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5865A -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5865A
CN111705865A CN202010592527.3A CN202010592527A CN111705865A CN 111705865 A CN111705865 A CN 111705865A CN 202010592527 A CN202010592527 A CN 202010592527A CN 111705865 A CN111705865 A CN 111705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water storage
rain
turnover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25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05865B (zh
Inventor
朱泽林
张国华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yuan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yuan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yuan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yuan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25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5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5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5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05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58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00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04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supply
    • E03B1/041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00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04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supply
    • E03B1/041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 E03B1/042Details thereof, e.g. valves or pum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2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PV modu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00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04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supply
    • E03B1/041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 E03B2001/047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rain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包括建筑本体、雨搭、盖板、驱动机构、检测件、生活用水管和滤网,雨搭与建筑本体连接,雨搭具有储水腔,雨搭顶部设有贯通储水腔的储水口,盖板可活动的设置在雨搭上,盖板用于运动时打开或闭合储水口;生活用水管设置在建筑本体内且端部穿入储水腔;滤网设置在储水腔内的生活用水管的管口内;检测件设置在雨搭上,检测件用于检测下雨情况并生成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雨搭上,驱动机构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盖板运动、以使盖板在下雨时打开储水口、和不下雨时闭合储水口。本申请具有解决水资源浪费以及节省电力资源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循环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物的大门入口处都设置有雨搭,雨搭能够遮挡阳光、风雨和雪,起到很好的遮蔽作用,能够避免雨雪飘通过大门进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的干燥整洁。
授权公告号为CN100344840C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雨搭,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面板、框架和支座,面板固定在框架上,支座固定在墙壁上,支座与框架固定连接。下雨时,雨水会顺着面板流下,落至地面,不易进入室内。
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较为严重,雨水中含有的杂质较少,可用作生活用水,例如冲厕所拖地等。雨水直接排放没有循环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水资源浪费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建筑本体、雨搭、盖板、驱动机构、检测件、生活用水管和滤网,所述雨搭与建筑本体连接,所述雨搭具有储水腔,所述雨搭顶部设有贯通储水腔的储水口,所述盖板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雨搭上,所述盖板用于运动时打开或闭合所述储水口;所述生活用水管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内且端部穿入储水腔;所述滤网设置在储水腔内的生活用水管的管口内;所述检测件设置在所述雨搭上,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下雨情况并生成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雨搭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盖板运动、以使盖板在下雨时打开储水口、和不下雨时闭合储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件检测到下雨时,驱动机构会驱动盖板打开储水口,从而雨水能够通过储水口进入储水腔,而储水腔与生活用水管连通,从而建筑内的人可以使用储水腔内存储的水。当检测件未检测到下雨时,驱动机构会驱动盖板闭合储水口,从而储水腔内的水不易由于太阳的热量蒸发,能够稳定的存储在储水腔内。故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能够将雨水循环使用,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储水口相对的两侧壁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雨搭远离建筑本体的一侧延伸;所述盖板的一侧插入储水口一侧的导向槽,所述盖板的另一侧插入储水口另一侧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盖板的运动更为精准。同时,由于导向槽沿雨搭远离建筑本体的一侧延伸,当下雨盖板打开储水口时,盖板也增大了雨搭的遮雨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防止雨水进入建筑物内影响室内环境。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螺纹套设在丝杆上的移动套,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雨搭上设有用于对移动套限位的限位件、以使移动套受驱动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移动套与盖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能够驱动丝杆转动,由于限位件能够对丝杆限位,所以在丝杆转动时移动套不会跟随丝杆一起转动,会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与移动套固定连接的盖板也会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由于丝杆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以盖板会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运动,此时盖板能够运动至打开或闭合储水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部,所述限位槽用于对移动套限位、以使移动套受驱动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部,从而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不易遭受雨水冲刷受损,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的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U型,所述限位件设置在雨搭的外侧壁;所述限位件侧壁设有贯通限位槽的滑移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滑移槽与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盖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移槽设置在限位件的侧壁,所以下雨时垂直落下的雨水不易进入限位槽内部,从而限位槽不易潮湿进水,进而限位槽内的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不易潮湿受损、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雨搭的一侧外侧壁上,另一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雨搭另一侧的外侧壁上;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驱动机构能驱动盖板的两侧同时运动,从而盖板的运动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检测件为雨滴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滴传感器能够方便的检测出是否下雨,使用较为方便。
优选的,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蓄能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蓄能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能板、第二太阳能板、蓄电池和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可翻转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顶端,所述翻转板用于翻转至第一位置时与第一太阳能板相对、和翻转至第二位置时相对于盖板展开;所述第二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翻转板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的上端面上;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通过转化电路连接在蓄电池的输入端,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机构和翻转机构上;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翻转机构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翻转板翻转、以使翻转板在下雨时翻转至第一位置、和不下雨时翻转至第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件检测到下雨时会发送控制信号,此时接收到控制信号的翻转机构会驱动翻转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相对,从而雨水无法淋至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上。当检测件没有检测到下雨时,翻转机构会驱动翻转板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翻转板展开,从而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均露出能够通过阳光蓄电,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蓄积的电量会通过转化电路蓄积到蓄电池里面,蓄电池所蓄积的电能够供驱动机构和翻转机构使用,从而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利用了太阳能,节省了电力资源。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蜗轮、蜗杆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翻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能够驱动蜗杆转动,然后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转动,进而转轴转动带动翻转板翻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优选的,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罩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机构不易遭受意外碰撞受损,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能够将雨水循环使用,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2.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利用了太阳能,节省了电力资源;
3.能够更好的防止雨水进入建筑物内影响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在下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的限位件与雨搭的装配关系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在不下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外罩与盖板的装配关系意图。
图5是沿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建筑本体;2、雨搭;3、盖板;4、检测件;5、生活用水管;6、滤网;7、驱动机构;71、第一电机;72、丝杆;73、移动套;74、连接件;8、蓄能机构;81、第一太阳能板;82、第二太阳能板;83、蓄电池;84、翻转板;9、翻转机构;91、第二电机;92、蜗轮;93、蜗杆;94、转轴;10、储水腔;11、储水口;12、导向槽;13、限位件;14、限位槽;15、滑移槽;16、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参照图1,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建筑本体1、雨搭2、盖板3、驱动机构7、检测件4、生活用水管5和滤网6,雨搭2与建筑本体1连接,雨搭2与建筑本体1的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雨搭2具有储水腔10,雨搭2顶部设有贯通储水腔10的储水口11,生活用水管5设置在建筑本体1内且端部穿入储水腔10;滤网6设置在储水腔10内的生活用水管5的管口内;从而雨水能够通过储水口11进入储水腔10内部,然后储水腔10内部的水可以通过生活用水管5进入建筑本体1内部,从而建筑本体1内的人可以通过生活用水管5使用经过滤网6过滤的滤网6。
盖板3可活动的设置在雨搭2上,盖板3用于运动时打开或闭合储水口11;检测件4设置在雨搭2上,检测件4用于检测下雨情况并生成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机构7,具体的,检测件4可为雨滴传感器。雨滴传感器是一种传感装置,能够检测是否下雨及雨量的大小。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机构7设置在雨搭2上,驱动机构7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盖板3运动、以使盖板3在下雨时打开储水口11、和不下雨时闭合储水口11。当检测件4检测到下雨时,驱动机构7会驱动盖板3打开储水口11,从而雨水能够通过储水口11进入储水腔10,而储水腔10与生活用水管5连通,从而建筑内的人可以使用储水腔10内存储的水。当检测件4未检测到下雨时,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7会驱动盖板3闭合储水口11,从而储水腔10内的水不易由于太阳的热量蒸发,能够稳定的存储在储水腔10内。故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能够将雨水循环使用,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优选的,如图1或图2所示,储水口11相对的两侧壁具有导向槽12,导向槽12沿雨搭2远离建筑本体1的一侧延伸;盖板3的一侧插入储水口11一侧的导向槽12,盖板3的另一侧插入储水口11另一侧的导向槽12。导向槽12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盖板3的运动更为精准。同时,由于导向槽12沿雨搭2远离建筑本体1的一侧延伸,当下雨盖板3打开储水口11时,盖板3也增大了雨搭2的遮雨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防止雨水进入建筑物内影响室内环境。
优选的,关于驱动机构7的具体设置,如图2所示,雨搭2的外侧壁设有限位件13,限位件13具有限位槽14,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1、丝杆72、连接件74和螺纹套设在丝杆72上的移动套73,第一电机71、丝杆72和移动套73均设置在限位槽14内部,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与丝杆7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可为焊接,从而第一电机71能够驱动丝杆72转动。丝杆72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限位槽14用于对移动套73限位、以使移动套73受驱动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所以在丝杆72转动时移动套73不会跟随丝杆72一起转动,会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
如图2所示,连接件74呈U型,限位件13侧壁设有贯通限位槽14的滑移槽15,滑移槽15的长度方向与丝杆72的长度方向相同。导向槽12的上端可贯通雨搭2上端,此时盖板3的上端凸出导向槽12,连接件74的一端穿过滑移槽15与移动套73固定连接,连接件74的另一端与盖板3固定连接。移动套73运动时与移动套73固定连接的盖板3也会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由于丝杆72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以盖板3会沿导向槽12的长度方向运动,此时盖板3能够运动至打开或闭合储水口11。
优选的,如图1或图2所示,驱动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驱动机构7设置在雨搭2的一侧外侧壁上,另一个驱动机构7设置在雨搭2另一侧的外侧壁上;一个驱动机构7的连接件74与盖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机构7的连接件74与盖板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两个驱动机构7能驱动盖板3的两侧同时运动,从而盖板3的运动更稳定。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蓄能机构8和翻转机构9,蓄能机构8包括第一太阳能板81、第二太阳能板82、蓄电池83和翻转板84,翻转板84可翻转的设置在盖板3上,第一太阳能板81设置在盖板3的顶端,翻转板84用于翻转至第一位置时与第一太阳能板81相对,此处相对的意思时翻转板84位于盖板3的上方,此时在翻转板84的作用下倘若下雨雨水无法淋至第一太阳能板81。翻转板84用于翻转至第二位置时相对于盖板3展开,第二太阳能板82设置在翻转板84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的上端面上;此处展开的意思为翻转板84与盖板3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从而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均能照射到阳光。
如图3所示,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通过转化电路连接在蓄电池83的输入端,蓄电池83可嵌设在雨搭2内部,蓄电池83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机构7和翻转机构9上。从而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蓄积的电量会通过转化电路蓄积到蓄电池83里面,蓄电池83所蓄积的电能够供驱动机构7和翻转机构9使用,从而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利用了太阳能,节省了电力资源。
如图4和图5所示,翻转机构9设置在盖板3上,翻转机构9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翻转板84翻转、以使翻转板84在下雨时翻转至第一位置、和不下雨时翻转至第二位置。检测件4检测到下雨时会发送控制信号,此时接收到控制信号的翻转机构9会驱动翻转板84转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相对,从而雨水无法淋至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上,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的使用寿命长。当检测件4没有检测到下雨时,翻转机构9会驱动翻转板84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翻转板84展开,从而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均露出能够通过阳光蓄电,使用较为智能化,无需手动操作。
关于翻转机构9的具体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翻转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1、蜗轮92、蜗杆93和转轴94,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与蜗杆93连接,从而第二电机91能够驱动蜗杆93转动,蜗杆93与蜗轮92啮合,蜗杆93转动时蜗轮92也会相应的转动,蜗轮92固定套设在转轴94上,蜗轮92固定套设的方式可为键连接,蜗轮92转动时转轴94也会相应的转动,转轴94与翻转板84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转轴94转动能够带动翻转板84翻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最后,如图3或图4所示,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外罩16,外罩16设置在盖板3上,外罩16与盖板3的连接方式可为螺栓连接或焊接,翻转机构9设置在外罩16内部。在外罩16的作用下,翻转机构9不易遭受意外碰撞受损,使用寿命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雨滴传感器检测到下雨时,第一电机71会驱动丝杆72转动,然后螺纹套设在丝杆72上的移动套73会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通过连接件74与移动套73连接的盖板3也会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至储水口11打开,从而雨水通过储水口11进入储水腔10内,而储水腔10与生活用水管5连通,从而建筑内的人可以使用储水腔10内存储的水。故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能够将雨水循环使用,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第二电机91接收到雨滴传感器关于下雨的控制信号时会驱动蜗杆93转动,然后与蜗杆93啮合的蜗轮92转动,进而转轴94转动带动翻转板84翻转至与盖板3相对,此时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相对,从而雨水无法淋至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上。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的使用寿命长。
当雨滴传感器未检测到下雨时,第一电机71会驱动盖板3闭合储水口11,从而储水腔10内的水不易由于太阳的热量蒸发,能够稳定的存储在储水腔10内。此时第二电机91会驱动翻转板84转动至相对于盖板3展开,从而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均露出能够通过阳光蓄电,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蓄积的电量会通过转化电路蓄积到蓄电池83里面,蓄电池83所蓄积的电能够供驱动机构7和翻转机构9使用,从而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利用了太阳能,节省了电力资源。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1)、雨搭(2)、盖板(3)、驱动机构(7)、检测件(4)、生活用水管(5)和滤网(6),所述雨搭(2)与建筑本体(1)连接,所述雨搭(2)具有储水腔(10),所述雨搭(2)顶部设有贯通储水腔(10)的储水口(11),所述盖板(3)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盖板(3)用于运动时打开或闭合所述储水口(11);
所述生活用水管(5)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1)内且端部穿入储水腔(10);
所述滤网(6)设置在储水腔(10)内的生活用水管(5)的管口内;
所述检测件(4)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检测件(4)用于检测下雨情况并生成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机构(7);
所述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驱动机构(7)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盖板(3)运动、以使盖板(3)在下雨时打开储水口(11)、和不下雨时闭合储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口(11)相对的两侧壁具有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沿雨搭(2)远离建筑本体(1)的一侧延伸;
所述盖板(3)的一侧插入储水口(11)一侧的导向槽(12),所述盖板(3)的另一侧插入储水口(11)另一侧的导向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1)、丝杆(72)和螺纹套设在丝杆(72)上的移动套(73),所述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与丝杆(72)固定连接;
所述丝杆(72)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雨搭(2)上设有用于对移动套(73)限位的限位件(13)、以使移动套(73)受驱动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
所述移动套(73)与盖板(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3)具有限位槽(14),所述第一电机(71)、丝杆(72)和移动套(73)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槽(14)内部,所述限位槽(14)用于对移动套(73)限位、以使移动套(73)受驱动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还包括连接件(74),所述连接件(74)呈U型,所述限位件(13)设置在雨搭(2)的外侧壁;
所述限位件(13)侧壁设有贯通限位槽(14)的滑移槽(15),所述连接件(74)的一端穿过滑移槽(15)与移动套(7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74)的另一端与盖板(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雨搭(2)的一侧外侧壁上,另一个所述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雨搭(2)另一侧的外侧壁上;
一个所述驱动机构(7)的所述连接件(74)与所述盖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机构(7)的所述连接件(74)与所述盖板(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4)为雨滴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能机构(8)和翻转机构(9),所述蓄能机构(8)包括第一太阳能板(81)、第二太阳能板(82)、蓄电池(83)和翻转板(84),所述翻转板(84)可翻转的设置在所述盖板(3)上,所述第一太阳能板(81)设置在所述盖板(3)的顶端,所述翻转板(84)用于翻转至第一位置时与第一太阳能板(81)相对、和翻转至第二位置时相对于盖板(3)展开;
所述第二太阳能板(82)设置在所述翻转板(84)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的上端面上;
第一太阳能板(81)和第二太阳能板(82)通过转化电路连接在蓄电池(83)的输入端,蓄电池(83)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机构(7)和翻转机构(9)上;
所述翻转机构(9)设置在所述盖板(3)上,所述翻转机构(9)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翻转板(84)翻转、以使翻转板(84)在下雨时翻转至第一位置、和不下雨时翻转至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9)包括第二电机(91)、蜗轮(92)、蜗杆(93)和转轴(94),所述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与蜗杆(93)连接,所述蜗杆(93)与蜗轮(92)啮合,所述蜗轮(92)固定套设在转轴(94)上,所述转轴(94)与翻转板(84)的一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罩(16),所述外罩(16)设置在所述盖板(3)上,所述翻转机构(9)设置在所述外罩(16)内部。
CN202010592527.3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705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2527.3A CN111705865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2527.3A CN111705865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5865A true CN111705865A (zh) 2020-09-25
CN111705865B CN111705865B (zh) 2021-07-27

Family

ID=7254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252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705865B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58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7558A (zh) * 2020-11-26 2021-04-13 南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楼房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13757758A (zh) * 2021-10-14 2021-12-07 浙江开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住宅用供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05622U (zh) * 2009-11-30 2010-10-13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一种雨水利用装置
CN204738466U (zh) * 2015-04-13 2015-11-04 龙文凯 一种静音储雨水雨棚
KR101634799B1 (ko) * 2015-11-24 2016-07-04 이경록 빗물 집수 및 정화 장치
CN205577278U (zh) * 2016-04-27 2016-09-14 邱佳麒 全自动智能感应太阳能挡雨集水雨篷
US20180102734A1 (en) * 2016-10-10 2018-04-12 Samuel David Katz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unting photovoltaic cells to create shade and electricity
CN108739736A (zh) * 2018-05-21 2018-11-06 佛山博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的茶叶园农药喷洒装置
CN109287439A (zh) * 2018-09-18 2019-02-01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跟踪光照旋转式小麦种植的光能利用装置
CN109296027A (zh) * 2018-10-09 2019-02-01 王虹 一种住宅区利用雨水的建筑节能环保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05622U (zh) * 2009-11-30 2010-10-13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一种雨水利用装置
CN204738466U (zh) * 2015-04-13 2015-11-04 龙文凯 一种静音储雨水雨棚
KR101634799B1 (ko) * 2015-11-24 2016-07-04 이경록 빗물 집수 및 정화 장치
CN205577278U (zh) * 2016-04-27 2016-09-14 邱佳麒 全自动智能感应太阳能挡雨集水雨篷
US20180102734A1 (en) * 2016-10-10 2018-04-12 Samuel David Katz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unting photovoltaic cells to create shade and electricity
CN108739736A (zh) * 2018-05-21 2018-11-06 佛山博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的茶叶园农药喷洒装置
CN109287439A (zh) * 2018-09-18 2019-02-01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跟踪光照旋转式小麦种植的光能利用装置
CN109296027A (zh) * 2018-10-09 2019-02-01 王虹 一种住宅区利用雨水的建筑节能环保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7558A (zh) * 2020-11-26 2021-04-13 南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楼房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13757758A (zh) * 2021-10-14 2021-12-07 浙江开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住宅用供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5865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5865B (zh)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CN202544623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窗
CN102606026B (zh) 一种智能推拉窗
CN208363914U (zh) 一种小区公共区域窗户自动关闭装置
CN208918147U (zh)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观测的智能天窗装置
CN110002147B (zh) 一种防雨废弃衣物回收箱
CN205349079U (zh) 一种自动开启的飘窗通风窗户
CN214461884U (zh) 独栋式低层住宅楼用的屋顶通风天窗
CN206000416U (zh) 一种窗户槽自动挡雨装置
CN211623063U (zh) 一种大推力迷你型电动开窗器
CN209798992U (zh) 一种阳台防雨装置
CN208330136U (zh) 一种智能防夹窗户
CN216380318U (zh) 阳台顶部雨棚节点安装结构
CN213807231U (zh) 自动开合的窗户
CN209942082U (zh) 一种用于建筑阳台的玻璃雨棚
CN215420490U (zh) 一种摄像头防雨安装结构
CN211196046U (zh) 一种具有除水功能的房车用电动楼梯
CN111005663B (zh) 一种有利于外侧玻璃清洁的玻璃窗
CN209729346U (zh) 一种思政电子宣传框
CN111520025A (zh) 一种智能窗户
CN110647065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晾晒系统
CN219241105U (zh) 一种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09687341U (zh) 一种环保自动清洁门窗
CN212898097U (zh) 一种雨天自动关窗装置
CN201372668Y (zh) 雨天隐形自动关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