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5852A - 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5852A
CN111725852A CN201910214596.8A CN201910214596A CN111725852A CN 111725852 A CN111725852 A CN 111725852A CN 201910214596 A CN201910214596 A CN 201910214596A CN 111725852 A CN111725852 A CN 111725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harg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urrent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45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45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58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5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58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具有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包括:获取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将温差转换为电能;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所述电能对所述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较短的问题,实现延长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

Description

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对电子设备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大,智能穿戴设备就是其中之一。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逐步丰富后,其耗电量也增大,从而导致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较短,造成频繁充电,而频繁充电不符合用户的体验需求。同时,由于受到智能穿戴设备的体积以及生产成本的限制,制约了电池的容量以及过多充电装置的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较短的问题,实现延长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
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具有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
将温差转换为电流;
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电流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电流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
基于工作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模式对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其中,充电模式包括将电流对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或控制第二电池和电流同时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检测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通话状态,以及检测用户的心率;
当心率大于预设心率范围的最大值,以及移动数据大于预设数据范围的最大值时,则判定工作模式为运动模式;
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则判定工作模式为通话模式;
当心率处于预设心率范围内,以及智能穿戴设备不处于通话状态时,则判定工作模式为使用模式。
进一步地,基于工作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模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工作模式为运动模式,则将电流依次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当工作模式为通话模式,则控制第二电池和电流同时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当工作模式为使用模式,则将电流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并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电流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检测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并获取所述温差所对应的预设温差范围;
基于预设温差范围对应的充电顺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预设温差范围与所述充电顺序存在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基于预设温差范围对应的充电顺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温差对应第一预设温差范围,则将电流依次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当温差对应第二预设温差范围,则将电流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并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其中,第二预设温差范围小于第一预设温差范围。
进一步地,将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包括:
获取闭合回路产生的电动势,闭合回路由若干个P型半导体和若干个N型半导体通过导线连接形成,P型半导体的一端和N型半导体的一端感应人体温度,P型半导体的另一端和N型半导体的另一端感应环境温度;
通过升压稳压电路将电动势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流。
进一步地,将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第一电池的电量,并判断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电量;
若是,则进入将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在智能穿戴设备的体积允许范围内,通过设置两个电池以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存储电能的容量。同时将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转换为电流,并为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充电,延长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以及不需要通过充电插座为智能穿戴设备充电。在用户佩戴期间智能穿戴设备会自动充电,从而使充电更加简单方便,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具有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方法包括:
S1,获取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
S2,将温差转换为电流;
S3,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电流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如上述步骤S1,上述智能穿戴设备设有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和温差发电单元,第一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并为智能穿戴设备上的用电单元进行供电,第二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及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温差发电单元用于将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转换为电流,并对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常规的智能穿戴设备只有一个电池,而本申请设有两个电池,在智能穿戴设备的体积允许范围内,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存储电流的容量。同时采用温差发电单元为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充电,延长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以及不需要通过充电插座为智能穿戴设备充电,在用户佩戴期间智能穿戴设备会自动充电,从而使充电更加简单方便,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电导体或半导体检测人体温度(热端)和环境温度(冷端),具体地,如电导体A的一端和电导体B的一端检测热端,电导体A的另一端和电导体B的另一端检测冷端,当需要发电时,通过导线连接电导体A的一端与电导体B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导体A的另一端与电池的一个极耳,通过导线连接电导体B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个极耳。进一步地,可通过在导线上设置开关以控制温差发电,即导线连通形成闭合回路时温差发电,导线不连通时温差不发电。
如上述步骤S2,基于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将温差转换为电流。塞贝克效应为第一热电效应,指由于两种不同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在两物体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热电势,且热电势的方向一般为热端电子由负流向正。根据塞贝克效应,电压=热冷两端温差*塞贝克系数,其中塞贝克系统由发电材料本身的电子能带结构决定。在一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将发电材料涂布于柔性材料(如玻璃纤维)上,并形成闭合回路,再将柔性材料设于表带上,即能使温差发电单元随表带任意弯折,又能增大与用户的皮肤接触面进而增大发电量;进一步地,将多个两种不同半导体或电导体以间隔方式(如N-P-N-P)串联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增加发电材料的数量以增大发电量。
如上述步骤S3,上述预设充电规则优选地包括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对应的充电模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充电,或根据人体温度或环境温度间的温差大小对应的充电方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充电。根据预设充电规则,将电流对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以选择最佳的充电顺序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提高充电效率和电流利用率,进而延长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电流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S3,包括:
S31a,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
S32a,基于工作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模式对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其中,充电模式包括将电流对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或控制第二电池和电流同时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如上述步骤S31a,通过检测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通话状态,以及检测用户的心率,以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上述工作模式包括运动模式、使用模式、睡眠模式和通话模式。优选地,为了节省智能穿戴设备的能耗,又保证及时获取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因此以指定周期检测检测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通话状态,以及检测用户的心率。
如上述步骤S32a,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耗电量较高的工作模式时,则将电流和第二电池同时对第一电池充电,保证充电速率最快且保证充电功率大于耗电功率;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耗电量正常的工作模式时,将电流直接对第一电池充电或将电流对第二电池充电,再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充电充电。在一实施例中,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发电量较低的工作模式时,可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充电。根据智能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采取对应的充电模式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以选择最佳的充电方式对电池充电,保证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提高充电效率和电流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获取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的步骤S31a,包括:
S311,检测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通话状态,以及检测用户的心率;
S312,当心率大于预设心率范围的最大值,以及移动数据大于预设数据范围的最大值时,则判定工作模式为运动模式;
S313,当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则判定工作模式为通话模式;
S314,当心率处于预设心率范围内,以及智能穿戴设备不处于通话状态时,则判定工作模式为使用模式。
如上述步骤S311,上述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上的心率计获取用户的心率。优选地,为了避免检测到用户的心率只是瞬时数据,因此,检测用户在预设时间内的心率变化,根据心率变化计算出用户在预设时间内的心率平均值,将该心率平均值作为用户的心率值。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特点(如患有早搏等疾病),设定预设心率范围和预设数据范围,此处不做详细介绍。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移动数据。具体地,当用户用较大的幅度(如人走路时手臂正常摆动的幅度)摆动智能穿戴设备时,加速度传感器获取运动时的三轴加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值进行计算进而得到移动数据(步数/秒)。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机械式的计步器获取移动数据,此处不做详细介绍。通过监听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进程,获取通话模式对应的应用进程是否处于栈顶,若是,则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模式。当然,若为安卓系统,还可以通过安卓系统的广播机制监听通话状态,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如上述步骤S312,上述预设心率范围可为正常人的心率正常范围60~100次/分钟,上述预设数据范围可为正常人移动时的移动数据范围0.5~5步/秒。当用户在运动时,如跑步、健身等,用户会心跳加速从而用户的心率大于正常时候的心率值,即用户心率大于预设心率范围的最大值;以及用户在运动时,智能穿戴设备上的加速度传感器会检测到加速度变化,因而产生大于正常时候的移动数据,即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大于预设数据范围的最大值。即要用户的心率大于预设心率范围的最大值,又要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大于预设数据范围的最大值,以保证用户确实处于运动状态,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如上述步骤S313,当监听到通话模式对应的应用进程处于栈顶时,则说明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
如上述步骤S314,当用户在走路时会产生移动数据,而用户在休息时不会产生移动数据,但此时智能穿戴设备均处于待机或显示时间等信息的状态,因此移动数据不作为使用模式的判断依据。而用户在走路或休息时的心率都是处于正常心率范围,且智能穿戴设备不处于通话状态(即工作模式不为通话模式),因此,可以判定工作模式为使用模式。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当用户睡觉时,用户会心跳变缓且稳定从而用户的心率小于正常时候的心率值,即用户心率小于预设心率范围的最小值;以及用户在睡眠时,一般不佩戴智能穿戴设备,所以不会有加速度变化,或者用户佩戴智能穿戴设备睡觉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幅度的移动,因而产生小于正常时候的移动数据,即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小于预设数据范围的最小值。即要用户的心率小于预设心率范围的最小值,又要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小于预设数据范围的最小值,以保证用户确实处于睡眠状态,避免睡觉时较大幅度的翻身等动作锁带来的数据变化而造成数据不准确,从而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工作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模式对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S32a,包括:
S321a,当工作模式为运动模式,则将电流依次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S322a,当工作模式为通话模式,则控制第二电池和电流同时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S323a,当工作模式为使用模式,则将电流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并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如上述步骤S321a至S323a,根据塞贝克效应,电压与温差成正比,而用户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是正常时的10倍,所以温差更大,产生的电压也更大(即电流更大)。为了避免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必要的能耗,所以直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后再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通话模式时耗电量较大,所以为了保证第一电池的续航能力,即保证充电功率大于耗电功率,所以控制电流和第二电池同时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用户睡眠时产生的热量较低,因此产生的温差很小,所以温差转换的电流也很小,或者用户睡眠时不佩戴智能穿戴设备,没有电流产生,但此时第一电池的电量已经低于第一预设电量,因此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保证第一电池的续航能力。工作模式为使用模式时,温差转换的电流较运动模式产生的电流低,若将电流直接对第一电池充电,因环境变化导致的温差变小,很可能出现充电功率小于耗电功率的情况,从而导致耗电速率大于充电速率,最终智能穿戴设备关机,因此,为了保证第一电池的续航能力,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充电时的充电功率大于使用模式时的电流对第一电池的充电功率),并将电流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电流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S3,包括:
S31b,检测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并获取所述温差对应的预设温差范围;
S32b,基于预设温差范围对应的充电顺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预设温差范围与充电顺序存在对应关系。
如上述步骤S31b,获取用户的人体温度和环境温度,计算两者的温差,并判断温差是否大于预设温差。上述人体温度为智能穿戴设备所能检测到的体表温度,而非查看用户生理状态的温度(如人的正常体温37.5℃)。上述预设温差范围可根据电流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第一充电功率,与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第二充电功率的大小差异进行设定。具体地,预设温差范围可为第一充电功率大于第二充电功率时电流所对应的第一温差范围,如温差范围为大于20℃,或者第一充电功率小于第二充电功率时电流所对应的第二温差范围,如温差范围为小于20℃。进一步地,还可以对上述第一温差范围和第二温差范围进行范围细分。其中,上述第一充电功率可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电压=半导体组合数*塞贝克系数*温差,充电功率=电压*电压/电阻;两个不同的半导体为一个半导体组合。
如上述步骤S32b,上述预设充电顺序包括将电流依次对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或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或将电流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并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根据温差所对应的预设温差范围,采取预设温差范围对应的预设充电顺序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以选择最佳的充电方式对电池充电,保证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提高充电效率和电能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基于预设温差范围对应的充电顺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S32b,包括:
S321b,当温差对应第一预设温差范围,则将电流依次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S322b,当温差对应第二预设温差范围,则将电流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并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其中,第二预设温差范围小于第一预设温差范围。
如上述步骤S321b,上述第一预设温差范围为电流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第一充电功率大于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第二充电功率时,电流对应的温差所在的预设温差范围,此时电流对第一电池充电更快,所以电流的充电功率大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耗能功率,即此时电流对第一电池能保证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因此为了减少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所带来的能耗,将电流依次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如上述步骤S322b,上述第二预设温差范围为上述第一充电功率小于上述第二充电功率,且第一充电功率小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耗能功率时,电流对应的温差所在的预设温差范围,或者为上述第一充电功率小于上述第二充电功率,且第一充电功率小于预设值,以及预设值小于智能穿戴设备的耗能功率时,电流对应的温差所在的预设温差范围。此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充电更快,而第一电池的电量低于第一预设电量,所以为了避免因充电功率低于耗能功率而导致第一电池续航不足,所以将电流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并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只控制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将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S2,包括:
S21,获取闭合回路产生的电动势,闭合回路由若干个P型半导体和若干个N型半导体通过导线连接形成,P型半导体的一端和N型半导体的一端感应人体温度,P型半导体的另一端和N型半导体的另一端感应环境温度;
S22,通过升压稳压电路将电动势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流。
如上述步骤S21和S22,上述P型半导体为掺入有受主杂质的半导体,上述N型半导体为掺入有施主杂质的半导体。在一实施例中,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涂布于柔性材料(如玻璃纤维)上,且两种半导体以间隔的方式(N-P-N-P)串联,并用导线连接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器以形成闭合回路,闭合回路由多个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串联,可提高温差发电单元的发电功率。当P型半导体的一端和N型半导体的一端感应到环境温度(即冷端),以及P型半导体的另一端和N型半导体的另一端感应到人体温度(即热端)时,闭合回路因热电效应而形成热电势(即电动势)。上述升压稳压电路可通过升压DC/DC转换器件(如PT1301)以及实现升压,通过两个外部电阻与升压DC/DC转换器件并联实现稳压。上述升压稳压电路的实施仅用于举例说明,并非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手段。由于很难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一个固定值,因此温差不稳定,得到的电流也不稳定,所以将电动势经升压稳压后为电池充电,以延长电池的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将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S2之前,包括:
S201,获取第一电池的电量,并判断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电量;
S202,若是,则进入将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
如上述步骤S201和S202,上述第一预设电量可根据第一电池的容量进行设定,例如第一电池的容量为4200mA,则可将第一预设电量设定为容量的30%,又如第一电池的容量为7800mA,则可将第一预设电量设定为容量的20%,以上设定方式仅为举例说明,不作为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手段。判断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值,以判断是否需要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若低于第一预设电量,则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若不低于第一预设电量,则说明第一电池的电量处于较高的电量值,因而不管智能穿戴设备处于哪种工作模式,第一电池的电量都能维持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但为了在用户佩戴智能穿戴设备期间,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转换的电流,所以将该电流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以将电能储存在第二电池中。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控制方法还包括:
S4,获取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并根据温差,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充电时长;
S5,显示温差和/或充电时长。
如上述步骤S4和S5,根据预设计算公式:电压=塞贝克系数*温差,充电功率=电压*电压/电阻,待充电容量=电池总容量-电池剩余容量,充电时长=待充电容量/充电功率,计算得到电池的充电时长。进一步地,充电时长包括电流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第一充电时长和/或电流对第二电池充电的第二充电时长。在智能穿戴设备的显示单元中显示温差和.或充电时长,以使用户直观的了解当前的充电状态。再进一步地,还显示第二电池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第三充电时长,可根据计算公式,第三充电时长=第一电池的待充电容量/第二电池的充电功率,计算得到第三充电时长。
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处理器1080和存储器1020,所述存储器102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8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和智能眼镜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移动终端为智能手表为例:
图5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相关的智能手表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5,智能手表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10、存储器1020、输入单元1030、显示单元1040、麦克风1050、音频电路10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070、处理器1080、以及电源10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智能手表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手表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智能手表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0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0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智能手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智能手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0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智能手表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030可包括触控面板1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32。触控面板10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31上或在触控面板1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080,并能接收处理器10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31。除了触控面板1031,输入单元10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0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智能手表的各种菜单、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等。显示单元1040可包括显示面板10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31可覆盖显示面板1041,当触控面板1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5中,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智能手表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31与显示面板1041集成而实现智能手表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智能手表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智能手表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智能手表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智能手表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060、扬声器1061,麦克风1062可提供用户与智能手表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061,由扬声器1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080处理后,经RF电路10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智能手表,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20以便进一步处理。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智能手表通过WiFi模块10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5示出了WiFi模块10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智能手表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080是智能手表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手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数据,执行智能手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手表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0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80中。
智能手表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90(比如本发明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智能手表还包括温差发电单元、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80执行时实现上述充电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具有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
将所述温差转换为电流;
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所述电流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所述电流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
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模式对所述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充电模式包括将所述电流对所述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或控制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电流同时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检测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数据、通话状态,以及检测用户的心率;
当所述心率大于预设心率范围的最大值,以及所述移动数据大于预设数据范围的最大值时,则判定所述工作模式为运动模式;
当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处于通话状态,则判定所述工作模式为通话模式;
当所述心率处于所述预设心率范围内,以及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不处于通话状态时,则判定所述工作模式为使用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工作模式所对应的充电模式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运动模式,则将所述电流依次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通话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电流同时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使用模式,则将所述电流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并控制所述第二电池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将所述电流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检测用户的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温差,并获取所述温差所对应的预设温差范围;
基于所述预设温差范围对应的充电顺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所述预设温差范围与所述充电顺序存在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温差范围对应的充电顺序对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温差对应第一预设温差范围,则将所述电流依次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当所述温差对应第二预设温差范围,则将所述电流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并控制所述第二电池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范围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差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包括:
获取闭合回路产生的电动势,所述闭合回路由若干个P型半导体和若干个N型半导体通过导线连接形成,所述P型半导体的一端和所述N型半导体的一端感应所述人体温度,所述P型半导体的另一端和所述N型半导体的另一端感应所述环境温度;
通过升压稳压电路将所述电动势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并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电量;
若是,则进入将温差转换为电流的步骤。
9.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14596.8A 2019-03-20 2019-03-20 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1725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4596.8A CN111725852A (zh) 2019-03-20 2019-03-20 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4596.8A CN111725852A (zh) 2019-03-20 2019-03-20 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5852A true CN111725852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3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4596.8A Withdrawn CN111725852A (zh) 2019-03-20 2019-03-20 充电控制方法、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58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8051A (zh) * 2021-02-19 2022-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手表的供电方法、装置、穿戴手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6561A (zh) * 2015-12-15 2016-02-24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双电池充放电系统及方法
JP2016073196A (ja) * 2014-09-26 2016-05-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CN106961139A (zh) * 2017-04-14 2017-07-1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提升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7077181A (zh) * 2016-10-18 2017-08-18 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限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415549A (zh) * 2018-03-28 2018-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移动终端续航能力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66834A (zh) * 2018-07-12 2018-12-2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9450058A (zh) * 2019-01-11 2019-03-08 深圳市迷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73196A (ja) * 2014-09-26 2016-05-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CN105356561A (zh) * 2015-12-15 2016-02-24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双电池充放电系统及方法
CN107077181A (zh) * 2016-10-18 2017-08-18 深圳达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限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961139A (zh) * 2017-04-14 2017-07-1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提升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8415549A (zh) * 2018-03-28 2018-08-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移动终端续航能力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66834A (zh) * 2018-07-12 2018-12-2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9450058A (zh) * 2019-01-11 2019-03-08 深圳市迷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耿文学: "《现代电工电子技术400问》", 31 December 2000, 煤炭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8051A (zh) * 2021-02-19 2022-08-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手表的供电方法、装置、穿戴手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8220B (zh) 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176506B (zh) 移动终端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9065989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CN109938720B (zh) 基于心率的提醒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19104A1 (zh) 省电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141820A (zh) 电力敏感无线通信无线电管理
CN108390117B (zh) 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63362B (zh) 在移动设备为用户提供电池电量通知的方法及其移动设备
CN105380596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中的睡眠监视方法
CN107196363B (zh) 调整充电电流的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92383A (zh) 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7566604B (zh) 一种消息提醒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6777009B (zh) 智能设备及任务计划执行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868932A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549465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终端
CN110099174B (zh) 充电指示灯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33016B (zh)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633853B (zh) 一种播放音视频文件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401242B (zh) 多电池并行充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电路的可穿戴设备
CN111000337A (zh) 一种带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表带装置
CN112152275B (zh) 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9690B (zh) 充电控制装置和方法、电子设备
CN107968885A (zh) 闹钟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68530A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8810226A (zh) 一种电量预警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