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6385B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6385B
CN111736385B CN202010518684.XA CN202010518684A CN111736385B CN 111736385 B CN111736385 B CN 111736385B CN 202010518684 A CN202010518684 A CN 202010518684A CN 111736385 B CN111736385 B CN 111736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splay
display panel
area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86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6385A (zh
Inventor
许明洁
金露
金慧俊
傅炯樑
时成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86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6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6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6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6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2Heating or cooling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other than for activation, e.g. 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abilisation or uniform distribution over the cell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位于远离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显示面板还设置有显示区域和拍摄区域,显示区域至少部分包围拍摄区域;位于拍摄区域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热膨胀材料;位于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朝向所述透明热膨胀材料一侧的加热部件。当加热部件被加热升温时,透明热膨胀材料开始膨胀并挤压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由“凹透镜”逐渐变为“凸透镜”,不仅能够实现前置摄像头的焦距调节,还有利于提升摄像头的解析力,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中都设有前置摄像头,为了实现更高的屏占比,通常会将摄像头安装于面板的显示区中,并设置高透光区如盲孔,以避让出前置摄像头所在的位置。
在拍摄时,前置摄像头与盲孔处的液晶盒类似于人眼和眼镜镜片。由于各个显示设备内的摄像头存在片间差异,与之匹配的盲孔也存在差异,因此,前置摄像头与盲孔处的液晶盒存在匹配性。
然而,现有技术中单一的盲孔设计却使得大多数前置摄像头仅支持固定焦距。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往往会在盲孔处设置支撑柱,进而使得该位置处上下两侧的玻璃始终保持在接近平行的状态,无法对摄像头的成像位置进行调整;反之,若不设置支撑柱,那么盲孔处上下两侧的玻璃可能会形变塌下,不仅无法针对摄像头的成像位置进行合适的调整,还会降低摄像头的解析力。
可见,现有技术中单一的盲孔设计无法与不同的摄像头实现最佳匹配,影响了前置摄像头的焦距调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适配摄像头实现其焦距的调节,有利于提高摄像头的成像效果,进而改善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位于远离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设置有显示区域和拍摄区域,所述显示区域至少部分包围所述拍摄区域;
位于所述拍摄区域的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热膨胀材料;
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透明热膨胀材料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中,位于拍摄区域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热膨胀材料,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透明热膨胀材料一侧的加热部件。当加热部件未被加热时,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一侧凸起,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一侧凹陷,随着该加热部件被加热升温时,透明热膨胀材料开始膨胀并挤压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随之发生形变,进而由“凹透镜”逐渐变为“凸透镜”,从而实现了前置摄像头的焦距调节;此外,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的形变程度可以由加热部件的通电时间控制,如此不仅实现了与不同显示设备中摄像头的最佳匹配,还有利于提升摄像头的解析力,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AA’截面图;
图3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4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5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6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7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8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金属线圈的一种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加热部件与驱动芯片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加热部件与驱动芯片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加热部件与驱动芯片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AA’截面图,图3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AA’截面图。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10和摄像头组件20,摄像头组件20位于远离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一侧,该显示面板10还设置有显示区域AA和拍摄区域BB,显示区域AA至少部分包围拍摄区域BB;
位于拍摄区域BB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设置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加热部件104,加热部件104位于第一基板101和/或第二基板102朝向透明热膨胀材料103的一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相对设置,当未对加热部件104加热时,请参见图2,第一基板101朝向第二基板102一侧凸起,第二基板102朝向第一基板101一侧凹陷,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形成“凹透镜”;开始对加热部件104加热之后,随着加热部件104的温度逐渐升高,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受热膨胀并挤压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请参见图3,第一基板101逐渐向远离第二基板102的一侧凹陷、第二基板102则向远离第一基板101的一侧凸起,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从“凹透镜”变为“凸透镜”。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与人眼的成像原理类似:对于近/远视眼,佩戴焦度合适的凹/凸透镜能够对进入人眼的光线进行调节,使其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成为一个清晰的倒像,本实施例正是利用拍摄区域BB的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形成凹透镜或凸透镜,从而起到对光线的发散或汇聚作用,并进一步将拍摄成像聚焦在图像传感器上。在拍摄过程中,当需要对被拍摄物体进行对焦时,用户可以调整加热部件对透明热膨胀材料的加热时间,进而控制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的膨胀程度,通过“凹透镜”或“凸透镜”来实现与当前显示设备中摄像头的最佳匹配,有利于提升摄像头的解析力,使成像更加清晰,获得了更好的成像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所示仅以加热部件104位于第一基板101朝向透明热膨胀材料103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图4和图5所示为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AA’截面图,参见图4及图5,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加热部件104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102朝向透明热膨胀材料103的一侧,或是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朝向透明热膨胀材料103的一侧均设置加热部件104,这样利用两个加热部件同时对透明热膨胀材料进行加热,可以使其升温更快,并在短时间内使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发生形变,从而实现焦距的快速调节。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AA’截面图。可选地,请参考图1和图6,位于拍摄区域BB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框胶105;
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框胶105设置于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加热部件104位于框胶105与第一基板101和/或所述第二基板102之间。
本实施例中,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涂布有环形框胶105,可以将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粘合固定以形成密闭的容置空间。另一方面,当加热部件104开始加热后,拍摄区域BB的温度逐渐升高,其中的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受热膨胀并挤压两侧基板,框胶105能够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上阻隔热量,防止拍摄区域BB升温过快,避免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发生强烈形变而对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造成损伤,从而使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得到保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透明热膨胀材料103为液晶或透明聚氨酯。
由于液晶材料的温度敏感度较高,并且在高温条件下(60~80℃),液晶的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因此当加热部件104开始加热后,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此处的液晶会向外鼓出并挤压两侧的基板发生形变,进而使拍摄区域BB从“凹透镜”变为“凸透镜”。目前,显示面板中滴灌液晶的工艺已相对成熟,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将拍摄区域BB的透明热膨胀材料103设置为与显示区域AA相同的液晶,不仅可以实现与不同摄像头的最佳匹配,也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另外,拍摄区域BB中的透明热膨胀材料103还可以为透明聚氨酯。聚氨酯材料具备优良的复原性,高温条件下聚氨酯材料受热膨胀,在加热部件104停止加热后,拍摄区域BB的温度逐渐降低,冷却的聚氨酯材料可以恢复至原状,不会对拍摄区域BB中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的形状造成影响,保证了后续使用时与摄像头的匹配准确性。
当然,除液晶和透明聚氨酯外,上述透明热膨胀材料也可以为其它对温度敏感的材料,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定。
可选地,如图6所示,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加热部件104在第一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框胶105在第一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内。
本实施例中,位于框胶105与第一基板101和/或第二基板102之间的加热部件104也可以为环状,其在第一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位于框胶105在第一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内,也就是说,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框胶105在第一基板101和/或第二基板102上的正投影为一圆环,该圆环的内部和外部均不设有加热部件104。
应当理解,在超过一定温度时,液晶的液晶态会消失变成液态,显示区域呈黑色,无法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由于加热部件被覆盖于框胶内,不对显示区域AA中的液晶或拍摄区域BB中的透明热膨胀材料直接进行加热,框胶可以起到阻隔热量的作用,不仅防止显示区域中液晶的特性遭到高温破坏,也能够避免拍摄区域BB中的基板发生强烈形变而对显示面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6,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框胶105与第一基板101及第二基板102形成一容置空间10a,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填充于容置空间10a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框胶105将显示区域AA和拍摄区域BB分隔开来,因而能够在制作显示面板时填充非液晶材料的透明热膨胀材料103至该容置空间10a内,若不设置框胶105,液晶与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可能会在显示区域和拍摄区域BB的连接处发生混合,将会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对加热部件104加热时,加热部件104与位于显示区域AA内的液晶和拍摄区域BB内的透明热膨胀材料的相对位置是一致的,因此显示区域AA与拍摄区域BB连接处的液晶也会升温,但是,与拍摄区域BB相比,显示区域AA的面积较大,显示区域AA与拍摄区域BB连接处的热量可以扩散,基板的应力也能够得到释放,故此处并不会发生明显形变。同时,由于拍摄区域BB中,框胶105与基板形成容置空间10a,容置空间内的热量无法扩散,其升温更快,框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拍摄区域BB的热量向显示区域AA扩散,进一步避免了显示区域AA与拍摄区域BB连接处的基板发生形变,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6,位于显示区域AA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106和第四基板107;
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D2,第三基板106与第四基板107之间的距离为D3;在加热部件104未被加热时,0<D1<D3且D2=D3。
需要说明的是,当加热部件104未被加热时,由于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形成“凹透镜”,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二者之间不同位置处的距离也是不同的,应当理解,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最大距离D2指的是: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位于拍摄区域BB与显示区域AA相接位置处的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当加热部件104未被加热时,第一基板101朝向第二基板102一侧凸起,第二基板102朝向第一基板101一侧凹陷,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最小距离D1小于第三基板106与第四基板107之间的距离D2,如此,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能够形成一“凹透镜”,进而起到发散光线的作用。另外,设置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最大距离D2等于第三基板106与第四基板107之间的距离D3,可以使拍摄区域BB与显示区域AA的过度较为平缓,不会影响用户观看时的视觉效果。
可选地,在加热部件104未被加热时,0<D3-D1≤3μm。
可以理解的是,若将D1与D3之间的差值设置的过小,那么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在未发生形变时是接近于平行状态的,无法有效发散光线,不利于对当前摄像头进行对焦;若将D1与D3之间的差值设置的过大,则短时间加热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后,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的形变程度可能还较小,无法形成“凸透镜”,不能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将D1与D3之间的差值设置在0~3μm,包括端点值,既可以使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在未发生形变时发挥凹透镜发散光线的作用,又可以保证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即使是在短时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发生形变形成“凸透镜”。
可选地,请参见图7,在加热部件104被加热时,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受热膨胀,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2,0<D3<D2且D1=D3。
需要说明的是,当加热部件104开始加热后,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开始膨胀,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此时,位于拍摄区域BB与显示区域AA相接位置处的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距离会相应变化为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
随着透明热膨胀材料103的逐渐膨胀,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趋近于平行,此时,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仅相当于“平面镜”,不起到汇聚或发散光线的作用。进一步地,当透明热膨胀材料103继续膨胀,第一基板101朝向远离第二基板102的一侧凹陷、第二基板102朝向远离第一基板101的一侧凸起,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能够形成一“凸透镜”,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可见,在加热部件104未被加热的状态下,只有将第一基板101设置为朝向第二基板102一侧凸起、第二基板102朝向第一基板101一侧凹陷,才能利用透明热膨胀材料103的膨胀全面实现对光线的发散和汇聚作用。同时,设置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最小距离D1等于第三基板106与第四基板107之间的距离D3,可以使拍摄区域与显示区域的过度较为平缓,不会影响用户观看时的视觉效果。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7和图8,加热部件104包括金属线圈104s。
本实施例中,采用对金属线圈通电的方式加热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加热温度可以由金属线圈104s的通电时间控制。
具体而言,金属可以为铝、铜或钼中的任一种或者混合。以线圈圈数n=1的铝线圈为例,由于铝的电阻率ρ=2.83×10-8Ω·m、密度ρ=2.7×103kg/m3、比热容C=0.88×103J/kg·℃、线圈半径r=2mm,当对金属线圈104s施加的电压为U=10mV时,铝线圈每1s升温约9.4℃;进一步地,若透明热膨胀材料103为液晶,当上述铝线圈加热至80℃时,由于ρ(25℃)/ρ(80℃)≈104.2%,即当金属线圈104s加热至80℃时,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拍摄区域BB的厚度可形变约4%。可见,通过对铝线圈的通电加热,可以快速使液晶材料受热膨胀,进而实现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的形变。
可选地,请参见图9,第三基板106包括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设置的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金属线圈104s通过走线L连接至驱动芯片,走线L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或第二金属层M2。
本实施例中,第三基板106包括衬底基板11、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第二金属层M2位于第一金属层M1远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图9仅以连接金属线圈104s的走线L位于第一金属层M1为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走线L也可以位于第二金属层M2。此种设计方式可以复用现有的膜层结构,利用IC(图中未示出)为金属线圈104s供电,无需增设新的膜层,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型化。
可选地,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围绕显示区域AA设置的非显示区域NA;
非显示区域NA包括沿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二非显示区NA2,以及沿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位于显示区域AA两侧的第三非显示区NA3,其中,第二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BD,连接金属线圈和驱动芯片的走线L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非显示区NA3。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中的绑定区BD绑定有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金属线圈104s通过走线L与IC电连接。具体地,如图10所示,走线L可以经位于显示区域AA两侧的第三非显示区NA3连接至IC,如此可以不占用显示区域AA内非开口区的面积。可选地,如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金属线圈和驱动芯片的走线L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域AA,且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方向,走线L不与第三非显示区NA3相交叠。也就是说,走线L可以经显示区域AA连接至IC,而无需占用第三非显示区NA2的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进而提高占屏比。
当然,如图12所示,上述走线L还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和第三非显示区NA3,本申请对走线的排布方式不进行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请参见图13,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模组100,该显示模组100为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100,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中,位于拍摄区域BB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1和所述第二基板102之间的透明热膨胀材料10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1和/或所述第二基板102朝向所述透明热膨胀材料103一侧的加热部件104。当加热部件104未被加热时,第一基板101朝向第二基板102一侧凸起,第二基板102朝向第一基板101一侧凹陷,随着该加热部件104被加热升温时,透明热膨胀材料103开始膨胀并挤压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随之发生形变,进而由“凹透镜”逐渐变为“凸透镜”,从而实现了前置摄像头的焦距调节;此外,第一基板101及第二基板102的形变程度可以由加热部件104的通电时间控制,如此,不仅实现了与不同显示设备中摄像头的最佳匹配,还有利于提升摄像头的解析力,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位于远离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设置有显示区域和拍摄区域,所述显示区域至少部分包围所述拍摄区域;
位于所述拍摄区域的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热膨胀材料;
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透明热膨胀材料的一侧;
当所述加热部件未被加热时,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凸起,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凹陷;当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时,所述第一基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凹陷,所述第二基板向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拍摄区域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框胶;
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加热部件位于所述框胶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加热部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框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框胶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透明热膨胀材料填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
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D2,所述第三基板与所述第四基板之间的距离为D3;在所述加热部件未被加热时,0<D1<D3且D2=D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部件未被加热时,0<D3-D1≤3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部件被加热时,所述透明热膨胀材料受热膨胀,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D2,0<D3<D2且D1=D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包括金属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板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设置的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所述金属线圈通过走线连接至驱动芯片,所述走线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或第二金属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以及沿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两侧的第三非显示区,其中,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所述走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非显示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且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所述走线不与所述第三非显示区相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为铝、铜或钼中的任一种或者混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热膨胀 材料为液晶或透明聚氨酯。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之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010518684.XA 2020-06-09 2020-06-0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736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8684.XA CN111736385B (zh) 2020-06-09 2020-06-0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8684.XA CN111736385B (zh) 2020-06-09 2020-06-0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6385A CN111736385A (zh) 2020-10-02
CN111736385B true CN11173638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265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8684.XA Active CN111736385B (zh) 2020-06-09 2020-06-09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63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0824A (zh) * 2023-05-31 2023-07-28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095A (zh) * 2004-12-16 2008-01-02 Arc工程学院 塑性材料膜装置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得到的装置
CN109164648A (zh) * 2018-09-30 2019-01-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01747A (zh) * 2019-02-26 2019-06-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9356799U (zh) * 2019-03-19 2019-09-06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66861A (zh) * 2019-07-23 2019-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095A (zh) * 2004-12-16 2008-01-02 Arc工程学院 塑性材料膜装置的制备方法及由此得到的装置
CN109164648A (zh) * 2018-09-30 2019-01-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01747A (zh) * 2019-02-26 2019-06-1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9356799U (zh) * 2019-03-19 2019-09-06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66861A (zh) * 2019-07-23 2019-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6385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0392B1 (en) Optical lens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230077936A1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10261392B2 (en) Autofocus camera and optical device with variable focal length intended to be integrated into such a camera
WO2018112883A1 (zh)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WO2022252699A1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US7874746B2 (en)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20160299283A1 (en) Backlight Module, LCD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US8421908B2 (en) Actuator, drive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US9119303B2 (en) Curvature varier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7278277A (zh) 摄像头组件及使用该摄像头组件的拍摄装置和飞行器
US9235078B2 (en) Curvature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2064590B1 (en) Curvature reduction for switchable liquid crystal lens array
CN107077044A (zh) 相机组件
CN111736385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26117B (zh) 液体透镜
CN107210307A (zh) 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US2011014942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non-plane element
CN110325898A (zh) 液体透镜和包含液体透镜的相机模块
US8134636B2 (en) Autofocusing optical system using tunable lens system
US20200186684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1057732A1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60291396A1 (en) Lcd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310403B2 (en) Camera module and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19218852A1 (zh) 导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2012246A1 (zh) 具有云台的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