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0589A - 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0589A
CN111770589A CN201910262819.8A CN201910262819A CN111770589A CN 111770589 A CN111770589 A CN 111770589A CN 201910262819 A CN201910262819 A CN 201910262819A CN 111770589 A CN111770589 A CN 111770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link
base station
resource
direct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28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腾
汪颖
孙建成
郑方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28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05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0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58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该方法包括: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因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解决了不同基站调度UE进行sidelink通信时,存在的链路参数配置碰撞、链路发送失败、系统性能下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3GPP V2X的通信系统中,基站与终端之间通过Uu(interface between UMTSand UE,用户终端与网络的空中接口)接口进行上/下行链路通信,UE与UE之间通过PC5(Proximity Communication Port 5,近距离通信端口5)接口进行sidelink(直接链路通信)。其中,基站控制sidelinkd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
根据LTE V2X频谱的分配情况,LTE V2X(Vehicle-to-Everything,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可以分别支持PC5接口在专用载波(5.9GHz频段)通信,和Uu接口与蜂窝共享载波(2.6GHz频段)通信。
其中,在V2X通信系统中,UE可以工作在“基站调度模式”和/或“终端竞争”这两种通信模式。根据技术演进版本的不同,在LTE阶段,这两种模式分别为mode3和mode4;在NR阶段,这两种模式分别为mode1和mode2。
在E-UTRAN(LTE)网络覆盖范围内,V2X的节点根据接收到的信令中的配置信息,来判断这个节点是通过哪种模式(Mode 1/3或Mode 2/4)进行通信。
其中,基站调度模式如下:
UE的PC5接口发送资源和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等都由LTE基站进行分配,基站通过Uu接口向终端发送调度信令,基站通过“动态调度”或者“grant type-1或2(授权配置类型-1或类型-2)”来控制UE在sidelink上的通信;终端也可以通过Uu接口向基站上报相关sidelink的信息。
对于非周期业务,基站对UE采用动态调度的方式,基站通过Uu接口,向UE发送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直接指示UE在sidelink上的发送资源。对于周期业务,基站对UE配置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e,半持续调度)的方式,基站通过Uu接口,向UE发送DCI,包含了多个SPS的配置信息,同时指示出需要激活这些SPS进程,还是结束那些已经被激活的SPS进程。其中,grant type-1时,基站为终端配置了时频资源集合,无需信令激活,终端可以随时使用。
UE工作于“基站调度模式”下,基站通过Uu接口向UE发送配置信息和调度信令,跨载波配置、调度在专用频段通过PC5接口通信的UE,属于覆盖内动态调度。
另外,终端竞争模式:
系统中UE的发送资源分配和MCS格式完全由终端自行(分布式)决定,通过“感知+半持续占用”的方法实现分布式调度功能,无需基站的介入。
其中,UE工作于此种模式下,LTE基站将配置资源的参数,通过Uu接口发送给UE,UE收到之后,在专用频段使用这些配置好的资源,通过PC5接口与其他UE通信,属于覆盖内半静态配置。
UE工作于“终端竞争模式”下,没有任何蜂窝网络辅助,所有UE采用预配置参数,且预配置参数指明工作于专用频段,属于覆盖外场景。
此外,在5G系统中,网络侧的节点之间大多进行有线连接,即如图2所示,gNB(gNode Base station,5G/NR/新一代基站)之间通过有线链路连接,gNB和核心网节点,例如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访问和移动管理网元),UPF(UserPlane Function,用户端口网元)等,二者之间也是采取有线链路连接。其中,ng-eNB是向用户终端提供e-utra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端的节点,并通过NG接口连接到5GC。
其中,5G网络初期部署,由LTE基站eNB提供连续覆盖,en-gNB(能够接入LTE核心网(EPC)的5G NR基站)作为热点区域部署,该种部署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增加新的5G核心网功能,利用现有LTE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实现5G系统的快速部署。如图3所示,eNB通过S1接口(即S1-C、S1-U)连接至EPC,en-gNB作为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基站与EPC之间可以建立S1-U连接,eNB和en-gNB之间通过X2(即X2-C、X2-U)接口连接。此场景下,通过LTE的EN-DC(双连接技术)可以实现LTE和5G系统间的协同工作,UE和作为主节点(MasterNode,MN)的LTE eNB形成主链路,和作为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的en-gNB形成辅链路。
然而,现有技术中,当LTE基站控制LTE、NR UE时,基站给UE配置、调度了相关的链路参数,而当NR基站控制LTE、NR UE时,配置链路参数时很可能与LTE侧产生冲突,造成链路参数配置碰撞、链路发送失败、系统性能下降、可靠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以解决不同基站调度UE进行sidelink通信时,存在的链路参数配置碰撞、链路发送失败、系统性能下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所述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所述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即针对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进行交互,从而在一方获知另一方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之后,作为自己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的参考信息,进而在直通链路的控制参数的配置过程中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降低了链路参数配置的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基站控制sidelink的场景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技术中的5G基站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表示现有技术中eNB和en-gNB连接至EPC的架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模块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基站的模块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包括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Node B(3G移动基站的称呼)、增强型基站(eNB)、gNB(5G移动基站的称呼),家庭增强型基站(Femto eNB或Home eNode B或Home eNB或HeNB)、中继站、接入点、RRU(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模块)、RRH(Remote Radio Head,射频拉远头)等的接入网。用户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用户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手持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能够将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的CPE(Customer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或移动智能热点、智能家电、或其他不通过人的操作就能自发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的设备等。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解决了不同基站调度UE进行sidelink通信时,存在的链路参数配置碰撞、链路发送失败、系统性能下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其中,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即为与第一直通链路相关的信息,即为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相关信息。
另外,所述目标链路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基站发送给第二基站的目标链路信息可以是一个UE的,也可以是多个UE的。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的第一直通链路所属于的UE可以与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所属于的UE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第一基站将其控制UE1的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可以根据该链路信息控制UE1的第一直通链路或者第二直通链路,也可以根据该链路信息控制UE2的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即针对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进行交互,从而在一方获知另一方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之后,作为自己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的参考信息,进而在直通链路的控制参数的配置过程中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降低了链路参数配置的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其中,具体地,例如基站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进行基站之间交互,则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资源协调,从而可以降低资源选择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采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基站,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为采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直通链路为采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链路。例如,第一基站为eNB,第二基站为gNB,第一直通链路为LTE sidelink,第二直通链路为NR sidelink。
其中,当第一基站为eNB,第二基站为gNB,第一直通链路为LTE sidelink,第二直通链路为NR sidelink时,eNB与gNB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当一方获知对方控制/调度LTEsidelink的相关信息之后,可以作为自己控制LTE sidelinkhe/或NR sidelink链路通信的参考信息;或者,当一方获知对方的即控制/调度NR sidelink的相关信息之后,可以作为自己控制LTE sidelink和/或NR sidelink链路通信的参考信息,使得当LTE基站控制具备LTE和NR双模式的UE时,基站给该UE配置、调度了时频资源后,NR基站可以获知到LTE基站网络侧的这些信息,当NR基站控制具备LTE和NR双模式的UE时,可以依据LTE网络侧的这些信息,为该UE配置、调度的时频资源,从而降低了资源选择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
基站:又可称为节点,包括LTE基站(例如E-UTRAN、eNB、RSU)和NR基站(例如gNB、RSU),还包括演进升级后的基站/节点。LTE基站可以控制、调度具备LTE和NR双模式的UE,NR基站也可以控制、调度具备LTE和NR双模式的UE。
可选地,所述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核心网,使得所述核心网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转发给所述第二基站。
即根据基站间及交互端口的不同,基站之间的交互可以分为直接交互和间接交互。
其中,直接交互即为:基站间通过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例如X2接口、Xn接口、XnAP接口)进行信息交互。
间接交互即为:基站都连接在核心网络侧,信息通过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连接接口(如NG接口)在核心网络进行转发,完成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
可选地,所述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预设周期的时间到达的条件(即按照预设周期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以及检测到预设信息的条件。即基站之间信息交互可以通过触发方式开启,触发条件包括周期触发、事件触发等。
另外,触发周期的时间长短,体现了基站间信息交互的频繁程度,可以包含频繁交互和非频繁交互。
由上述可知,基站之间频繁信息交互时:基站之间按照很短的周期,通过Xn接口或者核心网络转发,来进行不间断的信息传递。
基站之间进行非频繁信息交互时:基站之间通过Xn接口或者核心网络转发,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信息交互。间隔时间长度可以是固定的时长,也可以是非固定的时长。如果是固定时长,那么这个间隔周期相对较长。
可选地,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BSR(Buffer Status Report,缓冲区状态上报)、CSI(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测量信息)、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区域信息、车道方向划分信息以及车道方向对应的资源池分配信息。
其中,CSI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RI(RankingIndication,RI)、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等。上述区域信息为从第一地点到第二地点之间的车道区域按照预设距离间隔被划分的区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其中,上述拥塞程度可以采用CBR(Channel Busy Ratio,信道繁忙比率)或者CR(Channel occupancy Ratio,信道占用比率)参数表示。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为接收UE反馈给发送UE的信息。
另外,第二基站获得上述信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后,可以将上述信息作为参考,直接或者辅助用来进行sidelink的控制、调度。其中,sidelink:指LTE sidelink或NRsidelink或二者的共存场景。
综上所述,LTE基站与NR基站通过信息交互,可以获知对方网络的信息,不仅提高了网络调度、资源配置的灵活度,而且减少了资源选择、分配的碰撞概率,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设备之间的干扰。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基站,如图5所示,该方法具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
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其中,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即为与第一直通链路相关的信息,即为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的相关信息。
步骤502: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基站发送给第二基站的目标链路信息可以是一个UE的,也可以是多个UE的。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的第一直通链路所属于的UE可以与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所属于的UE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第一基站将其控制UE1的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发送给第二基站,第二基站可以根据该链路信息控制UE1的第一直通链路或者第二直通链路,也可以根据该链路信息控制UE2的第一直通链路或者第二直通链路。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即针对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进行交互,从而在一方获知另一方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之后,作为自己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的参考信息,进而在直通链路的控制参数的配置过程中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降低了链路参数配置的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其中,具体地,例如基站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进行基站之间交互,则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资源协调,从而可以降低资源选择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为采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采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基站,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为采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直通链路为采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通信链路。例如,第一基站为eNB,第二基站为gNB,第一直通链路为LTE sidelink,第二直通链路为NR sidelink。
其中,当第一基站为eNB,第二基站为gNB,第一直通链路为LTE sidelink,第二直通链路为NR sidelink时,eNB与gNB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当一方获知对方控制/调度LTEsidelink的相关信息之后,可以作为自己控制LTE sidelink和/或NR sidelink链路通信的参考信息;或者,当一方获知对方的即控制/调度NR sidelink的相关信息之后,可以作为自己控制LTE sidelink和/或NR sidelink链路通信的参考信息,使得当LTE基站控制具备LTE和NR双模式的UE时,基站给该UE配置、调度了时频资源后,NR基站可以获知到LTE基站网络侧的这些信息,当NR基站控制具备LTE和NR双模式的UE时,可以依据LTE网络侧的这些信息,为该UE配置、调度的时频资源,从而降低了资源选择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
基站:又可称为节点,包括LTE基站(例如E-UTRAN、eNB、RSU)和NR基站(例如gNB、RSU),还包括演进升级后的基站/节点。LTE基站可以控制、调度具备LTE和NR双模式的UE,NR基站也可以控制、调度具备LTE和NR双模式的UE。
可选地,所述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接收核心网转发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网接收到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是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
即根据基站间及交互端口的不同,基站之间的交互可以分为直接交互和间接交互。
其中,直接交互即为:基站间通过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例如X2接口、Xn接口、XnAP接口)进行信息交互。
间接交互即为:基站都连接在核心网络侧,信息通过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连接接口(如NG接口)在核心网络进行转发,完成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
可选地,所述接收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预设周期的时间到达的条件(即按照预设周期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以及检测到预设信息的条件。即基站之间信息交互可以通过触发方式开启,触发条件包括周期触发、事件触发等。
另外,触发周期的时间长短,体现了基站间信息交互的频繁程度,可以包含频繁交互和非频繁交互。
由上述可知,基站之间频繁信息交互时:基站之间按照很短的周期,通过Xn接口或者核心网络转发,来进行不间断的信息传递。
基站之间进行非频繁信息交互时:基站之间通过Xn接口或者核心网络转发,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信息交互。间隔时间长度可以是固定的时长,也可以是非固定的时长。如果是固定时长,那么这个间隔周期相对较长。
可选地,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其中,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所包括的具体信息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BSR(Buffer Status Report,缓冲区状态上报)、CSI(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测量信息)、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区域信息、车道方向划分信息以及车道方向对应的资源池分配信息。
其中,CSI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RI(RankingIndication,RI)、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等。上述区域信息为从第一地点到第二地点之间的车道区域按照预设距离间隔被划分的区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其中,上述拥塞程度可以采用CBR(Channel Busy Ratio,信道繁忙比率)或者CR(Channel occupancy Ratio,信道占用比率)参数表示。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为接收UE反馈给发送UE的信息。
另外,第二基站获得上述信息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后,可以将上述信息作为参考,直接或者辅助用来进行sidelink的控制、调度。其中,sidelink:指LTE sidelink或NRsidelink或二者的共存场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即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可以针对资源分配进行交互,从而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资源协调,从而可以降低资源选择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包括:
将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二资源、所述资源预约信息对应的资源确定为已被所述第一直通链路占用的资源,并将其排除,获得剩余资源;
根据所述剩余资源,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资源。
即第二基站在给sidelink(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调度资源时,将已被占用的资源排除掉,从而可以避免资源碰撞。
或者
进一步地,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即第二基站在给sidelink(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调度资源时,可以根据业务的优先级、延时、可靠性、最小通信距离等指标进行资源分配。
或者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为第一直通链路或者第二直通链路配置拥塞程度小于预设阈值的资源。
即第二基站在给sidelink(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调度资源时,根据资源占用的拥塞、繁忙程度,选择较为空闲、相比不太拥塞的资源。
可选地,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提前和/或延后至少一项目标业务的发送,所述目标业务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上的业务。
即第二基站在给sidelink(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调度资源时,可以提前、延后某个、某些UE的业务发送。
综上所述,LTE基站与NR基站通过信息交互,可以获知对方网络的信息,不仅提高了网络调度、资源配置的灵活度,而且减少了资源选择、分配的碰撞概率,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设备之间的干扰。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如图6所示,该基站600包括:
发送模块601,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核心网,使得所述核心网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转发给所述第二基站。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可选地,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即针对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进行交互,从而在一方获知另一方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之后,作为自己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的参考信息,进而在直通链路的控制参数的配置过程中中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降低了链路参数配置的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为第二基站,如图7所示,该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控制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核心网转发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网接收到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是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
可选地,所述接收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可选地,
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二资源、所述资源预约信息对应的资源确定为已被所述第一直通链路占用的资源,并将其排除,获得剩余资源;
根据所述剩余资源,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资源;
或者
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或者
当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为第一直通链路或者第二直通链路配置拥塞程度小于预设阈值的资源。
可选地,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提前和/或延后至少一项目标业务的发送,所述目标业务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上的业务。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即针对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进行交互,从而在一方获知另一方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之后,作为自己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的参考信息,进而在直通链路的控制参数的配置过程中中可以实现基站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降低了链路参数配置的碰撞概率和链路发送失败概率,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第五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为第一基站,包括:
处理器800;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800相连接的存储器820,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800相连接的收发机810;所述存储器820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通过所述收发机810发送数据信息或者导频,还通过所述收发机810接收上行控制信道;所述处理器8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核心网,使得所述核心网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转发给所述第二基站。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可选地,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其中,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20可以存储处理器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第六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为第二基站,包括:
处理器900;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900相连接的存储器920,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900相连接的收发机910;所述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9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通过所述收发机910发送数据信息或者导频,还通过所述收发机910接收上行控制信道;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接收核心网转发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网接收到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是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可选地,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可选地,
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时,所述处理器900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的过程,包括:
将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二资源、所述资源预约信息对应的资源确定为已被所述第一直通链路占用的资源,并将其排除,获得剩余资源;
根据所述剩余资源,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资源;
或者
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处理器900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或者
当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时,所述处理器900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为第一直通链路或者第二直通链路配置拥塞程度小于预设阈值的资源。
可选地,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处理器900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提前和/或延后至少一项目标业务的发送,所述目标业务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上的业务。
其中,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9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20可以存储处理器9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执行上述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的指令;且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9)

1.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基站,所述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核心网,使得所述核心网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转发给所述第二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6.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基站,所述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接收核心网转发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网接收到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是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目标链路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包括:
将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二资源、所述资源预约信息对应的资源确定为已被所述第一直通链路占用的资源,并将其排除,获得剩余资源;
根据所述剩余资源,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资源;
或者
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或者
当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为第一直通链路或者第二直通链路配置拥塞程度小于预设阈值的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提前和/或延后至少一项目标业务的发送,所述目标业务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上的业务。
14.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15.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16.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第二基站发送目标链路信息,使得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核心网,使得所述核心网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转发给所述第二基站。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21.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目标链路信息,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控制第一直通链路时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链路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连接接口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或者
接收核心网转发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其中,所述核心网接收到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是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所述核心网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检测到预设条件时发送的所述目标链路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
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
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用户设备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的测量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中携带有用户设备的资源池配置信息和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发送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半持续调度周期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的激活、释放信息;
所述第一资源上的反馈信息;
部分带宽信息,所述部分带宽信息包括中心频点、带宽和子载波间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配置的第一资源的信息、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直通链路选择的第二资源的信息、所述第一直通链路的资源预约信息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的过程,包括:
将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二资源、所述资源预约信息对应的资源确定为已被所述第一直通链路占用的资源,并将其排除,获得剩余资源;
根据所述剩余资源,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配置资源;
或者
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延时需求信息、可靠性需求信息、最小通信距离需求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
或者
当所述第一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分配资源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上的拥塞程度,为第一直通链路或者第二直通链路配置拥塞程度小于预设阈值的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信息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链路信息,控制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信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直通链路上承载的业务的优先级,提前和/或延后至少一项目标业务的发送,所述目标业务为第一直通链路和/或第二直通链路上的业务。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6至13中任一项所述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62819.8A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Withdrawn CN1117705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819.8A CN111770589A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2819.8A CN111770589A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589A true CN111770589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18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2819.8A Withdrawn CN111770589A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05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1095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辅助ue的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51443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980A (zh) * 2014-04-10 2015-10-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282793A (zh) * 2014-05-29 2016-01-2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D2d中相邻基站之间协商ue发现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12087A (zh) * 2016-11-23 2018-06-0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2x网络资源信息指示方法及基站
WO2019054757A1 (ko) * 2017-09-12 2019-03-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980A (zh) * 2014-04-10 2015-10-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282793A (zh) * 2014-05-29 2016-01-2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D2d中相邻基站之间协商ue发现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12087A (zh) * 2016-11-23 2018-06-0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2x网络资源信息指示方法及基站
WO2019054757A1 (ko) * 2017-09-12 2019-03-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 "Sidelink Resource Control between LTE V2X and NR V2X",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104:R2-181697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1095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辅助ue的选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51443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传输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646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15070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for device-to-device links
US10498508B2 (en)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fast adaptiv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10548157B2 (en) Unlicensed spectrum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UE
EP3395117B1 (en) Listen before talk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uplink laa
US10292182B2 (en) Listen before talk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uplink LAA
US20220210827A1 (en) User equipment initiated channel occupancy time (cot) sharing between multiple user equipments
KR10243762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79245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scheduling of peer-to-peer links and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links in cellular networks
US20130308524A1 (en) Distribu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lgorithm
KR20220097881A (ko) 리소스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111643A (ko) 비면허 대역 지원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5848292B (zh) 一种辅服务小区的资源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48233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11770589A (zh) 一种直通链路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10139238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终端
US9973257B1 (en) RF slave repeater management
JP493063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並びに通信方法
CN107432035A (zh) 电信网络中的随机接入资源
KR20210145562A (ko) V2x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협력을 통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EP3836714B1 (en) Fb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586849B (zh) 一种多链路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CN112399583A (zh) 一种资源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294754B (zh) 基于直接链路资源的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