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4481A -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4481A
CN111784481A CN202010769279.5A CN202010769279A CN111784481A CN 111784481 A CN111784481 A CN 111784481A CN 202010769279 A CN202010769279 A CN 202010769279A CN 111784481 A CN111784481 A CN 111784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user
code
service cod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92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4481B (zh
Inventor
张远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92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4481B/zh
Priority to CN202310869464.5A priority patent/CN1168434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4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4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5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wireless networ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出了一种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上述方法包括:获取本次扫码的支付渠道类型及业务码的图像信息;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其中,所述业务链接地址与预置的业务载体类型对应;根据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业务链接地址跳转至第一对象的业务地址,使得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减少服务端对应用程序的维护量,降低企业成本。

Description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其中,采用二维码等图像的方式进行扫码支付是比较常见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商家都可以在收款的位置显示商家自身的二维码,用户可以扫描该二维码以完成支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通过在服务端建立业务地址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一对一的映射关系,以及业务码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可以避免一个业务码对应一个应用程序的问题,由此可以减少服务端对应用程序的维护量,降低企业成本。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扫码下单方法,包括:
获取本次扫码的支付渠道类型及业务码的图像信息;
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其中,所述业务链接地址与预置的业务载体类型对应;
根据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业务链接地址跳转至第一对象的业务地址,使得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包括:
检测到用户用于创建订单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订单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用户的订单请求,并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支付渠道类型下的登录状态;
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获取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
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未登录,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并在收到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后,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业务码的业务码标识;
所述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业务码标识进行查询,得到与所述业务码标识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
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向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发起授权请求,以得到授权令牌;
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第二对象的授权令牌,根据所述授权令牌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用户用于对所述订单进行支付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支付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订单、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用户的支付请求发起支付交易。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码创建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链接地址;
接收第二对象的注册请求,生成第一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码包括业务码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
接收第三对象的配置请求,在所述第一业务码中配置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以生成第二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二业务码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二业务码跳转至与所述业务链接地址对应的业务地址,以进行下单业务。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码还包括所述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生成第二业务码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业务码标识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及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的关联关系进行存储。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扫码下单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次扫码的支付渠道类型及业务码的图像信息;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其中,所述业务链接地址与预置的业务载体类型对应;
下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业务链接地址跳转至第一对象的业务地址,使得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单模块还用于检测到用户用于创建订单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订单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用户的订单请求,并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支付渠道类型下的登录状态;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获取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未登录,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并在收到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后,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业务码的业务码标识;
所述下单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业务码标识进行查询,得到与所述业务码标识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
请求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向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发起授权请求,以得到授权令牌;
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第二对象的授权令牌,根据所述授权令牌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支付模块,用于检测到用户用于对所述订单进行支付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支付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订单、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用户的支付请求发起支付交易。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码创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链接地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对象的注册请求,生成第一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码包括业务码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
创建模块,用于接收第三对象的配置请求,在所述第一业务码中配置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以生成第二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二业务码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二业务码跳转至与所述业务链接地址对应的业务地址,以进行下单业务。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码还包括所述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码标识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及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的关联关系进行存储。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的第二~第四方面与本说明书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一致,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业务码创建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提供的扫码下单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业务码创建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扫码下单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目前,通常由服务端开发二维码,并可以交由商家使用,该二维码可以用于下单或者支付等业务;在实际应用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相关的应用程序扫描该二维码,调用对应的业务,例如,商城业务,由此可以进行下单或者支付等业务,其中,调用上述业务的载体可以是小程序或者H5页面。
然而服务端在开发二维码的过程中,由于目前支付的渠道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平台支付,可以通过电子钱包支付,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支付,此外,业务的载体也有多种,例如,可以是通过小程序进行,也可以在H5页面上进行,也可以通过其它形式;因此,结合上述支付渠道和业务载体类型,每个二维码都需要和上述支付渠道和业务载体类型进行绑定,而针对不同的商家,服务端需要维护不同的二维码,即对于每个商家,服务端都需要开发一个二维码及对应的应用程序,对于服务端来说,维护量巨大,不利于服务端的运营。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扫码下单方法及业务码创建方法。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参考图1,业务提供方100可以是提供业务码相关信息的第一对象,在具体实现时,该业务码可以用于下单,例如,在饭店内进行扫码点餐,也可以用于支付,例如,在超市进行扫码购物;该业务码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业务提供方100的业务链接地址以及业务提供方100的身份标识;该业务码相关信息可以用于向业务平台110发送,使得业务平台110可以根据该业务码相关信息生成业务码。业务推广方120可以向业务平台110注册业务码,并可以在注册到业务码后向商家130进行推广,使得商家130可以使用该业务推广方120推广的业务码,由此可以使得业务推广方120获得相应的佣金;商家130也可以直接向业务平台110申请业务码。用户140通过扫描商家130的业务码,以完成相应的下单或者支付业务。
图2为本说明书业务码创建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步骤101,获取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链接地址。
具体地,该服务器可以位于业务平台110中,首先可以由业务平台110获取该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链接地址;其中,该第一对象可以是上述业务提供方100,该应用程序标识可以用于标识与业务提供方100对应的的应用程序;由于在具体实现时,在业务平台110中会上线大量的业务提供方100的应用程序,以供业务推广方120进行选取和推广,因此,需要通过唯一的标识,以区分业务提供方100的应用程序。该业务链接地址可以用于标识业务提供方100的域名,示例性的,该业务链接地址可以是业务提供方100的商城的域名,也就是说,通过该业务链接地址可以链接到与业务提供方100对应的业务地址。
进一步地,该业务链接地址还可以与业务载体类型关联,示例性的,每个业务链接地址可以关联一个业务载体类型,例如,该业务链接地址对应的是小程序还是H5页面,即通过小程序还是H5页面跳转到该业务链接地址。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支付渠道创建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示例性的,支付平台A对应业务链接地址A,支付平台B对应业务链接地址B,也就是说,一个支付渠道可以对应一个业务链接地址,即可以根据支付渠道的数目创建同等数目的业务链接地址;由于支付渠道由扫码用户决定,因此可以根据用户确定的支付渠道跳转到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
步骤102,接收第二对象的注册请求,生成第一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码包括业务码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
具体地,业务平台110还可以接收第二对象的注册请求,以生成第一业务码,并可以将该第一业务码发送给该第二对象;其中,该第二对象可以是上述业务推广方120,该注册请求可以用于向业务平台110请求,以获得第一业务码,该第一业务码可以是二维码的形式,也可以是其它形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现时,该业务推广方120可以向业务平台110发送注册请求,其中,该注册请求可以包括业务推广方120选取的业务提供方100的相关信息,即该业务推广方120选取哪个业务提供方100的业务码进行推广;当业务平台110收到该注册请求后,可以根据业务推广方120选取的相关信息生成第一业务码,并可以将该第一业务码发送给业务推广方120,其中,该第一业务码可以包括该第一业务码的标识、业务提供方100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提供方100的业务链接地址;由于该第一业务码不包含商家130的应用程序标识,因此,该第一业务码只是一个临时的业务码,还不能被用户140用于扫码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平台110也可以在步骤101中获取到业务提供方100的相关信息后直接生成第一业务码,则步骤102中,业务平台110收到第二对象的注册请求后,可以直接将该第一业务码发送给业务推广方120,其中,该注册请求可以包括业务推广方120选取的第一业务码的标识。
可选地,该注册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因此,业务平台110在生成第一业务码时,还可以在第一业务码中添加该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即该第一业务码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其中,该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对象的身份。
步骤103,接收第三对象的配置请求,在所述第一业务码中配置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以生成第二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二业务码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二业务码跳转至与所述平台链接地址对应的业务地址,以进行下单业务。
具体地,业务平台110还可以接收第三对象的配置请求,以生成第二业务码,并可以将该第二业务码返回给第三对象;其中,该第三对象可以是上述商家130,该第二业务码可以是商家的业务码,用户140可以对该第二业务码进行扫码下单。
在具体实现时,业务推广方120在获取到第一业务码后,可以向商家130进行推广,若商家130同意接受该第一业务码后,可以向业务平台110发起对该第一业务码的配置请求,示例性的,该配置可以是在该第一业务码中添加该商家130的应用程序标识,其中,商家130的应用程序标识可以标识与商家130对应的应用程序,由此可以对第一业务码进行更新,即生成第二业务码,并可以将该第二业务码返回给商家130;其中,该第二业务码可以包括商家130的应用程序标识、业务码标识、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当商家130生成该第二业务码后,用户140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扫描该第二业务码,由此可以跳转与第二业务码中的业务链接地址对应的业务地址,以进行下单业务。
进一步地,当业务平台110生成第二业务码后,还可以将该第二业务码中的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第二业务码中的信息可以包括商家130的应用程序标识、业务码标识、业务提供方100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提供方100的业务链接地址等信息以及上述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图3为本说明书扫码下单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步骤201,获取本次扫码的支付渠道类型及业务码的图像信息。
具体地,用户140可以通过手持的移动终端对上述第二业务码进行扫描,以获取该第二业务码中的图像信息,其中,该图像信息可以包括业务码标识及与该第二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
进一步地,当用户140对第二业务码进行扫描前,还可以选取支付的渠道,示例性的,若用户140选取支付平台A进行支付,则可以选取支付平台A的应用程序扫描该第二业务码,若用户140选取支付平台B进行支付,则可以选取支付平台B的应用程序扫描该第二业务码。
步骤202,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其中,所述业务链接地址与预置的业务载体类型对应。
具体地,当用户140的手持移动终端对第二业务码进行扫码之后,可以获取到该第二业务码中的业务码标识及与该第二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其中,该业务链接地址可以对应预置的业务载体类型,示例性的,该业务链接地址对应的是小程序还是H5页面。
步骤203,根据所述支付类型及所述业务链接地址跳转至服务端的业务地址,使得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
具体地,该服务端可以是上述业务提供方100,其中,业务码中的业务链接地址可以是业务提供方100的域名。
在具体实现时,当上述移动终端通过扫码获取到平台链接地址后,结合用户140本次选取的支付渠道,可以跳转到上述服务端的业务地址,示例性的,假设通过小程序跳转到该平台链接地址,本次用户140选取的支付渠道为支付平台A,则与该平台链接地址对应的业务地址为支付平台A的小程序,即移动终端可以调用支付平台A的小程序,以完成本次下单或支付业务。
进一步地,当用户140通过扫码从当前的应用程序跳转到业务提供方100的业务地址后,还可以发起订单请求,示例性的,用户140可以在当前的业务提供方100的业务地址上进行点餐服务;当业务提供方100收到用户140的订单请求后,业务提供方100还可以检测用户140的登录状态;其中,该登录状态可以包括用户140是否在当前的应用程序中已登录,该当前应用程序可以是与支付平台对应的应用程序;示例性的,若用户140通过支付平台A的应用程序进行扫码,则业务提供方100检测用户140是否已在支付平台A的应用程序登录。
若检测到用户140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则业务提供方100可以直接获取用户140的授权信息,并可以根据用户140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完成下单任务,示例性的,以扫码点单为例,业务提供方100可以根据用户140的菜单生成结账单。
若检测到用户140的登录状态为未登录,则业务提供方100可以根据本次业务码的业务码标识向业务平台100发起查询,以获得与该业务码对应的商家130的应用程序标识,并可以根据该商家130的应用程序标识向该商家130的应用程序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商家130的授权,而商家130的应用程序收到业务提供方100的授权请求后,可以向业务提供方100返回授权信息,示例性的,该授权信息可以包括访问令牌;当业务提供方100收到商家130的访问令牌后,可以进一步对商家130的应用程序进行访问,由此可以向用户140发起授权请求,用户140收到业务提供方100的授权请求后,可以进行确认等相关操作,由此完成用户140的信息授权。
进一步地,当用户140获得订单后,还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发起支付,示例性的,用户140可以在手持的移动终端上对业务提供方100的业务地址中的订单进行点击支付,由此可以向业务提供方100发起支付请求;在具体实现时,业务提供方100收到用户140的支付请求后,业务提供方100可以直接创建支付交易;其中,创建支付交易的过程可以包括:业务提供方100向业务平台110发起创建支付交易请求,业务平台110收到创建支付交易请求后,可以创建对应的支付交易,可以为该支付交易分配相应的交易标识,并可以将该交易标识返回给业务提供方100,而业务提供方100收到该交易标识后,可以根据该交易标识、用户授权信息以及访问令牌调用步骤201中用户140本次选取的支付渠道,以完成支付。
图4为本说明书业务码创建装置4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装置4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41、接收模块42和创建模块43;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链接地址;
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第二对象的注册请求,生成第一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码包括业务码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
创建模块43,用于接收第三对象的配置请求,在所述第一业务码中配置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以生成第二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二业务码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二业务码跳转至与所述业务链接地址对应的业务地址,以进行下单业务。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业务码还包括所述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4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44;
存储模块44,用于将所述业务码标识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及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的关联关系进行存储。
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业务码创建装置可用于执行本说明书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图5为本说明书扫码下单装置5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5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51、解析模块52和下单模块53;
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本次扫码的支付渠道类型及业务码的图像信息;
解析模块52,用于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其中,所述业务链接地址与预置的业务载体类型对应;
下单模块53,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业务链接地址跳转至第一对象的业务地址,使得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下单模块53还可以用于检测到用户用于创建订单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订单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用户的订单请求,并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支付渠道类型下的登录状态;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获取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未登录,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并在收到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后,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解析模块52还可以用于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业务码的业务码标识;上述下单模块53可以包括:查询单元531、请求单元532及获取单元533;
查询单元531,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业务码标识进行查询,得到与所述业务码标识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
请求单元532,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向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发起授权请求,以得到授权令牌;
获取单元533,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第二对象的授权令牌,根据所述授权令牌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50还可以包括:支付模块54;
支付模块54,用于检测到用户用于对所述订单进行支付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支付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订单、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用户的支付请求发起支付交易。
应理解以上图4所示的业务码创建装置和图5所示的扫码下单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检测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以下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以下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下简称:FPGA)等。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以下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6为本说明书电子设备600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上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上述处理器调用上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本说明书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其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能够进行业务码创建或扫码下单的设备,例如:计算机或手机,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电子设备即为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移动终端或服务器。
图6示出了适用于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610,存储器63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630和处理器610)的通信总线640。
通信总线640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电子设备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6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存储器6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说明书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的程序/实用工具,可以存储在存储器630中,这样的程序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通常执行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通信接口62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图6中未示出)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上述网络适配器可以通过通信总线440与电子设备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6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以下简称: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6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30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说明书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以上各实施例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例如包括CPU、DSP、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包括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 Units;以下简称:N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ing;以下简称:ISP),该处理器还可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或逻辑处理硬件电路,如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技术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等。此外,处理器可以具有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说明书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上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以下简称: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下简称: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
在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扫码下单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获取本次扫码的支付渠道类型及业务码的图像信息;
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其中,所述业务链接地址与预置的业务载体类型对应;
根据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业务链接地址跳转至第一对象的业务地址,使得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包括:
检测到用户用于创建订单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订单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用户的订单请求,并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支付渠道类型下的登录状态;
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获取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
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未登录,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并在收到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后,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业务码的业务码标识;
所述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业务码标识进行查询,得到与所述业务码标识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
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向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发起授权请求,以得到授权令牌;
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第二对象的授权令牌,根据所述授权令牌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用户用于对所述订单进行支付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支付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订单、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用户的支付请求发起支付交易。
5.一种业务码创建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链接地址;
接收第二对象的注册请求,生成第一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码包括业务码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
接收第三对象的配置请求,在所述第一业务码中配置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以生成第二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二业务码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二业务码跳转至与所述业务链接地址对应的业务地址,以进行下单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业务码还包括所述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生成第二业务码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业务码标识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及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的关联关系进行存储。
8.一种扫码下单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次扫码的支付渠道类型及业务码的图像信息;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链接地址;其中,所述业务链接地址与预置的业务载体类型对应;
下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业务链接地址跳转至第一对象的业务地址,使得用户在所述业务地址上进行下单业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所述下单模块还用于检测到用户用于创建订单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订单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用户的订单请求,并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检测所述用户在所述支付渠道类型下的登录状态;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已登录,获取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若所述第一对象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登录状态为未登录,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并在收到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后,根据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及订单请求创建订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解析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业务码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业务码的业务码标识;
所述下单模块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业务码标识进行查询,得到与所述业务码标识对应的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
请求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向所述第二对象的应用程序发起授权请求,以得到授权令牌;
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对象接收所述第二对象的授权令牌,根据所述授权令牌向所述用户发起授权请求,以获得所述用户的授权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支付模块,用于检测到用户用于对所述订单进行支付的第二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支付请求,使得所述第一对象根据所述订单、所述支付渠道类型及所述用户的支付请求发起支付交易。
12.一种业务码创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业务链接地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对象的注册请求,生成第一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一业务码包括业务码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及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
创建模块,用于接收第三对象的配置请求,在所述第一业务码中配置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以生成第二业务码;其中,所述第二业务码用于移动终端通过扫描所述第二业务码跳转至与所述业务链接地址对应的业务地址,以进行下单业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业务码还包括所述第二对象的身份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码标识与所述第一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所述第一对象的业务链接地址及所述第三对象的应用程序标识的关联关系进行存储。
15.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69279.5A 2020-08-03 2020-08-03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784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9279.5A CN111784481B (zh) 2020-08-03 2020-08-03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2310869464.5A CN116843427A (zh) 2020-08-03 2020-08-03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9279.5A CN111784481B (zh) 2020-08-03 2020-08-03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9464.5A Division CN116843427A (zh) 2020-08-03 2020-08-03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481A true CN111784481A (zh) 2020-10-16
CN111784481B CN111784481B (zh) 2023-08-08

Family

ID=7276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9279.5A Active CN111784481B (zh) 2020-08-03 2020-08-03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2310869464.5A Pending CN116843427A (zh) 2020-08-03 2020-08-03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9464.5A Pending CN116843427A (zh) 2020-08-03 2020-08-03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7844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0543A (zh) * 2020-11-03 2021-01-26 深圳市鸿新大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购物系统与方法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9654A1 (en) * 2008-08-25 2010-02-25 Bruno Pilo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 multi-channel payment platform
CN103177377A (zh) * 2012-10-22 2013-06-26 任明和 二维码应用的云端架构系统
US20140089120A1 (en) * 2005-10-06 2014-03-27 C-Sam, Inc. Aggregating multiple transaction protocols for transacting between a plurality of distinct payment acquiring devices and a transaction acquirer
US20140372308A1 (en) * 2013-06-17 2014-12-18 John Sheets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erchant token
US20150356560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Vishwanath Shastry Iden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for Provisioning Mobile Application
KR20170017229A (ko) * 2015-08-06 2017-02-15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사용자 장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pos 단말, 그를 포함하는 결제 시스템, 그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6681705A (zh) * 2015-11-10 2017-05-17 临沂市新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序列号匹配并远程生成个性化app程序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79090A (zh) * 2017-09-05 2018-02-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反馈方法及装置、公交二维码支付业务的故障反馈方法
CN108960964A (zh) * 2018-06-06 2018-12-07 广州市天眼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信小程序的应用模式及其方法
CN109583894A (zh) * 2018-11-28 2019-04-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提供、验证方法和装置
US20190108497A1 (en) * 2016-06-07 2019-04-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72716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对象处理、页面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10197370A (zh) * 2019-04-23 2019-09-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二维码生成、支付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89334A (zh) * 2019-09-26 2020-01-14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人点单的支付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10874787A (zh) * 2019-11-08 2020-03-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荐模型的效果评测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062713A (zh) * 2019-11-25 2020-04-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系统、方法、服务器设备、介质及装置
CN111125512A (zh) * 2019-11-18 2020-05-08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推荐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60895A (zh) * 2019-12-27 2020-05-15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基于图形码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60883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易票联支付有限公司 基于聚合二维码的入网及收款系统及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178840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89120A1 (en) * 2005-10-06 2014-03-27 C-Sam, Inc. Aggregating multiple transaction protocols for transacting between a plurality of distinct payment acquiring devices and a transaction acquirer
US20100049654A1 (en) * 2008-08-25 2010-02-25 Bruno Pilo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 multi-channel payment platform
CN103177377A (zh) * 2012-10-22 2013-06-26 任明和 二维码应用的云端架构系统
US20140372308A1 (en) * 2013-06-17 2014-12-18 John Sheets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erchant token
US20150356560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Vishwanath Shastry Iden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for Provisioning Mobile Application
KR20170017229A (ko) * 2015-08-06 2017-02-15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사용자 장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pos 단말, 그를 포함하는 결제 시스템, 그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6681705A (zh) * 2015-11-10 2017-05-17 临沂市新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序列号匹配并远程生成个性化app程序的方法及系统
US20190108497A1 (en) * 2016-06-07 2019-04-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679090A (zh) * 2017-09-05 2018-02-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反馈方法及装置、公交二维码支付业务的故障反馈方法
CN10972716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对象处理、页面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8960964A (zh) * 2018-06-06 2018-12-07 广州市天眼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信小程序的应用模式及其方法
CN109583894A (zh) * 2018-11-28 2019-04-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提供、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0197370A (zh) * 2019-04-23 2019-09-0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二维码生成、支付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89334A (zh) * 2019-09-26 2020-01-14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人点单的支付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10874787A (zh) * 2019-11-08 2020-03-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荐模型的效果评测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125512A (zh) * 2019-11-18 2020-05-08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推荐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62713A (zh) * 2019-11-25 2020-04-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系统、方法、服务器设备、介质及装置
CN111160895A (zh) * 2019-12-27 2020-05-15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基于图形码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78840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60883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易票联支付有限公司 基于聚合二维码的入网及收款系统及其方法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程子珍: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网上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 *
程子珍: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网上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 15 January 2019 (2019-01-15), pages 1 - 6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0543A (zh) * 2020-11-03 2021-01-26 深圳市鸿新大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购物系统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481B (zh) 2023-08-08
CN116843427A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5030B (zh) 一种数据服务提供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111107B (zh)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98926B (zh) 资源转移方入驻资源转移平台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89195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7356B (zh)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218745A1 (zh) 一种退税方法、系统、装置、移动终端及业务服务器
CN111461697A (zh) 支付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34869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004811A1 (en) Facial recognition payment
CN109218393A (zh) 一种推送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14305A1 (zh) 一种基于doi的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84481B (zh) 扫码下单方法、业务码创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861033B (zh) 一种执行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10236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32810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37231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for payment
CN112732547B (zh) 业务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960810B (zh) 卡片写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5271B (zh) 服务代码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41767B (zh) 刷脸支付方法、装置、刷脸设备和服务器
CN11165471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51455B (zh) 一种联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78785B (zh) 由服务器执行的交易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CN111784346A (zh) 基于无人售卖设备的用户拦截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949337A (zh) 一种账务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90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0

Address after: 200120 Floor 15, No. 447, Nanquan North Road, Free Trade Pilot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Alipay.com Co.,Ltd.

Address before: 801-11, Section B, 8th floor, 556 Xixi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7

Applicant befor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