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9893A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9893A
CN111769893A CN202010580984.0A CN202010580984A CN111769893A CN 111769893 A CN111769893 A CN 111769893A CN 202010580984 A CN202010580984 A CN 202010580984A CN 111769893 A CN111769893 A CN 111769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trength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09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69893B (zh
Inventor
陈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09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9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9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9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69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9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第二通信状况下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实现根据通信状况有选择性地采用对应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当第二电子设备与不同的第一电子设备通信,可选择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实现根据通信状况改变第二电子设备,提高第二电子设备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辅助电子设备工作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例如用于辅助显示器显示的显卡以及用于扩展电子设备接口的扩展坞等等。同一个电子设备可以安装到适配的多种电子设备中,虽然同一个电子设备可以辅助不同的电子设备工作,但是不同的电子设备的工作参数会有所不同,使得辅助其工作的电子设备可能会存在适配性差的问题,使得电子设备的辅助效果降低,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兼容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兼容性。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可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工作;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
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
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状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所述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匹配,确定所述通信状况属于所述第一通信状况;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不匹配,确定所述通信状况属于所述第二通信状况。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包括: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所述第一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包括: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所述第二通信状况,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利用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的,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包括:
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信号强度与各个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初始通信质量;
若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初始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默认信号强度与初始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
若任一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初始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调整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获取以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初始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
若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将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或者若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获取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默认信号强度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将信号强度差值与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
若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返回调整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包括:获取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一个对应关系相冲突,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调整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以信号强度级别方式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调整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信号强度级别。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调整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信号强度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和所述信号强度差值,调整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方式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对通信质量进行监测;
若所述通信质量下降,调整所述第一信号强度;
以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若监测到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提升,继续以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
若监控到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没有提升,返回调整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步骤;
若持续调整预设次数后通信质量没有提升,停止对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调整。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可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工作;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以及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状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所述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
上述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第二通信状况下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实现根据通信状况有选择性地采用对应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当第二电子设备与不同的第一电子设备通信,可选择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实现根据通信状况改变第二电子设备,提高第二电子设备对不同的第一电子设备的适配性,以提高第二电子设备的辅助效果,从而提高第二电子设备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成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信令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机和扩展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可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工作。
辅助可包括但不限于一个电子设备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一个电子设备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的显示、数据存储等等,例如第二电子设备辅助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显示器,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辅助显示器显示的显卡,又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是一具有各种硬件接口的笔记本,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用于扩展笔记本的接口的扩展坞,当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可互换,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辅助第二电子设备。
对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每个第一电子设备和每个第二电子设备在出厂设置过程中,会设置一个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区分的身份标识信息,如对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的PD控制器分配一个USB device ID(USB设备ID),可借助该USBdevice ID标识设备身份。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身份标识获取指令,身份标识获取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这样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身份标识获取指令后,向第二电子设备反馈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于身份标识获取指令的形式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第一身份标识信息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二身份标识信息用于使第一电子设备得到与第二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信号强度,第一电子设备利用第二信号强度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如第二电子设备将第二身份标识信息携带在身份标识获取指令中,以在指令获取第一身份标识信息过程中发送第二身份标识信息。
下面以身份标识获取指令为Lenovo device ID command,第一电子设备为扩展坞,第二电子设备为主机为例进行说明,每款主机和扩展坞,对于主机和扩展坞中的PD控制器都会分配一个USB device ID,可以借助该USB device ID来表示主机身份或扩展坞身份。
主机的EC(Embedded 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器)获取存储在PD控制器中的USBdevice ID,在进入到Lenovo ALT mode(联想替代模式)之后,EC会发起Lenovo device IDcommand:VDO1和VDO2,其中Lenovo device ID command用于描述EC会向扩展坞发送一条获取扩展坞ID的指令,在该指令中可以携带主机的ID,如主机的PD控制器的USB device ID,上述VDO1和VDO2中的一个是主机的PD控制器的USB device ID,另一个为空,用于指示扩展坞返回其ID。
Lenovo device ID command发送到扩展坞的PD控制器,扩展坞的PD控制器回馈接受指令,接受指令中携带有扩展坞的PD控制器的USB device ID,主机回馈接受指令。至此,主机和扩展坞之间的ID获取流程完成。
若第一电子设备为主机,第二电子设备为扩展坞,扩展坞也可以向主机发送身份标识获取指令,在身份标识获取指令中携带自身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并得到主机反馈的主机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其过程可参照上述说明,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102: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
其中,通信状况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适配程度,以根据通信状况来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输出。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适配程度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工作参数确定,例如若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默认工作参数适配,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高,若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默认工作参数不适配,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低,默认工作参数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出厂时设置的工作参数。在本实施例,可通过工作参数中的信号强度确定,过程如下:
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是否匹配,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匹配,说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高,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不匹配,说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低,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其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默认信号强度。
通过信号强度确定适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中一个电子设备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若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一个电子设备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则可根据工作参数中的显示参数确定,例如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显示参数(如显示格式)匹配,说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高,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显示参数不匹配,说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低,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中可记录与其默认工作参数匹配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如以列表形式记录与其默认工作参数匹配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在当前获取到某个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后,可查找第二电子设备记录的数据中是否存在该第一身份标识信息,若存在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若不存在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
103: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第一方式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方式,如第一方式对应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工作参数。例如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若第二电子设备辅助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则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显示参数辅助第一电子设备显示。
104: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其中第二通信状况下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
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输出方式包括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选择一种方式,若仍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其信号质量会比以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因此本实施例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
第二方式相对于第一方式来说,第二方式可以是对默认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之后的方式,如指示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通信,例如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控制第二电子设备利用调整后的信号强度(可记为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以使第二电子设备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其进行通信。若辅助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则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第二方式可以是对默认显示参数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一种方式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根据第一信号强度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如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其中获取第一信号强度的过程可以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信号强度级别,将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信号强度级别对应的信号强度确定为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
另一种方式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信号强度差值,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和信号强度差值,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如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和信号强度差值,计算出第一信号强度,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使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通信。
上述信号处理方法,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第二通信状况下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实现根据通信状况有选择性地采用对应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当第二电子设备与不同的第一电子设备通信,可选择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实现根据通信状况改变第二电子设备,提高第二电子设备对不同的第一电子设备的适配性,以提高第二电子设备的辅助效果,从而提高第二电子设备的兼容性。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采用表格形式记录具有不同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如表1所示,示出了身份标识信息与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表。
表1身份标识信息与信号强度的一种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552302810000091
其中,n、a和m都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在获取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之后,从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到所属标识集合,将所属标识集合对应的信号强度确定为第一信号强度,当然身份标识也可以直接列举到对应的信号强度下,匹配到对应的信号强度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可以以信号强度级别方式表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如上述表1变更为表2的形式:
表2身份标识信息与信号强度的一种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552302810000101
默认信号强度是第二电子设备出厂设置的信号强度,该默认信号强度是第二电子设备与预设比例(如60%)的第一电子设备匹配的一个信号强度,默认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号强度级别为级别0,其他小于或大于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采用其他级别表示,表2示出其他小于或大于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号强度级别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小于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号强度级别为级别1至级别m,大于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号强度级别为级别m+1至级别n,m和n的取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表示,如先设置大于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号强度级别,再设置小于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号强度级别,或者小于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号强度级别采用负数表示,如表3所示:
表3身份标识信息与信号强度的一种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2552302810000111
其中,p和b可以是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具体取值视身份标识数量和与默认信号强度的差值而定。
对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对应关系表,对应关系表中的信号强度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信号强度值,也可以是一个信号强度范围,指示不同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信号强度值或信号强度范围,对应关系表中的信号强度还可以采用信号强度差值方式表示,如以与默认信号强度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来表示,对此本实施例不限定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信号强度的表现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信号强度与各个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初始通信质量。初始通信质量可通过用于验证通信质量的参数表示,如误码率和交互时长等中的至少一种,对于获取初始通信质量的过程,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初始通信质量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是否与各个第一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匹配,因此在通过初始通信质量进行验证过程中需要设定初始通信质量对应的预设条件,如初始通信质量以误码率表示,预设条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预设误码率,或者是调整之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如选择一个误码率最小的信号强度。
202:判断初始通信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执行步骤203,如果不满足执行步骤204。
203:若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初始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将默认信号强度与初始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从而建立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
204:若任一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初始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205:获取以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初始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通信质量与初始通信质量采用相同的参数表示,以通过一个统一标准进行判定。
206:判断通信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执行步骤207,如果不满足返回执行步骤204,以重新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对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的调整是在默认信号强度基础上增大或减小,且每次调整增大的信号强度或减小的信号强度,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207:若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将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或者若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获取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默认信号强度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将信号强度差值与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
若第二电子设备的版本升级(硬件和软件中至少一种升级)或者研发出一种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相同功能但结构有所差异的电子设备,则可根据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得到第二电子设备的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其过程如下:
获取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若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一个对应关系相冲突,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调整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得到第二电子设备的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
若第二电子设备的版本升级(硬件和软件中至少一种升级)或者研发出一种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相同功能但结构有所差异的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会发生变化,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不同,即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一个对应关系(如默认信号强度所属对应关系)相冲突,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进行调整,以解决默认信号强度有冲突的问题,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可根据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准确控制自身的信号强度。
如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以信号强度级别方式表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则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调整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主要使调整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信号强度级别,调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
一种方式是,维持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已有信号强度级别不变,在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增加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第二电子设备的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如增加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对应的信号强度级别,且将第二电子设备出厂时设置的匹配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信息与其信号强度级别对应。
增加信号强度级别的方式是为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分配一个与已有信号强度级别的标识不同的信号强度级别,如已有信号强度级别的标识没有采用负数表示,则增加的信号强度级别可以以负数表示,如级别-1,或者设置一个比已有信号强度级别的标识的取值大的标识,如已有信号强度级别的标识中最大值为n,则增加的信号强度级别以n+1表示。
另一种方式是,以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替换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修改为另一个信号强度级别,修改后的另一个信号强度级别与其他信号强度级别不同。
再一种方式是,获取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根据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和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调整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信号强度级别。
例如,维持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已有信号强度级别不变,在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增加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增加信号强度级别的方式是若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小于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且已有信号强度级别的标识没有采用负数表示,则增加的信号强度级别可以以负数表示,如级别-1,或者若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大于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设置一个比已有信号强度级别的标识的取值大的标识,如已有信号强度级别的标识中最大值为n,则增加的信号强度级别以n+1表示。
又例如,以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替换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默认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修改成下一个信号强度级别,以此类推,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已有信号强度级别都下降一个信号强度级别。
再例如,若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大于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维持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中的信号强度级别不变,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与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如将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级别插在其小于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级别之前,大于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级别都下降一个信号强度级别。
若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以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差值表示,那么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发生变化后,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信号强度差值也需要重新计算发生变化,如在原有信号强度差值基础上增加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与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
在本实施例,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在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还可以发送第一信号强度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信号强度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所发送信号的信号强度,这样在第一电子设备重新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重新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可将第二电子设备采用的第一信号强度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省去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信号强度的环节,提高通信效率,当然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记录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时采用的信号强度,在获取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后,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重新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则可直接采用之前的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同样省去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查找第一信号强度的环节,提高通信效率。
若第二方式指示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通信,相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1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5:在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对通信质量进行监测。其中对通信质量的监测类似上述初始通信质量,可从误码率和交互时长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监测。
106:若通信质量下降,调整第一信号强度。调整第一信号强度可以是在第一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增大或减小,可能会涉及对第一信号强度的多次调整,每次的调整量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107:以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如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为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此外还可以修改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第一信号强度,将第一信号强度修改为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
可能针对一个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质量的监测不能代表与第一信号强度匹配的多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情况,为此本实施例可在每次监测到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通信质量提升的情况下,记录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然后在第二电子设备与其他对应第一信号强度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可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与其他对应第一信号强度的第一电子设备,以监测通信质量是否有提升,如果与预设数量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时的通信质量有提升,则可以将第一信号强度修改为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
108:判断通信质量是否有提升,若有执行步骤109,若没有返回步骤106,重新调整第一信号强度。
109:若监测到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提升,继续以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
110:获取第一信号强度的调整次数,若持续调整预设次数后通信质量没有提升,停止对第一信号强度的调整。若持续调整预设次数后通信质量没有提升,说明第一信号强度的设置可能有问题,此时停止对第一信号强度进行调整,还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改变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
通信质量没有提升有可能是因为第二电子设备可能存在问题引起,本实施例还可通过提示信息来提示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检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利用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还可以对第一信号强度调整来监测其通信质量是否有提升,这样可以在通信质量有提升的情况下,实时修正第一信号强度,省去人员测试调整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环节。
下面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扩展坞,第二电子设备为主机为例,从双方的交互过程来阐述本实施例的信号处理方法,其信令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主机向扩展坞发送身份标识获取指令。
402:扩展坞在接收到身份标识获取指令后,向主机发送扩展坞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
403:主机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与扩展坞的通信状况,如主机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信号强度,若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信号强度为默认信号强度,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若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信号强度为除默认信号强度之外的其他信号强度,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
404: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主机以默认信号强度与扩展坞进行通信。
405: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主机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确定出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
406:主机以与通信状况匹配的信号强度向扩展坞发送信号。
若第一电子设备为主机,第二电子设备为扩展坞,扩展坞同样可以获取到主机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扩展坞根据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确定与主机之间的通信状况,使得扩展坞能够根据通信状况与主机进行信号通信,注意的一点是:主机的第一信号强度和扩展坞的第一信号强度都是一个统称,两个的取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结构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确定单元20和控制单元30。
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可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工作,对于获取单元10获取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的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此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确定单元20,用于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其中,通信状况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适配程度,以根据通信状况来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单元20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通信状况:
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是否匹配,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匹配,说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高,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不匹配,说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低,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其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默认信号强度。
通过信号强度确定适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中一个电子设备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若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一个电子设备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则可根据工作参数中的显示参数确定,例如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显示参数(如显示格式)匹配,说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高,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显示参数不匹配,说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适配程度低,确定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
控制单元30,用于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以及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其中第二通信状况下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
第一方式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方式,如第一方式对应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工作参数。例如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若第二电子设备辅助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则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显示参数辅助第一电子设备显示。
第二方式相对于第一方式来说,第二方式可以是对默认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之后的方式,如指示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通信,例如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控制第二电子设备利用调整后的信号强度(可记为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以使第二电子设备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其进行通信。若辅助第一电子设备显示,则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第二方式可以是对默认显示参数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一种方式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根据第一信号强度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如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其中获取第一信号强度的过程可以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信号强度级别,将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信号强度级别对应的信号强度确定为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
另一种方式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信号强度差值,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和信号强度差值,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如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和信号强度差值,计算出第一信号强度,调整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为第一信号强度,使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通信。
针对上述两种方式,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上述信号处理装置,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第二通信状况下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实现根据通信状况有选择性地采用对应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当第二电子设备与不同的第一电子设备通信,可选择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匹配的方式进行通信,实现根据通信状况改变第二电子设备,提高第二电子设备对不同的第一电子设备的适配性,以提高第二电子设备的辅助效果,从而提高第二电子设备的兼容性。
请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在上述图5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监测单元40和调整单元50。
监测单元40、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对通信质量进行监测。其中对通信质量的监测类似上述初始通信质量,可从误码率和交互时长等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监测。
调整单元50,用于若通信质量下降,调整第一信号强度。调整第一信号强度可以是在第一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增大或减小,可能会涉及对第一信号强度的多次调整,每次的调整量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控制单元30,还用于以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如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为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此外还可以修改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第一信号强度,将第一信号强度修改为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
可能针对一个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质量的监测不能代表与第一信号强度匹配的多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情况,为此本实施例可在每次监测到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对应的通信质量提升的情况下,通过信号处理装置中的记录单元记录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然后在第二电子设备与其他对应第一信号强度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可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与其他对应第一信号强度的第一电子设备,以监测通信质量是否有提升,如果与预设数量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时的通信质量有提升,则可以将第一信号强度修改为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
监测单元40,还用于若监测到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提升,触发控制单元30继续以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以及还用于若监测到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没有提升,触发调整单元50重新调整第一信号强度。
调整单元50,还用于若持续调整预设次数后通信质量没有提升,停止对第一信号强度的调整。若持续调整预设次数后通信质量没有提升,说明第一信号强度的设置可能有问题,此时停止对第一信号强度进行调整,还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改变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
通信质量没有提升有可能是因为第二电子设备可能存在问题引起,本实施例还可通过提示信息来提示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检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利用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还可以对第一信号强度调整来监测其通信质量是否有提升,这样可以在通信质量有提升的情况下,实时修正第一信号强度,省去人员测试调整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环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用于在电子设备与另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时向处理器传输另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其中,电子设备和另一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可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工作。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以及若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其中第二通信状况下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
下面介绍电子设备为扩展坞,主机为另一电子设备,结合图7所示主机和扩展坞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主机包括:信号生成器、信号均衡器、EC(主机中的处理器)和PD控制器,扩展坞包括:信号均衡器、信号接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视为扩展坞中的处理器)和PD控制器;
主机的信号均衡器和扩展坞的信号均衡器之间存在通信接口,主机的PD控制器和扩展坞的PD控制器之间也存在通信接口,扩展坞的MCU通过扩展坞的PD控制器从主机的PD控制器中获取到主机的身份标识信息,MCU根据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确定通信状况,MCU根据通信状况控制扩展坞的信号均衡器,扩展坞的信号均衡器采用与通信状况匹配的信号强度与主机的信号均衡器进行信号通信,因第一信号强度与主机的信号强度匹配,使得扩展坞能够有效与主机进行信号交互,提高兼容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可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工作;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
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
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状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所述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匹配,确定所述通信状况属于所述第一通信状况;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不匹配,确定所述通信状况属于所述第二通信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包括: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所述第一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包括: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所述第二通信状况,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利用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包括:
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以默认信号强度与各个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初始通信质量;
若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初始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将所述默认信号强度与初始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
若任一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初始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调整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获取以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初始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
若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将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或者若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获取调整后的信号强度与默认信号强度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将信号强度差值与通信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关联;
若通信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返回调整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生成过程包括:获取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
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的一个对应关系相冲突,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调整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以信号强度级别方式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调整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默认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历史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的信号强度级别。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调整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和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对应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信号强度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默认信号强度和所述信号强度差值,调整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方式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过程中,对通信质量进行监测;
若所述通信质量下降,调整所述第一信号强度;
以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强度;
若监测到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提升,继续以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
若监控到利用调整后的第一信号强度进行信号通信的通信质量没有提升,返回调整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步骤;
若持续调整预设次数后通信质量没有提升,停止对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的调整。
10.一种信号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电子设备可辅助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工作;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通信状况;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一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一方式进行信号输出;以及若所述通信状况属于第二通信状况,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第二方式进行信号输出,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状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比以所述第二方式输出的信号质量差。
CN202010580984.0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769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984.0A CN111769893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984.0A CN111769893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9893A true CN111769893A (zh) 2020-10-13
CN111769893B CN111769893B (zh) 2022-03-25

Family

ID=7272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0984.0A Active CN111769893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989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982A (zh) * 2007-06-28 2008-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用户设备控制切换的方法
CN102195999A (zh) * 2010-03-11 2011-09-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对等网络系统、获取资源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711201A (zh) * 2012-06-06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无线接入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243693A (zh) * 2014-08-21 2014-12-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4284321A (zh) * 2013-07-08 2015-01-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4536322A (zh) * 2014-12-30 2015-04-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78544A (zh) * 2014-04-02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电子设备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339610A1 (en) * 2015-05-04 2017-11-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nnectiv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982A (zh) * 2007-06-28 2008-12-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用户设备控制切换的方法
CN102195999A (zh) * 2010-03-11 2011-09-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对等网络系统、获取资源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711201A (zh) * 2012-06-06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无线接入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284321A (zh) * 2013-07-08 2015-01-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4978544A (zh) * 2014-04-02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电子设备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43693A (zh) * 2014-08-21 2014-12-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4536322A (zh) * 2014-12-30 2015-04-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339610A1 (en) * 2015-05-04 2017-11-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nnectiv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9893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1894B (zh) 指令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199673A1 (zh) 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装置和家电设备
US8566618B2 (en) Reliable setting of voltage and frequency in a microprocessor
CN105741840B (zh)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60299482A1 (en) Automatic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time domain slotting control
CN103944983A (zh) 语音控制指令纠错方法和系统
US20210044156A1 (en) Method for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in wireless charging,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23646B (zh) 一种远程辅助维护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05441A (zh)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978959A (zh) 语音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034886A (zh) 一种遥控方法及装置
CN103049244B (zh) 一种传输操作指令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70643A (zh) 智能空调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1769893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75188A (zh) 一种电源模块固件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69160A (zh) 基于通信模组的开发板的测试系统
CN116737640A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0143B (zh) 基于聚类分析的台区户变关系识别方法和系统
US9307305B2 (en) Smart ODN system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CN115509637A (zh) 一种基于Form表单的智能填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4933851A (zh) 一种具备红外升级功能的电表数据采集器及其升级方法
CN112908330B (zh) 终端设备的语音唤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2643B (zh) 一种电源芯片供电策略修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16279A (zh) 语音传输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7550B (zh) 终端设备的颜色标识检测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