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8373A -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8373A
CN111658373A CN202010636110.2A CN202010636110A CN111658373A CN 111658373 A CN111658373 A CN 111658373A CN 202010636110 A CN202010636110 A CN 202010636110A CN 111658373 A CN111658373 A CN 111658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earing plate
accommodating cavity
patient
preven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61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轮盟
杨蕊
邢爱民
刘立平
刘艳艳
马小玮
张虹
马晶
孙宇
刘雪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6361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8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8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8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3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mattress frames having alternately movabl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8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ventilating means, e.g. mattress or cushion with ventilating holes or venti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61G2203/4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for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10/0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 A61G2210/9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for hea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床体、驱动组件、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床体上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纳腔,驱动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第一承托板上设有第一承托面,第一承托板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第一承托面低于开口端或与开口端平齐,第二承托板上设有第二承托面,第二承托板与第一承托板相邻设置且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第二承托面低于开口端或与开口端平齐,第二承托板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承托板的运动方向相反。当患者仰卧在床体上时,驱动件分别对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进行驱动,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交替与患者接触,避免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压力性损伤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不能适当提供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要的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重症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卧床时总保持单一姿势,身体长时间与放置在床上的被褥接触,极易出现压力损伤,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不断调整重症患者的姿势,从而为了避免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
但是,重症患者行动不便,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姿势调整时,极为不便,从而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如何避免重症病人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同时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所述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
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纳腔;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上设有第一承托面,所述第一承托板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承托面低于所述开口端或与所述开口端平齐;
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二承托板上设有第二承托面,所述第二承托板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相邻设置且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承托面低于所述开口端或与所述开口端平齐,所述第二承托板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的运动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容纳腔的开口端设置在床体远离地面的侧面上,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在容纳腔的开口端间隔设置,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对开口端进行遮挡。当患者仰卧在床体上时,第一承托板和/或第二承托板对患者形成支撑,驱动件分别对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进行驱动,使得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交替与患者接触,更换患者被承托支撑的位置,避免了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从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曲轴,所述曲轴的前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所述曲轴的后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所述曲轴的前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一连杆轴颈与所述第一承托板传动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二连杆轴颈与所述第二承托板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承托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杆轴颈连接;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承托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连杆轴颈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转轴配合;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曲轴的前端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组,所述第一滑槽组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相对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均沿所述容纳腔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一承托板的另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组,所述第二滑槽组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三槽和第四槽,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一槽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同一侧壁上,所述第四槽和所述第二槽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同一侧壁上,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四槽均沿所述容纳腔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承托板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三槽内,所述第二承托板的另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四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托板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承托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滑槽组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一滑槽组与所述第一承托板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托板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承托板与各所述第一承托板交替设置,所述第二滑槽组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承托板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滑槽组与所述第二承托板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托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托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通孔。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均未示出);
图4为图2中所示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的驱动组件(部分结构)与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10为床体,11为容纳腔,12为第一滑槽组,121为第一槽,122为第二槽,13为第二滑槽组,131为第三槽,132为第四槽,14为气孔;
20为第一承托板,21为第一通孔;
30为第二承托板,31为第二通孔;
40为驱动组件,41为第一齿轮,42为电机,43为第二齿轮,44为曲轴,45为第一连接件,46为第二连接件;
50为风机;
60为第一加热件;
70为第二加热件;
80为床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100,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100包括床体10、驱动组件40、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床体10上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纳腔11,驱动组件40设置在容纳腔11内,第一承托板20上设有第一承托面,第一承托板20与驱动组件40传动连接,以使第一承托面低于开口端或与开口端平齐,第二承托板30上设有第二承托面,第二承托板30与第一承托板20相邻设置且与驱动组件40传动连接,以使第二承托面低于开口端或与开口端平齐,第二承托板30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承托板20的运动方向相反。
具体地,容纳腔11的开口端设置在床体10远离地面的侧面上,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在容纳腔11的开口端间隔设置,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对开口端进行遮挡。当患者仰卧在床体10上时,第一承托板20和/或第二承托板30对患者形成支撑,驱动件分别对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进行驱动,使得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交替与患者接触,更换患者被承托支撑的位置,避免了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从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需要理解的是,当第一承托板20处于使用状态且第二承托板30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第一承托板20的第一承托面与容纳腔11的开口端平齐,第二承托板30的第二承托面低于容纳腔11的开口端,此时患者仅与第一承托面接触,使得患者与第二承托面接触的位置解除压力,以避免出现压力性损伤;当第二承托板30处于使用状态且第一承托板20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第二承托板30的第二承托面与容纳腔11的开口端平齐,第一承托板20的第一承托面低于容纳腔11的开口端,此时患者仅与第二承托面接触,使得患者与第一承托面接触的位置解除压力,以避免出现压力性损伤。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承托板20与第二承托板30交替与患者接触时,两者交替的频率低且动作幅度缓慢,从而避免对患者产生冲击,保证了患者的使用安全。
另外,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100还包括床头80、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摄像头、湿度传感器、加湿器、氧传感器、氧气喷头和通风设备,床头80设置在床体10的一端,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摄像头、湿度传感器、加湿器、氧传感器和氧气喷头均设置在床头80上,患者的头部朝向床头80。
具体地,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显示单元、报警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远程后台(护士站)通信连接。
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并且将患者的体温数据反馈至控制单元,并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反馈至远程后台,从而降低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频繁的温度检测,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得到了进一步地降低。
摄像头具有图像和声音采集的功能,摄像头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到的实时声音及图像传输至远程后台,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远程获得患者的当前状态,进一步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所处环境的湿度,并且将湿度数据数据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反馈的湿度数据与预设的湿度区间进行比较,若反馈的湿度数据小于预设的湿度区间,控制单元打开加湿器对患者所处的环境进行加湿操作,若反馈的湿度数据大于预设的湿度区间,控制单元打开通风设备对患者所处的环境进行通风操作,从而保证患者处于湿度适中的环境,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操作,进一步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氧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氧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所处环境的氧气浓度,并且将氧浓度数据数据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反馈的氧浓度数据与预设的氧浓度区间进行比较,若反馈的氧浓度数据小于预设的氧浓度区间,控制单元打开氧气喷头(与氧气管路连通)对患者所处的环境进行增氧操作,从而保证患者处于氧浓度适中的环境,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操作,进一步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40包括电机42和曲轴44,电机42设置在容纳腔11内,曲轴44的前端与容纳腔11的侧壁配合,曲轴44的后端与容纳腔11的侧壁配合,曲轴44的前端与电机42传动连接,曲轴44的第一连杆轴颈与第一承托板20传动连接,曲轴44的第二连杆轴颈与第二承托板30传动连接。具体地,曲轴44的两端分别与容纳腔11的侧壁配合,在电机42的驱动下,曲轴44能够在容纳腔11内转动,由于第一承托板20与曲轴44的第一连杆轴颈传动连接,第二承托板30与曲轴44的第二连杆轴颈传动连接,当曲轴44转动时,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能够交替升降,从而实现对患者的交替支撑,以避免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情况。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4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5和第二连接件46,第一连接件45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一承托板20连接,第一连接件45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一连杆轴颈连接,第二连接件46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二承托板30连接,第二连接件46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第二连杆轴颈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5的一端设有第一孔,第一连接件4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孔,第一孔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承托板20连接且两者能够相对转动,第二孔套设在曲轴44的第一连杆轴颈上,第二连接件46的一端设有第三孔,第二连接件46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孔,第三孔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承托板30连接且两者能够相对转动,第四孔套设在曲轴44的第二连杆轴颈上。通过第一连接件45和第二连接件46分别将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连接在曲轴44的不同连杆轴颈上,当电机42驱动曲轴44转动时,能够有效实现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对患者的交替支撑,从而避免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姿势的调整,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了降低。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40还包括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3,第一齿轮41与电机42的转轴配合,第二齿轮43与曲轴44的前端配合,第二齿轮43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41的齿数,第二齿轮43与第一齿轮41啮合传动。具体地,电机42与曲轴44通过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3的啮合实现了传动,由于第二齿轮43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41的齿数,从而实现了电机42的降速传动,使得曲轴44的转动速度缓慢,进而保证了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进行切换时,动作缓慢,避免对患者产生冲击,提高了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及舒适性,本发明中,曲轴44的转动速度为0.1r/min。
进一步地,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组12,第一滑槽组12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槽121和第二槽122,第一槽121和第二槽122位于容纳腔11的相对两个侧壁上,第一槽121和第二槽122均沿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承托板20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槽121内,第一承托板20的另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槽122内。具体地,当电机42驱动曲轴44转动时,由于第一承托板2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槽121和第二槽122内,从而实现了第一承托板20竖直升降(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从而保证了第一承托板20具有良好的方向性,使得对患者承托的效果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组13,第二滑槽组13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三槽131和第四槽132,第三槽131和第一槽121间隔设置在容纳腔11的同一侧壁上,第四槽132和第二槽122间隔设置在容纳腔11的同一侧壁上,第三槽131和第四槽132均沿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承托板30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三槽131内,第二承托板30的另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第四槽132内。具体地,当电机42驱动曲轴44转动时,由于第二承托板30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三槽131和第四槽132内,从而实现了第二承托板30竖直升降(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从而保证了第二承托板30具有良好的方向性,使得对患者承托的效果得到了保证。
进一步地,第一承托板20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一承托板20间隔设置,第一滑槽组12的数量与第一承托板20的数量一致,第一滑槽组12与第一承托板20对应设置。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承托板20,实现了对患者的多位置支撑,减少了与患者的接触面积,使得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得到有效避免。
进一步地,第二承托板30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二承托板30与各第一承托板20交替设置,第二滑槽组13的数量与第二承托板30的数量一致,第二滑槽组13与第二承托板30对应设置。具体地,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交替设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承托板30进一步实现了对患者的多位置支撑,使得患者与第二承托板30的接触面积减少,进一步避免了患者的压力性损伤。
进一步地,第一承托板20上设有多个与容纳腔11连通的第一通孔21。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通孔21,能够使得进一步减少第一承托板20与患者的接触面积,同时能够对患者与第一承托板20接触的位置进行通风,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
需要指出的是,容腔的侧壁上设有气孔14,并且气孔14位于第一滑槽组12和第二滑槽组13之间,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100还包括风机50,风机50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对应气孔14设置,风机50启动使得容纳腔11内的空气经气孔14流动至外界,从而保证了第一承托板20和第二承托板30底部空气流通,进一步避免了患者皮肤出现溃烂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承托板20上设有多个与容纳腔11连通的第二通孔31。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二通孔31,能够使得进一步减少第二承托板30与患者的接触面积,同时能够对患者与第二承托板30接触的位置进行通风,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
需要指出的是,在容纳腔11内还间隔设有第一加热件60和第二加热件70,第一加热件60和第二加热件70分别用于对容纳腔11进行加热,从而保证患者底部处于干燥的环境,进一步避免了患者与承托板接触的位置出现溃烂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
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纳腔;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上设有第一承托面,所述第一承托板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承托面低于所述开口端或与所述开口端平齐;
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二承托板上设有第二承托面,所述第二承托板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相邻设置且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承托面低于所述开口端或与所述开口端平齐,所述第二承托板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的运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曲轴,所述曲轴的前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所述曲轴的后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所述曲轴的前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一连杆轴颈与所述第一承托板传动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二连杆轴颈与所述第二承托板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承托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杆轴颈连接;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承托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连杆轴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转轴配合;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曲轴的前端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组,所述第一滑槽组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相对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均沿所述容纳腔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一承托板的另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组,所述第二滑槽组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三槽和第四槽,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一槽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同一侧壁上,所述第四槽和所述第二槽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同一侧壁上,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四槽均沿所述容纳腔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承托板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三槽内,所述第二承托板的另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四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板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承托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滑槽组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一滑槽组与所述第一承托板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板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承托板与各所述第一承托板交替设置,所述第二滑槽组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承托板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滑槽组与所述第二承托板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通孔。
CN202010636110.2A 2020-07-03 2020-07-03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Pending CN111658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6110.2A CN111658373A (zh) 2020-07-03 2020-07-03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6110.2A CN111658373A (zh) 2020-07-03 2020-07-03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8373A true CN111658373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1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6110.2A Pending CN111658373A (zh) 2020-07-03 2020-07-03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83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9107A (zh) * 2020-11-27 2021-11-05 周静 一种医疗护理床
CN116059070A (zh) * 2023-01-28 2023-05-05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疗病床
CN116077290A (zh) * 2023-03-24 2023-05-09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一种用于icu的病床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94668Y (zh) * 2001-09-12 2002-06-12 谢宝光 防褥疮病床
KR101043453B1 (ko) * 2010-08-31 2011-06-23 한태식 욕창 예방 침대
CN205019313U (zh) * 2015-09-16 2016-02-10 李华春 一种防褥疮的床垫
CN106859883A (zh) * 2017-03-31 2017-06-20 王丹 一种方便照护患者的护理装置
CN206526201U (zh) * 2016-11-23 2017-09-29 绍兴市人民医院 一种通风折叠护理床
CN110101525A (zh) * 2019-05-14 2019-08-09 王文华 一种肝胆科卧位压疮护理设备
CN209422287U (zh) * 2017-03-31 2019-09-24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设有防褥疮垫的护理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94668Y (zh) * 2001-09-12 2002-06-12 谢宝光 防褥疮病床
KR101043453B1 (ko) * 2010-08-31 2011-06-23 한태식 욕창 예방 침대
CN205019313U (zh) * 2015-09-16 2016-02-10 李华春 一种防褥疮的床垫
CN206526201U (zh) * 2016-11-23 2017-09-29 绍兴市人民医院 一种通风折叠护理床
CN106859883A (zh) * 2017-03-31 2017-06-20 王丹 一种方便照护患者的护理装置
CN209422287U (zh) * 2017-03-31 2019-09-24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设有防褥疮垫的护理床
CN110101525A (zh) * 2019-05-14 2019-08-09 王文华 一种肝胆科卧位压疮护理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9107A (zh) * 2020-11-27 2021-11-05 周静 一种医疗护理床
CN113616445A (zh) * 2020-11-27 2021-11-09 周静 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疗护理床
CN113616445B (zh) * 2020-11-27 2023-09-29 累了么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病人的医疗护理床
CN116059070A (zh) * 2023-01-28 2023-05-05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疗病床
CN116077290A (zh) * 2023-03-24 2023-05-09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一种用于icu的病床
CN116077290B (zh) * 2023-03-24 2023-11-17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一种用于icu的病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8373A (zh)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JP6408117B2 (ja) 設定可能な携帯型患者監視システム
CN103622381B (zh) 一种具有底盘装置的智能幼儿床车
CN102740766A (zh) 用于生理监测的具有电子设备的身体粘附贴片
CN205849684U (zh) 一种远程可控制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09154364U (zh) 一种用于重症icu的电动多功能手术床
CN101061979B (zh) 监护床及其辅助板
CN211723242U (zh) B超检查专用床
CN219332282U (zh) 一种防压疮装置
CN213534231U (zh) 一种可提示更换打印纸的心电图机
CN216933794U (zh) 一种具有坐浴功能的病床
CN217987890U (zh) 带床头抬高角度显示器的病床
CN215459761U (zh) 一种带靠背功能的胃镜检查床
CN216087093U (zh) 一种用于生命健康监控的线路板
CN218833071U (zh) 一种防压疮调节床
CN218441707U (zh) 一种智慧病房终端显示装置
CN211512387U (zh) 一种新型护理用床
CN219680982U (zh) 一种呼吸重症患者用体位调节装置
CN219700360U (zh) 一种辅助翻身床垫
CN215779378U (zh) 一种检测病人卧床时间的不同部位防褥疮预警床垫
CN217645218U (zh) 一种无创多参数近红外组织氧监测仪
CN218419884U (zh) 一种乳腺病检查用辅助装置
CN211723765U (zh) 一种防压疮护理用翻身辅助器
CN217503228U (zh) 一种显示屏可调的按摩椅
CN210612148U (zh) 一种ct机影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