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3510A - 一种呼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3510A
CN111773510A CN202010839571.XA CN202010839571A CN111773510A CN 111773510 A CN111773510 A CN 111773510A CN 202010839571 A CN202010839571 A CN 202010839571A CN 111773510 A CN111773510 A CN 111773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respiratory device
passage
channel
gas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95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3510B (zh
Inventor
奚杰峰
苏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95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3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3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3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3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3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5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20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o medical respiratory devices
    • A61M16/201Controlled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08Oxyg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包括本体和密封件。本体上具有气体流动通道,气体流动通道用于与人体连通。本体具有插入通道,使用时插入件通过插入通道贯穿本体从而插入人体内,以对人体进行检查等操作,并且通过密封件对插入通道和插入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保证密封性能,减少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医疗检查等时,为了降低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往往需要穿戴密封性较好的面罩以遮挡患者口鼻,特别是在近年来大流行的具有传染性疾病较多的情况下。
然而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面罩在使用过程中,例如进行检查时,面罩的密封性能较差,从而加大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呼吸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装置,用于穿戴于人体,所述呼吸装置包括本体和密封件,所述本体用于与所述罩体连接;所述本体具有气体流动通道,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用于与人体连通,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排出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的气体;所述本体具有插入通道,所述插入通道用于供插入件穿过所述本体伸入所述人体;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密封件用于在所述插入件插入时,密封所述所述插入通道与所述插入件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呼吸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气体缓冲件,所述气体缓冲件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连通,所述气体缓冲件用于缓冲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内的压力变化。
可选地,所述气体缓冲件可膨胀,以在所述气体缓冲件内压力变化时所述气体缓冲件的体积可改变。
可选地,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具有用于与所述人体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所述气体缓冲件以及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本体设置有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以及第二连通通道,所述气体缓冲件具备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罩设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以及第二连通通道,以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以及第二连通通道均与所述气体缓冲件连通;
所述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通道、所述气体缓冲件、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以及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呼吸装置还包括分隔件,所述本体还具有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连通的连通通道,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连通通道内,以将所述连通通道分隔成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二连通通道。
可选地,所述气体缓冲件与所述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呼吸装置穿戴于人体时,所述气体缓冲件位于所述本体的左侧。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环形件,第一环形件形成所述插入通道的进口端;所述第一环形件用于与所述插入件密封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件远离所述的本体一端具有第一导向段,沿所述第一导向段指向所述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段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以便于不同径向尺寸的所述插入件进入所述插入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件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段,沿所述第二导向段指向所述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截面面积增大,以便于不同径向尺寸的所述插入件拔出所述插入通道;所述第一导向段和所述第二导向段相互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件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段,沿所述第二导向段指向所述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截面面积增大,以便于不同径向尺寸的所述插入件拔出所述插入通道。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还包括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二环形件,所述第二环形件套设所述第一环形件,且所述第一环形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件固定连接;沿所述密封件的径向,所述第二环形件与所述第一环形件之间形成间隙。
可选地,所述插入通道具有相对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密封件为安装于所述进口端的弹性套,当所述插入件插入所述插入通道时,所述弹性套包覆所述插入件。
可选地,所述弹性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口端。
可选地,所述呼吸装置还包括开关件,所述开关件与所述本体连接,且开关件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插入通道。
可选地,所述开关件与所述本体可活动地连接,以开闭所述插入通道;或者,
所述开关件为挡盖,所述挡盖与所述本体可拆卸地连接,以开闭所述插入通道;或者,
所述开关件为磁性板,所述磁性板与所述本体磁性连接,以开闭所述插入通道。
可选地,所述呼吸装置上还开设有氧气接口,所述氧气接口用于与所述人体连通;和/或,所述呼吸装置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连通的二氧化碳检测接口。
可选地,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向所述人体供气。
可选地,所述呼吸装置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以及第一阀片;所述第一阀体连接于所述本体,且所述进气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片与所述第一阀体活动连接,以开闭所述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本体内设置有贯穿所述气体流动通道的插入管道,所述插入管道内形成所述插入通道,所述插入管道对应所述插入通道的出口端的一端为安装端,所述安装端用于安装口垫。
可选地,所述插入管道为柔性材质,以使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插入管道的延伸方向能够改变。
可选地,所述插入管道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气体流动通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插入管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本体和所述插入管道均为透明材质。
可选地,所述呼吸装置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安装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罩体用于罩设所述人体,所述气体流通通道用于通过所述罩体与所述人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罩体与所述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本体具有罩体部,所述罩体部用于罩设所述人体。
可选地,所述本体为透明材质。
可选地,所述呼吸装置还包括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体以及第二阀片;所述第二阀体连接于所述本体,且所述出气口形成于所述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片与所述第二阀体活动连接,以开闭所述出气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吸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用于穿戴于人体。呼吸装置包括本体和密封件。本体上具有气体流动通道,气体流动通道用于与人体连通。气体流动通道具有出气口,人体呼出的气体经过气体流动通道后从出气口离开呼吸装置。本体具有插入通道,使用时插入件通过插入通道贯穿本体从而插入人体内,以对人体进行检查等操作,并且通过密封件对插入通道和插入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保证密封性能,减少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Ⅴ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中第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Ⅶ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中第二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Ⅸ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使用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另一种密封件的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另一种开关件的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罩体;110-呼吸腔;120-插接部;200-呼吸装置;210-本体;211-主体;212-安装接口;213-气体缓冲件接口;2131-第一密封槽;214-插入接口;215-气体流动通道;2151-第一通道;2152-第二通道;2153-进气口;2154-出气口;2155-连通口;2161-第一连通通道;2162-第二连通通道;2171-氧气接口;2172-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81-第二密封槽;2182-第三密封槽;219-加强筋;220-气体缓冲件;221-开口部;230-第一单向阀;231-第一阀体;232-第一连接部;233-卡扣;234-第一挡板;235-第一阀片;236-第一片体;237-第一连接轴;238-第一限位凸起;240-第二单向阀;241-第二阀体;242-第二连接部;243-第二挡板;244-第三挡板;245-第二阀片;246-第二片体;247-第二连接轴;248-第二限位凸起;250-密封件;251-第一环形件;252-插入通道;2521-进口端;2522-出口端;253-第一导向段;254-第二导向段;255-第二环形件;256-安装凸起;257-间隙;258-弹性套;261-分隔件;262-插入管道;2621-安装端;2622-通孔;263-压板;264-过滤件;270-开关件;271-挡盖;20-插入件;21-远端;22-近端;30-口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在第一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在第二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装置200。
呼吸装置200包括本体210、密封件250以及设置在本体210的气体缓冲件220。本体210上具有气体流动通道215,气体流动通道215用于与人体(图未示出)连通,气体流动通道215具有出气口2154,人体呼出的气体经过气体流动通道215后从出气口2154离开呼吸装置200。本体210具有插入通道252,使用时插入件20通过插入通道252贯穿本体210从而插入人体内,以对人体进行检查等操作,并且通过密封件250对插入通道252和插入件2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保证密封性能,减少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包括本体210,本体210内具有气体流动通道215,且气体流动通道215具有出气口2154,气体缓冲件220与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呼气时,气体进入气体流动通道215,随后从出气口2154流出,从而排出呼吸腔110中的气体。在本实施例中,气体流动通道215还具有进气口2153,吸气时,气体通过进气口2153进入气体流动通道215,从而向人体供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有进气口2153和出气口2154,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开设一个开口,该开口同时作为进气口2153和出气口2154以使气体流动通道215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进一步的,气体流动通道215还具有用于与人体连通的连通口2155,连通口2155、气体缓冲件220以及出气口2154依次连通,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从连通口2155进入气体流动通道,随后经过气体缓冲件220再从出气口2154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还包括气体缓冲件220,气体缓冲件220安装于本体210,且气体缓冲件220与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从而通过气体缓存件220缓冲气体流动通道215的压力变化。在呼吸装置200穿戴于人体,且人体出现喷嚏或咳嗽等导致气压急剧升高时,可以通过气体缓冲件缓冲压力,保证密封效果,进而有助于降低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具体的,本体210设置有与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2161以及第二连通通道2162,第一连通通道2161与进气口2153连通形成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第一通道2151,连通口2155开设于第一通道2151。第二连通通道2162与出气口2154连通形成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第二通道2152,第一通道2151和第二通道2152通过气体缓冲件220连通,从而使连通口2155、气体缓冲件220和出气口2154依次连通。
可选地,气体缓冲件220可膨胀,以在气体缓冲件220内压力变化时气体缓冲件220的体积可改变,具体的,当气压增大时,气体缓冲件220在气压作用下体积增大,气体能够暂时存储在气体缓冲件220内,缓冲气压的效果好。可选地,气体缓冲件220为医用集气袋或球囊,其可以采用塑料材质或例如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气缸等其他容器作为气体缓冲件220。
请参照图2,进一步的,气体缓冲件220具有开口部221,开口部221同时罩设第一连通通道2161和第二连通通道2162,即第一连通通道2161和第二连通通道2162均通过该开口部221与气体缓冲件220连通,使用时,第一通道2151内的气体通过第一连通通道2161以及开口部221进入气体缓冲件220,随后通过开口部221和第二连通通道2162流出气体缓冲件2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通道2161和第二连通通道2162均与气体缓冲件220的开口部221连通,从而使进气口2153、气体缓冲件220和出气口2154依次连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气体缓冲件220两端分别与第一连通通道2161和第二连通通道2162连通,即第一通道2151中的气体通过第一连通通道2161进入气体缓冲件220后,气体穿过气体缓冲件220后从第二连通通道2162进入第二通道2152。
进一步的,呼吸装置200还包括分隔件261,本体210还具有与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连通通道。分隔件261位于连通通道内,从而将连通通道分隔成第一连通通道2161和第二连通通道2162。具体的,本体210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气体缓冲件220的气体缓冲件接口213,气体缓冲件接口213为管状件,且气体缓冲件接口213同时与第一通道2151和第二通道2152连通,从而在气体缓冲件接口213处形成本体210的连通通道。分隔件261沿连通通道的轴向设置,且分隔件261的两端同时与连通通道径向的两端连接,从而将圆柱状的连通通道分隔成两个半圆柱形孔,其中一个半圆形孔与第一通道2151连通为第一连通通道2161,另一个半圆形孔与第二通道2152连通为第二连通通道2162。
可选地,气体缓冲件220与本体210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拆卸气体缓冲件220强制开启气体通道。同时,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安装气体缓冲件220。具体的,气体缓冲件接口213上设置有密封槽,该密封槽为第一密封槽2131,呼吸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密封槽2131内的密封圈(图未示出),气体缓冲件220的开口部221套设气体缓冲件接口213,通过该密封圈实现开口部221与气体缓冲件接口213的密封,同时通过密封圈的摩擦力将气体缓冲件220固定于气体缓冲件接口213。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气体缓冲件220与本体210的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接固定,或者通过卡扣233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将气体缓冲件220与本体210固定连接,例如将气体缓冲件220焊接于本体210,或通过胶粘固定。
请结合参照图1-图3,本体210包括主体211,在本实施例中,主体211为管状件,其内具有圆柱形的内腔,主体211两端的开口分别与进气口2153和出气口2154对应。在主体211的周壁上设置有沿主体211的径向延伸的气体缓冲件接口213,气体缓冲件接口213为径向尺寸小于主体211的管状件,且气体缓冲件接口213内形成与主体211的内腔连通的连通通道,即气体缓冲件接口213与主体211形成截面为T字形的结构。分隔件261设置在连通通道内,从而将连通通道分隔成第一连通通道2161和第二连通通道2162,且分隔件261延伸至主体211的内腔,将主体211的内腔分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圆柱形腔室,其中一个圆柱形腔室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通通道2161和进气口2153连通,从而形成气体流动通道215的第一通道2151,另一个圆柱形腔室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通通道2162和出气口2154连通,从而形成气体流动通道215的第二通道2152。可选地,分隔件261、主体211以及气体缓冲件接口213一体成型制成。本体210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9,以保证本体210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通口2155、气体缓冲件220和出气口2154依次连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置连通口2155、气体缓冲件220和出气口2154的连通方式,例如不设置分隔件261,从而使连通口2155、气体缓冲件220和出气口2154呈三通结构。
进一步的,本体210还包括用于安装罩体100的安装接口212,安装接口212设置在主体211的周壁上且沿主体211的径向延伸的管状件,连通口2155即为安装接口212的开口,从而当罩体100安装于安装接口212时,罩体100的呼吸腔110通过安装接口212与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进一步的,呼吸装置200还包括罩体100,罩体100安装于本体210的安装接口212。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也可以不设置罩体100,使用时,也可将呼吸装置200直接接入患者佩戴的麻醉或其他类型的面罩上,即,将麻醉面罩等作为罩体100使用。
可选地,罩体100与本体210可拆卸地连接,如此在检查完成后,可将罩体100与本体210拆下,通过在罩体100用于与安装接口212连接的管状部分加装带滤棉的盖子,通过滤棉过滤进出气体,以形成类似N95的呼吸阀的作用。
具体的,在主体211的轴向上,安装接口212设置在气体缓冲件接口213与进气口2153之间,也就是说,罩体100与呼吸腔110与第一通道2151连通。即在呼吸装置200中,气体的流通路径为:气体从进气口2153进入第一通道2151后,从连通口2155进入罩体100的呼吸腔110,以供人体呼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从连通口2155进入第一通道2151并沿第一通道2151向远离进气口2153的方向流动至第一连通通道2161,从而进入气体缓冲件220,随后通过第二连通通道2162进入第二通道2152,最终从出气口2154排出。可选地,安装接口212位于主体211的中部,即沿主体211的轴向,安装接口212与进气口2153之间的距离基本与安装接口212和出气口2154之间的距离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10的主体211为管状件,通过罩体100与本体210的连接实现将呼吸装置200罩设于人体,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主体211设置为大致呈罩体100状的罩体部,通过罩体部罩设人体(如图4所示)。连通口2155即为罩体部罩设人体的开口,人体的口鼻通过连通口2155进入罩体部。
可选地,罩体100上具有插接部120,通过将插接部120插入安装接口212中实现罩体100与本体210的连接。具体的,为了保证本体210与罩体100的连接可靠性,在插接部120以及安装接口2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图未示出),通过密封圈的摩擦力固定并保证密封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罩体100与本体210的固定,例如设置卡扣或捆绑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将罩体100成型于本体210。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当呼吸装置200穿戴于人体时,气体缓冲件220位于本210的左侧。
图5为图2中Ⅴ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30,第一单向阀230设置在主体211一端的开口处。第一单向阀230包括第一阀体231以及第一阀片235,第一阀体231与本体210连接,且进气口2153形成于第一阀体231。第一阀片235与第一阀体231活动连接,从而通过第一阀片235开闭进气口2153,以使进气口2153单向开启,进而防止气体从呼吸装置200的进气口2153离开。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中第一阀体231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进一步的,第一阀体231包括与本体21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32和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32远离本体210一端的第一挡板234,第一连接部232为圆筒形,第一挡板234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一挡板234的周向分布的孔洞,该孔洞即形成气体流动通道215的进气口2153。同时在第一挡板234上还开设有用于与第一阀片235滑动连接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第一挡板234的圆心处。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232设置有多个卡扣233,主体211的端部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为主体211的周面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卡扣233卡合于该凸起,从而使第一阀体231固定于本体210。具体的,多个卡扣233沿第一连接部232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连接可靠性。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232与凸起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以防止气体从第一连接部232与凸起的周面之间的间隙泄漏。具体的,凸起的外周上开设有密封槽,该密封槽为第二密封槽2181,密封圈设置在第二密封槽2181内,以进行密封。
可选地,第一阀片235包括第一片体236以及第一连接轴237,第一连接轴237固定连接在第一片体236上,且第一连接轴237远离第一片体23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238。第一连接轴237穿设安装孔,且第一片体236和第一限位凸起238分别位于第一挡板234的两侧,从而通过第一限位凸起238防止第一阀片235与第一阀体231脱离。第一片体236位于第一挡板234远离本体210的一侧,因此当气体具有从进气口2153向本体210内流动的趋势时,气体推动第一片体236向远离第一挡板234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片体236与第一挡板234分离,气体从第一片体236和第一挡板234之间的间隙进入本体210,此时进气口2153开启;当气体具有从本体210向进气口2153流动的趋势时,气体推动第一片体236向靠近第一挡板234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片体236抵靠于第一挡板234,此时进气口2153关闭。
进一步的,第一片体236成圆盘状,且其具有相对的凹面和凸面,凹面位于第一片体236朝向第一挡板234的一侧,凸面位于第一片体236朝向本体210的一侧,通过第一片体236的外周缘与第一挡片的抵靠使得进气口2153关闭。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凸起238的周面为圆锥面,沿靠近第一片体236的方向,该圆锥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以便于将第一阀片235安装于第一阀体231。
图7为图2中Ⅶ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中第二阀体241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2、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240,第二单向阀240设置在主体211远离第一单向阀230一端的开口处。可选地,第二单向阀240的结构与第一单向阀230基本相同,具体的,第二单向阀240包括第二阀体241以及第二阀片245。第二阀体241连接于本体210且出气口2154开设于第二阀体241,第二阀片245与第二阀体241活动连接,以开闭出气口2154。同时,显然地,当呼吸装置200通过出气口2154进出气,即未设置有进气口2153时,则无需设置第二单向阀240。
进一步的,第二阀体241包括与本体21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42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42的第二挡板243。第二连接部242为圆筒形,第二挡板243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42的轴向中部。第二挡板243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二挡板243的周向分布的孔洞,该孔洞即形成气体流动通道215的出气口2154。同时在第二挡板243上还设置有用于第二阀片245滑动连接的安装孔,安装孔位于第二挡板243的圆心处。第二阀片245的第二连接轴247穿设该安装孔,且第二阀片245的第二限位凸起248和第二片体246分别位于第二挡板243的两侧,从而通过第二限位凸起248防止第二阀片245与第二阀体241脱离。
具体的,第二片体246位于第二挡板243远离本体210的一侧,因此当气体具有从本体210向出气口2154流动的趋势时,气体推动第二片体246向远离第二挡板243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二片体246与第二挡板243分离,气体从第二片体246和第二挡板243之间的间隙排出,此时出气口2154开启;当气体具有从出气口2154向本体210内流动的趋势时,气体推动第二片体246向靠近第二挡板243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二片体246抵靠于第二挡板243,此时出气口2154关闭。
进一步的,第二阀体24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42远离本体210一端的第三挡板244,第三挡板244与第二挡板243间隔设置,从而在第三挡板244和第二挡板243之间形成供第二片体246活动的空间。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242与本体210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以防止气体从第二连接部242与本体210的连接处泄漏。具体的,本体210的外周上开设有密封槽,该密封槽为第三密封槽2182,密封圈设置在第三密封槽2182内,以进行密封。
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出气口2154处的过滤件264。具体的,主体211对应第二单向阀240的一端具有用于容纳过滤件264的腔室,气体从气体缓冲件220经过第二连通通道2162进入第二通道2152,随后经过过滤件264的过滤作用后从出气口2154排出,从而降低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可选地,过滤件264为填充在腔室中的医用过滤棉。可选地,进气口2153处也设置有过滤件264。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10上还开设有氧气接口2171,使用时,将氧气管连接于氧气接口2171,从而通过氧气接口2171向人体提供氧气。具体的,氧气接口2171与气体流动通道215的第一通道2151连通,氧气从氧气接口2171进入第一通道2151从而通过连通口2155进入罩体100的呼吸腔110。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置氧气接口2171的位置,例如开设于罩体100处,能够通过氧气接口2171向人体提供氧气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实施例中,同时设置有氧气接口2171和进气口2153,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氧气接口2171,即将氧气接口2171作为进气口2153实现对人体供气,可选地,也可以在氧气接口2171处设置鼻插管(图未示出),使用时直接将鼻插管插入人体鼻腔以对人体供气。
在本实施例中,还开设有与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使用时,将检测件连接于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从而对气体流动通道215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具体的,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开设于第二阀体241,且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位于过滤件264靠近第二单向阀24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置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的位置,能够通过在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连接检测件实现对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检测即可。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氧气接口2171和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同时设置于所述呼吸装置200,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设置的接口,例如仅设置氧气接口2171、仅设置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或者额外设置其他接口,甚至可以氧气接口2171和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均不设置。
图9为图3中Ⅸ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在第三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使用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3、图9、图10和图11,在本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还设置有插入通道252,插入通道252用于供插入件20插入本体210并穿过呼吸装置200进入人体内。具体的,本体210还具有用于设置插入通道252的插入接口214,插入接口214与安装接口212对应设置在主体211的径向两侧,且插入接口214与主体211的内腔即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从而使插入件20穿过插入接口214后穿过气体流通通道伸入呼吸腔110。在本实施例中,插入件20为内镜。可选地,本体210为透明材质制成,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插入过程,方便操作。相应地,当本体210与罩体100分体设置时,罩体100也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本体210内设置有贯穿气体流动通道215的插入管道262,插入管道262内形成插入通道252。具体的,插入管道26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插入接口214,该端形成插入通道252的进口端2521。插入管道262的另一端为安装端2621,使用时,将口垫30安装于安装端2621,插入件20穿过口垫30插入人体内,从而防止在插入件20插入人体进行检查的过程中,牙齿损伤插入件20。插入管道262的安装端2621即对应形成插入通道252的出口端2522。通过将插入通道252形成于插入管道262内,从而通过插入管道262对插入通道252内的插入件20限位,以使插入件20顺利、便捷地穿过插入通道252进入人体。可选地,插入管道262一体成型于本体210的插入接口214。
进一步的,插入管道262为柔性材质,从而在外力作用下,插入管道262发生偏移,改变插入管道262的延伸方向,进而当插入件20位于插入管道262内时,插入件20的延伸方向随插入管道262的延伸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便于调节插入件20的位置,操作更加方便。具体的,插入管道262的外壁与进一步的,插入管道262为透明材质,从而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清楚观察到插入件20的插入过程,便于操作,保证操作效果。
进一步的,插入管道262的侧壁开设有通孔2622,气体流动通道215与插入通道252通过该通孔2622连通,即气体流动通道215可通过插入通道252与人体进行气体交换。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6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通孔2622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将进气口2153与插入通道252连通,第二通孔将气体缓冲件220与插入通道252连通。即从进气口2153进入气体流动通道的气体,部分从插入管道262与安装接口212之间的间隙流向人体,另一部分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插入通道252从而通过插入通道252向人体通气。从人体呼出的气体,部分通过插入管道262与安装接口212之间的间隙流入主体211的内腔,另一部分进入插入通道252并从第二通孔进入主体211的内腔,然后从主体211的内腔经过气体缓冲件220后从出气口2154排出。
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中密封件25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9、图11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还包括设置于本体210的密封件250,密封件250用于在插入件20插入时密封插入通道252与插入件20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密封件250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环形件251,第一环形件251安装于本体的插入接口214,且第一环形件251围成的孔腔用于形成插入通道252的进口端2521,即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插入通道252的进口端2521由第一环形件251和插入管道262共同形成。在插入件20插入插入通道252时,通过第一环形件251与插入件20的密封接触实现密封。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密封件250设置为安装在插入接口214的周壁上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第一环形件251远离本体210的安装接口212一端具有第一导向段253,即插入通道252的进口端2521远离安装端26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段253。沿第一导向段253指向安装接口212的方向,第一导向段253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以便于不同尺寸的插入件20进入插入通道252,而且有助于保证密封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截面面积”为垂直其轴线的平面所截得的面积,例如第一导向段253的截面面积即为第一导向段253被垂直第一导向段253的轴线的平面所截得的面积。
具体的,第一导向段253呈锥形,沿第一导向段253指向本体210的安装接口212的方向,第一导向段253的径向尺寸减小,从而便于插入件20插入插入通道252中,而且能够减小大尺寸的插入件20插入插入通道252时第一环形件251的变形量,不仅保证了密封性能而且插入更加方便。例如,内镜的外管其具有径向尺寸较大的远端21以及径向尺寸较小的近端22,因此在内镜的外管从插入通道252插入时,其远端21首先进入第一导向段253,第一导向段253在远端21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一导向段253的尺寸与远端21的尺寸适应,当远端21伸出第一导向段253、外管的径向尺寸较小的近端22进入第一导向段253时,第一导向段253弹性回复至尺寸与近端22相适应。换言之,第一导向段253的设置使得第一环形件251能够更好地与内镜外管贴合,同时避免由于内镜外管直径不一致导致漏气的情况发生,密封效果好。
进一步的,第一环形件251靠近本体210的安装接口212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段254,即插入通道252的进口端2521靠近安装接口2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段254。沿第二导向段254指向本体210的安装接口212的方向,第二导向段254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以便于不同径向尺寸的所述插入件20拔出插入通道252。例如在内镜外管拔出时,第二导向段254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形状尺寸与外管的近端22相适应,当近端22脱离第二导向段254、远端21进入第二导向段254时,第二导向段254受到远端21的挤压发生弹性变形,而且由于沿第二导向段254指向本体210的安装接口212的方向,第二导向段254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因此随着远端21在第二导向段254的运动,第二导向段254的形变量逐渐增大,拔出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第一导向段253和第二导向段254相互连接,从而使第一导向段253和第二导向段254连接成的插入通道252的进口端2521部分呈沙漏形。由于第一导向段253和第二导向段254相互连接,因此第一环形件251所形成的插入通道252中径向尺寸最小的部分的轴向尺寸短,在插入件20位于插入通道252中时,第一环形件251受到插入件20的挤压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小,即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前提下,插入件20与第一环形件251的相互挤压力较小,进而在插入件20进行插拔时,插入件20与第一环形件25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插入件20进行插拔。可选地,第一导向段253和第二导向段254的连接处通过弧面圆滑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对密封件250的结构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密封件250的结构。
作为实例性的,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另一种密封件250的呼吸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3,密封件250为安装于进口端2521的弹性套258,在本实施例中,插入通道252即为插入管道262的内腔。当插入件20插入插入通道252时,弹性套258变包覆于插入件20,且弹性套258发生弹性形变以与插入件20表面紧密贴合,并在插入件20与弹性套258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弹性套258进入插入管道262内;当插入件20拔出时,弹性套258在摩擦力的带动下从插入管道262中脱出。在此过程中,弹性套258始终保持包覆插入件20,且弹性套258与插入件20密封接触,以发挥密封效果。可选的,弹性套258为硅胶套。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其他材质,例如橡胶。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9、图11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250还包括与本体210连接的第二环形件255。第二环形件255套设第一环形件251,且第一环形件251远离本体210的一端与第二环形件255固定连接。沿密封件250的径向,第二环形件255与第一环形件251之间形成间隙257。具体的,第二环形件255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一环形件251的外径尺寸,因此当第二环形件255套设第一环形件251时,第二环形件255的内周壁与第一环形件251的外周壁间隔设置,从而在密封件250的径向上形成位于第一环形件251和第二环形件255之间的间隙257,且由于第二环形件255远离本体210的一端与第一环形件251固定连接,因此形成的间隙257在靠近本体210的一端具有开口。在插入件20位于插入通道252中时,第一环形件251除在插入件20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外,第一环形件251整体还能够相对第二环形件255发生偏移,即第一环形件251的轴线可相对第二环形件255的轴线发生偏移,从而改变插入件20的轴线延伸方向,便于操作。可选地,第二环形件255与第一环形件251一体成型,第二环形件255也具有弹性。
进一步的,第二环形件255靠近本体21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凸起256,安装凸起256为第二环形件255的外周壁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呼吸装置200还包括压板263,压板263为环形件,其套设第二环形件255,并将安装凸起256夹设在压板263与本体210之间,从而将密封件250固定连接于本体210。
在本实施例中,呼吸装置200还包括开关件270,开关件270与本体210连接,以开启或关闭插入通道252。可选地,开关件270与本体210可活动地连接,以开闭插入通道252。具体的,插入管道262与第一环形件251之间形成有插接槽,开关件270可滑动地插设在插接槽中,当开关件270插入插接槽时,开关件270将插入管道262的内腔与第一环形件251的内孔分隔,此时插入通道252处于关闭状态;当开关件270拔出至预设位置,使插入管道262与第一环形件251连通,且插入件20在穿出第一环形件251后能够通过插入管道262伸入人体中,此时插入通道252处于开启状态。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开关件270与本体210的连接方式,例如将开关件270设置为与本体210转动连接,通过开关件270的相对本体210的转动实现插入通道252的开闭。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并不对开关件270的类型进行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其他结构的开关件270,例如将开关件270设置为磁性板(图未示出),通过磁性板与本体210的磁性吸附实现开关件270与本体210的连接,从而关闭插入通道252,当需要开启插入通道252时,将磁性板取下即可。
同时,作为实例性的,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另一种开关件270的呼吸装置200的结构。请参照图14,在本实施例中,开关件270为挡盖271,挡盖271与本体210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开关插入通道252。可选地,挡盖271与本体210螺接,当拧上挡盖271时,插入通道252关闭,当拧下挡盖271时,插入通道252开启。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卡接等方式实现挡盖271与本体210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弹性套258可拆卸地安装于进口端2521,如此,在无需使用插入件20,且采用挡盖271作为开关件270将插入通道252关闭时,可将弹性套258拆下。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装置200,呼吸装置200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使用时,将罩体100安装于本体210,并将罩体100罩设于人体面部口鼻处,人体自主呼吸时,气体从进气口2153通过第一单向阀230进入本体210,沿主体211的内腔从安装接口212以及插入通道252处进入罩体100的呼吸腔110,从而被人体吸入体内;随后,人体呼出的气体从呼吸腔110经安装接口212和插入通道252进入主体211的内腔,并依次沿第一连通通道2161、气体缓冲件220和第二连通通道2162的方向流动至第二通道2152中,经过滤件264过滤后通过第二单向阀240从出气口2154排出。当患者出现喷嚏、咳嗽等情况时,瞬间提升的气压可以通过气体缓冲件220缓冲,并收集气体,保证呼吸装置200的密封性不被破坏,进而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可能性。
在进行内镜检查时,首先将内镜外管远端21的头部放入密封件250处,然后拔动开关件270,以使插入通道252开启,然后继续插入内镜以进行检查。在插入过程中,外管的头部首先与第一导向段253的壁面接触,第一导向段253的壁面在外管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且随着外管的插入,弹性形变逐渐增大,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当外管的近端22与第一导向段253接触时,第一导向段253弹性回复至与近端22贴合,插入过程方便且密封性好。同理,拔出过程也较为方便且密封性好。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装置2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呼吸装置200,其通过设置与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气体缓冲件220,使得在患者出现喷嚏、咳嗽等情况时,瞬间提升的气压可以通过气体缓冲件220缓冲,并收集气体,保证呼吸装置200的密封性不被破坏,进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可能性。呼吸装置200的插入通道252处设置密封件250,进一步保证了呼吸装置200的密封效果。同时密封件250形成了插入通道252的进口端2521的部分,且插入通道252设置为两端径向尺寸大、中间径向尺寸小的沙漏形,从而能够保证不同尺寸的插入件20插入时均能保证密封性能,且避免了由于摩擦力过大导致的无法插入和拔出等现象,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设置有插入管道262,通过插入管道262对插入件20限位,保证插入顺利,同时插入管道262远离插入接口214的一端伸入罩体100的呼吸腔110中,形成安装口垫30的安装端2621,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呼吸装置200的本体以及插入管道262采用透明材质,进行检查操作时,能够实时观测插入件20的位置状态,操作更加方便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呼吸装置,用于穿戴于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200)包括本体(210)和密封件(250),所述本体(210)具有气体流动通道(215),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用于与人体连通,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具有出气口(2154),所述出气口(2154)用于排出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内的气体;所述本体(210)具有插入通道(252),所述插入通道(252)用于供插入件(20)穿过所述本体(210)伸入所述人体;所述密封件(250)设置于所述本体(210),且所述密封件(250)用于在所述插入件(20)插入时,密封所述插入通道(252)与所述插入件(20)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2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210)的气体缓冲件(220),所述气体缓冲件(220)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所述气体缓冲件(220)用于缓冲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内的压力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缓冲件(220)可膨胀,以在所述气体缓冲件(220)内压力变化时所述气体缓冲件(220)的体积可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具有用于与所述人体连通的连通口(2155),所述连通口(2155)、所述气体缓冲件(220)以及所述出气口(2154)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0)设置有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2161)以及第二连通通道(2162),所述气体缓冲件(220)具备开口部(221),所述开口部(221)罩设所述第一连通通道(2161)以及第二连通通道(2162),以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2161)以及第二连通通道(2162)均与所述气体缓冲件(220)连通;
所述连通口(2155)、所述第一连通通道(2161)、所述气体缓冲件(220)、所述第二连通通道(2162)以及所述出气口(2154)依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200)还包括分隔件(261),所述本体(210)还具有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连通通道,所述分隔件(261)位于所述连通通道内,以将所述连通通道分隔成所述第一连通通道(2161)和所述第二连通通道(216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缓冲件(220)与所述本体(210)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呼吸装置(200)穿戴于人体时,所述气体缓冲件(220)位于所述本体(210)的左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250)包括具有弹性的第一环形件(251),第一环形件(251)形成所述插入通道(252)的进口端(2521);所述第一环形件(251)用于与所述插入件(20)密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件(251)远离所述的本体(210)一端具有第一导向段(253),沿所述第一导向段(253)指向所述本体(210)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段(253)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以便于不同径向尺寸的所述插入件(20)进入所述插入通道(25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件(251)靠近所述本体(210)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段(254),沿所述第二导向段(254)指向所述本体(210)的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段(254)的截面面积增大,以便于不同径向尺寸的所述插入件(20)拔出所述插入通道(252);所述第一导向段(253)和所述第二导向段(254)相互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件(251)靠近所述本体(210)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段(254),沿所述第二导向段(254)指向所述本体(210)的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段(254)的截面面积增大,以便于不同径向尺寸的所述插入件(20)拔出所述插入通道(252)。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250)还包括与所述本体(210)连接的第二环形件(255),所述第二环形件(255)套设所述第一环形件(251),且所述第一环形件(251)远离所述本体(2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件(255)固定连接;沿所述密封件(250)的径向,所述第二环形件(255)与所述第一环形件(251)之间形成间隙(257)。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通道(252)具有相对的进口端(2521)和出口端(2522),所述密封件(250)为安装于所述进口端(2521)的弹性套(258),当所述插入件(20)插入所述插入通道(252)时,所述弹性套(258)包覆所述插入件(20),且所述弹性套(258)与所述插入件(20)密封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258)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口端(252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200)还包括开关件(270),所述开关件(270)与所述本体(210)连接,且所述开关件(270)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插入通道(252)。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270)与所述本体(210)可活动地连接,以开闭所述插入通道(252);或者,
所述开关件(270)为挡盖(271),所述挡盖(271)与所述本体(210)可拆卸地连接,以开闭所述插入通道(252);或者,
所述开关件(270)为磁性板,所述磁性板用于与所述本体(210)磁性连接,以开闭所述插入通道(252)。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200)上还开设有氧气接口(2171),所述氧气接口(2171)用于与所述人体连通;和/或,所述呼吸装置(20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连通的二氧化碳检测接口(2172)。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具有进气口(2153),所述进气口(2153)用于向所述人体供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30);所述第一单向阀(230)包括第一阀体(231)以及第一阀片(235);所述第一阀体(231)连接于所述本体(210),且所述进气口(2153)形成于所述第一阀体(231);所述第一阀片(235)与所述第一阀体(231)活动连接,以开闭所述进气口(2153)。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0)内设置有贯穿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的插入管道(262),所述插入管道(262)内形成所述插入通道(252),所述插入管道(262)对应所述插入通道(252)的出口端(2522)的一端为安装端(2621),所述安装端(2621)用于安装口垫(3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道(262)为柔性材质,以使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插入管道(262)的延伸方向能够改变。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道(262)的侧壁开设有通孔(2622),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通过所述通孔(2622)与所述插入管道(262)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0)和所述插入管道(262)均为透明材质。
25.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200)还包括罩体(100),所述罩体(100)安装于所述本体(210),且所述罩体(100)用于罩设所述人体,所述气体流动通道(215)用于通过所述罩体(100)与所述人体连通。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00)与所述本体(210)可拆卸地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0)具有罩体部,所述罩体部用于罩设所述人体。
28.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0)为透明材质。
29.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装置,所述呼吸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气口(2154)处的过滤件(264)。
30.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装置(200)还包括的第二单向阀(240);所述第二单向阀(240)包括第二阀体(241)以及第二阀片(245);所述第二阀体(241)连接于所述本体(210),且所述出气口(2154)形成于所述第二阀体(241);所述第二阀片(245)与所述第二阀体(241)活动连接,以开闭所述出气口(2154)。
CN202010839571.X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呼吸装置 Active CN111773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9571.XA CN111773510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呼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9571.XA CN111773510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呼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3510A true CN111773510A (zh) 2020-10-16
CN111773510B CN111773510B (zh) 2024-08-23

Family

ID=72762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9571.XA Active CN111773510B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呼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351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1158A (en) * 1993-04-20 1995-07-11 Tirotta; Christopher F. Endoscopy breathing mask
CN102648019A (zh) * 2009-10-14 2012-08-22 拜伦凯尔有限责任公司 医用呼吸面罩
CN206453833U (zh) * 2016-08-02 2017-09-01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整体内翻的穿刺器密封系统的密封膜、密封膜组件、密封系统及穿刺器
CN209679229U (zh) * 2018-10-15 2019-11-26 管飞 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检查管的麻醉面罩
CN212262112U (zh) * 2020-08-19 2021-01-01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1158A (en) * 1993-04-20 1995-07-11 Tirotta; Christopher F. Endoscopy breathing mask
CN102648019A (zh) * 2009-10-14 2012-08-22 拜伦凯尔有限责任公司 医用呼吸面罩
CN206453833U (zh) * 2016-08-02 2017-09-01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整体内翻的穿刺器密封系统的密封膜、密封膜组件、密封系统及穿刺器
CN209679229U (zh) * 2018-10-15 2019-11-26 管飞 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检查管的麻醉面罩
CN212262112U (zh) * 2020-08-19 2021-01-01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3510B (zh) 2024-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73900A1 (en) Ventilation mask
US8656915B2 (en) Respiratory valve
CN101888869A (zh) 面罩
US11701198B2 (en) Filtering facepiece respirator
JP7237216B2 (ja) 換気マスク
CN212262112U (zh) 一种呼吸装置
US7363925B2 (en) Gas-treatment devices
CN111773510A (zh) 一种呼吸装置
US20030213493A1 (en) Naso-gastric tube adapter
GB2363185A (en) Self sealing water trap
CN210492747U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的防护专用口罩
CN221491136U (zh) 一种麻醉术中心肺保护用呼吸通气装置
CN219022766U (zh) 一种用于传染病内科护理中的应急呼吸器
CN221751849U (zh) 俯卧位通气管
CN115957414B (zh) 一种气管镜防护面罩
CN220356713U (zh) 一种检验取样容器及附加外壳和防护用具
CN219700761U (zh) 一种呼吸机用的外置呼吸阀和呼吸机
CN219090703U (zh) 一次性使用麻醉鼻罩
CN215083680U (zh)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CN219307645U (zh) 一种具有防压伤功能的固定式吸氧面罩
CN113577488A (zh) 一种气体麻醉专用面罩
CN115708913A (zh) 一种临床急救呼吸装置
GB2378904A (en) Rebreathing bag with filter and fresh air inl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