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8176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8176A
CN111698176A CN202010520195.8A CN202010520195A CN111698176A CN 111698176 A CN111698176 A CN 111698176A CN 202010520195 A CN202010520195 A CN 202010520195A CN 111698176 A CN111698176 A CN 111698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lay parameter
current
packet
data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01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劲松
鲁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01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8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8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explicit feedback to the source, e.g. choke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with rate being modified by the source upon detecting a change of network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发送包括发送时间戳的数据包,并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网络质量,根据网络质量动态调整数据传输,可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数据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对网络协议进行优化,在有效的网络带宽下高效地传输数据,避免造成网络拥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网络质量,进一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发送时间戳;
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包括所述发送时间戳;
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
可选的,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
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
可选的,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所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用于表征网络数据传输状态的变化;
对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进行平滑处理,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
根据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计算所述超时时长。
可选的,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包括:
基于第一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以及前次获取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
可选的,对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进行平滑处理,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包括:
基于第二参数,根据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以及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
可选的,根据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包括:
获取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与预设时钟粒度中的最大值,所述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与所述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正相关;
计算所述最大值与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的和,以获取所述超时时长。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确定为初始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
将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的二分之一确定为初始延迟参数变换数据。
可选的,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数据包确认消息,重传对应的数据包。
可选的,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关闭重传机制。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丢包率;
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还包括:
根据所述丢包率和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
可选的,根据所述丢包率和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丢包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
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
可选的,根据所述丢包率和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第一阈值时,增加数据包冗余信息并关闭重传机制,所述数据包冗余信息用于在数据包丢失时恢复对应的数据包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发送时间戳;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包括所述发送时间戳;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
有效数据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发送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包括发送时间戳的数据包,并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网络质量,根据该网络质量动态调整数据传输,可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超时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发送数据包。其中,数据包包括发送时间戳。
步骤S120,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包括所述发送时间戳。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在接收数据包后生成数据包确认消息返回给发送端。例如,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向发送端发送ACK(Acknowledgement,确认字符),表示已经准确接收对应的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复制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发送时间戳,并根据该发送时间戳整成数据包确认消息,也即使得数据包确认消息中包含对应的数据包发送时间戳。
步骤S130,根据接收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其中,由于数据包确认消息中包括对应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准确快速地计算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长。可选的,假设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数据包发送时间为ts,接收到该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为cuttent,则该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长可以为(cuttent-ts)。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长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可选的,计算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长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或者计算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长的和作为当前数据延迟参数。
步骤S140,根据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当前数据延迟参数用于表征当前的网络数据传输状态,也即,在数据延迟参数较大时,网络数据传输状态较差,可能形成网络阻塞等情况,在网络延迟参数较小时,网络数据传输状态较好,数据传输较为顺畅。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40可以包括:响应于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并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也就是说,在数据延迟参数较小,也即网络数据传输状态较好时,数据重传基本不会加重网络负担时,通过数据重传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由此,可以在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保证数据传输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超时时长来确定重传数据包的时间,其中,响应于在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数据包确认消息,发送端重传对应的数据包。也就是说,发送端发送数据包后,在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该数据包的数据包确认消息,则在网络数据传输状态较好时,向接收端再次发送该数据包。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超时时长计算方法的流程图。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根据当前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超时时长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根据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所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用于表征网络数据传输状态的变化。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参数,根据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以及前次获取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
RTTVAR=(1-beta)*RTTVAR′+beta*|SRTT′-RTT|
其中,RTTVAR(round-trip variation)为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RTTVAR'为前次获取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SRTT′为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RTT为当前数据延迟参数,beta为第一参数。可选的,beta的值可以根据实验预先获取,可选的,beta=1/4。
步骤S220,对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进行平滑处理,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二参数,根据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以及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
SRTT=(1-alpha)*SRTT′+alpha*RTT
其中,SRTT(smoothed round-trip time)为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SRTT′为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RTT为当前数据延迟参数,alpha为第二参数。可选的,alpha的值可以根据实验预先获取,可选的,alpha=1/8。
步骤S230,根据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与预设时钟粒度中的最大值,计算该最大值与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的和,以获取超时时长。其中,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与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正相关。
RTO=SRTT+max(G,K*RTTVAR)
其中,TRO为当前的超时时长,SRTT为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G为预设时钟粒度,RTTVAR为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K为矫正参数,K*RTTVAR为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可选的,K的值可以根据实验预先获取,可选的,K=10。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确定初始平滑后的数据延迟参数和初始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将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确定为初始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将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的二分之一确定为初始延迟参数变换数据。也即,SRTT0=RTT0,RTTVAR0=RTT0/2。则初始超时时长RTO0=SRTT0+max(G,K*RTTVAR0)=RTT0+max(G,K*RTT0/2)。
本实施例通过在当前网络数据传输状态较好时,也即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并根据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由此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网络质量实时调整单位时间内数据包重传的最大次数,以在保证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不会增大网络负担。例如,在数据延迟参数较大时,计算获得的超时超长较长,数据包在单位时间内重传的最大次数较小,在数据延迟参数较小时,计算获得的超时超长较短,数据包在单位时间内重传的最大次数较大。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40可以包括:响应于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关闭重传机制。容易理解,在网络较为阻塞时,即使重传数据包,也不能保证数据包能够发送至接收端,还加重了网络负担,进一步加重了网络阻塞程度,因此,本实施例在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也即网络质量较差时,关闭重传机制以避免加重网络负担。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获取丢包率,步骤S140还可以包括:根据丢包率和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可选的,可以获取接收端计算的丢包率,例如接收端根据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Rpq)、预计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Ppq)、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中重传数据包数量(Rspq)以及冗余数据恢复的数据包数量(Rdpq)计算获得的丢包率(Plr):Plr=Ppq-(Rpq-Rspq-Rdpq)。应理解,其他丢包率计算方法,例如在发送端通过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和接收到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数量计算丢包率等均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丢包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并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也就是说,在丢包率较大且数据延迟参数较小(也即网络质量较好)时,通过数据重传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由此,可以在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保证数据传输速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丢包率小于第二阈值、且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第一阈值时,增加数据包冗余信息并关闭重传机制。其中,数据包冗余信息可以根据对应的数据包生成,用于在数据包丢失时恢复对应的数据包数据。可选的,本实施例基于Reed-Solomon算法的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编码,根据数据包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包冗余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丢包率较大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增加数据包冗余信息和/或单位时间内的最大重传次数,但是若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第一阈值,也即网络质量较差时,为了避免进一步加重网络负担,本实施例需要关闭重传机制,并通过增加数据包冗余信息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包括发送时间戳的数据包,并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网络质量,根据网络质量动态调整数据传输,可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根据丢包率和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控制数据传输方式为例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data1。其中,数据包data1包括数据和发送时间戳ts1。
步骤S2,接收端在接收到一数据包后,生成该数据包的数据包确认消息。其中,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中的发送时间戳复制到对应的数据包确认消息中。
步骤S3,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数据包确认消息,以通知发送端已经正确接收该数据包。数据包确认消息包括对应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戳ts1。
步骤S4,根据单位时间内各数据包的数据确认消息接收时间current和对应的发送时间戳ts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可选的,根据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长(cuttent-ts)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可选的,计算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长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或者计算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各数据包的数据传输时长的和作为当前数据延迟参数。
步骤S5,接收端计算丢包率。可选的,接收端根据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Rpq)、预计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Ppq)、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中重传数据包数量(Rspq)以及冗余数据恢复的数据包数量(Rdpq)计算获得的丢包率(Plr):Plr=(Ppq-(Rpq-Rspq-Rdpq))/Ppq。容易理解,步骤S4和步骤S5并没有前后的执行顺序限制。
步骤S6,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当前的丢包率。
步骤S7,响应于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并根据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出举报。其中,超时时长的计算方法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data2。其中,数据包data2包括数据和发送时间戳ts2。
步骤S9,响应于在超时时长范围内未接收到data2的数据包确认消息,发送端重新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包data2。此时,数据包data2包括数据和发送时间戳ts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包括发送时间戳的数据包,并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根据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并根据超时时长和接收到的丢包率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网络质量,并在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保证数据传输速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4包括发送单元41、接收单元42、计算单元43和有效数据调整单元44。发送单元41被配置为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发送时间戳。接收单元42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包括所述发送时间戳。计算单元43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
有效数据调整单元4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有效数据调整单元44包括超时时长计算子单元441和重传子单元442。有效数据调整单元44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重传子单元44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可选的,重传子单元442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在所述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数据包确认消息,重传对应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超时时长计算子单元441包括第一更新模块4411、平滑处理模块4412和第一超时时长计算模块4413。第一更新模块441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所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用于表征网络数据传输状态的变化。平滑处理模块4412被配置为对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进行平滑处理,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第一超时时长计算模块4413被配置为根据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计算所述超时时长。
可选的,第一更新模块4411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以及前次获取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可选的,平滑处理模块4412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第二参数,根据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以及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可选的,超时时长计算模块4413进一步被配置为获取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与预设时钟粒度中的最大值,所述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与所述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正相关,并计算所述最大值与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的和,以获取所述超时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有效数据调整单元44还包括重传机制关闭子单元443。重传机制关闭子单元443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关闭重传机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4还包括丢包率获取单元45。丢包率获取单元45被配置为获取丢包率。有效数据调整单元44还包括有效数据调整子单元444。有效数据调整子单元44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丢包率和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有效数据调整子单元444包括第二超时时长计算模块4441和重传模块4442。第二超时时长计算模块4441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丢包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重传模块444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有效数据调整子单元444还包括有效数据调整模块4443。有效数据调整模块4443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第一阈值时,增加数据包冗余信息并关闭重传机制,所述数据包冗余信息用于在数据包丢失时恢复对应的数据包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4还包括第一初始数据确定单元46和第二初始数据确定单元47。第一初始数据确定单元46被配置为将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确定为初始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第二初始数据确定单元47被配置为将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的二分之一确定为初始延迟参数变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发送包括发送时间戳的数据包,并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网络质量,根据网络质量动态调整数据传输,可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发送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数据发送端为通用地址查询装置,其包括通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其至少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通过总线53连接。存储器52适于存储处理器51可执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51可以是独立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集合。由此,处理器51通过执行存储器52所存储的指令,从而执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实现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对于其它装置的控制。总线53将上述多个组件连接在一起,同时将上述组件连接到显示控制器54和显示装置以及输入/输出(I/O)装置55。输入/输出(I/O)装置55可以是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触控输入装置、体感输入装置、打印机以及本领域公知的其他装置。典型地,输入/输出装置55通过输入/输出(I/O)控制器56与系统相连。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中的每一流程。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中指定的功能。
也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用于供计算机执行上述部分或全部的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发送时间戳;
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包括所述发送时间戳;
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
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所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用于表征网络数据传输状态的变化;
对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进行平滑处理,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
根据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计算所述超时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包括:
基于第一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以及前次获取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更新延迟参数变换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进行平滑处理,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包括:
基于第二参数,根据前次获取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以及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获取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包括:
获取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与预设时钟粒度中的最大值,所述延迟参数变换矫正值与所述更新后的延迟参数变换数据正相关;
计算所述最大值与当前的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的和,以获取所述超时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确定为初始平滑后数据延迟参数;
将初始数据延迟参数的二分之一确定为初始延迟参数变换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数据包确认消息,重传对应的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关闭重传机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丢包率;
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还包括:
根据所述丢包率和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丢包率和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丢包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小于第一阈值,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计算超时时长;
根据所述超时时长重传对应的数据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丢包率和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大于第一阈值时,增加数据包冗余信息并关闭重传机制,所述数据包冗余信息用于在数据包丢失时恢复对应的数据包数据。
13.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发送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括发送时间戳;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接收端的数据包确认消息,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包括所述发送时间戳;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的时间和所述数据包确认消息中的发送时间戳计算当前数据延迟参数;
有效数据调整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当前数据延迟参数调整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有效数据。
14.一种数据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20195.8A 2020-06-09 2020-06-0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698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0195.8A CN111698176A (zh) 2020-06-09 2020-06-0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0195.8A CN111698176A (zh) 2020-06-09 2020-06-0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176A true CN111698176A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79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0195.8A Pending CN111698176A (zh) 2020-06-09 2020-06-0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81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2113A (zh) * 2021-04-30 2021-08-10 北京汇钧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1665A (zh) * 2013-06-28 2013-11-20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 集群存储系统中重传超时计时器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533639A (zh) * 2016-12-06 2017-03-22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7995036A (zh) * 2017-11-30 2018-05-04 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94782A (zh) * 2018-03-28 2018-09-04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dp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109796A1 (en) * 2017-10-10 2019-04-11 Bull S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the message retransmission delay on an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CN110336645A (zh) * 2019-07-17 2019-10-15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1665A (zh) * 2013-06-28 2013-11-20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 集群存储系统中重传超时计时器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533639A (zh) * 2016-12-06 2017-03-22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US20190109796A1 (en) * 2017-10-10 2019-04-11 Bull S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the message retransmission delay on an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CN107995036A (zh) * 2017-11-30 2018-05-04 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94782A (zh) * 2018-03-28 2018-09-04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dp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36645A (zh) * 2019-07-17 2019-10-15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2113A (zh) * 2021-04-30 2021-08-10 北京汇钧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54320B2 (ja) 伝送装置、伝送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伝送方法
US10542064B2 (en) Method, server side and system for computing bandwidth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of streaming media
CN111478826A (zh) 丢包率确定方法、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
EP1708400B1 (en) Loss tolerant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S20080101290A1 (en) Apparatus for Arq Controlling in Wireless Portable Interne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501174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1068075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050022309A (ko) 전송창 크기 변경 과정을 조정하기 위한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수신기 및 전송기 제어 방법
CN106789702B (zh) 控制tcp传输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50357A (zh) 编码参数的调整、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14505B (zh) 一种高动态拓扑卫星网络中时延区分的传输控制方法
JP2006506866A (ja) データユニット送信機及びこの送信機の制御方法
EP2719103A1 (en) Adaptive generation of correction data units
US7613976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the retransmission timeout period in a packet 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00718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a retry limit for multimedia systems that are prone to errors
CN11169817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96235A (zh) 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法
JP2007135128A (ja) パケット損失率に基づく複数のコピーパケットの送受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092907B (zh) 基于udp协议的数据流快速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7676695A (zh) Tcp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03970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0003470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CN104821843A (zh) 一种基于丢包率的卫星通信分段式拥塞控制方法
CN116346952A (zh) 传输协议参数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6019198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