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8121A -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8121A
CN111658121A CN202010625283.4A CN202010625283A CN111658121A CN 111658121 A CN111658121 A CN 111658121A CN 202010625283 A CN202010625283 A CN 202010625283A CN 111658121 A CN111658121 A CN 111658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fracture
supporting rod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52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茂元
代金凤
蒋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6252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81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8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81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88Osteosynthesis instruments; Methods or mean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s
    • A61B17/8866Osteosynthesis instruments; Methods or mean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s for gripping or pushing bones, e.g. approxim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1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for stereotaxic surgery, e.g. frame-based stereotaxis
    • A61B90/14Fixators for body parts, e.g. skull clamp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ixators, e.g. p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针对骨折急救领域中难以对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固定以及保护,同时现有的骨折复位保持器组装以及夹持较为复杂,不便于急救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其具有可以急救时支撑保护骨折部位的便于调节支撑使用的支撑部以及固定部,仅通过弹性带以及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板、支撑杆即可实现方便快捷的骨折部位固定,同时固定部上还设置有突出于弧形固定板本体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预留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的设置使得本发明不仅在骨折急救时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的定位以及保护,而且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医师需要调节使用以及伤口愈合时可以更好的对断骨进行加压保持。

Description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折创伤急救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背景技术
骨折之后的急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抢救休克,由于导致骨折的能量通常较大,引起机体的损伤也通常较重,可能不单纯只是合并骨折,还会有其他脏器的损伤,如果出血较多,一定要抢救休克,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次,根据骨折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固定,尤其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不要轻易的把骨折断端还纳回去,防止把骨折处的污染物带到深处。如果出血较多,可以使用止血带,局部加压包扎止血,但使用止血带的时候一定要标注时间。另外,妥善固定非常重要,骨折之后如果不能够妥善固定,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刺激容易导致进一步损伤。做完以上几个步骤之后,需要迅速转运患者,到有条件治疗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骨折固定技术在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及时、正确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有极好作用。在院外急救骨折固定时,急救固定器材常常就地取材,如各种2—3厘米厚的木板、竹竿、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等,均可作为固定代用品。
申请号为CN201920327277.3的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胸壁缺损的急救装置,通过设置护板用作固定夹板,并在护板上设置相应的引流管以及填充块用于对患处进行积血积气的引流和患处保护,并在护板两侧均设置弹性带用于肋骨骨折的固定,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但上述急救装置仅能够应用于肋骨骨折部位,而对于四肢的骨折急救缺乏适应性。
申请号为CN201910503892.X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快速钢板归位骨折钳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A钳片和B钳片通过销钉交错连接,钳头A和钳头B相对弯曲形成夹持断骨的钳口,便于在放置钢板过程中始终对拼接好的断骨具有夹持作用,上述骨折钳可以用于手术过程中辅助进行断骨的夹持保证钢板的正确放置,但在骨折急救过程中并不能对骨折部位进行加压保持。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骨折创伤急救用医疗器械,缺少躯干用骨折复位保持器,并不能实现方便肢体躯干部位的急救现场固定与方便骨折手术固定之间的良好配合,同时不能对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加压固定,采用木板等方式固定不能使伤口消炎封闭,无法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针对骨折急救领域中难以对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固定以及保护,同时现有的骨折复位保持器组装以及夹持较为复杂,不便于急救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其具有可以急救时支撑保护骨折部位的便于调节支撑使用的支撑部以及固定部,仅通过弹性带以及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板、支撑杆即可实现方便快捷的骨折部位固定,同时固定部上还设置有突出于弧形固定板本体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预留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的设置使得本发明不仅在骨折急救时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的定位以及保护,而且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医师需要调节使用以及伤口愈合时可以更好的对断骨进行加压保持。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包括支撑部、固定部以及密封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板以及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左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左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分别包括两个交叉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通过第一弹性带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固定部以及第一支撑杆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通过第二弹性带连接的第二支撑板固定部以及第二支撑杆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部包括万向转动连接的第一左固定板以及第一右固定板,所述第一左固定板以及第一右固定板均为弧形固定板,并在所述第一左固定板以及第一右固定板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垂直设置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弧形固定板本体设置,并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开设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部包括万向转动连接的第二左固定板以及第二右固定板,所述第二左固定板以及第二右固定板均为弧形固定板,并在所述第二左固定板以及第二右固定板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垂直设置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弧形固定板本体设置,并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开设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的设置使得本发明不仅在骨折急救时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的定位以及保护,而且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医师需要调节使用以及伤口愈合时可以更好的对断骨进行加压保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上均设置有通信系统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角度α以及β,其中设沿着所述支撑板的伸缩方向为X轴方向,在所述支撑板的平面内垂直于所述X轴方向的为Y轴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为Z 轴方向,则所述角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测得αXIαYIαZI以及βXIβYIβZI,所述通信系统可以实时将所述角度α以及β传递给外部计算机,当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医师调节所述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时,所述外部计算机可以根据调节过程中实时测量得到的所述角度α以及β计算出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最优调节角度αXαYαZ以及βXβYβZ,并可以根据医师调节过程中每个角度停留的时间(停留时间长证明此处靠近医师目标最优解)实现自动调节,其中N为角度传感器的实时测量次数,TI为每个角度停留的时间,所述最优调节角度分别为
Figure 100002_1
Figure 100002_2
通过所述外部计算机的计算可以自动调节得出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最优调节角度αXαYαZ以及βXβYβZ
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具有中间空腔的空心板体,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空腔内,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侧壁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可以与定位销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定位销孔实现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固定,通过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伸缩配合设置,可以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实现支撑板的长短调节,方便在不同骨折部位进行加压复位保持。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在交叉转动点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还包括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本体以及第一支撑杆套筒,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支撑杆本体以及第二支撑杆套筒,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本体以及第二支撑杆本体上的弹性销,和在第一支撑杆套筒以及第二支撑杆套筒上均匀间隔设置的可以与所述弹性销配合的孔,通过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上伸缩调节机构的设置方便了固定部适应不同部位大小的固定,同时由于伸缩调节机构的存在方便了在手术过程中医师对不同固定位置加压螺钉的位置以及角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左固定板以及第二右固定板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均设置有海绵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部以及第二支撑板固定部通过中间位置设置的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部以及第二支撑板固定部上均设置厚海绵固定块,所述厚海绵固定块中间部位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为密封布材料制成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并在使用前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通过缠带固定,所述密封部通过中间拉链实现左右两侧密封部的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具有可以急救时支撑保护骨折部位的便于调节支撑使用的支撑部以及固定部,仅通过弹性带以及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板、支撑杆即可实现方便快捷的骨折部位固定,操作使用方便。
(2)本发明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在固定部上还设置有突出于弧形固定板本体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预留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的设置使得本发明不仅在骨折急救时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的定位以及保护,而且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医师需要调节使用以及伤口愈合时可以更好的对断骨进行加压保持,同时在支撑杆上设置伸缩调节结构,伸缩调节机构与交叉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一同调节设置,方便了在手术过程中医师对不同固定位置加压螺钉的位置以及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
图3本发明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进行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包括支撑部1、固定部2以及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包括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板101以及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杆 102,所述支撑杆102包括左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左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分别包括两个交叉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杆1021以及第二支撑杆102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102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0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021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2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02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02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2连接;所述固定部2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部201以及第二固定部202,所述支撑部1支撑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201以及第二固定部20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201包括通过第一弹性带2013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固定部2011以及第一支撑杆固定部2012,所述第二固定部202包括通过第二弹性带2023连接的第二支撑板固定部2021以及第二支撑杆固定部2022,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部2012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部202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21以及第二支撑杆10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部2012包括万向转动连接的第一左固定板 2014以及第一右固定板2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1021以及第二支撑杆1022上均设置有通信系统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杆1021以及第二支撑杆1022分别与所述支撑板101的角度α以及β,其中设沿着所述支撑板101的伸缩方向为X轴方向,在所述支撑板101的平面内垂直于所述X轴方向的为Y 轴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01的方向为Z轴方向,则所述角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测得αXIαYIαZI以及βXIβYIβZI,所述通信系统可以实时将所述角度α以及β传递给外部计算机,当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医师调节所述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时,所述外部计算机可以根据调节过程中实时测量得到的所述角度α以及β计算出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最优调节角度αXαYαZ以及βXβYβZ,并可以根据医师调节过程中每个角度停留的时间(停留时间长证明此处靠近医师目标最优解) 实现自动调节,其中N为角度传感器的实时测量次数,TI为每个角度停留的时间,所述最优调节角度分别为
Figure 100002_3
Figure 4
Figure 5
通过所述外部计算机的计算可以自动调节得出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所述第一支撑杆1021以及第二支撑杆1022的最优调节角度αXαYαZ以及βXβYβZ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左固定板2014以及第一右固定板2015均为弧形固定板,并在所述第一左固定板2014以及第一右固定板2015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垂直设置第一固定座2016,所述第一固定座2016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弧形固定板本体设置,并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016上开设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部2022包括万向转动连接的第二左固定板2024以及第二右固定板2025,所述第二左固定板2024以及第二右固定板2025均为弧形固定板,并在所述第二左固定板2024以及第二右固定板2025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垂直设置第二固定座 2026,所述第二固定座2026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弧形固定板本体设置,并在所述第二固定座2026上开设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一固定座2016以及第二固定座2026的设置使得本发明不仅在骨折急救时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的定位以及保护,而且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医师需要调节使用以及伤口愈合时可以更好的对断骨进行加压保持。
其中,所述支撑板101包括第一支撑板1021以及第二支撑板1012,所述第二支撑板1012为具有中间空腔的空心板体,所述第一支撑板1011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012的空腔内,所述第一支撑板1011两侧侧壁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可以与定位销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1011通过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 1012上的定位销孔实现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012的相对固定,通过第一支撑板 1011与第二支撑板1012的伸缩配合设置,可以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实现支撑板102的长短调节,方便在不同骨折部位进行加压复位保持。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1021以及第二支撑杆1022在交叉转动点靠近所述支撑板102的一侧还包括伸缩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杆1021包括第一支撑杆本体1023以及第一支撑杆套筒1024,所述第二支撑杆1022包括第二支撑杆本体 1025以及第二支撑杆套筒1026,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杆本体 1023以及第二支撑杆本体1025上的弹性销,和在第一支撑杆套筒1024以及第二支撑杆套筒1026上均匀间隔设置的可以与所述弹性销配合的孔,通过第一支撑杆1021以及第二支撑杆1022上伸缩调节机构的设置方便了固定部2适应不同部位大小的固定,同时由于伸缩调节机构的存在方便了在手术过程中医师对不同固定位置加压螺钉的位置以及角度调节。
其中所述加压螺钉的固定位置可以由若干个具有强度削弱的预制固定孔的钢板材料制成,以方便医师在进行不同加压螺钉的固定位置选择时可以现场进行固定孔的打孔操作;其中所述预制固定孔的选点位置M(预制固定孔轴心位置距离第一左固定板2014以及第一右固定板2015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 1021的长度X,所述第一支撑板1021的长度Y以及第二支撑板1022的长度Z具有如下关系:
Figure 6
其中第一左固定板2014以及第一右固定板2015 的沿着较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所述预制固定孔的轴心为沿着距离第一左固定板2014以及第一右固定板2015的中心位置形成的半径为M的圆对称设置,通过预制固定孔在第一左固定板2014以及第一右固定板2015上的位置的设定使其与第一支撑板1021以及第二支撑板1022的长度成比例,使得伸缩调节与所述固定位置加压螺钉的位置以及角度调节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021以及第二支撑板102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左固定板2024以及第二右固定板2025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均设置有海绵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部2011以及第二支撑板固定部2021通过中间位置设置的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2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部2011以及第二支撑板固定部2021上均设置厚海绵固定块,所述厚海绵固定块中间部位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为密封布材料制成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2的两端并在使用前与所述支撑板102的两端通过缠带固定,所述密封部通过中间拉链实现左右两侧密封部的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使用时,脚部从左支撑杆以及右撑杆之间穿过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2上,通过所述支撑板102上设置有带有中间部位凹陷的厚海绵固定块的第一支撑板固定部2011以及第二支撑板固定部2021 用于支撑固定伤口的上下两端。
本发明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具有可以急救时支撑保护骨折部位的便于调节支撑使用的支撑部以及固定部,仅通过弹性带以及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板、支撑杆即可实现方便快捷的骨折部位固定,操作使用方便。本发明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在固定部上还设置有突出于弧形固定板本体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预留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一固定座以及第二固定座的设置使得本发明不仅在骨折急救时可以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的定位以及保护,而且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医师需要调节使用以及伤口愈合时可以更好的对断骨进行加压保持,同时在支撑杆上设置伸缩调节结构,伸缩调节机构与交叉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一同调节设置,方便了在手术过程中医师对不同固定位置加压螺钉的位置以及角度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包括支撑部、固定部以及密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板以及可调节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左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左支撑杆以及右支撑杆分别包括两个交叉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通过第一弹性带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固定部以及第一支撑杆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通过第二弹性带连接的第二支撑板固定部以及第二支撑杆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部包括万向转动连接的第一左固定板以及第一右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上均设置有通信系统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角度α以及β,其中设沿着所述支撑板的伸缩方向为X轴方向,在所述支撑板的平面内垂直于所述X轴方向的为Y轴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为Z轴方向,则所述角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测得αXIαYIαZI以及βXIβYIβZI,所述通信系统可以实时将所述角度α以及β传递给外部计算机,当在骨折手术过程中,医师调节所述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时,所述外部计算机可以根据调节过程中实时测量得到的所述角度α以及β计算出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最优调节角度αXαYαZ以及βXβYβZ,并可以根据医师调节过程中每个角度停留的时间(停留时间长证明此处靠近医师目标最优解)实现自动调节,其中N为角度传感器的实时测量次数,TI为每个角度停留的时间,所述最优调节角度分别为
Figure 1
Figure 2
Figure 3
通过所述外部计算机的计算可以自动调节得出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最优调节角度αXαYαZ以及βXβYβ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固定板以及第一右固定板均为弧形固定板,并在所述第一左固定板以及第一右固定板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垂直设置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弧形固定板本体设置,并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开设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部包括万向转动连接的第二左固定板以及第二右固定板,所述第二左固定板以及第二右固定板均为弧形固定板,并在所述第二左固定板以及第二右固定板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垂直设置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两侧均突出于所述弧形固定板本体设置,并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开设供加压螺钉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固定板以及第二右固定板的弧形固定板本体上均设置有海绵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部以及第二支撑板固定部通过中间位置设置的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部以及第二支撑板固定部上均设置厚海绵固定块,所述厚海绵固定块中间部位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为密封布材料制成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并在使用前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通过缠带固定,所述密封部通过中间拉链实现左右两侧密封部的密封连接。
CN202010625283.4A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Withdrawn CN1116581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5283.4A CN111658121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5283.4A CN111658121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8121A true CN111658121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0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5283.4A Withdrawn CN111658121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81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66892A (en) Limb restraint
EP0858780B1 (en) Orthopaedic apparatus, particularly for the surgical correction of bone deformations
US8302228B2 (en) Lower extremity surgical positioning device
US4443005A (en) Foot support device
US8282636B2 (e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US5827283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two bones into a desired relative position
JP2001293004A (ja) 外部固定装置、高度脛骨骨切除装置及び骨切除誘導装置と骨切除を行う方法
CN105434057B (zh) 一种用于脊柱外科的可调式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摆放装置
US20090178683A1 (en) Device for stable spatial fixation and central drilling with distal interlocking screws in limb procedures
CN213098620U (zh) 一种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器
CN211356130U (zh) 一种创伤骨科用固定架
CN111658121A (zh) 一种双侧可加压骨折复位保持器
US4471768A (en) Fracture positioner
CN108553152A (zh) 骨科随意透视复位固定架
CN212140618U (zh) 一种用于手术患者手臂的固定结构
CN209966708U (zh) 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RU2265413C2 (ru) Аппарат белинова для закрытого компрессион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шейки бедренной кости
CN215080577U (zh) 一种血管外科护理用肢体固定装置
CN217040517U (zh) 一种骨科临床使用克氏针穿针皮丘处理工具
CN215306651U (zh)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克氏针精准定位置入的导航装置
CN219307271U (zh) 用于骨科牵引床的手臂支撑结构
CN215739177U (zh) 一种膝关节手术用设有测量结构的撑开器
CN219331972U (zh) 一种膝关节置换可调节限制架
CN211067274U (zh) 一种上肢骨损伤用外固定支架
RU2534232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лечебная шина для верхней конечнос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