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6481A -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6481A
CN111756481A CN201910245251.9A CN201910245251A CN111756481A CN 111756481 A CN111756481 A CN 111756481A CN 201910245251 A CN201910245251 A CN 201910245251A CN 111756481 A CN111756481 A CN 111756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nsmission
data
terminal
bs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52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6481B (zh
Inventor
张博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2452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648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0552 priority patent/WO20201926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6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6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6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括: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数据重传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标准制定日趋完善,无线通信的应用场景也逐渐渗透到垂直行业中,例如车联网等很多物联网场景。在基于LTE通信的物联网中,例如在车联网中,发送终端往往需要将相同的数据,例如同一个传输块(transmissionblock),向对方终端固定传输多次,包括一次初传以及多次重传,以满足业务的可靠性需求。
在传统Uu口上,终端通过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否定应答反馈 (Hybrid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简称HARQ ACK/NACK)通知基站是否需要请求初传/ 重传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可以提高重传数据的发送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数据重传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数据重传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由于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反馈方法,可以提高重传数据的发送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传数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sidelink BSR的格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MAC PDU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物联网,例如车联网是指多个车联终端可以参与到无线通信中,通过无线蜂窝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边单元以及车与人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比如告知彼此目前的状态(包括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路径),以及道路环境信息(比如道路拥堵状况,突发交通事故),协作感知交互,以达到提供多种预警信息减小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在第五代通信技术中,引入了车联网技术对一些高级业务的支持,比如车辆编队行驶,由车头带领编队组内成员行驶,以达到节省油耗的目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在物联网中的终端上执行,还可以在各种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其他终端等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
以运行在物联网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 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 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运行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基站的网络架构上,其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例如重传数据,但是第一终端需要向基站请求用于传输重传数据的数据重传资源,例如直通链路授权。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物联网终端的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 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步骤S204,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通过上述步骤,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反馈方法,可以提高重传数据的发送效率。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物联网中的终端等,但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数据重传资源可以包括直通链路授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请求为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和/或第二调度请求S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向基站发送第一BSR: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者,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不能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第一BSR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有用于控制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的进程标识,进程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确定重传数据在初传时被分配的数据初传资源,并根据数据初传资源向第一终端下发数据重传资源;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的频点标识,频点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的优先级的等级标识,等级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的优先级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信道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的信道组标识,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表征重传数据的数据量的第一数据量标识,第一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有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的第二数据量标识,第二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第二数据量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是第一终端根据重传数据在被初传时的数据量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调度请求SR,其中,第一SR用于请求BSR传输资源,其中,BSR传输资源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需要说明的是,BSR传输资源可以包括BSR的上行授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当满足以下之一情形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向基站发送第一SR:
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重传数据并且重传数据有对应的第一BSR,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特别授权configured grant,并且基站对第一逻辑信道的SR配置了SRmasking并且SR masking被设为FALSE;或,
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重传数据并且重传数据有对应的第一BSR,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上行授权,并且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规则LCP,可用的上行授权不能满足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或,
第一终端有数据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直通链路sidelink授权,或者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sidelink授权并且可用的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一请求为第二SR 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向基站发送第二SR: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无法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重传数据需要被传输的重传标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或者位于所述第一BSR的内容中。在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情况下,所述重传标识为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LCID,其中所述LCID 值为Re-Transmission BSR。需要说明的是,LCID值为Re-Transmission BSR 可以表明第一请求是一个BSR,也可以同时表示是一个为了请求重传数据的传输的重传请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第一信令,其中,第一信令中指示了基站为重传数据所配置的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
第一终端根据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第一信令之前,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直通链路终端信息,其中,直通链路终端信息指示了重传数据的状况,直通链路终端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直通链路终端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并为重传逻辑信道指示重传SR配置ID,其中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SR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其中,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是第一终端为重传数据配置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之前,第一终端接收基站下发的SR配置信息,并根据SR配置信息为重传逻辑信道分配重传SR配置以及重传SR配置ID,其中,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重传SR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还包括:第一终端向基站连续发送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请求,其中,第一终端向基站连续发送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基站向第一终端下发数据重传资源。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 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传数据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 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31,用于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第二发送模块32,用于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请求为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和/或第二调度请求S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第一发送模块31还用于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被触发向基站发送第一BSR: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者,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不能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第一发送模块31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用于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有用于控制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的进程标识,进程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确定重传数据在初传时被分配的数据初传资源,并根据数据初传资源向第一终端下发数据重传资源;
用于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的频点标识,频点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用于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的优先级的等级标识,等级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的优先级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用于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信道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用于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的信道组标识,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用于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表征重传数据的数据量的第一数据量标识,第一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重传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用于向基站发送第一BSR,其中,第一BSR中携带有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的第二数据量标识,第二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第二数据量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是第一终端根据重传数据在被初传时的数据量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该装置除包括图3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之前,向基站发送第一调度请求SR,其中,第一SR用于请求BSR传输资源,其中,BSR传输资源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BSR。需要说明的是,BSR传输资源可以包括BSR的上行授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发送模块31还用于当满足以下之一情形时,被触发向基站发送第一SR:
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重传数据并且重传数据有对应的第一BSR,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特别授权configured grant,并且基站对第一逻辑信道的SR配置了SRmasking并且SR masking被设为FALSE;或,
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重传数据并且重传数据有对应的第一BSR,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上行授权,并且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规则LCP,可用的上行授权不能满足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或,
第一终端有数据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直通链路sidelink授权,或者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sidelink授权并且可用的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第一发送模块31还用于当第一请求为第二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被触发向基站发送第二SR: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无法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重传数据需要被传输的重传标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或者位于所述第一BSR的内容中。在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情况下,所述重传标识为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LCID,其中所述LCID 值为Re-Transmission BSR。需要说明的是,LCID值为Re-Transmission BSR 可以表明第一请求是一个BSR,也可以同时表示是一个为了请求重传数据的传输的重传请求。
本实施例的该装置除包括图3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下发的第一信令,其中,第一信令中指示了基站为重传数据所配置的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根据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终端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第一信令之前,向基站发送直通链路终端信息,其中,直通链路终端信息指示了重传数据的状况,直通链路终端信息用于指示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直通链路终端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并为重传逻辑信道指示重传SR配置ID,其中重传SR 配置ID用于表征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SR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配置模块,用于为重传数据配置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在配置完成后,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之前,接收基站下发的SR配置信息,并根据SR配置信息为重传逻辑信道分配重传SR配置以及重传SR配置ID,其中,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重传SR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发送模块31还用于向基站连续发送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请求,其中,第一终端向基站连续发送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基站向第一终端下发数据重传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基站的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运行于基站,但也不限于此。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
步骤S404,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数据重传资源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根据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通过上述步骤,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反馈方法,可以提高重传数据的发送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请求为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和/或第二调度请求S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第一BSR: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者,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不能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进程标识确定重传数据在初传时被分配的数据初传资源,并根据数据初传资源向第一终端下发数据重传资源,其中,进程标识用于指示控制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频点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频点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等级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等级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的优先级;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信道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信道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信道组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第一数据量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第一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对应的数据量;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第二数据量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第二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是第一终端根据重传数据在被初传时的数据量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调度请求SR;
根据第一SR向第一终端下发BSR传输资源,其中,BSR传输资源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发送第一BS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当满足以下之一情形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第一SR:
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重传数据并且重传数据有对应的第一BSR,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特别授权configured grant,并且第一逻辑信道的SR被配置了SRmasking并且SR masking被设为FALSE;或,
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重传数据并且重传数据有对应的第一BSR,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上行授权,并且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规则LCP,可用的上行授权不能满足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或,
第一终端有数据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直通链路sidelink授权,或者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sidelink授权并且可用的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当第一请求为第二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第二SR: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无法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重传数据需要被传输的重传标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或者位于所述第一BSR的内容中。在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情况下,所述重传标识为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LCID,其中所述LCID值为 Re-Transmission BS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向第一终端下发第一信令,其中,第一信令中指示了为重传数据所配置的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根据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向第一终端下发第一信令之前,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终端发送的直通链路终端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并为重传逻辑信道指示重传SR配置ID,其中,直通链路终端信息指示了重传数据的状况,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SR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其中,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是第一终端为重传数据配置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之前,方法还包括:
向第一终端下发SR配置信息,其中,SR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根据SR配置信息为重传逻辑信道分配重传SR配置以及重传SR配置ID,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重传SR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基站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还包括:
连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请求;
根据连续接收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
第三发送模块52,用于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数据重传资源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根据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通过上述步骤,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反馈方法,可以提高重传数据的发送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请求为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和/或第二调度请求S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第一BSR: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者,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不能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进程标识确定重传数据在初传时被分配的数据初传资源,并根据数据初传资源向第一终端下发数据重传资源,其中,进程标识用于指示控制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频点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频点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等级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等级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的优先级;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信道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信道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信道组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第一数据量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第一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对应的数据量;
根据第一BSR中携带的第二数据量标识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第二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是第一终端根据重传数据在被初传时的数据量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前,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调度请求SR;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第一SR向第一终端下发BSR传输资源,其中,BSR传输资源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发送第一BS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满足以下之一情形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第一SR:
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重传数据并且重传数据有对应的第一BSR,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特别授权configured grant,并且第一逻辑信道的SR被配置了SRmasking并且SR masking被设为FALSE;或,
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重传数据并且重传数据有对应的第一BSR,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上行授权,并且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规则LCP,可用的上行授权不能满足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或,
第一终端有数据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直通链路sidelink授权,或者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sidelink授权并且可用的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请求为第二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第二SR: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
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无法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重传数据需要被传输的重传标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或者位于所述第一BSR的内容中。在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情况下,所述重传标识为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LCID,其中所述LCID 值为Re-Transmission BSR。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下发第一信令,其中,第一信令中指示了为重传数据所配置的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根据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在向第一终端下发第一信令之前,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终端发送的直通链路终端信息为第一终端配置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并为重传逻辑信道指示重传SR配置ID,其中,直通链路终端信息指示了重传数据的状况,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SR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其中,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是第一终端为重传数据配置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八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第二终端传输重传数据之前,向第一终端下发SR配置信息,其中,SR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根据SR配置信息为重传逻辑信道分配重传SR配置以及重传SR配置ID,重传SR 配置ID用于表征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重传SR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51还用于连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请求;第三发送模块52还用于根据连续接收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S2,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与上述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中的任一步骤的计算机程序,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
S2,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数据重传资源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根据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与上述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中的任一步骤的计算机程序,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第一请求用于指示基站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S2,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
S2,根据第一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数据重传资源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根据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具体场景应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在LTE车联网技术中,终端请求初传/重传资源的方式如下:首先,终端的MAC层会在各个逻辑信道中缓存由高层传递下来的数据。如果当前逻辑信道内的缓存数据没有可用的直通链路授权进行发送,则终端会触发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简称BSR)的上报,通过上报BSR,基站可以将终端可使用的直通链路授权(sidelink grant)分配给对应终端。另外,由于上报BSR也需要有对应的上行授权(uplink grant),因此如果没有可用的上行授权,则终端会触发调度请求的上报(Scheduling Request,简称SR)。其中,授权可以是分配给多个逻辑信道的,也可以说是分配给终端的。
在LTE技术中,通常终端只会被配置一个SR资源/SR配置,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在第五代通信技术中,在eMBB场景下,基站可以为终端的不同逻辑信道配置不同的SR资源/SR配置。
在LTE车联网中,sidelink BSR的格式被定义如图6所示:其中, Destinationindex是通过序列化一个频点(frequency)和与之对应的一个 destination ID列表(Destination Information List)获得的,此对应关系是 UE提前通过RRC信令上报给基站的,具体的一个Destination index可以指示一个频点和一个Destination ID。需要说明的是,Destination index是序列化Destination ID和频点之间的mapping关系后得到的。Destination ID 可以理解为指示UE业务类型,或者指示一个通讯组,或者指示目标终端。对于一个Destination ID,通常会存在多个与之关联的逻辑信道上有缓存数据待发,例如,一个业务的数据由高层传递下来,由于数据内存在多种优先级关系(比如视频业务,可细分为音频和图像),会将不同的优先级数据分配到不同的逻辑信道上。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优先级各不相同,但具有相近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会被划分到一个逻辑信道组内(LogicalChanne l Group(LCG)),具有相同的LCG ID。另外,Buffer Size是通过累加一个逻辑信道组内各个逻辑信道上的缓存数据获得。例如,Buffer Size可以理解为终端希望向基站请求的资源量,具体地计算方法是终端通过累加逻辑信道组内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缓存大小得到。
另外,在第五代通信技术中,BSR是一种MAC Control Element类型,为了在MACPDU中指示出针对BSR的MAC CE的类型,需要显式的在 MAC字头中进行指示。其中,MAC层有多种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BSR是其中一种,而控制单元的种类通过MAC字头上的LCID 域进行指示。如图7所示:其中,一个MAC subPDU包括了一个MAC CE,和MAC subheader组成,在MAC subheader中有R域,LCID域,当MAC CE是可变长度时,还会有F域。其中MAC CE的类型通过LCID域进行指示。其中,不同种类的MAC CE有一个特定的LCID指示,则基站通过读取LCID的值,判断出终端发送的MAC CE种类。
同时,终端会自身根据频点,Destination ID以及数据优先级关系,创建一个sidelink进程(sidelink process),用于之后需要进行的载波选择,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MAC PDU的组装,以及数据包的初传和重传。
在创建好sidelink进程,并收到了基站下发的直通链路授权之后,终端会进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要保证最高优先级逻辑信道上的数据能被发送,但将最高优先级上的数据发完后资源仍有剩余,可一并发送次高优先级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以此类推,从而组装MAC PDU。具体地,终端首先会判断当前最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缓存的数据对应的Destination ID,判断出对应的transmission format进行发送,通过Destination ID,终端能够判断出使用什么样的传输格式,例如是R14版本还是R15版本。之后,将最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缓存放到基站分配的sidelink授权上。如果grant仍有剩余未被完全使用,但其他逻辑信道上仍有剩余的数据缓存,这时应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将各个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缓存放到sidelink授权上,直至sidelink授权完全被使用或者没有逻辑信道上存在数据缓存,此时一个 MAC PDU生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定义了新的SR触发条件:
在LTE中,当终端有BSR需要传输,但没有可用的上行资源进行BSR 传输的时候,会触发SR。但在NR中,由于基站会为终端配置sidelink configured grant,另外SR的资源是根据不同的sidelink逻辑信道进行配置的,因此,需要增加SR的触发条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发送BSR的时候会触发SR,或者,在要发送重传数据的时候可以直接触发SR得到数据重传资源,不需要再发送BSR: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在某个逻辑信道上有重传数据并且该重传数据有对应的BSR,并且终端被配置了sidelink configured grant(是一种特别授权),但是基站在对此sidelink逻辑信道的SR配置了SR masking(logicalChannelSR-Mask)并设为FALSE,意味着终端需要触发 SR来请求上行授权满足BSR的发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在某个逻辑信道上有重传数据并且该重传数据有对应的BSR,并且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上行授权,但是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的规则(LCP),此上行授权不能够满足此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此时终端需要触发对应此逻辑信道的SR。需要说明的是,可能是授权的属性(时延要求等)不能够满足当前逻辑信道上的数据/BSR 发送,因此要重新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在某个逻辑信道上有对应的BSR可以指的是某个逻辑信道上存在待发送的重传数据,即意味着终端具有重传数据的需求,那么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可能需要向基站发送BSR请求重传数据的数据重传资源,例如sidelink授权,也就意味着,终端可能有一个BSR 需要发送给基站。
进一步的,可以考虑基站为重传数据与普通初传数据配置不同的逻辑信道。具体地,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多套SR(Scheduling Request Config),同时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sidelink UE Information中包含的业务状况,为终端创建多个逻辑信道,同时指示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SR配置ID (Scheduling Request ID),基站会将这些配置信息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进行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有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 sidelink授权,或者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具体来说,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多种子载波间隔/PSSCH duration/BWP的资源,对应于不同数据的时延需求,若当前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时延时,终端需要触发SR来请求sidelink授权进行重传数据的发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有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 sidelink授权,或者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具体来说,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多种子载波间隔/PSSCH duration/BWP的资源,对应于不同数据的时延需求,若当前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时延时,终端需要触发SR来请求BSR。
具体地,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多套SR(Scheduling Request Config),同时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sidelink UE Information中包含的多种业务对应的Destination ID信息,为终端创建多个逻辑信道,同时指示每个逻辑信道对应的SR配置ID(Scheduling RequestID),基站会将这些配置信息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进行配置。当终端有数据需要发送时,终端会根据业务的QoS特性,选择特定逻辑信道进行发送,则对应地,终端需要选择对应此逻辑信道配置的SR进行资源请求。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定义了新的BSR触发条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有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 sidelink授权,或者side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具体来说,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多种子载波间隔/PSSCH duration/BWP的资源,对应于不同数据的时延需求,若当前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时延时,终端需要触发BSR来请求sidelink授权进行重传数据的发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有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 sidelink授权,或者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具体来说,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多种子载波间隔/PSSCH duration/BWP的资源,对应于不同数据的时延需求,若当前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重传数据的传输时延时,终端需要触发一次重传BSR来请求sidelink授权进行重传数据的发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复用现有的BSR格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有重传需求时,可选地,终端使用现有的BSR格式进行上报,但填充内容与申请初传资源时上报的BSR填充的信息相同,并且由于未区分重传BSR和普通BSR,终端可以使用长 BSR格式进行合并,生成一个MAC CE。另一方面,当基站收到了重传 BSR的上报时,会与之前终端上报的BSR进行比较,若基站发现了终端连续上报了两个相同的BSR,此时基站会认为终端在请求重传资源,则基站会按照终端的请求,为其分配对应的重传资源。或者基站也有可能为终端分配一个满足新传数据的sidelink授权。另外,可以考虑在BSR MAC CE 中增加新的指示信息,用以指示重传BSR从什么位置其实,比如,当前 MAC CE中存在一个long BSR,此long BSR中前三个BSR用以初传,从第四个BSR开始用以重传,则在MAC CE中可以指示重传BSR起始位置为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有重传需求时,终端仍然按照现有的资源请求机制生成BSR,具体地,终端使用与初传相同的Destination Index和LCG ID,但终端需要根据当前各逻辑信道中的数据缓存重新计算 buffer size(由于有可能会有新数据产生);或者终端在初传完成之后会将对应的逻辑信道中的数据清空,但清空后会有新数据产生,则终端需要用各逻辑信道产生的新数据与之前清空部分的数据缓存大小相加,求出近似的buffer size大小,用以请求BSR。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定义了新的BSR MAC CE 类型:
可选地,也可以定义一个新的MAC CE类型,专用于重传资源的BSR 请求,具体地,现有机制内,MAC CE对应的MAC子头上有LCID域, LCID值可以指示不同种类的MAC CE,如下表1所示:
Figure RE-GDA0002138375780000261
Figure RE-GDA0002138375780000271
表1
可以使用一个预留的(33-51内进行选择)LCID index,指示专用于重传资源请求的BSR MAC CE。进一步的,当终端需要同时进行普通BSR 请求与专用重传资源的BSR请求时,需要使用多个MAC CE进行发送。
基站在获取到此信息后,可以通过不同LCID值,区分出终端为初传数据请求的普通BSR,以及为重传数据请求的重传BSR。
本发明实施例定义了新的BSR格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SR可以包含Process ID的指示信息:终端通过在MAC字头LCID域指示MAC CE为重传BSR,并在重传BSR 内包含所需重传数据对应的Process ID信息,此process ID信息终端可以通过基站下发sidelink grant时从对应的DCI中获得。当基站获取到该MAC CE时,可以判断出终端在请求重传资源,进一步的,根据BSR内包含的Process ID指示,基站可以知道终端请求的重传资源对应的sidelink process。根据这些信息,基站可以参考之前在此sidelink process上分配初传资源的方式,合理地为终端分配重传资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SR可以包含Destination ID的指示信息:用以指示高层业务对应的Prose Destination或者终端进行链路直通通讯的目标地址,具体可指向目标终端或者目标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SR可以包含Frequency的指示信息:如果网络侧为终端配置了多个频点,则用以指示终端希望在哪个频点上请求 sidelink初传或者sidelink重传资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SR可以包含LCG ID的指示信息:对于初传资源请求,指示请求的资源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对于重传资源请求,可以使用一个专用的LCG ID值进行指示,如,基站可以配置当LCG ID 为000时,终端上报BSR时是为了请求重传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SR可以包含Buffer Size的指示信息:对于初传资源请求,指示所属Destination ID的LCG包含的一组逻辑信道上对应的各个数据缓存大小的总和;对于重传资源请求,终端通过之前生成的初传MAC PDU的大小,估算出并指示重传数据所需的资源大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SR可以包含初传/重传的指示信息:
1比特的指示信息,用以指示当前是进行初传资源请求还是重传资源请求。针对以上BSR格式,不用特意将初传BSR和重传BSR区分成两种不同类型的MAC CE,因为在BSR内部有专用于区分初传/重传的域。
基站在收到上述BSR请求后,通过读取Destination ID信息,可以判断出终端是为高层业务对应的哪个Prose Destination,或者终端是为和哪个目标终端或目标通信组请求资源,通过读取frequency信息,可以判断出终端想要请求哪个频点上的资源,通过读取LCG ID的信息,可以判断出终端希望请求的资源对应的优先级,通过读取buffer size的信息,可以判断出终端想要请求多大的资源量,通过读取初传/重传指示的信息,可以判断出终端是想要请求初传或者重传资源,通过以上信息,基站可以合理为终端分配初传或者重传资源。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配置CBR的测量时间长度。
在LTE V2X中,终端会连续在100个子帧内的进行CBR测量并计算出当前资源池的CBR测量值(平均计算)。但是在NR V2X中,终端支持使用多种numerology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当终端需要传输时延需求较高的业务时,可以使用子载波间隔较小的资源,当终端需要传输时延敏感类业务时(URLLC业务),可以考虑使用子载波间隔较大的资源。一般来说,URLLC业务的周期会很短,因此,对于URLLC业务,如果仍然让终端测量100个子帧后计算资源池CBR值,将会很难反映出资源池的CBR变化趋势。因此基站可以考虑使用以下方式为终端配置不同资源池的CBR测量时长:
基站/预配置使用不同的资源池index,直接为不同的资源池配置CBR 测量时长:
基站配置/预配置资源BWP/Sub-Carrier Spacing/Numerology和CBR测量时长的mapping关系:
对于NR V2X其对应的CBR测量时长单位可能是毫秒,子帧,或者时隙。
基站配置哪些终端需要进行CBR测量:
在LTE V2X中,终端需要测量所有配置下来的资源池上的CBR情况。但在NR V2X中,终端既可以使用LTE载波上的资源池,又可以使用NR 载波上的资源池,另外同一个载波上又可能配置多个资源池。因此,终端被配置的资源池数目可能会更多。从接电方面考虑,如果让终端一直在所有配置的资源池上进行CBR测量,会极大的消耗终端的电量。因此可以考虑让基站使能终端进行CBR测量,具体地:
在基站对终端的专用配置中(RRC dedicated configuration),增加一个使能开关,当终端被使能时,可以认为终端需要在所有配置的资源池上进行CBR测量;当终端被去使能时,可以认为终端不需要在任何配置的资源池上进行CBR测量。
在基站对终端的专用配置中(RRC dedicated configuration),为每个所配置的资源池分别增加使能开关,终端需要在被使能的各个资源池上进行 CBR测量。
终端根据基站配置的资源池对应的cast type,以及自身业务对应的 cast type,在与当前业务cast type一致的资源池上进行CBR测量。
基站单独配置一个测量资源池列表,终端需要在此列表内的所有资源池上进行CBR测量。
在跨RAT覆盖下进行CBR测量上报:
当NR V2X终端处于NR基站的覆盖下时,当终端需要进行CBR测量上报时,终端需要在MeasObjectNR信元中分别指示清楚NR载波和LTE 载波上的资源池,可使用如下信令进行指示:
tx-ResourcePoolToRemoveList-r14Tx-ResourcePoolMeasList-r14
OPTIONAL,--Need ON
tx-ResourcePoolToAddList-r14Tx-ResourcePoolMeasList-r14
OPTIONAL,--Need ON
tx-ResourcePoolNRToRemoveList-r16Tx-ResourcePoolMeasList-r14OPTIONAL,--Need ON
tx-ResourcePoolNRToAddList-r16Tx-ResourcePoolMeasList-r14 OPTIONAL,--Need ON
其中,tx-ResourcePoolToRemoveList-r14, tx-ResourcePoolToAddList-r14用来指示LTE载波上的资源池的添加和删除; tx-ResourcePoolNRToRemoveList-r16,tx-ResourcePoolNRToAddList-r16 用来指示NR载波上的资源池的添加和删除。
当NR V2X终端处于LTE基站的覆盖下时,当终端需要进行CBR测量上报时,终端需要在MeasObjectEUTRA信元中分别指示清楚NR载波和LTE载波上的资源池,可使用如下信令进行指示:
tx-ResourcePoolToRemoveList-r14Tx-ResourcePoolMeasList-r14
OPTIONAL,--Need ON
tx-ResourcePoolToAddList-r14Tx-ResourcePoolMeasList-r14
OPTIONAL,--Need ON
tx-ResourcePoolNRToRemoveList-r16Tx-ResourcePoolMeasList-r14OPTIONAL,--Need ON
tx-ResourcePoolNRToAddList-r16Tx-ResourcePoolMeasList-r14 OPTIONAL,--Need ON
其中,tx-ResourcePoolToRemoveList-r14, tx-ResourcePoolToAddList-r14用来指示LTE载波上的资源池的添加和删除; tx-ResourcePoolNRToRemoveList-r16,tx-ResourcePoolNRToAddList-r16 用来指示NR载波上的资源池的添加和删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和/或第二调度请求S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所述第一终端被触发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
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所述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所述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不能满足所述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所述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BSR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携带有用于控制所述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的进程标识,所述进程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确定所述重传数据在初传时被分配的数据初传资源,并根据所述数据初传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下发所述数据重传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的频点标识,所述频点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的优先级的等级标识,所述等级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重传数据的优先级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信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的信道组标识,所述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携带了用于表征所述重传数据的数据量的第一数据量标识,所述第一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其中,所述第一BSR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的第二数据量标识,所述第二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量标识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所述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是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重传数据在被初传时的数据量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一调度请求SR,其中,所述第一SR用于请求BSR传输资源,其中,所述BSR传输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BSR。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以下之一情形时,所述第一终端被触发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SR: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所述重传数据并且所述重传数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BSR,并且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特别授权configured grant,并且所述基站对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SR配置了SR masking并且所述SR masking被设为FALSE;或,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所述重传数据并且所述重传数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BSR,并且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上行授权,并且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规则LCP,所述可用的上行授权不能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或,
所述第一终端有数据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直通链路sidelink授权,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sidelink授权并且所述可用的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二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所述第一终端被触发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二SR:
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所述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
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所述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无法满足所述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需要被传输的重传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或者位于所述第一BSR的内容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CE子头中的情况下,所述重传标识为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LCID,其中所述LCID值为Re-Transmission BSR。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中指示了所述基站为所述重传数据所配置的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重传逻辑信道以及所述重传SR配置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重传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发送直通链路终端信息,其中,所述直通链路终端信息指示了所述重传数据的状况,所述直通链路终端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通链路终端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配置所述重传逻辑信道以及所述重传SR配置,并为所述重传逻辑信道指示重传SR配置ID,其中所述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所述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所述SR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重传数据,其中,所述重传逻辑信道和所述重传SR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重传数据配置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重传逻辑信道和所述重传SR配置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重传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SR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SR配置信息为所述重传逻辑信道分配所述重传SR配置以及重传SR配置ID,其中,所述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所述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所述重传SR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连续发送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基站连续发送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终端下发所述数据重传资源。
16.一种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数据重传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缓存状态报告BSR和/或第二调度请求SR。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所述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所述第一BSR:
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所述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所述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不能满足所述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BSR中携带的进程标识确定所述重传数据在初传时被分配的数据初传资源,并根据所述数据初传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下发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进程标识用于指示控制所述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进程;
根据所述第一BSR中携带的频点标识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频点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的传输频点;
根据所述第一BSR中携带的等级标识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等级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第一BSR中携带的信道标识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信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根据所述第一BSR中携带的信道组标识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信道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根据所述第一BSR中携带的第一数据量标识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数据量;
根据所述第一BSR中携带的第二数据量标识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数据量标识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所述重传数据所对应的数据量是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重传数据在被初传时的数据量确定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调度请求SR;
根据所述第一SR向所述第一终端下发BSR传输资源,其中,所述BSR传输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BSR。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满足以下之一情形时,所述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所述第一SR: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所述重传数据并且所述重传数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BSR,并且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特别授权configured grant,并且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SR被配置了SR masking并且所述SR masking被设为FALSE;或,
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逻辑信道上存在所述重传数据并且所述重传数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BSR,并且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上行授权,并且根据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规则LCP,所述可用的上行授权不能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或,
所述第一终端有数据重传需求,但未被配置可用的直通链路sidelink授权,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sidelink授权并且所述可用的sidelink授权无法满足所述重传数据对应的优先级需求。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二SR时,在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时,所述第一终端被触发发送所述第二SR:
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所述第一终端未被配置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或,
所述第一终端具有数据重传需求,并且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了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并且所述可用的数据重传资源无法满足所述重传数据的传输需求。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重传数据需要被传输的重传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请求为第一BSR时,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或者位于所述第一BSR的内容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传标识位于所述第一BSR的MACCE子头中的情况下,所述重传标识为所述第一BSR的MAC CE子头中的LCID,其中所述LCID值为Re-Transmission BSR。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下发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中指示了为所述重传数据所配置的重传逻辑信道以及重传SR配置,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重传逻辑信道以及所述重传SR配置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重传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一终端下发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直通链路终端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配置所述重传逻辑信道以及所述重传SR配置,并为所述重传逻辑信道指示重传SR配置ID,其中,所述直通链路终端信息指示了所述重传数据的状况,所述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所述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所述SR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利用重传逻辑信道和重传SR配置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重传数据,其中,所述重传逻辑信道和所述重传SR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重传数据配置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利用所述重传逻辑信道和所述重传SR配置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重传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下发SR配置信息,其中,所述SR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SR配置信息为所述重传逻辑信道分配所述重传SR配置以及重传SR配置ID,所述重传SR配置ID用于表征所述重传逻辑信道所对应的所述重传SR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还包括:
连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请求;
根据连续接收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31.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后,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32.一种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重传资源,其中,所述数据重传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数据重传资源将重传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3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3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6至3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3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36.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6至3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45251.9A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Active CN111756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251.9A CN111756481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PCT/CN2020/080552 WO2020192602A1 (zh) 2019-03-28 2020-03-23 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251.9A CN111756481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6481A true CN111756481A (zh) 2020-10-09
CN111756481B CN111756481B (zh) 2023-07-14

Family

ID=72611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5251.9A Active CN111756481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6481B (zh)
WO (1) WO20201926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0141A1 (zh) * 2021-07-19 2023-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重传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22301A (ko) * 2006-09-06 2008-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홉 기술을 지원하는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6664716A (zh) * 2014-08-08 2017-05-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9437A (zh) * 2014-11-14 2017-08-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反馈控制方法及重发控制方法
WO2018058543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WO2018059234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18084673A1 (ko) * 2016-11-04 2018-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126857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
CN108293243A (zh) * 2016-02-05 2018-07-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端到端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464048A (zh) * 2016-03-30 2018-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8923894A (zh) * 2017-03-23 2018-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91372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设备
WO2019039425A1 (ja) * 2017-08-22 2019-02-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CN111148281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的重传请求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147193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的重传请求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0690B2 (en) * 2014-11-07 2018-03-2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CN106954277B (zh) * 2017-03-17 2020-0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调度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92118A (zh) * 2017-08-10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调度请求及调度请求失败后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22301A (ko) * 2006-09-06 2008-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홉 기술을 지원하는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6664716A (zh) * 2014-08-08 2017-05-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9437A (zh) * 2014-11-14 2017-08-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反馈控制方法及重发控制方法
CN108293243A (zh) * 2016-02-05 2018-07-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端到端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464048A (zh) * 2016-03-30 2018-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8059234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18058543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WO2018084673A1 (ko) * 2016-11-04 2018-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8126857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
CN108923894A (zh) * 2017-03-23 2018-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91372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设备
WO2019039425A1 (ja) * 2017-08-22 2019-02-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CN111148281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的重传请求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147193A (zh) * 2018-11-02 2020-05-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的重传请求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903450 Intel - eV2X_SL_L1_Procedure_(rev R1-1902482)"", 《3GPP TSG_RAN\WG1_RL1》 *
""R1-1903450 Intel - eV2X_SL_L1_Procedure_(rev R1-1902482)"", 《3GPP TSG_RAN\WG1_RL1》, 27 February 2019 (2019-02-27), pages 1 - 14 *
3GPP: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3GPP SPECS\36_SERIES》 *
3GPP: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3GPP SPECS\36_SERIES》, 1 October 2018 (2018-10-01), pages 1 - 127 *
CMCC: "Discussion on HARQ feedback for NR V2X", 《3GPP TSG RAN WG1 #96 R1-1902330》 *
CMCC: "Discussion on HARQ feedback for NR V2X", 《3GPP TSG RAN WG1 #96 R1-1902330》, 16 February 2019 (2019-02-16), pages 1 - 4 *
SAMSUNG: "Considerations on Sidelink HARQ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96 R1-1902278》 *
SAMSUNG: "Considerations on Sidelink HARQ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96 R1-1902278》, 15 February 2019 (2019-02-15), pages 1 - 11 *
XIAOMI COMMUNICATIONS: "On HARQ operation for V2x communications", 《3GPP TSG RAN WG1 #96 R1-1902711》 *
XIAOMI COMMUNICATIONS: "On HARQ operation for V2x communications", 《3GPP TSG RAN WG1 #96 R1-1902711》, 15 February 2019 (2019-02-15), pages 1 - 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0141A1 (zh) * 2021-07-19 2023-0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重传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92602A1 (zh) 2020-10-01
CN111756481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8914B2 (en)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KR102214371B1 (ko) 정보 보고 방법과 디바이스, 및 불연속 전송 방법
CN11024969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v2x终端执行的v2x通信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US11516820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sidelink and terminal
US20190182639A1 (en) Improved mechanism for qos implementation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CN113228777A (zh) 实现不同类型的同时传输的过程
CN114342305A (zh) 同时进行的上行链路和副链路操作
KR20210154147A (ko)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85900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33422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CN106535246B (zh)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30037580A (ko) Nr v2x에서 부분 센싱을 기반으로 자원을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7387888B2 (ja) Nr v2xにおける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を基地局に報告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20210084600A (ko) 사이드링크 논리 채널 및 자원 구성들
JP2022549084A (ja) Nr v2xにおける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の優先順位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4027722A1 (en) Sidelin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891970A (zh)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756481B (zh)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及数据重传资源的发送方法
US202300568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ference signaling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US202302697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rom v2x to vehicle
JP2024501702A (ja) Nr v2xにおける端末タイプによるsl drx動作方法及び装置
KR20220097432A (ko) Nr v2x에서 자원 할당 모드 1을 기반으로 sl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6326120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RU2782447C1 (ru) Процедуры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й передачи разных типов
US2022039380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rior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