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0371A - 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0371A
CN111780371A CN202010643064.9A CN202010643064A CN111780371A CN 111780371 A CN111780371 A CN 111780371A CN 202010643064 A CN202010643064 A CN 202010643064A CN 111780371 A CN111780371 A CN 111780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compresso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30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0371B (zh
Inventor
张晋
王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30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80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80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0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0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0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本发明能够根据室外温度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当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室外温度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的目标温度是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手动调节的,由于空调器的目标温度由用户决定,存在用户不清楚目标温度设定的范围,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而使空调器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耗电量较大;且室内外温差过大也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固定的节能温度来减少耗电量和减少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的发生的概率,但是现有的节能温度恒定不变,通常情况下为26℃,若此时室外温度达到35℃以上,此时室内外温差还是相差过大,不利于节约电能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根据室外温度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当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室外温度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
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室外温度阈值;则,所述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若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差阈值;则,所述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
若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
若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除湿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差阈值;则,所述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
当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判断预先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室内相对湿度阈值,若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并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调节温度之差,且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相对湿度为预设的除湿湿度;
当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等于所述目标温度T;
若t=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指将室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时所需的最低频率;
若t>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其中,f≥F1。
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大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H;
若h>H,则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h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
若h=H,则判断所述空调器输出的制冷量Q是否大于室内热负荷q;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最低运行频率F3;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二稳定运行频率F4;其中,F3≤F4≤f≤F2;F2为预设的初始运行频率。
进一步地,在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以所述最低频率F3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
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对湿度差阈值;
若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相对湿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预设的第一运行频率F5;其中,F3<F5<F2;
若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相对湿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所述最低频率F3。
进一步地,在控制所述空调器压缩机以所述第一运行频率F5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T;
若t>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当f1=F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当f1>F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压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
若t=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包括:
室外温度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送风模式;
节能模块,用于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固定的目标温度来调节室内温度,本发明将所述室外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减少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当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室外温度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使得室外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差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下的压缩机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下的压缩机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参见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3:
步骤S11、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
步骤S12、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
步骤S13、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
具体地,将所述室外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减少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当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室外温度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使得室外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差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其中,所述调节温度δ的取值范围可以但不局限于2~3℃。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室外温度阈值,则步骤S12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若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
具体地,结合图2及上述实施例,当所述室外温度Tout小于或等于室外温度阈值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无需启动空调器的压缩机,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当所述室外温度Tout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预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其中,室外温度阈值T1的取值范围可以但不局限于26~29℃之间。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差阈值;则步骤S12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
若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
若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具体地,结合图3及上述实施例,当所述室外温度Tout与所述室内温度Tin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T2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当所述室外温度Tout与所述室内温度Tin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T2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通过温度差来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使得所述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的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其中,温度差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但不局限于2~3℃。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除湿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差阈值;则步骤S12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
当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判断预先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室内相对湿度阈值,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相对湿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若所述室内相对湿度大于所述室内相对湿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并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调节温度之差,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相对湿度为预设的除湿湿度;
当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具体地,结合图4及上述实施例,判断所述室外温度Tout与所述室内温度Tin之间的温度差(δT1=Tout-Tin)是否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T2;若所述温度差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T2,则判断所述室内相对湿度Φin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相对湿度阈值T3,当所述室内相对湿度Φin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内相对湿度阈值T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当室内相对湿度Φin大于所述室内相对湿度阈值T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并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Tout与预设的调节温度δ之差,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相对湿度H为预设的除湿湿度Φs;若所述温度差δT1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T2,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通过温度差和室内相对湿度来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使得所述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的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其中,温度差阈值T2的取值范围可以但不局限于2~3℃;室内相对湿度阈值T3的取值范围可以但不局限于60%~65%;调节温度δ的取值范围可以但不局限于2~3℃;除湿湿度Φs的取值范围可以但不局限于40%~65%。
在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等于所述目标温度T;
若t=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指将室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时所需的最低频率;
若t>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其中,f≥F1。
具体地,结合图5及上述实施例,当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预设的初始运行频率,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t,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等于目标温度T,若当前的室内温度t等于目标温度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若当前的室内温度t大于目标温度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保持不变;可见,本实施例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当前的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不变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保持不变,当室内温度降低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一步降低,直至降到能够维持室内温度为目标温度T的稳定运行的最低频率F1,无需将压缩机一直处于高频率状态下,有利于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且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初始运行频率开始,随着室内温度的降低而减少,降低用户因室内温度降低过快而导致感冒,保证用户健康。
在又有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大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H;
若h>H,则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h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
若h=H,则判断所述空调器输出的制冷量Q是否大于室内热负荷q;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最低运行频率F3;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二稳定运行频率F4;其中,F3≤F4≤f≤F2;F2为预设的初始运行频率。
具体地,结合图6及上述实施例,当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初始的运行频率F2,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湿度传感器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大于目标相对湿度H,若h>H,则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h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若h=H,则判断所述空调器输出的制冷量Q是否大于室内热负荷q;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最低运行频率F3;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二稳定运行频率F4。可见,本实施例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当室内相对湿度降低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一步降低,直至降到当h=H时,无需将压缩机一直处于高频率状态下,有利于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其中,F2的取值范围可选但不局限于20~40HZ;F4的取值范围可选但不局限于10~20HZ。
在又有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以所述最低频率F3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
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对湿度差阈值;
若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相对湿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预设的第一运行频率F5;其中,F3<F5<F2;
若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相对湿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所述最低频率F3。
具体地,结合图6及上述实施例,当空调器的压缩机以最低频率F3运行之后,由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过小易导致空调器的除湿量变小,从而引起室内相对湿度升高的现象,因此通过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与目标相对湿度H之间的差值以及预设的相对湿度差阈值T4进行判断,当(h-H)>T4时,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升至F5,当(h-H)≤T4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仍然保持为最低频率F3。其中,相对湿度差阈值T4的取值范围可以但不局限于4%~6%。
在又有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空调器压缩机以所述第一运行频率F5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T;
若t>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当f1=F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当f1>F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压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
若t=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
具体地,结合图6及上述实施例,由于空调器输出的制冷量Q大于室内热负荷q,此时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大于目标温度T,无法满足h=H,且t=T的情况,为了满足需求,使压缩机运行频率在F3到F5之间运转,以维持室内相对湿度和室内温度的平衡,因此,当空调器压缩机以F5运行后,根据当前的室内温度t和目标温度T来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但不能低于F3;若空调器输出的制冷量Q=q,则表明室内温度刚好满足t=T,只需控制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第二稳定运行频率F4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的所有流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单元的作用以及实现的技术效果分别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的作用以及实现的技术效果对应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7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装置包括:
室外温度获取模块11,用于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
控制模块12,用于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送风模式;
节能模块13,用于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
优选地,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室外温度阈值;则,所述控制模块12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
优选地,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差阈值;所述控制模块12具体包括:
室内温度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
第四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优选地,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除湿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差阈值;所述控制模块12具体包括:
室内温度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
第五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判断预先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室内相对湿度阈值,若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并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调节温度之差,且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相对湿度为预设的除湿湿度;
第六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等于所述目标温度T;
第一压缩机频率控制单元,用于若t=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指将室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时所需的最低频率;
第二压缩机频率控制单元,用于若t>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其中,f≥F1。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第五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大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H;
第三压缩机频率控制单元,用于若h>H,则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h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
第四压缩机频率控制单元,用于若h=H,则判断所述空调器输出的制冷量Q是否大于室内热负荷q;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最低运行频率F3;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二稳定运行频率F4;其中,F3≤F4≤f≤F2;F2为预设的初始运行频率。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三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
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对湿度差阈值;
第五压缩机频率控制单元,用于若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相对湿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预设的第一运行频率F5;其中,F3<F5<F2;
第六压缩机频率控制单元,用于若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相对湿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所述最低频率F3。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四压缩机运行频率控制模块具体包括:
第七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T;
第七压缩机频率控制单元,用于若t>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当f1=F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当f1>F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压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
第八压缩机频率控制单元,用于若t=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固定的目标温度来调节室内温度,本发明将所述室外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减少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当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室外温度调节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使得室外温度与目标温度的温差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降低空调器的耗电量和降低由室内外温差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
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室外温度阈值;则,所述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若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室外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差阈值;则,所述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
若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
若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所述温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还包括送风模式、除湿模式;所述温度阈值为温度差阈值;则,所述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
判断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是否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
当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大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判断预先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室内相对湿度阈值,若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送风模式;若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并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调节温度之差,且控制所述除湿模式对应的目标相对湿度为预设的除湿湿度;
当所述室外温度与所述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温度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5.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等于所述目标温度T;
若t=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其中,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指将室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时所需的最低频率;
若t>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第一稳定运行频率F1;当f1>F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其中,f≥F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大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H;
若h>H,则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h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相对湿度h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h=h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
若h=H,则判断所述空调器输出的制冷量Q是否大于室内热负荷q;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最低运行频率F3;当Q=q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预设的第二稳定运行频率F4;其中,F3≤F4≤f≤F2;F2为预设的初始运行频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以所述最低频率F3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
判断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相对湿度差阈值;
若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相对湿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预设的第一运行频率F5;其中,F3<F5<F2;
若当前的室内相对湿度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相对湿度差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为所述最低频率F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器压缩机以所述第一运行频率F5运行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并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T;
若t>T,则判断当前的室内温度t是否小于上一次获取的室内温度t1,当t<t1时,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是否等于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当f1=F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当f1>F3时,控制所述空调器压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小于所述空调器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当t=t1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上一次获取的运行频率f1
若t=T,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当前的运行频率f为所述最低运行频率F3。
9.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温度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空调器的室外机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外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对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送风模式;
节能模块,用于当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制冷模式对应的目标温度为所述室外温度与预设的调节温度之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
CN202010643064.9A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80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3064.9A CN111780371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3064.9A CN111780371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0371A true CN111780371A (zh) 2020-10-16
CN111780371B CN111780371B (zh) 2021-09-03

Family

ID=7275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3064.9A Active CN111780371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803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620A (zh) * 2021-04-29 2021-06-2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9720B1 (ko) * 2005-12-06 2012-11-0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내/외기 제어방법
CN103954003A (zh) * 2014-03-25 2014-07-3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及空调
CN104566807A (zh) * 2014-12-23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具有控制装置的空调器
CN106052027A (zh) * 2016-06-01 2016-10-26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43279A (zh) * 2016-06-27 2018-01-05 其峰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9720B1 (ko) * 2005-12-06 2012-11-0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내/외기 제어방법
CN103954003A (zh) * 2014-03-25 2014-07-3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及空调
CN104566807A (zh) * 2014-12-23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具有控制装置的空调器
CN106052027A (zh) * 2016-06-01 2016-10-26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43279A (zh) * 2016-06-27 2018-01-05 其峰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620A (zh) * 2021-04-29 2021-06-2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0371B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5175B (zh)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37587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的除湿控制方法
CN108332351B (zh) 制冷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068119B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的动态变频方法及装置
CN111141075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940064B (zh) 空调的运行频率的控制方法
CN108548269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3739344B (zh) 一种内机膨胀阀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58976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
WO2019034124A1 (zh) 自动调温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8758998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1765599A (zh) 空调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法、处理器、存储器
CN11098632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015536A1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398030B (zh) 空调送风量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空调系统
CN111780371B (zh) 一种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81622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8548304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358738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7631438B (zh) 高湿制热工况下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023402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CN115200163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7906682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与空调器
CN110542174B (zh) 一种空调外机的化霜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4646133A (zh) 空调节能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