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3680U -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 Google Patents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3680U
CN215083680U CN202120386523.XU CN202120386523U CN215083680U CN 215083680 U CN215083680 U CN 215083680U CN 202120386523 U CN202120386523 U CN 202120386523U CN 215083680 U CN215083680 U CN 215083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athing
pipe
tube
wall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865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忆
张建忠
吉恒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jia Med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jia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jia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jia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865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3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3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3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呼吸用的中分管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它包括吸气管,吸气管周向外侧设有呈同轴设置的呼气管,吸气管与呼气管之间形成呼气通道,且吸气管周向内侧形成吸气通道,呼气通道与吸气通道共同形成双腔呼吸管路,双腔呼吸管路一端连接三通接头,另一端通过转动卡接结构连接有面罩接头,吸气管端部设有当吸气时可以将吸气通道与面罩接头相互连通且封闭呼气通道与面罩接头之间通路的气道开关组件,吸气管周向外壁与吸气管之间设有若干管体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一端滑动设置于吸气管周向外壁,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呼气管内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拆装便捷,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背景技术
呼吸装置是重要的医疗器械,它能为病人提供所需的氧气。呼吸装置通常包括呼吸面罩、呼吸机以及连接呼吸面罩和呼吸机的中分管。在有些情况下,医护人员还需要收集病人所呼出的气体,通过分析呼出的气体,进而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在呼吸面罩上再接驳用于收集呼出气体的采集管,采集管将收集到的气体传输给专用设备进行样品分析。在现有技术中,中分管与呼吸面罩以及呼吸机是分离设置的,都是通过连接头来实现连接的,而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中分管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扰,造成采样管脱落,或者是受到外力牵扯,导致密封不可靠,出现意外,并造成最终检测结果不够准确;除此之外,中分管内的呼气管和吸气管之间缺少阻隔装置,病人在吸氧和呼气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气体产生混合,使用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密封包胶层的中分管组件及其呼吸装置[CN201420732061.2],它包括面罩接头、进气接头和连接面罩接头和进气接头的中分管,中分管包括柔性管体,柔性管体内具有输气通道,输气通道内穿设有采集胶管,采集胶管的两端分别延伸穿出柔性胶管;面罩接头与柔性管体的连接处以及进气接头与柔性管体的连接处均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和密封包胶层,密封包胶层包覆于相对应的密封圈的外表面。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分管稳定性不佳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呼气管和吸气管之间缺少阻隔装置,病人在吸氧和呼气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气体产生混合,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包括吸气管,吸气管周向外侧设有呈同轴设置的呼气管,吸气管与呼气管之间形成呼气通道,且吸气管周向内侧形成吸气通道,呼气通道与吸气通道共同形成双腔呼吸管路,双腔呼吸管路一端连接三通接头,另一端通过转动卡接结构连接有面罩接头,吸气管端部设有当吸气时可以将吸气通道与面罩接头相互连通且封闭呼气通道与面罩接头之间通路的气道开关组件,吸气管周向外壁与吸气管之间设有若干管体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一端滑动设置于吸气管周向外壁,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呼气管内壁。通过在呼气管与面罩接头处设置气道开关组件,使病人在呼气时能够自动关闭吸气管且将面罩接头与呼气通道相连通,便于呼气,吸气时自动打开吸气通道与面罩接头的通路且封闭呼气通道与面罩接头之间通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有效避免了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产生气体混合的情况,使用效果好,同时,管体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呼气通道的畅通,且转动卡接结构使吸气管与面罩接头之间的连接具有弹性,松紧适中,使用便捷。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气道开关组件包括若干设置在吸气管端部且组成半球形的弧形叶片,弧形叶片一端转动设置在吸气管周向端部,另一端相互交错设置,且弧形叶片周向内侧形成弧形受力面。通过弧形叶片的开合实现对吸气管的开合,使用方便。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面罩接头朝向气道开关组件的一端设有叶片定位部,叶片定位部周向外侧形成环形气道。通过环形气道可以将呼出的气体及时排入呼气通道。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面罩接头包括卡接外壳,卡接外壳周向内侧设有连接管,叶片定位部设置在连接管一端,连接管另一端与呼吸面罩相连。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转动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卡接外壳一端周向外壁的固定连接件,且固定连接件周向内侧上端设有卡接槽,下端设有定位槽,吸气管一端设有位于气道开关组件周向外侧的定位环体,且定位环体周向外侧设有插接部。定位环体和插接部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定位环体一端插接在设置在定位槽内,插接部端部具有连接卡勾,连接卡勾设置在卡接槽内。通过连接卡勾使插接部与固定连接件之间连接紧固,提高稳定性。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插接部与定位环体之间形成活动间隙,且活动间隙内位于定位环体周向外壁设有顶压弹簧,顶压弹簧一端作用于连接卡勾内壁,另一端作用于设置在吸气管端部周向外壁的管体定位部。顶压弹簧可以将连接卡勾顶压在卡接槽内,防止滑脱。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管体定位部周向内侧位于吸气管周向外壁设有限位弹簧,且管体定位部周向外壁设有固定壳体,固定壳体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转动卡接结构周向外侧的转动旋钮上。限位弹簧可以对转动旋钮进行有效限位。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管体支撑结构包括套设在吸气管周向外侧且可沿吸气管轴向移动的环形定位部,环形定位部周向外壁通过连接条与呼气管内壁固定相连,呼气管为波纹管。通过管体支撑结构可以防止呼气管与吸气管之间相互接触,导致呼气不易排出的情况。
在上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中,固定连接件外壁设有若干与连接卡勾对应设置入位缺口。入位缺口的设置使插接部的拆装更加便捷。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吸气管端部设置气道开关组件,使吸气时能够关闭呼气通道,呼气时关闭吸气通道,使用更加灵活,有效避免了气体之间产生混合,且管体支撑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呼气通道的畅通,转动卡接结构使吸气管与面罩接头之间的连接具有弹性,松紧适中,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实用新型中的卡接外壳和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气管1、吸气通道11、管体定位部12、限位弹簧13、固定壳体14、转动旋钮15、呼气管2、呼气通道21、双腔呼吸管路3、三通接头31、面罩接头32、卡接外壳321、连接管322、转动卡接结构4、固定连接件41、卡接槽42、定位槽43、定位环体44、插接部45、连接卡勾46、活动间隙47、顶压弹簧48、入位缺口49、气道开关组件5、弧形叶片51、弧形受力面52、叶片定位部53、环形气道54、管体支撑结构6、环形定位部61、连接条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包括吸气管1,吸气管1周向外侧设有呈同轴设置的呼气管2,吸气管1与呼气管2之间形成呼气通道21,且吸气管1周向内侧形成吸气通道11,呼气通道21与吸气通道11共同形成双腔呼吸管路3,双腔呼吸管路3一端连接三通接头31,另一端通过转动卡接结构4连接有面罩接头32,吸气管1端部设有当吸气时可以将吸气通道11与面罩接头32相互连通且封闭呼气通道21与面罩接头32之间通路的气道开关组件5,吸气管1周向外壁与吸气管1之间设有若干管体支撑结构6,支撑结构一端滑动设置于吸气管1周向外壁,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呼气管2内壁。利用转动卡接结构4连接面罩接头32与吸气管1,使面罩接头32具有伸缩弹性,使用时更加方便,且在吸气管1与面罩接头32之间设置气道开关组件5,使吸气时能够及时关闭呼气通道21,呼气时关闭吸气通道11,使用效果好,这里的三通接头一端具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其中,出口与呼气通道21相连,入口与吸气通道11相连。
其中,气道开关组件5包括若干设置在吸气管1端部且组成半球形的弧形叶片51,弧形叶片51一端转动设置在吸气管1周向端部,另一端相互交错设置,且弧形叶片51周向内侧形成弧形受力面52。这里的弧形叶片51端部均设有密封部,且当弧形叶片51开启时,利用密封部能够将环形气道54封闭。
可见地,面罩接头32朝向气道开关组件5的一端设有叶片定位部53,叶片定位部53周向外侧形成环形气道54。叶片定位部53用于限制弧形叶片51的开合角度,环形气道54用于连通呼气通道21与面罩接头32。
显然地,面罩接头32包括卡接外壳321,卡接外壳321周向内侧设有连接管322,叶片定位部53设置在连接管322一端,连接管322另一端与呼吸面罩相连。
进一步地,转动卡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卡接外壳321一端周向外壁的固定连接件41,且固定连接件41周向内侧上端设有卡接槽42,下端设有定位槽43,吸气管1一端设有位于气道开关组件5周向外侧的定位环体44,且定位环体44周向外侧设有插接部45。固定连接件41能够受力后沿卡接外壳321轴向移动并定位,用于调节压紧度。
具体地,定位环体44一端插接在设置在定位槽43内,插接部45端部具有连接卡勾46,连接卡勾46设置在卡接槽42内。
更进一步地,插接部45与定位环体44之间形成活动间隙47,且活动间隙47内位于定位环体44周向外壁设有顶压弹簧48,顶压弹簧48一端作用于连接卡勾46内壁,另一端作用于设置在吸气管1端部周向外壁的管体定位部12。顶压弹簧48主要用于对连接卡勾46进行顶压连接卡勾46,使连接卡勾46紧密固定在卡接槽42内,防止移动。
详细地,管体定位部12周向内侧位于吸气管1周向外壁设有限位弹簧13,且管体定位部12周向外壁设有固定壳体14,固定壳体14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转动卡接结构4周向外侧的转动旋钮15上。限位弹簧13的作用在于使转动卡接结构4具有朝向卡接外壳321方向的运动趋势,增强连接的紧固性。
更具体地,管体支撑结构6包括套设在吸气管1周向外侧且可沿吸气管1轴向移动的环形定位部61,环形定位部61周向外壁通过连接条62与呼气管2内壁固定相连,呼气管2为波纹管。
优选地,固定连接件41外壁设有若干与连接卡勾46对应设置入位缺口49。当连接卡勾46通过入位缺口49进入卡接槽42后,通过转动旋钮15带动插接部45转动使插接部45与卡接槽42之间形成定位,并通过顶压弹簧48使插接部45保持稳定。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装配时,将定位环体44插入定位槽43内利用入位缺口49使连接卡勾46进入卡接槽42,通过转动旋钮15带动插接部45转动使插接部45与卡接槽42之间形成定位,并通过顶压弹簧48使插接部45保持稳定;吸气时弧形叶片51开启并利用密封部将环形气道54密封,此时吸气通道11与连接管322之间相互连通,呼气通道21与连接管322之间封闭,而呼气时弧形叶片51复位密封吸气通道11,密封部打开环形气道54时呼气通道21与连接管322之间形成通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吸气管1、吸气通道11、管体定位部12、限位弹簧13、固定壳体14、转动旋钮15、呼气管2、呼气通道21、双腔呼吸管路3、三通接头31、面罩接头32、卡接外壳321、连接管322、转动卡接结构4、固定连接件41、卡接槽42、定位槽43、定位环体44、插接部45、连接卡勾46、活动间隙47、顶压弹簧48、入位缺口49、气道开关组件5、弧形叶片51、弧形受力面52、叶片定位部53、环形气道54、管体支撑结构6、环形定位部61、连接条6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包括吸气管(1),所述的吸气管(1)周向外侧设有呈同轴设置的呼气管(2),所述的吸气管(1)与呼气管(2)之间形成呼气通道(21),且吸气管(1)周向内侧形成吸气通道(11),所述的呼气通道(21)与吸气通道(11)共同形成双腔呼吸管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腔呼吸管路(3)一端连接三通接头(31),另一端通过转动卡接结构(4)连接有面罩接头(32),所述的吸气管(1)端部设有当吸气时可以将吸气通道(11)与面罩接头(32)相互连通且封闭呼气通道(21)与面罩接头(32)之间通路的气道开关组件(5),所述的吸气管(1)周向外壁与吸气管(1)之间设有若干管体支撑结构(6),所述的支撑结构一端滑动设置于吸气管(1)周向外壁,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呼气管(2)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道开关组件(5)包括若干设置在吸气管(1)端部且组成半球形的弧形叶片(51),所述的弧形叶片(51)一端转动设置在吸气管(1)周向端部,另一端相互交错设置,且所述的弧形叶片(51)周向内侧形成弧形受力面(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罩接头(32)朝向气道开关组件(5)的一端设有叶片定位部(53),所述的叶片定位部(53)周向外侧形成环形气道(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罩接头(32)包括卡接外壳(321),所述的卡接外壳(321)周向内侧设有连接管(322),所述的叶片定位部(53)设置在连接管(322)一端,连接管(322)另一端与呼吸面罩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卡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卡接外壳(321)一端周向外壁的固定连接件(41),且固定连接件(41)周向内侧上端设有卡接槽(42),下端设有定位槽(43),所述的吸气管(1)一端设有位于气道开关组件(5)周向外侧的定位环体(44),且定位环体(44)周向外侧设有插接部(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环体(44)一端插接在设置在定位槽(43)内,所述的插接部(45)端部具有连接卡勾(46),所述的连接卡勾(46)设置在卡接槽(4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部(45)与定位环体(44)之间形成活动间隙(47),且活动间隙(47)内位于定位环体(44)周向外壁设有顶压弹簧(48),所述的顶压弹簧(48)一端作用于连接卡勾(46)内壁,另一端作用于设置在吸气管(1)端部周向外壁的管体定位部(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定位部(12)周向内侧位于吸气管(1)周向外壁设有限位弹簧(13),且管体定位部(12)周向外壁设有固定壳体(14),所述的固定壳体(14)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转动卡接结构(4)周向外侧的转动旋钮(1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支撑结构(6)包括套设在吸气管(1)周向外侧且可沿吸气管(1)轴向移动的环形定位部(61),所述的环形定位部(61)周向外壁通过连接条(62)与呼气管(2)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的呼气管(2)为波纹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件(41)外壁设有若干与连接卡勾(46)对应设置入位缺口(49)。
CN202120386523.XU 2021-02-20 2021-02-20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Active CN215083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6523.XU CN215083680U (zh) 2021-02-20 2021-02-20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6523.XU CN215083680U (zh) 2021-02-20 2021-02-20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3680U true CN21508368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35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86523.XU Active CN215083680U (zh) 2021-02-20 2021-02-20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3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8483B2 (en) Patient interface with respiratory gas measurement component
US4291691A (en) Combined respirator and catheter suction adapter
WO2019205295A1 (zh) 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及其呼吸装置
EP0747077A2 (en) Endotracheal tube
CN215083680U (zh) 无创辅助双腔呼吸管路
CN211096798U (zh) 麻醉呼吸管路接头及其组件
CN210963461U (zh) 一种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
CN210933241U (zh) 一种能实现无创正压通气和气泡式传统氧疗切换的转换器
JP2004512908A (ja) 人工呼吸を施す装置
CN113195025B (zh) 通气配件及患者通气接口
CN217567332U (zh) 一种可实现堵管训练的语音阀
CN219354982U (zh) 一种具有适配器的喉罩
CN215083730U (zh) 一次性双腔麻醉呼吸管路组件
CN217526039U (zh) 一种吸氧湿化机构
CN215194714U (zh) 气管切开旋转堵管器
CN213220299U (zh) 一种转接头及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吸氧装置
CN215083679U (zh) 一种新型无痛内镜麻醉面罩
CN213312615U (zh) 一种人工气道储氧式吸氧装置
CN219167379U (zh) 一种医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CN219231091U (zh) 一种可调气道阻力的说话瓣膜
CN219896694U (zh) 一种呼吸面罩设备
CN212282471U (zh) 一次性使用无菌双管鼻咽通气管
CN214912255U (zh) 一种新型的小儿无创通气鼻氧管发生器
CN219090649U (zh) 一种带有过滤器的呼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
CN217886715U (zh) 吸痰管连接件和吸痰管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