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5130A - 防控方法和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控方法和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5130A
CN111755130A CN202010490387.9A CN202010490387A CN111755130A CN 111755130 A CN111755130 A CN 111755130A CN 202010490387 A CN202010490387 A CN 202010490387A CN 111755130 A CN111755130 A CN 111755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act
preset
prevention
broadcas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03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03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5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5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5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8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e.g. fl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防控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标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在任一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本申请的防控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将处于同一场景且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相标记为密切接触终端,然后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和传染病患者对应的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可降低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感染他人的风险,可快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Description

防控方法和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疾病防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控方法、防控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流感一般通过空气传播,而人们在被传染疾病初期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这就导致后续与其接触的更多人可能受到感染,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控方法、防控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防控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标记模块和第一推送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所述标记模块用于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所述第一推送模块用于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终端包括信号接收器和处理器。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广播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防控系统包括终端和云端服务器。终端和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终端包括信号接收器和第一处理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及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本申请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防控方法: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本申请的防控方法、防控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可确定发射终端在密闭场景的停留时段,由于信号的传播是有距离限制的,能被信号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广播信号对应的发射终端基本处于同一场景范围内,第一广播信号可以是由发射终端发出,而被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个广播信号(此时发射终端刚进入该场景),第二广播信号则是由发射终端发出,而被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广播信号(此时发射终端离开该场景),该场景可以是电梯、地铁车厢、办公室等密闭场景,而在同一场景共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更大,在同一场景的共同停留的时段较长的不同发射终端,可认为互相是密切接触终端,因此,可将处于同一场景且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相标记为密切接触终端,在任一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其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被传染疾病的风险较高,此时可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和对应的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从而降低感染了传染病的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以及继续感染他人的风险,可快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广播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和
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
012:标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
013:在任一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请结合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防控装置10包括获取模块11、标记模块12和推送模块13。获取模块11、标记模块12和推送模块13分别用于执行步骤011、步骤012和步骤013。即,获取模块11用于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标记模块12用于标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推送模块13用于在任一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终端100还包括信号接收器20和处理器30。信号接收器20,用于接收广播信号。处理器30,用于根据信号接收器20接收到的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标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在任一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也即是说,步骤011可以由处理器30配合信号接收器20实现、步骤012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步骤013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
具体地,终端100还包括壳体50。处理器30可安装在壳体50上。处理器3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更具体地,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柜员机、闸机、智能手表、头显设备等,可以理解,终端100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具有信号接收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的装置。下面以终端100为手机进行说明,但终端100不限于手机。壳体50还可用于安装终端100的成像装置、供电装置、通信装置等功能模块,以使壳体50为功能模块提供防尘、防摔、防水等保护。
可以理解,由于信号的传播是有距离限制的,能被信号接收器20能够接收到广播信号对应的发射终端基本处于同一场景范围内,该场景可以是电梯、地铁车厢、办公室等密闭场景,而在同一场景共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更大。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可以是信号接收器20接收的广播信号中的第一个广播信号和最后一个广播信号,例如,发射终端在不断移动,第一广播信号即为发射终端刚进入信号接收器20的接收范围内时被信号接收器20接收到的第一个广播信号,第二广播信号则是发射终端离开信号接收器20的接收范围时被信号接收器20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广播信号,也即是说,该场景的范围还可以是信号接收器20的接收范围。
相较于普通场景(如马路、广场等)而言,密闭场景的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更大,其中,密闭场景指的是空气流通不够顺畅的场景,如电梯、地铁的车厢、办公室等等,而不应理解成完全不进行空气流通或完全封闭的场景,在密闭场景中,由于空气流通不够顺畅,使得传染病的病毒在密闭场景流通较长时间,从而增加了传染病的感染几率。
将终端100设置在密闭场景的入口和出口,可准确地检测每个进出密闭场景的人,例如,在密闭场景的入口和出口一般设置有安检门,将终端100安装在安检门上,或者安检门本身作为终端100使用,或者不设置安检门而是仅设置一位门卫,门卫通过手持终端100准确地检测进出密闭场景的人。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如今,几乎每个人都会携带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机上一般有信号发射器40(即,终端100包括信号发射器40)以用于发射广播信号,如蓝牙发射模块,而低功耗蓝牙发射模块因其低功耗、可长时间开启的特点,可作为信号发射器40持续的发射广播信号,当然,手机还存在其他通信模块以进行通信,可基于成本、可靠性和功耗去综合考虑所使用的通信模块,在此不作限制。
安检门上设置的终端100(下称监控终端)的信号接收器20可以接收到发射终端(如用户携带的终端100)发出的用于疾病防控的广播信号,其中,设置在密闭场景的入口的监控终端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即,发射终端刚进入密闭场景时,监控终端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即第一广播信号为该发射终端发出,而被监控终端接收的第一个广播信号),而设置在密闭场景的出口的监控终端则接收第二广播信号(即,发射终端离开密闭场景时,监控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此时后续不再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射的广播信号,即第二广播信号为该发射终端发出,而被监控终端接收的最后一个广播信号)。可以理解,密闭场景的入口和出口既可以是两个设置在不同位置的门,如商场、超市等场景中的进出口,还可以是同一个门(即入口也是出口,如入口和出口为同一个门的电梯、地铁车厢等)。
为了方便监控终端从众多繁杂的信号中准确地识别到该广播信号,该广播信号可携带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UUID的位数可以是8位、16位等,如图4所示,UUID为16位并以16进制表示,UUID的作用类似于导频,可以用于帮助监控终端识别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为用于疾病防控的广播信号,监控终端只需接收该广播信号即可。
广播信号携带有发射终端的信息(可包括发射终端的携带者的身份信息),处理器30根据接收广播信号的时刻(即,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接收第二广播信号的时刻)即可确定发射终端进出当前密闭场景的时刻,从而根据发射终端进出当前密闭场景的时刻确定发射终端在当前密闭场景停留时段(如11:01至11:20)。可以理解,当前密闭场景中,在该停留时段内若存在传染病患者,则停留时段包括与传染病患者同时停留的时段(下称重合时段)和其他时段,重合时段的时长越长,发射终端和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几率越大,发射终端的携带者被传染的几率自然也就越大,因此,通过不同发射终端在同一密闭场景中停留时段中的重合时段的时长(即,重合时长)即可判断不同发射终端之间是否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判断是否存在任一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即,判断发射终端的携带者是否为传染病患者),例如每个发射终端均具有唯一的数字码、条形码或图案码等(下面以发射终端具有唯一的数字码为例进行说明,发射终端具有唯一的条形码或图案码等时原理基本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通过比对发射终端对应的数字码和传染病患者的发射终端的数字码是否相同即可判断发射终端的携带者是否为传染病患者,此时就需要密切关注该发射终端的携带者的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因为相对其他非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而言,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被传染的概率相对较大,此时将防控信息发送给监管服务器300的同时,定向推送给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终端,提醒其注意可能被传染疾病,注意防控。其中,监管服务器300可以是官方机构为了统一进行疾病防控设置的服务器。
发给监管服务器300和密切接触终端的防控信息是不同的,发给监管服务器300的防控信息是包含传染病患者和密切接触终端的对应的身份信息,而发给密切接触终端的防控信息则是提醒信息,例如,发给监管服务器300的防控信息为“传染病患者:001;密切接触终端:002、003、005”,其中,数字“001”、“002”等表示其身份信息的数字码,数字码和身份信息绑定,数字码和对应的身份信息可提前在监管服务器300中备案,监管服务器300根据该数字码即可获取到传染病患者和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的具体身份信息,如姓名、住址等等,从而安排医护人员线下执行防控措施。如图5所示,发给密切接触终端的防控信息为“您的密切接触人员中存在传染病患者,请进行健康检查并注意隔离!”。防控信息还可包含具体的传染病信息,根据传染病患者的病情,推荐其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与传染病患者的病情相关的检查,防止盲目无目的的检查造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如此,从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方面和官方机构方面共同进行防控,保证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不会继续在不知晓自身是否被感染的情况下外出,导致疾病的扩散,有利于疾病的防控。
本申请的防控方法、防控装置10和终端100通过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可确定发射终端在密闭场景的停留时段,由于信号的传播是有距离限制的,能被信号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广播信号对应的发射终端基本处于同一场景范围内,第一广播信号可以是由发射终端发出,而被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个广播信号(此时发射终端刚进入该场景),第二广播信号则是由发射终端发出,而被信号接收器20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广播信号(此时发射终端离开该场景),该场景可以是电梯、地铁车厢、办公室等密闭场景,而在同一场景共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也更大,在同一场景的共同停留的时段较长的不同发射终端,可认为互相是密切接触终端,因此,可将处于同一场景且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相标记为密切接触终端,在任一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其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被传染疾病的风险较高,此时可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和对应的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从而降低感染了传染病的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以及继续感染他人的风险,可快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请参阅图3和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3包括以下步骤:
0131:根据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获取密切接触终端的身份码,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身份码对应的密切接触终端。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推送模块13还用于执行步骤0131。即,推送模块13还用于根据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获取密切接触终端的身份码,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身份码对应的密切接触终端。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还用于根据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获取密切接触终端的身份码,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身份码对应的密切接触终端。也即是说,步骤0131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
具体地,如图4所示,广播信号的格式可以是UUID搭配发射终端唯一的身份码,其中,UUID可以用于帮助监控终端识别接收到的信号是否为用于疾病防控的广播信号,身份码的位数可以是8位、16位、24位等,如图4所示,身份码为24位,并以16进制表示,身份码则与发射终端的身份信息绑定,每个身份码对应一个发射终端的携带者,身份码可以是与终端100绑定的唯一数字码、条形码、图案码等等,若用户拥有多个终端100,身份码则可绑定该多个终端100,使得身份码和终端100的携带者一一对应,身份码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证生成,身份码和身份证的身份证号可不相同,以免身份码泄露后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提高隐私安全性。处理器30在获取到广播信号,即可识别广播信号的UUID以确定该广播信号是否为用于疾病防控的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然后根据获取的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即可得到身份码,由于身份码和终端100绑定,并对应该终端100的携带者,在推送防控信息时,除了将防控信息推送给监管服务器300,还可根据身份码确定目标终端,从而准确地将防控信息推送给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终端(即,目标终端),以提醒目标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广播信号一般是经过预定规则进行加密的,为了使得监控终端能够接收并解密广播信号以得到身份码,需要在发射广播信号的终端100和接收广播信号的终端100中均安装对应的应用程序,可以理解,每个终端100均能够发射广播信号和接收广播信号,即,终端100既是发射终端也是接收终端。发射终端发射的广播信号是按照预定加密规则加密,而接收终端(如监控终端)接收到广播信号后根据预定解密规则进行解密即可得到身份码,预定解密规则和预定加密规则对应。
处理器30还用于接收开启广播的指令以接收和/或发射广播信号,在当前存在可能发生扩散的传染病时,监管服务器300或者其他官方机构的服务器可向所有安装了监控应用程序(即,用于实现接收和/或发射用于疾病防控的广播信号的应用程序)的终端100发送开启广播的指令,以使得监控应用程序接收和/或发射广播信号,以辅助官方机构进行疾病防控。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12包括以下步骤:
0121:接收第三广播信号以获取接收终端和发射终端的距离;
0122:根据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内的接触时长确定发射终端相对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及
0123:标记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接触等级为预定接触等级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标记模块012还用于实现步骤0121、0122和0123。即,标记模块12用于接收第三广播信号以获取接收终端和发射终端的距离;根据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内的接触时长确定发射终端相对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及标记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接触等级为预定接触等级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还用于接收第三广播信号以获取接收终端和发射终端的距离;根据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内的接触时长确定发射终端相对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及标记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接触等级为预定接触等级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也即是说,步骤0121、步骤0122和步骤0123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
具体地,有些密闭场景的范围较大,即使不同发射终端处于同一密闭环境,也由于彼此之间的距离较远,出现密切接触的几率也较低,因此,每个发射终端的信号接收器20也能接收附近的发射终端发出的用于疾病防控的广播信号,在密闭场景内,接收终端(具体为接收广播信号的终端100的处理器30)根据信号接收器20接收到的第三广播信号即可计算得到其距离发射终端的距离,第三广播信号可以是每个发射终端接收的广播信号,或者,第三广播信号还可以是监控终端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如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例如,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强度会逐渐下降,处理器30通过广播信号的强度变化即可计算接收终端和发射终端的距离,当第三广播信号为每个发射终端接收的广播信号时(即,接收终端为任一发射终端时),此时的发射终端和携带者一一对应,是可移动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内(如2米(m)、3m、5m等)时,接收终端开始计时,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外时,停止计时,处理器30根据开始计时的时刻和停止计时的时刻计算得到接触时长,然后根据该接触时长和预定距离区间即可确定接收终端和发射终端的接触等级,如一般接触级、密切接触级等,在两个发射终端在同一场景同时停留的时间较长(即,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两者距离较近的时长较长(即,接触等级为预定接触等级(如密切接触级))时,即可确定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如此,可准确地判断不同用户的是否为密切接触终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三广播信号为监控终端(即,接收终端为监控终端时)接收到的广播信号时,此时的监控终端和当前密闭场景对应,是不可移动的,与该监控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的多个发射终端,也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具体的,发射终端和监控终端的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内(如2米(m)、3m、5m等)时,接收终端开始计时,在发射终端和监控终端的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外时,停止计时,处理器30根据开始计时的时刻和停止计时的时刻计算得到接触时长,然后根据该接触时长和预定距离区间即可确定监控终端和发射终端的接触等级,如一般接触级、密切接触级等,在两个发射终端在同一场景同时停留的时间较长(即,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两者距离较近的时长较长(即,两者和监控终端的接触等级均为预定接触等级(如密切接触级))时,即可确定两个不同的发射终端是否为密切接触终端。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防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4:以预定发射功率发射第三广播信号,预定发射功率与预定距离区间对应。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防控装置10还包括发射模块14。发射模块14用于执行步骤014。即,发射模块14用于以预定发射功率发射第三广播信号,预定发射功率与预定距离区间对应。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还用于以预定发射功率发射第三广播信号,预定发射功率与预定距离区间对应。也即是说,步骤014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
具体地,由于只需要关注密切接触终端即可,信号发射器40的最大发射距离可以设置的较小,最大发射距离可以刚好等于预定距离区间的最大距离值,例如最大发射距离可设置为2m、3m、5m等,随着最大发射距离的减小,所需要的预定发射功率相应减小,有利于降低功耗,因此,以预定发射功率发射广播信号,可在保证能够发射的广播信号能够被预定距离区间的接收终端接收的同时,最大化的降低功耗。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预定距离区间包括多个互不重叠预定子区间,步骤0122包括以下步骤:
01221:分别计算距离位于每个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及
01222:根据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确定接触等级。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标记模块12还可用于执行步骤01221和步骤01222。即,标记模块12可用于分别计算距离位于每个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及根据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确定接触等级。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还用于分别计算距离位于每个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及根据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确定接触等级。也即是说,步骤01221和步骤01222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
具体地,用户一般是移动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不同的距离和接触时长对应的感染风险也是不同的,距离较近干扰风险越高,距离越远,感染风险越低,接触时长越长,感染风险越高,接触时长越短,则感染风险越低。
因此,预定距离区间可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预定子区间,例如预定距离区间为(0m,5m],则可分为(0m,1m]、[1m,2m)、[2m,3m)、[3m,4m)、[4m,5m]五个互不重叠的预定子区间,并为每个子区间分配不同的权值,距离越远的预定子区间的权值越低,如五个互不重叠的预定子区间的权值分别为0.45、0.25、0.15、0.1、0.05,然后接收终端(具体为接收终端对应的终端100的处理器30)分别计算发射终端在每个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然后根据每个预定子区间的权值和对应的接触时长即可计算得到一个接触等级值,按照预先建立好的接触等级和接触等级值的对应关系表,即可找到接触等级值对应的接触等级。从而更为准确的确定接触等级,有利于后续密切接触终端的确定。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预定子区间包括与接收终端的距离依次增大的第一预定子区间、第二预定子区间和第三预定子区间,步骤01222包括以下步骤:
01223:在第一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时、和/或第二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或第三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第一预定接触时长、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第三预定接触时长依次增大;
步骤0123包括:
01231:标记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
请再次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标记模块12还用于实现步骤01223和步骤01231。标记模块12还用于在第一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时、和/或第二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或第三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第一预定接触时长、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第三预定接触时长依次增大;及标记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
请再次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还用于在第一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时、和/或第二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或第三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第一预定接触时长、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第三预定接触时长依次增大;及标记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也即是说,步骤01223和步骤01231可以由处理器30实现。
具体地,多个预定子区间分别与接收终端的距离连续且依次增大的第一预定子区间、第二预定值区间和第三预定子区间,根据预定距离区间的范围,可确定第一预定子区间、第二预定值区间和第三预定子区间的距离范围,例如,预定距离区间为(0m,4m],则第一预定子区间、第二预定值区间和第三预定子区间分别可以是:(0m,1m]、[1m,2m)、[2m,4m]或者(0m,2m]、[2m,3m)、[3m,4m]等,根据每个预定子区间的距离范围,设定对应的预定接触时长,其中,第一预定子区间、第二预定值区间和第三预定子区间分别对应第一预定接触时长、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第三预定接触时长,第一预定接触时长、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第三预定接触时长依次增大,例如,第一预定接触时长、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第三预定接触时长分别为5分钟、10分钟和20分钟。
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一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时(下称条件1)、或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二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时(下称条件2)、或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三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下称条件3),确定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或者,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一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且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二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或者,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二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且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三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或者,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一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且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三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或者,在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一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二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且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距离位于第三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如此,可准确地确定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是否为密切接触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切接触级还可分为多个级别,如接触程度逐渐加深的一级密切接触级、二级密切接触级和三级密切接触级,例如满足条件1时的接触等级为三级密切接触级,满足条件2时的接触等级为二级密切接触级,满足条件3时的接触等级为一级密切接触级,或者,满足条件1至条件3中的任一条件时的接触等级为三级密切接触级,满足条件1至条件3中的任一两个条件时的接触等级为二级密切接触级,同时满足条件1至条件3中时的接触等级为三级密切接触级。从而更加详细的划分密切接触级,有利于后续对密切接触终端的感染几率的预估准确性,发给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终端的防控信息中也可包含感染几率信息,以更有效地提示密切接触终端注意防控。在准确地确定接触等级后,将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且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即可准确地确定密切接触终端。
请再次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防控系统1000包括通信连接的终端100和云端服务器200,终端100包括第一处理器31,云端服务器200包括第二处理器32。第一处理器31用于根据在密闭场景的入口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和在密闭场景的出口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以获取广播信号的发射终端在密闭场景停留时段、及标记在同一密闭场景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第二处理器32用于在任一发射终端为传染病患者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发射终端的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密切接触终端进行防控。也即是说,第一处理器31用于执行步骤011和步骤012,第二处理器32用于执行步骤013。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31可用于执行步骤011、步骤012和步骤013;或者,第一处理器31可用于执行步骤011,第二处理器32可用于执行步骤012和步骤013;或者,第一处理器31可用于执行步骤011和步骤013,第二处理器32可用于执行步骤012;或者,第二处理器32可用于执行步骤011、步骤012和步骤013。第一处理器31和/或第二处理器32均可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的步骤,如第一处理器31和/或第二处理器32用于执行步骤0131、步骤0121、步骤0122、步骤0123、步骤014、步骤01221、步骤01222、步骤01223和步骤01231。
云端服务器200能够接收到终端100获取的密切接触终端信息并为每个用户都存储一张密切接触终端表单,表单上存储有该用户所有的密切接触终端的身份码,在发现传染病患者时,通过传染病患者的身份码即可确定该传染病患者对应的密切接触终端表单,云端服务器200和监管服务器300连接,以使得云端服务器200的第二处理器32或终端100的第一处理器31推送的防控信息能够被监管服务器300接收,例如,云端服务器200的第二处理器32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和与云端服务器200连接的密切接触终端;或者,终端100的第一处理器32推送防控信息给云端服务器200,再由云端服务器200转发给监管服务器300和与云端服务器200连接的密切接触终端。
云端服务器200还可从监管服务器中获取传染病患者的信息以推送防控信息,监控服务器300也可对密切接触终端表单进行备份,在获取到传染病患者的身份码后,由监管服务器300推送防控信息给对应的云端服务器200,再由云端服务器200转发给与云端服务器200连接的密切接触终端。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402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0,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402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可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防控方法。
例如,请结合图1和图3,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402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30执行以下步骤:
011: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
012:标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
013:在任一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再例如,请结合图3和图6,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402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处理器30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0131:根据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获取密切接触终端的身份码,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300及身份码对应的密切接触终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
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
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播信号为设置在密闭场景的入口处的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所述第二广播信号为设置在所述密闭场景的出口处的终端接收到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获取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身份码,并推送所述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身份码对应的所述密切接触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包括:
接收第三广播信号以获取接收终端和所述发射终端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内的接触时长,以确定所述发射终端相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及
标记所述重合时长大于所述预定重合时长、且所述接触等级为预定接触等级的所述发射终端和所述接收终端互为所述密切接触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控方法还包括:以预定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第三广播信号,所述预定发射功率与所述预定距离区间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区间包括多个互不重叠的预定子区间,所述根据所述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内的接触时长,以确定所述发射终端相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距离位于每个所述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及
根据所述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确定所述接触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定子区间包括与所述接收终端的距离依次增大的第一预定子区间、第二预定子区间和第三预定子区间,所述根据所述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确定所述接触等级,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时、和/或所述第二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或第三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所述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所述第一预定接触时长、所述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所述第三预定接触时长依次增大;
所述标记所述重合时长大于所述预定重合时长、且所述接触等级为预定接触等级的所述发射终端和所述接收终端互为所述密切接触终端,包括:
标记所述重合时长大于所述预定重合时长、且所述接触等级为所述密切接触级的所述发射终端和所述接收终端互为所述密切接触终端。
8.一种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
标记模块,用于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
第一推送模块,用于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广播信号;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
标记在同一所述密闭场景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及
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为传染病患者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发射终端的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进行防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播信号为设置在密闭场景的入口处的接收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所述第二广播信号为设置在所述密闭场景的出口处的接收终端接收到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广播信号或第二广播信号获取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身份码,并推送所述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身份码对应的所述密切接触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第三广播信号以获取接收终端和所述发射终端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位于预定距离区间内的接触时长,以确定所述发射终端相对所述接收终端的接触等级;及
标记所述重合时长大于所述预定重合时长、且所述接触等级为预定接触等级的所述发射终端和所述接收终端互为所述密切接触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以预定发射功率发射所述第三广播信号,所述预定发射功率与所述预定距离区间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区间包括多个互不重叠的预定子区间,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分别计算所述距离位于每个所述预定子区间的接触时长;及
根据所述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确定所述接触等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定子区间包括与所述接收终端的距离依次增大的第一预定子区间、第二预定子区间和第三预定子区间,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接触时长时、和/或所述第二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或第三预定子区间对应的接触时长大于第三预定接触时长时,确定所述接触等级为密切接触级,所述第一预定接触时长、所述第二预定接触时长和所述第三预定接触时长依次增大;
标记所述重合时长大于所述预定重合时长、且所述接触等级为所述密切接触级的所述发射终端和所述接收终端互为所述密切接触终端。
16.一种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终端包括信号接收器和第一处理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广播信号和第二广播信号,以确定发射终端的停留时段;及标记所述停留时段的重合时长大于预定重合时长的所述发射终端互为密切接触终端;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任一所述发射终端对应的身份信息和预设的传染病患者的身份信息匹配时,推送防控信息给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密切接触终端,以提醒所述密切接触终端的携带者进行防控。
17.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控方法。
CN202010490387.9A 2020-06-02 2020-06-02 防控方法和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755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0387.9A CN111755130A (zh) 2020-06-02 2020-06-02 防控方法和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0387.9A CN111755130A (zh) 2020-06-02 2020-06-02 防控方法和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5130A true CN111755130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0387.9A Pending CN111755130A (zh) 2020-06-02 2020-06-02 防控方法和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513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9706A (zh) * 2020-11-16 2021-03-16 鹏城实验室 传染病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1973A (zh) * 2020-12-14 2021-03-16 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8288A (zh) * 2020-12-18 2021-05-11 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安全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887485A (zh) * 2021-01-27 2021-06-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电子痕迹的接触跟踪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77452A (ja) * 2009-05-29 2010-12-09 Softbank Telecom Corp 携帯端末、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1005224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M2M Technologies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health score
CN104867198A (zh) * 2015-03-16 2015-08-26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排队时长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986921A (zh) * 2018-07-04 2018-12-1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疾病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20027610A (ja) * 2018-08-08 2020-02-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方法、サーバ、音声認識装置、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77452A (ja) * 2009-05-29 2010-12-09 Softbank Telecom Corp 携帯端末、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1005224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M2M Technologies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health score
CN104867198A (zh) * 2015-03-16 2015-08-26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排队时长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986921A (zh) * 2018-07-04 2018-12-1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疾病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20027610A (ja) * 2018-08-08 2020-02-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方法、サーバ、音声認識装置、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9706A (zh) * 2020-11-16 2021-03-16 鹏城实验室 传染病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1973A (zh) * 2020-12-14 2021-03-16 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8288A (zh) * 2020-12-18 2021-05-11 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安全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887485A (zh) * 2021-01-27 2021-06-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电子痕迹的接触跟踪方法
CN112887485B (zh) * 2021-01-27 2021-09-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电子痕迹的接触跟踪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5130A (zh) 防控方法和装置、终端、防控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0955522B2 (en) Bluetooth crowd-sourced triangulation
US9801062B2 (en) Bluetooth transmission security pattern
US9603013B2 (en) Bluetooth beacon protocol
EP2817651B1 (en) Locating wireless identity transmitter using short-range wireless broadcasts
US20140133656A1 (en) Preserving Security by Synchronizing a Nonce or Counter Between Systems
US10181871B2 (e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5027148A (zh) 使用蓝牙和混合模式发射机的存在检测
US201301325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Outbreak of Contagious Diseases
EP2974220A2 (en) Proof of presence via tag interactions
Kindt et al. How reliable is smartphone-based electronic contact tracing for COVID-19?
EP2649590B1 (en) Wireless biometric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970552B (zh) 一种开关控制方法、智能开关及移动终端
KR20080067680A (ko) 보안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00015040A1 (en) Location-based wireless tracking
KR20090009009A (ko) 구조신호 발생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긴급 구조요청 방법
EP3348033A1 (en) A trusted geolocation beacon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trusted geolocation beacon
CN112913207A (zh) 用于搜寻钥匙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66661B (zh) 具有动静检测功能的防伪蓝牙发送设备
US20140300467A1 (en) System for Locating Tagged Objects
KR101345700B1 (ko) 미아 방지 시스템
US11178524B2 (en) Data collection method using user terminal and data collection system
CN117256122A (zh) 使用利用基于时间的距离限制的基于接近的id交换的数字接触追踪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US202200610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KR101805838B1 (ko) Ble를 이용한 실시간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