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3793B - 扩尺放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扩尺放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3793B
CN111663793B CN202010478953.4A CN202010478953A CN111663793B CN 111663793 B CN111663793 B CN 111663793B CN 202010478953 A CN202010478953 A CN 202010478953A CN 111663793 B CN111663793 B CN 111663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floor
length
expansion
ru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89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3793A (zh
Inventor
袁旺鲜
李坚
胡岳根
高国辉
黄福群
李中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89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3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3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3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3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3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 E04G21/1841Means for positioning building parts or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扩尺放线方法,所述扩尺放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楼面参数,所述楼面参数包括楼面的实际长度,并根据放线图确定楼面的设计长度;将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进行比较,以得到一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之间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扩尺值;根据所述扩尺值来调整放线图,并根据调整后的放线图进行放线。本申请中所述扩尺放线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解决建筑错台及垂平度偏差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扩尺放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扩尺放线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铝模板在国内的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建筑选择使用铝模板进行施工,其中不乏超层高写字楼、住宅等项目,同时人们对施工的成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施工放线的技巧在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一直沿用传统木模放线的标准进行定尺放线,无法有效抵扣铝模板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的变形误差,导致铝模板在施工安装中出现错台、垂平度偏差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一种防止错台、降低垂平度偏差的扩尺放线方法。
一种扩尺放线方法,所述扩尺放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楼面参数,所述楼面参数包括楼面的实际长度,并根据放线图确定楼面的设计长度;
将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进行比较,以得到一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之间的比较结果与一预设值比较,当所述比较结果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扩尺值为第一扩尺值,当所述比较结果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扩尺值为第二扩尺值;
放线图上绘制有主控线,所述主控线可以作为其扩尺的起始点,根据所述扩尺值来调整放线图中外墙相对于主控线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调整后的放线图进行放线。
优选地,将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进行比较,以得到一比较结果前,所述扩尺放线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计长度来确定抵消次数及抵消值,所述抵消值用于抵消扩尺后,墙体与墙体之间移动的距离。
优选地,根据所述扩尺值来调整放线图,并根据调整后的放线图进行放线前,所述扩尺放线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计长度来确定抵消次数及抵消值,所述抵消值用于抵消扩尺后,墙体与墙体之间移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比较结果为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楼面的设计长度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实际长度与所述设计长度之间的差值来确定扩尺值。
优选地,沿东西轴向扩尺时,若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值,外墙的一侧的扩尺值为第一扩尺值;
当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外墙的一侧的扩尺值为第二扩尺值。
优选地,当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的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外墙靠近伸缩缝的一侧为第三扩尺值。
优选地,沿南北轴向扩尺时,外墙的一侧扩尺值为第四扩尺值。
优选地,当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长度值,所述抵消次数为2,当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大于第一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长度值时,所述抵消次数为3,当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大于第二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长度值时,所述抵消次数为4。
优选地,第一次的抵消值为所述扩尺值的一半,第n次的抵消值为前一次抵消值的一半,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放线图利用制图软件制作,所述制图软件包括AutoCAD、SU或3DMAX。
本申请中所述扩尺放线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解决建筑错台及垂平度偏差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扩尺放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确定扩尺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确定抵消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采用图1所述扩尺放线方法的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主控线 100
第一基准线 10
第二基准线 20
第三基准线 30
伸缩缝 2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连接”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可以理解,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根据放线图中绘制的尺寸,在相应的施工地对应施工放线,放线完成后,按照放线位置进行钢筋绑扎,然后将铝模板安装在所述钢筋的外表面,并浇筑混凝土入所述铝模板与所述钢筋围成的空间内。当混凝土成形后,即可拆卸所述铝模板,建筑大致完成。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定义放线图上的左右分别为西东方向,上下分别为北南方向。放线图会绘制有经纬线作为墙柱的定位线,例如竖向的经线,轴1至轴26。横向的纬线,轴A至轴K。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在绘制好的经纬线上对应绘制建筑物的俯视图。如此,当移动经纬线时,其经纬线上对应的墙也会发生相应的移动,进而实现建筑的扩尺。
请再次参阅图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扩尺放线方法。所述扩尺放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楼面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楼面参数包括测量楼面的实际长度L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准备工作为:通过测量工具,例如钢卷尺沿东西轴向测量楼面的实际长度L1。可以理解,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L1为东西轴向外轮廓的长度。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L1为轴1至轴26之间在实际场地上测得的距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应用钢卷尺沿东西轴向测量三次楼面的实际长度,取其最大值为楼面的实际长度L1。如此,可以减少误差,增加其测量的准确性。
请再次参阅图4,图4为采用所述扩尺放线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放线图。
在本实施例中,放线图上绘制有主控线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线100可以作为其扩尺的起始点。所述主控线100包括第一基准线10、第二基准线20及第三基准线30。
具体地,所述第一基准线10沿东西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基准线10将放线图的南北轴向均分为两个部分。所述第二基准线20及第三基准线30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基准线10相垂直。可以理解,在建筑进行东西轴向或南北轴向的扩尺时,所述主控线100的位置固定不变,其他墙体相对于所述主控线100移动。
步骤S102:根据放线图确定楼面的设计长度L。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图4中示出的放线图中,轴1至轴26之间的距离即为楼面的设计长度L。利用制图软件制作建筑的放线图。所述制图软件可以包括AutoCAD、SU或3DMAX。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铝膜首层安装层楼地面外轮廓沿东西轴线方向设计长度L=34800mm,现场实测的楼面的实际长度L1=34832mm。
步骤S103:根据楼面的实际长度L1及楼面的设计长度L确定扩尺值。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轴1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20向西移动10mm,由原来的2900mm变为2910mm。可以理解,轴1向西扩尺,其扩尺值为10mm。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楼面的实际长度L1及楼面的设计长度L确定扩尺值,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31:将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L1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L进行比较,以得到一比较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结果为确定楼面的实际长度L1与楼面的设计长度L之间差值。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楼面的设计长度L并不是在放线图中,直接用直尺测量出来的长度。楼面的设计长度L可以是技术人员用直尺或根据制图软件测得的轴1至轴26之间的距离后,再考虑比例尺的原因,来得到所述设计长度L。楼面的设计长度L还可以是根据技术人员在放线图上标记的轴与轴之间距离,并将其求和得出的距离。
具体地,将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进行比较。当所述实际长度L1大于所述设计长度L时,则判断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的差值是否大于一预设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值为10mm。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的差值L1-L=32mm,则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的差值大于10mm。
步骤S1032:根据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扩尺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扩尺值,可以为根据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之间的差值确定扩尺值。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扩尺值,对应调整放线图中外墙相对于主控线100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所述外墙即放线图中,从左右或南北向中心靠近的第一面墙体。在本实施例中,轴1及轴2均对应为西侧的第一面外墙。轴25及轴26均对应为东侧的第一面外墙。轴A对应为南侧的第一面外墙。轴K对应为北侧的第一面墙体。
在本实施例中,沿东西轴线方向,当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确定外墙的一侧的扩尺值为第一扩尺值。例如为10mm。
当所述实际长度L1与所述设计长度L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外墙的一侧的扩尺值为第二扩尺值。例如为5-8mm。
可以理解,当所述外墙靠近伸缩缝200时,所述外墙靠近所述伸缩缝200的一侧为固定的第三扩尺值,例如5mm。可以理解,本技术领域中,伸缩缝200也叫做温度缝,是为了避免建筑构件在温度变化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度应力破坏建筑物而预留的缝隙,是一种变形缝。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若实际长度L1大于设计长度L(即L1>L),且实际长度L1与设计长度L的差值大于或等于10mm(即L1-L≥10mm),则西侧的外墙扩尺为10mm,东侧的外墙扩尺为10mm(如果靠近伸缩缝200的一侧,则外墙对应扩尺5mm)(5mm)。若实际长度L1大于设计长度L(即L1>L),且实际长度L1与设计长度L的差值大于或等于10mm(即L1-L<10mm),则西侧的外墙扩尺为5-8mm,东侧的外墙扩尺为5-8mm(如果靠近伸缩缝200的一侧,则外墙对应扩尺5mm)。若实际长度L1小于设计长度L(即L1<L),则东侧的外墙及西侧的外墙均扩尺5mm。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沿东西轴线方向,西侧的外墙(轴1、轴2)(外墙的一侧扩尺值为第二扩尺值,应扩尺10mm。东侧的外墙(轴25、轴26)的一侧因靠近伸缩缝200,其扩尺值为固定的第三扩尺值,应扩尺5mm。
因此,将轴1、轴2墙柱定位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20向西偏10mm,将轴25、轴26墙柱定位线相对于所述第三基准线30向东偏5mm。如图2中箭头所指为扩尺方案,箭尾为传统方案。
可以理解,在外墙进行扩尺后,需要对其他墙体进行相应的移动适当的距离(即抵消值),以抵消所述外墙扩尺后,墙体与墙体之间移动的距离,保证整体的墙体间面积不发生大的变化。进而,满足扩尺放线的原则。
在本实施例中,扩尺放线应满足如下规则:
1、扩尺后的空间净宽误差不宜大于5mm;
2、最大扩尺东西向每侧不宜大于15mm且外廓主轴线轴线误差不宜大于15mm,南北向每侧扩大取定值5mm;
3、最大扩尺须以两侧向中间呈规律抵消,不宜集中一侧扩大且无尺寸抵消,应保证混凝土浇筑后墙、柱、梁结构位置、尺寸偏差不应大于8mm;
4、抵消次数N依据主轴长度确定,抵消值K最大为单侧扩尺值的一半且不小于3mm;
5、有伸缩缝200的一侧扩大取定值5mm;
6、扩尺放线前应根据墙柱布置图及现场勘察情况进行提前制定方案。
步骤S104:根据设计长度L来确定抵消次数及抵消值。
请再次参阅图3,根据设计长度L来确定抵消次数及抵消值,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41:根据设计长度L来确定抵消次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抵消次数N将会根据项目中所述设计长度L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所述设计长度L小于或等于第一长度值,例如50m,所述抵消次数N为2。当所述设计长度L大于第一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长度值时,例如大于50m,小于或等于80m,所述抵消次数N为3。当所述设计长度L大于第二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长度值时,例如大于80m,小于或等于100m,所述抵消次数N为4。当所述设计长度L大于第三长度值,例如100m,所述抵消次数N大于或等于5。如下表:
Figure GDA0003463591820000081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计长度L为34800mm。所述设计长度L小于50m(L<50),由上表可知,在本实施例中,需抵消次数N为2。
步骤S1042:根据抵消次数确定对应的抵消值。
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次的抵消值为所述外墙一侧扩尺值的一半。第二次的抵消值为第一次抵消值的一半。第三次抵消值为第二次抵消值的一半。依次类推,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n次抵消值K=(第n-1次抵消值K)/2,K≥3;
当第n次抵消值2≤K<3时,取3;
当第n次抵消值K<2时,取0,抵消结束。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西侧外墙(轴1、轴2)的扩尺值为第一扩尺值,即10mm。
可以得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次的抵消值对应为5mm。第二次的抵消值为第一次抵消值的一半,即对应为3mm。东侧外墙(轴25、轴26),即靠近伸缩缝200的一侧的扩尺值为第三扩尺值,即5mm。因此,第一次抵消值对应为3mm。第二次抵消值对应为0mm(第二次抵消值为1.5mm,其小于2,满足取0处理)。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4、步骤S103的顺序不固定,可以先确定抵消次数及抵消值。再确定扩尺值。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两个步骤也可以两个步骤同时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南北方向的外墙还需要扩尺一固定的第四扩尺值。所述第四扩尺值可以为5mm。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南北方向的其他墙体不作抵消处理。
例如,南侧的外墙(轴A)向南移动5mm。北侧的外墙(轴K)向北移动5mm。
步骤S105:根据所述扩尺值、抵消次数及抵消值来调整放线图,并基于调整后的放线图进行现场放线。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扩尺值、抵消次数及抵消值对应确定整个建筑中各个墙体的位置后,利用制图软件对应调整原始放线图中的经纬线的位置,进而根据调整后的放线图,然后在实际场地中根据调整后的放线图进行施工放线。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抵消值,利用制图软件将靠近轴1、轴2的轴3-轴6墙柱定位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20向西偏移5mm。靠近轴25、轴26的轴21-轴24墙柱定位线相对于所述第三基准线30向东偏移3mm。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例如,轴2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20的原始距离为1900mm。轴4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20的原始距离为900mm。轴2与轴4之间的原始距离为2800mm。当根据扩尺值及抵消值调整后,轴2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20的当前距离为1910mm。轴4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20的当前距离为895mm。此时,轴2与轴4之间的距离为2805mm。扩尺前与扩尺后,两者之间的误差为5mm。其满足扩尺后的空间净宽误差不宜大于5mm的施工放线规则。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轴8墙柱定位线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准线20向西偏移3mm。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定义抵消值是与邻近墙体的墙柱定位线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一致地。即靠近所述外墙的第一个房间的墙柱定位线移动第一抵消值,第二个房间的墙柱定位线移动第二抵消值。如此,从建筑的两侧向中间靠近,其抵消值逐渐变小直至为0。如此,保证了建筑设计中,尺寸误差不超过5mm的要求。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第一次抵消值及第二次抵消值时,其轴的数量不固定,其根据放线图中墙体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对应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在东西方向确定好每个轴需要移动的距离及位置后,还需将南北方向的轴k对应相对于所述主控线100向北移动5mm。将轴A对应相对于所述主控线100向南移动5mm。
步骤S106:检查与复核。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扩尺放线规则来检查与复核,即检测实际场地中各个墙体的位置是否与利用制图软件调整后的放线图上对应的位置一一对应。当检查出有错误时,跳转至步骤S 101。检查无误时,即完成扩尺放线。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技术人员根据修正后的放线图,在实际场地中进行施工放线后,还需对施工放线后的场地进行检查与复核,保证放线的准确性。
如此,混凝土浇筑质量成形良好,外墙无明显或大于5mm的错台。
在本实施例中,技术人员在建设好一定的层数,例如5层,6层或15层后,对施工放线的尺寸需再次进行复核,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准确性和垂平度。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楼面模板的挤压或者所述铝模板本身附带有杂质,例如混凝土,使得所述铝模板在安装过程中,会形成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如果不对其进行扩尺,所述铝膜板之间可能会出现错台。且随着楼层的增高,整个建筑的外墙将会导致倾斜,无法满足垂平度,建筑不美观,也具有安全隐患。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建筑的地面进行扩尺施工放线,适当增加了楼面地面墙体之间的距离,预先考虑了所述铝模板由于挤压变大或出现错台的问题,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及建筑的垂平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尺放线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解决建筑错台及垂平度偏差大的问题。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发明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尺放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楼面参数,所述楼面参数包括楼面的实际长度,并根据放线图确定楼面的设计长度;
将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进行比较,以得到一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之间的比较结果与一预设值比较,当所述比较结果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扩尺值为第一扩尺值,当所述比较结果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扩尺值为第二扩尺值;
放线图上绘制有主控线,所述主控线可以作为其扩尺的起始点根据所述扩尺值来调整放线图中外墙相对于主控线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调整后的放线图进行放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进行比较,以得到一比较结果前,所述扩尺放线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计长度来确定抵消次数及抵消值,所述抵消值用于抵消扩尺后,墙体与墙体之间移动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扩尺值来调整放线图,并根据调整后的放线图进行放线前,所述扩尺放线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计长度来确定抵消次数及抵消值,所述抵消值用于抵消扩尺后,墙体与墙体之间移动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结果为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楼面的设计长度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实际长度与所述设计长度之间的差值来确定扩尺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沿东西轴向扩尺时,若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一预设值,外墙的一侧的扩尺值为第一扩尺值;
当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外墙的一侧的扩尺值为第二扩尺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楼面的实际长度与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的差值不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外墙靠近伸缩缝的一侧为第三扩尺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南北轴向扩尺时,外墙的一侧扩尺值为第四扩尺值。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长度值,所述抵消次数为2,当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大于第一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长度值时,所述抵消次数为3,当所述楼面的设计长度大于第二长度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长度值时,所述抵消次数为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的抵消值为所述扩尺值的一半,第n次的抵消值为前一次抵消值的一半,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尺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图利用制图软件制作,所述制图软件包括AutoCAD、SU或3DMAX。
CN202010478953.4A 2020-05-29 2020-05-29 扩尺放线方法 Active CN111663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8953.4A CN111663793B (zh) 2020-05-29 2020-05-29 扩尺放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8953.4A CN111663793B (zh) 2020-05-29 2020-05-29 扩尺放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3793A CN111663793A (zh) 2020-09-15
CN111663793B true CN111663793B (zh) 2022-04-19

Family

ID=72385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8953.4A Active CN111663793B (zh) 2020-05-29 2020-05-29 扩尺放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37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356A (zh) * 2020-09-29 2021-02-09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经纬轴网方柱快速放线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4990B (zh) * 2015-12-02 2017-08-01 中建一局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弧形栏杆扶手的定位放线及模板施工方法
CN107327143A (zh) * 2017-07-14 2017-11-07 同济大学 一种景观工程异形构筑物施工放线方法
CN108868065A (zh) * 2018-06-20 2018-11-23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地坪伸缩缝施工留设方法
JP7215056B2 (ja) * 2018-10-04 2023-01-31 株式会社大林組 建築作業装置および建築作業方法
CN110528577A (zh) * 2019-09-05 2019-12-03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管廊现浇铝膜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3793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7622B2 (en) Self-aligning corner bead for fireproofing structural steel memb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1663793B (zh) 扩尺放线方法
CN103942367B (zh) 一种空间大跨异形钢结构制作安装预变形方法
US9140005B2 (en) Self-aligning corner bead for fireproofing structural steel memb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1677163A (zh) 一种玻璃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41034A (zh) 一种bim辅助双曲面异形柱三角板安装的施工工艺
CN107009097A (zh) 大型弯扭钢楼梯的制作方法
KR20180059094A (ko) 비콘 기반 실내 측위에서의 rssi 보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297453B (zh) 衬砌台车弧形模板的线形测量方法
US10683662B1 (en) Self-aligning corner bead for fireproofing structural steel memb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4215233A (zh) 一种复杂双曲面幕墙结构及其定位施工方法
CN113486479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室内给排水管线的快速布置方法
KR101790928B1 (ko) 외부가 비정형 곡률인 건축물의 곡면형성을 위한 면 및 점 제어 방법
JP6595100B2 (ja) 接続要素の製作寸法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210239179U (zh) 一种风管穿墙套管快速定位装置
EP1726728A1 (en) Method of erecting a partition wall integrated with a concrete floor
AU2015305322B2 (en) Self-aligning, double wire corner bead for fireproofing structural steel memb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3806848B (zh) 树状多节段空间角度弯折相贯构件的制作方法
CN113587910B (zh) 一种用于多圆心圆弧型异形结构的施工测量方法
CN108867955A (zh) 一种金属幕墙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7454494B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梁桥的预制线形确定方法
CN115388868A (zh) 一种墙体测量标靶设置及坐标测量方法
CN115929048A (zh) 一种不规则弧形结构大面积异形铝板吊顶施工方法
CN117131565A (zh) 用于空间双曲钢管桁架结构的安装定位方法
CN117005604A (zh) 一种基于bim的曲面金属屋面中曲形龙骨快速安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