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8176A -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8176A
CN111768176A CN202010618004.1A CN202010618004A CN111768176A CN 111768176 A CN111768176 A CN 111768176A CN 202010618004 A CN202010618004 A CN 202010618004A CN 111768176 A CN111768176 A CN 111768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vision
task
data
joint
de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80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增林
栾丽丽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80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8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8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8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6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in federated or virtu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行政执法技术领域,在系统中设置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各单位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通道进行数据的汇聚或调用;相关单位发起联合监管任务,系统创建联合监管任务档案,衔接多个部门对所述监管任务实施联合执法和业务协同;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和系统对接机制,协办部门在自建系统中认领系统推送的监管任务;系统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本发明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提供一个任务协同平台,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合监管业务数据的共享,实现联合监管任务智能化,提高监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政执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网络经济、分享经济、线上线下互动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经济运行和市场主体行为的跨区域、跨领域特征日益凸显,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提供一个任务协同平台,实现联合监管任务智能化,提高监管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在系统中设置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各单位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通道进行数据的汇聚或调用;
相关单位发起联合监管任务,系统创建联合监管任务档案,衔接多个部门对所述监管任务实施联合执法和业务协同;
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和系统对接机制,协办部门在自建系统中认领系统推送的监管任务;
系统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该方法提供了一个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系统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数据资源优势,把归集在数据中心的监管基础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并将监管数据推送给参与联合监管的有关部门,同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还可以把联合监管任务流转过程中各个监管部门形成的过程数据统一记录到任务档案中,供有需求的监管部门参考引用,还可以依照法律法规成为其他监管行为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该方法能够破除地区、部门、层级的信息壁垒,突破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的区域限制,完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合监管,促使数据信息效能最大化,并构建形成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联合监管体系。
进一步的,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从不同的维度、结合可视化展示方式,提供统计分析及对比分析,从多维度对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辅助领导决策;所述维度包括行业、区域和领域。
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动态分析,提供联合监管任务处理过程、结果和效能的直观数据,进行效能监察,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
统计分析遵循“无利分散、逻辑集中”原则,针对监管事项、监管领域、监管部门、监管对象等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
对监管任务情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供部门任务状态、业务量、任务用时等统计分析功能,并提供同比、环比等对比分析。
进一步的,设置不同部门的效能要求,包括任务节点时间要求、任务完成时限阈值、业务量预警阈值及预警方式,一旦协办部门超过设置的阈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根据有关业务规则,针对各类联合监管任务的发起部门、流转分派部门、协同办理部门等环节的不同效能要求,提供效能提示功能,通过独立预警功能、不同颜色标注、提示等多种途径,提示相关部门接收与处理联合监管工作信息。
优选的,所述设置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资源需求方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授权后,数据进行封装加密传输;同时,系统对整个传输过程进行监控。
所述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精分解的设计原则,减少各系统间和系统内各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操作复杂度、保证实现的通用性、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扩展性。横向联通统计部门,纵向对接下级部门。
优选的,监管任务发起单位根据需要交办、转办的监管问题和线索,按照监管任务涉及的事项清单和数据流转通道,发起联合监管任务,并推送至系统,系统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辅助监管部门搜集、整合、应用监管信息,充分利用有效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和监管任务书一并定向推送至相关部门,对该项监管任务实施联合执法和业务协同。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流转和汇集模块、联合监管任务发起模块、联合监管任务分发和认领模块、以及联合监管任务执行和反馈模块,
数据流转和汇集模块用于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并建立数据共享交换通道;
联合监管任务发起模块用于监管任务发起单位按照监管任务涉及的事项清单和数据流转通道,发起联合监管任务,并推送到系统中;
联合监管任务分发和认领模块用于通过共享基础信息服务,分发收到的联合监管任务;且协办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与系统对接机制,在自建系统中认领推送的监管任务;
联合监管任务执行和反馈模块用于协办部门认领监管任务后,通过获取监管信息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并反馈;系统把该任务所有过程数据进行归档并建立索引,同时更新任务信息和任务档案数据。
为了支撑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流转。各地区、各部门、第三方通过该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汇聚或者调用数据。
当有监管任务或监管实践风险发生时,监管任务发起单位将根据需要交办、转办的监管问题和线索,按照监管任务涉及的事项清单和数据流转通道,发起联合监管任务;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辅助监管部门搜集、整合、应用监管信息,充分利用有效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和监管任务书一并定向推送至相关部门,对该项监管任务实施联合执法和业务协同。
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将监管部门普遍需要的监管数据通过数据服务管理统一归集、统一管理、统一对外共享的方式向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减轻业务部门负担,提高数据服务共享效率。为各地区、各部门提供大数据支撑,通过分发监管对象的违法行为信息,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机制。
利用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提供的监管信息,充分利用有效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掌握监管对象的最新变化情况,实现对监管对象从审批到投诉、检查、处罚、强制的监管全过程闭环管理。任务反馈后,系统会把本任务所有过程数据进行归档并建立索引供之后查询调用,同时更新任务信息和任务档案数据。推动精准监管、“智慧监管”,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监管流程,支撑监管部门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和综合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优选的,通过数据流转和汇集模块,资源需求方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申请,由资源提供方进行审核,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授权后方可使用资源数据和调用接口;接口调用过程中,经过各级平台的封装并加密处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同时系统对交换共享的情况进行监控,包括当前交换的服务对接情况、交换情况,流量控制等。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联合监管任务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模块,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从不同维度及相关指标,结合可视化的展示方式,提供各主题分类的统计分析服务,从多维度对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统计分析遵循“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原则,针对监管事项、监管领域、监管部门、监管对象等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
从行业、区域、领域等不同维度及相关指标,结合图、表、GIS等可视化展示方式,提供各种主题分类的统计分析服务,从多种维度对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辅助领导决策。对监管任务情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供部门任务状态、业务量、任务用时等统计分析功能,并提供同比、环比等对比分析。
为提高数据分析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实现对监管过程和监管结果的全面感知及可视化展示,可对系统数据随用随取,提供高效、快速的统计分析服务,为监管业务的开展提供精准监管数据和线索服务。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联合监管任务智能预警模块,设置不同部门的效能要求,包括任务节点时间要求、任务完成时限阈值、业务量预警阈值及预警方式,一旦协办部门超过设置的阈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根据有关业务规则,针对各类联合监管任务的发起部门、流转分派部门、协同办理部门等环节的不同效能要求,提供效能提示功能,通过独立预警功能、不同颜色标注、提示等多种途径,提示相关部门接收与处理联合监管工作信息。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方法及系统可以破除地区、部门、层级的信息壁垒,突破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的区域限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合监管业务数据的共享和应用系统,相关地方和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协同处置,处置结果及时反馈,并全程留痕记录,供有需求的监管部门参考引用,可以依照法律法规成为其他监管行为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该方法促使数据信息效能最大化并构建形成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联合监管体系。通过该方法及系统,各个单位联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动态分析,进行效能监察,提高监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政府监管面临的问题,将各地区各部门有关监管数据进行有效对接,有利于促进部门间协同联动,创新监管机制,优化监管流程,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为了及时发现和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强化对地方和部门监管工作的监督,通过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汇聚重点领域监管数据,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数据可共享,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系统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在系统中设置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各单位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通道进行数据的汇聚或调用;
相关单位发起联合监管任务,系统创建联合监管任务档案,衔接多个部门对所述监管任务实施联合执法和业务协同;
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和系统对接机制,协办部门在自建系统中认领系统推送的监管任务;
系统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该方法提供了一个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系统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数据资源优势,把归集在数据中心的监管基础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并将监管数据推送给参与联合监管的有关部门,同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还可以把联合监管任务流转过程中各个监管部门形成的过程数据统一记录到任务档案中,供有需求的监管部门参考引用,还可以依照法律法规成为其他监管行为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通过该方法,完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合监管。并对联合监管任务的发起、流转、办理过程与结果的数据全程留痕。提供联合监管任务处理过程、结果和效能的直观数据。
所述设置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资源需求方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授权后,数据进行封装加密传输;同时,系统对整个传输过程进行监控。
所述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精分解的设计原则,减少各系统间和系统内各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操作复杂度、保证实现的通用性、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扩展性。横向联通统计部门,纵向对接下级部门。
资源需求方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申请,并由资源提供方进行审核,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授权后,方可使用资源数据和调用接口。
接口调用过程中,经过各级平台的封装并加密处理,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同时对交换共享的情况进行监控,包括当前交换的服务对接情况、交换情况,流量控制等。
当有监管任务或监管事件风险发生时,监管任务发起单位将根据需要交办、转办的监管问题和线索,按照监管任务涉及的事项清单和数据流转通道,发起联合监管任务,并推送到系统中,系统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辅助监管部门搜集、整合、应用监管信息,充分利用有效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和监管任务书一并定向推送至相关部门,对该项监管任务实施联合执法和业务协同。
通过共享基础信息服务,分发收到联合监管任务,将监管部门普遍需要的监管数据通过数据服务管理统一归集、统一管理、统一对外共享的方式向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减轻业务部门负担,提高数据服务共享效率。为各地区、各部门提供大数据支撑,通过分发监管对象的违法行为信息,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机制。
通过数据共享交换与系统对接机制,有关部门或地方在自建系统中认领系统推送的监管任务。将推送的任务信息和任务档案信息以及监管对象信息导入自建系统进行办理。
协办部门认领联合监管任务后,利用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提供的监管信息,充分利用有效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掌握监管对象的最新变化情况,实现对监管对象从审批到投诉、检查、处罚、强制的监管全过程闭环管理。任务反馈后,系统会把本任务所有过程数据进行归档并建立索引供之后查询调用,同时更新任务信息和任务档案数据。推动精准监管、“智慧监管”,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监管流程,支撑监管部门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和综合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从行业、区域和领域等不同的维度及相关指标、结合图、表、GIS等可视化展示方式,提供各种主题分类的统计分析服务,从多种维度对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辅助领导决策。对监管任务情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供部门任务状态、业务量、任务用时等统计分析功能,并提供同比、环比等对比分析。
统计分析遵循“无利分散、逻辑集中”原则,针对监管事项、监管领域、监管部门、监管对象等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
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实现对监管过程和监管结果的全面感知及可视化展示,可对系统数据随用随取,提供高效、快速的统计分析服务,为监管业务的开展提供精准监管数据和线索服务。
设置不同部门的效能要求,包括任务节点时间要求、任务完成时限阈值、业务量预警阈值及预警方式,一旦协办部门超过设置的阈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根据有关业务规则,针对各类联合监管任务的发起部门、流转分派部门、协同办理部门等环节的不同效能要求,提供效能提示功能,通过独立预警功能、不同颜色标注、提示等多种途径,提示相关部门接收与处理联合监管工作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流转和汇集模块、联合监管任务发起模块、联合监管任务分发和认领模块、以及联合监管任务执行和反馈模块、联合监管任务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模块和联合监管任务智能预警模块。
该系统旨在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提供一个任务协同平台,实现联合监管任务智能化。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提供数据交换通道、数据资源服务支持和任务留痕。以任务流转为基础、数据资源共享为核心、部门联动为手段,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联合监管任务提供数据通道和数据资源支持并全程留痕,通过与地方、部门自建系统对接,能够为自建系统进行监管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数据流转和汇集模块用于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并建立数据共享交换通道;
联合监管任务发起模块用于监管任务发起单位按照监管任务涉及的事项清单和数据流转通道,发起联合监管任务,并推送到系统中;
联合监管任务分发和认领模块用于通过共享基础信息服务,分发收到的联合监管任务;且协办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与系统对接机制,在自建系统中认领推送的监管任务;
联合监管任务执行和反馈模块用于协办部门认领监管任务后,通过获取监管信息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并反馈;系统把该任务所有过程数据进行归档并建立索引,同时更新任务信息和任务档案数据。
本系统的实现技术方案如下:
数据流转和汇集机制:
为了支撑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流转。各地区、各部门、第三方通过联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通道汇聚或者调用数据。
首先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精分解的设计原则,减少各系统间和系统内各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操作复杂度、保证实现的通用性、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扩展性。横向联通同级部门、纵向对接下级部门。
然后资源需求方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申请,并由资源提供方进行审核,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授权后,方可使用资源数据和调用接口。
接口调用过程中,经过各级平台的封装并加密处理,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同时对交换共享的情况进行监控,包括当前交换的服务对接情况、交换情况,流量控制等。
联合监管任务发起:
当有监管任务或监管事件风险发生时,监管任务发起单位将根据需要交办、转办的监管问题和线索,按照监管任务涉及的事项清单和数据流转通道,发起联合监管任务,并推送到本系统中。在系统中创建联合监管任务档案,有效衔接多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辅助监管部门搜集、整合、应用监管信息,充分利用有效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和监管任务书一并定向推送至相关部门,对该项监管任务实施联合执法和业务协同。
联合监管任务分发和认领:
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共享基础信息服务,分发收到联合监管任务,将监管部门普遍需要的监管数据通过数据服务管理统一归集、统一管理、统一对外共享的方式向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减轻业务部门负担,提高数据服务共享效率。为各地区、各部门提供大数据支撑,通过分发监管对象的违法行为信息,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机制。
通过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与系统对接机制,有关部门或地方在自建系统中认领系统推送的监管任务。将推送的任务信息和任务档案信息以及监管对象信息导入自建系统进行办理。
联合监管任务执行和反馈:
协办部门认领联合监管任务后,利用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提供的监管信息,充分利用有效监管措施和监管机制,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掌握监管对象的最新变化情况,实现对监管对象从审批到投诉、检查、处罚、强制的监管全过程闭环管理。任务反馈后,系统会把本任务所有过程数据进行归档并建立索引供之后查询调用,同时更新任务信息和任务档案数据。
推动精准监管、“智慧监管”,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监管流程,支撑监管部门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和综合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联合监管任务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遵循“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原则,针对监管事项、监管领域、监管部门、监管对象等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从行业、区域、领域等不同维度及相关指标,结合图、表、GIS等可视化展示方式,提供各种主题分类的统计分析服务,从多种维度对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辅助领导决策。对监管任务情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供部门任务状态、业务量、任务用时等统计分析功能,并提供同比、环比等对比分析。
为提高数据分析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实现对监管过程和监管结果的全面感知及可视化展示,可对系统数据随用随取,提供高效、快速的统计分析服务,为监管业务的开展提供精准监管数据和线索服务。
联合监管任务智能预警:
根据有关业务规则,针对各类联合监管任务的发起部门、流转分派部门、协同办理部门等环节的不同效能要求,提供效能提示功能,通过独立预警功能、不同颜色标注、提示等多种途径,提示相关部门接收与处理联合监管工作信息。
设置不同部门的效能要求,包括任务节点时间要求、任务完成时限阈值、业务量预警阈值、预警方式等,一旦协办部门超过设置的阈值,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会发送预警信息。
通过该系统,完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合监管。并对联合监管任务的发起、流转、办理过程与结果的数据全程留痕。提供联合监管任务处理过程、结果和效能的直观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
上文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展示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已揭示的实施例,基与上述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可以组合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代码审核手段得到本发明更多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统中设置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各单位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通道进行数据的汇聚或调用;
相关单位发起联合监管任务,系统创建联合监管任务档案,衔接多个部门对所述监管任务实施联合执法和业务协同;
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和系统对接机制,协办部门在自建系统中认领系统推送的监管任务;
系统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从不同的维度、结合可视化展示方式,提供统计分析及对比分析;所述维度包括行业、区域和领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不同部门的效能要求,包括任务节点时间要求、任务完成时限阈值、业务量预警阈值及预警方式,一旦协办部门超过设置的阈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资源需求方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授权后,数据进行封装加密传输;同时,系统对整个传输过程进行监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监管任务发起单位根据需要交办、转办的监管问题和线索,按照监管任务涉及的事项清单和数据流转通道,发起联合监管任务,并推送至系统,系统获取监管对象的动态信息,和监管任务书一并定向推送至相关部门。
6.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流转和汇集模块、联合监管任务发起模块、联合监管任务分发和认领模块、以及联合监管任务执行和反馈模块,
数据流转和汇集模块用于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规范,并建立数据共享交换通道;
联合监管任务发起模块用于监管任务发起单位按照监管任务涉及的事项清单和数据流转通道,发起联合监管任务,并推送到系统中;
联合监管任务分发和认领模块用于通过共享基础信息服务,分发收到的联合监管任务;且协办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交换与系统对接机制,在自建系统中认领推送的监管任务;
联合监管任务执行和反馈模块用于协办部门认领监管任务后,通过获取监管信息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并反馈;系统把该任务所有过程数据进行归档并建立索引,同时更新任务信息和任务档案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数据流转和汇集模块,资源需求方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申请,由资源提供方进行审核,在系统中进行注册授权后方可使用资源数据和调用接口;接口调用过程中,经过各级平台的封装并加密处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同时系统对交换共享的情况进行监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联合监管任务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模块,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从不同维度及相关指标,结合可视化的展示方式,提供各主题分类的统计分析服务,从多维度对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联合监管任务智能预警模块,设置不同部门的效能要求,包括任务节点时间要求、任务完成时限阈值、业务量预警阈值及预警方式,一旦协办部门超过设置的阈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10.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18004.1A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1768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8004.1A CN111768176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8004.1A CN111768176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8176A true CN111768176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3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8004.1A Pending CN111768176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81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948A (zh) * 2020-12-30 2021-06-15 中科环森智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的管理服务中台系统
CN116468021A (zh) * 2023-03-07 2023-07-21 天津市滨海新区司法局 一种基于编码化的执法依据数据处理和使用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4151A (zh) * 2014-11-19 2016-08-24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部门案事件协同处理系统
CN107330593A (zh) * 2017-06-20 2017-11-07 北京市运输管理技术支持中心 一种交通监管巡查与信用信誉管理系统
CN110517015A (zh) * 2019-08-21 2019-11-29 上饶市渝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协同监管平台
CN110705967A (zh) * 2019-10-11 2020-01-17 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查协办智能运行系统及方法
CN110738454A (zh) * 2019-08-27 2020-01-31 格局商学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管理平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4151A (zh) * 2014-11-19 2016-08-24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部门案事件协同处理系统
CN107330593A (zh) * 2017-06-20 2017-11-07 北京市运输管理技术支持中心 一种交通监管巡查与信用信誉管理系统
CN110517015A (zh) * 2019-08-21 2019-11-29 上饶市渝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协同监管平台
CN110738454A (zh) * 2019-08-27 2020-01-31 格局商学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管理平台系统
CN110705967A (zh) * 2019-10-11 2020-01-17 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查协办智能运行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948A (zh) * 2020-12-30 2021-06-15 中科环森智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的管理服务中台系统
CN116468021A (zh) * 2023-03-07 2023-07-21 天津市滨海新区司法局 一种基于编码化的执法依据数据处理和使用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06621B1 (de)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drahtlosen fahrzeugzugangs
CN111768176A (zh) 一种联合监管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DE60319509T2 (de) Netzwerksicherheitssystem
CN1439978A (zh) 访问限制控制设备和方法
CN106155812A (zh) 一种对虚拟主机的资源管理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4408552A (zh) 任务协作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389933A (zh) 一种平台联盟治理系统与方法
DE112015005861T5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um Mehrbehördenrespondern Zugang zu lokalen Diensten und Anwendung zur Verfügung zu stellen
DE102011075257B4 (de) Beantwortung von Anfragen mittels des Kommunikationsendgeräts eines Nutzers
EP3582521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richtung und/oder bereitstellen einer arbeitsumgebung, insbesondere eingesetzt in einer maschinen economy umgebung
CN104809551A (zh) 一种基于移动Agent客户端的跨系统工作流协同方法
CN104504079B (zh) 一种基于pdm的图文档数据外发方法
US9094772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achine to machine/man service
CN115878341A (zh) 消息的订阅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E102013202905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leichterung von Pannenhilfe
CN109743297A (zh) 一种巡察办管理服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EP3219126B1 (de) Verfahren zur übermittlung von daten zwischen zwei teilnehmern
CN114499824A (zh) 一种区块链的节点系统及其协作方法
CN112947394A (zh) 远程协助诊断方法和系统
DE102015207775B4 (de) Verfahren zum Bilden einer Gruppe von Fahrzeugen
DE102023003166A1 (de) Ein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von wenigstens gestreamten Daten für einen Benutzer durch eine Daten-Streaming-Plattform, sowie eine Daten-Streaming-Plattform
Rattanathavorn et al. Analysis of customer behavior in a call center using fuzzy miner
CN102800040A (zh) 一种大服务体系系统
CN117560249A (zh) 一种基于联盟的多网关节点互连互通方法及装置
CN209824034U (zh) 应急通信系统,便携站,车载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