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0295B - 用于致动闩锁装置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致动闩锁装置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0295B
CN111670295B CN201880088499.2A CN201880088499A CN111670295B CN 111670295 B CN111670295 B CN 111670295B CN 201880088499 A CN201880088499 A CN 201880088499A CN 111670295 B CN111670295 B CN 111670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iasing
orientation
biasing element
rad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84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0295A (zh
Inventor
N·安瑞萨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filed Critical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70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0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5Overhead end-pivot rocking 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4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05Deactivat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36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the valves being driven by two or more cams with different shape, size or timing or a single cam profiled in axial and radial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2001/186Split rocking arms, e.g. rocker arms having two articulated parts and means for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se parts or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parts to move in unis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820/00Details on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sing valve gear arrangements
    • F01L2820/03Auxiliary actuators
    • F01L2820/031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致动内燃机的配气机构总成的一个或多个相应摇臂的一个或多个闩锁装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可通过致动源旋转的轴、可通过该轴旋转的一个或多个选择器凸轮以及复位装置。当轴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或第二相反方向旋转时,偏压装置接触轴的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从而分别沿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将轴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

Description

用于致动闩锁装置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致动内燃机的配气机构总成的摇臂的闩锁装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可以包括可切换的发动机或气门机构部件。例如,配气机构总成可以包括可切换摇臂,以通过在至少两种或更多种操作模式(如气门升程模式)之间交替来提供对气门致动的控制(如排气门致动和/或停动)。这种摇臂通常包括多个主体,例如内臂和外臂。这些主体锁定在一起以提供一种操作模式(如第一气门升程模式),并且解锁并因此可以相对于彼此枢转,以提供第二操作模式(如第二气门升程模式)。通常,可移动的闩锁销被使用并被致动和停动以在两种操作模式之间切换。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致动内燃机的配气机构总成的一个或多个相应摇臂的一个或多个闩锁装置的装置,每个摇臂包括第一主体、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枢转运动的第二主体以及所述闩锁装置,所述闩锁装置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所述装置包括:
轴,其能够通过致动源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旋转,并且能够通过所述致动源从停置取向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一个或多个能够通过所述轴旋转的选择器凸轮,每个选择器凸轮用于致动相应摇臂的闩锁装置,以锁定和/或解锁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和
用于使所述轴返回停置取向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
从轴所述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
反作用体;和
偏压装置,其布置成接触所述反作用体并接触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
其中所述复位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
当所述轴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偏压装置基本上不对所述轴施加旋转力,
当所述轴沿第一方向从停置取向旋转时,所述偏压装置接触所述反作用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以便沿第二方向将所述轴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以及
当所述轴沿第二方向从停置取向旋转时,所述偏压装置接触所述反作用体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以便沿第一方向将所述轴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
所述复位装置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当所述轴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偏压装置抵接所述反作用体,使得所述偏压装置基本上不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向所述轴施加净力。
所述复位装置可以被布置为使得当所述轴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偏压装置抵接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使得所述偏压装置基本上不向所述反作用体施加净力。
轴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选择器凸轮。
轴可以是所述致动源的驱动轴。
偏压装置可包括扭转偏压装置。
扭转偏压装置可以绕所述轴布置,并且扭转偏压装置的第一端部可以用于接触所述反作用体和至少一个径向突起,并且扭转偏压装置的第二端部可以用于接触反作用体和至少一个或另一个径向突起。
反作用体可以包括位于扭转偏压装置的第一端部和扭转偏压装置的第二端部中间的反作用构件。
该装置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当所述轴处于停置取向时,扭转偏压装置的第一端部和扭转偏压装置的第二端部抵接反作用构件,使得扭转偏压装置基本上不向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施加力。
所述反作用构件在垂直于所述轴的轴线的平面中的厚度可以基本等于或大于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在垂直于所述轴的轴线的平面中的厚度。
偏压装置可包括第一偏压元件和与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分开的第二偏压元件,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分别用于接触反作用体并用于接触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使得在使用中,当轴沿第一方向从停置取向旋转时,第一偏压元件向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施加力,以沿第二方向将轴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并且当轴从停置取向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二偏压元件将力施加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以便沿第一方向将轴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
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的中间。
反作用体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中间的反作用构件。
该装置可以被布置为使得当轴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抵接反作用构件,使得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两者均基本上不向轴施加旋转力。
所述反作用构件可以被布置为使得当所述轴处于停置取向时在垂直于所述轴的轴线的平面中在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之间的间隔基本上等于或大于在垂直于所述轴的轴线的平面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的厚度。
所述第一偏压元件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可各自包括用于接触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并用于接触反作用构件的垫,其中当轴处于停置取向时,反作用构件仅部分地延伸跨过每个偏压元件的所述垫,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仅部分地延伸跨过每个偏压元件的所述垫。
所述装置可以包括多个所述选择器凸轮,每个所述选择器凸轮用于致动多个所述摇臂中的相应不同的所述摇臂的闩锁装置。
多个选择器凸轮中的每一个可具有不同的形状,以允许基于每个摇臂控制所述闩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配气机构总成,该配气机构总成包括: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装置;
所述致动源;和
所述摇臂或多个所述摇臂。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其中: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例的配气机构总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例的摇臂的横截面;
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例的形状不同的选择器凸轮的横截面图;
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图3a的实例的致动装置的不同构造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例的复位装置的横截面;
图5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二实例的复位装置的横截面;和
图5b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a的复位装置的侧视图。
在下文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根据第一实例的配气机构总成1包括用于致动内燃机(未示出)的各个气门40的多个摇臂3(图1中示出了四个摇臂)和用于致动每个摇臂3的闩锁装置13的致动装置2。气门40可以是例如内燃机(未示出)的气缸(未示出)的排气门。
可如图2中最佳所示,每个摇臂3包括外主体7和内主体9,它们在枢轴11处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摇臂3的第一端接触气门40的气门杆41(图2中未示出),并且摇臂3的第二端6接触液压间隙调节器(HLA)42(图2中未示出)。HLA 42补偿配气机构总成1中的间隙。外主体7布置成绕HLA 42移动或枢转。外主体7经由附接到枢轴11的足部51接触气门杆41(图2中未示出)。摇臂3的内主体9设置有内主体凸轮从动件17,例如,用于跟从凸轮轴(未示出)上的第一凸轮轮廓(未示出)的辊从动件17。外主体7设置有一对辊从动件19(在图2中不可见),在该实例中,滑动垫19布置在辊从动件17的任一侧以跟随安装在凸轮轴(未显示)上的一对第二凸轮轮廓(未示出)。
每个摇臂3在摇臂3的第二端6处包括用于锁定和解锁外主体7和内主体9的闩锁装置13。闩锁装置13包括可以在第一位置和锁定位置(如图2所示)之间推动的闩锁销15,在第一位置,外主体7和内主体9被解锁,因此可以围绕枢轴11彼此相对枢转,在锁定位置,外主体7和内主体9被锁定在一起,因此可以作为整体围绕HLA 42移动或枢转。每个摇臂3还包括复位弹簧装置21,用于在其相对于外主体7枢转之后使内主体9返回其停置位置。
当摇臂3的闩锁装置13处于锁定位置(如图2所示),使得内主体9和外主体7被锁定在一起时,该摇臂3提供第一操作模式(如第一气门升程模式)。例如,当摇臂3的闩锁装置13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因此内主体9和外主体7被锁定在一起时,当凸轮轴(未示出)旋转使得第一凸轮轮廓(未示出)的升程轮廓(未示出)接合内主体凸轮从动件17时,可以使摇臂3绕HLA(未示出)相对于气门弹簧39枢转,从而控制气门40以打开。
当摇臂3的闩锁装置13处于解锁位置以使得内主体9和外主体7解锁时,该摇臂3提供第二操作模式(如第二气门升程模式)。例如,当摇臂3的闩锁装置13处于解锁位置并且因此内主体9和外主体7被解锁时,当凸轮轴(未显示)旋转以使得第一凸轮轮廓(未示出)的升程轮廓(未示出)与内主体凸轮从动件17接合时,使内主体9相对于外主体7绕着枢轴11相对于复位弹簧装置21枢转,并因此不使摇臂3绕HLA(未示出)枢转,因此气门40不打开。
以这种方式,例如,闩锁装置13的位置可以用于控制摇臂3的操作模式。取决于摇臂3、与摇臂3一起使用的凸轮轴(未示出)以及摇臂3控制的气门40的具体布置,摇臂3可以是可切换的(通过闩锁装置13)以例如提供汽缸停用(CDA)、提前排气门打开(EEVO)、内部排气再循环(iEGR)等气门升程模式的一种或多种。
致动装置2用于致动配气机构总成1的摇臂3的闩锁装置13。如图1所示,致动装置2包括细长轴25,该细长轴可通过致动源27旋转。致动源17是旋转电动机27。电动机27的驱动轴27a与轴25同轴地机械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是固定的),从而电动机27的驱动轴27a的旋转导致轴25的相同旋转。轴25的方向相对于驱动轴27a的方向是固定的。马达27是可控制的以施加第一力,以使驱动轴27a(并且因此轴25)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是可控制的以施加第二力,以使驱动轴27a(并且因此轴25)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更具体地,马达27是多级马达27,即,其是可控制的以使驱动轴27a(并且因此轴25)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或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旋转一个或多个指定的旋转角度。
轴25包括多个选择器凸轮29(如图1所示为四个)。每个选择器凸轮29用于致动多个摇臂3中的相应一个的闩锁装置13,以便将该摇臂3的第一主体9和第二主体7锁定在一起。每个选择器凸轮29包括凸角轮廓29a和基圆29b。当轴25的旋转方向使得选择器凸轮29的凸角轮廓29a接触摇臂3的闩锁装置13时,使闩锁装置13移动到锁定位置。一旦锁定,闩锁装置13就被选择器凸轮29的凸角轮廓29a保持锁定。当轴25的旋转方向使得选择器凸轮29的基圆29b接触闩锁装置13(或两者之间没有接触)时,闩锁装置13处于解锁位置。
以这种方式,控制致动源27以使轴25旋转,并且因此将选择器凸轮29旋转到不同的方向,允许控制摇臂3的闩锁装置13的锁定或解锁状态,并因此允许对摇臂3的操作模式进行控制。每个选择器凸轮29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相对于轴25具有相同的取向,使得每个摇臂3的闩锁装置13可以由致动装置2共同致动。
在一个实例中,如图2最佳所示,闩锁装置13的闩锁销15可滑动地设置在闩锁销通道52中,该闩锁销通道在摇臂3的第二端6处形成在臂3的外主体7中。止动件18限制了闩锁销15可以在通道52中行进的程度。闩锁装置13包括用于将闩锁销15偏压到解锁位置的第一偏压装置(如螺旋弹簧)16a。闩锁装置13包括第二偏压装置(也称为柔顺弹簧)16b。第一弹簧16a围绕闩锁销15布置并且在一端接触附接到闩锁销15的支架10,并且在另一端接触摇臂3的外主体7。柔顺弹簧16b在远离内主体9的端部15a处围绕闩锁销15布置。柔顺弹簧16b的一端接触附接到闩锁销15的支架10,并且另一端接触接触元件8,该接触元件8布置成相对于闩锁销15往复运动,并布置成与选择器凸轮29接触。柔顺弹簧16b将接触元件8偏压离开支架10并因此离开闩锁销15并推向选择器凸轮29。
当闩锁装置13可致动(即能够移动)时,致动源27旋转所述轴25,使选择器凸轮29的凸角轮廓29a接触闩锁装置13,这导致闩锁销15相对于弹簧16a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
但是,闩锁装置13可以是不可致动的(不能移动),并且因此可能无法立即被致动。例如,这可能由于内臂9相对于外臂7绕枢轴11枢转而发生,因为凸轮轴(未示出)的第一凸轮轮廓(未示出)接合内主体凸轮从动件17并因此闩锁销15被内主体9阻止移动到锁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器凸轮29试图在无法移动时(例如由于内臂9和外臂7的相对方位)使闩锁销15移入锁定位置,则柔顺弹簧16b被偏压(被压缩、被预加载),这样则当闩锁销15再次自由移动时使得闩锁销15移动到锁定位置。
以这种方式,柔顺弹簧16b允许对致动源27的控制不必与发动机状况同步,否则发动机状况可能是复杂且昂贵的并且因此效率低下。
在图3a和3b中示意性示出的另一实例中,一个或多个选择器凸轮29与另一个选择器凸轮29相比相对于轴25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或相对方向。这可以允许基于每个摇臂由共同的致动装置2控制闩锁装置13。
参考图3a和3b,示出了不同形状的选择器凸轮31、32的实例。可以使用选择器凸轮31、32代替上面在第一实例中参考图1和2描述的一个或多个选择器凸轮29。
如在图3a中最佳可见,每个选择器凸轮31、32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角部分200,用于向第一摇臂3a和第二摇臂3b的相应闩锁装置13施加力。每个选择器凸轮31、32还包括基圆部分202,该基圆部分基本不施加力至(如不接触)第一摇臂3a和第二摇臂3b的相应闩锁装置13。第一选择器凸轮31包括两个这样的凸角部分200,其围绕轴25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彼此成直角布置。第二选择器凸轮32包括两个这样的凸角部分200,其围绕轴25的旋转轴线彼此大致相对地布置。第二选择器凸轮32的凸角部分200基本平行于第一选择器凸轮31的两个凸角部分200中的一个200a。
如图3b中最佳可见,选择器凸轮31、32的不同形状通过致动源27旋转公共轴25而允许对各个摇臂3a、3b的闩锁装置13的锁定或解锁位置的单独控制,即允许基于每个摇臂进行控制。
在图3b的流程图的扇区A中,致动源27的驱动轴27a(图3b中未示出)以及因此轴25处于基本位置或停置取向。该停置取向名义上指定为0°角度。在停置取向上,选择器凸轮31、32被定位(即,旋转地定向),使得它们都具有与相应的摇臂3a、3b的闩锁装置13对准的凸角部分200。结果,两个选择器凸轮31、32将力施加到相应的闩锁装置13,并且因此使得闩锁装置13或第一摇臂3a和第二摇臂3b移动到锁定位置。例如,摇臂3a和3b可以因此提供第一操作模式(如第一气门升程模式)。
轴25从扇区A所示的停置取向沿图3b的意义上的逆时针方向(CCW)旋转90°导致如扇区B所示的选择器凸轮31、32的方位。在图3b的流程图的扇区B中,第一选择器凸轮31被定位(即,旋转地定向),以便具有与第一摇臂3a的闩锁装置13对准的凸角部分200,使得第一选择器凸轮31向闩锁装置13施加力,从而使闩锁装置13移动到锁定位置。然而,第二选择器凸轮32被定位(即,旋转地定向)以便具有与第二摇臂3b的闩锁装置13对齐的基圆部分202(即,凸角部分200与摇臂3b的闩锁装置13未对齐),因此,第二选择器凸轮32基本上不向闩锁装置13施加力(或不接触),并因此允许摇臂3b的闩锁装置13处于默认的解锁位置。因此,例如,第一摇臂3a可以提供第一操作模式(如第一气门升程模式),并且摇臂3b可以提供第二操作模式(如第二气门升程模式)。
轴25从扇区A所示的方向沿图3b的意义上的顺时针方向(CW)旋转90°导致如扇区C所示的选择器凸轮31、32的方位。在图3b的流程图的扇区C中,选择器凸轮31、32被定位(即,旋转地定向),使得它们均具有与相应摇臂3a、3b的相应闩锁装置13对准的基圆部分202(即,它们各自的凸角部分200未对准相应的闩锁装置13),从而两个选择器凸轮29、31基本上不向闩锁装置13施加力(或不接触),并因此允许闩锁装置13处于解锁位置。因此,例如,第一摇臂3a和第二摇臂3b都处于第二操作模式(如第二气门升程模式)。
致动装置23可包括控制器(未示出),该控制器布置成控制致动源27的驱动轴27a的旋转,从而控制轴25的旋转。例如,控制器(未示出)可以布置成控制致动源27以施加第一力以使驱动轴27a(并且因此轴25)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从停置取向旋转步长90°,并施加第二力以使驱动轴27a(从而使轴25)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如逆时针)上从停置取向旋转步长90°。因此,控制器(未示出)可以控制轴25的旋转,使得第一凸轮31和第二凸轮32中的一个或两个均不向各自的摇臂3a、3b的闩锁装置13施加力。
以这种方式,致动装置2可以允许对摇臂3a、3b的操作模式进行单独控制,即,允许基于每个摇臂进行控制。应当理解,例如,第一组的多个摇臂3可以由具有第一形状的选择器凸轮致动,例如第一选择器凸轮31,而第二组的多个摇臂3可以由具有第二不同形状的选择器凸轮致动,例如第二选择器凸轮32。在这种情况下,致动装置可以允许分别控制第一组和第二组摇臂3的操作模式,即,允许基于每组进行控制。
尽管在图1至图3b中未示出,但是致动装置2包括用于将轴25返回至停置取向的复位装置300、400。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例的复位装置300,在图5a和5b中示出了根据第二实例的复位装置400。
概括地说,复位装置300、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例如从致动源27的轴25或驱动轴27a径向向外突出,相对于驱动源27固定的反作用体306、406(在图4至图5b中未示出)和偏压装置304、404,其布置用于接触反作用体306、406并且用于接触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复位装置300、400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当轴25、27a处于停置取向(例如参见图3b的扇区A)时,偏压装置304、404邻接反作用体306、406,使得偏压装置304、404基本不施加力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然而,当轴25、27a由致动源27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偏压装置304、404接触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以偏压轴25、27a在相反的第二个方向上朝着停置取向旋转。类似地,当轴27a,25由致动源27从停置取向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偏压装置304、404接触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以偏压轴25、27a沿第一方向朝向停置取向旋转。
以这种方式,复位装置300、400确保例如当致动源27停止施加力以使轴27a、25旋转时,轴25、27a将返回到停置位置,而无论轴25、27a相对于停置位置的旋转方向(感觉)如何。例如,在致动源27是电动机27的情况下,复位装置300、400确保如果有意或由于故障而提供给电动机27以驱动电动机27的电流变为零,轴27a、25将返回到停置取向。因此,在默认情况下,复位装置300、400可允许控制轴25、27a的取向,并因此(通过选择器凸轮29、31、32和闩锁装置13)控制摇臂3的气门升程模式,无论轴25、27a相对于停置位置的旋转方向(感觉)如何。因此,复位装置300、400可以提高致动装置2的性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现在具体参见图4,第一实例复位装置300包括从轴25径向突出的径向突起302(即,包括选择器凸轮29、31、32的轴25也包括径向突起302)。复位装置300包括相对于致动源27固定的反作用体306(图4中未示出),以及偏压装置304,其布置成接触反作用体306并接触径向突起302。
偏压装置304包括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与第一偏压元件304a分开的第二偏压元件304b。轴25的径向突起302位于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第二偏压元件304b的中间。第一和第二偏压元件304a、304b基本共线地布置。第一偏压元件304a布置成将径向突起302偏压远离反作用体306的第一部分308,并且第二偏压元件304b布置成将径向突起302偏压远离位于与反作用体306的第一部分308基本上相对的反作用体306的第二部分310。
反作用体306包括位于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第二偏压元件204b中间的反作用构件306a。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第二偏压元件304b各自包括压缩弹簧312和用于接触径向突起302并且用于接触反作用构件306a的垫314。当轴25处于停置取向时,径向突起302与反作用构件306a对准(即,与其相邻并且基本上在与其在相同的平面内)。
反作用构件306a仅部分地延伸跨过每个偏压元件304a、304b的垫314。类似地,径向突起302仅部分地延伸跨过每个偏压元件304a、304b的垫314。反作用构件306a的厚度等于或大于径向突起302的厚度。因此,当所述轴处于停置取向时在垂直于所述轴25的轴线的平面中在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304b之间的间隔基本上等于或大于在垂直于所述轴的轴线的平面中所述径向突起302的厚度。
当轴25处于停置取向时,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第二偏压元件304b抵接反作用构件306a,使得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第二偏压元件304b两者均基本上不向轴25施加旋转力。然而,当轴被致动源27从停置位置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即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轴25时,径向突起302脱离反作用构件306a并与第一304a或第二304b偏压元件接合。例如,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例如,在图4的意义上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偏压元件304a接触径向突起302,从而沿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在图4的意义上为顺时针)朝向停置取向旋转地偏压轴,并且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二方向(例如在图4的意义上为顺时针)旋转时,第二偏压装置304b接触径向突起302以便将轴25沿第一方向(例如,在图4的意义上为逆时针)朝向停置取向旋转地偏压。因此,复位装置300可以帮助确保轴25默认地保持在停置取向,而与轴25从停置位置的旋转方向无关,并因此可以提高致动装置2的性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因此控制摇臂3的操作模式。
现在参考图5a和5b,第二实例复位装置400包括从轴25径向突出的两个径向突起402a和402b(即,包括选择器凸轮29、31、32的轴25还包括两个径向突起402a、402b)。径向突起402a、402b沿着轴25在轴向上彼此分开。复位装置400包括反作用体406,其包括相对于致动源27固定的反作用构件406a(在图5a或5b中未示出),以及偏压装置404,其布置成用于接触反作用构件406a并且用于接触径向突起402a、402b。
偏压装置404是扭转偏压装置或扭转弹簧404。扭转偏压装置404围绕轴25布置。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端部404a、404b在基本平行于轴25的轴线的方向上延伸。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部404a用于与反作用体406的反作用构件406a接触并且与第一径向突起402a接触。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部404b用于接触反作用构件406a和第二径向突起402b。如图5a最佳所示,反作用构件406a位于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404a和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404b的中间。如图5b最佳所示,反作用构件406a沿轴25轴向位于第一径向突起402a和第二径向突起402b的中间。当轴25处于停置取向时(如图5a和5b所示),径向突起402a、402b与反作用构件406a对准(即,与其相邻并且基本在同一平面内)。
如图5b中最佳所示,反作用构件406a仅沿着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部404a的长度部分地延伸,并且仅沿着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部404b的长度部分地延伸。类似地,第一径向突起406a仅沿着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部404a部分地延伸,而第二径向突起406b仅沿着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部404b部分地延伸。反作用构件406a的厚度等于或大于第一径向突起402a和第二径向突起402b的厚度。具体地,反作用构件406a在垂直于轴25的轴线的平面中的厚度基本等于或大于径向突起402a、402b在垂直于轴25的轴线的平面中的厚度。
当轴25处于停置取向时,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部404a和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部404b抵靠反作用构件406a,使得扭转偏压装置404基本上不施加力至第一径向突起402a或第二径向突起402b。但是,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如在图5a的意义上为逆时针方向,并且在从图5b的意义上从左侧向下观察轴25时),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部404a接触第一径向突起402a,以使轴沿第二方向(如在图5a的意义上为顺时针)朝向停置取向旋转偏置,并且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如,图5a的意义上为顺时针方向,并且在从图5b的意义上从左侧向下看轴25时),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部404b接触第二径向突起402b,从而将轴25沿第一方向(例如在图5a的意义上为逆时针方向)朝着停置取向旋转地偏置。因此,复位装置400可以帮助确保轴25默认情况下保持在停置取向,而与轴从停置位置的旋转方向(感觉)无关,因此可以提高致动装置2性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从而控制摇臂3的操作模式。
尽管在以上实例中描述了当轴处于停置取向时,偏压装置304、404抵靠反作用体306、406,使得偏压装置304、404基本上不通过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向轴25、27a施加任何净力,但将理解,不一定必须是这种情况。例如,在以上实例中,将反作用构件306a、406a在垂直于轴25的轴线的平面中的厚度描述为在垂直于轴25的轴线的平面中基本上等于或大于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的厚度。然而,在未示出的其他实例中,反作用构件306a、406a在垂直于轴25的轴线的平面中的厚度可以小于在垂直于轴25的轴线的平面中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的厚度。在这些其他实例(未示出)中,将理解的是,复位装置300、400可以替代地布置成使得当轴25处于停置取向时,偏压装置304、404抵接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使得偏压装置304、404基本上不向反作用体306、406施加净力。
一个实例(未示出)可以与图4的实例相似,除了径向突起302的厚度大于反作用构件306a的厚度。在该实例中,当轴25处于停置取向时,第一偏压装置304a和第二偏压装置304a可以向径向突起302施加基本上相等且相反的力(并且不向反作用构件306a施加净力),并且因此在停置取向上偏压装置304可基本上不向径向突起302施加净力,从而对轴25不施加旋转力。然而,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偏压装置304a可继续向径向突起302施加力,但是第二偏压装置304b可抵接反作用构件306a,并因此不向径向突起302施加力,因此偏压装置304可将轴25沿第二方向朝着停置取向偏压。类似地,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二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偏压装置304a可以继续向径向突起施加力,但是第一偏压装置304b可以抵靠反作用构件306a并因此不向径向突起302施加力,并且因此偏压装置304沿第一方向朝向停置取向对轴25施加偏置。
另一个实例(未示出)可以与图5的实例相似,除了径向突起402a、402b的厚度大于反作用构件406a的厚度。在该实例中,当轴25处于停置取向时,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404a和第二端404b可以基本上不向径向突起402a、402b施加净力(即,基本上没有合力将导致径向突起402a、402b或轴25移动),并且没有向反作用构件406a施加力。因此,在停置取向上,偏压装置404可基本上不向轴25施加旋转力,并因此,默认情况下,轴25可保持在停置取向上。然而,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端404a可向径向突起402a施加力,但是第二端404b可抵接反作用构件406a,并因此不施加任何力到径向突出部402b上,因此偏压装置404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将轴25朝向停置取向偏置。类似地,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二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二端404b可向径向突起404b施加力,但是第一端404a抵接反作用构件406a,因此不施加力至径向突起402a上,并因此偏压装置304在第一方向上将轴25偏压向停置取向。
在所描述的每个实例中,复位装置300、400的布置使得在使用中,当轴25处于停置取向时,偏压装置304、404基本上不向轴25施加旋转力。然而,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偏压装置304、404接触反作用体306、406和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从而将轴25沿第二方向旋转地偏压向停置取向,并且当轴25从停置取向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偏压装置304、404接触反作用体306、406和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以便沿第一方向旋转轴25使其朝向停置取向。以这种方式,复位装置300、400可以帮助确保轴25在默认情况下返回到停置取向。
尽管在复位装置300、400的上述实例中,径向突起302或径向突起402a、402b属于包括选择器凸轮29、31、32的轴25,但应理解,并不一定是这种情况,并且在其他实例中,径向突起302、402a、402b可以替代地属于致动装置27的驱动轴27a,或者实际上属于可以由致动源27引起旋转和选择器凸轮29、31、32通过其可旋转的任何其他轴。例如,复位装置300、400可以与致动源27例如电动机27成一体。在其他实例中,复位装置可以与致动源27分开,例如在沿着驱动轴27a或轴25远离致动源27的位置处实现。
尽管在以上实例中,致动源27是电动机27,但是并不一定是这种情况,在其他实例中,致动源27可以是或包括任何类型的马达,例如液压马达。
将理解的是,在一些实例中,可以使用除了上面参考图1或图3a和3b所描述的形状以外的选择器凸轮形状来提供对摇臂3的闩锁装置13的控制。
应当理解,摇臂3可以是可配置的(可切换的,可控制的)以提供任何功能或操作模式。实际上,摇臂3可以是任何摇臂,其包括第一主体、安装成相对于第一主体枢转运动的第二主体以及用于锁定和解锁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闩锁装置。例如,在一些实例中,摇臂3的滑动垫19可以由凸轮从动件(未示出)代替,并且第二凸轮轮廓(未示出)可以包括升程轮廓,使得一个或多个摇臂3可以提供当闩锁装置13处于锁定位置时的第一气门升程模式和当闩锁装置13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第二气门升程模式。以这种方式,例如,摇臂3可以提供其他功能,例如,(可切换的)内部排气再循环(iEGR)和/或(可切换的)早期排气门打开(EEVO)。
尽管在上面的一些实例中将闩锁装置的默认位置描述为解锁,并且闩锁装置13从解锁位置致动到锁定位置,但不一定是这种情况,在某些实例中,闩锁装置13的默认位置可以是锁定的,并且可以将致动装置2布置成使闩锁装置13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实际上,致动装置2可以布置成将一个或多个摇臂3的相应的闩锁装置13从锁定和解锁位置的一个移动到锁定和解锁位置的另一个。
应当理解,关于任何一个实例描述的任何特征都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描述的其他特征组合使用,并且还可以与任何其他实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使用,或者与任何其他实例的任何组合组合使用。
附图标记列表
1 配气机构总成
2 致动装置
3、3a、3b 摇臂
5 摇臂的第一端
6 摇臂的第二端
7 外臂
8 接触元件
9 内臂
10 支架
11 枢轴
13 闩锁装置
15 闩锁销
15a 闩锁销的末端
16a 第一弹簧
16b 柔顺弹簧
17 内主体凸轮从动件
18 止动件
19 辊从动件
21 复位弹簧装置
25 轴
27 致动源
27a 驱动轴
29 选择器凸轮
29a 凸角轮廓
29b 基圆
31 第一选择器凸轮
32 第二选择器凸轮
39 气门弹簧
40 气门
41 气门杆
42 液压间隙调节器(HLA)
51 足部
52 闩锁销通道
200 凸角部分
202 基圆部分
300 复位装置
302 径向突起
304 偏压装置
304a 第一偏压元件
304b 第二偏压元件
306 反作用体
306a 反作用构件
308 反作用体的第一部分
310 反作用体的第二部分
312 压缩弹簧
400 复位装置
402a 第一径向突起
402b 第二径向突起
404 偏压装置
404a 第一端部
404b 第二端部
406 反作用体
406a 反作用构件

Claims (19)

1.一种用于致动内燃机的配气机构总成(1)的一个或多个相应摇臂(3,3a,3b)的一个或多个闩锁装置(13)的装置(2),每个摇臂(3,3a,3b)包括第一主体(7)、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7)枢转运动的第二主体(9)以及所述闩锁装置(13),所述闩锁装置(13)用于锁定和解锁所述第一主体(7)和所述第二主体(9),所述装置(2)包括:
轴(25,27a),其能够通过致动源(27)从停置取向沿第一方向旋转,并且能够通过所述致动源(27)从停置取向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一个或多个能够通过所述轴(25,27a)旋转的选择器凸轮(29,31,32),每个选择器凸轮(29,31,32)用于致动相应摇臂(3,3a,3b)的闩锁装置(13),以锁定和/或解锁所述第一主体(7)和所述第二主体(9);和
用于使所述轴(25,27a)返回停置取向的复位装置(300,400),所述复位装置(300,400)包括:
从所述轴(25,27a)径向向外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
反作用体(306,406);和
偏压装置(304,404),其布置成接触所述反作用体(306,406)并接触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
其中所述复位装置(300,400)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中,
当所述轴(25,27a)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偏压装置(304,404)基本上不对所述轴(25,27a)施加旋转力,
当所述轴(25,27a)沿第一方向从停置取向旋转时,所述偏压装置(304,404)接触所述反作用体(306,406)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以便沿第二方向将所述轴(25,27a)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以及
当所述轴(25,27a)沿第二方向从停置取向旋转时,所述偏压装置(304,404)接触所述反作用体(306,406)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以便沿第一方向将所述轴(25,27a)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复位装置(300,400)被布置为使得当所述轴(25,27a)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偏压装置(304,404)抵接所述反作用体(306,406),使得所述偏压装置(304,404)基本上不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向所述轴(25,27a)施加净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复位装置(300,400)被布置成使得当所述轴(25,27a)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偏压装置(304,404)抵接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402a,402b),使得所述偏压装置(304,404)基本上不向所述反作用体(306,406)施加净力。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轴(25)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选择器凸轮(29,31,3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轴(27a)是所述致动源(27)的驱动轴(27a)。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偏压装置(404)包括扭转偏压装置(4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扭转偏压装置(404)绕所述轴(25,27a)布置,并且所述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部(404a)用于接触所述反作用体(406)和至少一个径向突起(402a),并且所述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部(404b)用于接触所述反作用体(406)和至少一个或另一个径向突起(402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反作用体(406)包括位于所述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部(404a)和所述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部(404b)中间的反作用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装置(2)布置成使得当所述轴(25,27a)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一端部(404a)和所述扭转偏压装置(404)的第二端部(404b)抵接所述反作用构件,使得所述扭转偏压装置(404)基本上不向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402a,402b)施加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反作用构件在垂直于所述轴(25,27a)的轴线的平面中的厚度基本等于或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402a,402b)在垂直于所述轴(25,27a)的轴线的平面中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偏压装置(304)包括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与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分开的第二偏压元件(304b),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304b)分别用于接触所述反作用体(306)并用于接触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使得在使用中,当所述轴(25,27a)沿第一方向从停置取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向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施加力,以沿第二方向将所述轴(25,27a)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并且当所述轴从停置取向沿第二方向旋转时,第二偏压元件(304b)将力施加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以便沿第一方向将所述轴(25,27a)旋转地朝向停置取向偏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位于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304b)的中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反作用体(306)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304b)之间的反作用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装置(2)被布置为使得当所述轴(25,27a)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304b)抵接所述反作用构件,使得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304b)都基本上不向所述轴(25,27a)施加旋转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反作用构件被布置为使得当所述轴处于停置取向时在垂直于所述轴(25,27a)的轴线的平面中在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304b)之间的间隔基本上等于或大于在垂直于所述轴(25,27a)的轴线的平面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的厚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第一偏压元件(304a)和所述第二偏压元件(304b)各自包括用于接触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并用于接触所述反作用构件的垫(314),其中当所述轴(25,27a)处于停置取向时所述反作用构件仅部分地延伸跨过每个偏压元件(304a,304b)的所述垫(314),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突起(302)仅部分地延伸跨过每个偏压元件(304a,304b)的所述垫(314)。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2),其中所述装置(2)包括多个所述选择器凸轮(29,31,32),每个所述选择器凸轮用于致动多个所述摇臂(3,3a,3b)的相应不同所述摇臂(3,3a,3b)的闩锁装置(13)。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多个所述选择器凸轮(29,31,32)中的每一个具有不同的形状,以允许基于每个摇臂控制所述闩锁装置(13)。
19.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配气机构总成(1),所述配气机构总成(1)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所述致动源(27);和
一个或多个所述摇臂(3)。
CN201880088499.2A 2017-12-08 2018-12-10 用于致动闩锁装置的装置 Active CN1116702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720506.3 2017-12-08
GB1720506.3A GB2570859A (en) 2017-12-08 2017-12-08 Apparatus for actuating a latching arrangement
PCT/EP2018/084114 WO2019110842A1 (en) 2017-12-08 2018-12-10 Apparatus for actuating a latching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295A CN111670295A (zh) 2020-09-15
CN111670295B true CN111670295B (zh) 2022-02-08

Family

ID=61007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8499.2A Active CN111670295B (zh) 2017-12-08 2018-12-10 用于致动闩锁装置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8811B2 (zh)
EP (1) EP3721060B1 (zh)
CN (1) CN111670295B (zh)
GB (1) GB2570859A (zh)
WO (1) WO2019110842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5809A (en) * 1981-05-27 1982-12-01 Honda Motor Co Ltd Variable valve timing device in engine
US5320082A (en) * 1992-03-05 1994-06-14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alve-mov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245245A (zh) * 1998-08-04 2000-02-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阀门操作系统
DE10006015A1 (de) * 2000-02-11 2001-08-16 Schaeffler Waelzlager Ohg Variabler Ventiltrieb zur Laststeuerung einer fremdgezündeten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5214132A (ja) * 2004-01-30 2005-08-11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CN101189413A (zh) * 2005-06-06 2008-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可变气门装置
CN101265819A (zh) * 2007-03-16 2008-09-17 谢夫勒两合公司 内燃机气门机构的摇臂
CN101392665A (zh) * 2007-09-20 2009-03-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系统
CN107355275A (zh) * 2012-04-19 2017-11-17 伊顿(意大利)有限公司 包括摇臂的配气机构总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11182B4 (de) * 1994-03-31 2004-04-08 Iav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ft Auto Und Verkehr Schaltbare Ventilsteuerung für Brennkraftmaschinen
DE102008061440B3 (de) * 2008-12-10 2010-06-02 Iav Gmbh Ingenieurgesellschaft Auto Und Verkehr Ventiltrieb zur Betätigung von Gaswechselventilen von Brennkraftmaschinen
GB2526554A (en) * 2014-05-27 2015-12-02 Eaton Srl Valvetrain with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GB201603344D0 (en) 2016-02-26 2016-04-13 Eaton Srl Actuation apparatus
JP2017186989A (ja) * 2016-04-07 2017-10-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装置
DE102016004531A1 (de) * 2016-04-13 2017-10-19 Man Truck & Bus Ag Variabler Ventiltrieb mit einem Kipphebel
WO2017182631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Eaton Srl Valve train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5809A (en) * 1981-05-27 1982-12-01 Honda Motor Co Ltd Variable valve timing device in engine
US5320082A (en) * 1992-03-05 1994-06-14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Valve-mov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245245A (zh) * 1998-08-04 2000-02-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阀门操作系统
DE10006015A1 (de) * 2000-02-11 2001-08-16 Schaeffler Waelzlager Ohg Variabler Ventiltrieb zur Laststeuerung einer fremdgezündeten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5214132A (ja) * 2004-01-30 2005-08-11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CN101189413A (zh) * 2005-06-06 2008-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可变气门装置
CN101265819A (zh) * 2007-03-16 2008-09-17 谢夫勒两合公司 内燃机气门机构的摇臂
CN101392665A (zh) * 2007-09-20 2009-03-2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系统
CN107355275A (zh) * 2012-04-19 2017-11-17 伊顿(意大利)有限公司 包括摇臂的配气机构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70859A (en) 2019-08-14
WO2019110842A1 (en) 2019-06-13
EP3721060A1 (en) 2020-10-14
US20200318501A1 (en) 2020-10-08
GB201720506D0 (en) 2018-01-24
CN111670295A (zh) 2020-09-15
US11078811B2 (en) 2021-08-03
EP3721060B1 (en) 202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9926B (zh) 致动装置
CN109312645B (zh) 配气机构组件
US10815840B2 (en) Coupling assembly for switchable lever
CN112074655B (zh) 致动装置
CN111670295B (zh) 用于致动闩锁装置的装置
CN111108267B (zh) 致动装置
CN110582619B (zh) 用于致动可切换摇臂中的闩锁的致动装置和包括该致动装置的配气机构
CN110691895B (zh) 致动装置
US11236643B2 (en) Actuation apparatus
CN112055777B (zh) 致动装置
CN111108268B (zh) 致动器装置
CN112219016B (zh) 内燃机的气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