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2376A - 一种超长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长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22376A
CN111722376A CN202010743219.6A CN202010743219A CN111722376A CN 111722376 A CN111722376 A CN 111722376A CN 202010743219 A CN202010743219 A CN 202010743219A CN 111722376 A CN111722376 A CN 111722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pherical surface
convex
spherical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32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波
徐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zo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zo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zo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zo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32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22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22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223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由11透镜组成,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第八透镜和第十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第五透镜、第七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和第十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和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第四球面和第三透镜的第五球面胶合;第五透镜的第十球面和第六透镜的第十一球面胶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长焦镜头修正各种像差、成像效果好、体积小,镜片数量少、性价比高,具有复消色差的效果,设计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超长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镜头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复消色差超长焦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数码相机器材中,国产镜头的生产设计存在一定空缺,而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影爱好者数量增多,这方面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现有长焦镜头设计中,如尼康、佳能、奥林巴斯等厂家生产或者已公布专利的400mm长焦镜头,普遍存在着体积过大,镜片数量过多,价格偏高,性价比低的问题,对广大普通摄影爱好者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长焦镜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一球面(凸面),第二球面(平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三球面(凸面),第四球面(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包括第五球面(凹面),第六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七球面(凸面),第八球面(凹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九球面(凸面),第十球面(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一球面(凸面),第十二球面(科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包括第十三球面(凹面),第十四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五球面(凸面),第十六球面(平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七球面(凸面),第十八球面(凹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九球面(凸面),第二十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二十一球面(凸面),第二十二球面(凸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的第四球面和第三透镜的第五球面胶合,第五透镜的第十球面和第六透镜的第十一球面胶合。
进一步的,所述超长焦镜头满足:H/D1>0.4,TTL/D1<3.2,其中H为成像面大小,D1为第一透镜口径大小,TTL为超长焦镜头系统总长,即从第一透镜中心到像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至少有一片满足:1.45<n<1.6,62<λ<96,其中n为玻璃的折射率,λ为玻璃的阿贝数。
进一步的,所述超长焦镜头最靠近光阑物侧的正透镜满足:1.45<n<1.6,62<λ<95,其中n为玻璃的折射率,λ为玻璃的阿贝数。
进一步的,所述超长焦镜头紧靠光阑物侧方的正透镜作为浮动合焦镜片,其满足:0.15<Lmin/(L1*f1)<0.25,其中f1为系统前组,即光阑前所有透镜的组合焦距,L1为浮动镜片的最大对焦行程,Lmin为系统的最近对焦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超长焦镜头满足2.5<f0/f2<4,其中f0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最后一片透镜的焦距。
进一步的,所述超长焦镜头满足0.95<EFL/F2<1.05,其中EFL为系统在无穷远状态的焦距,F2为在最近拍摄距离下的焦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长焦镜头修正各种像差、成像效果好、体积小,镜片数量少、性价比高,具有复消色差的效果,设计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超长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超长焦镜头的轴上色差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超长焦镜头的象散曲线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超长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超长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超长焦镜头的MTF vs Field曲线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超长焦镜头的系统参数表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超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一球面(凸面),第二球面(平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三球面(凸面),第四球面(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3,其物侧面为凹面,包括第五球面(凹面),第六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4,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七球面(凸面),第八球面(凹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5,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九球面(凸面),第十球面(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6,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一球面(凸面),第十二球面(科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7,其物侧面为凹面,包括第十三球面(凹面),第十四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8,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五球面(凸面),第十六球面(平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9,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七球面(凸面),第十八球面(凹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10,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九球面(凸面),第二十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11,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二十一球面(凸面),第二十二球面(凸面)。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2的第四球面和第三透镜3的第五球面胶合,第五透镜5的第十球面和第六透镜6的第十一球面胶合。
其中,所述超长焦镜头满足:H/D1>0.4,TTL/D1<3.2,其中H为成像面大小,D1为第一透镜口径大小,TTL为超长焦镜头系统总长,即从第一透镜中心到像面12的距离,从而满足系统紧凑设计。
为了有效减少色差,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至少有一片满足:1.45<n<1.6,62<λ<96,其中n为玻璃的折射率,λ为玻璃的阿贝数。
其中,所述超长焦镜头最靠近光阑13物侧的正透镜满足:1.45<n<1.6,62<λ<95,其中n为玻璃的折射率,λ为玻璃的阿贝数,可有效减少色差。
为了系统在有效的拍摄距离内都能最佳成像,并且保证对焦手感和轻便,将紧靠光阑13物侧方的正透镜作为浮动合焦镜片,当浮动合焦镜片往像侧方运动时,往无穷远合焦,当浮动合焦镜片往物侧方运动时,往近处合焦,合焦的浮动镜片满足:0.15<Lmin/(L1*f1)<0.25,其中f1为系统前组,即光阑13前所有透镜的组合焦距,L1为浮动镜片的最大对焦行程,Lmin为系统的最近对焦距离,当系统超出该条件的上下限,系统不能很好地实现轻便化。
其中,超长焦镜头满足2.5<f0/f2<4,其中f0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最后一片透镜的焦距。
其中,超长焦镜头满足0.95<EFL/F2<1.05,其中EFL为系统在无穷远状态的焦距,F2为在最近拍摄距离下的焦距,由此,系统整个有效合焦行程范围内,系统的焦距变化都在5%以内。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长焦镜头的轴上色差图,轴上色差图表示不同波段在不同的光瞳带偏离理想像面位置的程度。横轴表示偏移量,纵轴表示归一化的光瞳带。主要看0.707瞳带附近的所有波长最小的偏移量,如本图中,在0.8瞳带相距最远的445nm和656.3nm的波长横轴距离约为0.01mm,而对于传统普通消色差的类似规格镜头,该值往往会大于0.15mm,故本发明该项光学性能有比较大的优势,能保证最佳的色差还原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长焦镜头的象散曲线图。像散图表示设计子午和弧矢方向的像场与理想像场的偏移程度。横轴表示偏移量,纵轴表示半像高。如图系统在整个视场范围内像场偏移在0.1以内,子午和弧矢曲线最大偏离在0.02左右。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长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畸变图表示实际像高和理想像高的差别。横轴表示畸变百分比,纵轴表示半像高。从图中可见该系统的畸变在1%以内,有比较轻微的正畸变。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长焦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从该图来看系统整个视场最大在15微米左右。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远心镜头的MTF vs Field曲线图,横轴表示光学系统的归一化相对像高,纵坐标表示系统的对比度,以模量传递函数表示,数值从0到1,越高测表示对比度越高.图中可知,即使在60lp/mm时,全视场基本仍能达到0.3以上。
超长焦镜头系统参数:EFL=402.03;H=44;F/#=4,TTL=299.1,详见图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一球面(凸面),第二球面(平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三球面(凸面),第四球面(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3),其物侧面为凹面,包括第五球面(凹面),第六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4),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七球面(凸面),第八球面(凹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5),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九球面(凸面),第十球面(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6),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一球面(凸面),第十二球面(科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7),其物侧面为凹面,包括第十三球面(凹面),第十四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8),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五球面(凸面),第十六球面(平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9),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七球面(凸面),第十八球面(凹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十透镜(10),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十九球面(凸面),第二十球面(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十一透镜(11),其物侧面为凸面,包括第二十一球面(凸面),第二十二球面(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的第四球面和第三透镜(3)的第五球面胶合,第五透镜(5)的第十球面和第六透镜(6)的第十一球面胶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焦镜头满足:H/D1>0.4,TTL/D1<3.2,其中H为成像面大小,D1为第一透镜口径大小,TTL为超长焦镜头系统总长,即从第一透镜中心到像面(12)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至少有一片满足:1.45<n<1.6,62<λ<96,其中n为玻璃的折射率,λ为玻璃的阿贝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焦镜头最靠近光阑(13)物侧的正透镜满足:1.45<n<1.6,62<λ<95,其中n为玻璃的折射率,λ为玻璃的阿贝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焦镜头紧靠光阑(13)物侧方的正透镜作为浮动合焦镜片,其满足:0.15<Lmin/(L1*f1)<0.25,其中f1为系统前组,即光阑(13)前所有透镜的组合焦距,L1为浮动镜片的最大对焦行程,Lmin为系统的最近对焦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焦镜头满足2.5<f0/f2<4,其中f0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最后一片透镜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焦镜头满足0.95<EFL/F2<1.05,其中EFL为系统在无穷远状态的焦距,F2为在最近拍摄距离下的焦距。
CN202010743219.6A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超长焦镜头 Pending CN111722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3219.6A CN111722376A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超长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3219.6A CN111722376A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超长焦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22376A true CN111722376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4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3219.6A Pending CN111722376A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超长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223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398A (zh) * 2020-10-23 2021-01-01 南京大学 一种便携式智能互联的光学显微系统
CN116027528A (zh) * 2023-03-29 2023-04-28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远心光学成像系统、照明系统及成像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398A (zh) * 2020-10-23 2021-01-01 南京大学 一种便携式智能互联的光学显微系统
CN116027528A (zh) * 2023-03-29 2023-04-28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同轴远心光学成像系统、照明系统及成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4340B1 (ko) 촬상 렌즈
US7443612B2 (en) Compact large aperture wide-angle lens and camera including compact large aperture wide-angle lens
US20020089760A1 (en) Immersion microscope ojective lens
CN106990509B (zh) 全景鱼眼镜头
JPH05157965A (ja) 広角レンズ
TW200827767A (en) Wide view lens
JP4338827B2 (ja) ズームレンズ
JP3810058B2 (ja) 簡易構成単焦点レンズ
CN103163636A (zh) 变焦投影镜头
JP3746942B2 (ja) 望遠レンズ
CN111722376A (zh) 一种超长焦镜头
TW201321829A (zh) 變焦成像鏡頭
EP3474058A1 (en) Image-capturing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capturing device
JP5900379B2 (ja) リアコンバージョンレンズ
CN113687494B (zh) 成像设备、光学镜头以及内窥镜
TW201348737A (zh) 光學變焦鏡片組
CN110554494A (zh) 显微镜管镜
CN106950683B (zh) 长焦镜头
JP2013068926A (ja) ズームレンズ
CN111736325A (zh)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JP4098586B2 (ja) ズームレンズ
TWI443406B (zh) 變焦成像鏡頭
CN212515192U (zh) 一种超长焦镜头
JP2012141590A (ja)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CN212675265U (zh)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6th floor, building 1, xinwujing Industrial Park, 32 cuibao Road,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ongzheng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6th floor, building 1, xinwujing Industrial Park, 32 cuibao Road,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DZO OPTIC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