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3939A -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3939A
CN111753939A CN202010589105.0A CN202010589105A CN111753939A CN 111753939 A CN111753939 A CN 111753939A CN 202010589105 A CN202010589105 A CN 202010589105A CN 111753939 A CN111753939 A CN 111753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tag
internet
things
tag terminal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91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治国
踪家双
董文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91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3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3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39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9467 priority patent/WO202125907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产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配置为向各个物联网AP发送控制指令;一个或多个物联网AP,物联网AP配置为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向覆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配置为根据控制信号向物联网AP上报预定信息,其中,一个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对应一个资产设备。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来实现资产管理,通过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不同反馈实现了资产设备的全面管理,整个管理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极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且任何操作都会在服务器进行记录,管理方式健全,防止了资产设备的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对资产设备进行盘点时,主要是通过RFID或条形码等对资产设备进行盘点,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即由人工到各个资产设备所在地进行实地盘点,一旦涉及到资产转移,也只能通过人工记录及转移,很容易造成资产设备的流失。
现有资产管理过于依赖人工操作,人工成本比较高,并且资产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资产设备流失等情况,管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资产管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下问题:现有资产管理过于依赖人工操作,人工成本比较高,并且资产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资产设备流失等情况,管理效率低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资产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配置为向各个物联网AP发送控制指令;一个或多个所述物联网AP,所述物联网AP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向覆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一个或多个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向所述物联网AP上报预定信息,其中,一个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对应一个资产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盘点指令,移动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具体配置为响应于盘点控制信号,向所述物联网AP上报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联网AP,还配置为检测覆盖范围内是否存在未上报所述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在存在未上报所述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记录未上报所述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并将记录的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基于记录的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生成操作工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工卡终端设备,所述工卡终端设备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操作工单;所述服务器,还体配置为将所述操作工单发送至所述物联网AP下的第一工卡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具体配置为响应于移动控制信号,向所述物联网AP上报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检测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是否按照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在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及移动终点位置所在物联网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将第二工卡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进行绑定;检测所述第二工卡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是否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在所述第二工卡终端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在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工卡终端设备均到达所述移动终点位置时,解除所述第二工卡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绑定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摄像头,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拍摄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时的轨迹视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在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工卡终端未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轨迹视频确定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移动终点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来实现资产管理,即为每个资产设备对应设置一个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多个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通过一个物联网AP进行管理,最终通过物联网AP与服务器交互,无论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是什么,都可以通过物联网AP下达至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通过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不同反馈实现了资产设备的全面管理,整个管理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极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且任何操作都会在服务器进行记录,管理方式健全,防止了资产设备的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资产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资产转移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摄像头的资产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产管理系统,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服务器1,配置为向各个物联网AP发送控制指令;
一个或多个物联网AP 2,物联网AP配置为在接收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向覆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终端设备3,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配置为根据控制信号向物联网AP上报预定信息,其中,一个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对应一个资产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来实现资产管理,即为每个资产设备对应设置一个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多个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通过一个物联网AP进行管理,最终通过物联网AP与服务器交互,无论服务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是什么,都可以通过物联网AP下达至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通过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不同反馈实现了资产设备的全面管理,整个管理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极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且任何操作都会在服务器进行记录,管理方式健全,防止了资产设备的流失。
图1中仅示出了一种系统结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设计时可以根据需求对系统结构进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上述控制指令,其可以是盘点指令或移动指令,例如资产取用、资产借还、资产维修,资产转移等过程都属于移动指令,资产盘点则属于盘点指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资产管理的需求设置对应的指令。
在需要进行资产盘点的时候,服务器配置为下发盘点指令,其可以是按照预定时间间隔向各个物联网AP发送盘点指令,例如每两个月盘点一次。物联网AP配置为在接收到盘点指令的情况下,向覆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发送盘点控制信号。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具体配置为响应于盘点控制信号,向物联网AP上报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对于处于正常在线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都会向其所属物联网AP发送其状态信息,例如,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对应的资产设备的设备标识码等参数,也可以只上报一个在线状态,证明其处于正常状态即可,此处不进行限定。
当物联网AP接收到状态信息后,物联网AP还配置为检测覆盖范围内是否存在未上报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在存在未上报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记录未上报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并将记录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还配置为基于记录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生成操作工单。在服务器生成操作工单后,就可以基于操作工单维护资产设备。
在服务器生成操作工单后,为了便于资产设备的维护,还可以为员工配备工卡终端设备(即智能工牌),即上述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工卡终端设备,工卡终端设备配置为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操作工单;服务器,还体配置为将操作工单发送至物联网AP下的第一工卡终端设备。例如,基于设备标识码为X0023470的资产设备生成了维护工单(操作工单的一个种类),该资产设备所属物联网AP对应了一个固定员工,则可以直接将维护工单发送至该固定员工对应的工卡终端设备。当然,如果不是固定员工负责,也可以基于工作均衡原则,将生成的维护工单依次发送到不同的工卡终端设备。通过该方式,实现了员工对资产设备维护的智能化,提升了资产维护能力。
在需要进行资产取用、资产借还、资产维修,资产转移等操作时,服务器配置为下发对应的移动指令,相对应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具体配置为响应于移动控制信号,向物联网AP上报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当然,由于需要移动资产设备,所以上报位置信息为一种最优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配置其上报更多种类的信息。
当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向物联网AP上报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后,服务器就可以知晓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位置。例如,当需要资产转移时,通常需要将资产设备从一个地方通过交通工具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此时,服务器就可以配置为检测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是否按照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并在按照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记录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及移动终点位置所在物联网AP。
如图2所示,为资产转移过程的示意图,资产设备的预定物联网AP轨迹是:由室内AP1到室内AP2,再由室内AP2到车载AP3,再由车载AP3到室内AP4。如果资产设备按照上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则服务器就可以确定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已经转移到指定位置。
由于资产转移是由人工完成的,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资产转移过程中资产设备的安全,服务器还可以配置为:将第二工卡终端设备(即资产转移员工的工卡终端设备)与电子标签终端设备进行绑定;检测第二工卡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是否按照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在第二工卡终端按照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在电子标签终端设备与第二工卡终端设备均到达移动终点位置时,解除第二工卡终端设备与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绑定关系。上述过程中,如果电子标签终端设备与第二工卡终端设备均在同一时间段到达移动终点位置,则说明资产设备被员工转运成功。
为了进一步增加资产转移过程中资产设备的安全,上述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摄像头4,其配置为响应于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拍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按照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时的轨迹视频。相对应的,服务器还配置为在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或第二工卡终端未按照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根据轨迹视频确定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移动终点位置。通过上述设置,一旦发生了资产设备与员工没有同时到达移动终点位置时,就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的轨迹视频来确定资产设备是否已经运输到移动终点位置,进而确定资产设备的安全。具有摄像头的资产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
上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电子纸屏幕、低功耗处理器、射频收发器、闪存、NFC电路以及电源管理模块等,图4仅为一种示例,并不对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结构构成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资产设备上设置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时,可以将其设置在资产设备的外表面,也可以将其设置在资产设备内部,此处不作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资产管理系统包含与资产设备绑定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智能员工卡、物联网AP、服务器等。PC端或手机端可通过网络访问上述资产管理系统,以对资产设备进行资产取用、资产借还、资产维修,资产转移、资产盘点等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系统定期发送盘点指令,物联网AP将收到的盘点指令解析,下发到该物联网AP连接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上。如果标签接收到盘点指令,则反馈给物联网AP当前状态信息,如果AP未收到反馈,则视为该资产设备不存在。当资产需要转移时,开启摄像头监测资产设备的移动情况,锁定资产转移操作员工的工卡终端设备及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和工卡终端设备会根据位置移动而漫游到其他物联网AP范围内,从而记录资产设备位置变化信息,与资产转移工单比对信息,达到防止资产流失的目的。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公开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公开。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公开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公开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配置为向各个物联网AP发送控制指令;
一个或多个所述物联网AP,所述物联网AP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的情况下,向覆盖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一个或多个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配置为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向所述物联网AP上报预定信息,其中,一个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对应一个资产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盘点指令,移动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具体配置为响应于盘点控制信号,向所述物联网AP上报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联网AP,还配置为检测覆盖范围内是否存在未上报所述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在存在未上报所述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情况下,记录未上报所述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并将记录的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基于记录的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生成操作工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工卡终端设备,所述工卡终端设备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操作工单;
所述服务器,还体配置为将所述操作工单发送至所述物联网AP下的第一工卡终端设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具体配置为响应于移动控制信号,向所述物联网AP上报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检测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间内是否按照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在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移动轨迹及移动终点位置所在物联网AP。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将第二工卡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进行绑定;检测所述第二工卡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是否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在所述第二工卡终端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在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工卡终端设备均到达所述移动终点位置时,解除所述第二工卡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绑定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头,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指令,拍摄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时的轨迹视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还配置为在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或所述第二工卡终端未按照所述预定物联网AP轨迹移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轨迹视频确定所述电子标签终端设备的移动终点位置。
CN202010589105.0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1753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9105.0A CN111753939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PCT/CN2021/099467 WO2021259075A1 (zh) 2020-06-24 2021-06-10 资产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标签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9105.0A CN111753939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3939A true CN111753939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9105.0A Pending CN111753939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3939A (zh)
WO (1) WO202125907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9075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标签终端设备
WO2023198068A1 (zh) * 2022-04-15 2023-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4920A (zh) * 2022-04-21 2022-08-02 北京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盘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8359A (zh) * 2016-01-20 2016-06-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基于WoT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方法
WO2017218437A1 (en) * 2016-06-13 2017-12-21 Neura, Inc. Situation forecast mechanism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ntegration platform
CN208985208U (zh) * 2018-08-21 2019-06-14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CN111259997A (zh) * 2020-01-03 2020-06-09 北京中科医信科技有限公司 资产实时定位监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3939A (zh) * 2020-06-24 2020-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8359A (zh) * 2016-01-20 2016-06-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一种基于WoT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方法
WO2017218437A1 (en) * 2016-06-13 2017-12-21 Neura, Inc. Situation forecast mechanism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ntegration platform
CN208985208U (zh) * 2018-08-21 2019-06-14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CN111259997A (zh) * 2020-01-03 2020-06-09 北京中科医信科技有限公司 资产实时定位监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9075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标签终端设备
WO2023198068A1 (zh) * 2022-04-15 2023-10-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59075A1 (zh) 2021-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3939A (zh) 一种资产管理系统
US110482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aterial handling vehicle network
US103624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exit and entry for interest region
CN102332101A (zh) 资产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JP6773137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24190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RFID system with multi-antenna zones
US2009008574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s of a mobile radio frequency reader based on its location
US10477600B1 (en) Transportation platform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transportation tracking system
CN103186833A (zh) 基于物联网的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JP5304612B2 (ja) 入退管理システム
KR20150098702A (ko) 근거리 통신 기술을 이용한 순찰 관리 시스템
US20120139712A1 (en) Hybrid switch for extending antenna por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rfid system using the hybrid switch
US7760093B2 (en) RFID interface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20130210356A1 (en) Sequential antenna switching scheme for rfid system
CN105359197A (zh) 具有智能可互换摄像机的监控系统
KR102375248B1 (ko) 모바일 태그 리더 포털
US751162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failover in an RFID system with multi-antenna zones
US1053493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 population of RFID tags
CN106203203A (zh) 一种基于rfid平库叉车定位系统
KR101708504B1 (ko) 건설중장비 차량의 정보 전송 방법
US2008006813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configuration of RFID readers
CN109039783B (zh) 一种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4077672A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化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090160611A1 (en) Enhanced Communication Via RFID Interrogator
DE60029486T2 (de) Verfahren zum mehrfachen nutzen eines funktelephons, ein funktelefonsystem, entsprechendes nutzerkennmodul und anwesenheitserkennungsgerä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