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9786B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69786B CN111669786B CN202010312429.XA CN202010312429A CN111669786B CN 111669786 B CN111669786 B CN 111669786B CN 202010312429 A CN202010312429 A CN 202010312429A CN 111669786 B CN111669786 B CN 1116697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terminal
- idle
- micro base
- macro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6 consolid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04L67/5682—Policies or rules for updating, deleting or replacing the stored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04L67/5683—Storage of data provided by user terminals, i.e. reverse ca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微基站连接,所述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数据。通过以第二终端、微基站与宏基站构成三层缓存架构,实现对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降低用户同时占用同一下行资源的概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缩短用户等待下载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一种数据缓存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与数据之间的交换需要通过网络实现,目前的通信解决方案都是基于4G(thefo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第4代移动通信)实现,且传统的宏基站都是辅之以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多载波传输技术)等技术进行突破的,即使通过MIMO、OFDM等技术提高了频段利用率,节约了带宽资源,增加了数据传输速率,最终给到用户使用的下行速率仍然保持在10Mb/s-100Mb/s之间。
一般情况下,这种10Mb/s-100Mb/s的下行速率可以满足常见小型文件,以及高并发的需求;然而,涉及到大文件以及高清音、视频的传输时,这种下行速率会造成延迟、等待时间长等问题,特别是在多用户同时占用同一条下行链路的情况下,还会造成网络堵塞。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相应的一种数据缓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微基站连接,所述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二终端;
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或所述宏基站。
可选地,所述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微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
可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若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可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可选地,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外时,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获取操作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微基站连接,所述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对象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
目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确定模块包括:
空闲资源检测子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
第一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二终端;
第二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或所述宏基站。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空闲资源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微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第二目标对象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还包括:
返回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第三目标对象确定单元,用于若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对象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空闲资源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第三目标对象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可选地,所述第三目标对象确定单元还包括:
返回检测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可选地,第三目标对象确定单元还包括:
获取数据失败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外时,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获取操作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所述数据缓存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所述数据缓存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与相匹配的第二终端连接,其中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与微基站连接,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当第一终端在获取以及缓存目标数据时,从第二终端、微基站与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并从确定的目标对象中获取目标数据,实现对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降低用户同时占用同一下行资源的概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缩短用户等待下载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缓存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心跳检测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以传统的宏基站为主,且以MIMO、OFDM等技术为辅的方式提高频段利用率,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然而,仅通过传统的宏基站架构对数据进行传输的情况下,当多个用户同时占用同一条下行链路时,容易造成网络堵塞的现象,宏基站的带宽资源分配不合理;且由于数据传输速率低,不利于大型文件的传输,在对数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宏基站自身的耗电量大。因此,仅通过传统的宏基站的硬件结构下很难对数据传输速率进行提高。
以下,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缓存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缓存架构的结构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包括企业级基站(类似于宏基站)、微基站以及MU(Mobile User,手机用户),即可以以企业级基站、微基站以及手机用户的终端设备构成具有三层的缓存架构。
具体的,企业级基站为一种中型基站,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信号,其覆盖范围大,基站功率一般为125MW至500MW;微基站为一种小型基站,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信号,相对于企业级基站而言,其能耗较低,且覆盖范围较小,基站功率一般为几瓦;手机用户的终端设备可以作为缓存设备,具有上传、下载以及临时缓存等通信功能。
其中,用户通过三层缓存架构对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分别可以存在以下三种情况:其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企业级基站缓存技术Pico-Cell Caching,从企业级基站中获取数据;或者,可以采用微基站缓存技术Micro-Cell Caching,从微基站中获取数据;或者,可以采用端到端缓存技术D2D Caching,与其他手机用户的缓存设备进行用户配对,使得在实现D2D缓存配对的同时,从配对成功的缓存设备中获取数据。
以下,本发明实施例将提出的缓存架构与提出的数据缓存方法进行结合,具体可以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微基站连接,所述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用户对数据进行获取以及缓存,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可以从作为用户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微基站以及宏基站中,确定用于获取以及缓存数据的目标对象;其中,确定的目标对象可以是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同时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对象,以便从确定的目标对象中获取用户所需的目标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可以与作为用户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连接,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可以与微基站连接,微基站可以与企业级基站连接;其中,以第二终端、微基站以及企业级基站构成三层缓存架构,用户在对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时,需要确定目标对象,即从三层缓存架构中采用相对应的缓存技术对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以及作为用户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可以是可接入5G(the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即具有5G通信模块的移动设备。
步骤202,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在从作为用户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微基站以及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之后,可以采用确定的目标对象的空闲下行带宽资源,对目标对象中的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在获取以及缓存目标数据时,可以从以第二终端、微基站与宏基站构成具有三层的缓存架构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并从确定的目标对象中获取目标数据,即采用与三层缓存架构对应的三种缓存模式,实现对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降低用户同时占用同一下行资源的概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缩短用户等待下载的时间。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微基站连接,所述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具有目标数据以及空闲下行资源的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从三层缓存架构中确定目标对象,三层缓存架构可以包括作为用户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微基站以及宏基站,作为目标对象的条件为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假设三层缓存架构中的第二终端、微基站以及宏基站均具有第一终端所属用户所需的目标数据,在一种情况下,第二终端、微基站以及宏基站所缓存的目标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服务器获取与缓存;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是微基站在对目标数据进行缓存后,微基站所缓存的目标数据可以自动备份到宏基站。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充足的存储空间,其存储空间可以满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的容量承载需求。
具体的,在三层缓存架构均具有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对三层缓存架构中的空闲下行资源进行判断,即通过空闲下行资源的逻辑判断,以确定目标对象。三层缓存架构之间可以是从微观到宏观的递进关系,为了降低多用户同时占用同一条下行链路的概率,此时可以对三层缓存架构的空闲下行资源优先进行小范围的检索,即优先判断和选择架构中微观的目标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步骤301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对三层缓存架构的空闲下行资源优先进行小范围的检索,优先对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进行空闲资源的逻辑判断,第一终端可以优先判断是否检测到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即检测是否存在未进行匹配的第二终端,以确定是否将第二终端确定为目标对象。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进行检索,假设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为MU,其他用户所属且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为MU'i,i=1,2,3,...,n,此时第一终端MU可以对缓存设备MU'i的空闲资源进行检索,即第一终端MU可以检索是否存在可用的缓存设备MU'i。
子步骤S12,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优先对第二终端进行空闲资源的逻辑判断,若检测到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此时在假设第二终端具有所缓存的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二终端为目标对象,以便与第二终端进行匹配,以及从匹配的第二终端中获取所缓存的目标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终端MU检测到可用的缓存设备MU'i,即第一终端MU检测到空闲资源MU'i时,可以与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MU'i进行配对,表示为MU'i→MU,在完成配对之后,可以采用与缓存设备对应的端到端缓存技术,即D2D Caching,对缓存设备所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以及缓存。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以及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均可以开启资源共享权限。
子步骤S13,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或所述宏基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优先对第二终端进行空闲资源的逻辑判断,若未检测到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由于三层缓存架构之间可以是从微观到宏观的递进关系,此时可以依次对微基站或宏基站的空闲资源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是否将微基站或宏基站确定为目标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子步骤S13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31,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微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未检测到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的情况下,此时在位于微基站的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获取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以对三层缓存架构中的微基站进行空闲下行资源的逻辑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若第一终端MU未检测到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MU'i,在第一终端无法与缓存设备MU'i进行配对的情况下,由于微基站的覆盖范围有限,此时可以假设微基站的覆盖半径为Rm,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MU的通信半径为R,当R≤Rm,即第一终端MU位于微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可以检测到微基站的空闲资源Vj={V1,V2,V3,…,Vn};由于微基站的下行链路资源有限,此时还可以获取微基站的下行链路上限,以便根据检测到的空闲资源与下行链路上限,判断是否确定微基站为目标对象。
子步骤S132,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获取检测到的微基站的空闲资源,以及获取的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可以对微基站的空闲资源以及下行资源上限进行判断,在一种情况下,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下行资源上限,此时可以确定微基站为目标对象。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微基站的下行链路资源有限,可以假设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为δm,判断微基站的空闲资源Vj是否达到下行资源上限δm,若Vj≤δm,表示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下行资源上限,此时可以通过与微基站对应的微基站缓存技术,即Micro-Cell Caching,并采用空闲资源Vj,对微基站所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
子步骤S133,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获取检测到的微基站的空闲资源,以及获取的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可以对微基站的空闲资源以及下行资源上限进行判断,在另一种情况下,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下行资源上限,由于三层缓存架构之间可以是从微观到宏观的递进关系,此时可以按照优先确定缓存设备或微基站为目标对象的策略,返回到判断是否检测到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的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微基站的空闲资源可以为Vj,且下行资源上限可以为δm,若V>δm,表示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下行资源上限,此时可以启动计时器,并返回到判断是否检测到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的步骤。
具体的,在启动计时器,以及返回到判断是否检测到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的步骤的同时,第一终端可以进行异步监控,若第一终端MU检测到可用的缓存设备MU'i或检测到微基站的空闲资源Vj,此时可以关闭计时器,并退出本次的异步监控;可以采用与缓存设备对应的端到端缓存技术,或与微基站对应的微基站缓存技术,对所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以及缓存。
子步骤S134,若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启动计时器,以及返回到判断是否检测到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的步骤的同时,第一终端可以进行异步监控,若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例如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5秒时,第一终端MU未检测到可用的缓存设备MU'i,以及未检测到微基站的空闲资源Vj,此时不能按照优先确定缓存设备或微基站为目标对象的策略,可以对宏基站的空闲资源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是否将宏基站确定为目标对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子步骤S134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341,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对宏基站的空闲资源进行逻辑判断,在位于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获取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以对三层缓存架构中的宏基站进行空闲下行资源的逻辑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异步监控之后,若第一终端MU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MU'i,以及未检测到微基站的空闲资源Vj,由于宏基站的覆盖范围有限,此时可以假设宏基站的覆盖半径为Rf,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MU的通信半径为R,当Rm<R≤Rf,即第一终端MU位于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可以检测到宏基站的空闲资源Uk={U1,U2,U3,...,Un};由于宏基站的下行链路资源有限,此时还可以获取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以便根据检测到的空闲资源与下行资源上限,判断是否确定宏基站为目标对象。
子步骤S1342,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获取检测到的宏基站的空闲资源,以及获取的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可以对宏基站的空闲资源以及下行资源上限进行判断,在一种情况下,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下行资源上限,此时可以确定宏基站为目标对象。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宏基站的下行链路资源有限,可以假设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为δf,判断宏基站的空闲资源Uk是否达到下行资源上限δf,若Uk≤δf,表示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下行资源上限,此时可以通过与宏基站对应的宏基站缓存技术,即Pico-Cell Caching,并采用空闲资源Uk,对宏基站所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
子步骤S1343,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获取检测到的宏基站的空闲资源,以及获取的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可以对宏基站的空闲资源以及下行资源上限进行判断,在另一种情况下,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下行资源上限,在不可以采用Pico-Cell Caching对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的情况下,由于三层缓存架构之间可以是从微观到宏观的递进关系,此时可以按照优先确定缓存设备或微基站为目标对象的策略,返回到判断是否检测到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的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宏基站的空闲资源可以为Uk,且下行资源上限可以为δf,若U>δf,表示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下行资源上限,此时可以返回到判断是否检测到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的空闲资源的步骤。
子步骤S1344,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外时,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获取操作失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未检测到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MU'i,以及未检测到微基站的空闲资源Vj的情况下,当第一终端位于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外时,退出采用三层缓存架构对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的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宏基站的覆盖半径可以为Rf,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MU的通信半径可以为R,当R>Rf时,表示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超过宏基站保持通信的覆盖范围,此次针对目标数据的缓存操作失败,
步骤302,第一终端从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缓存。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通过对三层缓存架构的空闲下行资源的逻辑判断之后,可以从三层缓存架构中确定目标对象,并采用与目标对象对应的缓存模式对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所述的第一终端可以采用空闲下行资源从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微基站或宏基站中获取与缓存目标数据,在获取与缓存目标数据之后,还可以将用于获取与缓存的下行资源进行释放,并可以对获取与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异步定时检测。
其中,异步定时检测可以采用心跳检测实现,即通过定时监控与刷新目标数据获取与缓存的状况,并可以在某个统一的管理端,对获取与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统筹以及分类管理,该类别有以下三种,分别可以是来自宏基站缓存的目标数据,来自微基站缓存的目标数据,以及来自端到端缓存的目标数据;此外,管理端还可以对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以及查询等操作。
具体的,当采用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MU'i对目标数据进行缓存之后,释放空闲资源MU'i;当采用微基站的空闲资源Vj对目标数据进行缓存之后,释放空闲资源Vj;当采用宏基站的空闲资源Uk对目标数据进行缓存之后,释放空闲资源Uk;且可以通过异步定时检测,在管理端新增一个D2D缓存数据,记为MU'n+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可以开启资源共享权限,且用户所属的第一终端或作为缓存设备的第二终端可以与微基站连接,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从微基站或宏基站缓存的目标数据可以表示为D2D缓存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异步定时检测缓存目标数据可以采用心跳检测实现,心跳检测的结果可以采用心跳检测表体现,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心跳检测表的示意图,该心跳检测表可以包括资源链表以及资源编号,且一个占位可以表示一个资源。当管理端对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以及查询等操作时,实际上可以对心跳检测表进行操作。
其中,当客户端对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查询时,可以通过探针对心跳检测表中的动态资源链表进行探测,例如按照资源编号的顺序从占位0到占位N进行遍历;当客户端对缓存的目标数据进行增加时,第一终端在使用第二终端或微基站或宏基站的空闲资源进行目标数据的获取与缓存之后,可以对空闲资源进行释放,其空闲资源的释放可以体现为在心跳检测表中增加一个空闲资源以及使用该空闲资源进行缓存的目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心跳检测表中,新增的空闲资源可以与缓存的目标数据形成映射关系,如图4所示,若资源链表中的某个占位存在资源,则可以假设该占位的标识位为1,当使用探针对资源链表进行遍历并检测到某个占位的标识位为1时,可以直接拉取使用该占位对应的空闲资源进行缓存的目标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三层缓存架构进行空闲下行资源的逻辑判断,并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并从确定的目标对象中获取目标数据,即采用与三层缓存架构对应的三种缓存模式,实现对目标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降低用户同时占用同一下行资源的概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缩短用户等待下载的时间。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应用于对大容量的会议文件进行下载的场景。
在传统的室内会议场景下,在进行一场会议或者培训之后,为了有利于知识巩固以及加深印象,用户一般会选择将会议文件进行下载。用户在对会议文件进行下载的过程中涉及到室内通信,由于会议文件大小以及室内通信网络环境的限制,对于轻量级的会议文件,例如会议纪要、演讲材料等的下载较为容易。
然而,对于大容量的会议文件,例如会议图像、录音以及录像等,一般需要用户采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拷贝,等待时间长且不方便,且存在可能处于人人陌生的会议会场的情况,一般不会采取人人互相分享的方式。此时可以通过会议主机直接共享文件,但由于传统的宏基站的下行带宽十分有限,下载速度的峰值也仅仅是10Mb左右,且由会议主机直接共享文件,此时多个用户容易同时占用同一条下行链路,造成网络拥塞以及用户等待时间长的现象。
如图5所示,在该场景中,涉及到三层缓存架构,三层缓存架构可以包括企业级基站(类似于宏基站)、微基站以及手机用户的缓存设备,且手机用户的缓存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连接,手机用户的缓存设备可以位于微基站或企业级基站的通信范围内,企业级基站可以与数据服务器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室内会议通信与三层缓存架构进行结合,当用户对大容量的会议文件,例如会议图像、录音以及录像等进行下载时,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三层缓存架构,即依次对缓存设备、微基站以及企业级基站进行空闲资源的逻辑判断,并对大容量的会议文件采用与缓存架构对应的缓存方式进行下载。
具体的,当手机用户在对大容量的会议文件进行下载时,可以优先对来自其他用户的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进行检测,若未检测到来自其他用户的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可以进一步地对微基站的空闲资源进行检测;当微基站的空闲资源达到其下行资源上限时,为了确定是否存在已经释放的空闲资源,可以对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以及微基站的空闲资源进行异步监控,若进行异步监控之后还未检测到来自缓存设备以及微基站的空闲资源,可以进一步地对企业级基站的空闲资源进行检测;当宏基站的空闲资源达到其下行资源上限时,为了确定是否存在已经释放的空闲资源,可以对缓存设备的空闲资源以及微基站的空闲资源再次进行检测;最后,可以采用检测到的空闲资源对大容量会议文件进行下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微基站连接,所述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目标对象确定模块601,用于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
目标数据获取模块602,用于从所述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目标对象确定模块601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空闲资源检测子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
第一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二终端;
第二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或所述宏基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可以包括如下单元:
第一空闲资源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微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第二目标对象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
返回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第三目标对象确定单元,用于若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目标对象确定单元可以包括如下子单元:
第二空闲资源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第三目标对象确定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返回检测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获取数据失败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外时,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获取操作失败。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缓存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针对数据缓存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一种数据缓存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微基站连接,所述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二终端;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或所述宏基站,其中,第二终端、微基站以及宏基站构成三层缓存架构;
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用户通过三层缓存架构对目标数据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包括:终端设备采用宏基站缓存技术,从企业级基站中获取目标数据;或者采用微基站缓存技术,从微基站中获取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微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微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若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以及所述微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内时,获取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以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
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未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宏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宏基站的空闲下行资源达到所述宏基站的下行资源上限,则所述第一终端返回到所述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位于所述宏基站的通信范围外时,针对所述目标数据的获取操作失败。
7.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与微基站连接,所述微基站与宏基站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对象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微基站和所述宏基站中,确定缓存有目标数据且具有空闲下行资源的目标对象,所述目标对象确定模块包括:空闲资源检测子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第一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第二终端;第二目标对象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未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空闲下行资源,则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所述微基站或所述宏基站,其中,第二终端、微基站以及宏基站构成三层缓存架构;
目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用户通过三层缓存架构对目标数据数据进行获取与缓存,包括终端设备采用宏基站缓存技术,从企业级基站中获取目标数据;或者采用微基站缓存技术,从微基站中获取目标数据。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数据缓存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数据缓存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12429.XA CN111669786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12429.XA CN111669786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9786A CN111669786A (zh) | 2020-09-15 |
CN111669786B true CN111669786B (zh) | 2023-12-12 |
Family
ID=7238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12429.XA Active CN111669786B (zh) | 2020-04-20 | 2020-04-20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697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2726B (zh) * | 2020-12-08 | 2022-09-27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缓存一致性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处理芯片及服务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3501A (zh) * | 2011-03-31 | 2011-08-0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对受干扰移动终端的识别和干扰避免方法 |
CN103442409A (zh) * | 2013-08-20 | 2013-12-11 | 浙江大学 | 宏蜂窝与小蜂窝异构网络下的用户接入方法 |
CN103607774A (zh) * | 2013-11-28 | 2014-02-2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 |
CN104581948A (zh) * | 2013-10-17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网络中的bsr处理方法 |
WO2016062413A1 (en) * | 2014-10-20 | 2016-04-28 | Fujitsu Limited | Improving mobile user experience in discontinuous coverage networks |
WO2016119591A1 (zh) * | 2015-01-29 | 2016-08-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方法和节点 |
CN106790617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北京邮电大学 | 协同内容缓存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6912079A (zh) * | 2017-02-20 | 2017-06-30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缓存异构网络中联合用户接入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
CN109413570A (zh) * | 2018-10-19 | 2019-03-01 | 西北师范大学 | 一种异构网上行链路频谱分配方法 |
-
2020
- 2020-04-20 CN CN202010312429.XA patent/CN1116697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3501A (zh) * | 2011-03-31 | 2011-08-03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对受干扰移动终端的识别和干扰避免方法 |
CN103442409A (zh) * | 2013-08-20 | 2013-12-11 | 浙江大学 | 宏蜂窝与小蜂窝异构网络下的用户接入方法 |
CN104581948A (zh) * | 2013-10-17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网络中的bsr处理方法 |
CN103607774A (zh) * | 2013-11-28 | 2014-02-2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 |
WO2016062413A1 (en) * | 2014-10-20 | 2016-04-28 | Fujitsu Limited | Improving mobile user experience in discontinuous coverage networks |
WO2016119591A1 (zh) * | 2015-01-29 | 2016-08-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方法和节点 |
CN106790617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北京邮电大学 | 协同内容缓存控制系统和方法 |
CN106912079A (zh) * | 2017-02-20 | 2017-06-30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缓存异构网络中联合用户接入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
CN109413570A (zh) * | 2018-10-19 | 2019-03-01 | 西北师范大学 | 一种异构网上行链路频谱分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2D Caching vs. Small Cell Caching: Where to Cache Cont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Zheng Chen,Marios Kountouris;《SPAWC》;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69786A (zh) | 2020-09-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7558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downloading data at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 |
US10244023B2 (en) | Active offline storage management for streaming media application used by multiple client devices | |
US9781215B2 (en) | Migration of network connection under mobility | |
CN102948179B (zh) | 事件触发的对等体发现 | |
CN112788085B (zh)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 |
US20130303138A1 (en) | Transfer of data-intensive content between portable devices | |
WO2015062499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1510899B (zh) | 一种实现内容源选择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2708192B (zh) | 一种文档共享的方法及系统、设备 | |
WO200601342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for content stored by one or more media servers | |
CN103825890A (zh) | 移动终端及基于dlna实现云端流媒体文件分享的方法 | |
WO2019095798A1 (zh) | 一种切片管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 |
WO2021001680A1 (en) | Efficient context handling for rrc-inactive in 5g | |
CN111669786B (zh)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和装置 | |
CN105208058A (zh) | 基于web会话共享的信息交互系统 | |
EP2137885A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2014013660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web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3300854A (zh) | 一种边缘节点能力扩展方法、系统及扩展盒子 | |
WO2019057209A1 (zh) | 本地内容的缓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GB2537623A (en) | Content delivery over D2D links | |
US7486663B2 (en) | Remote access server wherein the number of logical link resources is set higher than the number of physical link resources | |
WO2012000455A1 (zh) | 一种客户端及负载均衡的方法 | |
CN107925907A (zh) | 在支持多个无线电接入接口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上传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5282819B (zh) | 一种无线设备的接入方法、网关设备和无线网络 | |
WO2023005124A1 (zh) | 一种网络切片资源的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