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3184B - 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3184B
CN111783184B CN202010528053.6A CN202010528053A CN111783184B CN 111783184 B CN111783184 B CN 111783184B CN 202010528053 A CN202010528053 A CN 202010528053A CN 111783184 B CN111783184 B CN 111783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irtual
real equipment
mapping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80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3184A (zh
Inventor
姜峰
柯振宇
秦希青
周欢
纪文
陈鹏
高宇星
张志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80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3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3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3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3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3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2Geometric CAD characterised by design ent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e.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虚拟组态系统,编码映射管理器用于完成对需要对应的待组态真实设备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的编码映射工作;数据读写装置用于进行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的读取;数据集中器用于将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存储,并将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与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进行映射,得到对应的映射关联数据;逻辑处理装置用于得到映射关联数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数据流;脚本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脚本语言,结合逻辑控制数据流对组态真实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将自动化控制过程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进行显示。本发明提供三维虚拟的场景与设备模型,以及更真实的仿真工艺流程,同时支持各种交互手段让用户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

Description

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软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组态系统主流为通过图形和动画的方式呈现现场信息,从而实现对监控的数据进行管理与控制。
目前主流组态均为二维的平面系统图,没有空间位置关系,二维的平面图无法将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直观反应。另外,现有的组态软件需要专业人员消化设计人员的系统设计,绘制系统原理图,对用户的专业程度要求比较高,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长期的系统培训才能熟练掌握,提高了组态设计成本。(虚拟组态针对现场设备、产线的生产运行调试、减少物理空间的设备调试周期,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提供三维虚拟的场景与设备模型,以及更真实的仿真工艺流程,同时支持各种交互手段让用户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虚拟组态系统,它包括编码映射管理器、数据读写装置、数据集中器、逻辑处理装置、脚本处理装置和三维可视化装置,其中,所述编码映射管理器用于针对待组态真实设备的使用场景类别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固有参数的用途类别依据行业编码标准体系,完成对需要对应的待组态真实设备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的编码映射工作,实现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与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对应;
所述数据读写装置用于进行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的读取;
所述数据集中器用于将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存储,并将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与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进行映射,得到对应的映射关联数据;
所述逻辑处理装置用于对数据集中器中的所述映射关联数据根据需求进行逻辑处理,得到映射关联数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数据流;
所述脚本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脚本语言,结合逻辑控制数据流对组态真实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将自动化控制过程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现有二维组态方法中工艺流程界面的不足,提供更真实的仿真工艺流程,提供三维虚拟的场景与设备模型,同时支持各种交互手段让用户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对现场设备进行更有效的控制,解决传统组态在设计完成后进行二次组态的问题,直接在设计阶段进行虚拟组态,对现场设备进行互联时激活虚拟组态进行逻辑流与真实场景的一一匹配,将现场调试的周期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编码映射管理器、2—数据读写装置、3—数据集中器、4—逻辑处理装置、5—脚本处理装置、6—告警装置、7—数据可视化装置、8—图形化界面装置、9—三维可视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虚拟组态系统,它包括编码映射管理器1、数据读写装置2、数据集中器3、逻辑处理装置4、脚本处理装置5和三维可视化装置9,其中,所述编码映射管理器1用于针对待组态真实设备的使用场景类别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固有参数的用途类别依据行业编码标准体系,完成对需要对应的待组态真实设备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的编码映射工作,实现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与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对应;
所述数据读写装置2用于进行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的读取,包括静态属性参数、动态控制参数、动态运行参数等,支持多种工业及民用通讯协议如:modbus、profibus以及TCP/IP;
所述数据集中器3用于将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存储,并将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与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进行映射,得到对应的映射关联数据;数据集中器3支持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支持数据库包含SQL、MYSQL、MONGODB和InfluxDB等;
所述逻辑处理装置4用于对数据集中器3中的所述映射关联数据根据项目实施经验以及现场需求进行逻辑处理(工业流程逻辑,设备管理逻辑,能源管理逻辑),得到映射关联数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数据流;
所述脚本处理装置5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脚本语言,结合逻辑控制数据流对组态真实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将自动化控制过程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进行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固有参数包括设计参数、组态控制参数、设备采购参数和运行参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告警装置6,所述告警装置6用于接收脚本处理装置5传递的组态真实设备自动化控制运行工况数据,同时,根据预设的工况数据阈值进行监控,并将超过工况数据阈值的情况生成告警信息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9,实施数据质量管理,实施消息队列管理,系统故障原因等进行分析定位,责任追查。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数据可视化装置7,所述数据可视化装置7用于接收数据集中器3中的映射关联数据,并对映射关联数据的可视化显示。实现对于数据的图标化展示,报表打印,数据分类归纳等。对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告警信息的历史数据查询,报表管理,可视化图表管理,供运行和管理人员参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维可视化装置9用于对脚本处理装置5输出的自动化控制过程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三维模型的呈现和三维漫游查看,还能接收告警信息,实现动画系统的联动展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包括图形化界面装置8,所述图形化界面装置8用于接收用户编辑的脚本语言(支持用户界面自定义,支持模型的参数、变量、逻辑的编辑与调试),并将用户编辑的脚本语言传递给脚本处理装置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图形化界面装置8还用于提供用户与数据可视化装置7之间的数据查看交互入口。
一种虚拟组态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编码映射管理器1针对待组态真实设备的使用场景类别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固有参数的用途类别依据行业编码标准体系,完成对需要对应的待组态真实设备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的编码映射工作,实现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与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对应;
步骤2:数据读写装置2进行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的读取;
步骤3:数据集中器3将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存储,并将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与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进行映射,得到对应的映射关联数据;
步骤4:逻辑处理装置4对数据集中器3中的所述映射关联数据根据需求进行逻辑处理,得到映射关联数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数据流;
步骤5:脚本处理装置5接收用户输入的脚本语言,并对用户编写脚本的进行编译工作,将脚本的指令转化为逻辑处理装置可识别的计算机逻辑,同时结合逻辑控制数据流对组态真实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将自动化控制过程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进行显示;
步骤6:所述告警装置6接收脚本处理装置5传递的组态真实设备自动化控制运行工况数据,同时,根据预设的工况数据阈值进行监控,并将超过工况数据阈值的情况生成告警信息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9;
步骤7:所述数据可视化装置7接收数据集中器3中的映射关联数据,并对映射关联数据的可视化显示;
三维可视化装置9对脚本处理装置5输出的自动化控制过程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三维模型的呈现和三维漫游查看,还能接收告警信息,实现动画系统的联动展示;
图形化界面装置8接收用户编辑的脚本语言,并将用户编辑的脚本语言传递给脚本处理装置5(支持用户界面自定义,支持模型的参数、变量、逻辑的编辑与调试)。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虚拟组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编码映射管理器(1)、数据读写装置(2)、数据集中器(3)、逻辑处理装置(4)、脚本处理装置(5)和三维可视化装置(9),其中,所述编码映射管理器(1)用于针对待组态真实设备的使用场景类别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固有参数的用途类别依据行业编码标准体系,完成对需要对应的待组态真实设备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的编码映射工作;
所述数据读写装置(2)用于进行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的读取;
所述数据集中器(3)用于将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存储,并将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与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进行映射,得到对应的映射关联数据;
所述逻辑处理装置(4)用于对数据集中器(3)中的所述映射关联数据根据需求进行逻辑处理,得到映射关联数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数据流;
所述脚本处理装置(5)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脚本语言,结合逻辑控制数据流对组态真实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将自动化控制过程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进行显示;
它还包括告警装置(6),所述告警装置(6)用于接收脚本处理装置(5)传递的组态真实设备自动化控制运行工况数据,同时,根据预设的工况数据阈值进行监控,并将超过工况数据阈值的情况生成告警信息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9);
它还包括数据可视化装置(7),所述数据可视化装置(7)用于接收数据集中器(3)中的映射关联数据,并对映射关联数据的可视化显示;
所述三维可视化装置(9)用于对脚本处理装置(5)输出的自动化控制过程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三维模型的呈现和三维可视化浏览,还能接收告警信息,实现动画系统的联动展示;
它还包括图形化界面装置(8),所述图形化界面装置(8)用于接收用户编辑的脚本语言,并将用户编辑的脚本语言传递给脚本处理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组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固有参数包括设计参数、组态控制参数、设备采购参数和运行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组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界面装置(8)还用于提供用户与数据可视化装置(7)之间的数据查看交互入口。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虚拟组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编码映射管理器(1)针对待组态真实设备的使用场景类别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固有参数的用途类别依据行业编码标准体系,完成对需要对应的待组态真实设备和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的编码映射工作,实现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与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对应;
步骤2:数据读写装置(2)进行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的读取;
步骤3:数据集中器(3)将待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存储,并将组态真实设备的工作参数与待组态虚拟三维模型进行映射,得到对应的映射关联数据;
步骤4:逻辑处理装置(4)对数据集中器(3)中的所述映射关联数据根据需求进行逻辑处理,得到映射关联数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数据流;
步骤5:脚本处理装置(5)接收用户输入的脚本语言,结合逻辑控制数据流对组态真实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将自动化控制过程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组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后还包括步骤6:所述告警装置(6)接收脚本处理装置(5)传递的组态真实设备自动化控制运行工况数据,同时,根据预设的工况数据阈值进行监控,并将超过工况数据阈值的情况生成告警信息传递到三维可视化装置(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虚拟组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后还包括步骤7:所述数据可视化装置(7)接收数据集中器(3)中的映射关联数据,并对映射关联数据的可视化显示;
三维可视化装置(9)对脚本处理装置(5)输出的自动化控制过程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三维模型的呈现和三维漫游查看,还能接收告警信息,实现动画系统的联动展示;
图形化界面装置(8)接收用户编辑的脚本语言,并将用户编辑的脚本语言传递给脚本处理装置(5)。
CN202010528053.6A 2020-06-10 2020-06-10 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783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8053.6A CN111783184B (zh) 2020-06-10 2020-06-10 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8053.6A CN111783184B (zh) 2020-06-10 2020-06-10 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3184A CN111783184A (zh) 2020-10-16
CN111783184B true CN111783184B (zh) 2024-01-16

Family

ID=72757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8053.6A Active CN111783184B (zh) 2020-06-10 2020-06-10 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31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3409B (zh) * 2021-04-14 2022-05-17 宁波和利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设备的可视化组态方法和装置
CN114625094B (zh) * 2022-03-25 2023-12-15 佛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设备的控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411A (zh) * 2010-11-10 2011-03-09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生成虚拟数字控制系统组态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6002A (zh) * 2016-11-15 2017-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pga的虚拟化硬件架构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424212A (zh) * 2017-07-31 2017-12-01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Dgrvt文件格式及基于该文件格式的数据集成系统和方法
CN107807539A (zh) * 2017-10-17 2018-03-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分布式集成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411A (zh) * 2010-11-10 2011-03-09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生成虚拟数字控制系统组态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6002A (zh) * 2016-11-15 2017-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pga的虚拟化硬件架构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424212A (zh) * 2017-07-31 2017-12-01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Dgrvt文件格式及基于该文件格式的数据集成系统和方法
CN107807539A (zh) * 2017-10-17 2018-03-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分布式集成方法及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石油MES信息集成设计;张树军 等;《数字石油和化工》(第4期);2-7 *
基于WTK的虚拟现实组态软件研究与开发;李建 等;《自动化仪表》(第S1期);56-58+6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3184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9765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工厂虚拟调试和虚拟监控方法及方法
CN111783184B (zh) 虚拟组态系统及方法
CN106843124A (zh) 一种自动化仓库三维实时监控方法和系统
US6404437B1 (en) Nuclear reactor core performance data visualization system
CN105652841B (zh) 一种智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CN109298685A (zh) 数字化工厂实现方法、数字化工厂实现系统和数字化工厂
CN108572614B (zh) 一种基于组态软件KingView与PLC的铸造装备数据采集与存储方法
WO2018076946A1 (zh) 基于组态的物理对象展示方法、系统、计算机程序及存储介质
CN114967494A (zh) 基于模块化开发的云端数字孪生车间仿真系统
CN114995302A (zh) 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2121909A1 (zh) 一种实时控制的可视化孪生工厂系统
CN114925121A (zh) 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总装车间监控系统
CN111125235A (zh) 一种生产管控方法
Klimant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solution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N112506155A (zh) 一种pc构件生产仿真及智能控制系统
CN116560316A (zh) 一种3d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CN117176763A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机械加工生产线建模方法及远程监控系统
Schmidt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approach for a user interface in a robotic production system
CN116643542A (zh) 一种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油田站场数字孪生工艺组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656589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8200062B (zh) 一种智能仪表设备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809973B (zh) 图控界面设计系统及其图控界面设计操作方法
CN113177086B (zh)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智能运维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CN111258431B (zh) 基于混合现实的汽轮机检修辅助系统
CN108711190B (zh) 基于mr/vr的激光控制系统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