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7607A -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7607A
CN111747607A CN202010521337.2A CN202010521337A CN111747607A CN 111747607 A CN111747607 A CN 111747607A CN 202010521337 A CN202010521337 A CN 202010521337A CN 111747607 A CN111747607 A CN 111747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layer
particles
storage bag
waste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13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47607B (zh
Inventor
王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Jinf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13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7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7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7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47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7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 C02F1/48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for separation of magnetic materials, e.g. magnetic flocc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带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滑动升降式安装有支撑机构,通过在可旋转运动的储料囊内导入至大量的吸附颗粒,吸附颗粒在储料囊、搅拌轴旋转的过程中充分扩散于处理箱内的废水中,吸附颗粒上的吸附层对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吸附,利用吸附颗粒具有趋磁性能,设置于帽形吸附板以及储料囊底端面上的电磁铁层方便对漂浮于废水中的吸附颗粒进行吸附,再通过支撑机构将储料囊连同帽形吸附板向上抬升后,便可为技术人员对吸附颗粒的去除提供便利,无需利用滤网进行过滤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回灌补充地下水,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都是通过物理作用过滤、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分解,而针对含有大量不溶解悬浮颗粒物的工业废水,单纯利用化学、生物法处理方式,不易实现废水中的有害杂质的彻底分离。而现有的利用过滤方式处理的过滤器也往往会由于大量颗粒物所产生的污渍与沉淀物残留在过滤器内的污物造成过滤管道堵塞,安装在过滤器内的过滤网若使用时间过长,一些悬浮物或沉淀物残留在过滤网上,会堵塞网孔,缩短过滤器使用寿命,且一些极小的颗粒可能会穿透网孔,使得过滤不干净。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利用悬浮吸附来对污水中的大小颗粒进行处理,有效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通过在可旋转运动的储料囊内导入至大量的吸附颗粒,吸附颗粒在储料囊、搅拌轴旋转的过程中充分扩散于处理箱内的废水中,吸附颗粒上的吸附层对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吸附,利用吸附颗粒具有趋磁性能,设置于帽形吸附板以及储料囊底端面上的电磁铁层方便对漂浮于废水中的吸附颗粒进行吸附,再通过支撑机构将储料囊连同帽形吸附板向上抬升后,便可为技术人员对吸附颗粒的去除提供便利,无需利用滤网进行过滤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带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滑动升降式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转动安装有上端具有开口的转动轴,所述支撑机构上安装有对转动轴进行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动轴的下端贯穿支撑机构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储料囊,所述储料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底端相连通的搅拌轴,且储料囊与搅拌轴相衔接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搅拌轴的两侧侧壁上设有多个搅拌轴,且搅拌轴以及搅拌轴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管道,所述储料囊内填充有多个吸附颗粒,所述吸附颗粒包括位于内部的集气囊,所述集气囊的外侧包覆有磁吸层,所述磁吸层的外侧包覆有吸附层,所述储料囊的底端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位于处理箱顶端部的帽形吸附板,且帽形吸附板与储料囊的底端侧壁上安装有电磁铁层。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囊的外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延伸至吸附层外侧的单向进气嘴,所述单向进气嘴内安装有气路单向阀以及防水透气膜,所述磁吸层的侧壁上设有与集气囊内部相连通的气体流通层,所述气体流通层处贴附有防水透气膜,单向进气嘴用于水中的气体导入至集气囊内,而气体流通层则用于集气囊内的气体内外扩散,当吸附层吸附饱和时,透气性变差,则通过单向进气嘴导入的气体难以再通过气体流通层向外扩散时,集气囊内的气体累积到一定容量时,会带动整个吸附颗粒向上浮动,更易于后续对吸附饱和的吸附颗粒进行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的侧壁上附着有多个微藻颗粒,微藻颗粒用于对废水的磷酸盐等物质进行去除,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以及生物碳中的一种,吸附层所具备的天然多孔结构为微藻颗粒提供附着空间,所述磁吸层为磁粉凝结层,磁吸层具备趋磁性,在通电后,能够被进行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磁粉凝结层由磁粉、环氧树脂、粘结剂、偶联剂混合配置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竖板顶端部上的上固定台和下固定台,所述上固定台和下固定台上下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顶端部开设有用于上固定台和下固定台滑动连接的滑动腔,竖板的内部嵌设安装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贯穿滑动腔并固定连接于下固定台的底端部,能够带动储料囊以及吸附颗粒等的连接结构进行升降处理,当上吸附过多的吸附颗粒后,利用支撑机构将帽形吸附板向上带动,使得帽形吸附板脱离处理箱的顶端面,从而易于对帽形吸附板底端的吸附颗粒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上固定台顶端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贯穿上固定台并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组,所述啮合齿轮组包括固定套接于转动轴侧壁以及固定连接于电机伸缩端上的两个啮合连接的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顶端部贯穿上固定台并延伸向上,所述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引风叶片,所述上固定台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开口位置相对应的集风罩,引风叶片与转动轴同步旋转,更易于将外界空气通过转动轴导入至储料囊,并随储料囊、搅拌轴导入至处理箱内的废水中,有效提高废水中的含氧量,一方面为微藻颗粒提供氧气,另一方面水体中气泡增多,附着于吸附颗粒上的气泡也能够对水中的颗粒物进行包覆,且水中的气体增多也为吸附颗粒的上浮提供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下固定台的内侧壁旋转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与储料囊的顶端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搅拌轴底端的联动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开设有与联动轴位置对应的旋转腔。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S1、将多个吸附颗粒导入至储料囊内,再通过进水管向处理箱内导入待处理的废水,处理时,打开储料囊与搅拌轴之间的电磁阀,启动电机,随后转动轴、储料囊以及搅拌轴随电机进行旋转操作,落下的吸附颗粒通过搅拌轴上的多个搅拌轴分散于废水中;
S2、分散于废水中的吸附颗粒会利用其外端面上的吸附层对废水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并在持续搅拌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吸附颗粒的分布效果以及对颗粒物的吸附效果,而附着于吸附层上的气体流通层还可对废水中的磷酸盐等物质进行去除;
S3、吸附颗粒在对颗粒物进行吸附的同时,水中由转动轴导入的气体以及微藻生长活动所产生的氢气会通过单向进气嘴导入至集气囊内,当微藻颗粒吸附饱和时,导入至集气囊内的气体则难以再通过微藻颗粒向外顺畅扩散,从而集气囊内累积到一定量的气体时,会使得整个吸附颗粒上浮,当上浮的吸附颗粒存在一定量时,此时,利用电磁铁层对漂浮向上吸附颗粒进行吸附,去除水中吸附饱和的吸附颗粒,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处理箱内导入吸附颗粒以实现废水的充分处理。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方案通过在可旋转运动的储料囊内导入至大量的吸附颗粒,吸附颗粒在储料囊、搅拌轴旋转的过程中充分扩散于处理箱内的废水中,吸附颗粒上的吸附层对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吸附,利用吸附颗粒具有趋磁性能,设置于帽形吸附板以及储料囊底端面上的电磁铁层方便对漂浮于废水中的吸附颗粒进行吸附,再通过支撑机构将储料囊连同帽形吸附板向上抬升后,便可为技术人员对吸附颗粒的去除提供便利,无需利用滤网进行过滤处理。
2、集气囊的外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延伸至吸附层外侧的单向进气嘴,单向进气嘴内安装有气路单向阀以及防水透气膜,磁吸层的侧壁上设有与集气囊内部相连通的气体流通层,气体流通层处贴附有防水透气膜,单向进气嘴用于水中的气体导入至集气囊内,而气体流通层则用于集气囊内的气体内外扩散,当吸附层吸附饱和时,透气性变差,则通过单向进气嘴导入的气体难以再通过气体流通层向外扩散时,集气囊内的气体累积到一定容量时,会带动整个吸附颗粒向上浮动,更易于后续对吸附饱和的吸附颗粒进行去除。
3、吸附层的侧壁上附着有多个微藻颗粒,微藻颗粒用于对废水的磷酸盐等物质进行去除,吸附层为活性炭以及生物碳中的一种,吸附层所具备的天然多孔结构为微藻颗粒提供附着空间,磁吸层为磁粉凝结层,磁吸层具备趋磁性,在电磁铁层通电后,能够被电磁铁层进行吸附。
4、转动轴的顶端部贯穿上固定台并延伸向上,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引风叶片,上固定台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开口位置相对应的集风罩,引风叶片与转动轴同步旋转,更易于将外界空气通过转动轴导入至储料囊,并随储料囊、搅拌轴导入至处理箱内的废水中,有效提高废水中的含氧量,一方面为微藻颗粒提供氧气,另一方面水体中气泡增多,附着于吸附颗粒上的气泡也能够对水中的颗粒物进行包覆,且水中的气体增多也为吸附颗粒的上浮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吸附颗粒处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储料囊与帽形吸附板结合处的底部立体图。
其中:1、处理箱;2、竖板;3、上固定台;4、下固定台;5、电动伸缩缸;6、转动轴;7、储料囊;8、搅拌轴;9、吸附颗粒;901、集气囊;902、磁吸层;903、吸附层;904、气体流通层;905微藻颗粒;906、单向进气嘴;10、搅拌轴;11、联动轴;12、帽形吸附板;13、电机;14、啮合齿轮组;15、集风罩;16、引风叶片、17电磁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的本发明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带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处理箱1,处理箱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2,竖板2上滑动升降式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转动安装有上端具有开口的转动轴6,支撑机构上安装有对转动轴6进行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上固定台3顶端的电机13,电机13的驱动端贯穿上固定台3并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组14,啮合齿轮组14包括固定套接于转动轴6侧壁以及固定连接于电机13伸缩端上的两个啮合连接的齿轮。
如附图2-3,电机13启动后带动转动轴6进行旋转,转动轴6的下端贯穿支撑机构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储料囊7,储料囊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底端相连通的搅拌轴8,且储料囊7与搅拌轴8相衔接处安装有电磁阀,搅拌轴8的两侧侧壁上设有多个搅拌轴10,且搅拌轴10以及搅拌轴8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管道,储料囊7内填充有多个吸附颗粒9,吸附颗粒9包括位于内部的集气囊901,集气囊901的外侧包覆有磁吸层902,磁吸层902的外侧包覆有吸附层903。
集气囊901的外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延伸至吸附层903外侧的单向进气嘴906,单向进气嘴906内安装有气路单向阀以及防水透气膜,磁吸层902的侧壁上设有与集气囊901内部相连通的气体流通层904,气体流通层904处贴附有防水透气膜,单向进气嘴906用于水中的气体导入至集气囊901内,而气体流通层904则用于集气囊901内的气体内外扩散,当吸附层903吸附饱和时,透气性变差,则通过单向进气嘴906导入的气体难以再通过气体流通层904向外扩散时,集气囊901内的气体累积到一定容量时,会带动整个吸附颗粒9向上浮动,更易于后续对吸附饱和的吸附颗粒9进行去除。
如附图2-4,吸附层903的侧壁上附着有多个微藻颗粒905,微藻颗粒905用于对废水的磷酸盐等物质进行去除,吸附层903为活性炭以及生物碳中的一种,吸附层903所具备的天然多孔结构为微藻颗粒905提供附着空间,磁吸层902为磁粉凝结层,磁粉凝结层由磁粉、环氧树脂、粘结剂、偶联剂混合配置而成,磁吸层902具备趋磁性,储料囊7的底端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位于处理箱1顶端部的帽形吸附板12,且帽形吸附板12与储料囊7的底端侧壁上安装有电磁铁层17,在电磁铁层17通电后,具有趋磁性的吸附颗粒9能够被电磁铁层17所吸附。
如附图1-2,在此需要补充的是,支撑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竖板2顶端部上的上固定台3和下固定台4,上固定台3和下固定台4上下固定连接,竖板2的顶端部开设有用于上固定台3和下固定台4滑动连接的滑动腔,竖板2的内部嵌设安装有电动伸缩缸5,电动伸缩缸5的伸缩端贯穿滑动腔并固定连接于下固定台4的底端部,能够带动储料囊7以及吸附颗粒9等的连接结构进行升降处理,当17上吸附过多的吸附颗粒9后,利用支撑机构将帽形吸附板12向上带动,使得帽形吸附板12脱离处理箱1的顶端面,从而易于对帽形吸附板12底端的吸附颗粒9进行收集。
转动轴6的顶端部贯穿上固定台3并延伸向上,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引风叶片16,上固定台3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开口位置相对应的集风罩15,转动轴6通过轴承与下固定台4的内侧壁旋转连接,转动轴6的底端与储料囊7的顶端部相连通,引风叶片16与转动轴6同步旋转,更易于将外界空气通过转动轴6导入至储料囊7,并随储料囊7、搅拌轴8导入至处理箱1内的废水中,有效提高废水中的含氧量,一方面为微藻颗粒905提供氧气,另一方面水体中气泡增多,附着于吸附颗粒9上的气泡也能够对水中的颗粒物进行包覆,且水中的气体增多也为吸附颗粒9的上浮提供条件。
此外,处理箱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搅拌轴8底端的联动轴11,搅拌轴8的底端开设有与联动轴11位置对应的旋转腔,利用搅拌轴8与联动轴11的相对旋转,有效提高整个旋转操作的稳固性。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S1、将多个吸附颗粒9导入至储料囊7内,再通过进水管向处理箱1内导入待处理的废水,处理时,打开储料囊7与搅拌轴8之间的电磁阀,启动电机13,随后转动轴6、储料囊7以及搅拌轴8随电机13进行旋转操作,落下的吸附颗粒9通过搅拌轴8上的多个搅拌轴10分散于废水中;
S2、分散于废水中的吸附颗粒9会利用其外端面上的吸附层903对废水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并在持续搅拌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吸附颗粒9的分布效果以及对颗粒物的吸附效果,而附着于吸附层903上的气体流通层904还可对废水中的磷酸盐等物质进行去除;
S3、吸附颗粒9在对颗粒物进行吸附的同时,水中由转动轴6导入的气体以及微藻生长活动所产生的氢气会通过单向进气嘴906导入至集气囊901内,当微藻颗粒905吸附饱和时,导入至集气囊901内的气体则难以再通过微藻颗粒905向外顺畅扩散,从而集气囊901内累积到一定量的气体时,会使得整个吸附颗粒9上浮,当上浮的吸附颗粒9存在一定量时,此时,利用电磁铁层17对漂浮向上吸附颗粒9进行吸附,去除水中吸附饱和的吸附颗粒9,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处理箱1内导入吸附颗粒9以实现废水的充分处理。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带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上滑动升降式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转动安装有上端具有开口的转动轴(6),所述支撑机构上安装有对转动轴(6)进行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转动轴(6)的下端贯穿支撑机构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储料囊(7),所述储料囊(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底端相连通的搅拌轴(8),且储料囊(7)与搅拌轴(8)相衔接处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搅拌轴(8)的两侧侧壁上设有多个搅拌轴(10),且搅拌轴(10)以及搅拌轴(8)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管道;
所述储料囊(7)内填充有多个吸附颗粒(9),所述吸附颗粒(9)包括位于内部的集气囊(901),所述集气囊(901)的外侧包覆有磁吸层(902),所述磁吸层(902)的外侧包覆有吸附层(903),所述储料囊(7)的底端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位于处理箱(1)顶端部的帽形吸附板(12),且帽形吸附板(12)与储料囊(7)的底端侧壁上安装有电磁铁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囊(901)的外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延伸至吸附层(903)外侧的单向进气嘴(906),所述单向进气嘴(906)内安装有气路单向阀以及防水透气膜,所述磁吸层(902)的侧壁上设有与集气囊(901)内部相连通的气体流通层(904),所述气体流通层(904)处贴附有防水透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903)的侧壁上附着有多个微藻颗粒(905),所述吸附层(903)为活性炭以及生物碳中的一种,所述磁吸层(902)为磁粉凝结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凝结层由磁粉、环氧树脂、粘结剂、偶联剂混合配置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竖板(2)顶端部上的上固定台(3)和下固定台(4),所述上固定台(3)和下固定台(4)上下固定连接,所述竖板(2)的顶端部开设有用于上固定台(3)和下固定台(4)滑动连接的滑动腔,竖板(2)的内部嵌设安装有电动伸缩缸(5),所述电动伸缩缸(5)的伸缩端贯穿滑动腔并固定连接于下固定台(4)的底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上固定台(3)顶端的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驱动端贯穿上固定台(3)并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组(14),所述啮合齿轮组(14)包括固定套接于转动轴(6)侧壁以及固定连接于电机(13)伸缩端上的两个啮合连接的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6)的顶端部贯穿上固定台(3)并延伸向上,所述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引风叶片(16),所述上固定台(3)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开口位置相对应的集风罩(1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6)通过轴承与下固定台(4)的内侧壁旋转连接,所述转动轴(6)的底端与储料囊(7)的顶端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搅拌轴(8)底端的联动轴(11),所述搅拌轴(8)的底端开设有与联动轴(11)位置对应的旋转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
S1、将多个吸附颗粒(9)导入至储料囊(7)内,再通过进水管向处理箱(1)内导入待处理的废水,处理时,打开储料囊(7)与搅拌轴(8)之间的电磁阀,启动电机(13),随后转动轴(6)、储料囊(7)以及搅拌轴(8)随电机(13)进行旋转操作,落下的吸附颗粒(9)通过搅拌轴(8)上的多个搅拌轴(10)分散于废水中;
S2、分散于废水中的吸附颗粒(9)会利用其外端面上的吸附层(903)对废水中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并在持续搅拌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吸附颗粒(9)的分布效果以及对颗粒物的吸附效果,而附着于吸附层(903)上的气体流通层(904)还可对废水中的磷酸盐等物质进行去除;
S3、吸附颗粒(9)在对颗粒物进行吸附的同时,水中由转动轴(6)导入的气体以及微藻生长活动所产生的氢气会通过单向进气嘴(906)导入至集气囊(901)内,当微藻颗粒(905)吸附饱和时,导入至集气囊(901)内的气体则难以再通过微藻颗粒(905)向外顺畅扩散,从而集气囊(901)内累积到一定量的气体时,会使得整个吸附颗粒(9)上浮,当上浮的吸附颗粒(9)存在一定量时,此时,利用电磁铁层(17)对漂浮向上吸附颗粒(9)进行吸附,去除水中吸附饱和的吸附颗粒(9),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处理箱(1)内导入吸附颗粒(9)以实现废水的充分处理。
CN202010521337.2A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111747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1337.2A CN111747607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1337.2A CN111747607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7607A true CN111747607A (zh) 2020-10-09
CN111747607B CN111747607B (zh) 2022-07-05

Family

ID=7267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1337.2A Active CN111747607B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76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835A (zh) * 2022-03-03 2022-06-14 济南市环境研究院(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中心) 一种污水处理用氮磷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17228779A (zh) * 2023-11-10 2023-12-15 杭州春江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转化废水处理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7097A (ja) * 2006-03-09 2007-09-20 Osaka Prefecture 磁性を持つ吸着材、及びその資材を用いた廃水処理技術
US20100059448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particle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CN207371425U (zh) * 2017-10-30 2018-05-18 浙江水知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纯多元聚合铝的混凝搅拌机构
CN108455819A (zh) * 2018-05-02 2018-08-28 浙江明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自动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9174026A (zh) * 2018-09-18 2019-01-1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复合型微藻生物吸附剂微球及其吸附废水中铬的方法
CN109592837A (zh) * 2018-12-28 2019-04-09 杭州汉山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09128083U (zh) * 2018-11-30 2019-07-19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重金属污染河道泥水混合吸附治理装置
CN209721623U (zh) * 2019-02-21 2019-12-03 佛山市极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7097A (ja) * 2006-03-09 2007-09-20 Osaka Prefecture 磁性を持つ吸着材、及びその資材を用いた廃水処理技術
US20100059448A1 (en) * 2008-09-05 2010-03-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particle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CN207371425U (zh) * 2017-10-30 2018-05-18 浙江水知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纯多元聚合铝的混凝搅拌机构
CN108455819A (zh) * 2018-05-02 2018-08-28 浙江明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自动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9174026A (zh) * 2018-09-18 2019-01-1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复合型微藻生物吸附剂微球及其吸附废水中铬的方法
CN209128083U (zh) * 2018-11-30 2019-07-19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重金属污染河道泥水混合吸附治理装置
CN109592837A (zh) * 2018-12-28 2019-04-09 杭州汉山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21623U (zh) * 2019-02-21 2019-12-03 佛山市极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0835A (zh) * 2022-03-03 2022-06-14 济南市环境研究院(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中心) 一种污水处理用氮磷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17228779A (zh) * 2023-11-10 2023-12-15 杭州春江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转化废水处理装置
CN117228779B (zh) * 2023-11-10 2024-01-30 杭州春江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碳转化废水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7607B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88395U (zh) 一种多层空气净化器
WO2020135323A1 (zh) 适用于多户生活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1747607B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103611375B (zh) 空气雾霾净化器
CN2905188Y (zh) 具有活性炭及水吸收协同空气净化效应的空气净化器
CN103304034B (zh) 一种净化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及装置
CN208406611U (zh) 一种生态空气净化器
CN207317122U (zh) 一种具备甲苯吸附降解的空气净化器
CN107673512A (zh) 一种多重净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456183U (zh) 一种窄长河道用自动净水装置
CN20927633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臭设备
CN209791266U (zh) 一种用于烟气脱硝脱硫的洗涤装置
CN206767893U (zh) 一种一体化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CN208029987U (zh) 一种基于厌氧反硝化的低碳零排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14422477U (zh) 一种智能化工业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3085621U (zh) 一种高浓度污水处理装置
CN206001620U (zh) 一种化工车间空气净化杀增香装置
CN107413167A (zh) 一种双重空气净化机
CN205269262U (zh) 空气过滤器
CN206089324U (zh) 一体化生物过滤污水处理装置
CN210645580U (zh) 一种化工废气用处理装置
CN210215090U (zh) 一种车载式小型水体净化装置
CN204073841U (zh) 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生化反应过滤装置
CN210620387U (zh) 一种双效脱氮除磷装置
CN208917024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30

Address after: 215600 No.1, Jintang West Road, yangshe Town,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ANGJIAGANG JINF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9, building 5, No. 22, beiguandu Road, Yuexi street, Wuzh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HUAX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