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4502A -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4502A
CN111664502A CN202010519955.3A CN202010519955A CN111664502A CN 111664502 A CN111664502 A CN 111664502A CN 202010519955 A CN202010519955 A CN 202010519955A CN 111664502 A CN111664502 A CN 111664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temperature
data
heat supply
abnormal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99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4502B (zh
Inventor
董君永
陈拥政
张世钰
任远
陈家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na Smar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na Sma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na Smar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na Sma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99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4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4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4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4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4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及方法,涉及室温调节相关领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热网监控系统、室温采集系统、智能计算中心以及供热系统,所述热网监控系统包括热力站监控设备、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所述室温采集系统包括室温采集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引入室温修正系统和方法,结合室温采集器采集到的室温数据,能够尽可能准确推算出用户室内的实际温度,从而准确的区分出实际的正常室温与非正常室温,从而提高热力企业后续对用户实际非正常室温调整的准确性,从而使热力企业能够根据修正后的室温值,按照供热标准温度供给热量、调整用户室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热企业的能源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温调节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用户室温是热力企业评估供热质量、调整供热方案、检验节能效果的重要依据。室温的定时采集使得供热企业能够及时掌握不同区域的供热状况,同时也为实施热网负荷优化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虽然通过室温采集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到热用户的室温,但是由于热力公司对设备的安装位置没有强制的要求,或者各个热用户放置室温采集设备的位置有所差异,甚至存在极个别的热用户将室温采集设备放置在室内温度最低的地方,从而导致室温采集值出现极大偏差,导致数据无效,这就失去了采集室温的意义,热力企业也就无法基于室温的反馈实现高能效,高质量的供热模式。
基于上述,由于不同的用户家中安装室温采集设备的位置不同,采集到的室温数据也存在偏差,温度采集信息无法反应出该用户室内的平均温度,现有技术中热力企业为提升用户对室温的满意度,其供热温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高于供热标准温度,但是采用该种供热模式,增加了供热企业的能源消耗,无法实现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及方法,基于供热环境数据、用热状态数据和历史数据来进行的综合运算,充分保证了数据修正的合理性,准确的反映了现场的室温情况,使热力企业能够基于该室温数据实现高能效、高质量的供热模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热网监控系统、室温采集系统、智能计算中心以及供热系统,所述热网监控系统包括热力站监控设备、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所述室温采集系统包括室温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室温采集装置、热力站监控设备和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对供热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检测并存储,储存的数据信息为智能计算中心提供数据支持;所述智能计算中心用于对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向供热系统下达调节供热的指令;供热系统用于控制供热,对用户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室温修整系统的修正方法,所述修正方法包括:
步骤一、智能计算中心首先基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对供热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供热环境状态是否正常,若供热环境状态正常,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智能计算中心根据历史相同供热环境下室温均值和理论计算当前供热环境下的室温标准值作为参照值,取得大于此参照值的室内温度作为正常户室温,确定室温正常户后,逐一参照用户的用热状态按楼内位置查找非正常室温用户;
步骤三、智能计算中心调取非正常室温用户的历史室温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与当下相同供热环境下的室温偏差修正值,若存在偏差修正值,则进入步骤四,若不存在偏差值,则智能计算中心对当下最接近的历史偏差数据进行折算,再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根据得到的偏差值按照以下公式对非正常户室温进行修正,非正常户实际室温=非正常户采集室温+当前户偏差修正值,同时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非正常户此次室温修正数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智能计算中心对当下最接近的历史偏差数据的折算公式满足:
Figure BDA0002531652990000021
其中:
最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室温数据记为A;
最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室温偏差值记为B;
本地区合格室温参照值记为C;
本地区室外采暖计算温度记为T0;
最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气温数据记为T1;
当前气温数据记为T2;
当前室温数据记为D。
步骤五、智能计算中心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非正常户实际室温再次查找修正后实际室温仍不正常的用户,标记为核查用户,安排进行实地室温测量并记录。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智能计算中心取得正常户室温占当前楼栋采暖户的30%及以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智能计算中心查找到非正常室温用户后,智能计算中心基于非正常室温用户的位置检索其邻居用热状态信息和实时室温数据,根据贝叶斯推理方法进一步确定其室温是否正常。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智能中心判断供热环境状态是否正常,若供热环境不正常,则步骤暂停,等待供热环境状态恢复正常后,智能中心再启动后续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新颖,通过引入室温修正系统和方法,结合室温采集器采集到的室温数据,能够尽可能准确推算出用户室内的实际温度,从而准确的区分出实际的正常室温与非正常室温,从而提高热力企业后续对用户实际非正常室温调整的准确性,从而使热力企业能够根据修正后的室温值,按照供热标准温度供给热量、调整用户室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热企业的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室温修正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包括热网监控系统、室温采集系统、智能计算中心,所述热网监控系统包括热力站监控设备、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所述室温采集系统包括室温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室温采集装置、热力站监控设备和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对供热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检测并存储,储存的数据信息为智能计算中心提供数据支持;所述智能计算中心用于对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向供热系统下达调节供热的指令;供热系统用于控制供热,对用户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中室温修正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在热力企业供暖的过程中,每个楼栋都存在一个供暖的室内温度设计值,在智能计算中心经过数据的分析后,可以计算得知:在室外气温一定的情况下,达到一定室内温度值,热力站所对应供出的最少热量。例如:楼栋的供暖设计值为18度,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可以计算得出达到18度的室温,热力站至少需要供出多少热量,因此理论上当热力站供出热量足够的情况下,该栋楼中用户室温不可能低于18度,或者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室温。按照上述供热原理,智能计算中心计算出当前供出的热量足够某一栋楼内室温达到19度,那么这栋楼中低于19度的室温理论上均可算作非正常值,但是由于不同的用户家中安装室温采集设备的位置不同,有些用户可能将室温采集器放置在了室内温度最低的地方,使得采集到的室温值与实际用户的室温值存在很大的偏差,若仅仅按照用户室温采集装置上传的室温数据作为参考进行供热调整,则热力企业可能会供出更多的热量,增加了热力企业的能源消耗。因此本发明基于供热环境数据、用热状态数据以及历史数据的综合运算,尽可能的判断用户的室温是否属于非正常室温,并计算其非正常室温用户的室温偏差值(室温采集器采集到的室温与用户真实室温的偏差值),从而反映出用户的真实室温值,从而提高后续对用户室温修正的准确性,避免过度供热,造成能源浪费。
一种室温修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智能计算中心首先基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对供热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供热环境状态是否正常,若供热环境状态正常,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智能计算中心根据历史相同供热环境下室温均值和理论计算当前供热环境下的室温标准值作为参照值,取得大于此参照值的室内温度作为正常户室温,智能计算中心取得正常户室温的比例应大于等于当前楼栋所有采暖户的30%。确定室温正常户后,逐一参照用户的用热状态按楼内位置查找非正常室温用户,智能计算中心基于非正常室温用户的位置检索其邻居用热状态信息和实时室温数据,根据贝叶斯推理方法进一步确定其室温是否正常;
步骤三、智能中心调取非正常室温用户的历史室温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与当下相同供热环境下的室温偏差修正值,若存在偏差修正值,则进入步骤四,若不存在偏差值,则智能计算中心对与当下最接近的历史偏差数据按以下公式进行折算,再进入步骤四;
其中:最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室温数据记为A;
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室温偏差值记为B;
本地区合格室温参照值记为C;
本地区室外采暖计算温度记为T0;
最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气温数据记为T1;
当前气温数据记为T2;
当前室温数据记为D;
Figure BDA0002531652990000051
步骤四、根据得到的偏差值按以下公式对非正常户室温进行修正,同时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非正常户此次室温修正数据。
非正常户当前实际室温=非正常户采集室温+当前户偏差修正值。
步骤五、智能计算中心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非正常户实际室温再次查找修正后实际室温仍不正常的用户,标记为核查用户,安排进行实地室温测量并记录。
所述步骤一中数据采集系统中采集到的数据包括热力站运行数据、天气数据,所述步骤一中,智能中心判断供热环境状态是否正常,若供热环境不正常,则步骤暂停,等待供热环境状态恢复正常后,智能中心再启动后续步骤。
据统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栋楼内不会有超过70%的人全部将室温采集设备放置在不合理的位置,因此本发明以30%为界限,取得30%及以上的正常室温用作推算依据,若再低于30%的比例,将无法对其余非正常室温做出有效推断。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原理为:根据当前热力企业供暖的标准室内温度,首先基于室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室温,将用户的室温划分为正常室温以及非正常室温,从而将室温采集器放置在不合理位置的用户选出,再结合用户相同供热环境下的历史室温数据判定其是否存在室温偏差修正值,若存在偏差修正值则说明该类用户在该供热环境下,每次室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室温均低于供热标准温度一定值,则在该供热环境下用户实际室温=室温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室温+室温偏差修正值。用户可以按照计算得知的用户实际室温再次与供热标准温度进行比对,若该实际室温仍低于供热标准温度1度以上,则热力企业可根据需要标记该用户为核查用户,安排进行实地室温测量并记录。在对所有非正常室温修正后,热力企业需要调整的温度数值=供热标准温度-楼内室温计算均值。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热力企业需要调整的温度数值=供热标准温度-楼内室温实采均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力企业对用户室温调整的准确性,同时节省了热力企业进行室温调整实际所需的供热量。
由于现有企业供热过程中,中间户的室温受气温数据的影响小,所以步骤二的“逐一参照用户的用热状态按楼内位置查找非正常室温用户”这一部分中,查找非正常室温用户需要从楼栋的中间位置向外围查找,同时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对用户的供暖状态进行判断,若用户因热力费用等情况处于停暖状态,则测得的室温有可能低于理论室温值。
所述步骤三中智能计算中心调取非正常室温用户的历史室温数据,再结合当前供热环境下的室温数据,对比分析非正常室温用户有无与当前供热户外温度相同下的历史室温数据,再判定历史室温数据是否存在室温偏差修正值。步骤三中,所述“最接近的历史偏差数据”是指历史供暖户外温度中与当前供暖户外温度最接近的室温偏差修正值。例如:当前供暖户外温度为-1度,若历史室温数据中不存在户外温度为-1度的室温偏差修正值,但是存在供暖户外温度为0度的室温偏差修正值,此时智能计算中心需要将供暖户外温度为0度的室温偏差修正值按照折算公式,折算为户外温度为-1度时的室温偏差修正值。步骤三中还存在另外一种特殊情况为:当前供暖户外温度为-1度,历史室温数据中不存在户外温度为-1度的室温偏差修正值,但是同时存在户外温度为0度和-2度的室温偏差修正值,此时智能计算中心应取低于当前供暖户外温度的历史室温数据,即取户外温度为-2度的室温偏差修正值进行公式折算。
智能计算中心将一开始的非正常室温用户的室温进行修正后,得到当前该用户的实际室温值,步骤五中,智能计算中心对修正后用户实际的室温再次与标准供热温度进行比对,若用户的室温仍低于标准供热温度,则热力企业可以标记为核查用户,安排进行实地室温测量并记录,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大大缩小了热力企业对用户实地室温测量的范围。
本发明结构新颖,运行稳定,通过引入室温修正方法,基于供热理论计算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结合室温采集器采集到的室温数据,能够尽可能准确推算出用户室内的实际温度,从而准确的区分出实际的正常室温与非正常室温,从而提高后续对用户实际非正常室温调整的准确性,可以使热力企业可以基于用户修正后的室温值,直接参照供热标准温度对该类用户的室温进行调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热力企业供热能源,同时保证用户的满意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热网监控系统、室温采集系统、智能计算中心以及供热系统,所述热网监控系统包括热力站监控设备、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所述室温采集系统包括室温采集装置;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室温采集装置、热力站监控设备和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对供热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检测并存储,储存的数据信息为智能计算中心提供数据支持;
所述智能计算中心用于对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向供热系统下达调节供热的指令;
供热系统用于控制供热,对用户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方法包括:
步骤一、智能计算中心首先基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对供热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供热环境状态是否正常,若供热环境状态正常,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智能计算中心根据历史相同供热环境下室温均值和理论计算当前供热环境下的室温标准值作为参照值,取得大于此参照值的室内温度作为正常户室温,确定室温正常户后,逐一参照用户的用热状态按楼内位置查找非正常室温用户;
步骤三、智能计算中心调取非正常室温用户的历史室温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与当下相同供热环境下的室温偏差修正值,若存在偏差修正值,则进入步骤四,若不存在偏差值,则智能计算中心对当下最接近的历史偏差数据进行折算,再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根据得到的偏差值按照以下公式对非正常户室温进行修正,非正常户实际室温=非正常户采集室温+当前户偏差修正值,同时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非正常户此次室温修正数据;
步骤五、智能计算中心根据上述步骤得出的非正常户实际室温数据,再次查找修正后实际室温仍不正常的用户,标记为核查用户,安排进行实地室温测量并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温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智能计算中心对当下最接近的历史偏差数据的折算公式满足:
Figure FDA0002531652980000021
其中:
最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室温数据记为A;
最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室温偏差值记为B;
本地区合格室温参照值记为C;
本地区室外采暖计算温度记为T0;
最接近的供热环境下的历史气温数据记为T1;
当前气温数据记为T2;
当前室温数据记为D。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温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智能计算中心取得正常户室温占当前楼栋采暖户的30%及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温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智能计算中心查找到非正常室温用户后,智能计算中心基于非正常室温用户的位置检索其邻居用热状态信息和实时室温数据,根据贝叶斯推理方法进一步确定其室温是否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温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智能中心判断供热环境状态是否正常,若供热环境不正常,则步骤暂停,等待供热环境状态恢复正常后,智能中心再启动后续步骤。
CN202010519955.3A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 Active CN111664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9955.3A CN111664502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9955.3A CN111664502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4502A true CN111664502A (zh) 2020-09-15
CN111664502B CN111664502B (zh) 2021-07-09

Family

ID=72386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9955.3A Active CN111664502B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45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9774A (zh) * 2023-06-06 2023-09-01 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低功耗水体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6493A (ja) * 2000-11-16 2002-05-31 Toshiba Corp 原子力発電所の所内熱供給設備
CN2608877Y (zh) * 2003-03-07 2004-03-31 刘建军 集中采暖自动控制系统
CN104791903A (zh) * 2015-04-30 2015-07-22 北京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热网智能调度系统
CN106123110A (zh) * 2016-08-16 2016-11-16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6493A (ja) * 2000-11-16 2002-05-31 Toshiba Corp 原子力発電所の所内熱供給設備
CN2608877Y (zh) * 2003-03-07 2004-03-31 刘建军 集中采暖自动控制系统
CN104791903A (zh) * 2015-04-30 2015-07-22 北京上庄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热网智能调度系统
CN106123110A (zh) * 2016-08-16 2016-11-16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9774A (zh) * 2023-06-06 2023-09-01 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低功耗水体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16679774B (zh) * 2023-06-06 2024-01-30 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低功耗水体智能调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4502B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4414B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空调用电负荷智能控制调度方法
JP7473690B2 (ja) 冷却機器の制御方法、冷却機器制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N11221398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智慧供热管控一体化系统
CN109948824A (zh) 一种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热力站热负荷进行预测的方法
CN111664502B (zh)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
CN115164270A (zh) 一种供热调度节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TW201027014A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ir conditioning power consumption
CN211667970U (zh) 基于通信机房空调节能控制的供电诊断与告警装置
CN103062864B (zh) 用于新风系统中准确采集室外真实温度方法
Qi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rol system of heat recovery in thermal power plant
CN110895018A (zh) 基于通信机房空调节能控制的供电诊断和告警方法与装置
CN116822682A (zh) 一种热力站热负荷在线预测方法
CN110274302A (zh) 一种智慧化换热站控制系统
CN113531641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桑拿房碳晶加热板管控系统
CN116468302A (zh) 建筑园区能源结构评估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98412A (zh) 一种利用天气预报的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283649B (zh) 供需协同运行能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307024A (zh) 一种区域供热热负荷预测方法
CN112856571B (zh) 一种电采暖与热水供热互补的联合供热系统及调控方法
CN202119044U (zh) 基于健康评估技术的混合式地源热泵监控系统
CN112696728B (zh) 一种平衡用电负荷减少电力增容控制系统
CN112032818B (zh) 一种水系统供暖的室温协同控制方法
CN111928459B (zh) 一种新型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21035946U (zh) 一种适用于智慧供热系统的气候补偿系统
Wang et al. Design of Energy-Saving Window Control System through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Field Power Metering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