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11529B -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11529B
CN111711529B CN202010535966.0A CN202010535966A CN111711529B CN 111711529 B CN111711529 B CN 111711529B CN 202010535966 A CN202010535966 A CN 202010535966A CN 111711529 B CN111711529 B CN 1117115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group
user
group function
r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59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11529A (zh
Inventor
黄铁鸣
赵晓强
向航
李斌
邓林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59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11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11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5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3212 priority patent/WO202124909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11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11529B/zh
Priority to US17/746,772 priority patent/US11949525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该群操作请求是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其中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当根据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该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该目标群功能时,向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该方法能够适应特定的场景需求,灵活地控制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

Description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即时通讯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目前,很多即时通讯APP都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群功能,如创建聊天群、添加群成员、移除群成员、退出聊天群等等,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随意使用各项群功能。
然而,群功能的使用场景如今日趋复杂,在一些使用场景中,用户不受限制地使用各项群功能可能不符合实际的场景需求;以面向企业的即时通讯APP为例,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员工,企业管理人员可能不希望其能够随意地使用创建聊天群、添加群成员等群功能。
综上,如何适应特定的场景需求,灵活地控制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适应特定的场景需求,灵活地控制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所述群操作请求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所述群操作请求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
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所述群操作请求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所述群操作请求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
权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发送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群操作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中运行有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用于响应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群操作请求,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发送所述群操作请求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群操作处理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群操作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群操作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群操作处理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为用户确定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使得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可以受到限制,满足特定的场景需求。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中,服务器可以接收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群操作请求,该群操作请求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然后,服务器可以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进而,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目标群功能标识,判断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该目标群功能;若该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该目标群功能,则向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适应于特定的场景需求确定用户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使得用户只能使用其具有使用权限的群功能,如此,灵活地控制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保证满足特定的场景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信息的数据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群功能使用权限的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用户角色和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用户角色的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用户角色使用权限的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群操作结果信息的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的实现框架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的交互信令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群操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群操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群操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群操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群操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相关技术中,用户目前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随意地使用即时通讯APP提供的各项群功能。然而,经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发现,这种群功能使用方式无法满足一些应用场景的实际使用需求,例如,对于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即时通讯APP,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不希望企业内部各个员工均可以随意地使用创建聊天群、添加群成员等群功能。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适应于特定的场景需求,灵活地控制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中,服务器可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该群操作请求是该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该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群组相关的功能,其中至少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然后,服务器可以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接着,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目标群功能标识,判断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该目标群功能,若是,则向客户端返回对应的群操作结果信息。
上述群操作处理方法可以适应于特定的场景需求,确定用户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使得用户只能使用其具有使用权限的群功能;如此,实现根据特定的场景需求灵活地控制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可以进一步丰富群功能的使用场景,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群功能在敏感环境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增强群功能的实用价值。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该服务器具体可以为应用服务器或者Web服务器,在实际部署时,该服务器可以为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为集群服务器或者云服务器。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下面先结合该群操作处理方法适用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系统进行示例性介绍。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群操作处理系统中包括终端设备110和服务器120,终端设备110和服务器120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讯;其中,终端设备110中运行有即时通讯APP的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支持用户使用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群组相关的群功能;服务器12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10中运行的客户端,触发使用该客户端提供的目标群功能;客户端检测到用户使用目标群功能后,可以响应于用户使用目标群功能的操作生成群操作请求,该群操作请求中包括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对应的目标群功能标识,进而,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网络将该群操作请求发送给服务器120。
服务器120接收到终端设备110发送的群操作请求后,可以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例如,服务器120可以直接根据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和/或目标群功能标识对应的敏感等级,确定目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又例如,服务器120可以调用其存储的目标对应关系,该目标对应关系是预先根据特定的场景需求设置的,其能够表征身份标识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该目标对应关系,确定与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进而,服务器120可以根据该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目标群功能标识,判断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即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若是,则生成与终端设备110发送的群操作请求对应的群操作结果信息,并向终端设备110发送该群操作结果信息,以通过终端设备110中的客户端显示用户使用目标群功能后的操作结果;若否,则生成与终端设备110发送的群操作请求对应的群操作失败信息,以通过终端设备110中的客户端提示用户群功能操作失败。
应理解,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110除了可以为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外,还可以为计算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tant,PDA)等,在此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适用的应用场景做任何限定。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服务器执行。如图2所示,该群操作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所述群操作请求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所述群操作请求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中运行的即时通讯APP的客户端通常可以为用户提供若干项与用户群组相关的群功能,如创建群、添加群成员、移除群成员、退出群、修改群名称、修改群公告、发起群语音和发起群视频等等。用户使用该客户端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使用该客户端提供的任意一项群功能,在本申请中用户选择使用的群功能将被视为目标群功能;客户端响应于用户使用目标群功能的操作,相应地生成群操作请求,该群操作请求中至少包括该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的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对应的目标群功能标识。进而,支持客户端运行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将该群操作请求发送至用于处理即时通讯APP群操作的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身份标识能够唯一标识客户端的当前登录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即时通讯APP不同的注册用户对应不同的身份标识,该身份标识可以是用户注册时由服务器为其分配的身份标识,也可以是用户注册时自定义的身份标识,本申请在此不对身份标识的设置方式做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群功能标识能够唯一标识目标群功能,客户端所支持的各项群功能分别对应不同的群功能标识。在实际应用中,开发即时通讯APP的客户端时,可以按照功能特性对客户端支持的群功能进行拆分,并为所拆分出的不同的群功能配置不同的群功能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群操作请求,除了可以包括上述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外,还可以包括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目标操作信息,该目标操作信息能够表征用户使用目标群功能执行的具体操作内容。
以目标群功能为创建群为例,假设用户m选择使用创建群功能,并从通讯录好友中选择用户a、用户b和用户c作为所要创建的聊天群的群成员,客户端响应于用户m执行的上述操作可以生成目标操作信息,该目标操作信息中可以包括用户a、用户b和用户c各自对应的身份标识。再以目标群功能为添加群成员为例,假设用户m触发执行在聊天群A中添加群成员用户d的操作,客户端响应于用户m执行的该操作可以生成目标操作信息,该目标操作信息中可以包括聊天群A对应的群组标识和用户d对应的身份标识。
应理解,对应于不同的群功能,客户端响应于用户使用该群功能的操作生成的操作信息,可以相应地包括不同的内容,本申请在此不对目标操作信息中包括的内容做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目标群功能可以是客户端支持的各项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群组相关的功能中的任一项,示例性的,该目标群功能可以是以下任一项群功能:创建群、添加群成员、移除群成员、退出群、修改群名称、修改群公告、发起群语音和发起群视频,本申请在此不对该目标群功能做任何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进行信息交互,即客户端可以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生成群操作请求,并将该群操作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在此提供了一种示例性的群操作请求对应的数据格式,客户端可以基于该数据格式生成群操作请求,如图3中的301所示,群操作请求可以包括请求头HeadReq和请求体Body,客户端可以将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添加到请求头HeadReq中,将目标操作信息添加至请求体Body中;如301中请求头HeadReq的数据格式所示,cmd字段可以用于承载目标群功能标识,vid字段可以用于承载目标身份标识,seq字段可以用于承载群操作请求对应的序列号,该序列号能够唯一表征一条群操作请求,此外,该请求头HeadReq还可以包括其它信息,如请求体Body中携带的数据大小等。
应理解,群操作请求对应的数据格式还可以表现为其它形式,本申请在此不对该群操作请求对应的数据格式做任何限定。
步骤202: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后,可以根据该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信息,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所具备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该群功能使用权限在本申请中被称为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的信用等级和/或目标群功能的敏感等级,确定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具体的,服务器可以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和/或目标群功能标识对应的敏感等级,进而,根据该信用等级和/或该敏感等级,确定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仅根据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示例性的,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后,可以从该群操作请求中提取出目标身份标识,并基于与该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信用信息,确定该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越高表明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信用越好,此处的用户信用信息可以是服务器根据用户基于即时通讯APP的特定操作行为(如支付行为、群活动处理行为等)确定的,也可以是服务器从其它关联平台(如网络银行平台、企业员工信息平台等)获取的。进而,服务器可以判断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是否高于目标群功能对应的信用等级阈值,若高于,则可以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具有使用目标群功能的权限,相应地,所确定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其表征用户可以使用的群功能)中应包括该目标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应理解,群功能对应的信用等级阈值越高则说明该群功能危险度越高,越需要限制用户对于该群功能的使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综合考虑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和目标群功能对应的敏感等级,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示例性的,服务器可以预先基于各项群功能各自对应的功能特性,确定各项群功能各自对应的敏感等级,群功能对应的敏感等级越高,则说明该群功能危险程度越高,越需要限制该群功能的使用者;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后,可以从该群操作请求中提取出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基于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信用信息,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并且确定目标群功能标识对应的敏感等级;进而,根据该信用等级和该敏感等级,判断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例如,当该信用等级高于信用等级阈值,且该敏感等级低于敏感等级阈值时,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可以使用目标群功能,相应地,所确定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其表征用户可以使用的群功能)中应包括该目标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基于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和/或目标群功能标识对应的敏感等级,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本申请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获取目标对应关系,该目标对应关系能够表征身份标识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目标对应关系,确定与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对应关系是预先根据实际的场景需求设置的,该目标对应关系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征不同用户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例如,该目标对应关系可以是用户的身份标识与该用户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可以直接基于该目标对应关系,确定出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又例如,该目标对应关系可以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其中,第一对应关系是用户的身份标识与用户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是用户角色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服务器确定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时,需要先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角色,再基于该目标用户角色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群功能使用权限可以由允许用户使用的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构成,例如,假设设置用户m只可以使用群功能1和群功能2,则该用户m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可以包括群功能1和群功能2各自对应的群功能标识。群功能使用权限也可以由不允许用户使用的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构成,例如,假设设置用户m不可以使用群功能3和群功能4,则用户m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可以包括群功能3和群功能4各自对应的群功能标识。
此外,除了可以基于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表示群功能使用权限外,也可以基于其它能够表征群功能的信息(如群功能名称等)表示群功能使用权限,本申请在此不对群功能使用权限的表示形式做任何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中的目标对应关系可以直接表征不同用户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即该目标对应关系可以是用户的身份标识与该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直接在该目标对应关系中查找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身份标识,进而确定该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以即时通讯APP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为例,服务器中存储有与某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相适配的目标对应关系,该目标对应关系包括企业内部各个员工的身份标识及其各自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当服务器接收到群操作请求后,可以根据该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身份标识,在该目标对应关系表中查找该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作为发起该群操作请求的员工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针对上述目标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示例性的确定该目标对应关系的方式,下面对这两种确定该目标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方式,通过预先训练的使用权限配置模型,自动针对每个用户确定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具体的,先获取身份标识对应的个人基本信息,该个人基本信息用于表征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的个人特征;然后通过使用权限配置模型,根据该个人基本信息确定该身份标识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该使用权限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而,基于该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确定目标对应关系。
具体针对某用户确定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时,服务器需要先获取该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该个人基本信息通常是能够表示用户个人特征的信息,以即时通讯APP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为例,服务器所需获取的个人基本信息可以包括员工所属部门、员工职位等等。然后,服务器可以将所获取的个人基本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使用权限配置模型,该使用权限配置模型通过对输入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相应地输出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该群功能使用权限即为该用户所应具备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如此,服务器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使用权限配置模型针对若干个用户确定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进而,可以根据各个用户各自对应的身份标识和群功能使用权限,构建目标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使用权限配置模型是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服务器训练该使用权限配置模型时,需要获取大量的训练样本,每个训练样本中均包括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服务器可以利用各个训练样本对初始构建的使用权限配置模型进行迭代训练,直至该使用权限配置模型满足训练结束条件为止,例如,服务器可以在对该使用权限配置模型的训练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确定已满足训练结束条件,又例如,服务器可以在该使用权限配置模型的模型精度达到预设精度时,确定已满足训练结束条件。
应理解,为了保证基于使用权限配置模型为用户确定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能够满足实际场景需求,服务器训练该使用权限配置模型时使用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应当是适配于实际场景需求针对样本个人基本信息标注的,即训练样本中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应当是满足实际场景需求的。适应于不同的实际场景需求,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训练样本训练出不同的使用权限配置模型。
第二种方式,基于管理员设置的使用权限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对应关系。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接收管理客户端发送的使用权限配置信息,该使用权限配置信息是管理客户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操作生成的,该使用权限配置信息包括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进而,根据该使用权限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对应关系。
具体实现时,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客户端执行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操作,以为其管理范围内的用户设置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管理客户端响应于管理员执行的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操作,相应地生成使用权限配置信息,其中包括管理员执行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操作时,所配置的用户对应的身份标识以及为该用户配置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管理客户端生成使用权限配置信息后,向服务器发送该使用权限配置信息,以便服务器根据该使用权限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管理客户端可以不同于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该管理客户端可以专用于管理某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即时通讯APP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为例,该管理客户端可以是专用于管理企业内部员工的客户端,通常只有企业管理人员有权限登录该管理客户端,通过该管理客户端可以为企业内部的员工设置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
此外,上述管理客户端也可以是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即可以为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增设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功能,群组的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功能,为群组内部的成员配置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
以即时通讯APP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为例,管理员登录管理客户端后,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界面针对企业内部的员工配置群功能使用权限,例如,管理员可以根据该用户n的个人基本信息,勾选允许该用户n使用的群功能,完成对于用户n的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操作后,管理员可以点击确认控件,管理客户端相应地生成使用权限配置信息,其中包括用户n的身份标识以及允许用户n使用的各项群功能各自对应的群功能标识,并将该使用权限配置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该使用权限配置信息构建目标对应关系。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除了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确定目标对应关系外,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目标对应关系,本申请在此不对目标对应关系的确定方式做任何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中的目标对应关系可以间接地表征用户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示例性的,目标对应关系可以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其中,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身份标识与用户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用户角色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服务器根据目标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时,可以先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角色,再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用户角色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以即时通讯APP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为例,服务器中存储有与某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相适配的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是企业员工与用户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可以预先根据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划分出多种不同的用户角色,如超级管理员、管理员、普通用户、白名单用户等,进而,构建第一对应关系记录企业内部员工的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用户角色,一个员工可以同时对应多种用户角色。该第二对应关系是用户角色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可以预先根据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以及每种用户角色的特点,确定每种用户角色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进而,构建第二对应关系记录用户角色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一种用户角色可以同时对应多种群功能使用权限。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后,可以先根据该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身份标识,在第一对应关系中查找该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角色,作为目标用户角色,进而,在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该目标用户角色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作为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图5所示为一种示例性的用户、用户角色以及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假设服务器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m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角色包括用户角色1和用户角色2,则服务器需要继续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与用户角色1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以及与用户角色2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若用户角色1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为允许使用群功能1、群功能2和群功能3,用户角色2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为不允许使用任何群功能,则用户m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即为可以使用群功能1、群功能2和群功能3。
针对上述第一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示例性的确定该第一对应关系的方式,下面对这两种确定第一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方式,通过预先训练的用户角色配置模型,自动针对每个用户确定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具体的,先获取身份标识对应的个人基本信息,该个人基本信息用于表征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的个人特征;然后通过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根据该个人基本信息确定该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角色,该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用户角色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而,基于该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用户角色,确定第一对应关系。
具体针对某用户确定其对应的用户角色时,服务器需要先获取该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该个人基本信息通常是能够表示用户个人特征的信息,以即时通讯APP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为例,服务器所需获取的个人基本信息可以包括员工所属部门、员工职位等等。然后,服务器可以将所获取的个人基本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用户角色配置模型,该用户角色配置模型通过对输入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相应地输出该用户对应的用户角色。如此,服务器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利用用户角色配置模型针对若干个用户确定其对应的用户角色,进而,可以根据各个用户各自对应的身份标识和用户角色,构建第一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是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服务器训练该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时,需要获取大量的训练样本,每个训练样本中均包括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用户角色;服务器可以利用各个训练样本对初始构建的用户角色配置模型进行迭代训练,直至该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满足训练结束条件为止,例如,服务器可以在对该用户角色配置模型的训练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确定已满足训练结束条件,又例如,服务器可以在该用户角色配置模型的模型精度达到预设精度时,确定已满足训练结束条件。
应理解,为了保证基于用户角色配置模型为用户确定的用户角色与实际场景需求相符,服务器训练该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时使用的标注用户角色,应当是适配于实际场景需求针对样本个人基本信息标注的,即训练样本中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用户角色,应当是满足实际场景需求的。适应于不同的实际场景需求,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训练样本训练出不同的用户角色配置模型。
第二种方式,基于管理员设置的用户角色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对应关系。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接收管理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角色配置信息,该用户角色配置信息是管理客户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用户角色配置操作生成的,该用户角色配置信息包括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用户角色标识,进而,根据该用户角色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对应关系。
具体实现时,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客户端执行用户角色配置操作,以为其管理范围内的用户设置对应的用户角色;管理客户端响应于管理员执行的用户角色配置操作,相应地生成用户角色配置信息,其中包括管理员执行用户角色配置操作时,所配置的用户对应的身份标识以及为该用户配置的用户角色标识。管理客户端生成用户角色配置信息后,向服务器发送该用户角色配置信息,以便服务器根据该用户角色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管理客户端可以不同于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是专用于管理某组织内部成员的客户端,如专用于管理企业内部员工的客户端。上述管理客户端也可以是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即可以为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增设用户角色配置功能,群组的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用户角色配置功能,为群组内部的成员配置对应的用户角色。
以即时通讯APP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为例,管理员登录管理客户端后,可以通过图6所示的界面针对企业内部的员工配置用户角色,例如,管理员配置白名单用户时,可以在企业内部员工中勾选可作为白名单用户的员工,完成白名单用户的用户角色配置操作后,管理员可以点击确认控件,管理客户端相应地生成用户角色配置信息,其中包括管理员所勾选的各个员工的身份标识以及白名单用户对应的用户角色标识,并将该角色配置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该角色配置信息构建第一对应关系。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除了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确定第一对应关系外,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本申请在此不对第一对应关系的确定方式做任何限定。
针对上述第二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示例性的确定该第二对应关系的方式,下面对这两种确定第二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种方式,通过预先训练的角色权限配置模型,自动针对每种用户角色确定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具体的,先获取用户角色对应的角色基本信息,该角色基本信息用于表征用户角色的角色特征;然后通过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根据该角色基本信息确定该用户角色对应群功能使用权限,该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角色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而,基于该用户角色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确定第二对应关系。
具体针对某种用户角色确定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时,服务器需要先获取该用户角色的角色基本信息,该角色基本信息是能够反映该用户角色特点的信息,例如,超级管理员对应的角色基本信息可以包括超级管理员的职能特点,如管理企业内部全范围的员工,又例如,白名单用户对应的角色基本信息可以包括白名单用户的职能特点,如不受限于企业内部管理员的管理。然后,服务器可以将所获取的角色基本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角色权限配置模型,该角色权限配置模型通过对输入的角色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相应地输出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该群功能使用权限即为该用户角色所应具备的群功能使用权限。如此,服务器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利用角色权限配置模型针对各种用户角色确定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进而,根据各种用户角色各自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构建第二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是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服务器训练该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时,需要获取大量的训练样本,每个训练样本中均包括样本角色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服务器可以利用各个训练样本对初始构建的角色权限配置模型进行迭代训练,直至该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满足训练结束条件为止,例如,服务器可以在对该角色权限配置模型的训练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确定已满足训练结束条件,又例如,服务器可以在该角色权限配置模型的模型精度达到预设精度时,确定已满足训练结束条件。
应理解,为了保证基于角色权限配置模型为用户角色确定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能够满足实际场景需求,服务器训练该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时使用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应当是适配于实际场景需求针对样本角色基本信息标注的,即训练样本中样本角色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应当是满足实际场景需求的。适应于不同的实际场景需求,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训练样本训练出不同的角色权限配置模型。
第二种方式,基于管理员设置的角色权限配置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接收管理客户端发送的角色权限配置信息,该角色权限配置信息是管理客户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角色使用权限配置操作生成的,该角色权限配置信息包括用户角色标识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进而,根据该角色权限配置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
具体实现时,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客户端执行角色使用权限配置操作,以为用户角色设置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管理客户端响应于管理员执行的角色使用权限配置操作,相应地生成角色权限配置信息,其中包括管理员执行角色使用权限配置操作时,所配置的用户角色对应的用户角色标识以及为该用户角色配置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管理客户端生成角色权限配置信息后,向服务器发送该角色权限配置信息,以便服务器根据该角色权限配置信息确定第二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管理客户端可以不同于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是专用于管理某组织内部成员的客户端,如专用于管理企业内部员工的客户端。上述管理客户端也可以是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即可以为普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增设角色权限配置功能,群组的管理员可以使用该角色权限配置功能,为各种用户角色配置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
以即时通讯APP为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为例,管理员登录管理客户端后,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界面针对用户角色配置群功能使用权限,例如,管理员可以根据某用户角色的职能信息,勾选允许该用户角色使用的群功能,完成对于用户角色的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操作后,管理员可以点击确认控件,管理客户端相应地生成角色权限配置信息,其中包括用户角色对应的用户角色标识以及允许该用户角色使用的各项群功能各自对应的群功能标识,并将该角色权限配置信息通过网络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该角色权限配置信息构建第二对应关系。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除了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确定第二对应关系外,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本申请在此不对第二对应关系的确定方式做任何限定。
步骤203: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服务器确定出与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后,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基于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目标群功能标识,判断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
在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包括允许使用的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查找目标群功能标识,若在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查找到该目标群功能标识,则可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若在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没有查找到该目标群功能标识,则可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
在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包括不允许使用的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在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查找目标群功能标识,若在该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查找到该目标群功能标识,则可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若在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没有查找到该目标群功能标识,则可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
应理解,当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中包括其它能够表征群功能使用权限的信息时,服务器可以采用相对应的方式,基于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本申请在此不对判断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的方式做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群功能的使用限制影响用户对于紧急事件的处理,服务器可以在确定存在紧急事件的情况下,智能地向用户开放群功能使用权限。具体的,服务器可以获取目标时段内目标群组中产生的交互信息,该目标时段是根据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时刻确定的,进而,根据该交互信息确定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当该紧急等级超过预设紧急等级,且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表征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时,开放目标身份标识对于目标群功能的使用权限。
具体实现时,客户端检测到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后,可以根据该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时刻确定目标时段,例如,可以确定在该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时刻之前的十分钟作为目标时段。然后,获取该目标时段内该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所基于的目标群组中产生的交互信息,并将该交互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例如,假设用户m在10:50触发在群组A中添加用户n作为群成员的目标群操作,则可以确定10:40—10:50为目标时段,并获取该目标时段内群组A中产生的聊天信息,将所获取的聊天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也可以自主获取上述目标时段内目标群组中产生的交互信息,即服务器也可以根据群操作请求的接收时间确定目标时段,进而调取自身存储的目标时段内目标群组中产生的交互信息。
服务器获取到交互信息后,可以对所获取的交互信息进行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例如,服务器可以预先设定若干个关键词以及各个关键词各自对应的紧急等级,然后,检测所获取的交互信息中是否包含其预设的关键词(或与预设的关键词语义相近的词语),若检测到交互信息中包含有关键词(或与关键词语义相近的词语),则可以确定该关键词(或语义相近的关键词)对应的紧急等级,作为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应理解,当在所获取的交互信息中检测到多个关键词时,可以确定各个关键词各自对应的紧急等级,最终将其中最高的紧急等级作为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又例如,服务器可以预先训练用于根据交互信息确定对应的紧急等级的神经网络模型,服务器可以将所获取的交互信息输入该神经网络模型,该神经网络模型对输入的交互信息进行相应地分析处理,最终,获取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作为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根据交互信息,确定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本申请在此不对确定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的实现方式做任何限定。
服务器确定出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后,可以判断该紧急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紧急等级,若是,则可以在此前确定的目标群功能权限表示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的情况下,开放该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对于目标群功能的使用权限,即在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表征允许用户使用的群功能)中添加目标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如此,可以在存在紧急事件的情况下智能地向用户开放群功能使用权限,以避免影响用户对于紧急事件的处理。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还可以预先为不同的群功能设置与其对应的预设紧急等级,群功能的敏感度越高,其对应的预设紧急等级越高,越难以实现对于用户的开放,如此,可以保证降低敏感群功能的安全风险。服务器通过上述操作,确定出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后,可以根据该判断结果向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反馈信息,以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示其使用目标群功能的操作是否成功。
当判断结果表征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时,生成包括有操作失败标识的群操作失败信息(也可被视为一种群操作结果信息),进而,向客户端发送该群操作失败信息,以通过客户端提示用户群功能操作失败。当判断结果表征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时,根据群操作请求中包括的目标操作信息生成群操作结果信息,进而,向客户端发送该群操作结果信息,以通过客户端显示用户使用目标群功能后产生的操作结果。
正如步骤201中介绍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进行信息交互,因此,服务器也可以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生成群操作结果信息,并将该群操作结果信息发送给客户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示例性的群操作结果信息对应的数据格式,服务器可以基于该数据格式生成群操作结果信息,如图3中的302所示,群操作结果信息可以包括回包头HeadReq和回包体Body,服务器可以将目标群功能标识添加到回包头HeadReq中,在确定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没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时,服务器可以将操作失败标识也添加到回包头HeadReq中,在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时,服务器可以将与目标操作信息对应的操作结果信息添加到回包体Body中,如302中回包头HeadReq的数据格式所示,cmd字段可以用于承载目标群功能标识,seq字段可以用于承载群操作结果信息对应的序列号,该序列号能够唯一表征一条裙操作结果信息,若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回包头HeadReq中还可以包括errorCode字段和/或errorMsg字段,用于承载操作失败标识,若确定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回包头HeadReq中可以不包括errorCode字段和/或errorMsg字段。
应理解,群操作结果信息对应的数据格式还可以表现为其它形式,本申请在此不对该群操作结果信息对应的数据格式做任何限定。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群操作结果信息后,可以先判断该群操作结果信息的回包头HeadReq中是否包括操作失败标识。若该回包头HeadReq中包括操作失败标识,则客户端可以直接显示群功能操作失败提示信息,图8中的界面a和界面b即为两种示例性的显示有群功能操作失败提示信息的界面,界面a用于提示用户没有创建群聊的权限,界面b用于提示用户没有添加群成员的权限。若该回包头HeadReq中不包括操作失败标识,则说明当前登录用户有权限使用目标群功能,此时客户端可以根据回包体Body中携带的操作结果信息,相应地显示用户使用目标群功能后产生的操作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可以适应于特定的场景需求,确定用户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使得用户只能使用其具有使用权限的群功能;如此,实现根据特定的场景需求灵活地控制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可以进一步丰富群功能的使用场景,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群功能在敏感环境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增强群功能的实用价值。
为了便于进一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下面以该群操作处理方法应用于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通讯APP,且目标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为例,结合图9所示的实现框架,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进行整体示例性介绍。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主要由客户端和服务器配合完成。客户端可以按照既定原则和功能特性,对其支持的群功能进行划分,当用户触发使用某项群功能时,客户端可以相应地生成群操作请求,该群操作请求中包括当前登录用户的身份标识、该项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以及用户使用该项群功能时产生的操作信息,进而,将该群操作请求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可以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员的用户角色配置操作,针对企业内部每个员工确定其对应的用户角色,例如,针对每个员工可以确定其对应于超级管理员、普通管理员、群管理员、普通成员、白名单用户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角色,基于此用户角色配置操作的结果,服务器可以构建第一对应关系。此外,服务器还可以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员的角色使用权限配置操作,针对每种用户角色确定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例如,针对每种用户角色,确定其是否具有创建群的权限、是否具有添加群成员的权限、是否具有移除群成员的权限、是否具有修改群名称的权限、是否具有退出群的权限等等,基于此角色使用权限配置操作的结果,服务器可以构建第二对应关系。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后,可以先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对应的用户角色,再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确定该用户角色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若服务器根据该群功能使用权限和目标群功能标识,判断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没有权限使用其当前触发使用的群功能,则服务器可以生成包括操作失败标识的群操作失败信息,并向客户端返回该群操作失败信息,以通过客户端提示用户群功能操作失败。若服务器根据该群功能使用权限和群操作请求中的群功能标识,判断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有权限使用其当前触发使用的群功能,则服务器可以根据群操作请求中携带的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群操作结果,并向客户端返回该群操作结果信息,以通过客户端显示用户使用的群功能后产生的操作结果。
下面以用户通过客户端使用创建群操作为例,结合图10所示的交互信令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进行整体示例性介绍。
用户通过客户端使用创建群功能时,客户端可以相应地生成群操作请求,该群操作请求中包括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的身份标识、创建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以及用户创建群时产生的操作信息。服务器接收到该群操作请求后,可以先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查询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的用户角色,再根据第二对应关系查询该用户角色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进而,判断创建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是否属于该群功能使用权限。若创建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属于该群功能使用权限,则说明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有权限使用创建群功能,服务器可以基于用户创建群时产生的操作信息执行创建群操作,进而向客户端返回创建群结果;若创建群功能对应的群功能标识不属于该群功能使用权限,则说明客户端当前登录用户没有权限使用创建群功能,则向客户端返回无使用权限提示信息。
针对上文描述的群操作处理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对应的群操作处理装置,以使上述群操作处理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实现。
参见图11,图11为上文图2所示的群操作处理方法对应的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群操作处理装置1100包括:
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所述群操作请求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所述群操作请求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
权限确定模块1102,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发送模块1103,用于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权限确定模块110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信用等级、和/或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对应的敏感等级;
根据所述信用等级和/或所述敏感等级,确定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1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权限开放模块1201,用于获取目标时段内所述目标群组中产生的交互信息;所述目标时段是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时刻确定的;根据所述交互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当所述紧急等级超过预设紧急等级,且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表征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开放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对于所述目标群功能的使用权限。
可选的,在图11所述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权限确定模块1102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用于表征身份标识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参见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1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关系确定模块1301,用于获取身份标识对应的个人基本信息;所述个人基本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的个人特征;通过使用权限配置模型,根据所述个人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所述使用权限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确定所述目标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参见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1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关系确定模块1401,用于接收管理客户端发送的使用权限配置信息;所述使用权限配置信息是所述管理客户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操作生成的,所述使用权限配置信息包括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根据所述使用权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身份标识与用户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用户角色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则所述权限确定模块11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角色;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角色对应的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参见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1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关系确定模块1501,用于获取身份标识对应的个人基本信息;所述个人基本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的个人特征;通过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根据所述个人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角色;所述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用户角色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用户角色,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参见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1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关系确定模块1601,用于获取用户角色对应的角色基本信息;所述角色基本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用户角色的角色特征;通过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根据所述角色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角色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所述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角色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所述用户角色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1104还用于:
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失败信息;所述群操作失败信息中包括操作失败标识。
可选的,在图11所示的群操作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群操作请求还包括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所述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目标操作信息;所述发送模块1104具体用于:
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根据所述目标操作信息生成所述群操作结果信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装置可以适应于特定的场景需求,确定用户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使得用户只能使用其具有使用权限的群功能;如此,实现根据特定的场景需求灵活地控制用户对于群功能的使用,可以进一步丰富群功能的使用场景,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群功能在敏感环境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增强群功能的实用价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群操作的设备,该设备具体可以为服务器,下面将从硬件实体化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进行介绍。
参见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1700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17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7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7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742或数据1744的存储介质17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732和存储介质17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7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7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730通信,在服务器1700上执行存储介质17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服务器17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7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7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7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7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7所示的服务器结构。
其中,CPU 1722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所述群操作请求是所述客户端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所述群操作请求至少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
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可选的,CPU 1722还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群操作处理方法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前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群操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所述群操作请求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所述目标群组为即时通讯软件中的用户群组;所述群操作请求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其中,不同的群功能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群功能;
获取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身份标识与用户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用户角色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角色;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角色对应的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获取身份标识对应的个人基本信息;所述个人基本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的个人特征;
通过用户角色配置模型,自动根据所述个人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角色;所述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用户角色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用户角色,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获取用户角色对应的角色基本信息;所述角色基本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用户角色的角色特征;
通过角色权限配置模型,自动根据所述角色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角色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所述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角色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所述用户角色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时段内所述目标群组中产生的交互信息;所述目标时段是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时刻确定的;
根据所述交互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对应的紧急等级;
当所述紧急等级超过预设紧急等级,且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表征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开放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对于所述目标群功能的使用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对应关系:
接收管理客户端发送的使用权限配置信息;所述使用权限配置信息是所述管理客户端响应于用户触发的群功能使用权限配置操作生成的,所述使用权限配置信息包括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
根据所述使用权限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没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失败信息;所述群操作失败信息中包括操作失败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操作请求还包括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所述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目标操作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包括:
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根据所述目标操作信息生成所述群操作结果信息,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6.一种群操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操作请求;所述群操作请求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的,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所述目标群组为即时通讯软件中的用户群组;所述群操作请求包括目标身份标识和目标群功能标识;其中,不同的群功能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群功能;
权限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身份标识与用户角色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用户角色与群功能使用权限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角色;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角色对应的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
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获取身份标识对应的个人基本信息;所述个人基本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的个人特征;
通过用户角色配置模型,自动根据所述个人基本信息确定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角色;所述用户角色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个人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用户角色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所述身份标识及其对应的用户角色,确定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获取用户角色对应的角色基本信息;所述角色基本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用户角色的角色特征;
通过角色权限配置模型,自动根据所述角色基本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角色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所述角色权限配置模型是基于样本角色基本信息及其对应的标注群功能使用权限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所述用户角色及其对应的群功能使用权限,确定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目标群功能使用权限和所述目标群功能标识,确定所述目标身份标识对应的用户有权限使用所述目标群功能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群操作结果信息。
7.一种群操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服务器;所述终端设备中运行有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用于响应目标群功能的触发操作生成群操作请求,所述目标群功能包括与由多个用户组成的目标群组相关的功能;发送所述群操作请求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群操作处理方法。
8.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群操作处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群操作处理方法。
CN202010535966.0A 2020-06-12 2020-06-12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711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5966.0A CN111711529B (zh) 2020-06-12 2020-06-12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1/093212 WO2021249090A1 (zh) 2020-06-12 2021-05-12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7/746,772 US11949525B2 (en) 2020-06-12 2022-05-17 Group ope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5966.0A CN111711529B (zh) 2020-06-12 2020-06-12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529A CN111711529A (zh) 2020-09-25
CN111711529B true CN111711529B (zh) 2022-03-15

Family

ID=7253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5966.0A Active CN111711529B (zh) 2020-06-12 2020-06-12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9525B2 (zh)
CN (1) CN111711529B (zh)
WO (1) WO20212490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529B (zh) * 2020-06-12 2022-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27060B (zh) * 2021-01-29 2024-01-30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710342B (zh) * 2022-03-29 2024-04-12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群管理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530A (zh) * 2010-12-14 2012-07-04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及权限验证的方法、装置及erp系统
CN104519072A (zh) * 2015-01-14 2015-04-15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8196876A1 (zh) * 2017-04-29 2018-11-01 成都牵牛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角色对用户一对一的工作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471728A (zh) * 2019-07-11 2019-11-19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权限显示界面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825929A (zh) * 2019-10-11 2020-02-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权限推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5038B2 (ja) * 2004-09-17 2010-09-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利用権限判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2930226B (zh) * 2012-10-25 2015-01-07 无锡中科泛在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细粒度客户端使用权限控制方法
CN103346921B (zh) * 2013-07-22 2016-04-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5205133A (zh) * 2015-09-15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收集方法和装置
CN105118236B (zh) * 2015-09-25 2018-08-28 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瘫倒监测和预防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TWI591986B (zh) * 2016-03-04 2017-07-11 互動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專用封閉型即時通訊系統與外部上下游公司人員即時通訊的方法,企業專用封閉型即時通訊伺服器
CN107809371B (zh) * 2016-09-09 2020-01-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共享资源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411720A (zh) * 2016-11-24 2017-02-15 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权限的web页面即时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8243194B (zh) * 2018-01-15 2020-06-2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语义的云存储访问控制方法
CN108847948B (zh) * 2018-05-29 2021-05-14 网易乐得科技有限公司 活动群的创建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0839104B (zh) * 2018-08-16 2021-12-31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群组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617793A (zh) * 2019-01-27 2019-04-12 贺中彬 一种即时通群组消息管理方法
US11489839B2 (en) * 2019-01-31 2022-11-01 Salesforce, Inc. Automatic user permission refinement through cluster-based learning
CN110719173B (zh) * 2019-09-18 2022-04-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26050A (zh) * 2019-10-24 2020-02-21 广东优世联合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权限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711529B (zh) * 2020-06-12 2022-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530A (zh) * 2010-12-14 2012-07-04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及权限验证的方法、装置及erp系统
CN104519072A (zh) * 2015-01-14 2015-04-15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8196876A1 (zh) * 2017-04-29 2018-11-01 成都牵牛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角色对用户一对一的工作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471728A (zh) * 2019-07-11 2019-11-19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权限显示界面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825929A (zh) * 2019-10-11 2020-02-2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权限推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11529A (zh) 2020-09-25
US20220278863A1 (en) 2022-09-01
WO2021249090A1 (zh) 2021-12-16
US11949525B2 (en)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11529B (zh) 群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99925B (zh) 账号的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84047A (zh) 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362169B1 (en) Call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CN104956376A (zh) 虚拟化环境中应用和设备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EP39614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n infrastructure of malware or a cybercriminal
CN111935066A (zh) 进行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8304447A (zh) 异常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1770353A (zh) 一种直播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35303A (zh) 一种账号注销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7944293B (zh) 虚拟资产保护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11656B (zh) 多系统关联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79990A (zh) 合同管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13434588B (zh) 基于移动通信话单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1352676A (zh) 帮助信息推送方法、帮助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0337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oss-cloud identity matching
CN110059491A (zh) 数据导入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85785A (zh) 文件异常变更的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3904828B (zh) 接口的敏感信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4282940A (zh) 用于意图识别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90276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019270B (zh) 信息更新方法及其装置、终端、服务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10230B (zh) 一种获取来电提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308394B (zh) 标签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44541B (zh) 目标对象行为数据的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89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