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5166A - 插入物保持装置,缝合线保持装置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插入物保持装置,缝合线保持装置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5166A
CN111655166A CN201880088167.4A CN201880088167A CN111655166A CN 111655166 A CN111655166 A CN 111655166A CN 201880088167 A CN201880088167 A CN 201880088167A CN 111655166 A CN111655166 A CN 111655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ture
insert
recess
holding device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81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耶斯·斯内德克
埃利亚斯·巴赫曼
李翔
西尔万·比勒
托拜厄斯·戈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rimed Technologies AG
Original Assignee
Zurimed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rimed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Zurimed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11655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3Hand-held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su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5Devices or means, e.g. loops, for capturing the suture thread and threading it through an opening of a suturing instrument or needle eyel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114Packages or dispensers for needles or sutures
    • A61B17/06133Packages or dispensers for needles or sutures of parallelepipedal shape, e.g. made of rectangular or slightly oval pan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4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grip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01Suture anchors, buttons or pledgets, i.e. 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s to bone, cartilage or soft tissue;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anchors
    • A61B2017/0409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suture anch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ist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插入物保持装置(100),该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被构造成可释放地保持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的保持结构(110);用于接收第一缝合线(400)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0);以及用于接收环状第二缝合线(500)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并且涉及缝合线保持装置(200),该缝合线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凹部(210)和保持结构(220),该第一凹部和保持结构被构造使得:当插入物(300)由保持结构(110)保持时,第一缝合线(400)可以被放置在第二缝合线(500)和插入物(300)周围,从而将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插入物(300)。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缝合线(500)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的配件套件和方法。

Description

插入物保持装置,缝合线保持装置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 于插入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插入物保持装置和缝合线保持装置,涉及包括插入物保持装置和缝合线保持装置的配件套件,以及涉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特别地,缝合线和插入物可以被包括在用于人或动物关节的韧带修复的植入物中,更特别地可以被包括在用于人或动物膝盖的前交叉韧带修复的植入物中。
根据现有技术(即WO 2016/113142 A1)已知的是包括连接到至少一个骨引导元件(OCE)的柔性移植物(例如来自患者腿筋的自体移植物)的用于韧带修复的植入物。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描述了所谓的骨骼-肌腱-骨骼(BTB)移植物。
在这样的植入物中,柔性移植物替代了撕裂的或损坏的韧带(例如前交叉韧带,ACL),并且骨引导元件或骨骼移植物被插入到相关联骨骼(诸如在ACL修复情况下为胫骨和/或股骨)的钻孔中。其中,插入物的目的是将植入物固定在骨骼中并促进骨骼细胞向内生长以使植入物的长期稳定性增大。
另外,通常使用所谓的皮质固定装置(CFD)将植入物附接到在相关联骨骼的钻孔的外侧来对柔性移植物施加足够的张力,以用于代替天然韧带的功能。典型的CFD包括待被定位在钻孔外侧的板构件,其中,延伸穿过骨骼隧道的缝合线将板构件连接到骨引导元件或骨骼移植物。
在临床实践中,将缝合线附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诸如OCE或骨骼移植物),特别是将插入物连接到CFD或柔性移植物,对于外科医生而言是具挑战性的,特别是因为要操纵小部件。然而,将插入物正确地定位在植入物中对于获得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将缝合线附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手段。
该目的是通过下述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的:与插入物保持装置有关的独立权利要求1;与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独立权利要求9;与配件套件有关的独立权利要求12;以及与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有关的独立权利要求1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8、10至11和14至15中被描述,并且在下文中被描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插入物保持装置,该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被构造成可释放地保持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的保持结构;用于接收第一缝合线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以及用于接收环状第二缝合线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被构造成使得:当插入物由保持结构保持时,第一缝合线可以被放置在第二缝合线和插入物周围,从而将第二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
特别地,至少一个第一凹部被构造成使得当插入物由保持结构保持时第一缝合线可以被布置在插入物周围。
借助于保持结构以及第一和第二凹部,插入物以及第一和第二缝合线被预先布置,使得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将第一缝合线放置在插入物和第二缝合线周围并且例如将第一缝合线打结而容易地将第二缝合线附接到插入物。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插入物”描述了适合于被插入到人或动物的骨骼中的任何部件,特别是包括骨引导和/或骨诱导材料的部件。这包括:骨骼移植物,诸如异种移植物和同种异体移植物,换言之天然骨骼材料;以及人造的骨引导和/或骨诱导材料,诸如例如磷酸三钙(TCP)。
其中,术语“骨诱导”描述适于用作用于新骨骼生长的支架的材料,该新骨骼生长是天然骨骼的延续。术语“骨引导”描述了适于刺激骨原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从而促进新骨骼形成的材料。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缝合线”描述了任何伸长的构件,其适合用于连接特别是通过缝合或打结来连接待被植入到人体或动物体内的部件。
插入物保持装置可以由任何适合的材料诸如金属或聚合物制成。例如,可折叠的纸制片材、塑料片材或聚合物片材可以用于生产插入物保持装置。
特别地,插入物适合用在用于前交叉韧带修复的植入物中,其中植入物还包括柔性移植物,特别是代替前交叉韧带的柔性移植物。更具体地,植入物还包括皮质固定装置,该皮质固定装置包括板构件,以用于向柔性移植物施加张力。
由于其解剖学位置,前交叉韧带在运动和其他身体活动期间经受潜在地极端(extreme,极度、极大)的力。ACL断裂已经被认为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韧带损伤。尽管已经实践了包括腿筋植入途径、骨髌骨肌腱骨骼移植物等在内的用于ACL重建的若干外科手术选项以用于恢复膝关节功能,但仍存在若干不可避免的缺点,诸如供区并发症、韧带松弛、机械(mechanical,力学、物理上)失配等。
临床上实施的移植物固定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肌腱到骨骼的向内生长以提供长期的韧带稳定性,其中的许多方法要求骨骼向内生长到非骨引导移植物。移植物材料的非骨引导性质通常会严重地限制ACL修复的成功。及时的骨骼向内生长的失败可能会导致“骨骼隧道扩张”,并且最终导致失败的重建,这可能使得必需进行补救手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成本和负担。
为了使骨骼隧道扩张最小化并实现移植物在骨骼隧道内的最佳附接,可以在骨骼隧道与移植物之间使用骨引导元件(OCE),从而形成所谓的“骨桥”。在专利申请WO 2016/113142 A1中已经描述了这种OCE。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被构造成使得第一缝合线可以以直线布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凹部被构造成使得第二缝合线可以以直线布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部被构造成使得当第一缝合线被接收在至少一个第一凹部中时第一缝合线可以沿着第一轴线被布置,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凹部被构造成使得当第二缝合线被接收在至少一个第二凹部中时第二缝合线可以沿着第二轴线被布置,其中,第一轴线不平行于第二轴线,并且其中,第一轴线被布置成关于第二轴线成30°至150°、特别地45°至135°、更特别地60°至120°、最特别地90°的角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包括用于接收插入物的狭槽、第一壁以及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其中,狭槽由第一壁和第二壁界定,并且其中,第一壁和第二壁适于通过静摩擦将插入物可释放地保持在狭槽内。换言之,插入物通过压配合被保持在狭槽中。替代性地,可以使用用于将插入物保持在适当位置的任何其他适合的装置作为保持结构。
特别地,狭槽沿第一轴线是畅通(open,打开,敞开)的,使得插入物可以沿第一轴线在狭槽中滑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壁和/或第二壁包括具有下述杨氏模量的柔性材料,上述杨氏模量根据DIN EN ISO 178:2013-09为10000Mpa或以下、特别地为5000Pa或以下、更特别地为2000Mpa或以下、最特别地为1800MPa。因此,由于材料的柔性,当通过在狭槽中的插入物使第一和/或第二壁变形时,生成与插入物的静摩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壁和/或第二壁包括聚丙烯或由聚丙烯构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适于在第一和/或第二壁上施加力的力生成元件,例如弹簧,诸如叶片弹簧。因此,当插入物被定位在狭槽中时,生成与插入物的静摩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壁和第四壁,其中,第三壁和第四壁垂直于第一和第二壁。换言之,第三壁和第四壁在狭槽上方形成顶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部从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二表面。特别地,这允许当插入物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时第一缝合线从第二表面穿过至少一个第一凹部被传递到第一表面并处于插入物周围,并且穿过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回到第二表面以便被放置在第二缝合线和插入物周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凹部从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一表面延伸到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二表面。特别地,这允许第二缝合线从第二表面穿过至少一个第二凹部被传递到第一表面,并且穿过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回到第二表面以便被布置在插入物周围。
换言之,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可以由在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三表面(或边缘)中的通孔或槽口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部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特别是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包括第一端部部段、第二端部部段以及将第一端部部段和第二端部部段连接的中间部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部段的宽度大于中间部段的宽度,并且第二端部部段的宽度大于中间部段的宽度。其中,术语宽度是指相应部段的垂直于第一轴线测量的最大延伸。较大的宽度有利于缝合线在保持结构中的插入物下方通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凹部,其中,第一凹部沿第一轴线延伸。换言之,至少一个第一凹部由第一凹部构成(存在仅一个第一凹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特别是沿着第一轴线延伸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例如,与第一槽口相反),其中,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适于保持第一缝合线,使得第一缝合线可以被布置成从第一槽口经过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到第二槽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特别是沿着第二轴线延伸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例如,与第一槽口相反),其中,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适于保持第二缝合线,使得第二缝合线可以被布置成从第一槽口经过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到第二槽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其中,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适于保持第一缝合线,使得第一缝合线可以被布置成从第一槽口经过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到第二槽口,并且其中,第三槽口和第四槽口适于保持第二缝合线,使得第二缝合线可以被布置成从第三槽口经过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到第四槽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第一表面、背离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将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的周向第三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朝向第三表面是敞开的,使得第二缝合线可以从第三表面被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接收,特别地被插入到至少一个第二凹部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凹部。换言之: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包括两个第二凹部或由两个第二凹部构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第二凹部之间,使得第二缝合线可以被布置在第二凹部之间、处于在第一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上方,使得第一缝合线可以被放置在第二缝合线和插入物周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二凹部沿着第一轴线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二凹部朝向第三表面是敞开的。因此,通过将第二缝合线从第三表面(例如,从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边缘)插入到第二凹部中,可以将第二缝合线布置在第二凹部之间、位于至少一个第一凹部上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凹部各自包括1mm或以下的宽度,特别地包括0,5mm或以下的宽度。其中特别地,宽度是沿第二轴线测量的。由于小的宽度,必须施加一定量的力来使具有典型宽度的外科手术缝合线移动通过第二凹部,从而防止缝合线滑出第二凹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包括:用于接收第二缝合线的相应保持部段,以及用于使第二缝合线特别地从在第三表面中的开口朝向相应保持部段移动的相应进入部段,其中,相应保持部段包括的特别地沿着第二轴线的宽度大于相应进入部段的特别地沿着第二轴线的宽度。特别地,这防止了第二缝合线移动回到进入部段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进入部段包括0,5mm或以下的宽度,特别地包括0,2mm或以下的宽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沿着第一轴线包括突出部,特别是尖端,其中,突出部被定位在第二凹部之间,使得突出部可以被移动通过环状第二缝合线,从而将第二缝合线插入到第二凹部中。特别地,尖端有利于插入到通过根据第二方面的缝合线保持装置保持的环状第二缝合线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朝向第一表面是敞开的,并且朝向第二表面是封闭的。其中,特别地,至少一个第一凹部适于从第一表面接收第一缝合线,并且至少一个第二凹部适于从第一表面接收第二缝合线,其中更特别地,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适于将插入物保持在第一缝合线和第二缝合线上方,使得第一缝合线可以被布置在插入物和第二缝合线周围,从而将第二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其中特别地,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换言之,至少一个第一凹部由(单个)第一凹部构成并且至少一个第二凹部由(单个)第二凹部构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的狭槽由朝向第一表面敞开的盲孔形成。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狭槽被定位在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之间——特别是在上述第一凹部和上述第二凹部之间——的交叉部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用于插入第二缝合线的沟槽,其中,该沟槽沿着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三表面在周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凹部连接到——特别是延伸到——该沟槽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其中,上部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特别是上述第一凹部和上述第二凹部,其中特别地,第三轴线沿垂直于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部部分包括相应的第一表面和相应的周向第三表面,并且下部部分包括相应的第一表面、与相应的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将下部部分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的相应的第三周向表面。其中特别地,下部部分的第二表面与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二表面相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着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三表面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沟槽被定位在上部部分的第三表面上,特别是与下部部分的第一表面相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沿第三轴线布置,其中,上部部分包括垂直于第三轴线的第一最大延伸特别是第一直径,并且第二部段包括垂直于第三轴线的第二最大延伸特别是第二直径,其中,第一最大延伸小于第二最大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关于第三轴线的圆形截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包括关于第三轴线的圆形截面。其中特别地,上部部分的垂直于第三轴线的第一最大延伸是上部部分的第一直径,并且下部部分的垂直于第三轴线的第二最大延伸是下部部分的第二直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平面几何结构。换言之,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在由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限定的平面中延伸的材料片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由材料片材被折叠而成。适合于折叠的材料包括纸制片材、塑料片材或聚合物片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材料片材被构造成当平坦的材料片材被折叠时形成界定狭槽的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保持装置适于被机械地连接到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用于保持至少第二缝合线的缝合线保持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的缝合线保持装置,该缝合线保持装置包括用于插入柔性移植物的第一凹部、用于将环状第二缝合线定位成跨第一凹部的保持结构,其中,第一凹部被构造成使得通过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的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可以被定位在第一凹部中或者被定位成与第一凹部相邻,并且第一缝合线可以被放置在第二缝合线和插入物周围,从而将第二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被构造成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插入物保持装置组装在一起,使得当插入物由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并且缝合线保持装置和插入物保持装置被组装时,第一缝合线可以被放置在第二缝合线和插入物周围,从而将第二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被构造成使得柔性移植物(特别是例如来自腿筋的肌腱移植物)可以被传递穿过第一凹部,以便将柔性移植物连接到第二缝合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包括另外的保持结构以用于将第一缝合线定位成跨第一凹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包括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其中,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被布置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之间,使得第二缝合线可以被布置成从第一突出部在第一凹部上方朝向第二突出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沟槽,该第一沟槽适于保持被连接到第二缝合线的板构件,其中,该板构件被构造成定位在位于骨骼中的钻孔的外侧,以便当第二缝合线从板构件延伸穿过钻孔时向第二缝合线施加张力。特别地,板构件被包括在皮质固定装置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还包括与第一突出部相邻、与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相反的第二凹部,其中,保持结构包括与第二突出部相邻、与第一凹部相反的第三凹部,其中,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被构造成接收第二缝合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沟槽以用于在缝合线保持装置上布置至少一个另外的缝合线(例如皮质固定装置的传递缝合线和/或翻转缝合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孔以用于在缝合线保持装置上布置至少一个另外的缝合线(例如皮质固定装置的传递缝合线和/或翻转缝合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缝合线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槽口以用于接收第一缝合线,其中,至少一个槽口被构造成使得第一缝合线可以被布置成跨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配件套件,上述配件套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插入物保持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缝合线保持装置,其中,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被构造成使得由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的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可以被定位在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中或被定位成与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相邻,并且第一缝合线可以被放置在第二缝合线和插入物周围,从而将第二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其中,第二缝合线通过缝合线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被定位成跨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其中提供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插入物保持装置,并且其中,通过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接收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使得该保持结构可释放地保持插入物,并且其中,通过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接收第一缝合线,并且其中,通过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接收环状第二缝合线,并且其中,将第一缝合线放置在第二缝合线周围和由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的插入物周围,从而将第二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随后从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移除插入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将柔性移植物连接到插入物,特别是在将插入物从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移除之后。其中特别地,将柔性移植物连接到第二缝合线,从而将柔性移植物连接到插入物。例如,柔性移植物可以在第二缝合线周围被折叠并且可选地在至少一个缝合位置处被缝合在一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首先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接收,其中,第二缝合线随后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接收,并且其中,第一缝合线随后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接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插入物首先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接收,其中,第一缝合线随后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接收,并且其中,第二缝合线随后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接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缝合线首先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接收,其中,第二缝合线随后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接收,并且其中,插入物随后被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接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缝合线在第二缝合线和插入物周围被打成结,从而将第二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缝合线从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一表面穿过第一凹部被传递到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二表面,在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中的插入物下方被传递,在第一缝合线下方被传递并穿过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被传递回到第一表面,其中,随后通过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将第二缝合线接收在第一缝合线上方,其中特别地,第一缝合线被插入到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缝合线由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缝合线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其中,第二缝合线被定位成跨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并且其中,由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的插入物被定位在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中或被定位成与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相邻,并且其中,第一缝合线被放置在由缝合线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的第二缝合线周围和由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的插入物周围,从而将第二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缝合线被放置在由缝合线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的第二缝合线周围和由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的插入物周围时,插入物保持装置被连接到缝合线保持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将插入物保持装置从缝合线保持装置移除,其中,在将插入物保持装置从缝合线保持装置移除之后将柔性移植物插入到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中,并且其中,将柔性移植物连接到第二缝合线,从而将柔性移植物连接到插入物。例如,柔性移植物可以在第二缝合线周围被折叠并且可选地在至少一个缝合位置处被缝合在一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将柔性移植物连接到第二缝合线之后,将插入物、第一缝合线、第二缝合线和柔性移植物从缝合线保持装置移除,其中,柔性移植物被牵拉,并且其中特别地,缝合线保持装置被弯折。特别地,在将柔性移植物连接到第二缝合线之后,将板构件从缝合线保持装置移除。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插入物保持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提供了可折叠的材料片材,并且其中,材料被折叠以获得插入物保持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条折叠线被引入到片材中,特别是通过压痕或热处理。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片材的区段折叠来生成界定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的狭槽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片材的区段折叠来生成界定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保持结构的狭槽的第三壁和第四壁。
通过以下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从其中可以得出另外的实施方式。在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前交叉韧带修复的示意性概览;
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皮质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第一缝合线和第二缝合线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用于生成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物保持装置的中间产品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在缝合线保持装置上布置有第二缝合线和皮质固定装置;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线保持装置的前表面和布置在缝合线保持装置上的皮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线保持装置的后表面和布置在缝合线保持装置上的皮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9示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物保持装置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线保持装置之间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入物保持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1示出了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物保持装置将缝合线连接到插入物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借助于植入物I在人膝盖中的前交叉韧带修复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概览。植入物I包括在第一端部901和第二端部902处连接到相应插入物300的柔性移植物900。插入物300(以及柔性移植物900的一部分)分别地被定位在胫骨T和股骨F的钻孔B中。此外,每个插入物300借助于放置在相应插入物300和相应第二缝合线500周围的第一缝合线400被连接到相应皮质固定装置520的相应环状第二缝合线500。皮质固定装置520还包括被连接到环状第二缝合线500的相应板构件510。板构件510被定位在胫骨T和股骨F的相应钻孔B的外侧。
因此,植入物I从胫骨T骨骼的外侧穿过胫骨T的钻孔B、关节空间和股骨F的钻孔B延伸到股骨F骨骼的外侧,其中,柔性移植物900替代天然的前交叉韧带。可以通过牵拉在板构件510和插入物300之间的第二缝合线500来向柔性移植物900施加张力,其中,当向柔性移植物900施加张力时,板构件510防止第二缝合线500的端部被牵拉到相应钻孔B中。
通常,柔性移植物900是包括从患者的腿筋肌腱切割的区段的自体移植物。
特别地,插入物300包括骨引导和/或骨诱导材料,使得发生骨骼细胞到植入物I中的向内生长,从而改进植入物I的稳定性。这样的插入物300也被称为“骨引导元件”。替代性地,插入物300可以由骨骼块优选地自体移植物构成。在该情况下,所得的植入物I被称为“骨骼-肌腱-骨骼自体移植物”。
在图2中描绘了用于固定植入物I(诸如在图1中示出)的皮质固定装置520的典型板构件510的示意图。板构件510包括用于接收第二缝合线500——例如用来将板构件510连接到插入物300——的第一孔511和第二孔512。如图2中示出的,第二缝合线500被布置成闭环L1和开环L2
此外,板构件510包括用于接收牵拉缝合线700的第三孔513和用于接收翻转缝合线800的第四孔514。第三孔513和第四孔514被定位成沿着板构件510的纵向轴线L与板构件510的相反端部相邻。牵拉缝合线700可以用于牵拉板构件510穿过股骨F和/或胫骨T骨骼的钻孔B,其中,板构件510的纵向轴线L平行于钻孔B。在板构件510已经到达钻孔B的外侧之后,可以通过牵拉翻转缝合线800来旋转板构件510,使得纵向轴线L垂直于钻孔B。在该构造中,当向柔性移植物900施加张力时(也参见图1),板构件510防止第二缝合线500的端部被牵拉到钻孔B中。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该插入物保持装置被构造成帮助将皮质固定装置520的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用于前交叉韧带修复的植入物的插入物300(即骨引导元件)。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01和与第一表面101相反的第二表面102的平坦的材料片材,其中,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通过由材料片材的边缘形成的第三周向表面103连接。
此外,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包括用于接收插入物300的保持结构110,其中,保持结构110包括:第一壁112;与第一壁112相对的第二壁113;以及第三壁114和第四壁115,第三壁和第四壁平行于第一表面101并且垂直于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13延伸。第一壁112借助于第一支柱116被连接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三表面103(边缘),并且第二壁113借助于与第一支柱116相反的第二支柱117被连接到第三表面103。
第一壁112、第二壁113、第三壁114和第四壁115形成用于接收插入物300的狭槽111,其中,第一和第二壁112、113形成狭槽111的侧壁,第三和第四壁114、115形成狭槽111的顶板。狭槽111沿着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轴线A1是畅通的,使得插入物300可以沿着第一轴线A1在狭槽111中滑动。
特别地,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13由柔性材料形成,并且在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13之间的距离被选择成使得:适当尺寸的插入物300在没有外力被施加时通过在第一壁112、第二壁113和插入物300之间的静摩擦(压配合)被保持在狭槽111中,但是通过沿第一轴线A1施加力(例如通过手)能够从狭槽111被轻易地移除。可选地,形成狭槽111的顶板的第三和第四壁114、115也可以适于生成静摩擦以将插入物300保持在狭槽111中。
替代性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可以包括适于在狭槽111中的插入物300上施加力的至少一个力生成元件(例如,叶片弹簧),其中,该力垂直于第一轴线A1进行作用。以该方式,插入物300在狭槽111中的压配合可以利用由较小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和第二壁112、113来实现。
如在图3中示出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还包括由沿第一轴线A1在保持结构110的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13之间延伸的通孔形成的第一凹部120。第一凹部120包括由中间部段122连接的相反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部段121a、121b。其中,端部部段121a、121b的宽度(垂直于第一轴线A1的最大延伸)大于中间部段122的宽度。换言之,第一凹部120是哑铃形的。
此外,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包括第一槽口141和与第一槽口142相反的第二槽口142,其中,第一槽口141和第二槽口142被布置成沿着第一轴线A1与第一凹部120一致。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被构造成:当第一缝合线400被沿着第一凹部120布置时,接收第一缝合线400并将第一缝合线400保持在适当位置。通过将第一缝合线400从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三表面103插入,换言之从该插入物保持装置的边缘插入,第一缝合线400可以被接收在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中。特别地,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足够窄,使得必须施加一定的力以将第一缝合线400插入到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中,其中,第一缝合线400一旦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中则通过静摩擦被保持。
此外,根据在图3至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包括由在第一凹部120的两侧沿着第一轴线A1延伸的平行槽口形成的两个第二凹部130。第二凹部130各自包括相应的进入部段131和相应的保持部段132。其中,进入部段131朝向第三表面103(边缘)是敞开的并且将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尖端160分离成中间区段161和两个侧区段162。第二缝合线500可以从第三表面103被插入到进入部段131中并且沿着进入部段131被移动到保持部段132中。保持部段132沿着与第一轴线A1垂直的第二轴线A2布置,并且其中,第二轴线A2与第一凹部120相交。因此,当第二缝合线500被布置成以直线从保持部段132中之一跨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表面101到另一保持部段132时,第二缝合线500在第一凹部120上方延伸。
进入部段的宽度(垂直于第一轴线A1的最大延伸)小于相应保持部段132的宽度。特别地,进入部段131的宽度使得必须施加一定量的力来将第二缝合线500插入到进入部段131中(参见图4)。以该方式,可以防止第二缝合线500从保持部段132移动回到进入部段131中。
特别地,如在图4中例示的,为了将第一缝合线500附接到插入物300,首先将插入物300插入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的狭槽111中。随后,第一缝合线400从第一表面101穿过一凹部120的第一端部部段121a被传递到第二表面102,在由保持结构110保持的插入物300下方被传递,并且从第二表面102穿过第一凹部120的第二端部部段121b被传递回第一表面101。在提供了可选的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的情况下,随后可以通过将第一缝合线400插入到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而将第一缝合线400固定(参见图9)。通过第一凹部120的端部部段121a、121b的宽度增大有助于将第一缝合线400传递穿过第一凹部120。接下来,第二缝合线500穿过进入部段131被插入到第二凹部130的保持部段132中,使得第二缝合线500在第一缝合线400上方跨第一凹部120延伸。其中特别地,第二缝合线500被连接到皮质固定装置520的板构件510。最后,第一缝合线400被放置在由保持结构110保持的插入物300周围并且在由第二凹部130保持的第二缝合线500周围,被拉直并被打成结,从而将插入物300连接到第二缝合线500。除了打结之外,第一缝合线400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诸如胶合被固定。
当然,在第一缝合线400已经通过插入到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中被固定的情况下,在将第一缝合线400放置在插入物300和第二缝合线500周围并打结之前必须将第一缝合线400从第一和第二槽口141、142中移除。
根据本发明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有助于将插入物300连接到第二缝合线500,因为插入物300、第二缝合线500以及(可选地)而且第一缝合线400可以以借助于第一缝合线400允许快速且容易地连接的布置而被稳固在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上。
在将插入物300和第二缝合线500接合之后,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可以被移除并且插入物300可以被连接到柔性移植物900以以根据现有技术以已知的方式生成特别地用于前交叉韧带修复的植入物I(参见图1)。
图5例示了在图3和图4中示出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制造方法。在该实施方式中,装置100由平坦的材料片材构成,折叠线118被引入其中(例如,通过压痕或热处理)。折叠线118由虚线表示,而切割线由实线表示。为了生成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13(参见图3和图4),片材的两个基本上矩形的区段在三个侧处被切割,并且在相应矩形区段的内侧上沿第一轴线A1延伸的第四侧处生成折叠线118。另外,在矩形区段的中央切出相应狭缝119。然后,矩形区段被朝向第一表面101向内折叠以便生成第一和第二壁112、113。
生成另外的折叠线118,以界定构成第一和第二支柱116、117以及第三和第四壁114、115的区段。然后,使构成支柱116、117的区段朝向第一表面101向内折叠,将构成第三壁114的区段插入到第一壁112的狭缝119中,并且将构成第四壁115的区段插入到第二壁113的狭缝119中。
可以使用在尖端160的侧区段162上的折叠线118以将侧区段向上折叠,以便于将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与下面描述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参见图7)接合。向上折叠侧区段162有利于防止插入物保持装置100锁定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上。
可选地,以上描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可以与如在图6和图7中描绘的根据本发明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相组合。
如在图6中示出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由在通过第一轴线A1和垂直于第一轴线A1的第二轴线A2限定的平面中延伸的平坦的材料片材构成。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具有前表面201、与前表面201相反的后表面202以及将前表面201和后表面202连接的周向边缘203。
此外,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包括第一凹部210,该第一凹部包括在颈部212处连接的狭槽部段211和圆形部段213。第一凹部210被定位成相邻于保持结构220以用于布置第二缝合线500沿第二轴线A2跨第一凹部210。
保持结构220包括第一突出部221和与第一突出部221相对的第二突出部222,其中,第一凹部210的狭槽部段211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突出部221、222之间。突出部221、222各自包括三角形形状,其中,突出部221各自包括与狭槽部段211相邻的内边缘,其中,该内边缘被布置相对于第一轴线A1成锐角,使得狭槽部段211的宽度(沿第二轴线A2测量的)朝向第一凹部210的圆形部段213减小,从而在最窄的位置处形成颈部212。
第二凹部231被定位成与第一突出部221相邻且与狭槽部段211相反,并且第三凹部232被定位成与第二突出部222相邻且与狭槽部段211相反。
图6还示出了由保持结构220保持的环状第二缝合线500的一部分。第二缝合线500从后表面202穿过第二凹部231延伸到前表面201,跨过第一突出部221、第一凹部210的颈部212和第二突出部222,并且穿过第三凹部232回到后表面202。为了获得在图6中示出的构造,第二缝合线500可以沿着第一轴线A1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边缘203被插入到第二和第三凹部231、232。这具有的优点是,以闭环布置的第二缝合线500(例如作为皮质固定装置520的一部分)可以在不将环打开的情况下被保持结构220接收。
此外,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包括第一沟槽240以用于接收板构件510,特别是用于接收如以上描述的并在图2中描绘的皮质固定装置520的板构件510。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沟槽240被定位成沿第一轴线A1与第一保持结构220相反。当板构件510被连接到第二缝合线500时,第二缝合线500的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后表面202上于保持结构220和第一沟槽240中的板构件510之间延伸的闭环可以被收紧并由此被固定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上。
此外,根据在图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包括第二沟槽250、第三沟槽260、第四沟槽270和开口280。第三和第四沟槽260、270被定位成关于保持结构220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一侧上且沿第一轴线A1彼此相反。第二沟槽250被定位在第三和第四沟槽260、270之间并且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上述侧沿第二轴线A2延伸。开口280被定位在第一凹部210和第一沟槽240之间。
皮质固定装置520(参见图2)可以被布置在根据如下所描述的在图6中示出的以及在图7和图8中例示的实施方式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上,该皮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将板构件510连接到柔性移植物900的第二缝合线500(也称为移植物缝合线);用于将板构件510牵拉穿过骨骼的钻孔B的牵拉缝合线700;以及用于将板构件510在钻孔B的外侧翻转的翻转缝合线800。
如在图7和图8中示出的,第二缝合线500如图2中所示以闭环L1并且呈开环L2布置在板构件510上,其中,第二缝合线500延伸穿过板构件510的第一孔511和第二孔512两次。牵拉缝合线700被布置在板构件510的第三孔513中,并且翻转缝合线被布置在板构件510的第四孔514中。为了将皮质固定装置520固定在缝合线保持装置500上,闭环L1被插入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保持结构220的第二和第三凹部231、232中,使得第二缝合线500跨第一凹部210的颈部212延伸,并且板构件510被插入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沟槽240中,使得板构件510被布置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前侧201上并且闭环L1从板构件510的第一孔511延伸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后表面202上的第二凹部231,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前表面201上跨过第一突出部221、第一凹部210的颈部212和第二突出部222,并且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后表面202上从第三凹部232回到板构件510的第二孔512。通过牵拉开环L2的端部可以收紧闭环L1以便将闭环L1紧紧地固定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上。
然后,将开环L2的一个端部布置成在后表面202上从板构件510到第三凹部232,在前表面201上跨过第一凹部210的颈部212到第二凹部231,并且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后表面202上从第二凹部231到第二沟槽250。开环L2的另一端部被布置成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后表面202上从板构件510到第二沟槽250。随后,将开环L2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布置成在前表面201上从第二沟槽250到第三沟槽260,在后表面202上从第三沟槽260到第四沟槽270,在前表面201上从第四沟槽270到开口280,并且穿过开口280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二表面202。
牵拉缝合线700和翻转缝合线800被布置成在后表面202上从板构件510到第二沟槽250,在前表面201上从第二沟槽250到第三沟槽260,在后表面202上从第三沟槽260到第四沟槽270,在前表面201从第四沟槽270到第三沟槽260,再次在后表面202上从第三沟槽260到第四沟槽270,在前表面201上从第四沟槽270到开口280,并且穿过开口280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后表面202。
在图7中描绘了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前表面201上的缝合线的最终构造,并且在图8中描绘了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后表面202上的缝合线的最终构造。
图9例示了如何将根据图6至图8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图1至图4中描绘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相组合。
插入物300首先(例如,被插入到狭槽111中)被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接收,并且第一缝合线400被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凹部120接收,如上所描述的。详细地,第一缝合线400从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表面101穿过第一凹部120的第一端部部段121a被传递到第二表面102,在插入物300下方朝向第一凹部120的第二端部部段121b传递,并且穿过第二端部部段121b被传递回第一表面101。可选地,如在图9中示出的,将第一缝合线400插入到第一槽口141和第二槽口142(参见图5)中,以将第一缝合线400固定和稳固在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上。
接下来,如上所描述的(图6至图8)将第二缝合线500布置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保持结构220上,使得第二缝合线500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凹部210的颈部212之上延伸。
随后,将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组装在一起,如在图9中示出的。其中,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尖端160(参见图4)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前表面201上滑动,其中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轴线A1(参见图4)平行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轴线A1(参见图6),使得尖端160的中间区段161被布置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保持结构210上的第二缝合线500下方。以该方式,第二缝合线500被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二凹部130接收。
尖端160有助于将中间区段161定位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保持结构210上的第二缝合线500下方。
另外,侧区段162的箭头形状表示将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接合的方向。
当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已经如在如图9中示出的被接合时,第二缝合线500位于第一缝合线400顶部,使得通过将第一缝合线400放置在第二缝合线500和插入物300周围并且例如将第一缝合线400打成结,第二缝合线500可以被连接到插入物300。在该步骤之后,可以使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以及被连接到第二缝合线500的插入物300(以及被附接到其上的皮质固定装置520)解除组装,并且皮质固定装置520可以例如被连接到柔性移植物900。
在该步骤之后,首先可以将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移除。其中,将插入物300从狭槽111移出并保持附接到缝合线500。然后,可以使柔性移植物900(参见图1)穿过第一凹部210(特别是穿过第一凹部的圆形部段213),从而将柔性移植物900插入到第二缝合线500的第一环L1(参见图2)中,并使柔性移植物被折叠以将柔性移植物900附接到插入物300。可选地,柔性移植物900可以在柔性移植物900的第一缝合位置903和第二缝合位置904处被缝合在一起以将柔性移植物900稳固在插入物300上。
最后,通过牵拉柔性移植物900并通过使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在后表面202上稍微地弯折,可以使包括插入物300、第一缝合线400、第二缝合线500、板构件510和柔性移植物900的整个植入物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移除。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二实施方式。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包括沿着第三轴线A3布置的上部部分104和下部部分105。上部部分104和下部部分105两者具有关于第三轴线A3的有圆形截面的柱状形状,其中,上部部分104的直径小于下部部分105的直径。上部部分104包括垂直于第三轴线A3的第一表面101a并且包括周向第三表面103a,并且下部部分105包括:垂直于第三轴线A3的第一表面101b;与第一表面101b相反的第二表面102;以及周向第三表面103b。
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包括保持结构110,该保持结构包括狭槽111,该狭槽在上部部分104的第一表面101a上沿与第三轴线A3垂直的第二轴线A2延伸、由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13界定。其中,壁112、113的材料以及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13之间的距离被选择成使得:插入物300在被插入到狭槽111中时可以通过在第一壁112、第二壁113和插入物300之间的静摩擦而被保持在适当位置,并且可以容易地从狭槽中移除(压配合)。例如,第一壁112和第二壁113可以包括当插入物300被插入到狭槽111中时被压缩的柔性材料。
此外,保持装置100包括在上部部分104的第一表面101a上的第一凹部120和第二凹部130,其中,第一凹部120沿与第二轴线A2和第三轴线A3垂直的第一轴线A1延伸,并且第二凹部130沿第二轴线A2延伸。换言之,第一和第二凹部120由在上部部分104上的十字形狭槽形成。
在图10中描绘的实施例中,保持结构110的狭槽111与第二凹部130重叠并形成该第二凹部的一部分。替代性地,狭槽111可以形成第一凹部120的一部分。沿着第三轴线A3,第一凹部120和第二凹部130朝向下部部分105的第一表面101b延伸。换言之,第一凹部120和第二凹部130具有与上部部分相同的高度,并且下部部分105的第一表面101b形成第一和第二凹部120、130的底部。可以在狭槽111周围设置锥状凹部170(或具有任何其他形状的凹部,诸如矩形的经铣削凹部)以便于将插入物300插入到狭槽111中。上部部分104的第三表面103a还包括关于第三轴线A3周向地延伸的沟槽150。
图11示意性地描绘了使用根据图10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将第二缝合线500(例如,皮质固定装置520的,参见图2)连接到插入物300(例如骨引导元件或骨骼移植物)的实施例。在第一步骤(图11A)中,将第一缝合线400放置在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凹部120中。根据第二步骤(图11B),通过被外科手术工具600夹持被连接到皮质固定装置520的板构件510(参见图2)的环状第二缝合线500。如在图11C中示出的,然后将第二缝合线500的环插入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二凹部130中,并且该环被部分地插入到周向沟槽150中,这有助于借助于工具600将第二缝合线500保持在适当的位置。随后,如在图12C中描绘的,将插入物300放置在狭槽111中位于第一缝合线400和第二缝合线500上方,并使其由保持结构110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最后,如在图12D中示出的,第一缝合线400被打成结,从而将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插入物300。
图12描绘了可以与根据图10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一起使用的根据本发明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缝合线保持装置200通过布置在由第一轴线A1和第二轴线A2限定的平面中的平坦的材料片材被形成,其中,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包括前表面201和与前表面201相反的后表面202。此外,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包括圆形形状的中央第一凹部210并且包括保持结构220,该保持结构包括被布置成沿第二轴线A2与第一凹部210一致的第一通孔224和第二通孔225。
缝合线保持装置200还包括基本上沿在第一凹部210周围的半圆布置的第一孔281、第二孔282、第三孔283、第四孔284和第五孔285。此外,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包括在相反边缘中的第一槽口287和第二槽口288,其中,第一和第二槽口287、288被布置成沿第一轴线A1与第一凹部210一致。另外,第三槽口291和第四槽口292被设置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另外的边缘中,其中,翼板290被定位在第三槽口291和第四槽口292之间。
第二缝合线500可以被布置成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前表面201上从第三槽口291到第一孔281,穿过第一孔281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后表面202,在后表面202上从第一孔281到第二孔282,穿过第二孔282到前表面201,在前表面201上从第二孔282到第三孔283,穿过第三孔283到后表面202,在后表面202上到第四孔284,穿过第四孔284到前表面201,在前表面201上到第五孔285,穿过第五孔285到后表面202,在后表面202上到保持结构220的第一通孔224,穿过第一通孔224到前表面201,在前表面201上跨过第一凹部210到保持结构220的第二通孔225,穿过第二通孔225到后表面202,在后表面202上到第六孔286,穿过第六孔286到前表面201,以及在前表面201上回到第一孔281,从而形成第二缝合线500的闭环L1。第二缝合线500然后可以沿平行于闭环L1被传递回到第六孔286,并且在前表面201上从第六孔286到第二槽口292,从而形成第二缝合线500的附加的开环L2(参见图2)。
这使得第二缝合线500被固定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上并且被布置成沿第二轴线A2跨第一凹部210。当然,代替第一至第六孔281-286以及第三和第四槽口291、292,可以使用将第二缝合线500固定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上的其他适合的手段。
第一缝合线400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槽口287和第二槽口288之间跨第一凹部210,特别是被布置在第二缝合线500上方。
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相反边缘上的四个第二凹部293可以与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图10、图11A)的表面匹配以便于在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图10、图11A)上进行放置期间操纵缝合线400、500。
根据图12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可以通过下述方式与根据图10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组合,上述方式即:将缝合线保持装置200放置在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顶部上,使得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至少上部部分104被定位在第一凹部210中,使得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轴线A1平行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轴线A1,并且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二轴线A2平行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二轴线A2
以该方式,第一缝合线400可以被容易地插入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凹部120中,并且第二缝合线500可以被容易地插入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二凹部130中。随后,插入物300可以被放置在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的狭槽111中,并且第一缝合线400可以被放置在插入物300和第二缝合线500的周围(并且例如被打成结),从而将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插入物300。
可选地,可以根据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上部部分104的直径来选择第一凹部210的直径,使得仅上部部分104被插入到第一凹部210中,并且缝合线保持装置200搁置在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下部部分105的第一表面101b上。这便于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和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组装。
在缝合线保持装置200上的位置参考孔294可以在配件的组装期间与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标记(未示出)对准,以便将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第一轴线A1定位成平行于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轴线A1
附图标记列表
Figure BDA0002609240520000281
Figure BDA0002609240520000291
Figure BDA0002609240520000301
Figure BDA0002609240520000311
Figure BDA0002609240520000321

Claims (15)

1.一种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用于将缝合线(500)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
a.被构造成可释放地保持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的保持结构(110),
b.用于接收第一缝合线(400)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0),
c.用于接收环状第二缝合线(500)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0)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插入物(300)由所述保持结构(110)保持时,所述第一缝合线(400)能够被放置在所述第二缝合线(500)和所述插入物(300)周围,从而将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所述插入物(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110)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插入物(300)的狭槽(111);第一壁(112);以及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113),其中,所述狭槽(111)由所述第一壁(112)和所述第二壁(113)界定,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壁(112)和所述第二壁(113)适于通过静摩擦将所述插入物(300)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狭槽(1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槽口(141)和第二槽口(142),其中
-所述第一槽口(141)和所述第二槽口(142)适于保持所述第一缝合线(400),使得所述第一缝合线(400)能够被布置成从所述第一槽口(141)经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0)到所述第二槽口(142),或者
-所述第一槽口(141)和所述第二槽口(142)适于保持所述第二缝合线(500),使得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能够被布置成从所述第一槽口(141)经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到所述第二槽口(14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包括:第一表面(101);背离所述第一表面(101)的第二表面(102);以及将所述第一表面(101)和所述第二表面(102)连接的周向第三表面(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朝向所述第三表面(103)敞开,使得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能够从所述第三表面(103)被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接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0)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朝向所述第一表面(101)是敞开的,并且朝向所述第二表面(102)是封闭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第二缝合线(500)的沟槽(150),其中,所述沟槽(150)沿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所述第三表面(103)在周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连接到所述沟槽(15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由材料片材被折叠而成。
9.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用于将缝合线(500)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包括:
a.用于插入柔性移植物(900)的第一凹部(210),
b.用于将环状第二缝合线(500)定位成跨所述第一凹部(210)的保持结构(220),其中
c.所述第一凹部(210)被构造成使得:由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保持的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能够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凹部(210)中或被定位成与所述第一凹部相邻,并且第一缝合线(400)能够被放置在所述第二缝合线(500)和所述插入物(300)周围,从而将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所述插入物(3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所述保持结构(220)包括第一突出部(221)和第二突出部(222),其中,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所述第一凹部(210)被布置在所述第一突出部(221)和所述第二突出部(222)之间,使得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能够被布置成从所述第一突出部(221)、在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所述第一凹部(210)上方朝向所述第二突出部(222)。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包括第一沟槽(240),所述第一沟槽适于保持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缝合线(500)的板构件(510),其中,所述板构件(510)被构造成定位在位于骨骼中的钻孔(B)的外侧,以便当所述第二缝合线(500)从所述板构件(510)延伸穿过所述钻孔(B)时向所述第二缝合线(500)施加张力。
12.配件套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和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一项所述的缝合线保持装置(200),其中,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凹部(210)被构造成使得:由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保持的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能够被定位在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凹部(210)中或被定位成与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凹部相邻,并且第一缝合线(400)能够被放置在第二缝合线(500)和所述插入物(300)周围,从而将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所述插入物(300),其中,所述第二缝合线(500)通过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保持结构(220)被定位成跨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凹部(210)。
13.用于将缝合线(500)连接到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的方法,其中,
a.提供插入物保持装置(100),其中
b.通过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接收用于插入到骨骼中的插入物(300),使得所述保持结构(110)可释放地保持所述插入物(300),并且其中
c.通过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0)接收第一缝合线(400),并且其中
d.通过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0)接收环状第二缝合线(500),并且其中
e.所述第一缝合线(400)被放置在所述第二缝合线(500)周围和由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保持的所述插入物(300)周围,从而将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所述插入物(30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a.通过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保持结构(220)保持所述第二缝合线(500),其中,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被定位成跨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凹部(210),并且其中
b.将由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保持的所述插入物(300)定位在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所述第一凹部(210)中或定位成与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的所述第一凹部相邻,并且其中
c.将所述第一缝合线(400)放置在由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保持结构(220)保持的所述第二缝合线(500)周围和由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的保持结构(110)保持的所述插入物(300)周围,从而将所述第二缝合线(500)连接到所述插入物(30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从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移除,并且其中,在将所述插入物保持装置(100)从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移除之后将柔性移植物(900)插入到所述缝合线保持装置(200)的第一凹部(210)中,并且其中,将所述柔性移植物(900)连接到所述第二缝合线(500),从而将所述柔性移植物(900)连接到所述插入物(300)。
CN201880088167.4A 2017-11-30 2018-11-30 插入物保持装置,缝合线保持装置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 Pending CN1116551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204709.4 2017-11-30
EP17204709.4A EP3492021B1 (en) 2017-11-30 2017-11-30 Insert holding device, suture ho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suture to an insert for insertion into a bone
PCT/EP2018/083231 WO2019106189A1 (en) 2017-11-30 2018-11-30 Insert holding device, suture ho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suture to an insert for insertion into a bo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5166A true CN111655166A (zh) 2020-09-11

Family

ID=60569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8167.4A Pending CN111655166A (zh) 2017-11-30 2018-11-30 插入物保持装置,缝合线保持装置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9469A1 (zh)
EP (2) EP3492021B1 (zh)
CN (1) CN111655166A (zh)
WO (1) WO20191061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0626A1 (en) 2020-09-21 2022-03-23 Clouz GmbH Articl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knotting device for the article,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rticl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d tightening a kno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730A (en) * 1990-11-06 1992-01-07 Mitek Surgical Products, Inc. Holder for suture anchor assembly
US5715942A (en) * 1996-11-15 1998-02-10 Li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Package and holder for suture anchor with sutures and surgical needles attacked
US6080184A (en) * 1998-06-25 2000-06-27 Linvatec Corporation Package for retaining a suture and a suture anchor
US20080195151A1 (en) * 2007-02-13 2008-08-14 Ferree Bret A Methods of Bone, Joint, and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CN104042263A (zh) * 2013-03-13 2014-09-17 美多斯国际有限公司 缝合线存储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4510508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德普伊米特克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辅助板的组织固定系统
CN104939876A (zh) * 2014-03-28 2015-09-30 美多斯国际有限公司 植入物和丝管理装置
US20160157852A1 (en) * 2014-03-03 2016-06-09 Tenjin LLC Implant placement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170035552A1 (en) * 2015-08-04 2017-02-09 Kator, Llc Transosseous suture anchor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92253B (en) * 1981-02-02 1984-08-15 Delson & Co Ltd Improvements in screws and fasteners
US4613265A (en) * 1984-03-30 1986-09-23 Visinand Jean Claude Screw with filler-receiving head
EP3042632A1 (en) 2015-01-12 2016-07-13 Universität Zürich Device for tendon and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KR101728634B1 (ko) * 2016-04-06 2017-05-02 최정숙 천정 조명등 커버의 조립 체결 너트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8730A (en) * 1990-11-06 1992-01-07 Mitek Surgical Products, Inc. Holder for suture anchor assembly
US5715942A (en) * 1996-11-15 1998-02-10 Li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Package and holder for suture anchor with sutures and surgical needles attacked
US6080184A (en) * 1998-06-25 2000-06-27 Linvatec Corporation Package for retaining a suture and a suture anchor
US20080195151A1 (en) * 2007-02-13 2008-08-14 Ferree Bret A Methods of Bone, Joint, and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CN104042263A (zh) * 2013-03-13 2014-09-17 美多斯国际有限公司 缝合线存储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4510508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德普伊米特克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辅助板的组织固定系统
US20160157852A1 (en) * 2014-03-03 2016-06-09 Tenjin LLC Implant placement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4939876A (zh) * 2014-03-28 2015-09-30 美多斯国际有限公司 植入物和丝管理装置
US20170035552A1 (en) * 2015-08-04 2017-02-09 Kator, Llc Transosseous suture anchor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16866A1 (en) 2020-10-07
US20210169469A1 (en) 2021-06-10
WO2019106189A1 (en) 2019-06-06
EP3492021B1 (en) 2021-01-13
EP3492021A1 (en) 2019-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2193B1 (en) Hybrid double bundle acl/pcl graft construct with a single graft
AU2015202716B2 (en) Double bundle acl repair system
US20220338973A1 (en) Graft preparation system
US9216079B2 (en) Double bundle ACL repair
US89003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ft fixation
AU2007227318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terial fixation
EP1905385B1 (en) Femoral fixation
JP4637506B2 (ja) 組織固定装置
WO2013019485A1 (en) Suspension device to anchor tissue graft
US20180214261A1 (en) Soft tissue fixation device
US904431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fixation of a tendon graft
JP2015501168A (ja) 組織移植片を取り付ける取り付けデバイス
EP3449872A1 (en) Implant system for tendon-bone interface repair
CN111655166A (zh) 插入物保持装置,缝合线保持装置及用于将缝合线连接到用于插入骨骼中的插入物的方法
EP3033041B1 (en) Ligament assembly
US20230042559A1 (en) Bone anchor
CN114269262A (zh) 可植入悬挂装置、组装装置和用于组装可植入悬挂装置的方法
AU2013200756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terial fix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