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5561B - 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5561B
CN111775561B CN202010660935.8A CN202010660935A CN111775561B CN 111775561 B CN111775561 B CN 111775561B CN 202010660935 A CN202010660935 A CN 202010660935A CN 111775561 B CN111775561 B CN 1117755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heating lamp
fixedly connected
lamp tub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09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5561A (zh
Inventor
鲁理祥
龚道兵
谌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angzhi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 Deren And Sheng Hardware Pack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 Deren And Sheng Hardware Pack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 Deren And Sheng Hardware Pack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09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55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5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5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5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5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属于水印机干燥技术领域,该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包括桌板、水印机和升降板,固定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柱,套柱的内部插接有升降板,转动轴的外侧面套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外侧面的一侧套接有伸缩块,风扇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扇,升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灯管;本发明通过主动轮、链条、从动轮和转轴的设置,打开伺服电机,将水印产品带出并进行干燥处理,通过套柱、升降板和加热灯管的设置,调整升降板的高度,从而调整加热灯管的高度,进而调整加热灯管的干燥效果,通过转动轴、转动块、伸缩块的设置,调整转动块的水平角度和伸缩块的位置,从而调整风扇的干燥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印机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水印机是用来印刷的一种器械,水印机一般采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水印机在印刷过程中,因为水墨印在纸张或其他物品上,如果水印没有完全干透,这样就会影响印刷产品的质量,而且堆积起来的产品容易弄脏从而产出次品,也有企业在水印机出口端增加传动装置,产品自然风干,但当产品颜色较多,油墨较重时,依然存在油墨无法迅速干透的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印机印刷无法对产品上的油墨进行迅速干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包括桌板、水印机和升降板,所述桌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印机,所述水印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通过转轴安装有传送带,所述固定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柱,所述套柱的内部插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横板,所述升降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帽,所述转动轴的外侧面套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侧面的一侧套接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的内部安装有风扇,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灯管。
为了使得该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调整风扇位置和增加干燥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转动轴、限位帽、转动块、伸缩块、风扇箱和风扇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三个所述转动轴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横板的上表面。
为了使得该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达到限位的目的,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套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伸缩块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
为了使得该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达到传动的目的,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桌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一端。
为了使得该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使印刷产品滑落稳定,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水印机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斜板。
为了使得该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达到稳定支撑的目的,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桌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垫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于桌板的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水印机的干燥装置,通过伺服电机、主动轮、链条、从动轮、转轴和传送带的配合使用,打开伺服电机,使主动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轮,从而使从动轮通过转轴带动传送带转动,进而将水印机内部经传送履带出口端的水印产品带出并进行干燥处理,增加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套柱、升降板和加热灯管的配合使用,通过调整套柱内部升降板的高度,从而调整加热灯管的高度,进而调整加热灯管的干燥效果,第一固定螺栓可以对升降板进行限位。
2、该水印机的干燥装置,通过转动轴、转动块、伸缩块的配合使用,通过调整升降板的高度,从而调整升降横板和风扇的高度,进而调整了风扇干燥的效果,通过调整转动轴外侧面的转动块的水平角度和伸缩块的位置,从而调整风扇箱内部风扇的干燥范围,通过斜板的设置,起到了使印刷产品可以平稳滑落到传送带上面的作用,通过支撑垫的设置,起到了稳定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桌板;2、水印机;3、升降板;4、固定框;5、转轴;6、传送带;7、套柱;8、升降横板;9、转动轴;10、限位帽;11、转动块;12、伸缩块;13、风扇箱;14、风扇;15、加热灯管;16、第一固定螺栓;17、第二固定螺栓;18、伺服电机;19、主动轮;20、链条;21、从动轮;22、斜板;23、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包括桌板1、水印机2和升降板3,桌板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印机2,水印机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固定框4的内壁通过转轴5安装有传送带6,固定框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柱7,套柱7的内部插接有升降板3,升降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横板8,升降横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转动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帽10,转动轴9的外侧面套接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的外侧面的一侧套接有伸缩块12,伸缩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箱13,风扇箱13的内部安装有风扇14,升降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灯管15。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伺服电机18、主动轮19、链条20、从动轮21、转轴5和传送带6的配合使用,打开伺服电机18,使主动轮19通过链条20带动从动轮21,从而使从动轮21通过转轴5带动传送带6转动,进而将水印机内部经传送履带出口端的水印产品带出并进行干燥处理,增加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6、套柱7、升降板3和加热灯管15的配合使用,通过调整套柱7内部升降板3的高度,从而调整加热灯管15的高度,进而调整加热灯管15的干燥效果,第一固定螺栓16可以对升降板3进行限位,通过转动轴9、转动块11、伸缩块12的配合使用,通过调整升降板3的高度,从而调整升降横板8和风扇14的高度,进而调整了风扇干燥的效果,通过调整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和伸缩块12的位置,从而调整风扇箱内部风扇14的干燥范围,通过斜板22的设置,起到了使印刷产品可以平稳滑落到传送带上面的作用,通过支撑垫23的设置,起到了稳定支撑的作用。
具体的,转动轴9、限位帽10、转动块11、伸缩块12、风扇箱13和风扇14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三个转动轴9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横板8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该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起到调整风扇位置和增加干燥效果的作用。
具体的,套柱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6,伸缩块12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17。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该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起到限位的作用。
具体的,桌板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8,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轮19,主动轮19通过链条20传动连接有从动轮21,从动轮21固定连接于转轴5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该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起到传动的作用。
具体的,水印机2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斜板22。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该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起到使印刷产品滑落稳定的作用。
具体的,桌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垫23,支撑垫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垫23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于桌板1的下表面。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该水印机的干燥装置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M1为水印机2,M2为加热灯管15,M3为伺服电机1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伺服电机18、主动轮19、链条20、从动轮21、转轴5和传送带6的配合使用,打开伺服电机18,使主动轮19通过链条20带动从动轮21,从而使从动轮21通过转轴5带动传送带6转动,进而将水印机内部经传送履带出口端的水印产品带出并进行干燥处理,增加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6、套柱7、升降板3和加热灯管15的配合使用,通过调整套柱7内部升降板3的高度,从而调整加热灯管15的高度,进而调整加热灯管15的干燥效果,第一固定螺栓16可以对升降板3进行限位,通过转动轴9、转动块11、伸缩块12的配合使用,通过调整升降板3的高度,从而调整升降横板8和风扇14的高度,进而调整了风扇干燥的效果,通过调整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和伸缩块12的位置,从而调整风扇箱内部风扇14的干燥范围,通过斜板22的设置,起到了使印刷产品可以平稳滑落到传送带上面的作用,通过支撑垫23的设置,起到了稳定支撑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控制所述套柱7内部升降板3的高度,从而调整加热灯管15的高度,并且通过控制升降板3的高度,从而调整升降横板8和风扇14的高度,以及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和伸缩块12的位置,从而调整风扇箱内部风扇14的干燥范围来保证传送带6上的印刷产品的每一部分都可以按照油墨的印刷量来进行相应的干燥;
步骤A1:利用公式(1)根据油墨当前的颜色以及每种颜色所用的印刷量得到印刷产品每平方米需要吸收多大的热量才能将油墨进行干燥:
Figure GDA0003160391940000071
其中P表示油墨干燥印刷产品每平方米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n表示当前使用的油墨颜色种类有n种;Ci表示第i种颜色油墨的比热容;ρi表示第i种颜色油墨的密度(由于干燥油墨蒸发的大部分为水蒸气所以密度可以近似为水的密度取值1×10kg/m3);Vi表示第i种颜色油墨在所述印刷产品上使用的体积量;S表示所述印刷产品上需要印刷的总面积;Q表示干燥后油墨的温度(取值105℃-120℃);Q0表示油墨未进行干燥前的温度(取值为当前室温20℃-30℃);
步骤A2:利用公式(2)对公式(1)得到的印刷产品需要每平方米至少吸收的热量进行分析得到加热灯管15的高度的方程
Figure GDA0003160391940000081
其中h表示加热灯管15的高度;U表示给加热灯管15通电的电压值;R表示加热灯管15的发热电阻阻值;r表示除加热灯管15的发热电阻外的其他电阻阻值;lc表示加热灯管15热量的辐射半径;λ表示空气的导热系数(数值为0.023W/m·k);x表示加热灯管15的灯管长度;vc表示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J/k表示焦耳/开尔文;
将步骤A1求得的P代入公式(2)求解方程得到h的数值,即为加热灯管15的高度,由于风扇14的高度与加热灯管15的高度的差值一直是恒定的,所以风扇14的高度等于h+b,其中b表示风扇14与加热灯管15竖直方向的固有距离即升降板3的厚度;
步骤A3:为了保证印刷产品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得到干燥并且每一处所吸收的热量不少于使得油墨干燥印刷产品每平方米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则利用公式(3)分析加热灯管15以及风扇14的高度和印刷产品需要吸收的热量得到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方程:
Figure GDA0003160391940000091
其中ω表示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Y表示印刷产品在传送带6横向上的最大印刷宽度;Q表示转动块11的长度;
利用公式将ω的数值求出,即为需要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的值;
通过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的值以及加热灯管15以及风扇14的高度保证印刷产品在传送带6上传送的过程中加热灯管15以及风扇14可以将印刷产品印刷的每一处都彻底干燥完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步骤A1得到油墨干燥印刷产品每平方米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目的是为了利用公式分析油墨的干燥过程,并且根据不同颜色不同印刷量的油墨进行相应的修正分析,与没有该公式和步骤相比该公式和步骤保证吸收的热量可以使印刷产品上的所有油墨都进行彻底的干燥;利用步骤A2得到加热灯管15的高度,目的是利用加热灯管15的高度可以保证油墨彻底干燥并且不至于将印刷产品加热坏;并且根据升降板3的厚度又可以计算出风扇14的高度;最后利用步骤A3得到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目的是为了通过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从而保证印刷产品横向上的最大印刷宽度的每一处都可以进行干燥并且干燥彻底,与没有该公式和步骤相比该公式和步骤使得整个干燥过程自动化,并且印刷产品的每一处都可以进行彻底干燥且不破坏印刷产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包括桌板(1)、水印机(2)和升降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印机(2),所述水印机(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的内壁通过转轴(5)安装有传送带(6),所述固定框(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柱(7),所述套柱(7)的内部插接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横板(8),所述升降横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帽(10),所述转动轴(9)的外侧面套接有转动块(11),所述转动块(11)的外侧面的一侧套接有伸缩块(12),所述伸缩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箱(13),所述风扇箱(13)的内部安装有风扇(14),所述升降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灯管(15);
其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控制所述套柱(7)内部升降板(3)的高度,从而调整加热灯管(15)的高度,并且通过控制升降板(3)的高度,从而调整升降横板(8)和风扇(14)的高度,以及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和伸缩块(12)的位置,从而调整风扇箱内部风扇(14)的干燥范围来保证传送带(6)上的印刷产品的每一部分都按照油墨的印刷量来进行相应的干燥;
步骤A1:利用公式(1)根据油墨当前的颜色以及每种颜色所用的印刷量得到印刷产品每平方米需要吸收多大的热量才能将油墨进行干燥:
Figure FDA0003160391930000021
其中P表示油墨干燥印刷产品每平方米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n表示当前使用的油墨颜色种类有n种;Ci表示第i种颜色油墨的比热容;ρi表示第i种颜色油墨的密度,其取值1×10kg/m3;Vi表示第i种颜色油墨在所述印刷产品上使用的体积量;S表示所述印刷产品上需要印刷的总面积;Q表示干燥后油墨的温度,取值105℃-120℃;Q0表示油墨未进行干燥前的温度,取值为当前室温20℃-30℃;
步骤A2:利用公式(2)对公式(1)得到的印刷产品需要每平方米至少吸收的热量进行分析得到加热灯管(15)的高度的方程
Figure FDA0003160391930000022
其中h表示加热灯管(15)的高度;U表示给加热灯管(15)通电的电压值;R表示加热灯管(15)的发热电阻阻值;r表示除加热灯管(15)的发热电阻外的其他电阻阻值;lc表示加热灯管(15)热量的辐射半径;λ表示空气的导热系数,数值为0.023W/m·k;x表示加热灯管(15)的灯管长度;vc表示传送带(6)的传送速度;J/k表示焦耳/开尔文;
将步骤A1求得的所述P代入公式(2)求解方程得到h的数值,即为加热灯管(15)的高度,由于风扇(14)的高度与加热灯管(15)的高度的差值一直是恒定的,所以风扇(14)的高度等于h+b,其中b表示风扇(14)与加热灯管(15)竖直方向的固有距离即升降板(3)的厚度;
步骤A3:为了保证印刷产品的每一个地方都得到干燥并且每一处所吸收的热量不少于使得油墨干燥印刷产品每平方米至少需要吸收的热量则利用公式(3)分析加热灯管(15)以及风扇(14)的高度和印刷产品需要吸收的热量得到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方程:
Figure FDA0003160391930000031
其中ω表示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Y表示印刷产品在传送带(6)横向上的最大印刷宽度;Q表示转动块(11)的长度;
利用公式将ω的数值求出,即为需要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的值;
通过控制转动轴(9)外侧面的转动块(11)的水平角度的转动角速度的值以及加热灯管(15)以及风扇(14)的高度保证印刷产品在传送带(6)上传送的过程中加热灯管(15)以及风扇(14)将印刷产品印刷的每一处都彻底干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9)、限位帽(10)、转动块(11)、伸缩块(12)、风扇箱(13)和风扇(14)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三个所述转动轴(9)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横板(8)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7)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6),所述伸缩块(12)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轮(19),所述主动轮(19)通过链条(20)传动连接有从动轮(21),所述从动轮(21)固定连接于转轴(5)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印机(2)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斜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印机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垫(23),所述支撑垫(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垫(23)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于桌板(1)的下表面。
CN202010660935.8A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Active CN111775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0935.8A CN111775561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0935.8A CN111775561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5561A CN111775561A (zh) 2020-10-16
CN111775561B true CN111775561B (zh) 2021-11-23

Family

ID=7276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0935.8A Active CN111775561B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55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7453B (zh) * 2022-04-07 2022-11-15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聚糖制备用高效真空干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3153A (en) * 1985-02-25 1989-03-21 Palmer Arthur R Ink drying apparatus
CN207859717U (zh) * 2018-02-08 2018-09-14 深圳市雅佳设计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丝印机的收料装置
CN208452566U (zh) * 2018-06-15 2019-02-01 广西真龙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烟标胶印油墨固化实验用设备
CN209274149U (zh) * 2018-09-11 2019-08-20 天津江津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的印刷设备的烘烤装置
CN111347772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重庆特巴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烘干装置
CN109733065B (zh) * 2019-01-30 2021-12-28 湛江市裕信包装印业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印刷快速烘干装置
CN209718906U (zh) * 2019-03-26 2019-12-03 浙江优凯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固定的彩盒用印刷装置
CN210706493U (zh) * 2019-06-13 2020-06-09 杭州临安通达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印刷装饰纸用烘干装置
CN210759767U (zh) * 2019-06-14 2020-06-16 江苏通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uv固化装置
CN110927173A (zh) * 2019-12-11 2020-03-27 桐城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印刷制版质量的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5561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5561B (zh) 一种水印机的干燥装置
CN106595248A (zh) 木材风热式干燥箱
JPH0235667B2 (zh)
CN111674153A (zh) 一种纸箱印刷用烘干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626062A (zh) 一种减少能耗的用于标签生产的印刷设备
CN216300510U (zh) 一种间歇轮转印刷机保持材料张力稳定的装置
CN204165351U (zh) 一种高效复合型印刷电路板烘干机
CN212529036U (zh) 一种绿色印刷的双重测温自动升降烘干设备
CN206446291U (zh) 一种数码印花纸打印机的烘干装置
CN216330845U (zh) 一种纸箱加工用水墨印刷机的干燥装置
CN213056416U (zh) 一种丝网印刷烘干程度检测设备
CN220500287U (zh) 一种应用于图文印刷设备的输出计数装置
CN216300502U (zh) 一种防跑偏的纸箱印刷机
CN218749914U (zh) 一种印刷产品墨层快速干燥机
CN209521398U (zh) 一种水墨印刷纸制品烘干装置
CN218315828U (zh) 一种彩色包装纸盒印刷干燥装置
CN216432461U (zh) 一种网带炉上料装置
CN208730556U (zh) 一种印刷纸烘干装置
CN110883903A (zh) 一种利用循环式暖风干燥的陶瓷3d打印装置
CN209851833U (zh) 一种热升华打印机的烘干装置
CN216639948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布料印染装置
CN215397676U (zh) 一种彩色印刷用烘干装置
CN216432270U (zh) 一种带式真空连续干燥装置
CN219115006U (zh) 多重光栅防伪印刷装置
CN213543126U (zh) 一种家具加工用输送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rying Device for Watermarking Machi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3

Pledgee: Hunan Jinsh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Chang Deren and Sheng Hardware Packing Produc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408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3

Pledgee: Hunan Jinsh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Chang Deren and Sheng Hardware Packing Produc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408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3

Address after: No. 101, Building 3, Zhongbao Food, Jiashan Avenu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nshi City,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415400

Patentee after: Hunan Xiangzhi Packag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15400 No. 19, Jiashan Avenue, Jinshi industrial new area,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 Deren and Sheng Hardware Packing Produc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