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5750B - 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5750B
CN111735750B CN202010754314.6A CN202010754314A CN111735750B CN 111735750 B CN111735750 B CN 111735750B CN 202010754314 A CN202010754314 A CN 202010754314A CN 111735750 B CN111735750 B CN 111735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purification
cabin
purify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43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5750A (zh
Inventor
赵晓宁
安广福
刘慕魁
门筱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uclear Trust Ruish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uclear Trust Ruish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uclear Trust Ruish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uclear Trust Ruish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43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35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35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5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5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5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06Details, e.g. sample holders, mounting samples for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2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84Test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846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by use of radiation, e.g. transmitted or reflected ligh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量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该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净化机构,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第一端与大气连通,用以净化空气;气溶胶发生舱,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内侧设有气溶胶发生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内侧设有第一气溶胶检测器;第二净化机构,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第二端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城市人口密度过大等原因,全球突发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传染病爆发后,隔离工作和及时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加快了各国研究转运传染病员的步伐。转运过程中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对传染病员进行隔离,并保护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健康不受感染。负压隔离舱及负压救护车等常用于呼吸道传染病员的隔离运送在病人转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相应的负压净化系统出现问题后会导致严重的交叉感染。在治疗传染病的医院等治疗房间的有限空间,正压净化系统可以保证提供洁净的新风,负压抽气带走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有限空间的换气次数,也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
国内外研究学者意识到病原性微生物气溶胶在有限空间内传播扩散机制对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性。病原性微生物气溶胶的物理特性,如粒子大小、数量、初始速度对于传播扩散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粒径对于疾病传播起决定性作用。
病原性微生物气溶胶扩散规律的研究中,受制于示踪物质不稳定、样品采集和表征难度大等原因,数值模拟与现场实验结合较少。同时,在计算流体力学中,粒径作为重要的条件参数,是气溶胶的沉降、扩散、碰撞凝并等方程计算的关键,而且其取值常依赖经验,缺乏实验验证。
现有钠焰法、油雾法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法等采用的检测设备普遍存在体积庞大的问题,采用的盐、油等粒子都不能完全模拟病毒、微生物等过滤,且对过滤网有损,而且对超高效过滤最后评价也不能完全确定;对于超高效过滤产品后续检测由于浓度过低而无法进行分析过滤后的浓度测量,在粒子稀少的情况下无法统计其低浓度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装置体积庞大,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缺陷,实现简化检测装置,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净化机构,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第一端与大气连通,用以净化空气;
气溶胶发生舱,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内侧设有气溶胶发生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内侧设有第一气溶胶检测器;
第二净化机构,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第二端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包括第一净化舱、第一滤网和第一负压风机,所述第一净化舱的第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净化舱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
沿所述第一净化舱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一负压风机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舱内。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净化舱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过渡套管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包括第二净化舱、第二滤网和第二负压风机,所述第二净化舱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净化舱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溶胶检测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沿所述第二净化舱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第二负压风机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净化舱内。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净化舱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过渡套管与所述第二气溶胶检测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内设有拟病毒粒子。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所述拟病毒粒子为单分散聚苯乙烯或单分散荧光聚苯乙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净化的空气通入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净化空气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作用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形成气溶胶,通过所述第一气溶胶检测器测量气溶胶的第一浓度值;
通过所述第二净化机构产生的负压作用,将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的气溶胶吸入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内,所述第二气溶胶检测器测量经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净化后的气溶胶的第二浓度值;
通过第一浓度值和第二浓度值计算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和所述第二净化机构拆卸,并将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将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
将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净化的空气通入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净化空气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作用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形成气溶胶,通过所述第一气溶胶检测器测量气溶胶的第三浓度值;
通过所述第一净化机构产生的负压作用,将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的气溶胶吸入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内,所述第二气溶胶检测器测量经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净化后的气溶胶的第四浓度值;
通过第三浓度值和第四浓度值计算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获得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和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的平均值即为气溶胶防护设备的净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方法,所述气溶胶发生器采用雾化法生成气溶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第一净化机构、气溶胶发生舱和第二净化机构,气溶胶发生舱内的气溶胶发生器与经第一净化机构净化后的空气发生作用,产生气溶胶,防止大气中的颗粒杂质影响气溶胶的质量;第一气溶胶检测器检测气溶胶发生舱内气溶胶的浓度,保证检测的气溶胶处于均匀流动的状态,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第二气溶胶检测器检测经第二净化机构净化后的气溶胶的浓度,并与第一气溶胶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对比计算,获得第二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多种气溶胶的净化效率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净化机构;110、第一净化舱;120、第一滤网;130、第一负压风机;
200、气溶胶发生舱;210、气溶胶发生器;220、第一气溶胶检测器;
300、第二净化机构;310、第二净化舱;320、第二滤网;330、第二负压风机;
400、第一过渡套管;
500、第二过渡套管;
600、第二气溶胶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净化机构100,第一净化机构100的第一端与大气连通,用以净化空气;
气溶胶发生舱200,第一净化机构100的第二端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内侧设有气溶胶发生器210,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二端内侧设有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
第二净化机构300,第二净化机构300的第一端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第二净化机构300的第二端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净化机构100采用负压方式,将大气中的空气引入第一净化机构100内,并实现第一净化机构100对空气的净化,并将净化后的空气输送至气溶胶发生舱200内。通过第一净化机构100对空气的净化,减少进入气溶胶发生舱200的大气颗粒物质,防止对气溶胶及其浓度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内侧设有气溶胶发生器210,净化空气由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进入,并作为稀释气体与气溶胶发生器210发生作用,在气溶胶发生舱200内产生气溶胶。
其中,产生的气溶胶沿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流动。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设置在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二端内侧,保证气溶胶流动到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二端处时,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提高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测量的浓度值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第二净化机构300与第一净化机构100相同,也采用负压方式,将气溶胶发生舱200内的气溶胶吸入第二净化机构300内。气溶胶由第二净化机构300的第一端进入第二净化机构300内,经过第二净化机构300的净化后,由第二净化机构300的第二端排出第二净化机构300内。
其中,第二净化机构300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检测经第二净化机构300净化后的空气中气溶胶的浓度,并与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检测的净化前的气溶胶的浓度综合计算,获得第二净化机构300的净化效率。
值得说明的,第一净化机构100的第二端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可拆卸密封连通,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二端与第二净化机构300的第一端可拆卸密封连通,第二净化机构300的第二端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可拆卸密封连通,通过设置为可拆卸方式,方便安装不同净化机构,实现对不同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的检测;通过采用密封连接,防止气溶胶的泄漏,防止大气空气直接进入检测装置内,防止对气溶胶浓度的影响,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整体结构简单,密封性良好。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第一净化机构100包括第一净化舱110、第一滤网120和第一负压风机130,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一端与大气连通,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二端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
沿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第一滤网120和第一负压风机130依次设置在第一净化舱11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净化舱110为空气净化提供流动空间,第一滤网120用以对进入第一净化舱110内的空气进行净化,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第一负压风机130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且第一负压风机130设置在第一滤网120的后侧,即沿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第一滤网120和第一负压风机130依次设置。
具体的,第一负压风机130开启后,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一端处形成负压区,使得大气空气由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一端进入第一净化舱110内,并向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二端的方向流动。大气空气经过第一滤网120,将空气中颗粒物过滤掉,形成的净化空气经第一负压风机130,并由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二端流出,进入气溶胶发生舱200内。由于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二端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以净化空气不会泄露或者与外界空气混合。本实施例中,第一滤网120选用高效滤网或超高效滤网。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过渡套管400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连通。可以理解的,第一过渡套管400的一端与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二端通过法兰可拆卸的密封连接,第一过渡套管400的另一端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通过法兰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也就是说,经第一净化舱110流出的净化空气进入第一过渡套管400,实现均压稳流的作用,流速均匀的净化空气由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流入气溶胶发生舱200内,并与气溶胶发生器210作用,形成浓度均匀、流速稳定的气溶胶。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第二净化机构300包括第二净化舱310、第二滤网320和第二负压风机330,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一端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二端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沿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第二滤网320和第二负压风机330依次设置在第二净化舱310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净化机构300为净化气溶胶提供流动空间,第二滤网320用以对进入第二净化舱310的气溶胶进行净化,将气溶胶内的粒子净化过滤,第二负压风机330为气溶胶稳定流动提供动力,且第二负压风机330设置在第二滤网320的后侧,即沿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第二滤网320和第二负压风机330依次设置。
具体的,第二负压风机330开启后,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一端处形成负压区,使得气溶胶发生舱200内的气溶胶由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一端进入第二净化舱310内,并向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二端的方向流动。气溶胶经第二滤网320,将气溶胶中的大部分粒子过滤掉,形成净化后的空气经第二负压风机330,由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二端流出,并由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检测净化后的空气中气溶胶的浓度,结合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检测的净化前的浓度,计算出第二净化机构300的净化效率。
值得说明的,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一端与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二端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气溶胶可全部进入第二净化舱310内,保证净化的完全性,而且经第二净化舱310净化后的空气中的气溶胶浓度可被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检测,保证浓度检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第二滤网320选用高效滤网或超高效滤网。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过渡套管500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过渡套管500的一端通过法兰与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接,第二过渡套管500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也就是说,经第二净化舱310流出的净化后的空气进入第二过渡套管500,均压稳流后,流速均匀的空气进入设置有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的检测舱内,完成对净化后空气的气溶胶的浓度的检测,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实现对不同净化舱的净化效率的检测。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第二净化机构300和第一净化机构100在检测安装前用计量过的风量罩调好特定风量(如额定风量)。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特定风量调节,保证第二净化机构300和第一净化机构100进出风量相等。保证整个检测装置内空气流量相同,均匀稳定,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气溶胶发生器210内设有拟病毒粒子。可以理解的是,净化空气作为稀释气体与气溶胶发生器210内的拟病毒粒子发生作用,形成稳定浓度的气溶胶,在第一负压风机130和第二负压风机330的共同作用下,沿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流动。本实施例中,拟病毒粒子为单分散聚苯乙烯粒子或单分散荧光聚苯乙烯或采用水解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小球或研磨法生产的其他无机粉尘粒子。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描述,下文描述的检测方法与上文描述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净化机构100净化的空气通入气溶胶发生舱200内,净化空气与气溶胶发生器210作用在气溶胶发生舱200内形成气溶胶,通过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测量气溶胶的第一浓度值;
通过第二净化机构300产生的负压作用,将气溶胶发生舱200内的气溶胶吸入第二净化机构300内,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测量经第二净化机构300净化后的空气中气溶胶的第二浓度值;
通过第一浓度值和第二浓度值计算第二净化机构300的净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净化机构100和第二净化机构300拆卸,并将第二净化机构300安装在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将第一净化机构100安装在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二端;
将第二净化机构300净化的空气通入气溶胶发生舱200内,净化空气与气溶胶发生器210作用在气溶胶发生舱200内形成气溶胶,通过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测量气溶胶的第三浓度值;
通过第一净化机构100产生的负压作用,将气溶胶发生舱200内的气溶胶吸入第一净化机构100内,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测量经第一净化机构100净化后的空气中气溶胶的第四浓度值;
通过第三浓度值和第四浓度值计算第一净化机构100的净化效率,获得第二净化机构300的净化效率和第一净化机构100的净化效率的平均值即为气溶胶防护设备的净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方法,气溶胶发生器采用雾化法生成气溶胶。
值得说明的,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可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荧光粒子计数器或光度计,其中,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荧光粒子计数器时,可配备相应的稀释器,以增加检测浓度范围。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可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荧光粒子计数器或光度计,也可采用辅以电镜、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计数的滤膜采样,以增加检测浓度的下限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依次安装第一净化舱110、第一过渡套管400、气溶胶发生舱200、第二净化舱310、第二过渡套管500和检测舱,且相互之间保持可拆卸密封安装;
检测安装前使用风量罩调整,使第一负压风机130和第二负压风机330的风量一致;
大气空气由第一净化舱110的第一端进入第一净化舱110,空气经第一滤网120的净化,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净化掉形成净化空气,由第一负压风机130的负压作用,流动至第一过渡套管400内,在第一过渡套管400内稳流均压;
稳定流速的净化空气由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进入,净化空气带动气溶胶发生器210内的拟病毒粒子在气溶胶发生舱200内采用雾化法形成一定浓度的气溶胶,气溶胶沿具有一定长度的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流动,保证气溶胶的浓度稳定;
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测量气溶胶的第一浓度值,并记录C11
通过第二负压风机330的作用,将气溶胶发生舱200内的气溶胶流动至第二净化舱310内,气溶胶经第二滤网320的净化后,流至第二过渡套管500内,均流稳压后,流入检测舱,检测舱内的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测量经第二净化机构300净化后的空气中气溶胶的第二浓度值,并记录C21
计算第二净化机构300的净化效率:
η1=(1-C21/C11)×100%;
分别将第一净化舱110和第二净化舱310拆卸,并依次安装第二净化舱310、第一过渡套管400、气溶胶发生舱200、第一净化舱110、第二过渡套管500和检测舱,且相互之间保持可拆卸密封安装;
检测安装前使用风量罩,调整使第二负压风机330和第一负压风机130的风量一致;
大气空气由第二净化舱310的第一端进入第二净化舱310,空气经第二滤网320的净化,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净化掉形成净化空气,由第二负压风机330的负压作用,流动至第一过渡套管400内,在第一过渡套管400内稳流均压;
稳定流速的净化空气由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进入,净化空气带动气溶胶发生器210内的拟病毒粒子在气溶胶发生舱200内形成气溶胶,气溶胶沿具有一定长度的气溶胶发生舱2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流动,保证气溶胶的浓度稳定;
第一气溶胶检测器220测量气溶胶的第一浓度值,并记录C22
通过第一负压风机130的作用,将气溶胶发生舱200内的气溶胶流动至第一净化舱110内,气溶胶经第一滤网120的净化后,流至第二过渡套管500内,均流稳压后,流入检测舱,检测舱内的第二气溶胶检测器600测量经第一净化机构100净化后的空气中气溶胶的第二浓度值,并记录C12
计算第一净化机构100的净化效率:
η2=(1-C12/C22)×100%;
结合第二净化机构300和第一净化机构100的净化效率,计算得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
η=(η12)/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第一净化机构、气溶胶发生舱和第二净化机构,气溶胶发生舱内的气溶胶发生器与经第一净化机构净化后的空气发生作用,产生气溶胶,防止大气中的颗粒杂质影响气溶胶的质量;第一气溶胶检测器检测气溶胶发生舱内气溶胶的浓度,保证检测的气溶胶处于均匀流动的状态,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第二气溶胶检测器检测经第二净化机构净化后的空气中气溶胶的浓度,并与第一气溶胶检测器检测的浓度对比计算,获得第二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多种气溶胶的净化效率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净化机构,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第一端与大气连通,用以净化空气;
气溶胶发生舱,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内侧设有气溶胶发生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内侧设有第一气溶胶检测器;
第二净化机构,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第二端与第二气溶胶检测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包括第一净化舱、第一滤网和第一负压风机,所述第一净化舱的第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净化舱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
沿所述第一净化舱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一负压风机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净化舱内;
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包括第二净化舱、第二滤网和第二负压风机,所述第二净化舱的第一端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可拆卸的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净化舱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溶胶检测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沿所述第二净化舱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滤网和所述第二负压风机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净化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舱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过渡套管与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舱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过渡套管与所述第二气溶胶检测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内设有拟病毒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拟病毒粒子为单分散聚苯乙烯或单分散荧光聚苯乙烯。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净化的空气通入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净化空气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作用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形成气溶胶,通过所述第一气溶胶检测器测量气溶胶的第一浓度值;
通过所述第二净化机构产生的负压作用,将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的气溶胶吸入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内,所述第二气溶胶检测器测量经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净化后的气溶胶的第二浓度值;
通过第一浓度值和第二浓度值计算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和所述第二净化机构拆卸,并将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一端,将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的第二端;
将所述第二净化机构净化的空气通入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净化空气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作用在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形成气溶胶,通过所述第一气溶胶检测器测量气溶胶的第三浓度值;
通过所述第一净化机构产生的负压作用,将所述气溶胶发生舱内的气溶胶吸入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内,所述第二气溶胶检测器测量经所述第一净化机构净化后的气溶胶的第四浓度值;
通过第三浓度值和第四浓度值计算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获得所述第二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和所述第一净化机构的净化效率的平均值即为气溶胶防护设备的净化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器采用雾化法生成气溶胶。
CN202010754314.6A 2020-07-31 2020-07-31 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1735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4314.6A CN111735750B (zh) 2020-07-31 2020-07-31 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4314.6A CN111735750B (zh) 2020-07-31 2020-07-31 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5750A CN111735750A (zh) 2020-10-02
CN111735750B true CN111735750B (zh) 2020-11-17

Family

ID=7265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4314.6A Active CN111735750B (zh) 2020-07-31 2020-07-31 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3575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2797B1 (en) * 2000-02-04 2003-03-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arrier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875589B1 (en) * 2012-05-17 2014-11-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Sampling and counting system
CN106560689A (zh) * 2016-09-29 2017-04-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外循环式车载空气净化器颗粒物质量浓度净化效率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6787984U (zh) * 2016-10-13 2017-12-2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静电除尘原理捕集亚微米颗粒的测试系统
CN107764987A (zh) * 2017-09-05 2018-03-06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空气净化器去除尘螨抗原效果的检测方法
CN209296533U (zh) * 2018-10-31 2019-08-2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空气滤料过滤效率的测试装置
CN109406369A (zh) * 2018-12-12 2019-03-01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膜材料过滤实时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5750A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7322B (zh) 一种多功能室内空气质量改良装置
CN207350579U (zh) 组装式智能隔离病房
CN103615766B (zh) 一种室内动态空气消毒机
CN107998531A (zh) 一种疾病预防便携式消毒装置
CN206185884U (zh) 一种甲醛检测、净化及地面清洁的机器人
CN107559950A (zh) 一种密闭环境富氧内循环净化设备
CN105299830B (zh) 一种空气质量治理装置
WO2021037001A1 (zh) 一种负压屏及其应用
Liu et al. Evaluation of an innovative pediatric isolation (PI) bed using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aerosol isolation efficacy
CN111735750B (zh) 气溶胶防护设备净化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3657048U (zh) 一种口外等离子空气消毒机
CN206755386U (zh) 组装式智能空气消杀装置及其应用
CN206996626U (zh) 一种利用新风气幕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的生物安全柜
CN208780679U (zh) 一种移动式室内空气检测装置
CN202757231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0903775U (zh) 一种负压屏及净化一体式病床
CN209944670U (zh) 一种改善感染科病房的通风装置
KR102308883B1 (ko) 실시간 실내공기질 관리 시스템
CN212410616U (zh) 一种带空气消毒功能的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12594903U (zh) 一种手术室用麻醉废气排放系统
CN210934365U (zh) 一种用于vocs废气治理和监测一体的集成装置
Ouyang et al. Single-pass wind tunnel testing for recirculating virus aerosol control technologies
CN208871752U (zh) 具有自清扫功能的制氧机
CN112755674A (zh) 气溶胶吸附消毒器
CN215062616U (zh) 一种车载或室内通风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Xiaoning

Inventor after: An Guangfu

Inventor after: Liu Mukui

Inventor before: Zhao Xiaoning

Inventor before: An Guangfu

Inventor before: Liu Mukui

Inventor before: Menxiao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