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4898A -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4898A
CN111784898A CN202010634344.3A CN202010634344A CN111784898A CN 111784898 A CN111784898 A CN 111784898A CN 202010634344 A CN202010634344 A CN 202010634344A CN 111784898 A CN111784898 A CN 111784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formation
face
loc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43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i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ch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343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4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89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包括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有敏捷控制器,敏捷控制器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有检测模块和信号转换器。该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通过设置敏捷控制器、本地对比模块和本地数据库,在使用时,通过本地对比模块和本地数据库直接对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对比,避免大量人脸特征信息集中对比时,出现数据传输缓慢和计算量大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人脸识别管理系统中存在,面对大量的人员进出时,海量的人脸特征数据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进行统一识别分析时,不仅工作量巨大,效率较低且需要的设备较多,造成使用成本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随着人口的集中,居民高层住宅建筑也越来也多,在一些人口较多的社区中,为了便于加强对居民住宅楼的管理,大多数居民住宅楼的进出通道都会安装安防装置,但是传统的安防装置大多数都是通过密码锁或者使用电子标签打开进出通道的安防门锁,但是仍存在会出现密码泄露或电子标签丢失引起一些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平台和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人脸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脸识别技术也应用到社区进出安防领域,相比传统使用密码或电子标签进入,人脸识别具有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特点,面对大型社区中居住的居民较多,现有的人脸识别管理系统中存在,面对大量的人员进出时,海量的人脸特征数据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进行统一识别分析时,不仅工作量巨大,效率较低且需要的设备较多,造成使用成本较大,且大多数情况下单个居民楼内的人员进出比较稳定,外来人员或其他居民楼进入非本人居住的居民楼的人员有限,所以需要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人脸识别管理系统中存在,面对大量的人员进出时,海量的人脸特征数据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进行统一识别分析时,不仅工作量巨大,效率较低且需要的设备较多,造成使用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有敏捷控制器,所述敏捷控制器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有检测模块和信号转换器,所述信号转换器双向电性连接有可编PLC控制器,所述可编PLC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有执行机构,所述检测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有本地对比模块,所述本地对比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有本地数据库;
所述本地对比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有数据备份模块和数据同步模块,所述数据同步模块数据连接有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双向电性连接有远程数据库,所述控制室电性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有智能移动终端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转换器电性连接,
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有固定门框,所述固定门框的内壁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板,所述固定门框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接近开关。
优选地,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有动态采集和静态采集,所述采集模块为摄像头,所述敏捷控制器包括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有电子标签或GPS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数据备份模块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本地数据库包括有本地动态人脸库和本地静态人脸库。
优选地,所述数据同步模块包括有无线网络实体,所述无线网络实体包括4G/WIFI/5G,所述远程数据库包括有远程动态人脸库和远程静态人脸库,所述控制室包括有远程对比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门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子锁和通电开关,所述通电开关通过电线与电子锁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接近开关通过电线分别与电子锁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采集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转换器和可编PLC控制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门框的内壁,所述电子锁通过电线与可编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门框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锁定管,所述锁定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定管的表面,所述锁紧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的表面和锁定管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门的下表面固定开设有锁定孔,所述锁紧杆的一端延伸至锁定孔的内壁,所述锁紧杆的表面与锁定孔的内壁插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门框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加压管,所述加压管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定管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加压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柱,所述加压柱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门框的内壁,所述加压柱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的表面和加压管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加压管、连接管和锁定管的内壁均设置有液压油。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将固定门框固定安装在居民楼道进出单元通道内,然后将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与固定门框铰接安装,第一防护门位于楼道外,第二防护门位于楼道内,然后将采集模块摄像头固定安装在位于承重板上方的固定门框的一侧内壁,然后将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转换器和可编PLC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固定门框的一侧内壁,然后将第二防护门上的电子锁分别与可编PLC控制器和接近开关电性连接;
步骤二、在居民楼内的居民需要通过楼道通道出去时,只需要通过通电开关将电子锁通电后打开第二防护门进入固定门框内,关闭第二防护门,再打开第一防护门即可;
步骤三、在居民需要通过通道进入时,只需要先打开第一防护门,进入固定门框内后,将第一防护门关闭,第一防护门上的插接板在磁铁板的作用力下与插接槽的内壁插接,磁铁板的表面与接近开关接近,接近开关发出电信号,电子锁通电,然后居民站立在承重板上,承重板在重力作用力向下运动,带动加压柱和第二活塞向下运动,挤压推动加压管内的液压油通过连接管进入锁定管内,推动第一活塞向上运动,带动锁紧杆进入锁定孔内,对第一防护门进行锁定,同时居民面对采集模块的摄像头进行人脸特征采集;
步骤四、采集模块将人脸特征采集完成后将信息传递给敏捷控制器,敏捷控制器控制检测模块,对信息进行检测后传递给本地对比模块,本地对比模块调取本地数据库中的本地动态人脸库和本地静态人脸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当信息对比符合时,敏捷控制器通过信号转换器将信息传递给可编PLC控制器,可编PLC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中的电子锁打开,然后打开第二防护门后,居民进入;
步骤五、当人脸特征信息通过本地对比模块与本地数据库中信息对比不匹配时,敏捷控制器控制本地对比模块将信息传递给数据同步模块,数据同步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实体将人脸特征信息和定位信息传递到云端服务器,然后传递到控制室,控制室通过远程对比模块调取远程数据库中的远程动态人脸库和远程静态人脸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当远程对比模块将人脸特征信息对比完成符合后,控制室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将信号传递出去,然后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后通过信号转换器将信息传递到可编PLC控制器,可编PLC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中的电子锁打开,然后居民通过打开第二防护门进入;
步骤六、当人脸特征信息通过远程对比模块对比后,不符合特征匹配时,控制室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将位置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提示管理人员实地查看。
优选地,对比模块(7)通过以下公式将人脸信息与本地数据库(8)中的信息进行对比:
Figure BDA0002567414530000061
其中,I(X,Y)为将人脸信息与本地数据库(8)中的信息的相似度,x为人的脸部某个部位信息特征,取值范围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眉毛,y为对应的本地数据库(8)中相对应部位的信息特征,取值范围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眉毛,p(x,y)为脸型轮廓信息特征,p(x)为人的实际脸型轮廓信息特征,p(y)为对应的本地数据库(8)中人脸轮廓信息特征。
若计算得出I(X,Y)的取值范围为(99.3%;100%),则对比模块认定对比结果为匹配,控制室继续步骤五中的其余动作;
若计算得出I(X,Y)的取值范围小于99.3%,则对比模块认定对比结果为不匹配,控制室继续步骤六中的其余动作。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敏捷控制器、本地对比模块和本地数据库,在使用时,通过本地对比模块和本地数据库直接对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对比,避免大量人脸特征信息集中对比时,出现数据传输缓慢和计算量大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人脸识别管理系统中存在,面对大量的人员进出时,海量的人脸特征数据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进行统一识别分析时,不仅工作量巨大,效率较低且需要的设备较多,造成使用成本较大的问题。
2、通过设置远程对比模块和远程数据库,通过远程对比模块和远程数据库对本地对比模块与本地数据库无法匹配的特征信息进行远程对比匹配,具有实现对外来人员和其他居民楼人员进行人脸特匹配,达到快速识别本社区人员和外来人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的第一防护门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的固定门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的锁定管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的固定门框结构立体图。
图中:1、采集模块;2、敏捷控制器;3、检测模块;4、信号转换器;5、可编PLC控制器;6、执行机构;7、本地对比模块;8、本地数据库;9、数据备份模块;10、数据同步模块;11、云端服务器;12、控制室;13、远程数据库;14、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5、智能移动终端;16、无线信号接收模块;61、固定门框;62、第一防护门;63、第二防护门;64、遮挡板;65、磁铁板;66、插接槽;67、安装孔;68、接近开关;69、电子锁;610、通电开关;611、锁定管;612、第一活塞;613、锁紧杆;614、第一弹簧;615、锁定孔;616、加压管;617、连接管;618、第二活塞;619、加压柱;620、第二弹簧;621、承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采集模块1,采集模块1电性连接有敏捷控制器2,敏捷控制器2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有检测模块3和信号转换器4,信号转换器4双向电性连接有可编PLC控制器5,可编PLC控制器5双向电性连接有执行机构6,检测模块3双向电性连接有本地对比模块7,本地对比模块7双向电性连接有本地数据库8;
本地对比模块7分别电性连接有数据备份模块9和数据同步模块10,数据同步模块10数据连接有云端服务器11,云端服务器11电性连接有控制室12,控制室12双向电性连接有远程数据库13,控制室12电性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4,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4分别电性连接有智能移动终端15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与信号转换器4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采集模块1包括有动态采集和静态采集,采集模块1为摄像头,敏捷控制器2包括有定位模块,定位模块包括有电子标签或GPS定位模块,数据备份模块9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本地数据库8包括有本地动态人脸库和本地静态人脸库,数据同步模块10包括有无线网络实体,无线网络实体包括4G/WIFI/5G,远程数据库13包括有远程动态人脸库和远程静态人脸库,控制室12包括有远程对比模块;
如图2-5所示,执行机构6包括有固定门框61,固定门框61的内壁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门62和第二防护门63,第一防护门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遮挡板64,遮挡板6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板65,固定门框6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插接槽66,插接槽66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安装孔67,安装孔6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接近开关68,第二防护门63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子锁69和通电开关610,通电开关610通过电线与电子锁69和电源电性连接,接近开关68通过电线分别与电子锁69和电源电性连接,采集模块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信号转换器4和可编PLC控制器5均固定安装有固定门框61的内壁,电子锁69通过电线与可编PLC控制器5电性连接;
固定门框6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锁定管611,锁定管6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612,第一活塞6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杆613,锁紧杆61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定管611的表面,锁紧杆613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614,第一弹簧6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612的表面和锁定管61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第一防护门62的下表面固定开设有锁定孔615,锁紧杆613的一端延伸至锁定孔615的内壁,锁紧杆613的表面与锁定孔615的内壁插接,固定门框6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加压管616,加压管616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连接管617,连接管6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定管611的内壁,加压管6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618,第二活塞6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柱619,加压柱61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门框61的内壁,加压柱619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620,第二弹簧62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618的表面和加压管616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加压柱6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板621,加压管616、连接管617和锁定管611的内壁均设置有液压油;
该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为,步骤一、将固定门框61固定安装在居民楼道进出单元通道内,然后将第一防护门62和第二防护门63与固定门框61铰接安装,第一防护门62位于楼道外,第二防护门63位于楼道内,然后将采集模块1摄像头固定安装在位于承重板621上方的固定门框61的一侧内壁,然后将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信号转换器4和可编PLC控制器5均固定安装在固定门框61的一侧内壁,然后将第二防护门63上的电子锁69分别与可编PLC控制器5和接近开关68电性连接;
步骤二、在居民楼内的居民需要通过楼道通道出去时,只需要通过通电开关610将电子锁69通电后打开第二防护门63进入固定门框61内,关闭第二防护门63,再打开第一防护门62即可;
步骤三、在居民需要通过通道进入时,只需要先打开第一防护门62,进入固定门框61内后,将第一防护门62关闭,第一防护门62上的插接板在磁铁板65的作用力下与插接槽66的内壁插接,磁铁板65的表面与接近开关68接近,接近开关68发出电信号,电子锁69通电,然后居民站立在承重板621上,承重板621在重力作用力向下运动,带动加压柱619和第二活塞618向下运动,挤压推动加压管616内的液压油通过连接管617进入锁定管611内,推动第一活塞612向上运动,带动锁紧杆613进入锁定孔615内,对第一防护门62进行锁定,同时居民面对采集模块1的摄像头进行人脸特征采集;
步骤四、采集模块1将人脸特征采集完成后将信息传递给敏捷控制器2,敏捷控制器2控制检测模块3,对信息进行检测后传递给本地对比模块7,本地对比模块7调取本地数据库8中的本地动态人脸库和本地静态人脸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当信息对比符合时,敏捷控制器2通过信号转换器4将信息传递给可编PLC控制器5,可编PLC控制器5控制执行机构6中的电子锁69打开,然后打开第二防护门63后,居民进入;
步骤五、当人脸特征信息通过本地对比模块7与本地数据库8中信息对比不匹配时,敏捷控制器2控制本地对比模块7将信息传递给数据同步模块10,数据同步模块10通过无线网络实体将人脸特征信息和定位信息传递到云端服务器11,然后传递到控制室12,控制室12通过远程对比模块调取远程数据库13中的远程动态人脸库和远程静态人脸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当远程对比模块将人脸特征信息对比完成符合后,控制室12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4将信号传递出去,然后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接收信号后通过信号转换器4将信息传递到可编PLC控制器5,可编PLC控制器5控制执行机构6中的电子锁69打开,然后居民通过打开第二防护门63进入;
步骤六、当人脸特征信息通过远程对比模块对比后,不符合特征匹配时,控制室12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4将位置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15,提示管理人员实地查看;
通过设置远程对比模块和远程数据库13,通过远程对比模块和远程数据库13对本地对比模块7与本地数据库8无法匹配的特征信息进行远程对比匹配,具有实现对外来人员和其他居民楼人员进行人脸特匹配,达到快速识别本社区人员和外来人员的效果;
通过设置敏捷控制器2、本地对比模块7和本地数据库8,在使用时,通过本地对比模块7和本地数据库8直接对人脸特征信息进行对比,避免大量人脸特征信息集中对比时,出现数据传输缓慢和计算量大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人脸识别管理系统中存在,面对大量的人员进出时,海量的人脸特征数据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进行统一识别分析时,不仅工作量巨大,效率较低且需要的设备较多,造成使用成本较大的问题。
优选的,对比模块(7)通过以下公式将人脸信息与本地数据库(8)中的信息进行对比:
Figure BDA0002567414530000121
其中,I(X,Y)为将人脸信息与本地数据库(8)中的信息的相似度,x为人的脸部某个部位信息特征,取值范围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眉毛,y为对应的本地数据库(8)中相对应部位的信息特征,取值范围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眉毛,p(x,y)为脸型轮廓信息特征,p(x)为人的实际脸型轮廓信息特征,p(y)为对应的本地数据库(8)中人脸轮廓信息特征。
若计算得出I(X,Y)的取值范围为(99.3%;100%),则对比模块认定对比结果为匹配,控制室继续步骤五中的其余动作;
若计算得出I(X,Y)的取值范围小于99.3%,则对比模块认定对比结果为不匹配,控制室继续步骤六中的其余动作。
本发明通过设置相关的算法将人脸信息与本地数据库(8)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有效控制匹配的精确度,确保匹配结果准确,提高安全性能。而且相关的人脸数据信息能够存储起来,形成大的数据库,方便识别管理系统实时更新数据和提高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包括采集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电性连接有敏捷控制器(2),所述敏捷控制器(2)分别双向电性连接有检测模块(3)和信号转换器(4),所述信号转换器(4)双向电性连接有可编PLC控制器(5),所述可编PLC控制器(5)双向电性连接有执行机构(6),所述检测模块(3)双向电性连接有本地对比模块(7),所述本地对比模块(7)双向电性连接有本地数据库(8);
所述本地对比模块(7)分别电性连接有数据备份模块(9)和数据同步模块(10),所述数据同步模块(10)数据连接有云端服务器(11),所述云端服务器(11)电性连接有控制室(12),所述控制室(12)双向电性连接有远程数据库(13),所述控制室(12)电性连接有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4),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4)分别电性连接有智能移动终端(15)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与信号转换器(4)电性连接,
所述执行机构(6)包括有固定门框(61),所述固定门框(61)的内壁分别铰接有第一防护门(62)和第二防护门(63),所述第一防护门(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遮挡板(64),所述遮挡板(6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板(65),所述固定门框(6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插接槽(66),所述插接槽(66)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安装孔(67),所述安装孔(6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接近开关(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包括有动态采集和静态采集,所述采集模块(1)为摄像头,所述敏捷控制器(2)包括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有电子标签或GPS定位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备份模块(9)电性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本地数据库(8)包括有本地动态人脸库和本地静态人脸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同步模块(10)包括有无线网络实体,所述无线网络实体包括4G/WIFI/5G,所述远程数据库(13)包括有远程动态人脸库和远程静态人脸库,所述控制室(12)包括有远程对比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门(63)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子锁(69)和通电开关(610),所述通电开关(610)通过电线与电子锁(69)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接近开关(68)通过电线分别与电子锁(69)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采集模块(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信号转换器(4)和可编PLC控制器(5)均固定安装有固定门框(61)的内壁,所述电子锁(69)通过电线与可编PLC控制器(5)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门框(6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锁定管(611),所述锁定管(6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612),所述第一活塞(6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杆(613),所述锁紧杆(61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定管(611)的表面,所述锁紧杆(613)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614),所述第一弹簧(6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612)的表面和锁定管(61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门(62)的下表面固定开设有锁定孔(615),所述锁紧杆(613)的一端延伸至锁定孔(615)的内壁,所述锁紧杆(613)的表面与锁定孔(615)的内壁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门框(6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加压管(616),所述加压管(616)的内壁固定连通有连接管(617),所述连接管(6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定管(611)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6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618),所述第二活塞(6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柱(619),所述加压柱(61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门框(61)的内壁,所述加压柱(619)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620),所述第二弹簧(62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618)的表面和加压管(616)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压柱(6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板(621),所述加压管(616)、连接管(617)和锁定管(611)的内壁均设置有液压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方法为:步骤一、将固定门框(61)固定安装在居民楼道进出单元通道内,然后将第一防护门(62)和第二防护门(63)与固定门框(61)铰接安装,第一防护门(62)位于楼道外,第二防护门(63)位于楼道内,然后将采集模块(1)摄像头固定安装在位于承重板(621)上方的固定门框(61)的一侧内壁,然后将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信号转换器(4)和可编PLC控制器(5)均固定安装在固定门框(61)的一侧内壁,然后将第二防护门(63)上的电子锁(69)分别与可编PLC控制器(5)和接近开关(68)电性连接;
步骤二、在居民楼内的居民需要通过楼道通道出去时,只需要通过通电开关(610)将电子锁(69)通电后打开第二防护门(63)进入固定门框(61)内,关闭第二防护门(63),再打开第一防护门(62)即可;
步骤三、在居民需要通过通道进入时,只需要先打开第一防护门(62),进入固定门框(61)内后,将第一防护门(62)关闭,第一防护门(62)上的插接板在磁铁板(65)的作用力下与插接槽(66)的内壁插接,磁铁板(65)的表面与接近开关(68)接近,接近开关(68)发出电信号,电子锁(69)通电,然后居民站立在承重板(621)上,承重板(621)在重力作用力向下运动,带动加压柱(619)和第二活塞(618)向下运动,挤压推动加压管(616)内的液压油通过连接管(617)进入锁定管(611)内,推动第一活塞(612)向上运动,带动锁紧杆(613)进入锁定孔(615)内,对第一防护门(62)进行锁定,同时居民面对采集模块(1)的摄像头进行人脸特征采集;
步骤四、采集模块(1)将人脸特征采集完成后将信息传递给敏捷控制器(2),敏捷控制器(2)控制检测模块(3),对信息进行检测后传递给本地对比模块(7),本地对比模块(7)调取本地数据库(8)中的本地动态人脸库和本地静态人脸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当信息对比符合时,敏捷控制器(2)通过信号转换器(4)将信息传递给可编PLC控制器(5),可编PLC控制器(5)控制执行机构(6)中的电子锁(69)打开,然后打开第二防护门(63)后,居民进入;
步骤五、当人脸特征信息通过本地对比模块(7)与本地数据库(8)中信息对比不匹配时,敏捷控制器(2)控制本地对比模块(7)将信息传递给数据同步模块(10),数据同步模块(10)通过无线网络实体将人脸特征信息和定位信息传递到云端服务器(11),然后传递到控制室(12),控制室(12)通过远程对比模块调取远程数据库(13)中的远程动态人脸库和远程静态人脸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当远程对比模块将人脸特征信息对比完成符合后,控制室(12)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4)将信号传递出去,然后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6)接收信号后通过信号转换器(4)将信息传递到可编PLC控制器(5),可编PLC控制器(5)控制执行机构(6)中的电子锁(69)打开,然后居民通过打开第二防护门(63)进入;
步骤六、当人脸特征信息通过远程对比模块对比后,不符合特征匹配时,控制室(12)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4)将位置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15),提示管理人员实地查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比模块(7)通过以下公式将人脸信息与本地数据库(8)中的信息进行对比:
Figure FDA0002567414520000051
其中,I(X,Y)为将人脸信息与本地数据库(8)中的信息的相似度,x为人的脸部某个部位信息特征,取值范围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眉毛,y为对应的本地数据库(8)中相对应部位的信息特征,取值范围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眉毛,p(x,y)为脸型轮廓信息特征,p(x)为人的实际脸型轮廓信息特征,p(y)为对应的本地数据库(8)中人脸轮廓信息特征;
若计算得出I(X,Y)的取值范围为(99.3%;100%),则对比模块认定对比结果为匹配,控制室继续步骤五中的其余动作;
若计算得出I(X,Y)的取值范围小于99.3%,则对比模块认定对比结果为不匹配,控制室继续步骤六中的其余动作。
CN202010634344.3A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Withdrawn CN111784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4344.3A CN111784898A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4344.3A CN111784898A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898A true CN111784898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58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4344.3A Withdrawn CN111784898A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48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9492A (zh) * 2021-04-16 2021-07-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4166Y (zh) * 2000-04-17 2001-01-10 张念兴 防尾随安全门
CN102877762A (zh) * 2012-09-07 2013-01-16 上海北强电子有限公司 弧形自动门
CN205750940U (zh) * 2016-05-10 2016-11-30 湖南银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门互锁联动装置
CN109209114A (zh) * 2018-09-13 2019-01-15 屠建松 一种开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625308U (zh) * 2019-05-13 2019-11-12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家庭安防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4166Y (zh) * 2000-04-17 2001-01-10 张念兴 防尾随安全门
CN102877762A (zh) * 2012-09-07 2013-01-16 上海北强电子有限公司 弧形自动门
CN205750940U (zh) * 2016-05-10 2016-11-30 湖南银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门互锁联动装置
CN109209114A (zh) * 2018-09-13 2019-01-15 屠建松 一种开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625308U (zh) * 2019-05-13 2019-11-12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家庭安防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9492A (zh) * 2021-04-16 2021-07-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9428U (zh) 多识别方式智能门禁控制系统
CN201111180Y (zh) 一种出入控制设备
CN108280910B (zh) 一种智能建筑用楼宇门禁联动控制系统
CN111009063A (zh)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安防系统
CN108205869A (zh)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US11539922B2 (en) Point-to-point visual communications in a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CN110164014A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109118617A (zh)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门禁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CN112150684A (zh) 工作票和操作票关联的变电站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CN207867580U (zh)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门
CN111784898A (zh)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集成管理系统
CN111754669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CN106586731A (zh) 一种访客识别系统、方法以及一种猫眼
CN21395813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管理的门禁系统
CN111612943A (zh)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
CN205050226U (zh) 一种智能安防门禁系统
CN209373685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非配合式门禁装置
CN106296893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智能门禁监控系统
CN202495101U (zh) 静脉识别安全通道系统
CN115909567A (zh) 一种门禁新式互锁系统
CN213582292U (zh) 一种人脸识别公租房智能锁
Masykuroh et al. Prototype smart door lock by using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arduino uno
CN11154011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电站安全生产人脸识别管理系统
CN220627111U (zh) 一种机房门禁自动监测控制装置
CN216014352U (zh) 一种油库车辆门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