤、光子晶体微腔或微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克尔非线性器件为微环时,所述微环的材料包括碳化硅、铌酸锂薄膜或二氧化硅。
13.一种光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装置包括波分解复用器、多个调制器、波分复用器和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其中:
所述光源与所述波分解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波分解复用器的多个输出端和所述多个调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多个调制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波分复用器的多个输入端连接;
所述波分复用器用于输出一个多波长光信号。
CN201910280566.7A 2019-04-09 2019-04-09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Active CN111796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0566.7A CN111796469B (zh) 2019-04-09 2019-04-09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EP20786919.9A EP3944014A4 (en) 2019-04-09 2020-04-05 OPTICAL FREQUENCY COMB LIGHT SOURCE AND METHOD OF GENERATION OF OPTICAL FREQUENCY COMB
PCT/CN2020/083394 WO2020207360A1 (zh) 2019-04-09 2020-04-05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US17/498,335 US11914268B2 (en) 2019-04-09 2021-10-11 Optical frequency comb light source and optical frequency comb genera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0566.7A CN111796469B (zh) 2019-04-09 2019-04-09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6469A true CN111796469A (zh) 2020-10-20
CN111796469B CN111796469B (zh) 2022-08-19

Family

ID=7275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0566.7A Active CN111796469B (zh) 2019-04-09 2019-04-09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4268B2 (zh)
EP (1) EP3944014A4 (zh)
CN (1) CN111796469B (zh)
WO (1) WO20202073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6953B2 (en) * 2015-11-13 2022-11-22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Downhole telemetry system using frequency combs
CN112383363B (zh) * 2020-10-29 2023-05-3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大带宽相控阵接收装置
CN116799601A (zh) * 2022-03-17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频梳生成设备、方法、光发射设备和光通信系统
US11906875B2 (en) 2022-07-25 2024-02-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340A (zh) * 2011-06-20 2011-10-19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光梳的太比特传输速率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CN102608825A (zh) * 2012-03-02 2012-07-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实现多频光梳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38055A (zh) * 2014-03-03 2014-06-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梳齿反馈调控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系统
JP2015075614A (ja) * 2013-10-09 2015-04-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周波数コム生成装置
CN104777697A (zh) * 2015-04-21 2015-07-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随机偏振反馈系统光频梳产生器
CN105071210A (zh) * 2015-07-24 2015-11-1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1666B2 (ja) * 2004-01-05 2010-06-02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光フーリエ変換装置及び方法
CN101877614A (zh) * 2010-06-24 2010-11-0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超连续谱的毫米波wdm-rof系统和方法
JP5760581B2 (ja) * 2011-03-25 2015-08-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波長光源
WO2012158727A2 (en) * 2011-05-16 2012-11-22 Oewaves, Inc. Generation of single optical tone, rf oscillation signal and optical comb in a triple-oscillator device based on nonlinear optical resonator
US9490605B2 (en) * 2013-04-22 2016-11-08 Cornell University Parametric comb generation via nonlinear wave mixing in high-Q optical resonator coupled to built-in laser resonator
KR20150145803A (ko) * 2014-06-19 2015-12-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펄스 레이저 생성기 및 생성 방법
WO2018089075A1 (en) * 2016-08-18 2018-05-1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ll-microwave stabilization of microresonator-based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340A (zh) * 2011-06-20 2011-10-19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光梳的太比特传输速率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CN102608825A (zh) * 2012-03-02 2012-07-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实现多频光梳的方法和系统
JP2015075614A (ja) * 2013-10-09 2015-04-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周波数コム生成装置
CN103838055A (zh) * 2014-03-03 2014-06-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梳齿反馈调控的光学微腔光频梳产生系统
CN104777697A (zh) * 2015-04-21 2015-07-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随机偏振反馈系统光频梳产生器
CN105071210A (zh) * 2015-07-24 2015-11-1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基于微腔孤子实现的多波长光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07360A1 (zh) 2020-10-15
EP3944014A1 (en) 2022-01-26
US11914268B2 (en) 2024-02-27
US20220026780A1 (en) 2022-01-27
EP3944014A4 (en) 2022-05-25
CN111796469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6469B (zh) 光频率梳光源和产生光频率梳的方法
Lacey et al. Four-channel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optically transparent wavelength converter
US5504609A (en) WDM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emodulators
CN103403616A (zh) 光信号放大器装置
EP1418691A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ing loop back of multi-wavelength light generated at central office
CN103346469B (zh) 一种光电振荡器
WO2003044913A2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with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pic) and external booster optical amplifier
JP2014099915A (ja) 複数の波長分割多重型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wdm−pons)のための保護された光源
JPH11331093A (ja) 波長多重信号光レベル平坦化回路
JPWO2002035665A1 (ja) 光送信機、光中継器及び光受信機並びに光送信方法
CN110324144B (zh) 量子密钥分配发送端芯片,封装结构和设备
Bhamrah et al. SOA/EDFA/RAMAN optical amplifier for DWDM systems at the edge of L & U wavelength bands
US6122413A (en) Fiber optic transmitter
JP4813791B2 (ja) マルチポンプ・パラメトリック・デバイスを用いたマルチバンド光スイッチ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348447B2 (ja) 光増幅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伝送システム
US5949925A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ptical modulation i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JP6094294B2 (ja) 光ノード
CN210380876U (zh) 量子密钥分配发送端芯片、封装结构和设备
US20230254041A1 (en) Per-span optical fiber nonlinearity compensation using integrated photonic computing
WO2019172292A1 (ja) 光ファイバ増幅器、光ファイバ増幅器の制御方法、及び伝送システム
Ab-Rahman et al.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for optical channel capac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cross-phase modulation
JP6114442B1 (ja) 光増幅装置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Cardakli et al. Wavelength conversion of subcarrier channels using difference frequency generation in a PPLN waveguide
Parmigiani et al. PSA-based all-optical multi-channel phase regenerator
JP7095687B2 (ja) 中継器及び中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