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4554A -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4554A
CN111694554A CN202010546791.3A CN202010546791A CN111694554A CN 111694554 A CN111694554 A CN 111694554A CN 202010546791 A CN202010546791 A CN 202010546791A CN 111694554 A CN111694554 A CN 111694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quality
data
construction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67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4554B (zh
Inventor
祝明明
娄建高
於跃成
程科
王震
许昊
孙宏伟
王乐
程蕤涵
毕克
陈盈盈
王元全
丁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Ming Zhi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nchu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Ming Zhi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nchu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Ming Zhi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anchu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Ming 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67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4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4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4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4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4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系统在于:包括Web端、服务器端和移动端,由系统配置模块、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现场质量检测模块、检测结果管理模块共计4个模块组成;实现了依据项目实际需要而灵活编制并分发质量检测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功能,实现了检测人员通过智能移动端实时领取检测任务,并可在施工现场实时调阅检测任务和相关资料的功能,实现了质量检测数据、检测现场和检测过程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同步上传的功能,确保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实现了检测结果的抽检和管理的功能,为日后质量问题的追究和追责提供了可靠数据来源与多媒体证据。

Description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正处于地铁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地铁修建面临着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和施工危险系数高等诸多实际困难,这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格外严格的要求。施工现场便捷实时准确的质量检测方法体系可以真实记录施工过程的工艺参数、材质规格和质量参数等相关数据,以及时发现质量缺陷,是确保地铁施工质量的重要控制性环节。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检测记录直接描述了相关工作人员与工程质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构建工程质量责任追究体系的基础数据。
然而,地铁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检测现场往往处于地下或是城乡结合部,给现有的依据纸质图纸和相关纸质检测标准进行现场质量检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现有的质量检测和数据记录主要依靠质量检验员的个人素养,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缺乏有效凭证,为施工质量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埋下了隐患;现有施工质量检测结果主要由检验员依据检验标准,通过人工比对来加以确定,无法实现检验结果的智能比对,容易出现检验项目漏检,检测结果误判等问题;质量检测结果和相关仪器测试数据之间缺乏关联,不利于开展工程质量数据链的完整分析,不利于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有效追踪。因此,现有地铁施工质量检验方法上的不足既妨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也无法避免因检验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质量隐患。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通过智能终端实时下发施工检测任务、调阅电子版施工图纸和质量检测规范、现场上传检测结果提供了可能,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实时上传现场检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证据提供了可能。这些电子数据的充分采集也为后期更好的开展工程质量分析、潜在风险预测及质量责任追究等提供了原始而可靠的数据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地铁施工质量控制领域现存的缺陷,提供一种地铁施工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实现的功能包括:①Web服务器端的基本信息编辑功能,该功能适用于施工质量管理员,具体包括地铁施工项目部人员职能和角色分配、项目标段位置和工程信息、施工图纸编号和上传、验收内容设定以及验收任务的分发;②智能移动端的施工现场检查功能,该功能适用于施工质量检验员,具体包括领取并查阅地铁施工质量检验任务、调阅施工图纸、调阅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输入并上传检测结果、同步拍摄并上传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的图片或视频;③Web服务器端的施工质量监管功能,该功能适用于施工质量管理员,具体包括地铁施工的质量复核、质量抽检、检测数据及相关多媒体数据的检索与管理、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追责。从而为地铁施工提供了一种智能、便捷的质量检测和质量管控方法,同时通过检测人员、检测实体、工程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现场多媒体检测过程、检测数据的全程对应,有效监督了施工质量检测的实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了检测过程的随意性和不实检测,并为日后质量问题的追究和责任人员的追查提供了可靠数据和现场证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包括Web端、服务器端、以及移动端,Web端和移动端分别与服务器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Web端包括配置基本信息的系统配置模块,线下分发检测任务的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以及用于检测结果的抽查、分析及审核的检测结果管理模块;
所述系统配置模块中包括有标段信息配置单元、人员信息配置单元和项目组织架构单元;所述系统配置模块配备有施工质量主管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中包括有检测任务编制单元、技术资料上传单元和检测任务分发单元;所述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配备有质量管理员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检测结果管理模块中包括有检测结果审核单元、检测结果抽查单元、及检测结果分析单元;所述检测结果管理模块配备有质量管理主管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服务器端中包括有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所述服务器端控制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的信息存储及管理;
所述移动端中设置有现场质量检测模块;所述移动端配备有施工质量检验员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现场质量检测模块中包括有施工资料调阅单元、检测结果录入单元、多媒体取证单元、和证据上传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追溯系统能够被动态编辑,能够被动态编辑的内容至少包括有项目参与人员的增加和删除、项目参与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能和系统角色的变更,项目部名称、标段名称、工程名称、子工程名称和工序名称的改变、以及检测任务随着地铁施工进度的动态的编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质量主管在Web端依据项目部承担的工程标段,结合标段起止位置信息、施工路段类型信息、以及项目部的工程管理人员配备状况,编辑工程标段信息和人员配置信息;所述工程标段信息至少包括有项目部标段名称、所处位置、工程概述、及定岗人员职责;所述人员配置信息信息至少包括有工号、姓名、身份证号、学历、专业、岗位、角色和系统权限;
2)质量管理员在Web端根据实际工程概况以及实际工程所需工序,编制地铁施工质量检测任务,上传检测技术资料,并分发检测任务;所述地铁施工质量检测任务至少包括有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所述相关技术资料至少包括有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
2.1)质量管理员依据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采用5级树状节点方式创建可动态编辑的5级树状目录,树状目录的5级编码序列分别对应于项目部名称、标段名称、工程名称、子工程名称和工序名称;
2.2)质量管理员创建每一工序的名称,并在检测系统中确定每一工序对应的检验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上传与每一工序对应相关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至检测系统,上传文件的名称统一以“5级编码序列+TEC+文档序号”命名;
2.3)质量管理员依据施工进度选定工序名称和对应检测人员,生成对应检测任务,并发送给对应检测人员与该工序名称相关的编码序列,同时检测系统发送提示阅读信息至对应检测人员的智能移动端,检测系统在生成检测任务时以“本工序5级编码序列+检测序号+年月日+工号”编码;
3)施工质量检验员借助移动端完成地铁施工现场的资料调阅、质量检测、过程取证和数据上传工作:
3.1)施工质量检验员登陆个人账户,领取质量管理员分发的对应检测任务,获取检测任务对应的编码序列,检测系统自动显示本工序对应的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
3.2)施工质量检验员依据检测系统确定的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按照规定流程完成现场原材料、部件、及工程的检测工作;
3.3)施工质量检验员实时拍摄检测过程中有关待测参数和待测指标的仪器检测数据并形成数据证据,实时拍摄待测部件和待测部位的检测过程视频并形成多媒体证据;
3.4)施工质量检验员借助于智能移动端在检测系统中实时填报现场检测数据和对应评判结果,并同步上传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至服务器端,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文件名按照“检测任务编号+序列号”的方式统一编码并自动存储;
3.5)施工质量检验员核实实时填报的现场检测数据和对应评判结果并确认上传数据至服务器端,检测系统在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中自动标识施工质量检验员的工号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端,且上传以后的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不可被修改;
3.6)检测系统将检测结果与质量管理员设定的检测标准对进行对比,以确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4)质量管理员在web端依据检测任务审核施工质量检验员现场检测结果及上传的证据:
4.1)若本次检验过程满足检验规范且检验指标齐全,则确认并提交检验结果入库,且不可修改;
4.2)若本次检验过程不规范,或检验指标不完整,则驳回本次检验任务,标注需要补检的指标和流程,并以“漏检”和/或“错检”记录在案,并记录对应的施工质量检验员的身份信息;
4.3)质量管理员审核检测任务的现场检测数据和对应评判结果,若发现现场检测数据和对应评判结果不合格,则将本次检测结果推送至项目部,设定整改日期,并再次下发检测任务;
5)质量管理主管选用“时段”、“标段”和“人员”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对检测结果进行抽检,其中所述“时段”表示检测时间;所述“标段”表示工程标段信息;所述“人员”表示检测人员:
5.1)检测系统默认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显示检测任务,并将最近一次检测任务显示在最前面;
5.2)查找抽检任务,
若用户选用“时段”方式,系统自动显示该时段范围内所有检测任务的编码;
若用户选用“标段”方式,系统自动显示该标段范围内所有检测任务的编码;
若用户选用“人员”方式,系统自动显示该人员所检测的所有检测任务;
若用户选用“时段”、“标段”和“人员”中的两种或三种方式的组合查询,系统自动显示符合查询要求的结果;
5.3)选定抽检记录,在查询结果中选定准备抽检的检测任务,忽略并删除其它未选定的检测任务;
5.4)双击检测编码,审阅检测结果,查阅相关技术文档,调阅现场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并处理不合格检测或者隐含风险条目,
若检测条目不合格,则标注“漏检”和/或“错检”标记,并记录对应施工质量检验员和质量管理员;
若检测条目合格,但是检测指标存在隐含风险,不记录对应的施工质量检验员和质量管理员,但是在检测系统中进行标注并发送指示信息至项目部;
6)质量管理主管选用“时段”、“标段”和“人员”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汇总地铁施工质量检测结果信息异常的条目,并根据历次检测的现场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确定质量检测结果信息异常的施工工序的整改结论、整改时间及预期目标,并追踪这些质量检测结果信息异常的施工工序的当前整改进度、整改时间、及整改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1)中每一级目录以0-100数字编码,每一级目录之间以“.”分隔,以确保每个工序有唯一的5级编码序列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3.1)中施工质量检验员在获取检测任务对应的编码序列后,检测系统通过解析编码序列向施工质量检验员显示相应的项目部名称、标段名称、工程名称、子工程名称和工序名称并提供给施工质量检验员可调阅的相关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3)中现场实时拍摄的多媒体证据至少包括检测时间信息、检测地点信息、检测人员信息、及检测数据信息,且数据证据与多媒体证据相互匹配时检测系统才认定数据证据与多媒体证据为真实有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5)中对应检测任务的检测方法、检测内容、检测标准的检测结果数据存储于服务器端的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证据存储于服务器端的文档数据库中,多媒体证据存储于服务器端的多媒体数据库中,且在服务器端中的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中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目录索引。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6)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当以下公式成立时认定检测结果合格,不成立时为检测结果不合格
|Bi-Ci|<=CLi(1)
其中,
B表示检测结果;
C表示检测标准中的合格指标;
CL表示检测标准中的允许偏差值,
i表示检测任务中的第i个检测参量。
进一步地,质量管理员因“漏检”和/或“错检”不符合检测规范的检测任务进行再次提交后,必须先经质量管理员确认方可确认提交,质量管理员确认提交后,检测系统将对应检测条目自动推送至质量管理主管。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采用现代信息处理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在web端依据施工进度同步编辑和上传检测内容、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以及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并提供智能终端以供用户下载阅读,为在地铁施工的恶劣环境下及时查阅施工资料和检测资料提供了便利;通过信息系统编辑和分发检测任务,而检测人员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便能接收并实现检测任务的领取、现场检测数据的上传以及多媒体证据材料的上传等,很好地适应了地铁施工项目技术和管理人员紧张且地理分散的特点,确保了检测任务及时高效的实施;检测人员在施工现场实时上传检测数据和多媒体证据材料,确保了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系统提供的对检测结果开展审核和抽检的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增强了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减少了检测过程可能出现的遗漏和失误;系统提供的完整数据链为后续的工程质量分析和责任主体追踪提供了技术支撑,完善了现有工程质量检测和管理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各模块之间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系统配置模块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现场质量检测模块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检测结果抽查单元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检测结果分析单元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包括与服务器端相连接的Web端和移动端;
所述Web端包括配置基本信息的系统配置模块,线下分发检测任务的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以及用于检测结果的抽查、分析及审核的检测结果管理模块;
所述系统配置模块中包括有标段信息配置单元、人员信息配置单元和项目组织架构单元;所述系统配置模块配备有施工质量主管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中包括有检测任务编制单元、技术资料上传单元和检测任务分发单元;所述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配备有质量管理员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检测结果管理模块中包括有检测结果审核单元、检测结果抽查单元、及检测结果分析单元;所述检测结果管理模块配备有质量管理主管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服务器端中包括有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所述服务器端控制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的信息存储及管理;服务器端用于Web端和移动端之间的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的存储与管理,以及系统软件运行和系统所支持服务计算的支撑;
所述移动端中设置有现场质量检测模块;所述移动端配备有施工质量检验员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现场质量检测模块中包括有施工资料调阅单元、检测结果录入单元、多媒体取证单元、和证据上传单元。
首先通过系统配置模块进行信息配置,然后由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下发任务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推送到移动端的现场质量检测模块;现场质量检测模块完成现场检测后上传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到服务器端;检测结果管理模块从服务器端中获取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合格”则完成一次系统全部流程,若分析结果为“不合格”则与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协同完成“不合格”检测任务的再次下发。
如图2、图3所示,施工质量主管初始化系统基本信息,配置系统参数,完成地铁施工项目部的标段信息和项目部人员信息的配置,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端;所述工程标段信息配置,至少应包括项目部标段名称、所处位置、工程概述、定岗人员职责等信息,例如“无锡地铁4号线02标、广石路站、土方工程、土方开挖”;所述人员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有工号、姓名、身份证号、学历、专业、岗位、角色和系统权限等信息,例如“112233、李明、325468xxxxx、本科、土木工程、质量管理员”,检测系统将信息配置到服务器端。
如图2、图4所示,质量管理员通过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进行在线下发检测任务,质量管理员编制地铁施工质量检测任务,并将检测任务分发给特定的施工现场质量检验员:
(1)质量管理员依据地铁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采用5级树状节点方式动态编辑树状目录,生成工序编码DirCode,以确保每个工序有唯一的5级编码序列相对应,其中,5级目录分别对应于项目部名称、标段名称、工程名称、子工程名称和工序名称,每一级目录以0-100数字编码,每一级目录之间以“.”分隔,如“无锡地铁4号线02标、广石路站、土方工程、土方开挖”将会被编码为1.1.1.1.1;
(2)选定工序名称,初始化工序检测序号ProNum=0,ProNum用以区分同一个施工工序的多次检测结果,以适应实际施工中由于工艺要求或是质量返工等实际情况而发生的多次质量检测的实际情况;
(3)在检测系统中设定本工序检验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上传与本工序相关的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文件至检测系统,上传文件统一以“本工序5级编码序列+TEC+文档序号”命名,以便于检验员快速检索并下载技术文档;
(4)工序检测序号ProNum加1,生成本次检测的检测序号;
(5)质量管理员点击生成检测任务,并发送至施工质量检验员阅读信息序列,同时系统通过短信发送提示阅读信息至施工质量检验员手机,其中,由于施工工艺要求或是施工中存在的其它不可知原因,同一工序可能需要多次检测,每次的检测人员也不一定相同,因此,系统在生成检测任务时以“本工序5级编码序列+检测序号+年月日+工号”编码,如“1.1.1.1.1+1+20200101+112233”;系统将检测任务发送到服务器端;系统将服务器端中的检测任务按序列推送到现场质量检测模块。
如图2、图5所示,项目部施工质量检验员通过现场质量检测模块获取检测任务,在地铁施工现场完成指定工序的检测,并完成检测数据证据、多媒体证据及检测结果的上传:
(1)施工质量检验员在收到服务器端推送的检测任务后,借助智能移动端(例如手机端),登陆个人账户,领取质量管理员分发的检验任务,点击检测任务编码,系统自动解码检测任务TestCode,生成需要调阅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名称,如“土方开挖”工序将要调用“主体围护结构第一道支撑平面布置图(二)”的施工图纸;
(2)施工质量检验员点击TestCode,系统跳转至本工序检测页面;
(3)施工质量检验员点击页面中的“图纸阅读”、“检验内容”、“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按钮,阅读相关内容,熟悉本次检验工作的内容、标准和方法等;
(4)施工质量检验员依据检测系统规定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按照规定流程现场实施原材料、部件、工程等的检测工作;
(5)施工质量检验员打开手机拍照功能,实时拍摄待测参数、待测指标的仪器检测显示,实时拍摄待测部位、待测部件检测过程的视频;
(6)在智能移动端检测页面实时填报现场检测数据,按照检测任务设定的检测标准、评判参数,通过智能比对检测结果与评判标准,如检测内容为“明挖基底标高”,评判标准则为“明挖基底标高+10mm,-20mm”,自动通过|Bi-Ci|<=CLi方法函数,其中B表示检测结果、i表示某个检测参量、C表示合格指标、CL表示允许偏差值,给出检测结果的结论,即“合格”或“不合格”;对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证据按照“检测任务编号+序列号”的方式统一编码,如“1.1.1.1.1+1”,并在图片右下角自动增加“检测日期+检测者工号”作为数字水印,如“20200101+112233”;同步上传检测数据、检测结果和多媒体证据至服务器端。
如图2、图6所示,项目部质量管理主管通过检测结果抽检模块从服务器获取系统的检测记录推送,对已完成现场检测的任务进行抽检,以消除现场检测中出现的“漏检”、“错检”等现象:
(1)质量管理主管在终端登陆后,按照“时段”、“标段”和“人员”等三种方式选择抽检方式;
(2)查找抽检任务,包括设定“时段”,如“20190801-20190805”,系统便会自动显示该时段所有检测任务的编码;选定“标段”名称,系统便会自动显示该标段所有检测任务的编码;选定“人员”名称,系统便会自动显示该人员完成的所有检测任务;系统支持“时段”、“标段”和“人员”三种方式的组合查询,系统显示的检测任务为符合查询要求的结果;勾选查询结果中准备“抽检”的质量检测记录,然后点击“忽略”,其它未选定的条目便会从显示屏消失;
(3)校核检验结果,对比多媒体检测证据,若本次检验过程满足检验规范,检验指标齐全,确认并提交检验结果入库,不得修改;若本次检验过程不规范,或者检验指标不完整,则驳回本次检验任务,标注需要补检的指标和流程,并以“漏检”或\和“错检”记录在案,考核检测人员;
(4)质量管理员审核检测任务的结论,若发现结论不合格或是其它质量问题,将本次检测结果推送至工程部,设定整改日期,修订检测序号ProNumm,以新的检测任务再次下发;如若当前只有这一项检测任务,那么日期将被修订为20200102,ProNumm将会被修改为2;检测标记为“合格”记录存放回服务器,检测标记为“不合格”记录系统将推送到检测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
如图2、图7所示,质量管理主管从服务器端获取系统的异常记录推送,对存在异常的已完成现场检测任务进行复核,同时用于异常检测结果的追踪:
(1)质量管理主管按照“时段”、“标段”和“人员”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搜索存在异常的记录,并标记;
(2)校核异常记录,对比多媒体证据,若本次检验过程满足检验规范,检验指标齐全,结果正确,则撤销记录的异常标记;
(3)若本次检验存在上述问题,或是结论不合格及其它质量问题,将本次检测结果推送至工程部,设定整改日期,修订检测序号ProNumm,以新的检测任务再次下发;
(4)项目部质量管理主管可以按照“时段”、“标段”和“人员”等三种方式汇总地铁施工质量检测结果信息异常的条目,并可根据整改反馈,追踪这些质量异常施工工序的整改时间、整改效果、整改结论,并可同时调阅历次检测的现场多媒体证据,确保信息完整追踪。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包括Web端、服务器端、以及移动端,Web端和移动端分别与服务器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Web端包括配置基本信息的系统配置模块,线下分发检测任务的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以及用于检测结果的抽查、分析及审核的检测结果管理模块;
所述系统配置模块中包括有标段信息配置单元、人员信息配置单元和项目组织架构单元;所述系统配置模块配备有施工质量主管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中包括有检测任务编制单元、技术资料上传单元和检测任务分发单元;所述任务编制及分发模块配备有质量管理员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检测结果管理模块中包括有检测结果审核单元、检测结果抽查单元、及检测结果分析单元;所述检测结果管理模块配备有质量管理主管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服务器端中包括有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所述服务器端控制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的信息存储及管理;
所述移动端中设置有现场质量检测模块;所述移动端配备有施工质量检验员并向其提供对应的操作界面;
所述现场质量检测模块中包括有施工资料调阅单元、检测结果录入单元、多媒体取证单元、和证据上传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追溯系统能够被动态编辑,能够被动态编辑的内容至少包括有项目参与人员的增加和删除、项目参与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能和系统角色的变更,项目部名称、标段名称、工程名称、子工程名称和工序名称的改变、以及检测任务随着地铁施工进度的动态的编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质量主管在Web端依据项目部承担的工程标段,结合标段起止位置信息、施工路段类型信息、以及项目部的工程管理人员配备状况,编辑工程标段信息和人员配置信息,并完成项目人员组织架构;所述工程标段信息至少包括有项目部标段名称、所处位置、工程概述、及定岗人员职责;所述人员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有工号、姓名、身份证号、学历、专业、岗位、角色和系统权限;
2)质量管理员在Web端根据实际工程概况以及实际工程所需工序,编制地铁施工质量检测任务,上传检测技术资料,并分发检测任务;所述地铁施工质量检测任务至少包括有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所述相关技术资料至少包括有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
2.1)质量管理员依据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采用5级树状节点方式创建可动态编辑的5级树状目录,树状目录的5级编码序列分别对应于项目部名称、标段名称、工程名称、子工程名称和工序名称;
2.2)质量管理员创建每一工序的名称,并在检测系统中确定每一工序对应的检验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上传与每一工序对应相关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至检测系统,上传文件的名称统一以“5级编码序列+TEC+文档序号”命名;
2.3)质量管理员依据施工进度选定工序名称和对应检测人员,生成对应检测任务,并发送给对应检测人员与该工序名称相关的编码序列,同时检测系统发送提示阅读信息至对应检测人员的智能移动端,检测系统在生成检测任务时以“本工序5级编码序列+检测序号+年月日+工号”编码;
3)施工质量检验员借助移动端完成地铁施工现场的资料调阅、质量检测、过程取证和数据上传工作:
3.1)施工质量检验员登陆个人账户,领取质量管理员分发的对应检测任务,获取检测任务对应的编码序列,检测系统自动显示本工序对应的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
3.2)施工质量检验员依据检测系统确定的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检测标准,按照规定流程完成现场原材料、部件、及工程的检测工作;
3.3)施工质量检验员实时拍摄检测过程中有关待测参数和待测指标的仪器检测数据并形成数据证据,实时拍摄待测部件和待测部位的检测过程视频并形成多媒体证据;
3.4)施工质量检验员借助于智能移动端在检测系统中实时填报现场检测数据和对应评判结果,并同步上传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至服务器端,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文件名按照“检测任务编号+序列号”的方式统一编码并自动存储;
3.5)施工质量检验员核实实时填报的现场检测数据和对应评判结果并确认上传数据至服务器端,检测系统在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中自动标识施工质量检验员的工号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端,且上传以后的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不可被修改;
3.6)检测系统将检测结果与质量管理员设定的检测标准对进行对比,以确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4)质量管理员在web端依据检测任务审核施工质量检验员现场检测结果及上传的证据:
4.1)若本次检验过程满足检验规范且检验指标齐全,则确认并提交检验结果入库,且不可修改;
4.2)若本次检验过程不规范,或检验指标不完整,则驳回本次检验任务,标注需要补检的指标和流程,并以“漏检”和/或“错检”记录在案,并记录对应的施工质量检验员的身份信息;
4.3)质量管理员审核检测任务的现场检测数据和对应评判结果,若发现现场检测数据和对应评判结果不合格,则将本次检测结果推送至项目部,设定整改日期,并再次下发检测任务;
5)质量管理主管选用“时段”、“标段”和“人员”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对检测结果进行抽检,其中所述“时段”表示检测时间;所述“标段”表示工程标段信息;所述“人员”表示检测人员:
5.1)检测系统默认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显示检测任务,并将最近一次检测任务显示在最前面;
5.2)查找抽检任务,
若用户选用“时段”方式,系统自动显示该时段范围内所有检测任务的编码;
若用户选用“标段”方式,系统自动显示该标段范围内所有检测任务的编码;
若用户选用“人员”方式,系统自动显示该人员所检测的所有检测任务;
若用户选用“时段”、“标段”和“人员”中的两种或三种方式的组合查询,系统自动显示符合查询要求的结果;
5.3)选定抽检记录,在查询结果中选定准备抽检的检测任务,忽略并删除其它未选定的检测任务;
5.4)双击检测编码,审阅检测结果,查阅相关技术文档,调阅现场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并处理不合格检测或者隐含风险条目,
若检测条目不合格,则标注“漏检”和/或“错检”标记,并记录对应施工质量检验员和质量管理员;
若检测条目合格,但是检测指标存在隐含风险,不记录对应的施工质量检验员和质量管理员,但是在检测系统中进行标注并发送指示信息至项目部;
6)质量管理主管选用“时段”、“标段”和“人员”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汇总地铁施工质量检测结果信息异常的条目,并根据历次检测的现场数据证据和多媒体证据,确定质量检测结果信息异常的施工工序的整改结论、整改时间及预期目标,并追踪这些质量检测结果信息异常的施工工序的当前整改进度、整改时间、及整改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每一级目录以0-100数字编码,每一级目录之间以“.”分隔,以确保每个工序有唯一的5级编码序列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1)中施工质量检验员在获取检测任务对应的编码序列后,检测系统通过解析编码序列向施工质量检验员显示相应的项目部名称、标段名称、工程名称、子工程名称和工序名称并提供给施工质量检验员可调阅的相关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3)中现场实时拍摄的多媒体证据至少包括检测时间信息、检测地点信息、检测人员信息、及检测数据信息,且数据证据与多媒体证据相互匹配时检测系统才认定数据证据与多媒体证据为真实有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5)中对应检测任务的检测方法、检测内容、检测标准的检测结果数据存储于服务器端的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证据存储于服务器端的文档数据库中,多媒体证据存储于服务器端的多媒体数据库中,且在服务器端中的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中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目录索引。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6)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当以下公式成立时认定检测结果合格,不成立时为检测结果不合格
|Bi-Ci|<=CLi(1)
其中,
B表示检测结果;
C表示检测标准中的合格指标;
CL表示检测标准中的允许偏差值,
i表示检测任务中的第i个检测参量。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质量管理员因“漏检”和/或“错检”不符合检测规范的检测任务进行再次提交后,必须先经质量管理员确认方可确认提交,质量管理员确认提交后,检测系统将对应检测条目自动推送至质量管理主管。
CN202010546791.3A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694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6791.3A CN111694554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6791.3A CN111694554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4554A true CN111694554A (zh) 2020-09-22
CN111694554B CN111694554B (zh) 2022-04-12

Family

ID=7248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6791.3A Active CN111694554B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455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1841A (zh) * 2020-10-17 2021-01-19 范玲珍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溯源追踪管理系统
CN113095797A (zh) * 2021-05-18 2021-07-09 河南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瓷砖镶贴工程中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的系统
CN114140088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浙江越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检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844884A (zh) * 2022-07-04 2022-08-02 北京神州光大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it服务施工现场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8173A (zh) * 2016-08-30 2017-02-15 邱霓 一种质量抽查执行过程监管系统
CN10826898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上海大学 基于bim的越江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CN108574734A (zh) * 2018-04-10 2018-09-25 上海电力高压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全过程质量管控系统与方法
CN108615104A (zh) * 2018-03-29 2018-10-02 王元全 一种隧道施工质量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09657936A (zh) * 2018-11-30 2019-04-19 杭州丁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分户验收的管理方法
CN111242574A (zh) * 2020-01-08 2020-06-05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一种基于gps技术的智慧工地现场巡检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8173A (zh) * 2016-08-30 2017-02-15 邱霓 一种质量抽查执行过程监管系统
CN10826898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上海大学 基于bim的越江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CN108615104A (zh) * 2018-03-29 2018-10-02 王元全 一种隧道施工质量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08574734A (zh) * 2018-04-10 2018-09-25 上海电力高压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的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全过程质量管控系统与方法
CN109657936A (zh) * 2018-11-30 2019-04-19 杭州丁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分户验收的管理方法
CN111242574A (zh) * 2020-01-08 2020-06-05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一种基于gps技术的智慧工地现场巡检管理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润禾: "基于BIM技术在地铁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施工技术》 *
潘定坤: "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电子施工日志系统及应用", 《铁路计算机应用》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1841A (zh) * 2020-10-17 2021-01-19 范玲珍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溯源追踪管理系统
CN113095797A (zh) * 2021-05-18 2021-07-09 河南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瓷砖镶贴工程中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的系统
CN114140088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浙江越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检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844884A (zh) * 2022-07-04 2022-08-02 北京神州光大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it服务施工现场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4554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4554B (zh) 一种地铁施工质量可视化追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288014A1 (en) Method and software for mobile data collection having managed workflow
CN106056268A (zh) 基于物料跟踪的工程项目管理云平台系统
US826960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FID tag read verification
US20040225676A1 (en) Site epuipment survey tool
CN103578154A (zh) 基于pda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的实现方法
WO2008046108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updat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set versions
CN107729576A (zh) 档案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A2839467A1 (en)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ping installations
CN104135521A (zh) 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的数据异常值标识方法及系统
CN113806170B (zh) 工程行业监理日志自动生成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CN112396302A (zh) 一种基于现场定位的工程质量验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269059B (zh) 一种数据管理系统
CN108960758A (zh) 建筑工程过程控制管理系统
CN111831856A (zh)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全息数字电网数据自动入库系统及方法
CN111797946A (zh) 水质样品采集管理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和存储装置
CN104361128A (zh) 一种基于水工巡检业务的pc端与移动端数据同步方法
CN116303641B (zh) 一种支持多数据源可视化配置的实验室报告管理方法
CN117076585A (zh) 一种基于三维地质信息模型的勘察内外业一体化系统
CN116402371A (zh) 一种用于隧道衬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5617889A (zh) 一种基于gis的勘察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14492685A (zh) 一种用于工厂设备点检的智能系统
CN114781827A (zh) 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环境样品调查云管理方法
Espinoza et al. Turning an Offshore Analog Field into Digital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N112395476A (zh) 一种工程资料管理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