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9602A - 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 Google Patents

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9602A
CN111739602A CN202010590517.6A CN202010590517A CN111739602A CN 111739602 A CN111739602 A CN 111739602A CN 202010590517 A CN202010590517 A CN 202010590517A CN 111739602 A CN111739602 A CN 111739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minding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05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林
陈鉴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arongshu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arongsh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arongshu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arongshu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05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9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9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9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16H10/65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stored on portable record carriers, e.g. on smartcards, RFID tags or CD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包括电子床头卡、服务器和程序;电子床头卡包括感应模块、提醒模块、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感应模块、提醒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数据传输模块与服务器数据通信连接;服务器中存储有与电子床头卡相对应的药品信息;程序包括如下步骤:电子床头卡的感应模块获取到药品信息;将获取到的药品信息和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电子床头卡对应的药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若结果匹配,服务器存储药品使用信息。本发明利用电子床头卡,实现待输液的药品与病人的标定,可以有效防止输错药或多输药,保障用药安全。

Description

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一方面,由于医护力量的薄弱,医护人员需要同时照顾多个患者,医护人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与病人有关的信息,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错;另一方面,病房数据没有及时保存和上传,难以溯源。
床头卡通常设置于医院病房的病床旁,是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护理病人,床头卡上记录着与病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例如,个人信息、日常检查信息、护理信息、主治医生信息等。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床头卡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床头卡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辅助医护人员开展病人护理工作,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床头卡系统,包括若干电子床头卡、服务器和程序;所述电子床头卡包括感应模块、提醒模块、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所述提醒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与所述电子床头卡相对应的药品信息;所述程序包括如下步骤:电子床头卡的感应模块获取到药品信息;将获取到的药品信息和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电子床头卡对应的药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若结果匹配,服务器存储药品使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提醒模块包括警报提醒模块和正常提醒模块;所述步骤“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具体为:若结果不匹配,警报提醒模块发出警报提醒信息;若结果匹配,正常提醒模块发出正常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模块为RFID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警报提示灯和正常提示灯;所述警报提示灯与所述警报提醒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正常提示灯与所述正常提醒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警报提醒模块发出警报提醒信息”具体为:打开所述警报提示灯;所述“正常提醒模块发出正常提醒信息”具体为:打开所述正常提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提醒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具体为:根据匹配结果,扬声器发出相应的提醒声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床头卡系统,包括若干电子床头卡、服务器、体征数据采集设备和程序;所述电子床头卡包括感应模块、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连接;所述体征数据采集设备可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通信连接;所述程序包括如下步骤:电子床头卡的感应模块获取到连接请求;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与数据传输模块建立数据通信连接;体征数据采集设备获取到病人的体征数据;服务器存储病人的体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模块为RFID模块;所述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上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蓝牙模块;所述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上设置有第二蓝牙模块;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数据段中写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对应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床头卡,包括感应模块、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感应模块用于获取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来自所述感应模块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上传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指示,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壳体、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与所述提醒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提醒信息;所述状态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感应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提醒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状态指示灯包括若干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正常提醒信息、警报提醒信息、错误提醒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模块为RFID模块;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RFID感应区;所述RFID感应区的位置与所述RFID模块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蓝牙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可用于获取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可通过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与蓝牙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显示模块、存储器、能耗管理模块和按键;所述显示模块、所述存储器、所述能耗管理模块、所述按键和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显示模块、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能耗管理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电子纸;所述电子纸与所述显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对准所述电子纸。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呼叫手柄;所述呼叫手柄露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呼叫手柄通过暴露于所述壳体外的线路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语音处理模块;所述语音处理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语音处理模块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对话和音频播放。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由于电子床头卡记载有病人信息,包括医嘱中涉及的药品信息。通过将待输液的药品,经电子床头卡,从服务器中获取对应病人的医嘱中涉及的药品信息,实现待输液的药品与病人的标定,可以有效防止输错药或者多输药,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保障用药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的系统架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的程序工作的部分步骤流程图;
图5是医护人员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进行输液的部分步骤流程图;
图6是图5中护士输液步骤的流程简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简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的程序工作的部分步骤流程图;
图9是医护人员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上传的部分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尤其以“效率较低的医疗体系、质量欠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且贵的就医现状”为代表的医疗问题为社会关注的主要焦点。一方面,由于医护力量的薄弱,医护人员需要同时照顾多个患者,医护人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与病人有关的信息,病人错乱呼叫打乱医护人员的工作安排,工作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错;另一方面,病房数据没有及时保存和上传,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难以溯源。一旦出现医疗纠纷,索赔普遍,数额巨大,干扰医院的工作秩序,同时损害医院形象和声誉。
床头卡通常设置于医院病房的病床旁,是为了便于医护人员护理病人,床头卡上记录着与病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例如,个人信息、日常检查信息、护理信息、主治医生信息等。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床头卡功能比较单一。
病人在入院后到出院前,床头卡是与病人一一对应的,并且记录着病人的身份信息和医疗护理有关信息,为了充分地利用床头卡的信息,从而辅助医护人员开展病人护理工作,实施例1提供一种电子床头卡1,其系统架构示意简图如图2所示,包括感应模块10、处理模块12和数据传输模块13;感应模块10、数据传输模块13与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其中,感应模块10用于获取信息;处理模块12用于接收、处理来自感应模块10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数据传输模块13;数据传输模块13用于上传信息。
其中,处理模块12包括但不限于使用STM32F系列(如STM32F103等),STM8系列(如STM8L051等)、C8051F0系列(C8051F030等)、C8051F3系列(如C8051F340等),NXP13系列(如NXP1340)、也可采用国产GD32F系列(GD32F103等)。
实施例1提供的电子床头卡1,通过在现有的电子床头卡上集成感应模块10、处理模块12和数据传输模块13,利用感应模块10,使得电子床头卡1与外界建立联系,从而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借助处理模块12进行信息分类和相应处理,最后经数据传输模块13进行信息上传。相对于现有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电子床头卡1,一方面,可以实现即时信息录入和信息上传功能,简化了医护人员手动记录信息和手动将信息输入医院系统的工作,避免了人为信息录入,保证了信息录入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简化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医院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电子床头卡1进行电子数据上传,有利于实现医院的标准化智能化运营,便于医院的标准化流程管理,提升了医疗管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第三方面,通过借助电子床头卡1进行信息录入,节省了信息共享的时间,简化了就诊流程,从而节省了病人的就诊时间,有利于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和住院满意度。
为了实现药品验证功能,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子床头卡1还包括提醒模块11;提醒模块11与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提醒模块11用于根据处理模块12的指示,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电子床头卡1,可以实现药品辨认功能。具体地,通过将数据传输模块13与医疗系统的服务器数据通信连接;其中,服务器中存储有与电子床头卡1相对应的药品信息(药品信息来自医生开具的医嘱)。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电子床头卡1进行药品验证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电子床头卡1的感应模块10获取到药品信息;
(2)电子床头卡1的处理模块12,将获取到的药品信息和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电子床头卡对应的药品信息进行匹配;
(3)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11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
(4)若结果匹配,服务器存储药品使用信息。
电子床头卡1通过感应模块10获取待验证的药品信息,处理模块12将待验证的药品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电子床头卡1对应的药品信息(医嘱药品信息)进行匹配,然后由提醒模块11根据匹配结果,反馈待验证的药品信息是否为医嘱中的药品。通过提醒模块11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可以直观地告知医护人员药品的种类和规格是否正确。电子床头卡1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机器药品验证,避免了人为药品验证容易因工作疏忽而造成的用药失误,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能够更好地保障用药安全。当结果匹配成功时,服务器存储药品使用信息,可以及时对用药情况进行记录,便于病房数据的及时保存和上传,为病房数据的溯源提供可靠依据。
为了减小电子床头卡的体积、提高电子床头卡的操作可靠性,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子床头卡1还包括壳体7、状态指示灯14;状态指示灯14与提醒模块11电性连接;状态指示灯14用于指示提醒信息;状态指示灯14设置于壳体7的表面;感应模块10、数据传输模块13、处理模块12和提醒模块11设置于壳体7的内部。
利用状态指示灯14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和病人更加直观快捷地掌握药品验证结果,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小、耗电量较小,易于批量化生产。
电子床头卡1还可以包括扬声器;扬声器与提醒模块11电性连接;根据匹配结果,扬声器可以发出相应的提醒声音,例如警示提示声音、正常提示声音等。其中,扬声器发出提醒声音与状态指示灯14发出灯光指示信息,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通过设置壳体7将电子床头卡1中的感应模块10、数据传输模块13、处理模块12和提醒模块11等电路模块包围在内部,能够有效减少粉尘或外力作用,造成电子床头卡1的工作失效,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子床头卡的操作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将感应模块10、数据传输模块13、处理模块12和提醒模块11等电路模块集成起来,可以减小电子床头卡的体积,更加地节省占用空间,不会对周边的医疗设备和病人活动造成干扰。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状态指示灯14包括若干不同颜色的指示灯;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正常提醒信息、警报提醒信息、错误提醒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例如,状态指示灯可以包括并排的正常提醒指示灯、警报提醒指示灯和错误提醒指示灯,可以将正常提醒指示灯、警报提醒指示灯和错误提醒指示灯依次设置为绿色、黄色和红色;当需要发出对应提醒信息时,对应的指示灯亮起;否则,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由此,医护人员或病人可以通过亮起指示灯的颜色得到所发出的提醒信息。为了避免误认,相应的指示灯的下方还可以设置对应字样。例如,正常提醒指示灯、警报提醒指示灯和错误提醒指示灯的下方分别对应有“正常”、“警报”和“错误”字样。
感应模块获取信息时,通常对感应位置的要求。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快速找到感应模块对应的感应区域。进一步地,感应模块10为RFID模块;如图1所示,壳体7的表面设置有RFID感应区6;RFID感应区6的位置与RFID模块的位置对应。RFID电子标签可应用于药品标签、设备标签、医疗器械、医疗耗材、病人手环、医护胸卡等,通过将RFID电子标签放置于RFID感应区6进行刷取动作,可以快速获取对应信息。由于RFID模块具有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尤其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其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且无需接触;采用RFID模块读取方便快捷,安全性较高的优点,采用RFID模块的电子床头卡1可以更好地保障信息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通过在与RFID模块的位置对应的壳体7表面设置RFID感应区6,可以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快速找到与感应模块10对应的感应区域,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操作的可靠性,避免由于放置位置不正确造成的信息获取失败。
为了实现电子床头卡与蓝牙设备的快速数据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数据传输模块13包括第一蓝牙模块;感应模块10可用于获取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第一蓝牙模块可通过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与蓝牙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其中蓝牙设备是指带有蓝牙模块的设备,例如带有蓝牙模块体温计、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仪、智能马桶和输液传感器等。电子床头卡1与蓝牙设备的快速数据通信连接的连接原理:蓝牙设备上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的数据段中写入了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将蓝牙设备的RFID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1的RFID感应区域6,电子床头卡1即可获取对应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并以此建立连接来传送数据。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和感应模块10的配合,可以快速地建立电子床头卡与蓝牙设备的数据通信连接,其中,RFID电子标签可设置在蓝牙设备表面,也可以设置在蓝牙设备的内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建立蓝牙数据通信连接,往往需要借助显示屏人工确认蓝牙连接的对象,需要人工记住对应设备的名称,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快捷、省时省事,操作可靠性更好。此外,电子床头卡1与外界(物品或设备)的数据通信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Lora、433MHz/315MHz、wifi等通信,也可采用A7129、A7139、A7169、CC1310、SI4463、SX1278等通信芯片实现通信,还可以使用有线方式接入;接入设备协议解析,由系统内部集成软件完成。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子床头卡1还包括显示模块16、存储器18、能耗管理模块19和按键170(参见图1);显示模块16、存储器18、能耗管理模块19、按键170和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按键170设置于壳体7的表面;显示模块16、存储器18和能耗管理模块19设置于壳体7的内部。
其中,存储器18可是使用MD25Q系列、GD25Q系列、W25Q系列的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显示内容、床头卡参数、病人身份和用药信息、允许接入的设备信息、网络参数、以及元素库等内容。
能耗管理模块19,用于根据运行需求,采用合理能源管理策略,开启或关闭电子床头卡1中的对应模块或设备。
按键170,包括可用于实现呼叫功能的第一呼叫按键和其他按键。其中,按键170包括但不限于触摸按键和按钮按键。
电子床头卡1还包括电源,电源可以采用电池,也可以采用外接电源。
为了提高床头卡的使用便捷性,同时节省耗电量,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电子床头卡1还包括电子纸160;电子纸160与显示模块16电性连接;壳体7上设置有透明窗口;透明窗口对准电子纸160。电子纸160是一种类似纸张的电子显示器,其显示效果具有类似于传统纸的视觉观感;又能同传统的液晶显示屏一样实时更新显示内容,并且比传统的液晶显示屏省电得多;此外,电子纸160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总成相比,在同尺寸下,电子纸160更加轻薄,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电子床头卡1的厚度,进而缩小电子床头卡1的占用空间,从而进一步改善使用体验。
电子纸160之所以能够节省耗电量,是基于电子纸160的工作原理:由两片基板组成的电子墨水屏,其上涂有一种由无数微小透明颗粒组成的电子墨水,颗粒由带正、负电的许多不同颜色的粒子密封于内部液态微胶囊内形成,不同颜色的带电粒子会因施加电场的不同,而朝不同的方向运动,在显示屏表面呈现出彩色的效果。这样,在电子纸160的表面就可以显示出如同印物的彩色图案和文字,看起来与纸张极为类似,在阳光下没有传统的液晶显示屏的反光现象。同时,只有画面内容更新(发生变化)时才耗电。关闭电源后,电子纸160上的画面仍可保留,因此非常省电。与传统的纸插式床头卡相比,实施例1提供的电子床头卡1,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在诊断时将相关信息电子录入到电子纸160中,无需人工更换和手写病人信息,使用起来更加简单便捷,避免了因人为疏忽而出现的错漏,提高了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式电子床头卡1相比,采用电子纸160做显示屏的电子床头卡1,更加轻薄和省电。即使在关闭电源状态或者停电状态下仍可显示信息,免去了传统的液晶显示屏的休眠唤醒时间,为第一时间救助病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满足病人在在不同体位和活动状态下更加便捷地实施呼叫的使用需求,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电子床头卡1还包括呼叫手柄171;呼叫手柄171露于壳体7的外部;呼叫手柄171通过暴露于壳体7外的线路8与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其中,线路8可以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可伸缩的螺旋形线路。通过线路8的伸缩,一方面可以适应病人在不同体位和活动状态下对呼叫手柄171的位置需求;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因线路8过长所致的拖拉到地面、或者与其他物件缠绕甚至绊倒病人等安全隐患。呼叫手柄17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病人能够及时可靠地实施呼叫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便于病人与医护人员建立更加快捷的沟通,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子床头卡1还包括语音处理模块5;语音处理模块5和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其中,语音处理模块5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对话和音频播放。通过语音处理模块5可以进行语音识别、语音对话和音频播放,上述功能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组合存在。通过语音处理模块5,病人可以直接借助电子床头卡1与医护人员进行语音对话;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功能,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处理模块12分别进行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通过音频播放功能可以按需播放医嘱内容等信息,便于年老体弱、视力不好或者记忆力不好的患者及时随时获知医嘱内容,如此,可以极大地改善病人住院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床头卡可以实现下列功能:
一、生命体征监测
通过将带蓝牙的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例如体温计、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仪等)的蓝牙地址生成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数据段中写入了体征数据采集设备的蓝牙信息,蓝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地址信息和/或蓝牙名称信息)。将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上;RFID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的RFID感应区域,电子床头卡即可获取对应体征数据采集设备的蓝牙信息,并以此建立连接,并传送体征数据采集设备测得的体征数据。体征数据通过电子床头卡可以上传到医院系统中。
二、药品验证
配药时,药剂师根据发放药品种类及剂量生成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的RFID感应区域,电子床头卡即可获取对应药品信息,电子床头卡的处理模块,将获取到的药品信息和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电子床头卡对应的药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若结果匹配,服务器存储药品使用信息。
通过药品验证可以确认待使用药品是否与医嘱一致,并即时录入药品使用信息。
三、输液管理
通过将带蓝牙的输液传感器的蓝牙地址生成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数据段中写入了输液传感器的蓝牙信息,其中,蓝牙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地址信息和/或蓝牙名称信息)。将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上;RFID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的RFID感应区域,电子床头卡即可获取对应输液传感器的蓝牙信息,以此建立连接,并传送输液传感器所检测的数据。当输液结束时,输液传感器发出输液结束信号,处理模块判断是否还有下一瓶,若没有,电子床头卡通过提醒模块,提醒医护人员拔针或作留置针处理;若有,电子床头卡通过提醒模块通知医护人员更换药瓶,并继续输液,直至输液结束。输液信息通过电子床头卡可以上传到医院系统中。
四、医护考勤
将医护人员的信息生成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将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医护人员的胸牌上;医护人员在查房或进行护理时,可通过刷胸牌(RFID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的RFID感应区域),将考勤信息通过电子床头卡可以上传到医院系统中。通过在电子床头卡上刷胸牌,医护人员就可以简单快捷地完成查房打卡,并且查房打卡记录可以同步上传至服务器,和/或经服务器上传至医疗管理系统,方便了医院的考勤管理。
五、耗材/器材管理
将耗材/器材信息生成对应的RFID电子标签,将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医护人员的耗材/器材上;可通过刷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的RFID感应区域),将耗材/器材信息通过电子床头卡可以上传到医院系统中。耗材设备信息的录入,可以避免耗材设备的遗失或混用,便于医院的资产管理。
实施例2
为了提供一种基于床头卡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辅助医护人员开展病人护理工作,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实施例2提供一种电子床头卡系统01,如图3所示,包括若干电子床头卡1、服务器2和程序;电子床头卡1包括感应模块10、提醒模块11、处理模块12和数据传输模块13;感应模块10、提醒模块11、数据传输模块13与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数据传输模块13与服务器2数据通信连接;服务器2中存储有与电子床头卡1相对应的药品信息(药品信息来自医生开具的医嘱);
程序包括如下步骤(参见图4):
S10:电子床头卡1的感应模块10获取到药品信息;
S11:将获取到的药品信息和服务器2中存储的与该电子床头卡1对应的药品信息进行匹配;
S12: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11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
S13:若结果匹配,服务器2存储药品使用信息。
具体地,提醒模块11包括警报提醒模块和正常提醒模块;步骤S12“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11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具体为:若结果不匹配,警报提醒模块发出警报提醒信息;若结果匹配,正常提醒模块发出正常提醒信息。
其中,处理模块12包括但不限于使用STM32F系列(如STM32F103等),STM8系列(如STM8L051等)、C8051F0系列(C8051F030等)、C8051F3系列(如C8051F340等),NXP13系列(如NXP1340)、也可采用国产GD32F系列(GD32F103等)。
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可以实现药品辨认功能。具体地,电子床头卡1通过感应模块10获取待验证的药品信息,处理模块12将待验证的药品信息与服务器2中存储的与该电子床头卡1对应的药品信息(医嘱药品信息)进行匹配,然后由提醒模块11根据匹配结果,反馈待验证的药品信息是否为医嘱中的药品。通过提醒模块11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可以直观地告知医护人员药品的种类和规格是否正确。电子床头卡1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机器药品验证,避免了人为药品验证容易因工作疏忽而造成的用药失误,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能够更好地保障用药安全。由于电子床头卡1记载有病人信息,包括医嘱中涉及的药品信息。通过将待输液的药品,经电子床头卡1,从服务器2中获取对应病人的医嘱中涉及的药品信息,实现药品与病人的标定,可以有效防止用错药或者用药剂量不当,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用药安全。当结果匹配成功时,服务器存储药品使用信息,可以及时对用药情况进行记录,便于病房数据的及时保存和上传,为病房数据的溯源提供可靠依据。
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通过在现有的电子床头卡上集成感应模块10、处理模块12和数据传输模块13,利用感应模块10,使得电子床头卡1与外界建立联系,从而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借助处理模块12进行信息分类和相应处理,最后经数据传输模块13进行信息上传。相对于现有技术,一方面,可以实现即时信息录入和信息上传功能,简化了医护人员手动记录信息和手动将信息输入医院系统的工作,避免了人为信息录入,保证了信息录入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简化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医院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电子床头卡系统01进行电子数据上传,有利于实现医院的标准化智能化运营,便于医院的标准化流程管理,提升了医疗管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第三方面,通过借助电子床头卡系统01进行信息录入,节省了信息共享的时间,简化了就诊流程,从而节省了病人的就诊时间,有利于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和住院满意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感应模块10为RFID模块。RFID电子标签可应用于药品标签、设备标签、医疗器械、医疗耗材、病人手环、医护胸卡等,其中,RFID电子标签可设置在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内部。通过将RFID电子标签放置于RFID感应区进行刷取动作,可以快速获取对应信息。由于RFID模块具有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尤其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其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且无需接触;采用RFID模块读取方便快捷,安全性较高的优点,采用RFID模块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可以更好地保障信息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进一步地,电子床头卡1还包括警报提示灯和正常提示灯;警报提示灯与警报提醒模块电性连接;正常提示灯与正常提醒模块电性连接;“警报提醒模块发出警报提醒信息”具体为:打开警报提示灯;“正常提醒模块发出正常提醒信息”具体为:打开正常提示灯。可以将正常提示灯、警报提示灯依次设置为绿色和黄色;当需要发出对应提醒信息时,对应的指示灯亮起;否则,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由此,医护人员或病人可以通过亮起指示灯的颜色得到所发出的提醒信息。为了避免误认,相应的指示灯的下方还可以设置对应字样。例如,正常提醒指示灯、警报提醒指示灯和错误提醒指示灯的下方分别对应有“正常”和“警报”字样。
电子床头卡1还可以包括扬声器;扬声器与提醒模块11电性连接;根据匹配结果,扬声器可以发出相应的提醒声音,例如警示提示声音、正常提示声音等。其中,扬声器发出提醒声音与警报提示灯(或正常提示灯)发出灯光指示信息,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图5示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进行输液的部分步骤流程图,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从医生下达医嘱到输液结束的部分步骤流程如下:
S30:医生下达医嘱;
S31:药师审核发药打印药品电子标签。(其中,药师审核发药依据医嘱;电子标签例如RFID电子标签;药师打印药品电子标签后,将电子标签设置于药品瓶身上)
S32:护士确认:护士确认药品是否正确(即药品是否与医嘱一致);
S32:若正确,则护士配药;若不正确,则重复步骤S31;
S33:护士输液。
其中,步骤S33(参见图6)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S330:拿药品至病床前;
S331:刷电子床头卡RFID感应,和服务器核对药品是否正确:(将药品瓶身的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1的感应模块10附近进行感应识别,电子床头卡1的处理模块12将获取的药品信息和服务器2中的该电子床头卡1对应的药品信息进行一致性匹配,核对药品是否正确);
S332:若正确,则执行步骤S333;若不正确,则执行步骤S333-1;
S333:开始执行输液挂上药水;
S334:判断是否输液快结束;
S335:若是,则判断是否有下一瓶;若否,则执行步骤S336;若是(是有下一瓶),则重复步骤S331~步骤S336,直至步骤S336执行完毕;
S336:输液结束,拔针或处理留置针。
其中,步骤S333-1:电子床头卡1报警,护理处理错误,再次核对药品和患者信息,重复步骤S330~步骤S336,直至步骤S336执行完毕。
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可以通过机器进行药品验证,如果出现药品拿错的现象,电子床头卡系统01会自动报警,减少用药事故;
输液完毕,通过电子床头卡1报警,利用电子床头卡1与医护系统服务器2相连的优势,可以自动将输液完毕的信息告知医护人员,整个输液流程不需要医护人员监管,也不需要病人人工呼叫医护人员,改善了病人的诊疗体验,通过智能系统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有利于提升医疗质量,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实施例3
现有技术中,病房数据没有及时保存和上传,难以溯源。一旦遇到医疗事故,容易产生医疗纠纷,不仅干扰了医院的工作,而且还会损害医院形象和声誉。实施例3提供一种电子床头卡系统01,如图7所示,包括若干电子床头卡1、服务器2、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和程序;电子床头卡1包括感应模块10、处理模块12和数据传输模块13;感应模块10、数据传输模块13与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数据传输模块13与服务器2数据通信连接;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可与数据传输模块13数据通信连接;
程序包括如下步骤(参见图8):
S20:电子床头卡1的感应模块10获取到连接请求;
S21: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与数据传输模块13建立数据通信连接;
S22: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获取到病人的体征数据;
S23:服务器2存储病人的体征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2包括但不限于使用STM32F系列(如STM32F103等),STM8系列(如STM8L051等)、C8051F0系列(C8051F030等)、C8051F3系列(如C8051F340等),NXP13系列(如NXP1340)、也可采用国产GD32F系列(GD32F103等)。
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通过在现有的电子床头卡上集成感应模块10、处理模块12和数据传输模块13,利用感应模块10,使得电子床头卡1与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建立数据通信连接,从而获取体征数据;然后借助处理模块12进行信息分类和相应处理,最后经数据传输模块13进行信息上传。相对于现有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可以实现即时体征数据的录入和上传功能,简化了医护人员手动记录体征数据和手动将体征数据输入医院系统的工作,避免了人为信息录入,保证了信息录入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简化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医院运行的效率;利用电子床头卡1进行电子数据上传,有利于实现医院的标准化智能化运营,便于医院的标准化流程管理,提升了医疗管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通过借助电子床头卡1进行信息录入,节省了信息共享的时间,简化了就诊流程,从而节省了病人的就诊时间,有利于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和住院满意度。
采用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预先对应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上设置电子标签,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只需要事先将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放置于电子床头卡1上的感应模块10附近,即可快速建立电子床头卡1与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的数据通信连接,然后通过电子床头卡1的数据传输模块13,将病人的体征数据上传至服务器2端进行数据保存,解决了病房数据繁多、录入困难的问题。采用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可以便捷地实时上传和保存病人的体征数据,提高了医护人员进行信息录入的效率,可以快速生成并实时更新病人的就医电子档案,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就医体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住院满意度。通过智能系统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有利于提升医疗质量,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进一步地,感应模块10为RFID模块;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上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其中,RFID电子标签可设置在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的表面,也可以设置在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的内部。通过将RFID电子标签放置于RFID感应区进行刷取动作,可以快速获取对应信息。由于RFID模块具有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尤其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其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且无需接触;采用RFID模块读取方便快捷,安全性较高的优点,采用RFID模块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可以更好地保障信息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为了实现电子床头卡与蓝牙设备的快速数据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数据传输模块13包括第一蓝牙模块;蓝牙设备上设置有第二蓝牙模块;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RFID电子标签的数据段中写入第二蓝牙模块对应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其中蓝牙设备是指带有蓝牙模块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和智能马桶等,其中,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例如带有蓝牙模块体温计、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仪、智能马桶和输液传感器等。电子床头卡1与蓝牙设备的快速数据通信连接的连接原理:蓝牙设备上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数据段中写入了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将蓝牙设备的RFID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1的RFID感应区域6,电子床头卡1即可获取对应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并以此建立连接来传送数据。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和感应模块10的配合,可以快速地建立电子床头卡2与蓝牙设备的数据通信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建立蓝牙数据通信连接,往往需要借助显示屏人工确认蓝牙连接的对象,需要人工记住对应设备的名称,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快捷、省时省事,操作可靠性更好。
图9示出医护人员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上传的部分步骤流程图。从医生下达医嘱到数据上传至医院的第三方信息系统结束的部分步骤流程如下:
S41:医生下达医嘱;
S42:护士制定测量计划。(其中,护士制定测量计划的依据是医嘱)
S43:护士拿设备到病床前。(其中,设备为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
S44:刷电子床头卡RFID:(将体征数据采集设备3上的电子标签拿到电子床头卡1的感应模块10附近进行感应识别);
S45:设备与床头卡建立蓝牙连接;
S46:护士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
S47:生命体征数据自动上传至服务器;
S48:生命体征数据自动上传至医院的第三方信息系统。
采用实施例3提供的电子床头卡系统01,通过智能系统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可以便捷地实时上传和保存病人的体征数据,提高了医护人员进行信息录入的效率,可以快速生成并实时更新病人的就医电子档案,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就医体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住院满意度。通过智能系统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有利于提升医疗质量,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电子床头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子床头卡、服务器和程序;所述电子床头卡包括感应模块、提醒模块、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所述提醒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与所述电子床头卡相对应的药品信息;
所述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电子床头卡的感应模块获取到药品信息;
将获取到的药品信息和服务器中存储的与该电子床头卡对应的药品信息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
若结果匹配,服务器存储药品使用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包括
警报提醒模块和正常提醒模块;
所述步骤“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具体为:若结果不匹配,警报提醒模块发出警报提醒信息;若结果匹配,正常提醒模块发出正常提醒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RFID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警报提示灯和正常提示灯;所述警报提示灯与所述警报提醒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正常提示灯与所述正常提醒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警报提醒模块发出警报提醒信息”具体为:打开所述警报提示灯;
所述“正常提醒模块发出正常提醒信息”具体为:打开所述正常提示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床头卡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提醒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根据匹配结果,提醒模块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具体为:根据匹配结果,扬声器发出相应的提醒声音。
6.一种电子床头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子床头卡、服务器、体征数据采集设备和程序;所述电子床头卡包括感应模块、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服务器数据通信连接;所述体征数据采集设备可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通信连接;
所述程序包括如下步骤:
电子床头卡的感应模块获取到连接请求;
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与数据传输模块建立数据通信连接;
体征数据采集设备获取到病人的体征数据;
服务器存储病人的体征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RFID模块;所述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上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床头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蓝牙模块;所述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上设置有第二蓝牙模块;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所述RFID电子标签的数据段中写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对应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
9.一种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块、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感应模块用于获取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来自所述感应模块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给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上传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指示,发出相应的提醒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状态指示灯;
所述状态指示灯与所述提醒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提醒信息;所述状态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
所述感应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提醒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灯包括若干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正常提醒信息、警报提醒信息、错误提醒信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为RFID模块;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RFID感应区;所述RFID感应区的位置与所述RFID模块的位置对应。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蓝牙模块;
所述感应模块可用于获取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
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可通过蓝牙地址信息或蓝牙名称信息,与蓝牙设备建立数据通信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存储器、能耗管理模块和按键;
所述显示模块、所述存储器、所述能耗管理模块、所述按键和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
所述显示模块、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能耗管理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纸;所述电子纸与所述显示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对准所述电子纸。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叫手柄;所述呼叫手柄露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呼叫手柄通过暴露于所述壳体外的线路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床头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语音处理模块;所述语音处理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语音处理模块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对话和音频播放。
CN202010590517.6A 2020-06-24 2020-06-24 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Pending CN111739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0517.6A CN111739602A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0517.6A CN111739602A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9602A true CN111739602A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5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0517.6A Pending CN111739602A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960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6350A (zh) * 2021-09-02 2022-01-14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床位服务监管系统
CN114140890A (zh) * 2021-10-20 2022-03-04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监管系统
CN114152283A (zh) * 2021-11-24 2022-03-08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立体点阵技术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监管系统
CN114152953A (zh) * 2021-11-24 2022-03-08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立体点阵技术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监管系统
CN114170697A (zh) * 2021-11-08 2022-03-11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监管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6350A (zh) * 2021-09-02 2022-01-14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床位服务监管系统
CN114140890A (zh) * 2021-10-20 2022-03-04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监管系统
CN114170697A (zh) * 2021-11-08 2022-03-11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监管系统
CN114152283A (zh) * 2021-11-24 2022-03-08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立体点阵技术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监管系统
CN114152953A (zh) * 2021-11-24 2022-03-08 山东蓝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立体点阵技术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监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9602A (zh) 电子床头卡系统及电子床头卡
US1110993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patient care
US10357428B2 (en) Medication organizer tray apparatus
US10285904B2 (en) Medication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
US9357961B2 (en) Device for enabling patient self testing and treatment self- administra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device for managing the patient's health care
EP2680901B1 (en) An attachment device for identifying constituents within a fluid
ES2741178T3 (es) Método de gestión y utilización mejoradas de datos de diabetes utilizando conectividad inalámbrica entre pacientes y proveedores de atención sanitaria, y repositorio de información de gestión de la diabetes
US20140018779A1 (en) Telemedicine care system
US20040167408A1 (en) Medicine case, medicine case with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function, med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blood pressure monitor
CN103186712A (zh) 一种自动识别病人的病人监护系统及方法
US20120316405A1 (en) Portable Vital Statistics Monitoring and Medication Dispensing System
NZ569955A (en) Medication order processing and reconciliation
CN103477340A (zh) 用于提供监测设备的家庭模式的系统及方法
US20200337794A1 (en) Remote Healthcare-Monitoring System With User Enabled Diagnostic Capabilities
CN212281964U (zh) 电子床头卡
KR101732631B1 (ko) 모바일 기기 기반 복약 관리 시스템
WO2013116873A1 (en) Drug documen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10960718U (zh) 基于物联网的家居智能药箱装置
US20220280391A1 (en) Medication dispensing machine and system
JP7397592B2 (ja) 投薬管理システム、投薬支援装置、投薬支援方法、及び投薬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8888833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化安全输液装置及方法
JP2010075606A (ja) 薬剤投与量確認システム及び薬剤投与量確認方法
EP3130369B1 (en) Pharmaceutical injection device, and medical support system and medical support method employing same
KR102070696B1 (ko) 정보수집 인터페이스 기반 패시브 패치를 이용한 센싱 시스템 및 센싱 방법
TWM548863U (zh) 具有定位功能之智能護理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