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4312A - 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4312A
CN111784312A CN202010841114.4A CN202010841114A CN111784312A CN 111784312 A CN111784312 A CN 111784312A CN 202010841114 A CN202010841114 A CN 202010841114A CN 111784312 A CN111784312 A CN 111784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inding
event
condition
determining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11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4312B (zh
Inventor
龙科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11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4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4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4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4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提醒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所述提醒方法包括: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本方案可以应用于监管或者合规领域。

Description

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合规数据管理领域,特别涉及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复杂,而项目人员在项目中要处理的事件也很繁杂,为了避免项目人员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忽略了其他待处理的事件,需要提供更可靠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醒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提醒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醒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可选的,在所述提醒事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组合,生成组合事件;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包括: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所述组合事件的提醒任务并执行。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包括:
确定所述提醒事件的事件阶段;
根据所述事件阶段,确定所述提醒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对应的提醒间隔;
基于所述提醒间隔,创建针对所述提醒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包括:
确定所述提醒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中的提醒等级;
根据所述提醒等级,获取所述提醒等级对应的提醒方式;
基于所述提醒方式,创建针对所述提醒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包括:
根据所述提醒策略包含的提醒要素,生成所述提醒事件的提醒信息;
基于所述提醒信息以及所述提醒策略中包含的提醒时间,创建所述提醒任务;
在监测到达所述提醒时间的情况下,推送所述提醒信息。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步骤执行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项目事件对应的提醒条件;
确定所述提醒条件中包含的条件要素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中对应的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事件要素,判断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是否满足所述提醒条件。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在监测到达所述提醒任务对应的提醒截止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或,
在接收到针对所述提醒任务提交的完成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提醒事件是否为周期性的提醒事件;
若否,将所述提醒事件从所属的项目事件列表中进行删除。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时间点对应的事件时间区间;
在项目事件列表包含的项目事件中,筛选事件期限在所述事件时间区间的至少一个目标项目事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醒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创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提醒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提醒方法,通过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实现了对临近预设时间点且满足提醒条件的提醒事件,按照提醒事件中重要的事件要素确定的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避免了对项目事件遗漏的情况,并保障了项目事件处理的稳定性,此外,还潜在地增加了项目事件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合规性监管项目的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提醒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提醒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提醒方法实施例如下: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所述预设时间点,是指预设的周期性的查看项目事件列表的时间点,比如,每天00:00点;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是指监测到系统的当前时间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所述项目事件,可以理解为项目中未完成处理的事件,比如,2019/05/06日对程序进行测试,2019/05/07日对数据进行更新,2019/05/07日将数据发送至机构等。
实际应用中,根据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将项目事件的事件期限大于预设时间点的项目事件确定为目标项目事件,或者,将项目事件的事件提醒日期等于所述预设时间点所属的日期的项目事件确定为目标项目事件等,在此不做限制。
实际应用中,为了对项目中的项目事件进行统一管理并进行规范化提醒,通过项目事件列表对项目中的项目事件进行记录,并在项目事件列表中,筛选出临近事件期限的目标项目事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确定所述预设时间点对应的事件时间区间;
在项目事件列表包含的项目事件中,筛选事件期限在所述事件时间区间的至少一个目标项目事件。
具体的,所述项目事件列表,可以理解为待提醒的项目事件的集合;所述事件时间区间,是指针对项目事件的事件期限的提醒时间区间,比如,事件时间区间,可以确定为预设时间点所处日期在内的两天、三天或一个周等,在此不做限制,以便对事件期限处于提醒时间区间的项目事件进行提醒。
实际应用中,通过一个项目事件列表,对待提醒的项目事件进行记录,并针对项目事件的事件状态进行管理,增加了项目的透明度,提升了针对项目中项目事件的监督和管理。
以合规监管项目为例,为了对项目的合规性进行监管,需要定期地提供各类的待监管的数据给相关机构,在项目事件列表中存在:项目事件A:每个月6号提供资源数据给机构M,项目事件B:每个月9号提供合同数据给机构N,而不同的数据,项目事件C:每个月15号提供交易数据给机构K,并针对项目设置了定时任务(每周一凌晨00:00),在监测到达2019/05/6 00:00的情况下,确定2019/05/6 00:00对应的事件时间区间为[2019/05/06,2019/05/12],遍历项目事件列表中的项目事件,筛选出项目事件的事件期限处于[2019/05/06,2019/05/12]的目标项目事件为:项目事件A以及项目事件B。
步骤104,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具体的,在上述确定目标项目事件的基础上,还需要确定目标项目事件是否满足提醒条件,且将满足提醒条件的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以便后续对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实际应用中,项目事件临近期限的情况下,还需要判断该项目事件是否满足提醒条件,只有在满足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使针对项目事件的提醒更具灵活性,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步骤执行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项目事件对应的提醒条件;
确定所述提醒条件中包含的条件要素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中对应的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事件要素,判断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是否满足所述提醒条件。
具体的,所述提醒条件,可以为项目事件的提醒状态是否为开启,项目事件的事件状态是否为待提醒状态等,在此不做限制,其中,提醒状态和事件状态可以理解为提醒条件的条件要素,而提醒状态这一条件要素在目标项目事件中对应的事件要素(提醒状态的取值)为:开启或关闭,事件状态这一条件要素在目标项目事件中对应的事件要素(事件状态的取值):待提醒状态或已完成状态等。
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提醒事件的提醒条件,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即可以根据项目事件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提醒条件。
沿用上例,获取的项目事件A对应的提醒条件为:提醒日期为事件期限,而当前的提醒日期为2019/05/06日,则确定提醒条件中的条件要素为事件期限,而此条件要素在项目事件A中对应的事件期限为2019/05/06日,提醒日期2019/05/06与事件期限2019/05/06日相同,则判断项目事件A是否满足其对应的提醒条件的判断结果为满足,将项目事件A确定为提醒事件。
步骤106,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具体的,在上述确定提醒事件的基础上,还需要确定针对提醒事件的提醒策略,比如,每隔两小时提醒一次,或每天下班前提醒一次等,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所述第一事件要素,是指用以确定提醒事件的提醒策略的信息,实际应用中,在确定提醒策略之前,需要先确定第一事件要素,而确定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为每个提醒事件预设第一事件要素,或者根据项目事件的事件信息,对第一事件要素进行推理,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第一事件要素,可以是提醒对象、事件类型、事件目标方(比如,项目事件A:将资源数据提供给机构M,其中,机构M即可理解为事件目标方)等中任意一个,或者可以是多个要素的组合等,在此不做限制,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的提醒对象,可能存在不同的提醒偏好,或者不同事件类型的项目事件,需要的提醒频度不同,或者不同事件目标方的事件紧急程度不同,需要的提醒方式不同等,基于这些不同的需求,可以确定不同的提醒策略。
具体实施时,还存在所述提醒事件为多个的情况,在所述提醒事件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一事件要素对提醒事件进行组合,生成组合事件,以便针对组合事件进行提醒,进一步提高了提醒的灵活性,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提醒事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组合,生成组合事件。
比如,将项目事件A、项目事件B,以及项目事件D确定为提醒事件之后,其中,项目事件D为5月7号提供用数据给机构M,以事件目标方作为第一事件要素的情况下,项目事件A以及项目事件D的事件目标方为都为机构M,项目事件B的事件目标方为机构N,则将项目事件A与项目事件D进行组合,生成组合事件A1,项目事件B单独作为组合事件B。
步骤108,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具体的,在上述确定提醒策略的基础上,即可创建相应提醒任务,并执行创建的提醒任务进行提醒。
在上述步骤106对提醒事件进行组合的基础上,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即可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所述组合事件的提醒任务并执行,以组合事件的形式进行提醒,比如,在基于第一事件要素(事件目标方),确定的提醒策略为每隔两小时提醒一次,则每隔两小时,推送提醒消息:将资源数据于2019/05/06日并将用户数据于2019/05/07日提供给机构M。
需要说明的是,在组合事件中包含的一个提醒事件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将提醒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此外,下述提醒事件,也可以理解为组合事件。
具体实施时,基于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将事件阶段对应不同的提醒间隔,增加了事件提醒的有效性以及灵活性,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确定所述提醒事件的事件阶段;
根据所述事件阶段,确定所述提醒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对应的提醒间隔;
基于所述提醒间隔,创建针对所述提醒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
其中,所述事件阶段,是指事件在其所属项目中的阶段,比如,测试阶段,上线阶段,维护阶段等,或者数据采集阶段、数据整合阶段等,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实施时,由于不同的事件阶段,事件的紧急程度不同,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事件阶段,在提醒策略中对应不同的提醒间隔,比如上线阶段,提醒间隔为每小时提醒一次,测试阶段在提醒策略中的提醒间隔为每天提醒一次。
在提醒间隔为每小时的情况下,创建按小时的周期性的提醒任务。
此外,还可以按照提醒等级对应不同的提醒方式,并按照不同的提醒方式,创建提醒任务,实现了基于提醒等级不同对应不同的提醒方式,增加了提醒的灵活性,并增加了用户体验,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确定所述提醒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中的提醒等级;
根据所述提醒等级,获取所述提醒等级对应的提醒方式;
基于所述提醒方式,创建针对所述提醒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
具体的,所述提醒等级,可以分别表示高、中、低等不同的等级,而提醒等级为高的情况下,对应的提醒方式,可以包括:电话提醒、短信提醒、邮件提醒、应用程序消息推送提醒等,而提醒等级为低的情况下,对应的提醒方式,可以包括:应用程序消息推送提醒等,在此不做限制。
实际应用中,确定提醒事件在提醒策略中的提醒等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提醒事件的事件类型与提醒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确定,此外,还可以根据提醒事件的事件等级与提醒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确定等,在此不做限制,避免了提醒消息的遗漏,设置时提醒等级越高,对应的提醒方式越多样,也越具有即时性。
比如,根据项目事件A的事件类型为资源型事件,确定项目事件A在提醒策略中的提醒等级为高,则根据提醒等级为高,确定在提醒策略中对应的提醒方式为:电话提醒,以及短信提醒,并基于这两种提醒方式,创建对应的提醒任务。
除上述提供的两种创建提醒任务的具体实现之外,还可以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具体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提醒策略包含的提醒要素,生成所述提醒事件的提醒信息;
基于所述提醒信息以及所述提醒策略中包含的提醒时间,创建所述提醒任务;
在监测到达所述提醒时间的情况下,推送所述提醒信息。
具体的,可以为不同的提醒策略配置不同的提醒要素,以便生成包含不同提醒要素的提醒信息,比如对于测试项目事件而言,项目事件包含的数据名称并不重要,而对于合规性监管项目事件而言,数据名称却是比较重要的,因此这些重要的事件信息,需要作为提醒信息的一部分进行推送,以保障提醒对象对提醒的事件具有清晰的了解,并增加了提醒对象对提醒事件的重视。
比如,项目事件A对应的提醒策略中包含的提醒要素为数据名称“资源数据”,事件期限“2019/05/06”,以及事件目标方“机构M”,则生成的提醒信息为:“在2019/05/06日需要将资源数据提供至机构M”,而基于提醒策略中包含的提醒时间为从早上8:00开始到下午2:00,每两小时提醒一次,则基于提醒信息以及提醒时间,创建提醒任务,该提醒任务,在监测到达早上8:00、10:00、12:00、以及下午2:00点,发送该提醒信息至提醒对象。
实际应用中,不仅可以包含将上述三种可选实施方式,还可以将上述三种可选实施方案进行结合,或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其他的创建方式,来创建提醒任务,以满足对不同项目事件的提醒需求。
实际应用中,由于提醒任务可能是周期性的提醒,因此为了让提醒任务停止提醒,可以设置针对提醒任务的截止/完成条件,在达到截止/完成条件时,则不再进行提醒,节约了提醒任务所占用的资源,并避免了对提醒对象无意义的打扰,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在监测到达所述提醒任务对应的提醒截止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或,
在接收到针对所述提醒任务提交的完成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
具体的,提醒截止时间,可以是预设的提醒截止时间,或提醒对象在被提醒过程中,基于提醒信息中包含的修改链接,进入修改界面输入截止时间作为所述提醒截止时间;而完成指令,也可以是提醒对象基于提醒信息中包含的完成按钮,在点击此完成按钮,即提交针对提醒任务的完成指令。
具体实施时,在监测到达提醒截止时间/或接收到完成指令的情况下,将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则不再针对提醒事件进行提醒。
沿用上例,项目事件A的提醒任务在上午10:00发送提醒信息至提醒对象之后,提醒对象通过点击提醒信息中包含的完成按钮,提交针对此提醒任务的完成指令,在接收到此完成指令的情况下,将该提醒任务的提醒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则此次的提醒任务不再针对项目事件A进行提醒。
在上述将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之后,若提醒事件不是周期性的提醒事件,将提醒事件从项目事件列表中删除,精简了项目事件列表,提高了提醒效率,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提醒事件是否为周期性的提醒事件;
若是,表明在下一周期还需要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则不做处理即可;
若否,表明不需要对该提醒事件进行提醒,将所述提醒事件从所属的项目事件列表中进行删除。
具体的,周期性的提醒事件,是指该提醒事件是以每天、每周、或每月等周期性的需要完成的事件,因此需要周期性地进行提醒。
比如,项目事件D的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状态之后,判断项目事件D是否为周期性的提醒事件,由于项目事件D是一次性的提醒事件,因此将项目事件D从项目事件列表中删除。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提醒方法,通过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实现了对临近预设时间点的项目事件,按照项目事件中重要的事件要素确定的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避免了对项目事件遗漏的情况,并保障了项目事件处理的稳定性,此外,还潜在地增加了项目事件的处理效率。
下述结合附图2,以本说明书提供的提醒方法在合规性监管项目中的应用为例,对所述提醒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合规性监管项目的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设时间点对应的事件时间区间。
步骤204,在合规性监管项目的项目事件列表包含的项目事件中,筛选事件期限在所述事件时间区间的至少一个目标项目事件。
步骤206,获取目标项目事件对应的提醒条件。
步骤208,确定提醒条件中包含的条件要素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中对应的事件要素。
步骤210,基于所述事件要素,判断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是否满足所述提醒条件。
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不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表明不需要对该目标项目事件进行提醒,不做操作即可。
步骤212,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步骤214,基于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组合,生成组合事件。
步骤216,根据所述组合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步骤218,确定组合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中的提醒等级。
步骤220,根据所述提醒等级,获取所述提醒等级对应的提醒方式。
步骤222,基于所述提醒方式,创建针对所述组合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并执行。
步骤224,在接收到针对所述提醒任务提交的完成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
步骤226,判断所述组合事件中包含的提醒事件是否为周期性的提醒事件。
若是,表明在下一周期还需要对组合事件中包含的提醒事件进行提醒,则不做处理即可;
若否,表明不需要对组合事件中包含的提醒事件进行提醒,则执行下述步骤228。
步骤228,将所述组合事件中包含的提醒事件从所属的项目事件列表中进行删除。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提醒方法,通过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实现了对临近预设时间点且满足提醒条件的提醒事件,按照提醒事件中重要的事件要素确定的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避免了对项目事件遗漏的情况,并保障了项目事件处理的稳定性,此外,还潜在地增加了项目事件的处理效率。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提醒装置实施例如下: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提醒装置实施例,图3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醒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2,被配置为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第二确定模块304,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第三确定模块306,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创建模块308,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可选的,在所述提醒事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提醒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组合,生成组合事件;
相应的,所述创建模块308,还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所述组合事件的提醒任务并执行。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308,包括:
确定阶段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提醒事件的事件阶段;
确定间隔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事件阶段,确定所述提醒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对应的提醒间隔;
第一创建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提醒间隔,创建针对所述提醒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308,包括:
确定等级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提醒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中的提醒等级;
获取方式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提醒等级,获取所述提醒等级对应的提醒方式;
第二创建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提醒方式,创建针对所述提醒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308,包括:
生成信息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提醒策略包含的提醒要素,生成所述提醒事件的提醒信息;
第三创建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提醒信息以及所述提醒策略中包含的提醒时间,创建所述提醒任务;
推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监测到达所述提醒时间的情况下,推送所述提醒信息。
可选的,所述提醒装置,还包括:
获取条件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项目事件对应的提醒条件;
确定要素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提醒条件中包含的条件要素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中对应的事件要素;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事件要素,判断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是否满足所述提醒条件。
可选的,所述提醒装置,还包括:
第一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在监测到达所述提醒任务对应的提醒截止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或,
第二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针对所述提醒任务提交的完成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
可选的,所述提醒装置,还包括:
判断事件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提醒事件是否为周期性的提醒事件;
若否,运行删除模块,所述删除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将所述提醒事件从所属的项目事件列表中进行删除。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2,包括:
确定区间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预设时间点对应的事件时间区间;
筛选子模块,被配置为在项目事件列表包含的项目事件中,筛选事件期限在所述事件时间区间的至少一个目标项目事件。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提醒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提醒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提醒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提醒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提醒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实施例如下:
图4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4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4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410和处理器420。处理器420与存储器410通过总线430相连接,数据库4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400还包括接入设备440,接入设备440使得计算设备4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4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4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4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4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4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4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410、处理器420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4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提醒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提醒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如下: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用于:
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提醒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提醒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提醒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方法,在所述提醒事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事件要素对所述提醒事件进行组合,生成组合事件;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包括: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所述组合事件的提醒任务并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方法,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包括:
确定所述提醒事件的事件阶段;
根据所述事件阶段,确定所述提醒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对应的提醒间隔;
基于所述提醒间隔,创建针对所述提醒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方法,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包括:
确定所述提醒事件在所述提醒策略中的提醒等级;
根据所述提醒等级,获取所述提醒等级对应的提醒方式;
基于所述提醒方式,创建针对所述提醒事件的所述提醒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方法,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包括:
根据所述提醒策略包含的提醒要素,生成所述提醒事件的提醒信息;
基于所述提醒信息以及所述提醒策略中包含的提醒时间,创建所述提醒任务;
在监测到达所述提醒时间的情况下,推送所述提醒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方法,所述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步骤执行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项目事件对应的提醒条件;
确定所述提醒条件中包含的条件要素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中对应的事件要素;
基于所述事件要素,判断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是否满足所述提醒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方法,所述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在监测到达所述提醒任务对应的提醒截止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或,
在接收到针对所述提醒任务提交的完成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醒方法,所述将所述提醒任务的执行状态更新为执行完成步骤执行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提醒事件是否为周期性的提醒事件;
若否,将所述提醒事件从所属的项目事件列表中进行删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方法,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时间点对应的事件时间区间;
在项目事件列表包含的项目事件中,筛选事件期限在所述事件时间区间的至少一个目标项目事件。
10.一种提醒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创建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11.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下述方法:
在监测到达预设时间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时间点确定目标项目事件;
在所述目标项目事件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项目事件确定为提醒事件;
根据所述提醒事件的第一事件要素,确定提醒策略;
基于所述提醒策略,创建提醒任务并执行。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提醒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41114.4A 2020-08-20 2020-08-20 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1784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1114.4A CN111784312B (zh) 2020-08-20 2020-08-20 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1114.4A CN111784312B (zh) 2020-08-20 2020-08-20 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312A true CN111784312A (zh) 2020-10-16
CN111784312B CN111784312B (zh) 2022-07-05

Family

ID=72762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1114.4A Active CN111784312B (zh) 2020-08-20 2020-08-20 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43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6924A (zh) * 2021-01-27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65831A (zh) * 2021-04-20 2021-07-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配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0945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Apple Inc. Reminder Creation for Tasks Associated with a User Event
CN103973862A (zh) * 2013-01-29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未处理事件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04461715A (zh) * 2014-12-25 2015-03-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提醒模式的提醒任务执行方法及装置
US9235830B1 (en) * 2014-08-19 2016-01-1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stablishing a reminder for an event in a calendar
CN106408258A (zh) * 2016-09-19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响铃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7748659A (zh) * 2017-10-30 2018-03-02 江西博瑞彤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
CN109600305A (zh) * 2019-01-17 2019-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醒处理方法、设置方法及服务器、智能终端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0945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Apple Inc. Reminder Creation for Tasks Associated with a User Event
CN103973862A (zh) * 2013-01-29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未处理事件提醒方法及终端
US9235830B1 (en) * 2014-08-19 2016-01-1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Establishing a reminder for an event in a calendar
CN104461715A (zh) * 2014-12-25 2015-03-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提醒模式的提醒任务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6408258A (zh) * 2016-09-19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响铃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7748659A (zh) * 2017-10-30 2018-03-02 江西博瑞彤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
CN109600305A (zh) * 2019-01-17 2019-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醒处理方法、设置方法及服务器、智能终端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6924A (zh) * 2021-01-27 2021-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65831A (zh) * 2021-04-20 2021-07-0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配送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4312B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5020B1 (en)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
RU2589357C2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е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е и передача по инстанции в комплексных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ых приложениях
US7305441B2 (en) Time-sensitive messages and events
CN111784312B (zh) 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EP3201805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gulating communications at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090299810A1 (en) Combining tasks and events
US8768737B1 (en) Schedule management interface
WO2014169825A1 (zh) 一种待提醒事件的提醒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659089B2 (en) Prioritizing work and personal items from various data sources using a user profile
US2023041005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vents
US8892741B2 (en) Presentation and user selection of timeslots
CN106779605B (zh) 一种日程提醒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64548A1 (en) Organizati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interactions on networked computers
CN104079609A (zh) 日程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782901A (zh) 数据采集方法以及装置
WO2015088845A1 (en) System for simplification of a calendar interface
WO201506648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at a computing device
CN114911557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10208697A1 (en) Synchronization of Recurring Time-Scheduled Data Objects Between Incompatible Databases
US11546443B2 (en) Connected focus time experience that spans multiple devices
US20150312293A1 (en) Providing social context to calendar events
US20210216945A1 (en) System for processing enterprise data to improve task planning
US202203985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schedules and calendars
CN108833719B (zh) 提醒服务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2489236A (zh) 一种考勤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