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5731A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5731A
CN111755731A CN202010160663.5A CN202010160663A CN111755731A CN 111755731 A CN111755731 A CN 111755731A CN 202010160663 A CN202010160663 A CN 202010160663A CN 111755731 A CN111755731 A CN 111755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urrent collector
electrode assembly
tab
secondar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06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承昊
高珠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55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5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59Cells or batteries with folded separator between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5Cells or batteries with folded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3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with folded construction elements except wound ones, i.e. folded positive or negative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e.g. with "Z"-shaped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14Synthetic resins, e.g. thermoplastics or thermosetting resins
    • H01M50/417Polyolef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3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3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466U-shaped, bag-shaped or fold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4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eads or ta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以隔板在它们之间的状态交替堆叠;第一电极接线片,在相同位置彼此重叠并向外突出,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是所述第一电极板的未涂覆部分;和固定带,被粘附到位于相反的长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的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的第一集电器部分;以及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一集电器部分的壳体。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2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037113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面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与不能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可以充电和放电。以包括单个电池单元的包装形式包装的低容量二次电池可以用作各种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或便携式摄像机)的电源,而具有彼此连接的数十个电池组的高容量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电动机驱动电源,例如用在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等中。
可以通过在壳体中容纳电极组件(具有位于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隔板)和电解质然后在壳体上安装盖板来制造二次电池。在此,电极组件可以例如由卷绕型或堆叠型代表。这样的电极组件可以具有向上突出或侧向突出的未涂覆区域接线片,以及连接到该未涂覆区域接线片的集电器构件。
提供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是为了增强对所描述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不构成该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中由于固定带固定位于电极组件的最外侧的隔板和电极接线片,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由于外力导致的电极板的未对准。
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和特征将在对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描述或将从其中显而易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以隔板在它们之间的状态交替堆叠;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在相同位置彼此重叠并向外突出,第一电极接线片是第一电极板的未涂覆部分;和固定带,被粘附到位于电极组件的相反的长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的隔板和第一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联接到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接线片的第一集电器部分;以及容纳电极组件和第一集电器部分的壳体。
第一电极接线片可以从电极组件的相反的短侧表面中的一个短侧表面向外突出,并且可以被汇集以然后焊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
固定带可包括粘附到隔板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和粘附到第一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的第二区域。
固定带的第二区域可朝向电极组件的一个短侧表面弯折以覆盖该一个短侧表面的一部分。
电极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该第二电极接线片是第二电极板的未涂覆部分并且从电极组件的相反的短侧表面中的另一个短侧表面向外突出。
固定带可被粘附到隔板的外表面和第二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
隔板可以垂直于分别位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中的第一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极接线片突出的方向延伸,并且可以以Z形构造弯折。
固定带可包括粘附到隔板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和粘附到第二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的第二区域。
固定带可包括:粘附到电极组件的一个长侧表面的第一侧端部和第一电极接线片以及电极组件的一个长侧表面的第二侧端部和第二电极接线片的两个带;以及粘附到电极组件的另一长侧表面的第一侧端部和第一电极接线片以及电极组件的另一长侧表面的第二侧端部和第二电极接线片的两个带。
固定带可以包含聚酰亚胺(PI)、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二次电池中,可以通过将固定带固定粘附到位于电极组件的最外侧的隔板和电极接线片,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由于施加到电极板上的外力而导致的电极板的未对准。
进一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固定地粘附到位于电极组件的最外侧的隔板和第一电极接线片以及最外侧的隔板和第二电极接线片,从而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电极板的未对准,当汇集各自突出到电极组件的相反侧的多个电极接线片时,可能发生该未对准。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和截面图。
图2A、图2B和图2C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透视图和局部透视图。
图3A和图3B是例示图1A和图1B所示的二次电池中的集电器部分和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和组装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主题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或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另外,在附图中,为了简洁和清楚起见,可能夸大了各种部件的尺寸或厚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另外,应当理解,当元件A被提及为“连接到”元件B时,元件A可以直接连接到元件B,或者在它们之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C,使得元件A和元件B彼此间接地连接。
还应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存在所述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和/或成分,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成分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但是这些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与另一个构件、元件、区域、层和/或区段区分开。因此,例如,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构件、第一元件、第一区域、第一层和/或第一区段可以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元件、第二区域、第二层和/或第二区段。
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下方”、“下”、“上方”、“上”等,以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或另一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旨在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于是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或“上方”。因此,示例术语“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个取向。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应当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的语境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的意义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
参照图1A和图1B,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和截面图。即,图1B是沿着图1A的线1B-1B截取的截面图。参照图3A和图3B,例示示出图1A和图1B所示的二次电池中的集电器部分和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和组装透视图。
如图1A和图1B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0包括堆叠型电极组件110、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10的一侧(例如,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的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电连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的第一端子部分130、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10的另一侧(例如,电连接到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的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电连接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的第二端子部分150、容纳电极组件110、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和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的壳体160,以及与壳体160的开口联接的盖组件170。
将关于棱柱形锂离子二次电池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池中的任一种,包括例如锂聚合物电池。
电极组件11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板111、第二电极板112、位于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二电极板112之间的隔板113,以及固定带116。参照图2A至图2C,例示图1A和图1B所示的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透视图和局部透视图。在本文中,将参照图2A至图2C描述电极组件110的构造。
电极组件110包括第一电极板111、第二电极板112以及位于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二电极板112之间的隔板113。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1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板111和多个第二电极板112的堆叠。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隔板113可以具有板的形状,该板以Z形构造弯折,以便位于第一电极板111中的每一个与第二电极板112中的每一个之间,以然后被堆叠。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二电极板112之间的短路,隔板113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电极板111和第二电极板112的尺寸。另外,隔板113可位于电极组件110的一个或多个最外侧处,即位于堆叠的电极组件110的相反的长侧表面110a处。另外,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从电极组件110的相反的短侧表面110b向外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111可以用作正极,并且第二电极板112可以用作负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板111可以用作负极,并且第二电极板112可以用作正极。为了方便起见,将以示例的方式关于第一电极板111用作正极并且第二电极板112用作负极的情况进行以下描述。
第一电极板111可以包括:由包括例如铝或铝合金的金属箔制成的第一电极集流体111a;涂覆在第一电极集流体111a上的第一电极活性物质111b,例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例如,第一未涂覆部分),第一电极接线片114是在其上未涂覆第一电极活性物质111b的第一未涂覆区域。第一电极接线片114成为用于电流在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一集电器部分120之间流动的路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接线片114通过在制造第一电极板111时被切割以突出到第一电极板111的一侧而被预先形成,从而与第一电极集流体111a一体形成。可以堆叠多个第一电极板111,使得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在相同位置彼此重叠。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可以基本上聚集在电极组件110的一个短侧表面110b的中心处,以然后在焊接期间彼此联接而附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在一些示例中,可以聚集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以彼此临时焊接,然后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可以焊接并联接到临时焊接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4。
如图2B所示,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可以从电极组件110的一个短侧表面向外突出并延伸一定长度(例如,预定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电极接线片114被彼此焊接并联接时,联接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可以基本上以L形构造弯折,如图2C所示。通过这种构造,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可以连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这将在下面描述。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4最初是平坦的,如图2B所示。然而,在焊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之后,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可以基本上以L形构造弯折。
第二电极板112可以包括:由包括例如铜或镍的金属箔制成的第二电极集流体112a;涂覆在第二电极集流体112a上的第二电极活性物质112b,例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例如,第二未涂覆部分),第二电极接线片115是在其上未涂覆第二电极活性物质112b的第二未涂覆区域。第二电极接线片115成为用于电流在第二电极板112与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之间流动的路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接线片115通过在制造第二电极板112时被切割以突出到第二电极板112的一侧而被预先形成,以与第二电极集流体112a一体形成。可以堆叠多个第二电极板112,使得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在相同位置彼此重叠。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堆叠多个第二电极板112,使得第二电极接线片115与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相反地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基本上聚集在电极组件110的另一短侧表面110b的中心处,以然后在焊接期间彼此联接而附接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在一些示例中,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彼此临时焊接,然后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可以焊接并联接到临时焊接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15。
如图2B所示,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从电极组件110的另一短侧表面110b向外突出并延伸一定长度(例如,预定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彼此焊接并联接时,联接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基本上以L形构造弯折,如图2C所示。通过这种构造,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连接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这将在下面描述。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15最初是平坦的,如图2B所示。然而,在焊接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之后,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基本上以L形构造弯折。
隔板113位于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二电极板112之间,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电短路并允许锂离子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13可以由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与聚丙烯的复合膜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13可以垂直于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突出的方向延伸,并且可以以Z形构造弯折,以然后被定位在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二电极板112之间。
固定带116可以粘附到位于电极组件110的最外侧的隔板113和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以及位于电极组件110的最外侧的隔板113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
固定带116可以位于电极组件110的长侧表面110a中的每一个的相反端部处。例如,固定带116可以粘附到电极组件110的一个长侧表面110a的第一侧端部和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以及该一个长侧表面110a的第二侧端部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此外,固定带116可以粘附到电极组件110的另一长侧表面110a的第一侧端部和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以及该另一长侧表面110a的第二侧端部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单电极组件110可以包括四个固定带116,其中两个固定带116粘附到相反的长侧表面110a中的每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四个固定带116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粘附到隔板113的第一区域116a以及粘附到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中的任一个的第二区域116b。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带116可以是具有位于其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的薄膜型带。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带116可以包含高耐热性材料,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当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和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彼此焊接时或当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彼此焊接时引起损坏。例如,固定带116可以包含聚酰亚胺(PI)、聚丙烯(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为了方便起见,在下面的描述中,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分别称为电极接线片114和电极接线片115。
在一个实施例中,四个固定带116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粘附,使得第一区域116a被粘附到位于堆叠的电极组件110的相反的长侧表面110a上的隔板113的相反的端部,并且第二区域116b被粘附到在电极组件110的短侧表面110b处突出的电极接线片114和115中的最靠近最外隔板113定位的最外电极接线片114和115的外表面114a和115a。这里,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的外表面114a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的外表面115a指的是相应的电极接线片的不面对堆叠的电极组件110的多个电极接线片114和115中的其它电极接线片114和115的向外暴露表面。
固定带116可以将位于电极组件110的最外侧的隔板113与电极接线片114和115彼此固定。当汇集各自从电极组件110的相反的短侧表面突出的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和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115时,固定带116可以防止或基本上防止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二电极板112未对准。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114被汇集以焊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从而然后基本上定位在电极组件110的一个短侧表面110b的中心处。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被汇集以焊接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从而然后基本上定位在电极组件110的另一短侧表面110b的中心处。
当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分别被汇集时,固定带116的第二区域116b可以朝向电极组件110的短侧表面110b弯折,以覆盖相反的短侧表面110b的部分。
电极组件110与例如但不限于电解质一起容纳在壳体160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解质可包括有机溶剂(例如碳酸亚乙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或碳酸二甲酯(DMC))和锂盐(例如LiPF6或LiBF4)。另外,电解质可以处于液态、固态或凝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包括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的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以及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的第一主集电器部分12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联接到与盖组件170联接的第一端子部分130之后,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可以联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参照图3A,例示电极组件110尚待联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3B,例示电极组件110联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的组装透视图。现在将参照图3A和图3B描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的构造以及在第一集电器部分120与电极组件110之间的组装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包括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的第一接线片连接部分121a,以及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一主集电器部分122的第一集电器连接部分121b。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可以成形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单板,并且可以具有弯折以与竖直方向平行的部分。第一接线片连接部分121a可以位于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与第一主集电器部分122之间,并且第一集电器连接部分121b可以位于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与电极组件110的侧表面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可以是金属单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以L形构造弯折的状态下,可以首先将设置在一侧的第一集电器连接部分121b焊接到第一主集电器部分122,然后可以将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一接线片连接部分121a焊接到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当在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的一个表面与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的一个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焊接到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之后,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可以与第一电极接线片114一起弯折,从而与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的表面基本平行。
第一接线片连接部分121a可以一次焊接到汇集的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114。这里,焊接到第一接线片连接部分121a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可以在彼此紧密接触的同时彼此电连接,从而减小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的整体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集电器部分122包括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的第一电极连接部分122a,以及从第一电极连接部分122a的顶端弯折并延伸并且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一端子部分130的第一端子连接部分122b。
第一电极连接部分122a与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接触并联接,以然后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连接部分122a焊接到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并被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第一电极连接部分122a可以通过焊接联接到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连接部分122b被成形为水平延伸以与盖组件170的盖板171平行的板,并且被联接到第一端子部分13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连接部分122b可以焊接到第一端子部分130,并且可以位于稍后将描述的盖组件170的盖板171与电极组件11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连接部分122b可以从第一电极连接部分122a的顶端弯折,以与之垂直地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第一主集电器部分122和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由铝制成,并且第一集电器部分120也由铝基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集电器部分122通过焊接联接到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以提供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另外,由第一副集电器部分121和第一主集电器部分122组成的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可以被焊接并联接到与盖组件170联接的第一端子部分130。然后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的第一接线片连接部分121a可以被焊接并联接到汇集的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片连接部分121a在压力(例如预定压力)施加到其上的情况下通过超声波焊接焊接到第一电极接线片114。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本文以示例的方式描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但是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可以以各种形状和结构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
第一端子部分130通过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部分130可以包括穿过盖组件170的盖板171的第一端子柱131,并且被配置为使得第一集电器部分120的第一电极连接部分122a电连接到壳体160内的第一端子柱131。此外,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4电连接到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部分130定位在盖板171上,并且可以包括:联接到第一端子柱131的第一端子板132(例如,由铝制成);安装在第一端子板132与盖板171之间的第一端子上绝缘构件133;位于第一端子柱131与盖板171之间的第一端子密封衬垫134;以及安装在联接到第一端子柱131的第一集电器部分120与盖板171之间的第一端子下绝缘构件135。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上绝缘构件133可以由高电阻导体代替。在这种情况下,盖板171和壳体160可以具有与第一端子部分130相同的极性。例如,二次电池100的壳体160和盖板171可以带正电。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本文以示例的方式描述第一端子部分130,但是第一端子部分130可以以各种形状和结构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包括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的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以及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的第二主集电器部分142。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被联接到与盖组件170联接的第二端子部分150之后,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可以联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参照图3A,例示电极组件110尚待联接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3B,例示电极组件110联接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的组装透视图。现在将参照图3A和图3B描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的构造以及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与电极组件110之间的组装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可以包括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的第二接线片连接部分141a,以及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二主集电器部分142的第二集电器连接部分141b。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可以成形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单板,并且可以具有弯折以与竖直方向平行的部分。第二接线片连接部分141a可以位于第二电极接线片115与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之间,并且第二集电器连接部分141b可以位于第二电极接线片115与电极组件110的侧表面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可以是金属单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以L形构造弯折的状态下,设置在一侧的第二集电器连接部分141b可以首先焊接到第二主集电器部分142,然后,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接线片连接部分141a可以焊接到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在焊接到第二电极接线片115之后,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可以与第二电极接线片115一起弯折以与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的表面基本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接线片连接部分141a可以一次焊接到汇集的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115。这里,焊接到第二接线片连接部分141a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在彼此紧密接触的同时彼此电连接,从而减小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的整体厚度。
第二主集电器部分142包括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的第二电极连接部分142a,以及从第二电极连接部分142a的顶端弯折并延伸,并且电且机械地连接到第二端子部分150的第二端子连接部分142b。
第二电极连接部分142a与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接触并联接,以然后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第二电极连接部分142a焊接到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并且被配置为在竖直方向上竖立。第二电极连接部分142a可以通过焊接联接到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连接部分142b被成形为水平延伸以与盖板171平行的板,并且被联接到第二端子部分15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连接部分142b可以焊接到第二端子部分150,并且可以位于稍后将描述的盖组件170的盖板171与电极组件11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连接部分142b可以从第二电极连接部分142a的顶端弯折,以与之垂直地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第二主集电器部分142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由铜基材料制成,并且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也由铜基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主集电器部分142通过焊接联接到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以提供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在一个实施例中,由第二副集电器部分141和第二主集电器部分142组成的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可被焊接并联接到与盖组件170联接的第二端子部分150。然后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的第二接线片连接部分141a可以焊接并联接到汇集的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115。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本文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但是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可以以各种形状和结构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
第二端子部分150通过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1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部分150可以包括穿过盖组件170的盖板171的第二端子柱151,并且被配置为使得第二集电器部分140的第二电极连接部分142a电连接到壳体160内的第二端子柱151。此外,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15电连接到第二集电器部分14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部分150定位在盖板171上,并且可以包括:联接到第二端子柱151的第二端子板152(例如,由铝制成);安装在第二端子板152与盖板171之间的第二端子上绝缘构件153;位于第二端子柱151与盖板171之间的第二端子密封衬垫154;和安装在连接到第二端子柱151的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与盖板171之间的第二端子下绝缘构件155。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本文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二端子部分150,但是第二端子部分150可以以各种形状和结构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60可被成形为具有中空的顶部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电极组件110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到壳体160中。另外,第一集电器部分120和第二集电器部分140也可以放置在壳体160中。
盖组件170可以包括板状的盖板171。例如,盖板171可以由薄板制成,并且联接到壳体160的开口以封闭该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71包括电解质注入部172,电解质通过电解质注入部172注入到壳体160中。一旦注入了电解质,则电解质注入部172由塞子173密封。另外,盖板171可以包括通气孔174,并且配置为在密封的壳体160的内部压力超过某一压力水平(例如,预设压力水平)时破裂的通气板175可以安装在通气孔174中。
尽管已经描述了一个或多个示例实施例,以实践本公开的二次电池,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阐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对其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以隔板在它们之间的状态交替堆叠;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在相同位置彼此重叠并向外突出,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是所述第一电极板的未涂覆部分;和固定带,被粘附到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相反的长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的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
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的第一集电器部分;以及
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一集电器部分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从所述电极组件的相反的短侧表面中的一个短侧表面向外突出,并且被汇集以焊接到所述第一集电器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定带包括粘附到所述隔板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和粘附到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的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定带的所述第二区域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一个短侧表面弯折,以覆盖所述一个短侧表面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接线片,所述第二电极接线片是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未涂覆部分,并且从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相反的短侧表面中的另一短侧表面向外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定带粘附到所述隔板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和所述第二电极接线片突出的方向延伸,并且以Z形构造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定带包括粘附到所述隔板的外表面的第一区域和粘附到所述第二电极接线片的外表面的第二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定带包括:分别粘附到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个长侧表面的第一侧端部和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以及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一个长侧表面的第二侧端部和所述第二电极接线片的两个带;以及分别粘附到所述电极组件的另一长侧表面的第一侧端部和所述第一电极接线片以及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另一长侧表面的第二侧端部和所述第二电极接线片的两个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固定带包含聚酰亚胺、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CN202010160663.5A 2019-03-29 2020-03-10 二次电池 Pending CN1117557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37113 2019-03-29
KR1020190037113A KR20200114805A (ko) 2019-03-29 2019-03-29 이차 전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5731A true CN111755731A (zh) 2020-10-09

Family

ID=6974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0663.5A Pending CN111755731A (zh) 2019-03-29 2020-03-10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6876B2 (zh)
EP (1) EP3716386B1 (zh)
KR (1) KR20200114805A (zh)
CN (1) CN111755731A (zh)
HU (1) HUE057247T2 (zh)
PL (1) PL3716386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5970A (zh) * 2022-02-14 2024-01-05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电极结构和包括电极结构的棱柱形电池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7712Y (zh) * 2007-11-21 2008-09-17 天津和平安耐高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大容量、高功率、耐低温方形锂-二氧化锰电池正极板
KR20090104642A (ko) * 2008-03-31 2009-10-06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2차 전지
CN102664242A (zh) * 2012-05-17 2012-09-12 吉林卓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壳为负极的锌镍二次密封圆柱碱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87334A (zh) * 2009-09-10 2012-09-19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堆叠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145678A (ja) * 2012-01-13 2013-07-25 Hitachi Maxell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14007103A (ja) * 2012-06-26 2014-01-1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
EP2793292A2 (en) * 2013-04-18 2014-10-22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US20150037658A1 (en) * 2012-03-30 2015-02-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Stack type battery
CN105765763A (zh) * 2013-11-28 2016-07-1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蓄电单元以及具备该蓄电单元的电子设备
CN107732286A (zh) * 2017-05-19 2018-02-23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076424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ealed secondary battery
CN108199072A (zh) * 2018-01-16 2018-06-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
US20180233771A1 (en) * 2015-08-26 2018-08-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3369B2 (ja) 2006-04-28 2011-08-24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積層型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KR101040826B1 (ko) * 2009-09-28 2011-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KR101103499B1 (ko) 2009-10-07 2012-01-06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전지용 전극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830953B2 (ja) * 2010-11-17 2015-1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およ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WO2014126427A1 (ko) * 2013-02-15 2014-08-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016645B1 (ko) 2016-07-08 2019-08-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152143B1 (ko) * 2016-11-24 2020-09-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판의 경계 부위에 절연 보강부가 형성된 분리막을 포함하는 전극조립체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7712Y (zh) * 2007-11-21 2008-09-17 天津和平安耐高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大容量、高功率、耐低温方形锂-二氧化锰电池正极板
KR20090104642A (ko) * 2008-03-31 2009-10-06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2차 전지
CN102687334A (zh) * 2009-09-10 2012-09-19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堆叠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145678A (ja) * 2012-01-13 2013-07-25 Hitachi Maxell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US20150037658A1 (en) * 2012-03-30 2015-02-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Stack type battery
CN102664242A (zh) * 2012-05-17 2012-09-12 吉林卓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壳为负极的锌镍二次密封圆柱碱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007103A (ja) * 2012-06-26 2014-01-16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
EP2793292A2 (en) * 2013-04-18 2014-10-22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105765763A (zh) * 2013-11-28 2016-07-1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蓄电单元以及具备该蓄电单元的电子设备
US20180233771A1 (en) * 2015-08-26 2018-08-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US20180076424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ealed secondary battery
CN107732286A (zh) * 2017-05-19 2018-02-23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型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9072A (zh) * 2018-01-16 2018-06-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3716386T3 (pl) 2022-02-28
EP3716386B1 (en) 2021-11-10
EP3716386A1 (en) 2020-09-30
US11276876B2 (en) 2022-03-15
HUE057247T2 (hu) 2022-04-28
US20200313147A1 (en) 2020-10-01
KR20200114805A (ko)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2250B (zh) 二次电池
CN105322210B (zh) 可再充电电池
US10673055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S9472802B2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20052341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10199616B2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cell frames coupled to each other
US1134263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EP3451418B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220311057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EP3544078B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10312497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120052349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424008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3716386B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419176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2337493B1 (ko) 이차 전지
EP4354599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230106265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421328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2390767B1 (ko) 이차 전지
US20230207996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10505217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20230092267A (ko) 이차 전지
KR20230109950A (ko) 이차 전지
CN116914377A (zh) 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