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2162A - 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2162A
CN111752162A CN202010595768.3A CN202010595768A CN111752162A CN 111752162 A CN111752162 A CN 111752162A CN 202010595768 A CN202010595768 A CN 202010595768A CN 111752162 A CN111752162 A CN 111752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instruction
time point
sent
instru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57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2162B (zh
Inventor
尹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57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2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2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2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2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一联动指令,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并发送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并发送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本申请能够一次性还原联动场景内的多个设备的联动操作,因此,简化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控制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走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家居是在物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例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智能家居在用户误操作导致联动场景内的多个设备执行联动操作时,需要用户对联动场景内的多个设备逐一进行控制,而无法实现多个设备的联动操作的一次性还原,因此,导致用户操作繁琐,并进一步导致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智能家居无法对用户误操作导致的联动场景内的多个设备的联动操作进行一次性还原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其中,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以及将第二撤销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其中,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以及撤销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二撤销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上所述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一联动指令,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并发送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在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并发送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能够对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联动操作进行一次性还原,因此,简化了用户操作,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环境的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者,A和B这三种关系。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环境的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10、多个第二设备120、服务器130和网络140。
第一设备110可以称为用户设备、终端设备、移动台或移动终端等,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是移动电话或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也可以是便携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车载的移动装置,或者还可以是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二设备120可以是用于冷冻、冷藏物品和制作冷饮料的制冷电器,例如,冰箱、冷饮机、制冰机等;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交换室内外空气以及去除空气中尘埃和有害气体的空调电器,例如,空气调节器、电风扇、空气加湿器等;用于清洁物品和室内环境的清洁电器,例如,洗衣机、干衣机、吸尘器等;用于家庭厨房的厨房电器,例如,微波炉、电烤箱、电饭锅、洗碗机、食物料理机等;也可以是诸如电视机、投影仪、摄像机、组合音响等的声像电器,或者还可以是诸如烟火报警器、电铃等的其他电器,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服务器130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还可以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网络140可以是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连接的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需布线就能实现各种通信设备互联的无线网络,例如,蓝牙(Bluetooth)、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红外(Infrared)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设备110通过网络140与服务器130建立通信连接,服务器130通过网络140与多个第二设备120建立通信连接。服务器130存储有多个第二设备120的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第一设备110发送的联动/撤销指令,并通过网络140向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120发送联动/撤销指令,以使多个第二设备120执行/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110、第二设备120、服务器130和网络140的具体类型、数量和组合可以根据实施环境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可以由图1的服务器130执行,如图2所示,该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包括:
S210,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其中,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S220,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
S230,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
S240,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
S250,将第二撤销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
具体地,第一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一联动指令,在接收到第一联动指令之后,服务器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分别发送至对应的多个第二设备;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时,服务器确定是否所有的第二联动指令都已经被发送,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表明已经有第二设备接收到了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并且已经执行了对应的联动操作,这时,服务器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并将该第二撤销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该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
这里,第一设备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信息输入的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书阅读器等;也可以是用于打开或锁住第二设备的钥匙,例如,遥控钥匙、电子钥匙、智能钥匙等;或者还可以是第二设备的一部分,内置在第二设备中,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第一设备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例如,浏览器类应用、购物类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服务器可以是如上所述的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由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还可以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二设备可以是如上所述的诸如冰箱、冷饮机、制冰机等的制冷电器,诸如空气调节器、电风扇、空气加湿器等的空调电器,诸如洗衣机、干衣机、吸尘器等的清洁电器,诸如微波炉、电烤箱、电饭锅、洗碗机、食物料理机等的厨房电器,诸如电视机、投影仪、摄像机、组合音响等的声像电器,或者诸如烟火报警器、电铃等的其他电器,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联动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即联合行动。联动场景内的第一设备、服务器和多个第二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通信连接和联动控制。这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技术、NFC技术、紫峰(ZigBee)技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无线网格(Mesh)技术、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等。
联动指令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联动指令的具体内容与应用场景有关,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一联动指令,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并发送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并在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并发送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能够对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联动操作进行一次性还原,因此,简化了用户操作,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之后,图2的方法还包括: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其中,第一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的时间点。
具体地,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之后,服务器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这里,第一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的时间点。
举例来说,假设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为吊灯、空调、电视机和扫地机,并且这些第二设备的当前状态为吊灯关闭、空调打开且为26℃制冷、电视机打开和扫地机关闭。用户通过点击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联动指令,服务器在接收到联动指令之后将吊灯的状态存储为关闭,空调的状态存储为打开且为26℃制冷,电视机的状态存储为打开,扫地机的状态存储为关闭,以便后续在接收到撤销指令时对第二设备的状态进行恢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状态的存储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在接收到第一联动指令之后,例如,也可以实时存储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状态,或者还可以以预设时间间隔对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状态进行存储,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能够在接收到撤销指令之后准确地将多个第二设备恢复至其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因此,提高了还原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包括: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还原指令,以使第二设备将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其中,还原指令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对应。
具体地,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表明已经有第二设备接收到了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并且已经执行了对应的联动操作,这时,服务器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对应的还原指令,以使第二设备执行与该还原指令对应的联动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仅通过服务器对多个第二设备的控制即可实现联动指令的快速撤销,因此,节省了服务器资源,并提高了服务器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撤销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包括:将还原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将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具体地,服务器将还原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将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举例来说,假设服务器存储的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状态为吊灯关闭、空调打开且为26℃制冷、电视机打开和扫地机关闭。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联动指令之后,吊灯打开,空调关闭,而电视机和扫地机仍保持之前的状态;在接收到用户通过第一设备发送的撤销指令之后,由于吊灯和空调的状态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服务器根据撤销指令生成与吊灯和空调之前的状态对应的还原指令,以将吊灯还原至关闭的状态,以及将空调还原至打开且为26℃制冷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接收到还原指令之后将第二设备的当前状态还原至执行联动指令之前的状态,因此,提高了设备还原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之后,该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还包括: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三时间点的状态,其中,第三时间点为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完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联动操作的时间点;其中,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还原指令,以使第二设备将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包括:在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完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联动操作之后的预设时间内,将还原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以使多个第二设备将在第三时间点的状态还原至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具体地,在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之后,多个第二设备执行与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联动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服务器;在接收到多个第二设备反馈的执行结果之后,服务器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三时间点的状态,这里,第三时间点为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完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联动操作的时间点。进一步地,在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完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联动操作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服务器将还原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以使多个第二设备将在第三时间点的状态还原至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这里,预设时间可以是系统的默认时间,例如,20秒、2分钟、5分钟、10分钟等,也可以是用户预先设定的时间,例如,30秒、1分钟、3分钟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为1分钟。应理解,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调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停止将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
具体地,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表明有些第二设备还未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这时,服务器停止向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发送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不会接收到第二联动指令以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而是继续保持当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图2的方法还包括: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二时间点的状态,其中,第二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的时间点;确定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删除已存储的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具体地,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服务器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二时间点的状态,这里,第二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的时间点;进一步地,服务器确定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服务器删除已存储的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这里,预设阈值可以是系统的默认值,例如,20秒、2分钟、5分钟、10分钟等,也可以是用户预先设定的值,例如,30秒、1分钟、3分钟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阈值为1分钟。应理解,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调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预设阈值,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停止将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包括: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并且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停止将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
具体地,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并且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表明有些第二设备还未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这时,服务器停止向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发送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不会接收到第二联动指令以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而是继续保持当前状态。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可以由图1的服务器130执行,如图3所示,该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包括:
S301,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其中,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S302,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其中,第一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的时间点;
S303,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
S304,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其中,第一撤销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已经执行了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二设备撤销已执行的对应的联动操作;
S305,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二时间点的状态,其中,第二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的时间点;
S306,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如果是,则执行S307;否则,执行S309;
S307,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对应的还原指令;
S308,将还原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将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S309,确定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则执行S310;否则,执行S311;
S310,删除已存储的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S311,停止将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
具体地,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一联动指令之后,服务器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联动指令的第一时间点的状态,以及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接着,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已经执行了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二设备撤销已执行的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服务器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撤销指令的第二时间点的状态,并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服务器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对应的还原指令,并将该还原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将已执行的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进一步地,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服务器需要确定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服务器删除已存储的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如果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服务器停止将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
这里,第一设备可以包括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终端、智能驾驶中的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终端、或者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终端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预设阈值可以是系统的默认值,例如,20秒、2分钟、5分钟、10分钟等,也可以是用户预先设定的值,例如,30秒、1分钟、3分钟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阈值为1分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收到第一联动指令之后生成并发送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以使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以及在接收到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生成并发送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对应的还原指令,以使第二设备将已执行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能够在用户误操作的情况下,一次性将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联动操作还原至多个第二设备在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之前的状态,而无需用户对多个第二设备逐一进行还原设置,因此,简化了用户操作,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仅通过服务器对多个第二设备的控制即可实现联动指令的快速撤销,因此,节省了服务器资源,并提高了服务器的实用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预设阈值,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涉及的交互主体为第一设备(相当于图1的第一设备110)、多个第二设备(相当于图1的多个第二设备120)和服务器(相当于图1的服务器130),如图4所示,该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包括:
S401,第一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联动指令,其中,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S402,在接收到第一联动指令之后,服务器获取并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第一状态,其中,第一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的时间点;
S403,服务器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
S404,服务器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分别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
S405,多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联动指令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S406,第一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撤销指令;
S407,在接收到第一撤销指令之后,服务器获取并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二时间点的第二状态,其中,第二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的时间点;
S408,服务器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
S409,在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服务器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对应的还原指令;
S410,服务器将还原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
S411,在接收到还原指令之后,第二设备将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S412,在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服务器确定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S413,在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服务器删除已存储的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S414,在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服务器停止将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收到第一联动指令之后生成并发送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以使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以及在接收到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生成并发送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对应的还原指令,以使第二设备将已执行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能够在用户误操作的情况下,一次性将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联动操作还原至多个第二设备在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之前的状态,而无需用户对多个第二设备逐一进行还原设置,因此,简化了用户操作,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仅通过服务器对多个第二设备的控制即可实现联动指令的快速撤销,因此,节省了服务器资源,并提高了服务器的实用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预设阈值,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因此,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下面,以“离家场景”为例,对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假设“离家场景”涉及的智能设备为音箱、吊灯、灯带、射灯、窗帘、空调、电视机、热水器、扫地机、门磁传感器、红外人感传感器和门锁。通常,在执行“离家场景”时,所有的吊灯、灯带和射灯关闭、窗帘打开、空调关闭、电视机关闭、热水器关闭、扫地机开始清扫、门磁传感器设为布防、红外人感传感器设为布防以及门锁延时3分钟设为布防。
进一步地,假设在音箱的监听状态下,用户和家人说“我出去一下”便触发了音箱执行“离家场景”,但用户临时有事而决定不出门了,这时,由于音箱已经将用于执行“离家场景”的联动指令分别发送至如上所述的智能设备,因此,所有的吊灯、灯带和射灯都已经关闭,电视机也已经关闭,扫地机开始进行清扫,但空调还未关闭、窗帘还未打开,诸如门磁传感器、红外人感传感器和门锁的安防设备还未设为布防。
当用户发现由于误操作导致音箱执行了“离家场景”时,用户可以和音箱说“撤销‘离家场景’”,这时,音箱确定所有的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至如上所述的智能设备,如果诸如空调的智能设备还未执行“离家场景”对应的联动操作(即,空调未关闭),则表明该智能设备还未接收到音箱发送的执行“离家场景”的联动指令,此时,音箱将停止向该智能设备发送执行“离家场景”的联动指令,以使该智能设备继续保持当前状态;如果诸如吊灯的智能设备已经执行了“离家场景”对应的联动操作(即,吊灯已关闭),则表明该智能设备已经接收到音箱发送的执行“离家场景”的联动指令,此时,音箱将用于撤销“离家场景”的还原指令发送至该智能设备,以使该智能设备还原至执行“离家场景”的联动指令之前的状态,这时,所有的吊灯、灯带和射灯都已经打开,电视机也已经打开,扫地机设为返回充电状态,空调保持打开状态,窗帘保持关闭状态,安防设备处于撤防状态,而无需用户对智能设备逐一进行还原设置,因此,简化了用户操作,节省了操作时间,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10,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其中,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发送模块520,被配置为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多个第二设备;
确定模块53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
生成模块540,被配置为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
撤销模块550,被配置为将第二撤销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的第一联动指令,根据第一联动指令生成并发送与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并在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并发送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以使第二设备撤销对应的联动操作,能够对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的联动操作进行一次性还原,因此,简化了用户操作,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560,被配置为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其中,第一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的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图5的生成模块540根据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对应的还原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的撤销模块550将还原指令发送至与已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将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还包括:停止模块570,被配置为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则停止将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580,其中,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图5的存储模块560还存储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二时间点的状态,其中,第二时间点为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的时间点;图5的确定模块530确定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图5的删除模块580被配置为如果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删除已存储的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并且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图5的停止模块570停止将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未发送的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阈值为1分钟。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和存储器(Memory)62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630和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30、存储器620可以通过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630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2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存储空间的共享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2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6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存储空间的共享方法。
存储器6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当用于本申请中时,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可能会在本申请中使用以描述各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别开。比如,在不改变描述的含义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叫做第二元件,并且同样第,第二元件可以叫做第一元件,只要所有出现的“第一元件”一致重命名并且所有出现的“第二元件”一致重命名即可。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都是元件,但可以不是相同的元件。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所述多个第二设备;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
如果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所述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以及
将所述第二撤销指令发送至与所述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撤销所述对应的联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联动指令的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所述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包括:
如果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撤销指令生成还原指令,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状态,其中,所述还原指令与所述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状态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所述多个第二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三时间点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三时间点为所述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完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联动操作的时间点;
所述如果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撤销指令生成还原指令,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对应的联动操作还原至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状态,包括:
在所述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完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所述联动操作之后的预设时间内,将所述还原指令发送至所述多个第二设备,以使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将在所述第三时间点的所述状态还原至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则停止将所述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在第二时间点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撤销指令的时间点;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删除已存储的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所述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则停止将所述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如果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并且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停止将所述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与所述未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设备。
8.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联动指令,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指令用于指示联动场景内的多个第二设备执行对应的联动操作;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联动指令生成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并将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发送至所述多个第二设备;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撤销指令之后,确定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是否已经被发送;
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多个第二联动指令中存在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撤销指令生成与所述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第二撤销指令;
撤销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撤销指令发送至与所述已发送的所述第二联动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撤销所述对应的联动操作。
9.一种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
CN202010595768.3A 2020-06-28 2020-06-28 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52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5768.3A CN111752162B (zh) 2020-06-28 2020-06-28 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5768.3A CN111752162B (zh) 2020-06-28 2020-06-28 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162A true CN111752162A (zh) 2020-10-09
CN111752162B CN111752162B (zh) 2023-09-19

Family

ID=7267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5768.3A Active CN111752162B (zh) 2020-06-28 2020-06-28 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21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342A (zh) * 2021-10-09 2022-01-04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场景执行回退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977A (zh) * 2009-07-17 2009-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业务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US20130117238A1 (en) * 2011-11-03 2013-05-0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racle rewind: metadata-driven undo
US20130151705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Apple Inc.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diverse types of resources through a unified interface
CN106612253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联动控制权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6936979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撤销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7360076A (zh) * 2016-05-10 2017-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lan属性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8829076A (zh) * 2018-09-12 2018-11-16 泛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分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977A (zh) * 2009-07-17 2009-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业务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US20130117238A1 (en) * 2011-11-03 2013-05-0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racle rewind: metadata-driven undo
US20130151705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Apple Inc.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diverse types of resources through a unified interface
CN106612253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联动控制权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6936979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撤销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7360076A (zh) * 2016-05-10 2017-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vlan属性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8829076A (zh) * 2018-09-12 2018-11-16 泛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分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5342A (zh) * 2021-10-09 2022-01-04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场景执行回退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2162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20170B2 (ja) スマートスペース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2526892B (zh) 用于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KR102225408B1 (ko) 구성 접속 디바이스
CN107615377A (zh) 用于家庭自动化系统的语音控制的基于历史的关键短语建议
KR20170082452A (ko) 네트워크 장치와 원격 센서 정보를 이용하여 환경을 조율하는 시스템, 장치 및 기구
CN106603716A (zh) 一种智能设备状态的同步方法、智能设备及其控制终端
CN111770156B (zh) 联动控制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841166B2 (en) Commissioning and personalizing devices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EP3008907A1 (en) Set top box automation
KR20050014786A (ko)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
WO2020228041A1 (zh) 场景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317631A (zh) 家电设备、家电系统和服务器装置
CN112468595B (zh) 基于网关的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02025A (zh) 基于智能家庭设备的云平台系统及智能家庭设备控制系统
CN112136297A (zh) 用于控制和能量管理的智能灯开关/恒温器
CN111596562A (zh) 设备控制方法、云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6925105B2 (ja) 情報通知装置、情報通知システム、情報通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254571A (zh) 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智能门锁
CN111752162B (zh) 用于撤销联动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70009B (zh) 一种控制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789828B (zh) 局域网中的遥控器功能的智能适配
CN113872782A (zh)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控制设备和物联网系统
CN108572555A (zh) 油烟机和基于油烟机的家庭互联控制方法
CN113329241A (zh) 空调及用于空调中多媒体播放的方法、装置
CN105931453B (zh) 智能红外设备添加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