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91065B -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91065B
CN111791065B CN202010538811.2A CN202010538811A CN111791065B CN 111791065 B CN111791065 B CN 111791065B CN 202010538811 A CN202010538811 A CN 202010538811A CN 111791065 B CN111791065 B CN 111791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rod
bar stock
picking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88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91065A (zh
Inventor
徐光廷
陈佳
朱德洪
荆华
刘春根
赵梅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88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91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91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1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91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91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6Metal-working plant comprising a number of associated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2Machine tools for performing different machin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一车铣装置,用于加工棒料第一端;第二车铣装置,用于加工棒料第二端;单件输出装置,用于将批量棒料逐个以单件形式的输出;拾取位调整装置,用于将单件输出的棒料逐个调整至拾取位;传送装置,用于输送已加工完棒料第一端、第二端后形成的轴;拾取装置,用于从拾取位调整装置上拾取棒料、将棒料第一端放入第一车铣装置的加工位进行加工、取出第一车铣装置中的棒料、将棒料第二端放入第二车铣装置的加工位进行加工、取出第二车铣装置中的棒料、将加工完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棒料放置于传送装置上。具有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轴进行加工,需要人工将棒料装入车铣机床中的固定座固定,然后对棒料非固定的一端进行加工,再将棒料从固定座上取出,将棒料已加工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再对棒料未加工的一端进行加工,取出,从而加工形成轴。工人需要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加重了工人的劳动负荷,并且人工操作不能保证一直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具有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的有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包括:第一车铣装置,用于加工棒料第一端;第二车铣装置,用于加工棒料第二端;单件输出装置,用于将批量棒料逐个以单件形式的输出;拾取位调整装置,用于将单件输出的棒料逐个调整至拾取位;传送装置,用于输送已加工完棒料第一端、第二端后形成的轴;拾取装置,用于从拾取位调整装置上拾取棒料、将棒料第一端放入第一车铣装置的加工位进行加工、取出第一车铣装置中的棒料、将棒料第二端放入第二车铣装置的加工位进行加工、取出第二车铣装置中的棒料、将加工完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棒料放置于传送装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拾取装置将拾取位调整装置上的棒料拾取后,将棒料放入第一车铣装置对棒料的第一端加工后取出,再移动放入第二车铣装置对棒料的第二端加工后取出,从而实现对棒料两端的加工形成轴,最后放置到传送装置上传送出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转动装置,用于互换棒料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车铣装置和第二车铣装置对棒料的加工位置处于同侧,因此对加工完第一端的棒料进行第一端和第二端互换位置后,使第二车铣装置可对棒料的第二端进行加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气动卡爪,所述第一气动卡爪底部设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气动卡爪水平夹装棒料,所述第一转动电机每次动作驱动第一气动卡爪水平旋转1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动卡爪夹持棒料后第一转动电机转动180°,使棒料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互换位置。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单件输出装置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设有封闭所述振动盘的隔音罩,所述隔音罩包括上端开口的桶体,所述振动盘位于所述桶体内,所述桶体的开口设有端盖,所述桶体内壁设有隔音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盘属于常规的物料单个输出装置,在振动盘外设置隔音罩,并在隔音罩内壁设置隔音棉层,可降低振动盘工作时发出的噪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拾取装置包括XY轴移动平台,所述XY轴移动平台上设有旋转气爪,所述旋转气爪包括第二转动电机和两个第二气动卡爪,两个第二气动卡爪分别处于水平工位和竖直工位,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用于驱动两个第二气动卡爪之间工位的切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气爪始终保持其中一个第二气动卡爪上夹紧有棒料,以在第一车铣装置内有棒料的情况为例,当第一车铣装置内有棒料第一端加工完成后,旋转气爪中竖直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夹紧有未加工的棒料、水平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为空进入第一车铣装置,水平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将第一车铣装置内的棒料取下,然后第二转动电机驱动两个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切换工位,使夹又未加工棒料的第二气动卡爪处于水平工位,将未加工的棒料放置于第一车铣装置的物料固定位置。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装置为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转动即实现对物料的运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拾取位调整装置包括:传送轨道,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拾取位调整装置的输出端连通,传送单个输出的棒料;锁止件,位于传送轨道输出端,具有关闭位和开启位,处于关闭位时阻止棒料通过传送轨道输出端,处于开启位时,允许棒料通过传送轨道输出端,所述锁止件保持有从开启位回复至关闭位的回复力;接料件,位于传送轨道输出端,具有接料位和拾取位,处于接料位时联动锁止件处于开启位接收棒料,当接料件从接料位变化至拾取位时,锁止件恢复至关闭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拾取位调整装置每工作一次,使一个棒料处于拾取位,供拾取装置拾取。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轨道包括中空管道,中空管道的输出端为上开口的半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管道避免棒料滑落,半管的开口则是在拾取位调整装置取出棒料时为供棒料提供转动离开的空间。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止件包括底座、连杆、弹簧、卡块、抵接块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于中空管道靠近半管的位置,所述连杆中部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一端连接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底座,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抵接块设于所述连杆靠近卡块的两侧,所述半管上开设供卡块穿过的卡口,当所述弹簧呈自然状态时,所述锁止件处于关闭位,所述卡块穿过所述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止件从开启后位恢复至关闭位过程中,卡块从离开卡口让棒料通过后穿过卡口阻止棒料通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料件包括第一气缸和接料座,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驱动杆、缸座和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缸座内伸缩,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所述缸座内,所述接料座上开设有棒槽,所述接料座上设有连接杆和推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连接于所述缸座内,所述缸座上设有供所述转动杆移动的凹槽,所述接料座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驱动杆贯穿至棒槽,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位于棒槽的端部设有夹片,所述接料座上还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所述棒槽内;当所述接料件处于接料位时,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抵接块,连杆带动卡块移出卡口,当棒料进入棒槽后,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出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第二气缸驱动第二驱动杆伸出;当所述接料件处于拾取位时,所述第一驱动杆的通孔未遮挡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探头,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出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第二气缸驱动第二驱动杆缩回,拾取装置移动至接料座拾取棒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拾取装置将拾取位调整装置上的棒料拾取后,将棒料放入第一车铣装置对棒料的第一端加工后取出,再移动放入第二车铣装置对棒料的第二端加工后取出,从而实现对棒料两端的加工形成轴,最后放置到传送装置上传送出去,实现轴加工的自动化、流水化作业,提高了轴加工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件输出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旋转气爪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5是拾取位调整装置处于拾取位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拾取位调整装置处于接料位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传送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接料件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车铣装置;2、第二车铣装置;3、单件输出装置;31、振动盘;32、隔音罩;33、隔音棉层;34、端盖;4、拾取位调整装置;41、传送轨道;411、中空管道;412、半管;413、卡口;42、锁止件;421、底座;422、连杆;423、弹簧;424、卡块;425、抵接块;426、固定块;43、接料件;431、第一气缸;432、接料座;433、第一驱动杆;434、缸座;435、第一红外传感器;436、棒槽;437、连接杆;438、推杆;439、滑孔;4310、转动杆;4311、第二气缸;4312、夹片;4313、第二红外传感器;4314、第二驱动杆;5、传送装置;6、拾取装置;61、XY轴移动平台;62、旋转气爪;621、第二转动电机;622、第二气动卡爪;7、转动装置;71、第一气动卡爪;72、第一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轴加工流水线,包括:
第一车铣装置1,用于加工棒料第一端;
第二车铣装置2,用于加工棒料第二端;
单件输出装置3,用于将批量棒料逐个以单件形式的输出;
拾取位调整装置4,用于将单件输出的棒料逐个调整至拾取位;
传送装置5,用于输送已加工完棒料第一端、第二端后形成的轴;
转动装置7,用于互换棒料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
拾取装置6,用于从拾取位调整装置4上拾取棒料、将棒料第一端放入第一车铣装置1的加工位进行加工、取出第一车铣装置1中的棒料、将棒料第二端放入第二车铣装置2的加工位进行加工、取出第二车铣装置2中的棒料、将加工完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棒料放置于传送装置5上。
其中,第一车铣装置1和第二车铣装置2均为常规的车铣数控机床,在车铣数控机床中设置有水平夹紧棒料的夹紧装置,因此棒料在夹紧装置中夹紧后,未夹紧的一端则进行车铣加工,在一次车铣过程中只能对棒料的一端进行车铣。所以需要设置第一车铣装置1和第二车铣装置2,从第一车铣装置1中取出的棒料车铣过的第一端与第二车铣装置2的夹紧装置夹紧,然后对第二端进行车铣,从而加工成轴。
传送装置5为常规的传动带。
参照图2,单件输出装置3包括振动盘31,振动盘31设有封闭振动盘31的隔音罩32,隔音罩32包括上端开口的桶体,振动盘31位于桶体内,桶体的开口设有端盖34,桶体内壁设有隔音棉层33。振动盘31属于常规机械不再展开介绍,在振动盘31外设置隔音罩32,并在隔音罩32内壁设置隔音棉层33,可降低振动盘31工作时发出的噪音。
参照图3,转动装置7包括第一气动卡爪71,第一气动卡爪71底部设有第一转动电机72,第一气动卡爪71水平夹装棒料,第一转动电机72每次动作驱动第一气动卡爪71水平旋转180°。
参照图1和图4,拾取装置6包括XY轴移动平台61,XY轴移动平台61属于常规机械,再此不再介绍。XY轴移动平台61上的移动壁上设有旋转气爪62,旋转气爪62包括第二转动电机621和两个第二气动卡爪622,两个第二气动卡爪622分别处于水平工位和竖直工位,第二转动电机621用于驱动两个第二气动卡爪622之间工位的切换。
图5为拾取位调整装置4处于拾取位的状态,图6为拾取位调整装置4处于接料位的状态。
参照图5,拾取位调整装置4包括:传送轨道41,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拾取位调整装置4的输出端连通,传送单个输出的棒料;锁止件42,位于传送轨道41输出端,具有关闭位和开启位,处于关闭位时阻止棒料通过传送轨道41输出端,处于开启位时,允许棒料通过传送轨道41输出端,锁止件42保持有从开启位回复至关闭位的回复力;接料件43,位于传送轨道41输出端,具有接料位和拾取位,处于接料位时联动锁止件42处于开启位接收棒料,当接料件43从接料位变化至拾取位时,锁止件42恢复至关闭位。
参照图7,传送轨道41包括中空管道411,中空管道411的输出端为上开口的半管412,半管412上开设有卡口413。
参照图6,锁止件42包括底座421、连杆422、弹簧423、卡块424、抵接块425和固定块426,固定块426设于中空管道411靠近半管412的位置,连杆422中部与固定块426转动连接。连杆422一端连接弹簧423一端,弹簧423的另一端连接底座421,连杆422的另一端设有卡块424,抵接块425设于连杆422靠近卡块424的两侧。当弹簧423呈自然状态时,锁止件42处于关闭位,卡块424穿过卡口413。
参照图8,接料件43包括第一气缸431和接料座432,第一气缸431包括第一驱动杆433、缸座434和第一红外传感器435。第一驱动杆433于缸座434内伸缩,第一红外传感器435的探头位于缸座434内,接料座432上开设有棒槽436。接料座432上设有连接杆437和推杆438,连接杆437与第一驱动杆433端部转动连接,连接杆437设有滑孔439,滑孔439内滑动连接转动杆4310,转动杆4310两端连接于缸座434内,缸座434上设有供转动杆4310移动的凹槽(图中未示出)。接料座432上设有第二气缸4311,第二气缸4311的第二驱动杆4314贯穿至棒槽436,第二驱动杆4314的位于棒槽436的端部设有夹片4312,接料座432上还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4313,第二红外传感器4313的探头位于棒槽436内。
当接料件43处于接料位时,推杆438推动抵接块425,连杆422带动卡块424移出卡口413,当棒料进入棒槽436后,第二红外传感器4313发出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第二气缸4311驱动第二驱动杆4314伸出;当接料件43处于拾取位时,第一驱动杆43未遮挡第一红外传感器435的探头,第一红外传感器435发出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第二气缸4311驱动第二驱动杆4314缩回,拾取装置6移动至接料座432拾取棒料。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S1:在第一车铣装置1和第二车铣装置2内均无料棒的状态下,旋转气爪62处于竖直工位的第一气动卡爪71从接料座432上取料棒,然后旋转料棒至水平工位,将料棒送入第一车铣装置1;
S2:旋转气爪62处于竖直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622从接料座432上取料棒,待第一车铣装置1中的料棒第一端加工完成后,旋转气爪62伸入第一车铣装置1内,水平工位为空的第二气动卡爪622抓取第一端加工完成的料棒后旋转至未加工的料棒处于水平工位,将未加工的料棒放入第一车铣装置1内加工;
S3:转动旋转气爪62将加工完第一端的料棒回复至水平工位,移动旋转气爪62至第二气动卡爪622,将料棒给第二气动卡爪622抓取后,第二气动卡爪622转动180°,互换料棒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置,旋转气爪62水平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622将料棒从第一气动卡爪71上取下;
S4:移动旋转气爪62至第二车铣装置2中,旋转气爪62水平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622将加工完第一端的料棒放入第二车铣装置2中加工;
S5:移动旋转气爪62至接料座432,旋转气爪62处于竖直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622从接料座432上取料棒,待第一车铣装置1中的料棒第一端加工完成后,旋转气爪62伸入第一车铣装置1内,水平工位为空的第二气动卡爪622抓取第一端加工完成的料棒后旋转至未加工的料棒处于水平工位,将未加工的料棒放入第一车铣装置1内加工;
S6:旋转气爪62将加工完第一端的料棒回复至水平工位,移动旋转气爪62至第二气动卡爪622,将料棒给第二气动卡爪622抓取后,第二气动卡爪622转动180°,互换料棒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位置,旋转气爪62水平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622将料棒从第一气动卡爪71上取下;
S7:待第二车铣装置2中的料棒第二端加工完成后,转动旋转气爪62使水平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622为空,竖直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622拾取有加工完第一端的料棒,旋转气爪62进入第二车铣装置2,水平工位的第二气动卡爪622拾取加工完第二端料棒后,转动旋转气爪62使加工完第一端的料棒处于水平工位,将加工完第一端的料棒放入第二车铣装置2中加工;
S8:移动旋转气爪62至传送带上方放下加工完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料棒;
重复步骤S4~S8。
其中,旋转气爪62的移动均通过XY轴移动平台61实现。XY轴移动平台61的动作时间、旋转气爪62的动作时间、第一气动卡住的动作时间、拾取位调整装置4的动作时间、以及第一车铣装置1车门启闭时间和第二车铣装置2车门的启闭时间,均通过计算机预设的程序实现整个流程的动作时间控制,使整个轴加工流水线处于自动化的状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车铣装置(1),用于加工棒料第一端;
第二车铣装置(2),用于加工棒料第二端;
单件输出装置(3),用于将批量棒料逐个以单件形式的输出;
拾取位调整装置(4),用于将单件输出的棒料逐个调整至拾取位;
传送装置(5),用于输送已加工完棒料第一端、第二端后形成的轴;
拾取装置(6),用于从拾取位调整装置(4)上拾取棒料、将棒料第一端放入第一车铣装置(1)的加工位进行加工、取出第一车铣装置(1)中的棒料、将棒料第二端放入第二车铣装置(2)的加工位进行加工、取出第二车铣装置(2)中的棒料、将加工完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棒料放置于传送装置(5)上;
所述拾取位调整装置(4)包括:
传送轨道(41),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拾取位调整装置(4)的输出端连通,传送单个输出的棒料;
锁止件(42),位于传送轨道(41)输出端,具有关闭位和开启位,处于关闭位时阻止棒料通过传送轨道(41)输出端,处于开启位时,允许棒料通过传送轨道(41)输出端,所述锁止件(42)保持有从开启位回复至关闭位的回复力;
接料件(43),位于传送轨道(41)输出端,具有接料位和拾取位,处于接料位时联动锁止件(42)处于开启位接收棒料,当接料件(43)从接料位变化至拾取位时,锁止件(42)恢复至关闭位;
所述传送轨道(41)包括中空管道(411),中空管道(411)的输出端为上开口的半管(412);
所述锁止件(42)包括底座(421)、连杆(422)、弹簧(423)、卡块(424)、抵接块(425)和固定块(426),所述固定块(426)设于中空管道(411)靠近半管(412)的位置,所述连杆(422)中部与固定块(426)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22)一端连接弹簧(423)一端,弹簧(423)的另一端连接底座(421),所述连杆(422)的另一端设有卡块(424),所述抵接块(425)设于所述连杆(422)靠近卡块(424)的两侧,所述半管(412)上开设供卡块(424)穿过的卡口(413),当所述弹簧(423)呈自然状态时,所述锁止件(42)处于关闭位,所述卡块(424)穿过所述卡口(413);
所述接料件(43)包括第一气缸(431)和接料座(432),所述第一气缸(431)包括第一驱动杆(433)、缸座(434)和第一红外传感器(435),所述第一驱动杆(433)于所述缸座(434)内伸缩,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435)的探头位于所述缸座(434)内,所述接料座(432)上开设有棒槽(436),所述接料座(432)上设有连接杆(437)和推杆(438),所述连接杆(437)与所述第一驱动杆(433)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37)设有滑孔(439),所述滑孔(439)内滑动连接转动杆(4310),所述转动杆(4310)两端连接于所述缸座(434)内,所述缸座(434)上设有供所述转动杆(4310)移动的凹槽,所述接料座(432)上设有第二气缸(4311),所述第二气缸(4311)的第二驱动杆(4314)贯穿至棒槽(436),所述第二驱动杆(4314)的位于棒槽(436)的端部设有夹片(4312),所述接料座(432)上还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4313),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4313)的探头位于所述棒槽(436)内;
当所述接料件(43)处于接料位时,所述推杆(438)推动所述抵接块(425),连杆(422)带动卡块(424)移出卡口(413),当棒料进入棒槽(436)后,第二红外传感器(4313)发出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第二气缸(4311)驱动第二驱动杆(4314)伸出;
当所述接料件(43)处于拾取位时,所述第一驱动杆(433)未遮挡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435)的探头,第一红外传感器(435)发出第一信号,根据第一信号,第二气缸(4311)驱动第二驱动杆(4314)缩回,拾取装置(6)移动至接料座(432)拾取棒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装置(7),用于互换棒料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7)包括第一气动卡爪(71),所述第一气动卡爪(71)底部设有第一转动电机(72),所述第一气动卡爪(71)水平夹装棒料,所述第一转动电机(72)每次动作驱动第一气动卡爪(71)水平旋转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件输出装置(3)包括振动盘(31),所述振动盘(31)设有封闭所述振动盘(31)的隔音罩(32),所述隔音罩(32)包括上端开口的桶体,所述振动盘(31)位于所述桶体内,所述桶体的开口设有端盖(34),所述桶体内壁设有隔音棉层(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装置(6)包括XY轴移动平台(61),所述XY轴移动平台(61)上设有旋转气爪(62),所述旋转气爪(62)包括第二转动电机(621)和两个第二气动卡爪(622),两个第二气动卡爪(622)分别处于水平工位和竖直工位,所述第二转动电机(621)用于驱动两个第二气动卡爪(622)之间工位的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加工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5)为传送带。
CN202010538811.2A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Active CN111791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8811.2A CN111791065B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8811.2A CN111791065B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1065A CN111791065A (zh) 2020-10-20
CN111791065B true CN111791065B (zh) 2022-03-01

Family

ID=7280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8811.2A Active CN111791065B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9106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57547B1 (fr) * 1983-12-30 1986-05-30 Fragema Framatome & Cogema Installation de fabrication a plusieurs postes fixes de travail et a dispositif de manutention
CN202279527U (zh) * 2011-10-14 2012-06-20 浙江大学 适合管材加工生产线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05538022B (zh) * 2016-01-29 2018-02-02 奉化科盛微型轴业有限公司 轴工件加工自动送料机
CN208374841U (zh) * 2018-02-05 2019-01-15 宁波海迈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上下料的装置
CN208147848U (zh) * 2018-04-03 2018-11-27 广州神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上下料桁架机械手
CN209094559U (zh) * 2018-10-23 2019-07-12 宁波兴明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管接头加工车床上料机械手的供料装置
CN210451004U (zh) * 2019-08-02 2020-05-05 苏州市旭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车削双面的数控车床
CN111152061B (zh) * 2019-12-02 2021-01-19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上下料的在线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91065A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1041A (zh) 一种法兰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06550357U (zh) 全自动加工新型车床
CN107322313B (zh) 一种石油油套管接箍智能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CN108655422A (zh) 一种车床上下料系统
CN103286620A (zh) 工件供给搬出装置及设有该工件供给搬出装置的机床
CN113103002A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内惰轮轴加工钻孔攻丝一体机
CN111791065B (zh) 一种轴加工流水线
CN104942707A (zh) 具自动上下料功能的六轴五联动工具磨床
CN209503505U (zh) 一种法兰的自动化生产线
EP2025480B1 (en) Machine for working door and window component parts of wood or similar
CN210214031U (zh) 吹渣机构及机床
CN109202119B (zh) 双机械手协同辅助的钻削自动化智能制造装备
CN208758627U (zh) 一种机械手及自动化生产线
CN111347063A (zh) 带送料和翻面的自动双主轴车床
CN216464596U (zh) 一种用于加工整体刀具的多关节柔性上下料机构
CN112917218B (zh) 一种快速装夹产品的联动装置及操作方法
JP3780144B2 (ja) ワークの供給反転装置
CN115156975A (zh) 一种自动化车削设备及自动化车削工艺
CN111673566B (zh) 一种建筑工地铁质工件智能倒角设备
JP2000153425A (ja) 2主軸対向旋盤のワーク排出装置
CN208483232U (zh) 一种数控车床切削加工上下料装置
CN108637277B (zh) 弯曲类工件表面高精度车削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CN111468975A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单元的极坐标送取料方法及装置
CN217143310U (zh) 一种双轴加工设备
CN218254080U (zh) 自动上下料装置和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5800 No.101, lingyanshan Road, Daqi,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800 No.101, lingyanshan Road, Daqi,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RUNZHOU AUTO PARTS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haft processing assembly l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Pledgee: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Co.,Ltd. Ningbo Beilun sub branch

Pledgor: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276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