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1877B -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1877B
CN111711877B CN202010586890.4A CN202010586890A CN111711877B CN 111711877 B CN111711877 B CN 111711877B CN 202010586890 A CN202010586890 A CN 202010586890A CN 111711877 B CN111711877 B CN 111711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box body
mounting blo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68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1877A (zh
Inventor
张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Ze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Ze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Ze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Zey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68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1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1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1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1/00Transducers of moving-armature or moving-core type
    • H04R11/02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1Locks; Latch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所述箱体内壁背面设置有支撑块,靠近箱体后端的第一压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靠近箱体后端的第二压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且第一安装块位于第二安装块的上端,所述第一安装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插键,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通过第三插键与第三通孔贯穿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在箱体左右两侧的第二滑槽,可以与上盖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插键固定在箱体上方,在维修时,取出第一插键,拉动上盖,就可以对受话器的内部进行维修,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话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背景技术
小型化、轻型化是电声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与之配套的微电声器件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平衡电枢式受话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耳机、助听器和手机领域,随着用户对电子产品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所使用的微电声器件的外观尺寸逐渐向轻、薄方向发展,如果缩减电磁驱动机构个零部件的尺寸,有可能会带来受话器内的电磁驱动机构的安装不便问题,如何在保证受话器易安装的前提下还能继续缩小受话器的尺寸,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正在努力解决的技术问;
现有的受话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受话器体积较小,内部的细微零件较多,在组装过程中,面对细小的零件,易造成异位,安装不稳定,给工作人员的安装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次,现有的受话器因组装后用螺丝固定,修理时,不便拆卸,给维修人员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包括箱体,箱体的内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且第一压板位于第二压板的上端,箱体内壁背面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位于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靠近箱体后端的第一压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靠近箱体后端的第二压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且第一安装块位于第二安装块的上端,第一安装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插键,第二安装块上端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通过第三插键与第三通孔贯穿连接,箱体内壁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上盖,箱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铁芯,第二铁芯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体,第二永磁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制块,第二限制块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二插键,第二插键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制块,第一限制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第一永磁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铁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能在组装受话器的振膜时,取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支撑块,此时第一压板因重力下落至振膜上方,压住振膜,再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上的第三插键与第三通孔穿插连接,使振膜固定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中间,通过设置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上的第二插键与第二通孔,使第一限制块、第一永磁体、第一铁芯与第二限制块、第二永磁体、第二铁芯穿插连接,在装卸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定位装卸,能过起到便于装卸的作用,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二限制块上端设置有电枢,电枢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第一通孔,能够便于各零部件的穿插。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二铁芯与第二限制块一侧设置有第二线圈,第一铁芯与第一限制块一侧设置有第一线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上的第二插键与第二通孔,使第一限制块、第一永磁体、第一铁芯与第二限制块、第二永磁体、第二铁芯穿插连接,在装卸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定位装卸,能过起到便于装卸的作用,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箱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箱体左右两端的第一滑槽与滑块,在安装时,将滑块插到相应位置,使受话器固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上盖上端开设有圆台孔,圆台孔位于箱体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能在组装受话器的振膜时,取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支撑块,此时第一压板因重力下落至振膜上方,压住振膜,再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上的第三插键与第三通孔穿插连接,使振膜固定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中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上盖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一插键,上盖通过第一插键与箱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箱体左右两侧的第二滑槽,可以与上盖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插键固定在箱体上方,在维修时,取出第一插键,拉动上盖,就可以对受话器的内部进行维修,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能在组装受话器的振膜时,取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的支撑块,此时第一压板因重力下落至振膜上方,压住振膜,再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上的第三插键与第三通孔穿插连接,使振膜固定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中间,通过设置第一限制块与第二限制块上的第二插键与第二通孔,使第一限制块、第一永磁体、第一铁芯与第二限制块、第二永磁体、第二铁芯穿插连接,在装卸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定位装卸,能过起到便于装卸的作用,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
2、通过设置的在箱体左右两侧的第二滑槽,可以与上盖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插键固定在箱体上方,在维修时,取出第一插键,拉动上盖,就可以对受话器的内部进行维修,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的内部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的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的电枢放大图。
图中:1、箱体;2、上盖;3、第一插键;4、圆台孔;5、第一滑槽;6、滑块;7、第二滑槽;8、第一压板;9、第二压板;10、第一安装块;11、第二安装块;12、支撑块;13、第一铁芯;14、第一通孔;15、第一限制块;16、第一永磁体;17、电枢;18、第二限制块;19、第二永磁体;20、第二铁芯;21、第一线圈;22、第二线圈;23、第二插键;24、第二通孔;25、第三插键;26、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且第一压板8位于第二压板9的上端,箱体1内壁背面设置有支撑块12,支撑块12位于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之间,靠近箱体1后端的第一压板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10,靠近箱体1后端的第二压板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11,且第一安装块10位于第二安装块11的上端,第一安装块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插键25,第二
安装块11上端开设有第三通孔26,第一安装块10与第二安装块11通过第三插键25与第三通孔26贯穿连接,箱体1内壁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有上盖2,箱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铁芯20,第二铁芯2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体19,第二永磁体1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制块18,第二限制块18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4,第二通孔24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二插键23,第二插键23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制块15,第一限制块15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16,第一永磁体1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铁芯13。
进一步的,第二限制块18上端设置有电枢17,电枢17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4;通过开设第一通孔14,能够便于各零部件的穿插。
进一步的,第二铁芯20与第二限制块18一侧设置有第二线圈22,第一铁芯13与第一限制块15一侧设置有第一线圈21;通过设置第一限制块15与第二限制块18上的第二插键23与第二通孔24,使第一限制块15、第一永磁体16、第一铁芯13与第二限制块18、第二永磁体19、第二铁芯20穿插连接,在装卸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定位装卸,能过起到便于装卸的作用,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
进一步的,箱体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滑动连接有滑块6;通过箱体1左右两端的第一滑槽5与滑块6,在安装时,将滑块6插到相应位置,使受话器固定。
进一步的,上盖2上端开设有圆台孔4,圆台孔4位于箱体1的上端;通过设置的的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能在组装受话器的振膜时,取走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之间的支撑块12,此时第一压板8因重力下落至振膜上方,压住振膜,再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块10与第二安装块11上的第三插键25与第三通孔26穿插连接,使振膜固定在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中间。
进一步的,上盖2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一插键3,上盖2通过第一插键3与箱体1固定连接;设置在箱体1左右两侧的第二滑槽7,可以与上盖2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插键3固定在箱体1上方,在维修时,取出第一插键3,拉动上盖2,就可以对受话器的内部进行维修,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在使用时,首先,将受话器安装在相应位置,通过箱体1左右两端的第一滑槽5与滑块6,在安装时,将滑块6插到相应位置,使受话器固定,在组装时,将第二铁芯20放置到相应的装卸槽内,使其固定,由于第二铁芯20、第二限制块18与第二永磁体19相互之间固定连接,第一铁芯13、第一限制块15与第一永磁体16也相互固定连接,且第二限制块18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4,第一限制块15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插键23,组装时,只需将第二插键23插在第二通孔24上,即可完成第一铁芯13、第一限制块15、第一永磁体16与第二铁芯20、第二限制块18、第二永磁体19的装卸,通过设置的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在组装振膜时,只需取走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之间的支撑块12,第一压板8因重力下落至振膜上方,压住振膜,再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块10与第二安装块11上的第三插键25与第三通孔26穿插连接,使振膜固定在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中间,通过设置的在箱体1左右两侧的第二滑槽7,可以与上盖2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插键3固定在箱体1上方,第一线圈21、第二线圈22、第一通孔14、电枢17与上述零件的配合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做太多解释,使用时,声音从圆台孔4传出,通过设计圆台状,可以在传音时,使声音凝聚,可以听的更清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且第一压板(8)位于第二压板(9)的上端,所述箱体(1)内壁背面设置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位于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9)之间,靠近箱体(1)后端的第一压板(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10),靠近箱体(1)后端的第二压板(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11),且第一安装块(10)位于第二安装块(11)的上端,所述第一安装块(1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插键(25),所述第二安装块(11)上端开设有第三通孔(26),所述第一安装块(10)与第二安装块(11)通过第三插键(25)与第三通孔(26)贯穿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有上盖(2),所述箱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铁芯(20),所述第二铁芯(2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体(19),所述第二永磁体(1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制块(18),所述第二限制块(18)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4),所述第二通孔(24)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二插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块(18)上端设置有电枢(17),所述电枢(17)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键(23)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制块(15),所述第一限制块(15)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16),所述第一永磁体(1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铁芯(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铁芯(20)与第二限制块(18)一侧设置有第二线圈(22),所述第一铁芯(13)与第一限制块(15)一侧设置有第一线圈(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滑动连接有滑块(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上盖(2)上端开设有圆台孔(4),所述圆台孔(4)位于箱体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端贯穿连接有第一插键(3),所述上盖(2)通过第一插键(3)与箱体(1)固定连接。
CN202010586890.4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Active CN111711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6890.4A CN111711877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6890.4A CN111711877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877A CN111711877A (zh) 2020-09-25
CN111711877B true CN111711877B (zh) 2022-04-01

Family

ID=72542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6890.4A Active CN111711877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1187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9810B1 (en) * 1996-04-16 2001-01-02 Microtronic Nederland, B.V.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03428590A (zh) * 2012-05-18 2013-12-04 周巍 用于动铁式扬声器或受话器的屏蔽壳
CN210042207U (zh) * 2019-07-19 2020-02-07 苏州迪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振膜定位的动铁受话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00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苏州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动铁受话器前腔外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9810B1 (en) * 1996-04-16 2001-01-02 Microtronic Nederland, B.V.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03428590A (zh) * 2012-05-18 2013-12-04 周巍 用于动铁式扬声器或受话器的屏蔽壳
CN210042207U (zh) * 2019-07-19 2020-02-07 苏州迪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振膜定位的动铁受话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877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89674A1 (en) Resonance Damping for Audio Transducer Systems
US8135156B2 (en)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with enhanced low-frequency sound effect
CN205051863U (zh) 长冲程动圈式扬声器
US8929570B2 (en) Speaker
CN204498328U (zh) 压电陶瓷双频低音加强耳机
KR101202236B1 (ko) 스피커를 갖는 이동단말기
CN103248988A (zh) 具有n-分磁结构的扬声器设备
CN101212838A (zh) 音箱结构及采用该音箱结构的移动电子设备
CN102474686A (zh) 扬声器、助听器、内耳式耳机、便携型信息处理装置以及av设备
CN216795282U (zh) 一种新型骨传导振子以及骨传导蓝牙耳机
US8983111B2 (en) Speaker
CN209982716U (zh) 一种双面辐射声激励器
CN110177323B (zh) 扬声器及终端设备
CN111711877B (zh)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CN214481253U (zh) 一种双动圈微型扬声器
KR101470983B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08609137U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315592U (zh) 扬声器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1457356U (zh) 一种扬声器副磁送料结构
CN212305405U (zh) 终端设备
CN204929153U (zh) 智能终端
CN208987123U (zh) 一种新型户外音箱
CN203352747U (zh) 一种改进型便携式音箱
US9363604B2 (en) Speaker box
CN204482032U (zh) 超薄型高功率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