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6250A - 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6250A
CN111716250A CN201910207374.3A CN201910207374A CN111716250A CN 111716250 A CN111716250 A CN 111716250A CN 201910207374 A CN201910207374 A CN 201910207374A CN 111716250 A CN111716250 A CN 111716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roller
grinding
temperature
bound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73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宴宾
张国民
吴真权
幸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0737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62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6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62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1/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a series of individual steps in grinding a workpie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在线计算机模型读入下机时刻的轧辊的温度场及物性参数;步骤2:根据离线轧辊的冷却边界条件,计算温度场的动态变化;步骤3:确定轧辊磨削辊型的温度补偿量;步骤4:确定轧辊的磨削辊型,设定目标初始辊型,计算带温磨削时的温度补偿量,计算修正后的磨削辊型;步骤5:在数控轧辊磨床中设定轧辊磨削的辊型参数,并对轧辊进行磨削。本发明能通过磨削时轧辊的温度场和热膨胀情况修正磨削目标辊型,从而保证轧辊辊型的正确磨削。

Description

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带钢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轧辊是热轧板带轧机的重要部件,包括辊身1、辊肩2和辊颈3,如附图1所示。在轧制过程中,轧辊表面会产生磨损。为了保证带钢产品的板形与表面质量,在轧制一定公里数后,轧辊需要卸下重新磨削。
为了保证初始辊型的准确性,被磨削的轧辊温度需要冷却到室温。然而,为了提高轧辊周转速度,有时未冷却到室温即进行重磨。此时由于存在热膨胀,磨削辊型会有偏差,这将导致上机使用中辊缝形状设定不准确,从而影响热轧带钢板形质量控制,造成浪形缺陷和凸度超差。
日本专利申请JP11005106A公开了一种轧辊磨削方法,涉及沿轧辊长度方向温度不均匀分布的磨削辊型补偿方法。在该发明中,轧辊表面温度采用传感器测量,并实时反馈给磨辊控制系统,以考虑温度影响对磨削辊型进行补偿。但轧辊热膨胀是由轧辊整体的温度分布决定的,该方法只能测量轧辊表面温度,内部温度分布无法准确知道,因此不能就温度的影响对磨削辊型作出准确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能通过磨削时轧辊的温度场和热膨胀情况修正磨削目标辊型,从而保证轧辊辊型的正确磨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在线计算机模型读入下机时刻的轧辊的温度场及物性参数;
步骤2:根据离线轧辊的冷却边界条件,计算温度场的动态变化;
步骤3:确定轧辊磨削辊型的温度补偿量;
步骤3.1:计算轧辊热膨胀量,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热膨胀量为: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21
其中,ν为泊松比,β为热膨胀系数,R为轧辊半径,T0为初始温度,T为温度,r为轧辊径向坐标,z为轧辊轴向坐标;
步骤3.2:计算轧辊相对膨胀量,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相对膨胀量为:
△ut(z)=ut(z)-ut(e) (8)
其中,ut(e)为轧辊边部代表点e处的热膨胀量;
步骤3.3:拟合相对膨胀量,计算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辊型磨削补偿量:
△ut(z)=a0+a2z2+a4z4 (9)
其中,a0、a2和a4为拟合系数;
步骤4:确定轧辊的磨削辊型,设定目标初始辊型为u0(z),计算带温磨削时的温度补偿量,计算修正后的磨削辊型:
u(z)=u0(z)+△ut(z) (10);
步骤5:在数控轧辊磨床中设定轧辊磨削的辊型参数,并对轧辊进行磨削。
在所述的步骤1中,轧辊的物性参数包括密度、比热和热传导率。
在所述的步骤2中,温度场的动态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22
其中,T为温度,t为时间,ρ为轧辊材料的密度,c为轧辊材料的比热,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和z分别为轧辊径向和轴向坐标。
在所述的步骤2中,轧辊冷却过程包括强制冷却前的空冷、强制喷水冷却和强制冷却之后的空冷。
所述的轧辊冷却过程中的冷却边界条件包括左右对称边界、上下对称边界、辊身和辊径的表面边界、轧辊与轴承接触部位边界及轧辊端部边界。
所述的轧辊左右对称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23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z为轧辊轴向坐标。
所述的轧辊上下对称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31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
所述的辊身、辊径的表面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32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αA为轧辊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TA为空气温度。
所述的轧辊与轴承接触部位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33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αB为轧辊与轴承间的换热系数,TB为轴承温度。
所述的轧辊端部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34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z为轧辊轴向坐标,αA为轧辊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TA为空气温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通过磨削时轧辊的温度场和热膨胀情况修正磨削目标辊型,减小上机生产设定偏差,实现轧辊磨削辊型的设定,从而保证轧辊辊型的正确磨削,提高热轧板形设定精度和板形质量。
2、本发明适用于热轧板带生产中轧辊下机后在空气中缓慢冷却14小时以内再进行重磨情况,也适用于下机后经过喷水冷却20~120分钟再进行重磨的情况,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轧辊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的轧辊有限差分网格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的实施例1的轧辊相对热膨胀量的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2,一种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在线计算机模型读入下机时刻的轧辊的温度场及各物性参数,优选的,轧辊的物性参数包括密度、比热、热传导率等。
步骤2:轧辊下机后有时置于轧辊车间进行自然空冷,有时需要进行喷水强制冷却。假设轧辊温度场相对于轧辊轴线和辊身中部呈对称分布,并忽略沿圆周方向的热传递,从而根据离线轧辊的冷却边界条件,计算温度场的动态变化,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41
其中,T为温度,t为时间,ρ为轧辊材料的密度,c为轧辊材料的比热,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和z分别为轧辊径向和轴向坐标。
请参见附图3,取通过轧辊轴线剖面的四分之一,建立差分网格,对于微分方程(1),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
所述的轧辊冷却过程包括强制冷却前的空冷、强制喷水冷却和强制冷却之后的空冷。
所述的轧辊冷却过程中的冷却边界条件包括左右对称边界、上下对称边界、辊身、辊径的表面边界、轧辊与轴承接触部位边界及轧辊端部边界。
其中,所述的轧辊左右对称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42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z为轧辊轴向坐标。
所述的轧辊上下对称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43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
所述的辊身、辊径的表面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51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αA为轧辊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TA为空气温度。
所述的轧辊与轴承接触部位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52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αB为轧辊与轴承间的换热系数,TB为轴承温度。
所述的轧辊端部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53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z为轧辊轴向坐标,αA为轧辊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TA为空气温度。
步骤3:确定轧辊磨削辊型的温度补偿量。
步骤3.1:计算轧辊热膨胀量,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热膨胀量为: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54
其中,ν为泊松比,β为热膨胀系数,R为轧辊半径,T0为初始温度,T为温度,r为轧辊径向坐标。
步骤3.2:计算轧辊相对膨胀量,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相对膨胀量为:
△ut(z)=ut(z)-ut(e) (8)
其中,ut(e)为轧辊边部代表点e处的热膨胀量,边部代表点e通常为距边部25或40mm。
步骤3.3:拟合相对膨胀量,计算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辊型磨削补偿量:
△ut(z)=a0+a2z2+a4z4 (9)
其中,a0、a2和a4为拟合系数。
步骤4:确定轧辊的磨削辊型,设定目标初始辊型为u0(z),计算带温磨削时的温度补偿量,计算修正后的磨削辊型:
u(z)=u0(z)+△ut(z) (10)
在一个轧制周期中,使用同一套轧辊适应所有产品板形控制的需要。如在板带热轧生产中,由于轧辊受热产生较大的热膨胀和热凸度,通常将初始辊型u0(z)磨削为具有一定负凸度的抛物线或正弦曲线。
步骤5:在数控轧辊磨床中设定轧辊磨削的辊型参数,并对轧辊进行磨削。
实施例1:
对于轧辊下机后在空气中缓慢冷却一定时间再进行重磨情况,采用本方法确定轧辊带温磨削辊型。
通过在线计算机模型读入下机时刻的轧辊的温度场及各物性参数,如表1所示:
表1轧辊热物性参数
热传导率(W/m/K) 比热(J/kg/K) 密度(kg/m<sup>3</sup>) 线膨胀系数 泊松比
35 590 7800 1.3×10<sup>-5</sup> 0.3
轧辊的半径为795.4mm,轧辊的几何尺寸如表2所示:
表2轧辊几何尺寸(单位:mm)
辊身直径 辊身长 辊肩直径 辊肩长 辊颈直径 辊颈长
820 1780 670 210 510 860
室内温度为25℃,轧辊的空冷时间为6小时,轧辊为带温磨削。
依据本方法,此时轧辊温度场和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热膨胀量可由公式(1)~(7)采用现有的二维有限差分计算模块计算得到,如表3所示。
由公式△ut(z)=ut(z)-ut(e)计算轧辊表面各点对应的相对热膨胀量,如表3所示,其中边部代表点e取值25mm。
表3轧辊辊身表面点z处的热膨胀量和相对膨胀量单位(μm)
Figure BDA0001999414110000061
由公式△ut(z)=a0+a2z2+a4z4拟合得到磨削辊形的温度补偿量:
△ut(z)=43.904-1.0×10-4z2+5.0×10-11z4 (11)
设定目标初始辊型为u0(z),根据该温度补偿量利用数控轧辊磨床对带温轧辊进行磨削。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在线计算机模型读入下机时刻的轧辊的温度场及物性参数;
步骤2:根据离线轧辊的冷却边界条件,计算温度场的动态变化;
步骤3:确定轧辊磨削辊型的温度补偿量;
步骤3.1:计算轧辊热膨胀量,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热膨胀量为:
Figure FDA0001999414100000011
其中,ν为泊松比,β为热膨胀系数,R为轧辊半径,T0为初始温度,T为温度,r为轧辊径向坐标,z为轧辊轴向坐标;
步骤3.2:计算轧辊相对膨胀量,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相对膨胀量为:
△ut(z)=ut(z)-ut(e) (8)
其中,ut(e)为轧辊边部代表点e处的热膨胀量;
步骤3.3:拟合相对膨胀量,计算轧辊辊身表面任一点z处的辊型磨削补偿量:
△ut(z)=a0+a2z2+a4z4 (9)
其中,a0、a2和a4为拟合系数;
步骤4:确定轧辊的磨削辊型,设定目标初始辊型为u0(z),计算带温磨削时的温度补偿量,计算修正后的磨削辊型:
u(z)=u0(z)+△ut(z) (10);
步骤5:在数控轧辊磨床中设定轧辊磨削的辊型参数,并对轧辊进行磨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步骤1中,轧辊的物性参数包括密度、比热和热传导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步骤2中,温度场的动态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1999414100000012
其中,T为温度,t为时间,ρ为轧辊材料的密度,c为轧辊材料的比热,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和z分别为轧辊径向和轴向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步骤2中,轧辊冷却过程包括强制冷却前的空冷、强制喷水冷却和强制冷却之后的空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冷却过程中的冷却边界条件包括左右对称边界、上下对称边界、辊身和辊径的表面边界、轧辊与轴承接触部位边界及轧辊端部边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左右对称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1999414100000021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z为轧辊轴向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上下对称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1999414100000022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辊身、辊径的表面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1999414100000023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αA为轧辊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TA为空气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与轴承接触部位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1999414100000024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r为轧辊径向坐标,αB为轧辊与轴承间的换热系数,TB为轴承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轧辊端部边界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1999414100000031
其中,T为温度,λ为轧辊材料的热传导率,z为轧辊轴向坐标,αA为轧辊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TA为空气温度。
CN201910207374.3A 2019-03-19 2019-03-19 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7162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7374.3A CN111716250A (zh) 2019-03-19 2019-03-19 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7374.3A CN111716250A (zh) 2019-03-19 2019-03-19 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6250A true CN111716250A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6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7374.3A Pending CN111716250A (zh) 2019-03-19 2019-03-19 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62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7558A (zh) * 2021-11-04 2022-03-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带钢热连轧工作辊的磨削辊形确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6050A (ja) * 2008-02-22 2009-09-03 Canon Inc 研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ゴム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CN102452026A (zh) * 2010-10-25 2012-05-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对轧辊磨削进行补偿的方法
CN102847721A (zh) * 2011-06-29 2013-01-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轧辊热凸度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6050A (ja) * 2008-02-22 2009-09-03 Canon Inc 研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ゴム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CN102452026A (zh) * 2010-10-25 2012-05-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对轧辊磨削进行补偿的方法
CN102847721A (zh) * 2011-06-29 2013-01-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轧辊热凸度确定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7558A (zh) * 2021-11-04 2022-03-0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带钢热连轧工作辊的磨削辊形确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1232B (zh) 一种热连轧精轧过程控制方法
US565128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lling rolled strips
CN104511482B (zh) 一种热轧带钢凸度控制方法
CN102847721B (zh) 一种热轧带钢轧辊热凸度确定方法
CN100352570C (zh) 克服复合浪形的轧制方法
CN106984652B (zh) 根据中间坯镰刀弯控制精轧机架跑偏的方法
CN101966535B (zh) 一种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
CN101417292B (zh) 依托常规轧制模型控制中低牌号电工钢轧制的方法
CN111079275A (zh) 一种板带热轧生产线轧件温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716250A (zh) 轧辊辊型的磨削控制方法
CN106557651B (zh) 一种轧辊温度模型控制精度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914494A (zh) 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914495A (zh) 一种热轧带钢镰刀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452026A (zh) 对轧辊磨削进行补偿的方法
CN105986116A (zh) 一种控制带钢在连退炉内跑偏的方法
CN110404979A (zh) 轴承钢控轧控冷用环形测径测温仪
CN105855297A (zh) 一种提高热轧首块无取向硅钢头部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
CN108080423B (zh) 一种实时获取负载辊缝信息的智能轧机
CN109365542A (zh) 一种粗轧立辊磨损的计算方法
CN113680829B (zh) 一种新型镰刀弯头部预控方法
CN107983779B (zh) 一种确定带载辊缝凸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94570B (zh) 一种热连轧精轧区机架轧后宽展量计算方法
RU2301123C1 (ru) Способ подготовки рабочих валков прокатного стана
CN114147559B (zh) 一种冷轧锡板连续退火线平整机辊形配置方法及配置结构
KR100436914B1 (ko) 압연롤의 온간 연마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