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0434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0434A
CN111750434A CN202010590541.XA CN202010590541A CN111750434A CN 111750434 A CN111750434 A CN 111750434A CN 202010590541 A CN202010590541 A CN 202010590541A CN 111750434 A CN111750434 A CN 111750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tructure
cavity
air
indoor uni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05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50434B (zh
Inventor
刘仁东
韩雷
张方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05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50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50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0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50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0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9Ax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本发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空腔结构和出风口,所述第一空腔结构至少部分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与热交换环境相连通,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低于所述热交换环境的温度,且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高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温度。本发明所述空调室内机,在所述出风口的侧壁与室内环境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通过所述热交换环境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热交换,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避免在制冷模式中室内环境中的气态水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围遇冷产生冷凝水,从而避免冷凝水直接滴落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制冷运行中,由于空调器出风口处存在温度差,出风口的周围容易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地板或者家具上,造成污染,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出风口周围冷凝水滴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空腔结构和出风口,所述第一空腔结构至少部分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与热交换环境相连通,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低于所述热交换环境的温度,且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高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温度。
由此,所述第一空腔结构至少部分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边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侧壁与室内环境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通过所述热交换环境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热交换,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避免在制冷模式中室内环境中的气态水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围遇冷产生冷凝水,从而避免冷凝水直接滴落造成污染。
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包括环形腔结构,所述环形腔结构环绕所述出风口的周向设置。
由此,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包括环绕所述出风口的周向设置的所述环形腔结构,所述第一空腔结构覆盖的范围大,防止冷凝水的效果更好。
可选地,还包括风叶和第一电机;所述风叶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内,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风叶驱动连接。
由此,制冷模式下,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所述风叶转动,促进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与热交换环境之间的空气流动,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升高,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的温度差更小,室内环境中的气态水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围凝结水珠的可能性更小,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包括第二空腔结构和安装腔,所述第二空腔结构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第二空腔结构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风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由此,在确保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与所述热交换环境之间空气流动的基础上,所述风叶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而不必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围,可以考虑所述空调室内机现有结构的情况合理安排所述风叶的位置,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由此,在制冷模式中,直接通过室内环境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之间的空气流动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低,无需另设供热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沿所述出风口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由此,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与室内环境之间的空气流动较快,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较为稳定,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低,并且,当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风叶转动时,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室内环境的空气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气置换速度快,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第一空腔结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侧壁产生凝露。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空腔结构,所述第三空腔结构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第一电机设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相连通。
由此,在制冷模式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通过所述第三空腔结构吸收所述第一电机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三空腔结构和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之间进行热交换,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降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降低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同时,避免所述第二电机过热而工作效率降低,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和/或所述第三空腔结构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由此,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和所述第三空腔结构直接或间接与室内环境相连通,在所述风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和所述第三空腔结构空气流动速度快,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和所述第三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稳定性高,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周围不易产生冷凝水,并还能够将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内可能产生的冷凝水吹出,降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冷凝水产生的几率。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风道中的轴流风轮,所述第一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轮转动,所述轴流风轮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风叶的轴心线重合。
由此,所述轴流风轮和所述风叶共用所述第一电机,能够节约电机和安装空间,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空腔结构、第二电机和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风道中的轴流风轮;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相连通。
由此,在制冷模式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通过所述第三空腔结构吸收所述第二电机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三空腔结构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结构和所述第一空腔结构之间进行热交换,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降低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同时,可以降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的空腔温度,避免所述第二电机过热而工作效率降低,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出风口的侧壁一体连接。
由此,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结构简单,无需另设所述第一空腔结构的安装结构,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空腔结构,11-第二空腔结构,111-环形腔结构,12-安装腔,2-出风口,21-出风侧板,22-连接板,3-第三空腔结构,4-风叶,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轴流风轮,8-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术语“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连接管连通,还可以是通过中间结构连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中的“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说明书附图中设置有XYZ坐标系,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前方,X轴的反向代表后方,Y轴的正向代表左方,Y轴的反向代表右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其中,“前”、“后”、“左”、“右”、“上”和“下”并不构成对具体结构的限定,仅仅基于附图中的位置而言。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上下方向与空调器的上下方向相一致,也就是与附图中的Z轴方向相一致,前后方向与出空调器的前后方向相一致,也就是与附图中的X轴方向相一致,左右方向与空调器的左右方向相一致,也就是与附图中的Y轴方向相一致。
另外,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所有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仅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空腔结构1和出风口2,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至少部分沿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热交换环境相连通,所述热交换环境的温度高于所述出风口2在制冷模式下的出风温度。
应当说明的是,在制冷模式中,室内环境的温度高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室内环境中的气态水在所述出风口2的周围可能会遇冷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在底板或家具上造成污染,影响使用体验。
应当说明的是,制冷模式下,所述热交换环境的温度高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温度,或者说高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温度,这样,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热交换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高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这样,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形成隔热层结构,避免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2的周围产生冷凝水,即使是产生冷凝水,也是在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产生冷凝水,而不会在所述出风口2的周围产生冷凝水,更加不会滴落在底板或家具上。
应当说明的是,除非具有明确的限定,这里的空腔温度是指空腔内的气体温度,例如,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是指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内气体的温度,所述热交换环境可以有多种选择,其可以是空调器中的结构例如具有热量的腔,还可以是使用时所具有的一些环境,例如室内环境,在后续说明中会进行详细说明。这里的温度低于或高于可以理解为不包括等于。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至少部分沿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边沿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除了沿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边沿设置的一部分外,还可能包括设置在其它位置的部分,其不作为限制。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包括第二空腔结构11,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边沿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所述出风口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至少一端与室内环境相连通。这样,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空腔温度的差值较小,室内环境中水蒸气不易在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周围冷凝,此时室内环境为所述热交换环境。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侧板21和连接板22。所述出风侧板21用于围成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风道,所述连接板22为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与所述出风侧板21相连接的壁板,这里,所述壳体可以包括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面板和/或底座,此处不再详细说明。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位于所述风侧板21和所述连接板22之间,如图3所示,应当说明的是,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所述出风口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出风口2的前侧和/或后侧分别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与所述出风侧板21相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与所述连接板22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之间不接触,例如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平行设置。这样,合理设置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位置和数量,隔热层的效果更佳,所述连接板22处的温度变化更小,冷凝水凝结水珠的几率更低。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根据所述空调室内机在所述出风口2处的具体结构确定,例如,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其不作为限制。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至少部分沿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边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2的侧壁与室内环境之间形成空气隔热层,通过所述热交换环境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热交换,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避免在制冷模式中室内环境中的气态水在所述出风口2的周围遇冷产生冷凝水,从而避免冷凝水直接滴落造成污染。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包括环形腔结构111,所述环形腔结构111环绕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环形腔结构111,此时,所述环形腔结构111也可以设置为多个,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包括环绕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设置的所述环形腔结构111,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覆盖的范围大,防止冷凝水的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风叶4和第一电机5;所述风叶4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所述第一电机5与所述风叶4驱动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机5与所述风叶4驱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气流动,促进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所述热交换环境的热交换。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叶4可以安装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此时,若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包括两个相平行的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两个所述空腔结构11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风叶4,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区别于上述所述风叶4的安装方式,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包括第二空腔结构11和安装腔12,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与所述安装腔12相连通,所述风叶4位于所述安装腔12内。例如,所述安装腔12与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所述出风口2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通,应当说明的是,此时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位置与所述出风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用于形成所述出风口2的侧壁与室内环境之间的隔热层。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制冷模式下,在所述第一电机5的驱动下,所述风叶4转动,促进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热交换环境之间的空气流动,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升高,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的温度差更小,室内环境中的气态水在所述出风口2的周围凝结水珠的可能性更小,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确保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所述热交换环境之间空气流动的基础上,所述风叶4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而不必设置在所述出风口2的周围,可以考虑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现有结构合理安排所述风叶4的位置,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可以与室内环境相连通。也就是说,室内环境为所述热交换环境。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通过连接管或连通口直接与室内环境相连通,例如,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和/或所述安装腔12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当然,随着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设置的结构的变化,其与室内环境连通的位置和方式可以具有相应的变化;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空气流动的方向可以是附图4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箭头的指向方向,或者附图4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箭头的指向方向相反的方向;或者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空气流动的方向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转换,例如,通过所述第一电机5的正反转改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的空气流动方向,其不作为限制。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制冷模式中,直接通过室内环境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之间的空气流动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2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低,无需另设供热结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沿所述出风口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这里,长度方向也就是附图中的Y轴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和所述安装腔12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沿所述出风口2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两端均处于与室内环境直接或间接连通的状态。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室内环境之间的空气流动较快,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较为稳定,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2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低,并且,当所述第一电机5驱动所述风叶4转动时,沿所述出风口2的长度方向,室内环境的空气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气置换速度快,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靠近所述出风口2的侧壁产生凝露。
如图5所示,区别于上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直接与室内环境相连通的设置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空腔结构3、第二电机6、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风道中的轴流风轮7和设置于所述出风口2处的导风板8;所述第二电机6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轮7或所述导风板8转动,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第二电机6,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相连通。
如图5所示,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第二电机6设置,所述第二电机6可以部分或全部容置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内,或者,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可以设置为管状腔结构,所述管状腔结构沿所述第二电机6的周向设置,所述管状结构的侧壁可以与所述第二电机6的外壳一体设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吸收所述第二电机6产生热量,在制冷模式中,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的空腔温度会高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也就是说,此时,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为所述热交换环境。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制冷模式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通过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吸收所述第二电机6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和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之间进行热交换,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降低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2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同时,可以降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的空腔温度,避免所述第二电机6过热而工作效率降低,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和/或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三空腔结构3和/或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分别通过连接管或连通口与室内环境相连通。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所述出风口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腔12和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相连通;所述安装腔12和/或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应当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其连接方式也可能是,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所述出风口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腔12和室内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腔12和室内环境相连通,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和/或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和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均直接或间接与室内环境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和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较为接近,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2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低,并且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的空腔温度降低更加明显,所述第二电机6运行的稳定性更高。
区别于上述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的设置方式,如图6所示,还包括第三空腔结构3,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第一电机5设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包裹所述第一电机5的方式与上述中第三空腔结构3包裹所述第二电机6的方式可以相同。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制冷模式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通过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吸收所述第一电机5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和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之间进行热交换,提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降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的空腔温度,降低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2周围产生冷凝水的几率,同时,避免所述第二电机6过热而工作效率降低,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另外,此时,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和/或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也可以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和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直接或间接与室内环境相连通,在所述风叶4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和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空气流动速度快,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和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的空腔温度稳定性高,室内环境中所述出风口2周围不易产生冷凝水,并还能够将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可能产生的冷凝水吹出,降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冷凝水产生的几率。
区别于上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和/或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的方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的两端相连通。这样,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形成环状的循环通道,空气流动快,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较为稳定,当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设置所述风叶4时,在所述风叶4的转动带动下,空气流动速度更快,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应当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5也可以起到所述第二电机6的作用。
如图6所示,例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风道中的轴流风轮7,所述第一电机5还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轮7转动,所述轴流风轮7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风叶的轴心线重合。也就是说,所述轴流风轮7和所述风叶4同轴设置,由同一个电机驱动,也就是由所述第一电机5驱动。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轴流风轮7和所述风叶4共用所述第一电机5,能够节约电机和安装空间,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5还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8转动,所述导风板8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风叶4的轴心线相同。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导风板8和所述风叶4共用所述第一电机5,能够节约电机和安装空间,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应当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靠近所述出风口2的侧壁上可能会产生冷凝水,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可以设置冷凝水的收集装置,如接水盘;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和/或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与室内环境的连通口的位置应考虑到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可能会产生冷凝水的情况,连通口的位置可以设置于空调室内机的两端或上方,避免在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部产生冷凝水的情况下直接滴落,造成污染。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出风口2的侧壁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部分侧壁与所述出风口2一体连接,也就是,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部分侧壁与所述出风侧板21一体连接。当然,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也可以与所述出风口2的侧壁可拆卸连接,例如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设置为管腔结构。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空调室内机壳体上靠近所述出风口2的侧壁一体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部分侧壁与所述连接板22一体连接。当然,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也可以与所述连接板22可拆卸连接,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结构简单,无需另设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安装结构,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应当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可以设置为组装结构,例如,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部分侧壁设置于所述出风侧板21上,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的另一部分侧壁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2上,所述出风侧板21与所述连接板22组装后形成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具体地组装方式可以根据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确定,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应当说明的是,在制热模式中,所述出风口2的周围不会产生冷凝水;当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仅与室内环境相连通时,所述第一电机5可以转动或保持静止,当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或者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并与室内环境相连通时,促进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内部散热,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空腔结构(1)和出风口(2),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至少部分沿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热交换环境相连通,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低于所述热交换环境的温度,且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空腔温度高于所述出风口(2)的出风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包括环形腔结构(111),所述环形腔结构(111)环绕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叶(4)和第一电机(5);所述风叶(4)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内,所述第一电机(5)与所述风叶(4)驱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包括第二空腔结构(11)和安装腔(12),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沿所述出风口(2)的周向边沿设置,所述第二空腔结构(11)与所述安装腔(12)相连通,所述风叶(4)位于所述安装腔(12)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沿所述出风口(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空腔结构(3),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第一电机(5)设置,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和/或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分别与室内环境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3、7或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风道中的轴流风轮(7),所述第一电机(5)还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轮(7)转动,所述轴流风轮(7)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风叶的轴心线重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空腔结构(3)、第二电机(6)和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风道中的轴流风轮(7);所述第二电机(6)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轮(7),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第二电机(6),所述第三空腔结构(3)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结构(1)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出风口(2)的侧壁一体连接。
CN202010590541.XA 2020-06-24 2020-06-24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11750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0541.XA CN111750434B (zh) 2020-06-24 2020-06-24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0541.XA CN111750434B (zh) 2020-06-24 2020-06-24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0434A true CN111750434A (zh) 2020-10-09
CN111750434B CN111750434B (zh) 2022-05-31

Family

ID=7267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0541.XA Active CN111750434B (zh) 2020-06-24 2020-06-24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043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9719A (ja) * 1992-11-30 1994-06-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8320132A (ja) * 1995-05-24 1996-12-03 Daikin Ind Ltd 壁掛形空調室内機
JPH09250773A (ja) * 1996-03-18 1997-09-22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11101464A (ja) * 1997-09-30 1999-04-1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2243194A (ja) * 2001-02-20 2002-08-28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721775A (zh) * 2004-07-14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01523122A (zh) * 2006-10-05 2009-09-0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
CN103994497A (zh) * 2013-02-14 2014-08-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204513584U (zh) * 2014-03-11 2015-07-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4629746U (zh) * 2014-07-23 2015-09-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8804768U (zh) * 2018-06-20 2019-04-30 何励 一种防凝露结构的挂壁式家用空调
CN110006102A (zh) * 2019-05-16 2019-07-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底座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9719A (ja) * 1992-11-30 1994-06-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8320132A (ja) * 1995-05-24 1996-12-03 Daikin Ind Ltd 壁掛形空調室内機
JPH09250773A (ja) * 1996-03-18 1997-09-22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11101464A (ja) * 1997-09-30 1999-04-1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2243194A (ja) * 2001-02-20 2002-08-28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721775A (zh) * 2004-07-14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01523122A (zh) * 2006-10-05 2009-09-0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
CN103994497A (zh) * 2013-02-14 2014-08-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204513584U (zh) * 2014-03-11 2015-07-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4629746U (zh) * 2014-07-23 2015-09-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8804768U (zh) * 2018-06-20 2019-04-30 何励 一种防凝露结构的挂壁式家用空调
CN110006102A (zh) * 2019-05-16 2019-07-1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底座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0434B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28769A1 (en) Heat exchanger tube having integrated thermoelectric devices
KR20110030192A (ko)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열교환기
CN111750434B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057875B1 (ko) 자동차용 공조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11486510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868589U (zh) 送风组件、变频箱体以及离心机
US20220132699A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261869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111174299B (zh) 一种可移动空调、空调集群及智能家居系统
CN218581849U (zh) 一种有散热结构的风机
CN220229519U (zh) 一种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4157106U (zh) 料理机
CN104847471B (zh) 冷却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9509888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汽车电子水泵
CN220911561U (zh) 一种具有半导体风冷结构的空气调节设备
CN213901308U (zh) 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通风装置
CN219415000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273804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冷凝器的散热壳体
CN220666088U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吹叶机
CN219083039U (zh) 一种锅炉通风散热装置
CN218511055U (zh) 一种冷暖送风机
CN221076654U (zh) 基于半导体元件的无叶制冷风扇
CN212169368U (zh) 一种激光焊接冷水机
CN218042251U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