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4514B -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4514B
CN111784514B CN202010916618.8A CN202010916618A CN111784514B CN 111784514 B CN111784514 B CN 111784514B CN 202010916618 A CN202010916618 A CN 202010916618A CN 111784514 B CN111784514 B CN 111784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user
credential
transfer
vou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66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4514A (zh
Inventor
刘照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Commerce 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Commerce 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Commerce 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Commerce 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66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4514B/zh
Priority to CN202110169037.7A priority patent/CN112907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4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4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通过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由若干台计算设备共同参与“记账”,共同维护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每台计算设备可以参与数据库记录、并且各计算设备之间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同步的特性,使得区块链技术已在众多的领域中广泛的进行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
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可选地,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中包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可选地,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通过以下方式创建:
获取发布至所述区块链上的所述第一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创建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
调用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创建程序,基于所述转移路径创建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交易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可选地,所述区块链还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处理平台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发起的资源凭证生成请求;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包含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提交的资源兑换请求;
在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提交的资源兑换请求之后,还包括:
检测是否到达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
若否,则根据所述资源兑换有效期与接收所述资源兑换请求的时间点间的时间差,计算待扣减资源额度;
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待兑换资源额度,基于所述待扣减资源额度,对与所述待兑换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进行资源额度扣减,并将扣减后的剩余额度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发送的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
基于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生成包含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可选地,所述生成包含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二资源凭证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大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保证资源存储提示;
在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将所述第一用户转入的与所述第二资源凭证中额度相对应的资源作为保证资源,存储至所述第一用户申请开通的保证资源存储空间。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达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将所述保证资源存储空间中的所述保证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发送的资源划分请求,所述资源划分请求中包含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
基于所述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所述相应资源额度进行划分;
基于划分结果生成包含所述待分配资源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包含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
在确定所述可用授信额度大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待结算资源额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结算资源额度生成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或,
在确定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的额度值小于等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待结算资源额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生成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
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转移模块,被配置为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实现了调用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以根据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中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实现资源凭证的流转,有利于提高凭证流转的效率,并且,在通过凭证转移智能合约进行凭证流转的过程中,凭证流转记录以及凭证流转结果均可存储于区块链中,利用区块链链中数据的公开性以及不可篡改性,有利于保证提高上链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凭证流转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记账凭证的流转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流场景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应用于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包括步骤102至步骤106。
步骤102,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
具体的,所述第一客户端为第一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等;
所述可用授信额度即可用的授信资源额度,第一用户可通过借贷的方式使用所述可用授信额度,并在预设时长内进行资源偿还即可,具体的借贷方式即由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向业务处理平台发送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业务处理平台根据第一用户申请借贷的资源额度(待结算资源额度)生成包含相应资源额度的资源凭证,并将资源凭证返回至第一客户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数据资源、计算资源或虚拟资源等;所述业务处理平台可以为银行,所述银行可以是同一银行,或存在业务合作的多个银行;所述资源凭证相当于是记账凭证,通过资源凭证记载第一用户的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应借、应贷)和资源额度等信息。
另外,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业务处理平台可以是区块链节点,即所述区块链还包括业务处理平台节点,通过业务处理平台节点生成第一资源凭证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发起的资源凭证生成请求;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包含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包含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
在确定所述可用授信额度大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待结算资源额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结算资源额度生成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或,
在确定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的额度值小于等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待结算资源额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生成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
具体的,业务处理平台节点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发起的资源凭证生成请求后,根据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其中,所述可用授信额度为可用授信总额中剩余的可用额度,例如,若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总额为10W,其中,有3W额度已生成资源凭证,则可用授信额度即为剩余的7W额度。
确定可用授信额度后,需确定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待结算资源额度与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的大小关系,若待结算资源额度小于或等于可用授信额度,则根据所述待结算资源额度生成包含所述待结算资源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若待结算资源额度大于可用授信额度,则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生成包含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
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可根据第一用户的信用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若信用信息为信用等级,则信用等级与可用授信额度呈正相关,第一用户的信用等级越高,则表明所述第一用户的信用度越高,其可用授信额度则越高。
实际应用中,第一用户在需要向第二用户进行资源结算的情况下,第一用户可通过第一客户端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发起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以基于业务处理平台节点生成的第一资源凭证完成对第二用户的资源结算,若所述资源为资金,第一用户可通过向第二用户流转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所述待结算资源额度即待支付资金额度。
区块链节点在接收到第一用户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后,可调用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以实现凭证转移。
步骤104,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具体的,区块链应用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之上的、和业务逻辑紧密相关的业务逻辑程序。
智能合约是一段代码和数据的集合,也叫“可编程合约”,即通过程序编码定义合约,预设执行条件,当触发执行条件时执行行为。其中的“智能”是执行上的智能,也就是说达到某个预设条件,合约自动执行。智能合约的本质是一些执行任务的集合,当满足合约中的触发条件或者预置条件后,会按照事先定义好的执行任务进行执行,一般情况下,执行任务可包括操作和交易,交易的执行由区块链节点发起,并对执行结果进行签名。
区块链节点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后,根据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并根据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进行资源凭证转移。
具体实施时,在调用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之前,需先构建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凭证转移智能合约构建完成并得到其他区块链节点的共识之后,可将其部署于区块链并调用,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构建以及共识过程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获取发布至所述区块链上的所述第一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创建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
调用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创建程序,基于所述转移路径创建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交易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具体的,获取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后,可基于凭证存储账户创建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并通过调用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创建程序,基于所述转移路径创建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等网络或共识算法的方式将凭证转移智能合约扩散到区块链节点,对等网络是指对等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在对等者之间分配任务和工作负载的分布式应用架构,是对等计算模型在应用层形成的一种组网或网络形式,其特点包括非中心化、可扩展性和高性价比等;
凭证转移智能合约通过网络扩散至区块链的每个区块链节点上,每个区块链节点对存入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进行有效性验证,有效性验证成功即达成共识,共识是区块链采用的一种在参与者之间无需相互认知并且无需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由区块链节点完成对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鉴定和验证过程,只有共识通过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才会被写入区块并存储到区块链中。
另外,共识是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过程,通过对凭证转移智能合约进行有效性验证,保证了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真实性,验证通过即达成共识后,将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存储于区块链节点,保证了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不可篡改。
步骤106,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具体的,由于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本质是一些执行任务的集合,当满足合约中的触发条件或者预置条件后,会按照事先定义好的执行任务进行执行。
实际应用中,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会定时遍历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状态、事务以及触发条件,以判断凭证转移智能合约是否达到执行条件。若凭证转移智能合约达到执行条件,则从区块链中读取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对应的业务信息,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一致性验证,也就是进行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再一次共识,证明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中的信息没有被篡改过。
具体实施时,由于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中包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因此,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即基于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区块链节点在接收第一用户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并通过对其进行解析确定满足凭证转移智能合约执行条件的情况下,调用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并执行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以实现按照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将所述第一资源转移凭证由第一用户转移至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第二用户接收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后,可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验证,具体可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凭证发行方(第一用户)以及合作的业务处理平台(银行)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存储,并在到达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后,第二用户可基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申请进行资源兑换;或者,
在检测到达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后,若未接收到第二用户发送的资源兑换请求,则由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将与第一资源凭证中待兑换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仅仅是一个记账凭证,第一用户通过向第二用户流转资源凭证的方式即可实现资源结算,第二用户可基于所述资源凭证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进行资源兑换,而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无需进行实际的资源转移。
以所述资源为资金为例,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为第一记账凭证,所述业务处理平台节点为银行终端节点,第一用户为买方,第二用户为卖方,第一用户向第二用户购买商品后,可向银行终端节点发起记账凭证生成请求,以通过向第二用户发送记账凭证的方式代替实际的资金支付;第二用户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记账凭证后,可基于所述记账凭证向银行终端节点发送资金兑换请求,以获取向所述第一用户销售商品后所应收取的相关费用。
另外,本说明书实施例仅以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进行示意性说明,实际应用中,资源凭证可在多个用户之间进行流转。
以所述资源为资金为例,具体的凭证流转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的银行即为业务处理平台,银行A、银行B以及银行C可以是同一银行,可以是同一银行的不同分行或存在业务合作的不同银行,图2中的一级流转方、二级流转方、三级流转方、……、N级流转方即为不同的用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银行A给予一级流转方一定的授信额度。
一级流转方基于授信额度向银行A申请开第一记账凭证。
步骤2,一级流转方将第一记账凭证流转至二级流转方。
步骤3,二级流转方将第一记账凭证流转至三级流转方。
步骤4,银行B给予三级流转方一定的授信额度。
三级流转方可基于授信额度向银行B申请开第二记账凭证。
步骤5,三级流转方将第一记账凭证和第二记账凭证组合流转至四级流转方。
四级流转方接收到第一记账凭证和第二记账凭证后,仍可将第一记账凭证和第二记账凭证向其他流转方进行流转,并且所述二级流转方、三级流转方以及四级流转方均可作为N级流转方(N为大于1的正整数),N级流转方接收到记账凭证后,可基于记账凭证向银行C进行资金兑换。
步骤6,N级流转方基于记账凭证向银行C兑付资金。
具体的,N为大于1的正整数,二级流转方、三级流转方以及四级流转方均可作为N级流转方,以N等于四为例,四级流转方接收到第一记账凭证和第二记账凭证后,并在确定到达所述第一记账凭证或第二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后,可基于第一记账凭证或第二记账凭证向银行申请进行资金兑换。
另外,第一用户接收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后,可申请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进行修改,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发送的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
基于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生成包含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具体的,由于每个第一用户将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二用户后,第二用户可基于资源凭证进行资源兑换,因此,为保证第二用户的相关权益,可在每个记账凭证中均设置资源兑换有效期,业务处理平台节点为第一用户生成的第一资源凭证中携带的资源兑换有效期为初始有效期,第一用户在向第二用户进行凭证流转之前,若需对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进行修改,则可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发送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基于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兑换有效期以及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额度为第一用户生成第二资源凭证;或者,
第二用户接收到第一资源凭证,并需将第一资源凭证流转至其他用户的情况下,同样可基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发送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业务处理平台节点根据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以及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额度重新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新的资源凭证。
在资源凭证中设置资源兑换有效期,确保了持有资源凭证的用户的回款确定性,另外,用户将资源凭证进行流转之前,可对资源凭证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进行修改,保证了所述资源凭证的高可用性。
进一步的,在确定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大于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需将第二用户的部分资源作为保证资源进行存储,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大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保证资源存储提示;
在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将所述第一用户转入的与所述第二资源凭证中额度相对应的资源作为保证资源,存储至所述第一用户申请开通的保证资源存储空间。
具体的,若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为期限A,第一用户需将期限A调整为期限B(期限B晚于期限A),其中,将资源兑换有效期进行调整,并且调整后的有效期变长的这种情况就属于凭证错配,由于第一用户将第一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二用户,并在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第一用户需将与第一资源凭证中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同样,第二用户将第一资源凭证或第二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三用户。
若不存在凭证错配的情况,则在第一用户将第一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将第一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三用户,并且在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第一用户需将与第一资源凭证中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第三用户的资源账户;
若存在凭证错配的情况,则在第一用户将第一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二用户后,第二用户申请将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A修改为资源兑换有效期B,并基于修改后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生成第二资源凭证,并由第二用户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三用户,由于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A早于第二资源凭证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B,则在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A到达后,第一用户需将与第一资源凭证中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并在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B到达后,第二用户需将与第二资源凭证中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第三用户的资源账户,为避免在资源兑换有效期B未到达前,第二用户将资源账户中第一用户转入的资源消耗,因此,需将第一用户转入的资源作为保证资源存储于保证资源存储账户。
以所述资源为资金为例,二级流转方在接收到一级流转方发送的第一记账凭证的情况下,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为1个月(若凭证从一级流转方开始流转之日为8月30日,则有效期限变为9月30日),资金额度为5W,若二级流转方需对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进行修改,则二级流转方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发送记账凭证生成请求,请求将所述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改为2个月(有效期限变为10月30日),在接收到业务处理平台节点根据所述记账凭证生成请求生成的第二记账凭证后,将所述第二记账凭证流转至三级流转方,由于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限为9月30日,因此,在第一记账凭证的资金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由第一用户向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转入相应额度的资金,转入的资金额度与第一记账凭证中的相应资金额度相等,由于未到达第二记账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因此,第二用户收到第一用户转入的资金后,需将这部分资金存入保证金账户。
在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大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第一用户需存储一定额度的保证资源,确保了持有资源凭证的用户的回款确定性。
此外,在检测到达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将所述保证资源存储空间中的所述保证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如前所述,在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第二用户需将与第一资源凭证或第二资源凭证中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第三用户的资源账户,并且若存在凭证错配的情况,由于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限为9月30日,早于第二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限10月30日,因此,在第一记账凭证的资金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由第一用户向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转入相应额度的资金,转入的资金额度与第一记账凭证中的相应资金额度相等,由于未到达第二记账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因此,第二用户收到第一用户转入的资金后,需将这部分资金存入保证金账户,并在到达第三记账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10月30日后,将这部分保证金转入第三用户的资金账户。
具体实施时,第一用户接收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后,可申请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拆分,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发送的资源划分请求,所述资源划分请求中包含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
基于所述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所述相应资源额度进行划分;
基于划分结果生成包含所述待分配资源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具体的,第一用户在接收到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发送的第一资源凭证后,可将第一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二用户,以实现资源结算,若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间的待结算资源(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与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额度相等,则可直接将第一资源凭证流转至第二用户,若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间的待结算资源额度小于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额度,则可对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额度进行划分,即根据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业务处理数据中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发送针对第一资源凭证中资源额度的划分请求;
业务处理平台节点接收资源划分请求后,根据所述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资源额度进行划分并生成包含所述待分配资源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仍以所述资源为资金为例,用户A基于银行的授信额度向区块链中的银行节点提交记账凭证生成请求,并将银行返回的第一记账凭证存储于记账账户,用户A基于所述第一记账凭证向用户B进行记账凭证流转的过程中,若用户A与用户B间的待支付资金额度与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额度相等,则可直接将第一记账凭证流转至用户B,若用户A与用户B间的待支付资金额度小于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额度,则可对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额度进行拆分(划分),即根据用户A与用户B的业务处理数据中待支付资金的资金额度,向银行发送针对第一记账凭证中资金额度的拆分请求,并将拆分后的第二记账凭证流转至用户B,用户B同样将第二记账凭证存储于记账账户,在第二记账凭证的资金兑付有效期到达后,用户B可向银行进行资金兑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记账凭证的流转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级流转方的授信额度为200W,三级流转方的授信额度为100W,一级流转方可向银行发送记账凭证生成请求,生成资金额度为10W、资金兑换有效期为1个月的第一记账凭证。
一级流转方在接收到银行发送的第一记账凭证的情况下,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为1个月(若凭证从一级流转方开始流转之日为8月30日,则有效期限变为9月30日),资金额度为10W,若一级流转方需对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额度进行划分,则一级流转方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发送记账凭证生成请求,请求将所述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额度10W划分为两个5W,资金兑换有效期不变,在接收到业务处理平台节点根据所述记账凭证生成请求生成的第二记账凭证后,可将第二记账凭证流转至二级流转方;
若二级流转方需对第二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进行修改,则二级流转方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发送记账凭证生成请求,请求将所述第二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改为2个月(有效期限变为10月30日),在接收到业务处理平台节点根据所述记账凭证生成请求生成的第三记账凭证后,将所述第三记账凭证流转至三级流转方,由于第二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限为9月30日,因此,在第二记账凭证的资金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由第一用户向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转入相应额度的资金,转入的资金额度与第二记账凭证中的相应资金额度相等,由于未到达第三记账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因此,第二用户收到第一用户转入的资金后,需将这部分资金存入保证金账户,并在到达第三记账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10月30日后,将这部分保证金转入第三用户的资金账户。
另外,三级流转方在接收到第三记账凭证后,还可将银行为其生成的第四记账凭证(资金额度为10W,资金兑换有效期为1个月)与第三记账凭证进行组合生成第五记账凭证(资金额度为15W,资金兑换有效期为3个月)并流转至其他用户,用户将资源凭证进行流转之前,可对资源凭证中的资源进行划分,保证了所述资源凭证的高可用性。
具体实施时,第二用户接收第一资源凭证后,可基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资源兑换,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提交的资源兑换请求;
在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进一步的,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提交的资源兑换请求之后,还包括:
检测是否到达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
若否,则根据所述资源兑换有效期与接收所述资源兑换请求的时间点间的时间差,计算待扣减资源额度;
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待兑换资源额度,基于所述待扣减资源额度,对与所述待兑换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进行资源额度扣减,并将扣减后的剩余额度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具体的,第二用户接收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后,可基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申请进行资源兑换,由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存在资源兑换有效期,在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第一用户需将与第一资源凭证中相应额度的资源转入在业务处理平台节点开通的资源账户,然后,第二用户即可基于第一资源凭证向业务处理平台节点申请资源兑换,若第二用户在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申请资源兑换,则无需对第二用户进行资源扣减,若第二用户在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前申请资源兑换,由于第一用户未将与第一资源凭证中相应额度的资源转入业务处理平台节点的资源账户,因此,若第二用户提前进行资源兑换,则需支付一定额度的待扣减资源。
实际应用中,待扣减资源的额度可根据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与接收所述资源兑换请求的时间点间的时间差确定,时间差的大小与待扣减资源的额度呈正相关,具体的确定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区块链中包含三个业务处理平台节点(银行终端节点)以及一个不同于业务处理平台节点的区块链节点,但实际应用中,区块链中包含的业务处理平台节点以及其他区块链节点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业务处理平台节点用于接收凭证生成请求、凭证拆分请求或资源兑换请求,区块链节点用于接收凭证转移请求,凭证生成过程、凭证拆分过程以及资源兑换过程也均可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实现,实现过程与前述资源凭证转移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A基于银行的授信额度向银行终端节点提交记账凭证生成请求,并将银行终端节点返回的第一记账凭证存储于记账账户,用户A基于所述第一记账凭证向用户B进行记账凭证流转的过程中,若用户A与用户B间的待支付资金额度与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额度相等,则可直接将第一记账凭证流转至用户B,若用户A与用户B间的待支付资金额度小于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额度,则可对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额度进行拆分(划分),即根据用户A与用户B的业务处理数据中待支付资金的资金额度,向银行终端节点发送针对第一记账凭证中资金额度的拆分请求,并将拆分后的第二记账凭证流转至用户B,用户B同样将第二记账凭证存储于记账账户,在第二记账凭证的资金兑付有效期到达后,用户B可向银行进行资金兑付。
在用户A或用户B请求延长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则需在虚拟保证金账户存储部分保证金,例如,用户A持有第一记账凭证,用户A申请延长第一记账凭证中的资金兑换有效期,银行终端节点基于该申请生成第二记账凭证,用户A将第二记账凭证转移至用户B的同时,在虚拟保证金账户存入一定额度的保证金,并且存储在虚拟保证金账户的保证金用户A无法使用,在第二记账凭证的资金兑换有效期到达后,由银行将保证金转入用户B的资金账户。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流场景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用户在向网络货运平台发起托运请求后,网络货运平台向司机进行派单,司机根据网络货运平台所派发的订单进行货物运输,运输完成后,基于所述订单生成订单回执,网络货运平台根据所述订单回执与用户进行对账,用户根据对账结果向网络货运平台进行资金结算,具体为将银行终端节点(记账凭证中心)生成的第一记账凭证流转至网络货运平台的方式完成对网络货运平台的结算,网络货运平台接收到第一记账凭证后,可通过记账凭证中心对所述第一记账凭证进行拆分,并通过将拆分生成的第二记账凭证流转至司机,以完成司机端的运费结算,司机端收到第二记账凭证后,可基于第二记账凭证向记账凭证中心进行资金兑换,记账凭证中心可将记账凭证生成信息、记账凭证流转信息、记账凭证拆分信息以及资金兑换信息等上传至区块链。
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实现了调用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以根据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中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实现资源凭证的流转,有利于提高凭证流转的效率,并且,在通过凭证转移智能合约进行凭证流转的过程中,凭证流转记录以及凭证流转结果均可存储于区块链中,利用区块链链中数据的公开性以及不可篡改性,有利于保证提高上链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通过用户的信用为其发放一定的可用授信额度,用户可基于可用授信额度请求业务处理平台节点为其生成资源凭证,以通过资源凭证实现业务结算,利用资源凭证确保了第二用户的回款确定性,利用所述资源凭证的流通作用,有利于使得用户的资源短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实施例,图6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02,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
调用模块604,被配置为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转移模块606,被配置为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可选地,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中包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
相应的,所述转移模块606,包括:
转移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可选地,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通过以下方式创建:
获取发布至所述区块链上的所述第一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创建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
调用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创建程序,基于所述转移路径创建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交易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
资源凭证生成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发起的资源凭证生成请求;
第一资源凭证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包含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
资源兑换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提交的资源兑换请求;
资源转移模块,被配置为在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是否到达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
若所述检测模块的运行结果为否,则运行计算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资源兑换有效期与接收所述资源兑换请求的时间点间的时间差,计算待扣减资源额度;
扣减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待兑换资源额度,基于所述待扣减资源额度,对与所述待兑换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进行资源额度扣减,并将扣减后的剩余额度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发送的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
兑换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生成包含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大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保证资源存储提示;
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将所述第一用户转入的与所述第二资源凭证中额度相对应的资源作为保证资源,存储至所述第一用户申请开通的保证资源存储空间。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
资源转移模块,被配置为在检测到达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将所述保证资源存储空间中的所述保证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还包括:
资源划分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发送的资源划分请求,所述资源划分请求中包含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
资源划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所述相应资源额度进行划分;
凭证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划分结果生成包含所述待分配资源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可选地,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生成模块,包括:
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
第一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可用授信额度大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待结算资源额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待结算资源额度生成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或,
第二生成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的额度值小于等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待结算资源额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生成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7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7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7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710和处理器720。处理器720与存储器710通过总线730相连接,数据库7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700还包括接入设备740,接入设备740使得计算设备7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7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7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7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7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7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7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7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710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7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用于实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用于实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
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凭证划分请求,根据所述凭证划分请求中携带的第二待结算资源额度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划分,生成与所述第二待结算资源额度对应的第二资源凭证并返回,其中,所述第二待结算资源额度小于所述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资源凭证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生成包含所述第二待结算资源额度第三资源凭证;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凭证转移请求,所述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三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三用户;
响应于所述凭证转移请求,将所述第三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三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中包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通过以下方式创建:
获取发布至所述区块链上的所述第一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以及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创建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凭证转移的转移路径;
调用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创建程序,基于所述转移路径创建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所述区块链还包括至少一个业务处理平台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客户端发起的资源凭证生成请求;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所述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包含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提交的资源兑换请求;
在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提交的资源兑换请求之后,还包括:
检测是否到达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
若否,则根据所述资源兑换有效期与接收所述资源兑换请求的时间点间的时间差,计算待扣减资源额度;
确定所述第一资源凭证中的待兑换资源额度,基于所述待扣减资源额度,对与所述待兑换资源额度相对应的资源进行资源额度扣减,并将扣减后的剩余额度的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发送的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
基于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生成包含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所述生成包含所述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二资源凭证之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大于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用户发送保证资源存储提示;
在所述第一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到达后,将所述第一用户转入的与所述第二资源凭证中额度相对应的资源作为保证资源,存储至所述第一用户申请开通的保证资源存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达所述第二资源凭证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的情况下,将所述保证资源存储空间中的所述保证资源转入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账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针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发送的资源划分请求,所述资源划分请求中包含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
基于所述待分配资源的资源额度,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包含的相应资源额度进行划分;
基于划分结果生成包含所述待分配资源的第二资源凭证,并将所述第二资源凭证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所述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包含相应资源额度的第一资源凭证,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
在确定所述可用授信额度大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生成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或,
在确定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的额度值小于等于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可用授信额度生成所述第一资源凭证并返回。
1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用户通过第一客户端提交的资源凭证转移请求,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二用户,所述第一资源凭证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可用授信额度与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的大小关系生成;
调用模块,被配置为调用与所述资源凭证转移请求对应的凭证转移智能合约;
第一转移模块,被配置为在监听到满足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的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凭证转移智能合约声明的凭证转移逻辑,将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凭证划分请求,根据所述凭证划分请求中携带的第二待结算资源额度对所述第一资源凭证进行划分,生成与所述第二待结算资源额度对应的第二资源凭证并返回,其中,所述第二待结算资源额度小于所述第一待结算资源额度;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资源凭证生成请求,根据所述资源凭证生成请求中的资源兑换有效期,生成包含所述第二待结算资源额度第三资源凭证;
第四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凭证转移请求,所述凭证转移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三资源凭证转移至第三用户;
第二转移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凭证转移请求,将所述第三资源凭证转移至所述第三用户的凭证存储账户。
13.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16618.8A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1784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618.8A CN111784514B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202110169037.7A CN112907353A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618.8A CN111784514B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9037.7A Division CN112907353A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514A CN111784514A (zh) 2020-10-16
CN111784514B true CN111784514B (zh) 2021-02-26

Family

ID=7276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9037.7A Pending CN112907353A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202010916618.8A Active CN111784514B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9037.7A Pending CN112907353A (zh) 2020-09-03 2020-09-03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90735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4194A (zh) * 2020-11-02 2021-01-05 立旃(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授权方法及装置
CN112418882B (zh) * 2020-11-10 2022-08-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流通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2685185A (zh) * 2020-12-30 2021-04-20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05613B (zh) * 2021-04-30 2023-02-2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tc收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326327B (zh) * 2021-06-15 2022-04-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凭证查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5277724B (zh) * 2022-07-27 2024-04-26 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6975158B (zh) * 2023-09-25 2024-01-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273712A (zh) * 2023-11-20 2023-12-22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权益凭证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5931B2 (ja) * 2007-06-08 2012-05-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債権管理装置、電子債権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72931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改电子凭证有效期的方法、服务器、终端和系统
CN106462836A (zh) * 2015-07-21 2017-02-22 深圳市银信网银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凭证的设置方法、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CN108629684A (zh) * 2018-05-09 2018-10-09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信用拆分流转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123754B1 (ko) * 2019-01-04 2020-06-16 에스케이 주식회사 블록체인 코인 기반의 상품권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458700A (zh) * 2019-06-19 2019-11-15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证生成方法、供应链金融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10910137A (zh) * 2019-11-22 2020-03-24 肖光昱 信用数字凭证流转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76562A (zh) * 2020-04-09 2020-07-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514A (zh) 2020-10-16
CN112907353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4514B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471984B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7128111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介して資産関連活動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0163590B (zh) 基于区块链的缴费代扣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026789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票据查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458631B (zh) 基于区块链的票据号码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202036434A (zh) 基於區塊鏈的轉帳方法、系統、計算設備及儲存媒體
Wright et al. SmartEdge: A smart contract for edge computing
WO2021017437A1 (zh) 基于区块链的票据核销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801649B (zh) 基于区块链的流量统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2001732A (zh) 业务处理系统、方法以及装置
CN111738724B (zh) 跨境资源转移真实性审核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008716A (zh) 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033370A (zh) 账户创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766854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商品交易方法和装置
Viriyasitavat et al. Augmenting cryptocurrency in smart supply chain
CN11411898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9146674A (zh) 一种动态匹配借款平台资金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11966503A (zh) 智能合约账户的存储空间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09492A (zh) 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015577A (zh) 一种智能合约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1681053A (zh) 一种收付链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67994B (zh) 一种智能合约的创建方法和装置
Saleh et al. Blockchain implementation to manage banking mobile payments.
Jin et al. A utxo-based sharding method for stableco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947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