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1118A - 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1118A
CN111751118A CN202010489688.XA CN202010489688A CN111751118A CN 111751118 A CN111751118 A CN 111751118A CN 202010489688 A CN202010489688 A CN 202010489688A CN 111751118 A CN111751118 A CN 111751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leration sensor
acceleration
vehicle
sensor
ac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96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义
马立发
刘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96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1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1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1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5/00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 G01P15/18Measuring acceleration; Measuring deceleration; Measuring shock, i.e. sudden change of acceleration in two or more dimens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安装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第四加速度传感器、第五加速度传感器和GPS天线;步骤2、测试;步骤3、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算整车俯仰角加速度,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三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算前悬侧倾角加速度,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算后悬侧倾角加速度,利用第五加速度传感器计算侧向晃动加速度;对计算后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并完成功率谱密度分析,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计算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的适应性差,指标获取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初级舒适性是整车乘坐舒适性中的重要指标,是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车身相对水平面的运动,主要包括俯仰、侧倾、侧向晃动等,其直接影响驾乘人员对车辆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评价,初级动作控制较差的车辆容易使人产生眩晕、稳定性差、松散等感受。
传统的车辆初级舒适性测试主要分为两种。其一,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来完成,测试结果为车身相对水平面的运动,但该方法对路面要求较高,不适用于随机复杂工况;其二,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或拉线位移传感器来完成,测试结果为车身与轮心的相对位移,无法获得车身相对水平面的绝对运动,且轮心工装安装拆卸复杂,试验周期较长。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及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及车辆,能有效解决传统测试方法的适应性差,指标获取困难的缺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车辆处于水平状态下,将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四个轮心对应轮眉处,且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方向与整车Z向一致;将第五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B柱与驾驶员头部交叉位置对应车顶处,且第五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方向与整车Y向一致;将GPS天线安装在车顶任意位置;将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第四加速度传感器、第五加速度传感器、GPS天线、电池模块、数据显示系统分别与车载数据采集设备连接;
步骤2、选取能有效表征车辆初级舒适性的路况作为测试路段;多次重复测量且保证测试轨迹一致性;数据采集的起始点保持一致,且测试距离至少大于500m;以试验设定车速进行匀速行驶测试,车速波动在±2Km/h以内,测试过程中采集五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每个工况测试设定次数;
步骤3、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算整车俯仰角加速度,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三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算前悬侧倾角加速度,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计算后悬侧倾角加速度,利用第五加速度传感器计算侧向晃动加速度;对计算后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并完成功率谱密度分析,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计算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越小表示车辆初级动作控制越好。
进一步,整车俯仰角加速度、前悬侧倾角加速度、后悬侧倾角加速度和侧向晃动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2520587740000021
Figure BDA0002520587740000022
Figure BDA0002520587740000023
HAcc=Acc5 (4)
其中:
PitchAcc为整车俯仰角加速度;
FRollAcc为前悬侧倾角加速度;
RRollAcc为后悬侧倾角加速度;
HAcc为侧向晃动加速度;
Acc1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2为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3为第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4为第四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5为第五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L12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L13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L24为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四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进一步,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计算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520587740000031
其中:
Aw为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
Pi为第i点的功率谱值;
Δfi为相邻频率的差值。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第四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五加速度传感器均采用单轴直流响应加速度传感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各种随机复杂路面的车辆初级舒适性测试,还能够获取车身相对水平面的绝对运动,不需工装,安装简单快捷,能够有效缩短试验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整车坐标系定义图;
图3为各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测试硬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某款汽车俯仰角加速度PSD分析示意图;
图中,1、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第二加速度传感器,3、第三加速度传感器,4、第四加速度传感器,5、第五加速度传感器,6、GPS天线,7、电池模块,8、数据采集设备,9、数据显示系统,1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如图3所示,车辆10处于水平状态下,将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分别安装在四个轮心对应轮眉处,且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的工作方向与整车Z向一致;将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安装在B柱与驾驶员头部交叉位置对应车顶处,且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的工作方向与整车Y向一致,整车坐标系定义图,参见图2。将GPS天线6安装在车顶任意位置;将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GPS天线6、电池模块7、数据显示系统9分别与车载数据采集设备8连接,参见图4。完成测试软件设置并对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物理归零,其中采样频率设置需大于500Hz。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测试设备前,需要进行样车状态检查,保证测试车辆无错误状态,同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校准仪对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确保采集信号的准确性。
步骤2、选取能有效表征车辆初级舒适性的路况(长波路、混凝土冲击路等大激励输入路面)作为测试路段;多次重复测量且保证测试轨迹一致性;数据采集的起始点保持一致,且测试距离至少大于500m;以试验设定车速进行匀速行驶测试,车速波动在±2Km/h以内,测试过程中采集五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每个工况测试设定次数(建议4次)。
步骤3、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采集的数据计算整车俯仰角加速度,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和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采集的数据计算前悬侧倾角加速度,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采集的数据计算后悬侧倾角加速度,利用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计算侧向晃动加速度;对计算后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并完成功率谱密度(PSD)分析,参见图5,为某款汽车俯仰角加速度的PSD分析示意图。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计算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均方根)值;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越小表示车辆初级动作控制越好。
本实施例中,整车俯仰角加速度、前悬侧倾角加速度、后悬侧倾角加速度和侧向晃动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2520587740000041
Figure BDA0002520587740000042
Figure BDA0002520587740000051
HAcc=Acc5 (4)
其中:
PitchAcc为整车俯仰角加速度;
FRollAcc为前悬侧倾角加速度;
RRollAcc为后悬侧倾角加速度;
HAcc为侧向晃动加速度;
Acc1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2为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3为第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4为第四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5为第五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L12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L13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L24为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四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计算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520587740000052
其中:
Aw为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
Pi为第i点的功率谱值;
Δfi为相邻频率的差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和第五加速度传感器均采用单轴直流响应加速度传感器。
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作为整车性能目标进行管控,同时用于CAE整车系统零部件级特性分解,能够有效提升悬架性能匹配开发效率和精度。

Claims (4)

1.一种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车辆处于水平状态下,将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分别安装在四个轮心对应轮眉处,且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的工作方向与整车Z向一致;将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安装在B柱与驾驶员头部交叉位置对应车顶处,且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的工作方向与整车Y向一致;将GPS天线(6)安装在车顶任意位置;将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GPS天线(6)、电池模块(7)、数据显示系统(9)分别与车载数据采集设备(8)连接;
步骤2、选取能有效表征车辆初级舒适性的路况作为测试路段;多次重复测量且保证测试轨迹一致性;数据采集的起始点保持一致,且测试距离至少大于500m;以试验设定车速进行匀速行驶测试,车速波动在±2Km/h以内,测试过程中采集五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每个工况测试设定次数;
步骤3、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采集的数据计算整车俯仰角加速度,利用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和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采集的数据计算前悬侧倾角加速度,利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和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采集的数据计算后悬侧倾角加速度,利用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计算侧向晃动加速度;对计算后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并完成功率谱密度分析,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计算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越小表示车辆初级动作控制越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整车俯仰角加速度、前悬侧倾角加速度、后悬侧倾角加速度和侧向晃动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Figure FDA0002520587730000011
Figure FDA0002520587730000012
Figure FDA0002520587730000013
HAcc=Acc5 (4)
其中:
PitchAcc为整车俯仰角加速度;
FRollAcc为前悬侧倾角加速度;
RRollAcc为后悬侧倾角加速度;
HAcc为侧向晃动加速度;
Acc1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2为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3为第三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4为第四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Acc5为第五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域信号;
L12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L13为第一加速度传感器、第三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L24为第二加速度传感器、第四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计算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520587730000021
其中:
Aw为初级舒适性指标RMS值;
Pi为第i点的功率谱值;
Δfi为相邻频率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第三加速度传感器(3)、第四加速度传感器(4)和第五加速度传感器(5)均采用单轴直流响应加速度传感器。
CN202010489688.XA 2020-06-02 2020-06-02 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1751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9688.XA CN111751118A (zh) 2020-06-02 2020-06-02 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9688.XA CN111751118A (zh) 2020-06-02 2020-06-02 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1118A true CN111751118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4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9688.XA Pending CN111751118A (zh) 2020-06-02 2020-06-02 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111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4184A (zh) * 2021-01-22 2021-06-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过减速带的余振收敛客观评价装置和评价方法
CN113375636A (zh) * 2021-05-18 2021-09-1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侧倾测试方法
CN113389118A (zh) * 2021-07-02 2021-09-14 山东建筑大学 基于路面变形与实际车速的道路平顺性评价方法和系统
CN114858491B (zh) * 2022-04-22 2024-05-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过减速带时冲击余振的客观测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2770A1 (en) * 2009-04-28 2011-05-12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Vehicle evaluation method and vehicle evaluation apparatus
US20120197587A1 (en) * 2011-02-01 2012-08-02 Yiu Wah Luk Vehicle ride evaluation
CN104573343A (zh) * 2014-12-25 2015-04-29 长安大学 一种沥青路面平整度舒适性现场评价方法及仿真评价方法
CN104792937A (zh) * 2015-04-02 2015-07-22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车载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桥头跳车检测评价方法
CN107791773A (zh) * 2017-09-04 2018-03-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规定性能函数的整车主动悬架系统振动控制方法
WO2018122808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舒适度的自动驾驶行驶规划方法
CN108382395A (zh) * 2018-04-03 2018-08-1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公交车乘坐舒适性的智能辅助系统
CN208585235U (zh) * 2018-04-03 2019-03-0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公交车乘坐舒适性的智能辅助系统
CN109910886A (zh) * 2017-12-11 2019-06-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颠簸检测方法、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0322322U (zh) * 2019-09-03 2020-04-14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舒适性测试装置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12770A1 (en) * 2009-04-28 2011-05-12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Vehicle evaluation method and vehicle evaluation apparatus
US20120197587A1 (en) * 2011-02-01 2012-08-02 Yiu Wah Luk Vehicle ride evaluation
CN104573343A (zh) * 2014-12-25 2015-04-29 长安大学 一种沥青路面平整度舒适性现场评价方法及仿真评价方法
CN104792937A (zh) * 2015-04-02 2015-07-22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车载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桥头跳车检测评价方法
WO2018122808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舒适度的自动驾驶行驶规划方法
CN107791773A (zh) * 2017-09-04 2018-03-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规定性能函数的整车主动悬架系统振动控制方法
CN109910886A (zh) * 2017-12-11 2019-06-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颠簸检测方法、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382395A (zh) * 2018-04-03 2018-08-1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公交车乘坐舒适性的智能辅助系统
CN208585235U (zh) * 2018-04-03 2019-03-0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公交车乘坐舒适性的智能辅助系统
CN210322322U (zh) * 2019-09-03 2020-04-14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舒适性测试装置及汽车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小龙等: "新标准下汽车平顺性虚拟道路试验系统与评价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
邹喜红等: "基于速度与频率加权的摩托车舒适性评价", 《中国机械工程》 *
高利 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3441.1-2007/ISO 2631-1:1997》", 1 November 200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4184A (zh) * 2021-01-22 2021-06-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过减速带的余振收敛客观评价装置和评价方法
CN113375636A (zh) * 2021-05-18 2021-09-1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侧倾测试方法
CN113389118A (zh) * 2021-07-02 2021-09-14 山东建筑大学 基于路面变形与实际车速的道路平顺性评价方法和系统
CN114858491B (zh) * 2022-04-22 2024-05-1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过减速带时冲击余振的客观测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1118A (zh) 获取车辆初级舒适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CN111595592B (zh) 一种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性能测评方法
CN117836653A (zh) 一种基于车载定位装置的路侧毫米波雷达校准方法
CN101556160B (zh) 可车速信号自学习的车载导航系统及方法
CN103625475B (zh) 一种基于递归最小二乘的车辆侧倾角与俯仰角估计方法
CN104898139A (zh) 一种车辆定位纠偏方法及装置
CN110040146B (zh) 一种考虑路面参数变化的车辆侧翻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1571370A (zh) 汽车碰撞试验中车身变形量的测量方法
CN113588289A (zh) 一种具有高精度定位的自动泊车实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D'Hooge et al. Application of real-world wind conditions for assessing aerodynamic drag for on-road range prediction
CN204023380U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04833529A (zh) 基于惯性导航汽车运动性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10285789B (zh) 一种场车综合检测仪、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4630738U (zh) 基于惯性导航汽车运动性能测试系统
CN110952427A (zh) 基于驾乘感受的模块化路面智能感知设备及系统
CN114440881B (zh) 一种融合多源传感器信息的无人车定位方法
CN211734979U (zh) 基于驾乘感受的模块化路面智能感知设备
CN110187374B (zh) 一种智能驾驶性能检测多目标协同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4932909A (zh) 一种基于互补滤波实现加速度校正的坡度估算方法
CN113390648A (zh) 动力总成悬置隔振率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211384B (zh) 基于车车通讯的路况实现方法
CN114353792A (zh) 车载组合导航系统中惯导系统的杆臂测量方法及导航方法
CN116635739A (zh) 一种基于车载定位装置的路侧毫米波雷达校准方法
CN101709950A (zh) 一种车身纵向倾角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033699A (zh) 一种驾驶室晃动测量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