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7550B -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7550B
CN111757550B CN201910245688.2A CN201910245688A CN111757550B CN 111757550 B CN111757550 B CN 111757550B CN 201910245688 A CN201910245688 A CN 201910245688A CN 111757550 B CN111757550 B CN 111757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terminal
link
identifier
connection fail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56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7550A (zh
Inventor
王达
赵亚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56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755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4283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2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7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7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适用于直通链路接口的多载波链路管理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所述链路状态包括连接正常或连接失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可以适用于NR系统中单播业务或组播业务的直通链路多载波特性,从而提高直通链路多载波情况下的链路管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直接通信的业务只支持广播业务,而对于NR(New Radio,新空口),直接通信的业务相对LTE会更加丰富,除了支持广播业务之外,还支持单播和组播业务。对于广播和组播业务不需要建立链路连接,也就不需要链路的管理和维持,因此,LTE系统中直接通信不需要进行链路管理。但对于单播业务,是指两个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之间进行通信,需要建立链路连接,也会支持多载波传输,也需要对多载波链路连接进行管理和维持。对于组播业务,一个UE和组内的多个UE进行通信,也会支持多载波传输,也需要对多载波链路连接进行管理和维持。
对比UE和基站之间的多载波链路,UE和基站之间的多载波链路管理分为主载波和辅载波分别设计,而UE和UE之间的多载波链路可能没有主载波或辅载波的区分,并且进行通信的UE都需要进行多载波链路管理和维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适用于直通链路接口的多载波链路管理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具体包括:
依照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所述直通链路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间的链路,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所述链路状态包括连接正常或连接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主载波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辅载波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有载波的链路状态均为连接失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发送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其中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包括:
针对每个载波,第一终端连续N1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计时器,N1为预设正整数;
当所述计时器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该载波的直通链路连接失败;
所述计时器停止的条件为,所述第一终端连续N2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不低于预设阈值,N2为预设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接收终端或发送终端,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重选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并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接收终端,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资源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接收,从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为发送终端,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依照本发明第二方面,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终端,所述直通链路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间的链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下列过程:
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
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所述链路状态包括连接正常或连接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主载波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辅载波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有载波的链路状态均为连接失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发送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其中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包括:
针对每个载波,第一终端连续N1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计时器,N1为预设正整数;
当所述计时器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该载波的直通链路连接失败;
所述计时器停止的条件为,所述第一终端连续N2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不低于预设阈值,N2为预设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为接收终端或发送终端,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重选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并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有用于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通过主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为接收终端,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资源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接收,从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包括:
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包括:
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为发送终端,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包括:
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包括:
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依照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与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可以适用于NR系统中单播业务或组播业务的直通链路多载波特性,从而提高直通链路多载波情况下的链路管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通信路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RLF timer超时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控制UE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发送UE与控制UE交互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控制UE交互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接收UE与发送UE交互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发送UE与控制UE交互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相互靠近的设备和设备之间允许直接进行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为了便于描述,定义设备和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链路为SideLink链路(设备与设备间通信链路),其对应的无线接口称为直接通信接口(也称为SideLink接口);网络与直接通信设备之间的蜂窝通信链路称之为Uu Link(网络与设备间的通信链路),其对应的接口称为Uu接口。
直接通信的设备可以是均是在网的,或者均是脱网的,也可以是部分设备在网,部分设备脱网。所述在网,即参与直接通信的设备位于3GPP基站通信载波覆盖范围内,所述脱网,即参与直接通信的设备不在3GPP基站通信载波覆盖范围内。
典型的直接通信场景包括如下三种:
(1)直接通信终端之间一对一通信(单播);
(2)一个设备一次可以给一个通信群组里的所有设备发送相同数据(组播);
(3)一个设备一次可以给所有附近的设备发送相同数据(广播)。
NR系统直接通信接口的单播业务场景中,支持两个UE之间建立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也需要进行RRC连接的管理和维持,即RLM(RadioLink Monitoring,无线链路监测)和RLF(Radio Link Failure declaration,无线链路失败声明)。对于组播业务场景,一个UE和组内的多个UE进行通信,也会支持多载波传输,也需要对多载波链路连接进行管理和维持,即RLM和RLF。
对比NR Uu口(UE和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RLM和RLF过程如下:
处于RRC_CONNECTED(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时,UE需要进行无线电链路监测RLM过程中,RLM过程中,UE物理层首先通过周期性测量配置的RLM-RS(RLM-Reference Signal,无线链路监测参考信号)得到能反映出下行无线链接质量值,然后将测量值的与UE内部设定的同步和失步阈值比较来判断UE是否与服务小区处于IS(in-sync,同步)或OOS(out-of-sync,失步)状态,并周期性将IS/OOS状态上报给该UE的高层,也就是接入层。高层将根据物理层信令报告的IS/OOS状态决定后续操作,例如:触发RLF(Radio Link Failure,无线链路失败)过程,并且启动RRC连接重建过程。
直接通信接口上报声明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有三种,RLF timer(RLF计时器)超时和RLC到达最大重传次数,本申请针对第一种情况,提供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
基于上述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可以适用于NR系统中单播业务或组播业务的直通链路多载波特性,从而提高直通链路多载波情况下的链路管理效果。
下面以单播业务为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所述直通链路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间的链路,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201,第一终端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
步骤202,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所述链路状态包括连接正常或连接失败。
可选的,上述第一终端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包括:
针对每个载波,第一终端连续N1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计时器,N1为预设正整数;
当所述计时器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该载波的直通链路连接失败;
所述计时器停止的条件为,所述第一终端连续N2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不低于预设阈值,N2为预设正整数。
对于直通链路多载波的情况,存在两种情况:
情况一:直通链路上的RRC signaling固定在某个载波上传输,该载波即为主载波,其他载波为辅载波。
情况二:直通链路上的RRC signaling可以在任意的载波上传输,即没有主载波,辅载波的概念。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分为上述两种情况对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进行说明:
情况一: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主载波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辅载波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上述第一终端物理层首先通过测量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RLM-RS(RLM-Reference Signal,无线链路监测参考信号)得到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无线链路质量。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无线链路质量与直通链路的同步和失步的阈值比较来判断第一终端与其他UE之间的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无线链路处于IS(in-sync,同步)还是OOS(out-of-sync,失步)状态,并将IS/OOS状态上报给该第一终端的高层。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RLF timer确定是否向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RLF,对于RLFtimer超时过程如图3所示,第一终端对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无线链路进行监测。当检测到其中一个载波的链路连接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上报“out-of-sync”,如果连续上报了N310个“out-of-sync”,则RLF timer T310启动,在T310超时前,如果连续接收到N311个“in-sync”,则停止T310,否则,当T310超时,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终端为接收终端,载波资源重选的方式可包括以下两种:
1)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2)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资源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接收,从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发送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终端为发送终端,载波资源重选的方式可包括以下两种:
1)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2)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情况二: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监测结果,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有载波的链路状态均为连接失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其中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上述第一终端物理层首先通过测量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RLM-RS(RLM-Reference Signal,无线链路监测参考信号)得到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无线链路质量。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无线链路质量与直通链路的同步和失步的阈值比较来判断第一终端与其他UE之间的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无线链路处于IS(in-sync,同步)还是OOS(out-of-sync,失步)状态,并将IS/OOS状态上报给该第一终端的高层。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RLF timer确定是否向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RLF,对于RLFtimer超时过程如图3所示,第一终端对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无线链路进行监测。当检测到其中一个载波的链路连接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上报“out-of-sync”,如果连续上报了N310个“out-of-sync”,则RLF timer T310启动,在T310超时前,如果连续接收到N311个“in-sync”,则停止T310,否则,当T310超时,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终端为接收终端,载波资源重选的方式可包括以下两种:
1)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2)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资源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接收,从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发送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终端为发送终端,载波资源重选的方式可包括以下两种:
1)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2)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包括侧行链路失败声明以及载波资源重选的方法,可以适用于NR系统中单播业务或组播业务的侧行链路多载波特性,从而提高侧行链路多载波情况下的链路管理效果。
下面实施例以NR的直连系统中单播业务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二
对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情况一,直通链路的RRC信令固定在某个载波上传输,该载波即为主载波,其他载波为辅载波。
UE对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分别进行RLM测量,并按照上述实施例一中RLF计时器过程,当RLF timer超时时,确定RLF。
若主载波RLF,则不管其他辅载波的连接是否正常,向所述UE的高层上报RLFdeclaration,即两个UE之间的直通链路链接失败,但不进行RLF恢复,除非所述UE的高层指示进行直通链路的RRC连接建立。
若辅载波RLF,因为主载波连接正常,只是某个辅载波连接失败了,因此不上报所述UE的高层链路连接失败,只是根据具体的直通链路业务情况进行载波重选,可选的,也可以不进行载波重选,取决于的直通链路业务情况。
针对需要进行载波重选的情况:
若为接收UE监测到辅载波RLF,可选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载波重选:
方式一:
如图4所示,接收UE进行载波重选,并将RLF的载波标识以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通知给发送UE;
可选的,所述接收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将RLF的载波标识以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通知给发送UE。
方式二:
如图5所示,接收U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发送UE,并由发送UE进行载波重选。
可选的,所述接收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与发送UE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接收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发送UE;
所述发送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发送给接收UE,或者不发送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直接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数据,如图6所示,接收UE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数据接收。
可选的,如图7所示,接收U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控制UE,并由控制UE进行载波重选。
可选的,所述接收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与控制UE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接收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控制UE;
所述控制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发送给接收UE;
该主载波为控制UE和接收UE之间的直通链路中用于发送RRC信令或者MAC CE的载波。
若为发送UE监测到辅载波RLF,可选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载波重选:
方式一:
如图8所示,发送UE进行载波重选,并将RLF的载波标识以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接收UE;
可选的,所述发送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以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接收UE。
方式二:
如图9所示,发送U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接收UE,并由接收UE进行载波重选,之后接收U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发送UE。
可选的,所述发送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发送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接收UE;
所述接收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发送给发送UE。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发送U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控制UE,并由控制UE进行载波重选。
可选的,所述发送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与控制UE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发送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控制UE;
所述控制UE通过主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发送给发送UE;
该主载波为控制UE和发送UE之间的直通链路中用于发送RRC信令或者MAC CE的载波。
实施例三
对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情况二,直通链路的RRC信令可以在任意的载波上传输,既没有主载波和辅载波的概念。
UE对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分别进行RLM测量,并按照上述实施例一中RLF计时器过程,当RLF timer超时时,确定RLF。
当所有载波都RLF,才向所述UE的高层上报RLF declaration,即两个UE之间的直通链路链接失败,但不进行RLF恢复,除非所述UE的高层指示进行RRC连接建立。
若存在至少一个载波没有RLF,至少一个载波RLF,因为还有载波连接正常,可以传输RRC信令等消息,因此不上报所述UE的高层链路连接失败,只是根据具体的直通链路业务情况进行载波重选,可选的,也可以不进行载波重选,取决于的直通链路业务情况,例如根据现有的直通链路业务情况,不需要更多的载波传输数据,则可以不进行载波重选。
针对需要进行载波重选的情况:
若为接收UE监测到载波RLF,可选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载波重选:
方式一:
如图11所示,接收UE进行载波重选,并将RLF的载波标识以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通知给发送UE;
可选的,所述接收UE通过任意还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以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通知给发送UE。
方式二:
如图12所示,接收U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发送UE,并由发送UE进行载波重选,之后发送U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接收UE。
可选的,所述接收UE通过任意还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接收UE通过任意还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发送UE;
所述发送UE通过任意还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发送给接收UE,或者不发送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直接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数据,如图13所示,接收UE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数据接收。
可选的,如图14所示,接收U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控制UE,并由控制UE进行载波重选,之后控制U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接收UE。
可选的,所述接收UE和控制UE通过任意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接收UE通过任意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控制UE;
所述控制UE通过任意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发送给接收UE;
该载波为控制UE和接收UE之间的直通链路中的载波。
若为发送UE监测到载波RLF,可选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载波重选:
方式一:
如图15所示,发送UE进行载波重选,并将RLF的载波标识以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接收UE;
可选的,所述发送UE通过任意还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以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接收UE。
方式二:
如图16所示,发送U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接收UE,并由接收UE进行载波重选,之后接收U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发送UE。
可选的,所述发送UE通过任意还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发送UE通过任意还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接收UE;
所述接收UE通过任意还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发送给发送UE。
可选的,如图17所示,发送U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控制UE,并由控制UE进行载波重选,之后控制U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发送UE。
可选的,所述发送UE和控制UE通过任意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发送UE通过任意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RLF的载波标识通知给控制UE;
所述控制UE通过任意维持连接的载波上的RRC信令或者MAC CE将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ID发送给发送UE;
该载波为控制UE和接收UE之间的直通链路中的载波。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终端,所述直通链路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间的链路,如图18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801和存储器1802。
处理器1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802可以存储处理器1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8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8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803提供接口。处理器1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802可以存储处理器1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801中,或者由处理器1801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802,处理器1801读取存储器1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1801,用于读取存储器1802中的程序并执行下列过程:
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
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所述链路状态包括连接正常或连接失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主载波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辅载波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有载波的链路状态均为连接失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发送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其中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包括:
针对每个载波,第一终端连续N1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计时器,N1为预设正整数;
当所述计时器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该载波的直通链路连接失败;
所述计时器停止的条件为,所述第一终端连续N2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不低于预设阈值,N2为预设正整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为接收终端或发送终端,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重选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并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1801具有用于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通过主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为接收终端,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资源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接收,从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包括:
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包括:
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为发送终端,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包括:
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180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包括:
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设备,设备示意图如图19所示,上述设备包括:
无线链路监测模块1901,用于第一终端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
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用于上述第一终端根据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进行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所述链路状态包括连接正常或连接失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主载波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上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辅载波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确定所有载波的链路状态均为连接失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
上述第一终端确定其中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无线链路监测模块1901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载波,第一终端连续N1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计时器,N1为预设正整数;
当所述计时器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该载波的直通链路连接失败;
所述计时器停止的条件为,所述第一终端连续N2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不低于预设阈值,N2为预设正整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终端为接收终端或发送终端,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重选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并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或者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终端为接收终端,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上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资源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上述第一终端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接收,从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为发送终端,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上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上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具体内容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重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所述直通链路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间的链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主载波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辅载波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或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有载波的链路状态均为连接失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所述第一终端确定其中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包括:
针对每个载波,第一终端连续N1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计时器,N1为预设正整数;
当所述计时器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该载波的直通链路连接失败;
所述计时器停止的条件为,所述第一终端连续N2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不低于预设阈值,N2为预设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接收终端或发送终端,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重选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并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接收终端,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资源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接收,从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发送终端,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11.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终端,所述直通链路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间的链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下列过程:
监测直通链路的每个载波的链路状态;
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主载波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确定第一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确定第一载波为辅载波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或
确定所有载波的链路状态均为连接失败时,向所述第一终端的高层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声明;或者确定其中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且至少一个载波的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时,重选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载波,第一终端连续N1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启动计时器,N1为预设正整数;
当所述计时器达到预设时长时,确定该载波的直通链路连接失败;
所述计时器停止的条件为,所述第一终端连续N2次监测到该载波的直通链路的质量不低于预设阈值,N2为预设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接收终端或发送终端,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重选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并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有用于:
通过主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将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及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接收终端,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资源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在资源池中的全部载波上进行接收,从而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在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上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发送终端,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对所述连接失败的载波的链路进行载波资源重选;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所述第三终端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直通链路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主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链路状态为连接失败的载波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主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或者
通过任一链路状态为连接正常的载波,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载波重选之后的载波标识。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45688.2A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1757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688.2A CN111757550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PCT/CN2020/074283 WO2020192277A1 (zh) 2019-03-28 2020-02-04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688.2A CN111757550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7550A CN111757550A (zh) 2020-10-09
CN111757550B true CN111757550B (zh) 2022-06-28

Family

ID=7260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5688.2A Active CN111757550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7550B (zh)
WO (1) WO20201922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0971A (zh) * 2020-12-15 2022-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传输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6489684A (zh) * 2022-01-13 2023-07-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确定侧行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WO2023155763A1 (zh) * 2022-02-17 2023-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84A (zh) * 2009-09-30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场景下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9022470A1 (en) * 2017-07-25 2019-01-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LATERAL LINK TRANSMISSIONS ON MULTIPLE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79221A (zh) * 2016-07-13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9835A1 (zh) * 2015-05-14 2016-11-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边链路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5163346B (zh) * 2015-09-25 2018-04-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副链路缓冲状态报告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0448295B2 (en) * 2016-08-12 2019-10-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ser equipment autonomous resource reselection based on count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84080B2 (en) * 2017-09-11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monitoring and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CN109496439B (zh) * 2018-10-17 2022-06-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物物直连建立单播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6284A (zh) * 2009-09-30 2011-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场景下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79221A (zh) * 2016-07-13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9022470A1 (en) * 2017-07-25 2019-01-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LATERAL LINK TRANSMISSIONS ON MULTIPLE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Consideration on sidelink RLM.《3GPP TSG RAN WG1 #96 R1-1902281》.20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7550A (zh) 2020-10-09
WO2020192277A1 (zh)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40044C1 (ru) Ун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е механизмы обнаружения rlf, многолучевого rlm и bfr с полным разнесением в nr
US109932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from radio downlink failure
US9832806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radio link failure and device therefor
KR10178185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셀의 구성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RU2470491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овещения об информации для указания отказа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CN111757550B (zh) 一种多载波直通链路管理方法及终端
WO2016119287A1 (zh) 汇报方法、汇报系统、资源配置方法和系统
US20220255689A1 (en) Method for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and device
EP371328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6055099A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WO2014113919A1 (en) Addressing communication failure in multiple connection systems
CN111527764B (zh) 配置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23125649A1 (zh) 连接建立失败报告方法和用户设备
US8767679B2 (en) Physical channel establishment
CN112188617B (zh) 适用于5g系统的抗强干扰的方法及系统
CN111698718A (zh) 通知ue执行测量、执行测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955732A (zh) 通信方法、资源配置方法、设备、网络节点、系统及介质
US10383169B2 (e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of base station
CN114390567A (zh) 一种异常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53296A (zh) 一种先听后说lbt失败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5428503A (zh) 用于故障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83556B (zh) 直通链路的无线链路状态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2105044B (zh) 一种驻留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284831A1 (zh) 执行无线链路监测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2301890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ster cell group link recovery considering conditional handover and listen before tal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6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