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2968B - 内科护理起坐架 - Google Patents
内科护理起坐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72968B CN111772968B CN202010691966.XA CN202010691966A CN111772968B CN 111772968 B CN111772968 B CN 111772968B CN 202010691966 A CN202010691966 A CN 202010691966A CN 111772968 B CN111772968 B CN 1117729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gear
- expansion
- bed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76 improv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054 m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0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tiltable around transverse horizontal axis, e.g. for Trendelenburg pos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07—Side-rails
- A61G7/0508—Side-rail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nnection mechanism
- A61G7/051—Side-rail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nnection mechanism pivoting sidewar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07—Side-rails
- A61G7/052—Side-rails characterised by safety means, e.g. to avoid injuries to patient or caregiv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科护理起坐架,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内科护理起坐架使用不便导致护理人员负担增加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通过该内科护理起坐架可使得将患者上身抬升的同时,通过间歇驱动装置带动位于床体两侧的护板进行收缩并且在抬升装置的作用下将患者上身抬升到合适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两护板进行相向转动并且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平台,在满足为患者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放置食物、餐具平台的同时,还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坐下的空间,使得护理工作变得较为轻松的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护理起坐架。
背景技术
内科病人在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在卧床期间,病人需要起身以半仰卧姿势吃饭,或者需要进行锻炼,现有技术的病床可将上半身的床板摇起,当患者需要吃饭时,需要用到一个托盘或者托板放在病床两侧的扶手上,然后将食物、餐具等放在托盘或者托板上,但是,现有的托盘或者托板基本上都只是放在病床两侧的扶手上且没有采取任何固定措施,由于卧床病人身体较为虚弱,稍有不慎会导致托盘从扶手上滑落,从而造成食物、餐具散落在床上的情况,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护理,同时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再一个,大多数术后恢复的病人在吃饭时都有护理人员帮助其吃饭,现有的位于病床两侧的扶手为了使得患者不会从床上掉落,通常情况下设置的较长,但是为了使得托盘能够放置在两侧扶手上,护理人员还无法将扶手折叠收起,由此一来,便导致护理人员无法坐在病床上且位于患者腿部位置处来帮助患者吃饭,进而只能站着进行,这就导致本来已经较为辛苦的护理工作雪上加霜,不利于护理人员对术后患者的护理;
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内科护理起坐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科护理起坐架,通过该内科护理起坐架可使得将患者上身抬升的同时,通过间歇驱动装置带动位于床体两侧的护板进行收缩并且在抬升装置的作用下将患者上身抬升到合适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两护板进行相向转动并且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平台,在满足为患者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放置食物、餐具平台的同时,还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坐下的空间,使得护理工作变得较为轻松的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内科护理起坐架,包括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台横向一端转动安装有起坐板且起坐板经安装于床台上的抬升装置驱动,所述床台内纵向两侧分别纵向滑动安装有滑杆且两滑杆相背一侧横向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连杆,相配合的两连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置于床台外的护板,两所述滑杆螺纹配合有纵向延伸且转动安装于床台内的展开双向丝杠,所述展开双向丝杠连接有安装于床台下端面的间歇驱动装置,所述滑杆远离起坐板一侧转动安装有与连杆同轴转动的转动蜗轮且转动蜗轮经第一传动装置与间歇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间歇驱动装置经抬升皮带轮组与起坐板转轴连接;
所述间歇驱动装置与展开双向丝杠、第一传动装置相配合满足:间歇驱动装置不同时驱动展开双向丝杠与第一传动装置,所述护板内横向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伸缩板且伸缩板连接有设置于护板内的伸缩传动装置,所述伸缩传动装置连接有设置于滑杆上的啮合装置且啮合装置经转动安装于滑杆上的同步齿轮驱动,所述床台内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啮合装置相配合的触发装置且当啮合装置触碰到触发装置时,使得啮合装置脱离,所述床台内安装有与同步齿轮相配合的同步齿条。
优选的,所述展开双向丝杠经第一皮带轮组连接有安装于床台下端面的第一锥齿轮组,所述间歇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床台下端面的不完全齿轮且位于不完全齿轮横向两侧的床台下端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组连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同轴转动有间歇蜗轮且间歇蜗轮配合有转动安装于床台下端面的间歇蜗杆,所述间歇蜗杆与抬升皮带轮组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配合满足:不完全齿轮不同时驱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滑杆上且与转动蜗轮相配合的转动蜗杆,所述转动蜗杆轴向滑动安装有转动安装于床台内的驱动杆且驱动杆经转动皮带轮组连接有安装于床台下端面的第二锥齿轮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与第二齿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护板内且与两伸缩板为螺纹配合安装的伸缩双向丝杠,所述护板内设有套固于伸缩双向丝杠上的伸缩蜗轮且伸缩蜗轮配合有转动安装于护板内伸缩蜗杆,所述伸缩蜗杆经伸缩皮带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于连杆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连杆经与之一体连接的转筒转动安装于滑杆上且转筒与同步齿轮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滑杆上且与转筒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啮合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啮合装置包括与第二锥齿轮同轴转动的第一摩擦盘,所述同步齿轮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与第一摩擦盘相配合的第二摩擦盘且第二摩擦盘与同步齿轮轴之间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第二摩擦盘背离第一摩擦盘一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与触发装置相配合的第一锥形盘。
优选的,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床台纵向两侧且和与之对应的第一锥形盘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锥形盘。
优选的,所述伸缩板内横向滑动安装有扩展板且扩展板连接有设置于伸缩板内的扩展驱动装置,所述扩展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伸缩板内且与扩展板螺纹配合安装的扩展螺杆,所述扩展螺杆同轴转动安装有扩展蜗轮且扩展蜗轮配合有转动安装于伸缩板内的扩展蜗杆,所述扩展蜗杆经扩展皮带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于伸缩板内扩展齿轮,所述扩展齿轮啮合有固定安装于护板内的扩展齿条。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护板远离与之对应的连杆一端中间部位滑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该护板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弹簧一侧转动安装有滑移杆且滑移杆与支撑杆转动安装部位连接有扭簧,另一所述护板相对应位置设有与滑移杆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支撑杆与滑移杆相配合满足:支撑杆与滑移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只能沿单一方向进行转动,与支撑杆相配合的护板内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杆定位的定位装置且两所述护板分别远离与之对应的连杆一端设置有与定位装置电性连接的感应装置,当两护板转动至相应位置后,感应装置启动并且解除定位装置对支撑杆的定位。
优选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于两护板内的磁铁且两磁铁相同磁极相向设置,其中一个磁铁滑动安装于护板内且与护板之间连接有感应弹簧,另一所述磁铁固定安装于另一护板内,滑动安装于护板内的磁铁连接有感应弹簧一侧一体设置有感应杆且护板内安装有与感应杆相配合的限位开关,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于护板内且与支撑杆相配合的电磁铁,所述支撑杆面向电磁铁一侧安装有铁片且电磁铁串联于稳压回路中,所述限位开关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且微控制器控制稳压回路通断。
优选的,所述床台底部安装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该内科护理起坐架可使得将患者上身抬升的同时,通过间歇驱动装置带动位于床体两侧的护板进行收缩,相配合的护板、伸缩板、扩展板构成了防止病人掉落的扶手,并且在抬升装置的作用下将患者上身抬升到合适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两护板进行相向转动并且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平台,在满足为患者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放置食物、餐具平台的同时,还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坐下的空间,使得护理工作变得较为轻松的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2)较好的,在本方案中,当相配合的两护板转动至所需位置时,通过设置于护板内的感应装置实现解除对支撑杆的定位并且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使得滑移杆下插入至与之对应的滑槽中,实现对两护板的可靠限位,可较好的避免当护板上放置较多的物品或者患者身体搭在护板上导致护板所承受的力增加时,使得两护板远离与之对应的连杆一端向下坠,从而使得该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护板、伸缩板、扩展板展开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起坐板在升起过程中某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起坐板抬升到所设定位置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扩展板、伸缩板、护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护板、伸缩板、扩展板配合关系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扩展板、伸缩板部分收缩时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护板与连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间歇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支撑杆、滑移杆相配合实现对护板限位时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两护板剖视后支撑杆、滑移杆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两护板进行复位过程中支撑杆、滑移杆以及两护板之间移动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支撑杆、滑移杆扭簧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滑杆与展开双向丝杠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转动蜗杆、驱动杆、转动蜗轮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连杆与滑杆转动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一锥型盘刚与第二锥型盘接触时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分离时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该装置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20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科护理起坐架,参照附图1所示,包括床台1,其特征在于,我们在床台1横向一端转动安装有起坐板2且起坐板2经安装于床台1上的抬升装置驱动,所述抬升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床台1横向横向一端的电动推杆41且电推推杆伸缩一端转动安装于起坐板2下端面,我们通过电动推杆41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41伸长或者收缩进而实现带动起坐板2抬升或者下降(如附图2、3中所示),进而实现带动患者上身抬起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方便患者吃饭或者进行一些锻炼动作(患者躺在该床台1上时其上身位于起坐板2上,腰部以下位于床台1固定的床板上);
参照附图15、16所示,我们在床台1固定床板的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矩形腔4,我们在矩形腔4内纵向滑动安装有滑杆3,我们在两滑杆3相背一侧分别转动安装有连杆5,如附图8中所示,相配合的两连杆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置于床台1外的护板6,当连杆5和与之配合的滑杆3处于如附图16中所示状态时,连杆5与滑杆3转动安装配合部位下端面抵触于滑杆3底壁上,当连杆5处于矩形腔4内时,与连杆5固定连接的护板6一侧壁抵触于床台1侧壁上,如附图1所示;
参照附图1中所示,当患者处于休息状态时,患者平躺于床台1上并且位于床台1两侧的护板6相配合起到了扶手的作用,避免患者从床上跌落的情况发生,较好的,我们在护板6内横向两侧滑动安装有伸缩板10,使得护板6与两伸缩板10相配合构成一个较大的防护空间,进一步降低了患者不小心发生跌落的风险,当患者需要起身吃饭时,此时我们需要将患者身体调整到一个半仰卧的位置,以便于患者的进食,此时我们通过电动推杆41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41伸长进而驱动起坐板2向上升起,以实现将患者上身向上抬升的效果,伴随着起坐板2的转动抬向上升,进而通过和起坐板2转轴连接的抬升皮带轮组9带动间歇驱动装置并且通过间歇驱动装置驱动展开双向丝杠7进行转动(我们设定当起坐板2处于水平状态时,间歇驱动装置将要与展开双向丝杠7进行啮合),参照附图16所示,伴随着展开双向丝杠7的转动进而带动两滑杆3沿着与之对应的滑腔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以至使得两滑杆3移动至相应位置处(如附图2中所示位置),在上述过程中:伴随着两滑杆3沿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滑动的过程中,由于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的同步齿轮11与固定安装在床台1内的同步齿条12相配合,进而实现带动同步齿轮11转动的效果,同步齿轮11转动进而通过啮合装置带动伸缩传动装置动作,从而实现通过伸缩传动装置驱动两横向滑动安装于护板6内的伸缩板10收缩至护板6内的效果,从而实现在不需要为患者提供遮挡时,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当两护板6移动至如附图2中所示位置时,间歇驱动装置不再驱动展开双向丝杠7转动并且开始驱动第一传动装置进而带动转动蜗轮8(间歇驱动装置与展开双向丝杠7脱离并且与第一传动装置进行啮合),转动蜗轮8转动从而实现带动与转动蜗轮8同轴转动的连杆5进行转动,最终实现带动与连杆5固定连接的护板6进行转动,使得位于床台1纵向两侧的护板6由附图2中所示位置向附图3中所示的状态进行移动,我们设定以至当间歇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脱离时,第一传动装置刚好驱动两护板6由附图2中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如附图3中所示位置处,此时,相互配合的两护板6构成一个平台,可供护理人员放置食物、餐具等,用来帮助为患者进行吃饭护理,由于在两滑杆3向外滑出的过程中,已经将伸缩板10收缩至护板6内,因此当两护板6相配合构成一个平台时,也不侵占过多床台1上的空间,使得护理人员坐在床台1上位于患者腿部位置处为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提供了可能;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展开双向丝杠7的驱动下带动两滑杆3沿着与之对应的矩形腔4向外滑动至如附图2中所示位置时,此时设置于滑杆3上的啮合装置刚好触碰到位于床台1纵向两侧的触发装置并且使得啮合装置脱离,此时伸缩传动装置与同步齿轮11之间的动力传递被切断,当间歇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连杆5、滑板围绕滑杆3进行转动时,此时伸缩传动装置并不会带动同步齿轮11转动(由于伸缩传动装置设置于护板6内,当护板6进行转动时需要将伸缩传动装置与同步齿轮11之间的动力传输切断);
当患者完成吃饭后,我们只需通过电动推杆41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41收缩进而使得起坐板2向下转动,进而通过与起坐板2转轴连接的抬升皮带轮组9带动间歇驱动装置沿着反向进行转动,即,使得间歇驱动装置再次与第一传动装置进行啮合并且带动两护板6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围绕其各自的滑杆3进行转动,使得两护板6由附图3中位置再次恢复至附图2中位置,此时间歇驱动装置与第一传动装置脱离并且开始与展开双向丝杠7进行啮合,从而带动两滑杆3沿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以至当设置于滑杆3上的啮合装置与触发装置脱离接触时,此时同步齿轮11与伸缩传动装置之间的动力传递恢复,伴随着滑杆3的继续移动进而通过同步齿轮11与同步齿条12的配合带动伸缩传动装置动作,伸缩传动装置使得收缩至护板6内的两伸缩板10向外滑出并且当两滑杆3移动至初始位置处时,伸缩板10与护板6的位置关系如附图1中所示,此时向外滑出护板6的伸缩板10与护板6共同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较大的防护空间以避免患者不小心从床台1上掉落(两滑杆3与展开双向丝杠7之间为螺纹配合安装,螺纹配合具有自锁功能,当护板6与伸缩板10处于如附图1纵所示位置时,两滑杆3不会因护板6受到外力而产生移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6所示,展开双向丝杠7经第一皮带轮组13连接有安装于床台1下端面的第一锥齿轮组14(如附图9中所示),所述间歇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床台1下端面的不完全齿轮15且位于不完全齿轮15横向两侧的床台1下端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当起坐板2位于水平状态时,不完全齿轮15处于刚要与第一齿轮16啮合状态,伴随着起坐板2的上翻转动进而通过抬升皮带轮组9带动间歇蜗杆19进行转动,间歇蜗杆19带动与之配合的间歇蜗轮18转动进而带动不完全齿轮15进行转动并且使得不完全齿轮15与第一齿轮16啮合在一起,不完全齿轮15通过第一齿轮16带动第一锥齿轮组1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皮带轮组13带动展开双向丝杠7转动,最终实现驱动两滑杆3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的效果;
当不完全齿轮15与第一齿轮16刚好脱离时,刚好带动护板6由附图1中位置移动至如附图2中位置处,并且随后不完全齿轮15开始与第二齿轮17进行啮合,通过第二齿轮17带动第一传动装置动作进而带动转动蜗轮8转动,实现带动连杆5围绕滑杆3进行转动的效果,以至当不完全齿轮15刚好与第二齿轮17脱离时,刚好带动连杆5(护板6)由附图2中所示位置转动至如附图3中所示位置处。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照附图7所示,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且与转动蜗轮8相配合的转动蜗杆20,参照附图16所示,所述转动蜗杆20轴向滑动安装有转动安装于床台1内的驱动杆21且驱动杆21经转动皮带轮组51连接有安装于床台1下端面的第二锥齿轮组22,所述第二锥齿轮组22与第二齿轮17连接;
当不完全齿轮15与第二齿轮17啮合并且带动第二齿轮17转动时,进而通过转动皮带轮组51带动驱动杆21转动,驱动杆21带动与之轴向滑动配合安装的转动蜗杆20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蜗轮8带动连杆5转动,实现带动护板6由附图12中所示位置向附图3中所示位置移动的效果,之所以将转动蜗杆20与驱动杆21之间设置为轴向滑动配合,是为了配合滑杆3在矩形腔4内的移动,使得不管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的转动蜗杆20随着滑杆3移动到何处位置时,当驱动杆21转动均可带动转动蜗杆20转动进而将动力传递给转动蜗轮8。
实施例4,在实施例3基础上,参照附图5所示,伸缩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护板6内且与两伸缩板10为螺纹配合安装的伸缩双向丝杠23(伸缩板10与伸缩双向丝杠23为螺纹配合具有自锁功能,因此当伸缩板10受到外力时,不会沿着护板6进行移动),我们在护板6内中间位置设有套固于伸缩双向丝杠23上的伸缩蜗轮24且伸缩蜗轮24配合有转动安装于护板6内伸缩蜗杆25,参照附图8所示,伸缩蜗杆25经伸缩皮带轮组52连接有转动安装于连杆5内的第一锥齿轮26(连杆5与护板6一体连接),参照附图17所示,我们将连杆5经与之一体连接的转筒27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所述转筒27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转筒27与同步齿轮11轴同轴心设置,我们在滑杆3上转动安装有位于转筒27内且与转筒27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锥齿轮28,所述第二锥齿轮28与第一锥齿轮26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28与啮合装置连接,当滑杆3沿着矩形腔4进行移动时,通过相配合的同步齿轮11、同步齿条12带动啮合装置动作进而通过啮合装置带动第二锥齿轮28转动,第二锥齿轮28转动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一锥齿轮26带动伸缩皮带轮组52转动,伸缩皮带轮组5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安装于护板6内的伸缩蜗杆25转动并且通过伸缩蜗杆25、伸缩涡轮带动伸缩双向丝杠23转动,最终实现带动两伸缩板10沿着护板6内进行横向移动的效果;
当啮合装置触碰到与之对应的触发装置时,使得啮合装置脱离并且切断同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28之间的动力传递,随后,不完全齿轮15开始带动护板6(连杆5)围绕各自的滑杆3进行转动(连杆5通过与之一体连接的转筒27围绕滑杆3转动),参照附图17所示,当啮合装置脱离时,此时与啮合装置连接的第二锥齿轮28处于空载状态,但是第一锥齿轮26通过伸缩皮带轮组52与伸缩蜗杆25连接且伸缩蜗杆25通过伸缩涡轮连接有伸缩双向丝杠23,即,第一锥齿轮26连接有负载,当连杆5通过转筒27围绕滑杆3进行转动时,则第一锥齿轮26随着连杆5的转动而同步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8相互啮合,则伴随着连杆5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26带动第二锥齿轮28同步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8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即,第一锥齿轮26通过与第二锥齿轮28齿与齿之间的作用力带动第二锥齿轮28进行转动,此时第一锥齿轮26围绕第二锥齿轮28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28处于空载状态,只需一个较小的作用力即可带动第二锥齿轮28转动。
实施例5,在实施例4基础上,参照附图17所示,啮合装置包括与第二锥齿轮28同轴转动的第一摩擦盘29,所述同步齿轮11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与第一摩擦盘29相配合的第二摩擦盘30且第二摩擦盘30与同步齿轮11轴之间连接有压紧弹簧31,当触发装置未触发时,第一摩擦盘29与第二摩擦盘30在压紧弹簧31的作用下紧紧抵触在一起,此时可实现由同步齿轮11箱第二锥齿轮28动力的传递,我们在设置压紧弹簧31时选用弹性系数较大的弹簧,使得当第一锥齿轮26驱动负载时,第一摩擦盘29与第二摩擦盘3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动,实现动力的可靠传递,我们在第二摩擦盘30背离第一摩擦盘29一侧同轴心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型盘,使得当滑杆3带动第一锥形盘33移动到触发装置位置处时,触发装置作用于第一锥型盘锥形面上进而迫使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摩擦盘30朝着远离第一摩擦盘29的方向沿着同步齿轮11轴进行轴向移动,最终实现第一摩擦盘29与第二摩擦盘30的分离进而达到了啮合装置脱离的效果。
实施例6,实施例5础上,参照附图18所示,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床台1横向两侧且和与之对应的第一锥形盘33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锥形盘,即,第二锥型盘和与之对应的第一锥型盘的纵向连线不再同一条直线上,参照附图18中所示,为第一锥型盘刚要与第二锥型盘接触时示意图,滑杆3还在继续移动并且通过相配合的同步齿轮11、同步齿条12带动第一锥型盘转动,当第一锥型盘锥形面与第二锥型盘锥形面接触时,进而带动第二锥型盘同步进行转动伴随着滑杆3的继续移动,则,在锥形面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锥型盘沿着同步齿轮11轴朝着远离第一摩擦盘29的方向进行移动并且进一步压缩压紧弹簧31,即,参照附图19中所示,当不完全齿轮15与第一齿轮16脱离时,不再驱动滑杆3移动并且此时在第二锥型盘的作用下已经使得第二摩擦盘30与第一摩擦盘29完成分离,即实现了啮合装置的脱离;
较好的,为了进一步确保啮合装置的可靠动力传递,我们还可在滑杆3上设置有电磁铁48并且在第一锥型盘上安装有能被电磁铁48吸引的铁片,当第一锥型盘与第二锥型盘未接触时,电磁铁48回路处于接通状态并且电磁铁48得电产生电磁力吸引第一锥型盘有着向第一摩擦盘29移动的趋势,进而在压紧弹簧31与电磁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二摩擦盘30与第一摩擦盘29紧紧抵触贴合在一起,我们在靠近第二锥型盘位置处设置有安装于床台1内的限位开关且限位开关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可控制电磁铁48回路的通断,当第一锥型盘触碰到第二锥型盘时同步触碰到限位开关并且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48回路失电,进而电磁力消失,此时第二摩擦盘30只在压紧弹簧31的作用下与第一摩擦盘29贴合在一起,伴随着滑杆3的继续移动,以至最终使得第一摩擦盘29与第二摩擦盘30脱离, 当两滑杆3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同步带动第一锥型盘移动以至当第一锥型盘与第二锥型盘脱离并且限位开关不再被触发时,控器在控制电磁铁48回路得电并且此时第二摩擦盘30在压紧弹簧31与电磁力的作用下再次与第一摩擦盘29紧密贴合在一起。
实施例7,实施例1础上,参照附图5所示,较好的,我们在伸缩板10内横向滑动安装有扩展板34且扩展板34连接有设置于伸缩板10内的扩展驱动装置,当伸缩传动装置带动伸缩板10在护板6内进行横向移动时,通过扩展齿条40带动转动安装于伸缩板10内的扩展齿轮39转动,所述扩展齿轮39驱动有设置于伸缩板10内的扩展皮带轮组38且扩展皮带轮组38连接有转动安装于伸缩板10内的扩展蜗杆37,如附图6中所示,扩展蜗杆37驱动有转动安装于伸缩板10内的扩展蜗轮36并且通过扩展蜗轮36带动扩展螺杆35转动,进而带动扩展板34沿着伸缩板10进行移动,最终实现当伸缩传动装置带动两伸缩板10沿着护板6向外进行移动的同时,通过扩展驱动装置同步实现带动扩展板34从伸缩板10内向外移动,我们通过设置相配合的扩展板34、伸缩板10以及护板6,进一步增大了对患者的防护空间(由于扩展板34与扩展螺杆35未螺纹配合具有自锁功能,因此当扩展板34受到外力时,不会使扩展板34在伸缩板10内来回移动),使得患者在平躺休息时,因晃动而导致掉落床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且当患者吃饭时,可将扩展板34、伸缩板10同步收缩至护板6内,此时只有两护板6共同构成一个平台用于放置食物以及餐具等,也不妨碍护理人员坐在床台1上位于患者腿部位置处帮助患者进行吃饭;
参照附图7中所示,我们在扩展板34内设置有与扩展齿条40、伸缩双向丝杠23相配合的空腔,使得当扩展板34、伸缩板10完全收缩至护板6内时,扩展板34内的空腔用于为扩展齿条40、伸缩双向丝杠23提供容纳空间;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伸缩板10在扩展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向外滑出的过程中,扩展驱动装置同步带动扩展板34向外滑出伸缩板10,当伸缩板10向外滑出护板6并且处于如附图5中所示位置时,此时扩展驱动装置同步带动扩展板34向外滑出伸缩板10且处于如附图5中位置处。
实施例8,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6所示,我们在其中一个所述护板6远离与之对应的连杆5一端中间部位滑动安装有支撑杆43,参照附图11所示,所述支撑杆43与该护板6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44,我们在支撑杆43远离支撑弹簧44一侧转动安装有滑移杆且滑移杆45与支撑杆43转动安装部位连接有扭簧46(如附图14中所示),我们在设置相配合的支撑杆43与滑移杆45时,使得支撑杆43位于转动部位上方一部分本体抵触于滑移杆45面向支撑杆43一侧壁,进而使得两者在处于水平位置时(如附图11中所示)只能沿着单一方向进行转动(参照附图12所示,即,支撑杆43与滑移杆45围绕其转动配合部位只能向下转动,并且支撑杆43、滑移杆45在扭簧46的作用下,使得两者在未受到竖向的作用力时能稳定的保持在水平位置,即,支撑杆43与滑移杆45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初始时,即,当两护板6还未转动至如附图3中所示位置时,设置于护板6内的定位装置实现对支撑杆43、滑移杆45的定位并且在定位装置的作用下支撑弹簧44处于被压缩状态,此时、支撑杆43、滑移杆45完全位于同一护板6内;
当两护板6转动至如附图3中所示位置时(此时两护板6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安装在两护板6远离其相对应的连杆5一端的感应装置启动并且解除定位装置对支撑杆43、滑移杆45的定位,此时支撑杆43、滑移杆45在支撑弹簧44的作用下,朝着靠近另一护板6的方向移动,我们在另一护板6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滑移杆45相配合的滑槽47(如附图11所示),在支撑弹簧44的作用下,使得滑移杆45滑入至另一护板6内的滑槽47中,并且我们设定此时支撑杆43与滑移杆45转动配合部位刚好滑出护板6,即,此时支撑杆43、滑移杆45转动配合部位刚好处于两护板6之间的空隙处(如附图11中所示),之所以设置滑移杆45、支撑杆43是为了避免当护理人员向护板6上放置食物、餐具等物品或者护理人员、患者手搭在护板6上方时,对护板6产生一个较大的下压力,由于两护板6只是通过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杆5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即,连杆5与滑杆3转动配合部位为两护板6的转动支点,此时若不对两护板6所围成平台的中间位置采取一定的稳固措施,极易导致两护板6在受到较大重压情况时,两护板6相向一侧向下倾斜,进而导致两护板6所围成的平台不再处于水平状态,使得放置于上面餐具中的食物向外洒出;
作为一种优选,我们可在其中一个护板6内横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相配合的支撑杆43、滑移杆45并且在另一护板6内设置有相对应的滑槽47,使得当两护板6处于水平状态时,多组滑移杆45插入至与之对应的滑槽47中,可使得对两护板6的支撑效果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9,实施例8基础上,参照附图13所示,感应装置包括设置于两护板6内的磁铁48且两磁铁48相同磁极相向设置(即,使得设置于两护板6内的磁铁48,相同磁极进行相向设置,使得当两护板6转动至如附图3中位置时,两磁铁48之间产生排斥力),我们将其中一个磁铁48滑动安装于护板6内且与护板6之间连接有感应弹簧49,另一所述磁铁48固定安装于另一护板6内,滑动安装于护板6内的磁铁48连接有感应弹簧49一侧一体设置有感应杆50且护板6内安装有与感应杆50相配合的限位开关,我们设定当两护板6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转动时,以至两护板6安装有磁铁48一端处于很近的距离时(两护板6还未转动至水平位置),此时安装在两护板6内的磁铁48之间已经产生排斥力并且迫使滑动安装于护板6内的磁铁48朝着压缩感应弹簧49的方向进行移动,以至,当两护板6转动至水平位置时,此时滑动安装于护板6内的磁铁48在排斥力的作用下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感应杆50触发到设置于护板6内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通过与之电性连接的微控制器控制控制稳压回路断开(当稳压回路处于接通状态时,电磁铁48得电产生电磁力并且通过吸引支撑杆43上的铁片实现对支撑杆43的定位效果),此时电磁铁48失电失去电磁力,进而失去对支撑杆43的吸引(此时解除了定位装置对支撑杆43的定位),使得支撑杆43、滑移杆45在支撑弹簧44作用下朝着靠近另一护板6的方向移动;
当需要将两护板6收起并且使其恢复至如附图1中所示位置时,此时,两护板6通过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杆5围绕滑杆3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转动,由于两护板6转动的速度相同,则,在两护板6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时,参照附图12所示,滑移杆45缓慢从滑槽47中向外退出(若支撑杆43未连接有支撑弹簧44,则伴随着两护板6由水平位置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时,支撑杆43、滑移杆45会同步向外滑出与之对应的护板6并且向外滑出的速度相同),此时由于支撑杆43受到支撑弹簧44的作用力,会导致其向外滑出与之对应护板6的速度慢于滑移杆45向外滑出的速度,并且此时支撑杆43与滑移杆45之间在两护板6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相对转动(伴随着两护板6由水平位置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的角度越大,支撑杆43与滑移杆45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也越大,扭簧46也进行储能),直至,滑移杆45完全从滑槽47中向外退出时,滑移杆45在扭簧46的作用下转动至与支撑杆43处于同一平面位置,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两护板6由水平位置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转动时,安装于两护板6内的磁铁48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增加,因此两磁铁48所产生的的排斥力逐渐减小,滑动安装于护板6内的磁铁48在感应弹簧49的作用下朝着远离限位开关的方向移动,以至当限位开关不再被感应杆50触发时,微控制器控制稳压回路通电,使得电磁铁48得电产生电磁力并且通过吸引支撑杆43上的铁片使得支撑杆43受到一个朝着靠近电磁铁48方向移动的作用力,当滑移杆45完全从滑槽47内退出时,支撑杆43、滑移杆45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再次收缩滑入至与之对应的护板6内(完成复位)。
实施例10施例1础上,所述床台1底部安装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42,通过万向轮42将床台1移动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增加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并且通过万向轮42的自锁功能可实现对床台1的可靠定位。
通过该内科护理起坐架可使得将患者上身抬升的同时,通过间歇驱动装置带动位于床体两侧的护板6进行收缩,相配合的护板6、伸缩板10、扩展板34构成了防止病人掉落的扶手,并且在抬升装置的作用下将患者上身抬升到合适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两护板6进行相向转动并且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平台,在满足为患者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放置食物、餐具平台的同时,还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坐下的空间,使得护理工作变得较为轻松的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在本方案中,当相配合的两护板6转动至所需位置时,通过设置于护板6内的感应装置实现解除对支撑杆43的定位并且在支撑弹簧44的作用下使得滑移杆45插入至与之对应的滑槽47中,实现对两护板6的可靠限位,可较好的避免当护板6上放置较多的物品或者患者身体搭在护板6上导致护板6所承受的力增加时,使得两护板6远离与之对应的连杆5一端向下坠,从而使得该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内科护理起坐架,包括床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台(1)横向一端转动安装有起坐板(2)且起坐板(2)经安装于床台(1)上的抬升装置驱动,所述床台(1)内纵向两侧分别纵向滑动安装有滑杆(3)且两滑杆(3)相背一侧横向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连杆(5),相配合的两连杆(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置于床台(1)外的护板(6),两所述滑杆(3)螺纹配合有纵向延伸且转动安装于床台(1)内的展开双向丝杠(7),所述展开双向丝杠(7)连接有安装于床台(1)下端面的间歇驱动装置,所述滑杆(3)远离起坐板(2)一侧转动安装有与连杆(5)同轴转动的转动蜗轮(8)且转动蜗轮(8)经第一传动装置与间歇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间歇驱动装置经抬升皮带轮组(9)与起坐板(2)转轴连接;
所述间歇驱动装置与展开双向丝杠(7)、第一传动装置相配合满足:间歇驱动装置不同时驱动双向丝杠与第一传动装置,所述护板(6)内横向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伸缩板(10)且伸缩板(10)连接有设置于护板(6)内的伸缩传动装置,所述伸缩传动装置连接有设置于滑杆(3)上的啮合装置且啮合装置经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的同步齿轮(11)驱动,所述床台(1)内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啮合装置相配合的触发装置且当啮合装置触碰到触发装置时,使得啮合装置脱离,所述床台(1)内安装有与同步齿轮(11)相配合的同步齿条(12);
所述展开双向丝杠(7)经第一皮带轮组(13)连接有安装于床台(1)下端面的第一锥齿轮组(14),所述间歇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床台(1)下端面的不完全齿轮(15)且位于不完全齿轮(15)横向两侧的床台(1)下端面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6)与第一锥齿轮组(14)连接且第二齿轮(17)与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15)同轴转动有间歇蜗轮(18)且间歇蜗轮(18)配合有转动安装于床台(1)下端面的间歇蜗杆(19),所述间歇蜗杆(19)与抬升皮带轮组(9)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15)与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配合满足:不完全齿轮(15)不同时驱动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转动;
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且与转动蜗轮(8)相配合的转动蜗杆(20),所述转动蜗杆(20)轴向滑动安装有转动安装于床台(1)内的驱动杆(21)且驱动杆(21)经转动皮带轮组(51)连接有安装于床台(1)下端面的第二锥齿轮组(22),所述第二锥齿轮组(22)与第二齿轮(17)连接;
所述伸缩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护板(6)内且与两伸缩板(10)为螺纹配合安装的伸缩双向丝杠(23),所述护板(6)内设有套固于伸缩双向丝杠(23)上的伸缩蜗轮(24)且伸缩蜗轮(24)配合有转动安装于护板(6)内伸缩蜗杆(25),所述伸缩蜗杆(25)经伸缩皮带轮组(52)连接有转动安装于连杆(5)内的第一锥齿轮(26),所述连杆(5)经与之一体连接的转筒(27)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且转筒(27)与同步齿轮(11)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锥齿轮(26)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滑杆(3)上且与转筒(27)同轴心设置的第二锥齿轮(28),所述第二锥齿轮(28)与啮合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护理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装置包括与第二锥齿轮(28)同轴转动的第一摩擦盘(29),所述同步齿轮(11)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与第一摩擦盘(29)相配合的第二摩擦盘(30)且第二摩擦盘(30)与同步齿轮(11)轴之间连接有压紧弹簧(31),所述第二摩擦盘(30)背离第一摩擦盘(29)一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与触发装置相配合的第一锥形盘(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科护理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床台(1)纵向两侧且和与之对应的第一锥形盘(33)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锥形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护理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10)内横向滑动安装有扩展板(34)且扩展板(34)连接有设置于伸缩板(10)内的扩展驱动装置,所述扩展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伸缩板(10)内且与扩展板(34)螺纹配合安装的扩展螺杆(35),所述扩展螺杆(35)同轴转动安装有扩展蜗轮(36)且扩展蜗轮(36)配合有转动安装于伸缩板(10)内的扩展蜗杆(37),所述扩展蜗杆(37)经扩展皮带轮组(38)连接有转动安装于伸缩板(10)内扩展齿轮(39),所述扩展齿轮(39)啮合有固定安装于护板(6)内的扩展齿条(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护理起坐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护板(6)远离与之对应的连杆(5)一端中间部位滑动安装有支撑杆(43)且支撑杆(43)与该护板(6)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44),所述支撑杆(43)远离支撑弹簧(44)一侧转动安装有滑移杆(45)且滑移杆(45)与支撑杆(43)转动安装部位连接有扭簧(46),另一所述护板(6)相对应位置设有与滑移杆(45)相配合的滑槽(47),所述支撑杆(43)与滑移杆(45)相配合满足:支撑杆(43)与滑移杆(45)处于水平位置时只能沿单一方向进行转动,与支撑杆(43)相配合的护板(6)内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杆(43)定位的定位装置且两所述护板(6)分别远离与之对应的连杆(5)一端设置有与定位装置电性连接的感应装置,当两护板(6)转动至相应位置后,感应装置启动并且解除定位装置对支撑杆(43)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科护理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于两护板(6)内的磁铁(48)且两磁铁(48)相同磁极相向设置,其中一个磁铁(48)滑动安装于护板(6)内且与护板(6)之间连接有感应弹簧(49),另一所述磁铁(48)固定安装于另一护板(6)内,滑动安装于护板(6)内的磁铁(48)连接有感应弹簧(49)一侧一体设置有感应杆(50)且护板(6)内安装有与感应杆(50)相配合的限位开关,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于护板(6)内且与支撑杆(43)相配合的磁铁(48),所述支撑杆(43)面向磁铁(48)一侧安装有铁片且磁铁(48)串联于稳压回路中,所述限位开关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且微控制器控制稳压回路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护理起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台(1)底部安装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4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91966.XA CN111772968B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内科护理起坐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91966.XA CN111772968B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内科护理起坐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72968A CN111772968A (zh) | 2020-10-16 |
CN111772968B true CN111772968B (zh) | 2021-08-03 |
Family
ID=7276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9196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772968B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内科护理起坐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72968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16192Y (zh) * | 2003-03-13 | 2004-05-19 | 李世雄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CN203168394U (zh) * | 2013-04-07 | 2013-09-04 | 上海电机学院 | 一种床上用的翻桌 |
CN206822797U (zh) * | 2016-12-29 | 2018-01-02 | 苗静 | 妇产科用产后多功能护理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32903A (en) * | 1974-10-04 | 1976-01-20 | Hill-Rom Company, Inc. | Guard including electrical controls and slidable underneath the bed |
CN2385709Y (zh) * | 1999-08-18 | 2000-07-05 | 钟德全 | 医院病床的多功能护栏 |
US8261381B2 (en) * | 2006-09-18 | 2012-09-11 | Sleep Safe Beds, Llc | Safety bed frame mounting system |
CN203693033U (zh) * | 2014-01-26 | 2014-07-09 | 常卫国 | 多功能医用护理床护栏 |
CN210055348U (zh) * | 2019-03-04 | 2020-02-14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带餐桌板的床护栏 |
CN109833165A (zh) * | 2019-04-01 | 2019-06-04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一种骨伤用护理床 |
-
2020
- 2020-07-17 CN CN202010691966.XA patent/CN1117729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16192Y (zh) * | 2003-03-13 | 2004-05-19 | 李世雄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CN203168394U (zh) * | 2013-04-07 | 2013-09-04 | 上海电机学院 | 一种床上用的翻桌 |
CN206822797U (zh) * | 2016-12-29 | 2018-01-02 | 苗静 | 妇产科用产后多功能护理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72968A (zh) | 2020-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44892U (zh) | 重症病人换床移位装置 | |
US20070180620A1 (en) | Safety device for lift beds | |
CN112120852B (zh) | 临床护理防跌落装置 | |
JP5687066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772972B (zh) | 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 | |
KR20160067359A (ko) | 병원침대용 식탁의 전후진 및 승하강 임시조절장치 | |
CN111772968B (zh) | 内科护理起坐架 | |
CN107789697A (zh) | 一种医院护理科病人用输液、稳定休息一体化设备 | |
CN100525737C (zh) | 自动翻身病床 | |
CN112451269B (zh) | 一种病患移位机 | |
GB2524794A (en) | An infant bed | |
CN220370151U (zh) |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手术用手术台 | |
JP5310015B2 (ja) | ベッ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起き上がり方法 | |
CN211610458U (zh) | 一种多功能病床收纳桌 | |
CN211049919U (zh) | 一种能够自动和手动调节的移乘设备 | |
CN209827310U (zh) | 滑动式护理床 | |
CN104352317A (zh) | 滑板联动护理床 | |
CN104884022B (zh) | 在患者支撑表面上提供紧急心肺复苏功能性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5105945A (zh) | 一种具有电动升降平移式的医疗看护床 | |
CN105455492B (zh) | 一种多功能保健电动床垫及双摇臂双位驱动机构 | |
JP2016030148A (ja) | ベッド装置 | |
CN203493851U (zh) | 一种abs床头双摇屈腿护理床 | |
CN114269311A (zh) | 患者支承平台的延伸部 | |
CN214484871U (zh) | 一种便于转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移动床 | |
CN215652240U (zh) | 一种患者转移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Cao Zhenbang Inventor after: Ren Guiyu Inventor after: Yang Lixia Inventor after: Chen Xin Inventor before: Chen Xin Inventor before: Yang Lixia Inventor before: Cao Zhenbang Inventor before: Ren Guiyu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